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

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

一、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邓敏,程锦翔,王正和,余谦,张海全,张娣,陆俊泽[1](2020)在《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文中提出为了探索康滇地轴以西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通过面积性地质调查工作与钻孔资料、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对盐源—宁蒗地区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主要受康滇古陆及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活动控制,靠近金-箐断裂地区发育滨岸-潮坪相,古隆起围限区出现局限海湾相,远离隆起的西北部地区发育台地、陆棚、盆地相;大瓜坪组(早泥盆世晚期)发育黑色页岩(局部地区发育硅质泥岩),在羊排喜—岩口一带分布较为稳定、厚度大(20~100m),普遍含钙质,有机碳含量较高,具较高的脆性矿物含量,热演化程度适中,是重要的烃源岩和页岩气富集有利层位;黑色页岩主要发育在局限海湾环境中,羊排喜—岩口—茅坪子一线是盐源—宁蒗地区黑色页岩富集区。

吕财[2](2015)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通过地面地质、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与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的科研成果对楚雄盆地构造展布特征、构造演化及生、储、盖等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在此前提下,开展楚雄盆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特征研究;弄清盆地断裂及空间展布;明确盆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优选楚雄盆地油气资源远景区。以盆地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研究为主线,联系楚雄盆地盆地演化、改造过程,抓住圈闭形成期与主要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以及各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改造破坏性质等关键重点问题,全方位分析构造演化和油气赋存等石油地质条件。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查阅楚雄盆地盆地构造、沉积地层、成藏演化、烃源岩研究等相关研究论文资料128篇;收集研究区内相关的区域地质、资源评价、原型盆地恢复与评价、保存条件研究及相关的地震剖面等资料,钻井资料3口;进行地震剖面综合地质解释820剖面公里;野外地质路线调查75剖面公里。通过上述研究取得对楚雄盆地勘探前景的认识。(1)楚雄盆地在晚三叠世早期(T3y和T31)属于前陆盆地,哀牢山为与之伴生的造山带,前渊位于西部推覆带(云南驿组和罗家大山组沉积厚度均超过1000米)。晚三叠世干海资期—白垩纪,楚雄盆地属断-坳陷盆地,但在喜山期受到强烈改造,由于仅元谋凸起附近发育少量的古近系,总体上盆地属中生代残留克拉通坳陷盆地。(2)盆地主力生油岩(上三叠统)均分布于西部,烃源条件较好,而盆地东部云龙、东山凹陷主力生油岩在下寒武统、泥盆系,但其规模有限,且西部盆地存在着大量的油苗、气苗和沥青点,因此盆地西部成藏条件优于东部。(3)盆地西部,沉积有较厚的云南驿组和罗家大山组,烃源条件好,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众多的大小圈闭,且地表有较多的沥青与油苗,应存在构造改造后的次生油藏。(4)盆地中部凹陷区内构造,受后期喜山运动改造强烈,但这时上三叠统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期,具备形成气藏构造的条件,同时亦会对前期燕山晚期成藏的构造进行改造,形成次生油气藏。(5)西部逆冲推覆断裂带下盘构造,具有近油源,遭受后构造影响较弱,保存条件相对良好,应是西部推覆带下步勘探目标,这也可能是楚雄盆地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目标之一。

韩凤彬[3](2012)在《新疆乌恰乌拉根铅锌矿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喀什凹陷中新生界中,以铅锌矿化与油气等有机质共生为其独特之处。多年来不少单位和学者对乌拉根铅锌矿及邻区地区进行了大量科研以及找矿评价工作,证实了乌拉根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超大型的远景规模,但是对乌拉根铅锌矿的成因尚存在较大争议,这直接影响着下一步区域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本文作者在大量阅读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铅锌矿成矿、有机成矿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运用同位素示踪、流体包裹体、有机地球化学、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以及综合对比等多种方法和手段,阐述了乌拉根铅锌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论证了油气等有机质与铅锌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初步推测了乌拉根铅锌矿的成矿时代等,从而建立了乌拉根铅锌矿油气还原成矿的成因模式,并探讨了区域油气还原作用与铅锌铜铀等多金属成矿之间的联系,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受中新生代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及其汇聚作用导致的西南天山和西昆仑山隆升、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的影响,晚白垩世喀什凹陷沉积了砂岩、砾岩夹泥岩的辫状河-滨海相等陆相碎屑岩沉积,构成了区域铅锌容矿层的主体。(2)乌拉根铅锌矿矿石的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δ34S值为-27.9~+15‰,重硫与轻硫同时富集,指示了矿石中硫的来源除来自海相硫酸盐的还原以外,亦有地层硫的加入:矿石206Pb/204Pb值为17.771~18.721,207Pb/204Pb值为15.402~15.748,208Pb/204Pb值为37.92~39.103。在铅增长曲线图中,显示出铅同位素集中于造山带铅演化线附近,推测金属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区域古老地层。(3)在乌拉根及其相邻矿区,发现了大量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油气残留物及其油气还原作用迹象,在矿石中发现了大量油气包裹体。由油气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乌拉根铅锌矿的成矿温度在78-369℃之间,集中于100~220℃之间。均一温度研究表明,乌拉根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并不是单一的盆地低温流体,可能为经历了多次热活动改造的混合流体。由天青石、重晶石得出的成矿流体盐度多数在8 wt% NaCl以下,反映出整体上乌拉根成矿流体低温、低盐度的特征,且成矿流体的盐度具有早期较低、晚期变高的趋势。(4)矿石和有油气活动残留岩石样品的有机碳含量为0.02-12.43%,相对含量均较高。无矿化、无油气活动影响的原生岩石样品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介于0.02~0.1%之间。矿石和有油气活动残留岩石的全硫(∑S)平均含量为3.56%,含量均较高,有机碳和全硫(∑S)的含量与铅锌矿化强度呈正相关,表明伴随着铅锌成矿岩层内物理化学环境发生了从原生氧化态向还原态的转变,油气是铅锌成矿的还原剂。矿石、矿化和油气还原的灰白色、灰黑色砂岩样品的Fe2+/Fe3+值接近于1,指示经历油气活动后岩层由原生氧化态变为趋于中性或还原态。(5)乌拉根矿区的油气残留物中有机质氯仿沥青“A”为0.004~0.025(wt%),总烃平均为46.22%,“非烃+沥青质”平均为53.77%,饱和烃/芳香烃平均为9.59,有机质以海相藻类为主。矿区样品Pr/Ph为0.41-1.84,说明有机质处在还原环境;OEP为0.75-1.07,显示了有机质的高成熟;CPI为1.031.30,指示热演化程度较高。(6)通过对油气还原砂岩、含矿砂岩和非含矿原生砂岩内的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初步推测乌拉根铅锌矿成矿时代为始新世-渐新世早期(49.5-35.2Ma)。(7)分析了乌拉根铅锌矿与金顶铅锌矿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的相似性,结合乌拉根邻区巴什布拉克铀矿的油气还原成矿作用显示,提出了乌拉根铅锌矿油气还原成矿作用的成因模式,认为是富含Pb、Zn等成矿物质的盆地流体,流经原生氧化态、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岩时,由于油气的还原作用,铅锌等成矿物质在还原过程中发生沉淀作用,进而富集成矿。

李双建,高波,沃玉进,周雁,袁玉松[4](2011)在《中国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类型及其时空分布》文中认为依据对中国南方古油藏、沥青点、油气苗点和钻井显示的统计,从油气成藏与破坏的基本地质因素出发,总结了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的基本类型及其可能的分布范围。南方海相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主要分为6种,即断裂切割破坏型、油藏抬升破坏型、深埋裂解破坏型、岩浆作用破坏型、褶皱变动破坏型和流体冲洗破坏型,其中前4种类型分布最为广泛。该区油气藏破坏主要由构造变动引起盖层剥蚀或盖层有效性变差所造成,加里东末期的构造运动造成了下组合油气藏第一次规模性破坏;燕山期以来扬子周缘强烈的构造挤压,是四川盆地以外海相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燕山期发生在中下扬子、江南雪峰隆起以及滇黔桂地区广泛的岩浆侵入,是引起这些地区油气藏破坏的重要因素。

徐言岗[5](2010)在《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古生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已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中组合(D-T2)发现了普光、元坝等大型天然气田,油气勘探已取得了的重大突破,但除此之外的南方广大地区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尤其是中国南方下组合(Z-S)的油气勘探,除威远气田外,未能获得有工业价值的勘探成果。中国南方古生界众多的油气显示,无疑证明了中国南方古生界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有过大规模的成藏过程。因此,具体分析中国南方古生界的古油气藏成因,探索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的成藏规律,将为寻找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和方向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中国南方系统的古油气藏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麻江特大型古油气藏的发现,众多石油地质工作者开始了古油气藏的成因探索。古油气藏泛指已经破坏了的但可以进行圈闭恢复的油气藏,其原生油气藏形成时期相对较早,中国南方多形成于古生代。中国南方古生界的古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江南-雪峰隆起以西至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现今残存物为沥青、油苗和井下天然气,在海相砂岩与碳酸盐岩的孔隙、裂缝、晶洞、溶孔、溶洞中产出,尤以裂缝中最为发育。下古生界以沥青显示为主,奥陶系有少量油苗显示,主要显示于雪峰隆起西侧及黔中隆起周缘;上古生界以油苗和井下天然气显示为主,主要显示于古隆起周缘及湘中坳陷。古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分布受控于古隆起的位置及深大断裂的走向,主体沿北东方向于深大断裂附近产出。中国南方巨厚的古生代沉积为古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早古生代沉积了被动陆缘-宽缓斜坡沉积层;晚古生代由台盆-克拉通内海相沉积层组成。下古生界的斜坡及深海盆地相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黑色碳质页岩,为古油气藏的提供了良好的烃源,台地及上斜坡相区发育的白云岩、砂岩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下寒武统泥岩及下志留统泥岩为古油气藏提供了保存条件,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的下古生界的含油气组合(z-s下组合)。都匀运动、广西运动不仅为下古生界古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规模聚集的场所,也为古油气藏的聚积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下古生界古油藏初始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大型正向构造之中。加里东运动之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合,形成统一的华南板块,中泥盆世-中三叠世,中国南方接受了广泛的厚度巨大的海相沉积,使得下组合油藏向气藏转化;印支运动的大规模抬升和燕山运动的挤压、推覆加剧了古油气藏的破坏。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表明:古油气藏是多期构造运动改造与叠加的综合产物,古油气藏一般经历了油藏-气藏-残留的演化过程,其中,加里东运动、印支-燕山运动对古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油气藏被改造、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后期地层的抬升、剥蚀幅度过大。中国南方典型古油气藏成因分析表明:中国南方古生界仍然是我国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在今后的勘探中,应特别重视古油气藏与今油气藏的差异:古油气藏的最终结果是被破坏与逸散;而今油气藏需要被保存与聚集。二者的成藏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古油气藏的源来自于烃源岩,而下古生代的烃源岩现今都已进入的过成熟期,不可能为有效烃源岩,其早期生成的烃类必须以特殊的方式方能保存下来,成为有效次级源,为后期的晚期成藏提高足够的物质补给。威远气田的水溶气出溶成藏模式对中国南方寻找古老油气藏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中国南方而言,形成古老油气藏至少须满足2个条件:(1)较好的后期保存条件;(2)早期深埋和后期大幅抬升。现今缺乏保存条件的地区或埋藏深度过大的地区都不可能取得下古生代的油气勘探突破。依据上述分析,雪峰隆起西南缘的武陵坳陷、黔南坳陷、湘鄂西地区的秭归复向斜和雪峰隆起东南缘的湘中、桂中坳陷、四川盆地古隆起区乃是今后下古生代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柯光明[6](2007)在《苏皖地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苏皖地区在地层区划上隶属扬子地层区,其内部又可划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本文主要以层序地层学观点为理论指导和技术手段,充分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苏皖地区上三叠统—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学特征和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1)系统清理了研究区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确定了岩石地层与年代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全区对比。(2)根据对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研究区陆相沉积盆地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等种沉积体系,总体上可归结为以扇型沉积体系为主的三种沉积模式,其一为近岸水下扇的单一扇沉积模式,其二为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二级扇沉积模式,其三为冲积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三级扇沉积模式。(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构造层序和沉积层序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上三叠统—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分析,共划分出12个构造层序和28个沉积层序,讨论了各构造层序发育特征;以构造层序为框架,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对比标志,以沉积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进行对比,确定各构造层序的平面展布特征。(4)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编图单元边界,以构造层序的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分别代表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重点分析了各构造层序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沉积盆地发育状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时空展布规律。(5)结合已有的分析化验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在层序划分及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陆相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含油气系统分析。(6)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马家嘴—联盟庄地区为重点区块,以古近系始新统戴南组为目的层位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该地区的成藏地质条件,为该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更为可靠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依据。

梁兴[7](2006)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叠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臧春艳[8](2006)在《楚雄盆地中生代沥青砂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文中指出该论文通过广泛的收集前人的工作成果,结合野外踏勘工作,以及室内样品测试、分析与研究工作,首次对楚雄盆地中生代沥青砂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地层等特征入手,通过盆地构造演化及构造分区的研究,深化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的认识。通过野外踏勘,查清楚雄盆地沥青砂的类型、空间展布、出露范围等特征。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薄片法进行面孔率测定,以及浮选法进行可采系数的测定,通过薄片鉴定分析沉积相、沉积环境、含沥青砂岩的储层条件等一系列室内测试分析工作,结合前人对楚雄盆地生储盖的研究资料,对沥青砂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对主要沥青砂矿区采用含沥青饱和度方法和类比法进行沥青资源量计算。通过分析沥青砂的形成时代,沥青砂形成过程中主要的破坏动力及构造运动期次,总结该盆地沥青砂成矿条件,探讨沥青砂的成矿模式及成矿规律。基于体积法和类比法,运用蒙特卡罗法给出楚雄盆地内沥青矿区不同概率值下的沥青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

张立宽[9](2004)在《楚雄改造型盆地油气赋存条件与成藏特点》文中研究表明楚雄盆地是中国南方中新生代改造型沉积盆地,自晚三叠世该盆地形成以来,先后沉积了海相、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地层。因后期改造强烈,多期次构造变形叠加,导致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历史复杂,油气分布规律多变。因此,开展盆地油气赋存条件和成藏特点的研究对楚雄改造型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针对改造型盆地油气多期次聚散的特点,采用整体、综合、动态的主导思想。以盆地的形成演化为背景,在油气赋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以流体动力演化历史为主线,探讨油气动态聚、散的期次和特点,突出最晚主要聚集期的成藏作用;最后,综合分析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总结出油气的成藏特点。 油气赋存条件研究表明:楚雄盆地以上三叠统为主力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至今多已达过成熟阶段。上三叠统砂岩储集层现今物性极差,晚成岩早期油气的注入和构造裂缝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条件。盆地盖层发育,微观封盖能力好,尤其以盆地北部和东部的高塑性膏泥岩盖层封闭性最佳。圈闭类型多样,构造圈闭为主,但喜山晚期改造强烈。 钻井实测温度和压力资料揭示,现今地温梯度较低,但大地热流值高;地层压力为常压或“负压”。然而,压实研究和流体包裹体恢复压力均表明云参1井白垩系—奥陶系在最大埋深时期发育一定幅度的超压;乌龙1、楚参1井内稳定压实段有可能与超压释放后的补充压实作用有关。 古流体动力恢复表明,盆地流体动力演化复杂,平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区性,历史演化具有阶段性。连续沉积期流体动力逐渐积累,强烈构造运动期油、气势幅度和梯度均显着降低,表明油气发生了大规模的运移。 根据不同地质时期油、气势的分布及演化,结合生烃、储层发育和圈闭形成,划分各演化阶段的油气运聚系统,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输导体的分布和演化,认为盆地西部坳陷的洒芷—猫街、三街、平川—米甸、广通——平浪、R92井—R98井和东山凹陷的R132井区、R146井—高桥、R128井—万德等地区为长期的运移指向区。 综合分析认为,楚雄改造型盆地成藏条件较好,在地质历史中发生了多期次成藏,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是主要成藏期,后者为最晚主要聚集期。成藏过程具有缓慢与突发交替,油藏—油气藏—气藏逐渐过渡演化,油气(气)藏类型复杂等特点。但在油气成藏后,先后遭受了燕山晚期和喜山晚期的改造破坏,尤其是最晚主要聚集期后的喜山晚期强烈破坏,导致现今盆地内大量的地表油气显示,极大影响了楚雄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梁兴,叶舟,马力,吴少华,张廷山,刘家铎,徐克定[10](2004)在《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文中认为以最近十年中国南方的海相新区油气勘探评价成果为依托 ,以油气成藏和整体封闭保存体系评价为核心 ,在渝东—湘鄂西、中下扬子和滇黔桂三大区域划分出 9个有利区块 5 1个含油气保存单元 ,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综合评价认为 ,方西和石柱保存单元具有较好的整体封存体系 ,属持续性含油气保存单元 ,为首选勘探目标 ;江汉盆地南部、句容—海安区块、南鄱阳坳陷、楚雄盆地东北部具备或基本具备整体封存条件 ,属于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通过精细勘探可望获得商业性油气流 ;楚雄盆地西北部、南盘江坳陷、十万大山盆地和渝东—湘鄂西地区利川复向斜由于晚期强烈构造改造而仅存在部分封存体系 ,需要攻关探索 ;思茅、渝东—湘鄂西地区的花果坪和桑植—石门地区已失去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仅局部存在封存体系 ,地质条件高度复杂 ,勘探风险甚高。

二、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下泥盆统主要特征与分布
3 古构造格局与沉积演化
    3.1 古构造格局
    3.2 早泥盆世沉积演化
4 黑色页岩分布特征及油气潜力探讨
    4.1 黑色页岩发育、分布特征
    4.2 黑色页岩油气潜力
5 结论

(2)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与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第3章 盆地基底结构
第4章 盆地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特征
    4.1 单井相分析
    4.2 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
第5章 主要断裂特征
第6章 盆地构造区划
    6.1 西部推覆体
    6.2 中部凹陷
    6.3 东部隆起
第7章 盆地构造演化
第8章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8.1 有效烃源岩
    8.2 储集层
    8.3 盖层综合评价
    8.4 生储盖组合
    8.5 成藏分析
第9章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新疆乌恰乌拉根铅锌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简史与存在问题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乌拉根铅锌矿床的独特之处:与油气有关
    2.2 造山与沉积:区域成矿背景综述
    2.3 铅锌矿床研究综述
    2.4 与油气有关金属矿床的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
    3.1 地层
    3.2 构造
    3.3 岩浆岩
    3.4 区域油气特征
    3.5 区域矿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区地层
    4.2 含矿沉积岩物理特征
    4.3 含矿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4.4 矿区构造
    4.5 岩浆岩特征
    4.6 矿体特征
    4.7 矿石特征
    4.8 矿床油气特征
    4.9 围岩蚀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1 成矿物质来源
    5.2 成矿流体特征
    5.3 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4 成矿时代研究: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区域金属矿床有机地球化学对比
    6.1 区域铀矿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以巴什布拉克铀矿为例
    6.2 乌恰中新生代盆地大规模油气还原成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油气还原成矿作用分析:油气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7.1 乌拉根铅锌矿床成因评述
    7.2 来自砂岩型铀矿和砂(页)岩型铜矿的启示
    7.3 与云南金顶铅锌矿的对比
    7.4 油气作为铅锌运移的载体和还原剂
    7.5 矿床形成过程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方海相油气显示特征
2 油气藏破坏的影响因素与类型划分
3 油气藏破坏类型的典型解剖
    3.1 断裂活动破坏型
    3.2 油藏抬升破坏型
    3.3 褶皱变动破坏型
    3.4 深埋裂解破坏型
    3.5 岩浆作用破坏型
    3.6 流体冲洗破坏型
4 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破坏的影响
5 结论

(5)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
        1.5.1 资料收集情况
        1.5.2 野外地质工作
        1.5.3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中国南方古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分区及特征
        2.1.1 构造分区
        2.1.2 重要构造单元特征
    2.2 区域沉积特征
        2.2.1 地层
        2.2.2 层序
    2.3 原型盆地演化
        2.3.1 加里东期
        2.3.2 海西期
        2.3.3 印支期-燕山早期
        2.3.4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2.4 成藏基本条件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盖层
第3章 南方古油藏的分布及特征
    3.1 油气显示
        3.1.1 油气显示、古油藏分布
        3.1.2 油气显示特征
        3.1.3 古油藏(沥青)特征
    3.2 油气藏分布
        3.2.1 平面分布
        3.2.2 纵向分布
    3.3 古、今油气藏及油气显示与烃源岩的关系
        3.3.1 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分布与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关系
        3.3.2 上古-中生界油气与下志留统—二叠统烃源岩的关系
    3.4 原始油藏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3.4.1 上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
        3.4.2 中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特征
        3.4.3 下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特征
第4章 典型古油气藏解剖
    4.1 江南隆起北缘西段(麻江-凯里)古油藏(残余油藏)
        4.1.1 成藏背景
        4.1.2 成藏条件
        4.1.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4.2 江南隆起北缘中段(南山坪)
        4.2.1 成藏背景
        4.2.2 成藏条件
        4.2.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4.3 江南隆起北缘中段(通山半坑)古油藏
        4.3.1 成藏背景
        4.3.2 成藏条件
        4.3.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4.4 江南隆起北缘东段(余杭泰山)古油藏
        4.4.1 成藏背景
        4.4.2 成藏条件
        4.4.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第5章 古油气藏对比与成因分析
    5.1 成藏基本要素对比
        5.1.1 烃源岩
        5.1.2 储集层
        5.1.3 盖层
    5.2 成藏对比及成藏规律
        5.2.1 成藏控制因素
        5.2.2 油藏的破坏机制
第6章 残留油气藏解剖
    6.1 威远气田
        6.1.1 成藏背景
        6.1.2 成藏要素
        6.1.3 成藏特征
        6.1.4 成藏演化和成藏机制
    6.2 朱家墩气藏
        6.2.1 有效烃源岩
        6.2.2 储集层
        6.2.3 盖层
        6.2.4 生储盖组合
        6.2.5 构造特征
        6.2.6 输导体系
        6.2.7 保存条件
        6.2.8 朱家墩气藏特征
        6.2.9 朱家墩气藏演化和成藏机制
    6.3 成藏规律
        6.3.1 加里东期构造-成藏旋回及油气聚集规律
        6.3.2 晚印支-早燕山期构造-成藏旋回及油气聚集规律
        6.3.3 南方下组合气藏及含气构造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第7章 勘探启示
    7.1 南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7.1.1 烃流体源
        7.1.2 有效储集空间
        7.1.3 构造作用对有效储集空间的控制
        7.1.4 有效封闭体系
    7.2 成藏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匹配
        7.2.1 上扬子构造叠加、持续埋藏、晚期抬升区
        7.2.2 中下扬子断陷反转、强烈暴露、断陷埋藏区
        7.2.3 扬子南、北缘逆冲推覆、差异隆升、推覆埋藏带
        7.2.4 南盘江复合叠加、长期隆升、海相暴露区
    7.3 两类不同的残余油藏成藏的时空关系对比
        7.3.1 凯里残余油藏成藏的时空匹配关系
        7.3.2 句容残留油藏
    7.4 构造作用与成藏作用的宏观关系
    7.5 江南隆起北缘逆冲推覆-隆升带成藏模式、成藏组合及成藏规律
        7.5.1 成藏组合
        7.5.2 成藏模式及改造模式
    7.6 南方下组合成藏模式、成藏组合及成藏规律
        7.6.1 成藏组合
        7.6.2 成藏演化与主控因素
        7.6.3 成藏模式
第8章 区块评价与勘探方向
    8.1 武陵坳陷-湘鄂西断褶带
    8.2 黔南坳陷
    8.3 雪峰推覆逆掩带
    8.4 黔中隆起
    8.5 湘中坳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苏皖地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层序地层学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 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及意义
        1.1.2 层序地层学主要理论学派
        1.1.3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1.1.4 层序地层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苏皖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海相中、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成果
        1.2.2 陆相中、新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油气勘探中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统计
    1.6 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简介
第2章 研究区基本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石油地质基本特征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地层划分
        2.2.2 地层对比
第3章 沉积体系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和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3.1.1 沉积相标志
        3.1.2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3.2 各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3.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3.2.3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
        3.2.4 河流沉积体系
        3.2.5 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3.2.6 湖泊沉积体系
        3.2.7 湖底扇沉积体系
    3.3 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3.3.1 近岸水下扇的单一扇沉积模式
        3.3.2 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二级扇沉积模式
        3.3.3 冲积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三级扇沉积模式
第4章 层序地层学特征
    4.1 层序界面成因类型、级别划分和识别标志
        4.1.1 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4.1.2 层序界面的级别划分及识别标志
        4.1.3 洪泛面的级别划分及识别标志
    4.2 苏皖地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学特征
        4.2.1 层序划分方案
        4.2.2 上三叠统一新近系层序划分
    4.3 上三叠统一新近系构造层序特征
        4.3.1 各地质时期构造层序特征
        4.3.2 构造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苏皖地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环境与沉积盆地
        5.1.1 中国南方中、新生代板块构造环境与沉积盆地性质
        5.1.2 苏皖地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
    5.2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
        5.2.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5.2.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
    5.3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3.1 TS1 至 TS3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3)
        5.3.2 TS4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1)
        5.3.3 TS5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2)
        5.3.4 TS6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3)
        5.3.5 TS7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1)
        5.3.6 TS8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2)
        5.3.7 TS9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1)
        5.3.8 TS10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2)
        5.3.9 TS11 层序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3)
        5.3.10 TS12 层序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N)
第6章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及含油气系统分析
    6.1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
        6.1.1 海相层序中的烃源岩
        6.1.2 陆相层序中的烃源岩
    6.2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集层
        6.2.1 海相层序中的储集层
        6.2.2 陆相层序中的储集层
    6.3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盖层
        6.3.1 研究区陆相盖层发育概况
        6.3.2 研究区主要盖层基本特征
    6.4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
        6.4.1 生储盖组合基本类型
        6.4.2 研究区生储盖组合特征
    6.5 含油气系统分析
        6.5.1 下中生界与上古生界复合含油气系统
        6.5.2 上白垩统浦口组自生自储含油气系统
        6.5.3 浦口组和新生界与上古生界及青龙群复合含油气系统
        6.5.4 新生新储含油气系统
第7章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
    7.1 戴南组层序地层学特征
        7.1.1 地震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7.1.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7.2 戴南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7.2.1 沉积相展布特征
        7.2.2 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7.3 高邮凹陷戴南组成藏条件分析
        7.3.1 戴南组成藏地质条件
        7.3.2 戴南组层序与油气分布
        7.3.3 有利勘探地区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图版

(7)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没有盆地,也就没有石油
    1.2 保存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与评价的关键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南方海相勘探的基本单元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内涵
    2.1 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2.1.1 保存条件认识和重视较早
        2.1.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提出较晚
        2.1.3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应用
    2.2 客观地质条件的认知基础
        2.2.1 南方海相原型盆地不复存在,精确恢复也非常困难
        2.2.2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原始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终归宿
        2.2.3 现今含油气系统只能存在于封闭保存体系之中
        2.2.4 继承性保存和重建型新生构成海相含油气系统全貌
        2.2.5 晚期封闭保存体系是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研究重点
        2.2.6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差异性十分明显
    2.3 定义与内涵
        2.3.1 赋予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
        2.3.2 含油气保存单元新概念的新特色
        2.3.3 含油气保存单元不等同于“沉积盆地”或区域构造单元
        2.3.4 含油气保存单元有别于含油气系统
        2.3.5 含油气保存单元区别于油气成藏组合和运聚单元
3 含油气保存单元构成要素和划分方法
    3.1 构成要素
        3.1.1 前人划分含油气保存单元主要依据
        3.1.2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基本构成要素
    3.2 划分方法
        3.2.1 划分步骤
        3.2.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方案
    3.3 非含油气保存单元
    3.4 含油气保存单元命名方式
4 含油气保存单元基本类型与叠置关系
    4.1 持续型
    4.2 重建型
    4.3 保持型
    4.4 残留型
    4.5 含油气保存单元演变及其叠置关系
5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5.1 综合评价思路
        5.1.1 前人研究思路现状
        5.1.2 保存条件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思路
    5.2 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5.2.1 整体封闭保存概念及其研究思路
        5.2.2 封盖层及其封盖作用
        5.2.2.1 油气散失原理与封盖层的封闭机理
        5.2.2.2 从封盖机理角度划分封盖层类型
        5.2.2.3 封盖层的空间展布分类
        5.2.2.4 影响封盖层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
        5.2.2.5 封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5.2.2.6 南方海相油气藏封盖层评价
        5.2.3 天然气系统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强度
        5.2.3.1 没有区域盖层的地区含油气系统难得以保存
        5.2.3.2 岩浆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5.2.3.3 断裂对圈闭封闭性的影响
        5.2.3.4 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5.2.4 水文地质条件
        5.2.4.1 水文演变原理
        5.2.4.2 地下水化学指标
        5.2.4.3 地下水化学垂直分带
        5.2.4.4 地下水横向水动力系统
        5.2.4.5 影响水化学分带的主要因素
        5.2.5 储层有机流体性质与物化特征
        5.2.5.1 储层中原油物性
        5.2.5.2 储层中天然气特征
        5.2.5.3 储层流体的地化特征
        5.2.5.4 油气化探
        5.2.6 天然气成藏时间
        5.2.7 生储盖组合的时空组合关系
        5.2.8 地层压力
    5.3 烃充注源
        5.3.1 重新评价烃源岩有效性
        5.3.2 注重烃源供给的多样性
        5.3.3 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聚集
        5.3.4 古隆起和晚期成藏影响油气分布格局
    5.4 储集条件
        5.4.1 储集体的分类
        5.4.2 次生孔缝改善储集体的有效性
        5.4.3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圈闭条件
        5.5.1 古构造控制油气分布格架
        5.5.2 背斜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利于油气保存
        5.5.3 需要精细评价圈闭有效性
    5.6 因素归纳与保存条件评价指标
        5.6.1 因素类别分析
        5.6.2 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系列
6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及评价
    6.1 保存单元划分
    6.2 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6.2.1 渝东-湘鄂西持续型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1.1 渝东-湘鄂西地区基本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6.2.1.2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3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4 花果坪和桑-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2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3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 滇黔桂区以构造肢解型为主的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3.1 楚雄盆地西北部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2 楚雄盆地东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3 思茅坳陷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3 分层次综合评价
        6.3.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7 结论与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8)楚雄盆地中生代沥青砂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楚雄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第二节 中生界地层特征
第二章 沥青砂地质特征
    第一节 沥青砂露头剖面地质特征
        一、上三叠统沥青砂野外特征
        二、中侏罗统沥青砂野外特征
    第二节 沥青砂矿区构造特征
    第三节 沥青砂沉积特征
    第四节 沥青砂储层特征
        一、沥青储层岩石学特征
        二、沥青储层物性特征
        三、沥青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沥青砂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
    第一节 沥青砂形成的石油地质条件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层的发育与分布
        三、盖层及分布
        四、生储盖组合
        五、圈闭的发育
        六、油气生烃时间
    第二节 沥青砂成矿地质条件
    第三节 沥青砂成矿规律
    第四节 沥青砂成矿模式
第四章 楚雄盆地沥青资源量计算及开发前景
    第一节 沥青砂资源评价方法
    第二节 沥青砂计算的关键参数获取及评价方法选择
    第三节 蒙特卡罗法沥青资源量计算
    第四节 沥青砂资源远景及开发潜力
结论
存在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9)楚雄改造型盆地油气赋存条件与成藏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盆地构造和沉积特征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一、 基底特征
        二、 区域断裂
        三、 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地层和沉积特征
        一、 上三叠统
        二、 侏罗系
        三、 白垩系
        四、 第三系-第四系
    第三节 盆地的属性和形成演化
        一、 盆地属性的不同认识
        二、 盆地的形成演化
第二章 油气赋存的基本地质条件
    第一节 生烃条件评价
        一、 烃源岩的基本特征
        二、 烃源岩生烃史
        三、 有利生烃范围预测
        四、 生烃条件评价的主要认识
    第二节 储集条件分析
        一、 砂岩储层的基本特征
        二、 储集层的物性特征及评价
        三、 砂岩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化
        四、 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条件
        五、 地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时空展布
        六、 储集条件分析主要认识
    第三节 盖层条件分析
        一、 盖层的空间展布及发育特点
        二、 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对盖层封闭性的影响
        三、 盖层封闭性在空间上的变化
        四、 盖层条件分析主要认识
    第四节 圈闭条件分析
        一、 圈闭的主要类型
        二、 圈闭的分布
        三、 圈闭的形成演化
        四、 圈闭条件分析的主要认识
第三章 盆地流体动力分布、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作用
    第一节 现今流体动力分布特征
        一、 地温场特征
        二、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三、 云参1井异常低压成因探讨
    第二节 流体动力演化史恢复的研究方法
        一、 流体动力的涵义
        二、 古流体动力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三、 数值模拟地质模型和模拟参数的确定
    第三节 古压力的求取
        一、 压实研究及古压力计算
        二、 流体包裹体研究古压力
    第四节 流体动力演化特点
        一、 上三叠统过剩压力演化特点
        二、 古流体势分析
    第五节 油气在流体动力背景下的运移聚集规律
        一、 油气运聚系统的概念及划分方法
        二、 上三叠统油、气运聚系统的分布和演化
        三、 流体输导体系的分布
        四、 油气运移方向分析
第四章 油气多期动态聚、散过程和最晚主要聚集期的成藏作用
    第一节 古油藏形成过程浅析
        一、 洒芷古油藏
        二、 大姚龙街古油藏
        三、 南华小古山古油藏
    第二节 油气聚集、散失的期次和主要特征
        一、 油气聚集的期次和主要特点
        二、 油气散失的期次和主要特点
    第三节 最晚主要聚集期的成藏作用
        一、 成藏期的地质背景
        二、 成藏过程分析
第五章 盆地油气聚集的主控因素与成藏特点
    第一节 影响盆地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
        一、 烃源岩
        二、 储集层
        三、 盖层
        四、 生储盖组合
        五、 圈闭
    第二节 流体动力场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一、 地温场
        二、 压力场
        三、 构造应力场
        四、 流体动力场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 盆地内油气的成藏特点
        一、 成藏地质条件较好
        二、 油藏-油气藏-气藏逐渐过渡演化
        三、 多期次、缓慢与突发交替式运聚成藏
        四、 油气藏(气藏)类型复杂多样
        五、 最晚主要成藏期后的改造作用对油气藏保存不利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0)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意义
    1.1 含油气保存单元定义
    1.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标准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分类
2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
3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单元特征和评价
    3.1 渝东—湘鄂西区——持续型为主
        3.1.1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1.1.1 整体保存条件展示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
        3.1.1.2 方西构造带勘探前景好于石柱保存单元
        3.1.2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1.3 花果坪和桑植—石门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为主
        3.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2.2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2.3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3 滇黔桂地区——肢解型为主
        3.3.1 楚雄盆地西北部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3.2 楚雄盆地东北部的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3.3 思茅坳陷持续—肢解型和肢解—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和保持—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3.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4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评价
    4.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4.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4.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4.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5 结论与认识

四、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J]. 邓敏,程锦翔,王正和,余谦,张海全,张娣,陆俊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0(04)
  • [2]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吕财. 长江大学, 2015(01)
  • [3]新疆乌恰乌拉根铅锌矿床成因研究[D]. 韩凤彬.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1)
  • [4]中国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类型及其时空分布[J]. 李双建,高波,沃玉进,周雁,袁玉松. 石油实验地质, 2011(01)
  • [5]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D]. 徐言岗.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6]苏皖地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D]. 柯光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7]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8]楚雄盆地中生代沥青砂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D]. 臧春艳. 吉林大学, 2006(10)
  • [9]楚雄改造型盆地油气赋存条件与成藏特点[D]. 张立宽. 西北大学, 2004(04)
  • [10]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J]. 梁兴,叶舟,马力,吴少华,张廷山,刘家铎,徐克定. 海相油气地质, 2004(Z1)

标签:;  ;  ;  ;  ;  

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尖山油苗油源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