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中子穿铁球相关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

D-T中子穿铁球相关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

一、D-T中子穿透铁球伴生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20)在《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铀在自然界中存在U(Ⅳ)和U(Ⅵ)两种稳定的价态。将可溶性的U(Ⅵ)还原成难溶性的U(Ⅳ)是有效阻止铀迁移的作用机制之一。微生物法还原U(Ⅵ)是对目前核素固化方法的补充和探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半导体矿物光催化技术对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价态的定向调控,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特点。地球表层是极为复杂的多元开放系统,无机界和有机界密不可分。单一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原位绿色治理污染的目标。因此,基于现实铀矿区生态圈中,辐照场、微生物和矿物共存的特点,开展γ射线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研究,可为在露天矿区利用光电能微生物原位生态修复放射性铀污染提供参考依据,对科学认识和评价半导体矿物—微生物—铀交互作用体系的环境和健康效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以γ射线和模拟日光为能量来源,结合矿物学、微生物学、半导体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理论知识和测试手段,探究了 γ射线对半导体矿物光电活性改变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对比分析了光照/辐照致半导体矿物产生光电子/辐照电子对微生物的生物学效应,通过研究半导体矿物光电子/辐照电子对U(Ⅵ)的催化还原、两种微生物与U(Ⅵ)的相互作用,深入探寻了 γ射线辐照作用下光电能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机制。获得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1)开展γ射线辐照改变半导体矿物光电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可以调节半导体矿物禁带宽度,可以改变半导体矿物光电活性。相比于对照组,Y射线辐照后P25组和闪锌矿组半导体矿物禁带宽度变窄,羟基氧比例升高,瞬态光响应增强,光催化活性提升;锐钛矿组半导体矿物禁带宽度增大,瞬态光响应减弱,光催化活性降低。辐照产生的氧缺陷可在TiO2导带下方形成能同导带杂化的杂质能级,是γ射线致P25禁带宽度窄化的主要机理。P25禁带宽度窄化使得其光谱响应范围拓宽,因辐照在P25表面产生的缺陷中心和增加的羟基自由基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有效分离。二者的共同作用使P25光电活性得到了有效提升。(2)明确了半导体矿物在UV-Vis或γ射线辐照下扮演着保护细胞与提供能量的双重作用。寡营养条件下,在有光电子或辐照电子产生的体系中,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的生物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光电子或辐照电子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被光电能微生物吸收利用,参与微生物的三羧酸循环并产生能量用于菌体自身生长代谢或存活。光电子和辐照电子是一种特殊的中间态电子,随着它们被光电能微生吸收利用最终会转化为供菌体存活的能量,因此二者在传递给光电能微生物作为能量利用时并无差异。(3)建立在线检测γ射线致半导体矿物产生辐照电子的实验体系,考察了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机理。辐照电子和光电子都可以将还原电位比半导体矿物导带电位更正的U(Ⅵ)还原。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包括两部分:一是辐照电子或光电子通过直接传递或间接传递、以单电子分步转移的方式传递给U(Ⅵ),完成铀从+6价到+4价的还原。二是γ射线或UV-Vis辐解水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及未被捕获的空穴可以氧化U(Ⅳ),完成铀从+4价到+6价的氧化过程。在能量利用方面,辐照电子(γ射线辐照剂量率为60 Gy/min、t=6.0h)参与U(Ⅵ)还原的有效利用率低于光电子(入射光的光功率密度为100 mW/cm2、t=6.0h)的利用率。(4)利用批次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吸附U(Ⅵ)的行为和作用机理。明确了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都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铀。自然光照下,粪产碱杆菌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642.7 mg/g,考克氏菌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367.0 mg/g,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大部分细菌类微生物对铀的吸附量。γ射线辐照下,二者对U(Ⅵ)的吸附量均高于自然光照组。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与U(Ⅵ)的相互作用机理均包含了生物吸附、生物矿化、生物还原和生物胞内累积四个部分。以呼吸作用进行产能代谢的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在吸附U(Ⅵ)的过程中,可以提供生物电子并传递给胞外的电子受体U(Ⅵ),完成铀从+6价到+4价的还原,实现对U(Ⅵ)的定向价态调控。(5)通过构建光电能微生物介导电极、开展光电能微生物介导电极去除U(Ⅵ)的行为、微生物与半导体矿物电极共存体系去除U(Ⅵ)的行为研究发现,光电能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机理包括能量调控、介质调控和价态调控这三个层次。能量调控是指,当激发光源是模拟日光光源时,P25光催化作用在对U(Ⅵ)→U(Ⅳ)的定向调控中起主导作用;当激发光源是γ射线时,光电能微生物参与的还原U(Ⅵ)在对U(Ⅵ)→U(Ⅳ)的定向调控中起主导作用。调控U(Ⅵ)价态的介质主体主要有三种:微生物介质、半导体矿物介质和光电能微生物—半导体矿物联合介质。价态调控包括U(Ⅵ)到U(Ⅳ)的还原调控和U(Ⅳ)到U(Ⅵ)的氧化调控。U(Ⅵ)可分别从三种介质主体获得生物电子、光电子或辐照电子而被还原成U(Ⅳ)。U(Ⅳ)被氧化成U(Ⅵ)则主要归因于溶液体系中被辐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半导体矿物产生的空穴。

陈舞辉[2](2020)在《CFETR水冷包层中子学模块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层作为聚变堆关键部件,承担着产氚、核热提取、中子屏蔽等重要的涉核功能。水冷陶瓷增殖剂(WCCB)包层是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一个候选包层概念。基于蒙特卡洛程序MCNP和IAEA聚变评价数据库开展中子学模拟分析表明,其设计满足氚自持的目标。为了评估WCCB包层的中子学特性和设计的工程裕量,需要开展实验模块设计和实验测量技术研究。使用DT中子源开展WCCB包层小模块中子学积分实验和相关的实验测量技术研究,获得包层产氚率、单核反应率等积分参数的理论值和实验值比值(C/E比),对检验包层概念设计的可靠性、评价包层概念的综合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200MW聚变功率下的WCCB包层特征,开展中子学缩比实验模块的设计。在保持中子学特点、几何材料相似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实验模块径向材料布置依次为钨、第一壁、氚增殖区、中子倍增区、冷却板、氚增殖区、中子倍增区、冷却板。随后针对氚增殖剂层数、钨铠甲、数据库、氚增殖剂厚度对实验模块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更好的体现原有包层采用球床增殖剂的工程特点,将板状钛酸锂密度优化为单元钛酸锂球床密度,最终确定实验模块的几何尺寸为210.0mm(环向)×210.0mm(极向)×193.0mm(径向),对优化的实验模块进行中子学计算,预测其中子通量、氚产生率及活化水平。随后对模块中子学实验中涉及的活化法测量技术及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NJOY的多群截面迭代加工程序、基于反卷积算法的中子能谱解谱程序。分别在252Cf中子场和DT中子场下进行实验,其中在DT中子场下单核反应率的C/E比为0.96~1.05,对所确定的活化法测量技术路线进行不确定度实验研究,在DT中子源项下使用活化法测量的不确定度约为5.06%。结合活化法测量结果,采用基于反卷积算法的解谱程序对各中子场下活化箔区域进行解谱,其中DT中子场石墨慢化体下的解谱结果验证了群截面加工和解谱程序的可靠性。基于验证的活化法测量技术,开展了 DT中子发生器环境下的缩比实验模块的中子学实验。利用Au、In、Al、Ti、Mg、Zr几种活化箔进行了反应率的测量,结果表明,热中子主导的197Au(n,g)198Au反应的C/E比范围在0.93~1.03,高能中子主导的90Zr(n,2n)89Zr反应的C/E比的范围在0.90~1.07。通过与微型锂玻璃、钛酸锂陶瓷片等其他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了活化法与其他测量技术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开展WCCB包层缩比模块中子学实验,较为系统地进行了包层中子学实验层面的活化法测量技术研究,相关参数的C/E比结果增强了包层中子学设计的信心,为后续中子学实验中基于活化法中子测量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罗齐彬[3](2019)在《隐伏铀矿勘探中地气测量机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核能及国防核资源战略的发展,铀矿找矿逐步向深部隐伏铀矿勘探方向转变,大幅增长的铀资源需求与目前非常有限的铀矿勘探深度之间存在日益凸显的矛盾。地气测量方法以其元素深穿透特性,对深部隐伏铀矿具有优秀的示矿能力,推广地气测量方法有助于改善我国目前大部分铀矿特别是华南典型热液型铀矿勘查深度局限于数百米的现状。为模拟研究铀元素在地层介质中的运移行为,本文对多孔覆盖层介质中的流体流动特性、孔中铀元素传质机制等方面进行耦合物理场数值分析和实验观测研究,分析总结铀元素及含铀微粒在覆盖层中随地气或地下水迁移的运移规律。在优化实验模型结构前提下设计并研制了水平扩散铀运移、垂向柱式铀运移以及立方式铀运移等地气模型,实现了模型系统参数的自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铀元素能够以微粒形式随气相流体在多孔岩土介质中产生运移,其运移行为并不受特殊地气气体成分的决定。快速对流并非是介质孔隙中含铀微粒运移的必需动力,但运移行为会受到孔隙介质和孔隙度等特性的影响:泥质介质对含铀微粒具有较强的截留吸附作用,但不足以压制地气中含铀微粒的强穿透性;相同条件下孔隙度较大的介质更有利于含铀微粒的运移。不同于干孔中的铀元素运移,铀元素在饱水覆盖层介质中主要以离子态随地下水运移,且液相地下水对孔隙中的铀元素具有更强的运载能力。横向对流地下水以及破碎带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可使隐伏铀矿在地表形成的矿致异常信息位置发生偏移;在时间尺度上,横向对流地下水会减缓地面上可观测矿致异常信息的形成,破碎带及裂隙通道则更有利于铀元素定向、超前运移,加速地面上可观测矿致异常信息的形成。在野外勘探作业中,采用自行研制的恒流式地气采集器进行主动式抽气方式进行地气采集,采集样品进行质谱分析方法进行多元素含量测定。通过居隆庵地区已知剖面上的试验研究,提出一套联合应用地气测量与地面γ能谱测量、钋-210活度测量以及土壤热释光测量的综合放射性勘探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变异系数赋权方法等数据处理手段,能有效提取出深部隐伏铀矿所致异常信息,从而对浅表及深部埋藏的铀矿进行有效勘探。根据对相山地区典型热液型隐伏铀矿的综合放射性勘探结果可知,勘探区内主要存在杏树下一带、上家岭一带两个具有深部铀矿有利成矿条件的预测靶区以及乐家北东侧一带、燕窝-响石中部一带两个具有中深部铀矿有利成矿条件的预测靶区。这些预测靶区内分布有明显的中高值综合放射性异常,且基本上符合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解释结果与项目组内其他物化探勘探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大量的模型实验、模拟计算以及野外试验和应用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深部隐伏铀矿在地面形成地气元素异常的认识,为今后地气中铀元素运移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也进一步推广了地气测量在铀矿勘探中的应用,为热液型深部隐伏铀矿找矿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赵亮[4](2018)在《基于D-D/D-T中子源的中子受激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的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子受激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NSECT)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包括中子源的选择、准直屏蔽系统的设计、屏蔽墙和靶体的设置以及探测器的布置。对比研究了D(d,n)3He和T(d,n)4He反应获得的中子源在NSECT中的应用,建立了TiDx/TiTx靶、水体模内放置/未放置铁球四种计算模型,并利用MCNP程序分别模拟了D-D、D-T中子源产生2.5MeV、14MeV左右中子束在该系统中的中子输运过程,记录并获得了出射中子和特征γ射线通量分布及能谱图,该研究对中子成像方面中子源的选择及平台的搭建有指导作用。从出射中子和特征γ射线通量分布发现,激发的特征γ射线会保持与入射中子束同样的前倾方向,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特征γ射线,确定了在D-D和D-T两种中子源成像中,实验上应该在Z=0的平面上与中子束传播方向呈43.6°50.9°范围内布置γ射线探测器。D-D和D-T两种中子源的NSECT高能γ射线探测器的最佳放置位置稍有不同,但都需要保持在43.6°50.9°范围内。从特征γ射线能谱发现,56Fe、16O对应的特征峰能量与模拟数据的激发能完全吻合,说明NSECT技术可以确定元素种类,很有可能在病灶的早期诊断以及研究活体(包括人体)分子过程中崭露头角。本论文还利用GATE程序模拟构建了NSECT探测系统的康普顿相机,获取并分析了成像探测器的仿真数据(如散射探测模块和吸收探测模块中射线作用的位置、能量、时间信息等),为将来中子断层成像实验平台的搭建作出理论指导。

秦建国[5](2016)在《D-T中子与贫化铀作用的瞬发γ谱研究》文中指出在热核武器和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中,D-T中子在宏观贫化铀(天然铀)材料中的输运是其最重要的物理过程之一。中子在材料中输运时,通过辐射俘获、裂变、非弹等核反应而伴随瞬发γ射线的发射。瞬发γ射线可以反映中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核反应和核结构信息紧密相关,测量瞬发γ射线是检验相关反应截面数据准确性、监测核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测量瞬发γ射线可为评估裂变能量、γ射线泄漏过程参数、铀核参数检验等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宏观贫化铀球壳样品是核武器工程模拟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为此,基于14MeV D-T脉冲中子,针对不同的宏观贫化铀球壳样品开展瞬发γ射线谱实验研究,建立相应的测量手段和发展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并获取D-T中子与宏观贫化铀样品作用的瞬发伽玛谱实验数据。本论文以D-T中子与宏观贫化铀球壳样品作用发射的瞬发γ射线能谱和时间谱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测量方法、蒙卡模拟计算、测量技术和瞬发伽玛实验四方面的研究工作。D-T中子与贫化铀样品作用时,除了由裂变、非弹及辐射俘获反应发射的瞬发γ射线之外,还会产生核衰变γ射线、直流本底中子产生的瞬发γ射线、直穿中子打在探测器上产生的瞬发γ射线、源中子靶室结构材料产生的瞬发Y本底、贫化铀样品以外的其它材料产生的瞬发和缓发γ本底、散射中子在准直器等材料中产生的γ射线等众多本底的干扰。这些本底γ中:衰变Y射线(或称为缓发γ射线)与直穿中子在探测器上产生的瞬发γ射线占主要贡献。为了扣除这些非期望的γ本底,根据这些γ射线的时间和来源等特性,设计了相应的准直系统和影阴锥屏蔽体统,采用基于脉冲中子源的飞行时间测量方法对D-T中子与铀材料作用的瞬发γ射线谱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方面:(1)利用TARGET程序对D-T中子的能量、强度各向异性分布,中子平均能量和能散等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用于MCNP输入卡中的中子源项描述。(2)利用MCNP对BC501A和CLYC探测器的γ响应和探测效率等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的结果经过了实验验证,响应矩阵用于反冲电子谱解谱。(3)根据实验模型用MCNP进行了蒙卡建模,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γ通量最大时的贫化铀球壳样品厚度,及瞬发γ射线的时间过程,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实验样品及脉冲中子源工况。(4)利用MCNP和EGSnrc程序耦合计算,避免了MCNP在计算中子伽玛射线耦合输运时能量沉积记录类型本质上的不可靠性,获得了相应位置的瞬发Y射线谱及在液闪探测器中产生的反冲电子谱和CLYC探测器中产生的γ谱,同时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测量技术方面:(1)重点研究了适用于n/γ射线混合场中γ射线测量的BC501A/BC537液闪探测器和钾冰晶石家族的CLYC探测器。对探测器的能量响应函数、能量分辨、探测效率和n/γ甄别性能等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Y射线在相应液闪探测器中产生的康普顿边的确切位置、能量分辨率、响应矩阵和n/γ甄别下限。这有利于提高能量标定和解谱精度、便于实验参数的设定。(2)针对脉冲中子源和飞行时间方法,基于NIM电子学建立了“双符合+ToF"的瞬发γ射线测量技术,以及基于高速数字化仪的ToF符合测量技术,并基于Lab VIEW编写了相应的数据采集程序。并将这两种技术成功应用于D-T中子与贫化铀球壳的瞬发Y射线实验研究。(3)为了分析本文基于数字化仪测量的实验数据,编制了坏事例剔除程序、n/γ甄别程序、谱分析程序和伴随a粒子分析程序。(4)对几种常用的解谱方法:GRAVEL迭代法、Tikhinov正则化方法、逆矩阵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实验研究方面:(1)基于NIM电子学、BC501A液闪探测器和“双符合+ToF”方法,对D-T中子与厚度为3.1cm的宏观贫化铀球壳的作用开展了瞬发伽玛实验研究,对本底来源进行了详细考虑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技术进行了扣除;首次获得了该特定宏观样品0.4—3MeV能区的瞬发伽玛能谱和时间谱,针对瞬发γ射线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对瞬发γ射线能谱和时间谱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综合评定,并与蒙卡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2)基于高速数字化仪、BC501A、CLYC探测器和ToF方法,对厚度为3.95cm的宏观贫化铀球壳样品开展了瞬发伽玛谱实验研究;对探测器信号、感应筒信号和伴随α信号进行了同步测量;然后基于离线分析程序对γ事例和伴随α粒子进行分析和本底扣除,获得瞬发γ射线能谱、缓发γ射线能谱、瞬发Y射线时间谱。同时,还可以获得γ射线的时间—能量二维谱,及中子事例的反冲质子谱(能谱)、飞行时间谱和时间—能量二维谱。通过本论文工作,改进和发展了中子与宏观样品作用的瞬发γ射线测量技术,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为后续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手段。首次获得了D-T中子与特定宏观贫化铀样品作用0.4MeV-3MeV能区的瞬发γ射线能谱和时间谱,实验数据可为裂变放能诊断和铀核参数检验等提供数据支撑。

韩瑞[6](2015)在《ADS散裂靶相关钨球颗粒与镓中子核数据基准检验》文中研究说明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安全洁净核能系统,可以实现核废料嬗变及核燃料增殖,有效提高核资源的利用率。ADS散裂靶的设计需要精确、可靠的基础核数据支撑。中科院ADS研究团队提出以钨基合金小球颗粒为材料的新型流化固体颗粒散裂靶。钨球颗粒的中子核数据是散裂靶设计所必须的重要核数据。镓可作为液态金属冷却剂的候选材料,在核能工程、国防及核天体物理研究中有重要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填补数据空白、检验中子评价数据库及相关核反应理论模型有重要意义,对于散裂靶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论文基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0 k V高压倍加器上的核数据宏观基准检验装置,对钨球颗粒和镓样品开展了中子核数据宏观基准实验。利用BC501A液体闪烁体探测器,采用飞行时间技术,精确测量了氘-氚中子源产生的中子与钨球颗粒靶(容器尺寸10 cm×10 cm×7.2 cm,小球直径1 mm)及镓靶(尺寸Φ13 cm×6.4 cm,Φ13 cm×3.2 cm)相互作用后60°和120°方向的泄漏中子谱。采用MCNP模拟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国际中子评价数据库(ENDF/BVII.0、JENDL4.0、CENDL3.1和JEFF3.1等)进行检验,并对中子在钨球颗粒靶中的输运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对于钨球颗粒靶泄漏中子谱的分析表明,采用ENDF/BVII.0和JEFF3.1评价数据库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更好。利用MCNP模拟计算,研究了中子在钨球颗粒靶中的输运行为,考虑钨球颗粒的五种不同排列分布结构(FCC、BCC、CHPOP、SC和等效块状结构)分别对泄漏中子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中子谱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钨球颗粒的填充率;在固定填充率下,不同钨球颗粒的分布结构对泄漏中子谱的影响很小。镓的泄漏中子谱实验测量观测到在En=10-13 Me V左右出现了非弹性散射峰,而采用ENDF/BVII.0、JENDL4.0和CENDL3.1等评价数据库的MCNP模拟结果均不能重现该实验数据,其它能段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较好符合。进一步采用TALYS程序进行研究,计算考虑了核反应中的直接反应、预平衡反应及复合核反应等三个过程,合理再现了整个能区的实验数据,特别是非弹性散射峰也能够很好符合。论文还采用TALYS程序、INCL模型和GLAUBER模型对钨和镓等相关核素的中子、质子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验证了各种核理论模型的可靠性。

黑大千[7](2014)在《基于PGNAA技术的水溶液中元素成分及含量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在地质学、生物学及工业检测等众多领域中都已获得了非常成功的应用。本文开展了基于PGNAA技术的水溶液中有毒元素成分及含量检测研究,提出了两种检测装置结构,并进行了优化;按照优化结果搭建了实验装置并对若干元素进行了测量;提出了在此装置条件下的元素含量修正模型。通过研究提出了两种基于镅铍同位素中子源的水溶液样品中元素测量装置结构,并通过MCNP及MOCA程序分别对两种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对优化后的装置进行了氯、汞、硼、镉等元素掺杂检测模拟实验。对优化后的装置进行搭建,利用外置探测器装置对氯、汞、硼、镉等元素进行了实际测量,得到各元素检测限分别为:氯元素:148.4mg/L;汞元素:51.4mg/L;硼元素:7.0mg/L;镉元素:2.5mg/L。同时利用内置探测器装置对氯元素进行了实际测量,测得氯元素检测限为:41.7mg/L。与国外研究结果比较,通过装置的优化设计,在降低放射源活度、降低测量时间的条件下仍可达到或部分超越其它检测装置结构的测量水平。对高截面元素测量中所遇到的特征峰面积与元素含量线性关系较差的问题,进行了线性关系修正,提出了修正因子g的定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通过g因子的修正,显着提高了高截面元素特征峰面积与元素含量间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

陈国云[8](2011)在《中子灵敏涂硼材料组合探测器及n/γ辐射场实验测试》文中提出实际辐射场中往往存在多种粒子,因此需要研发混合场测量装置和混合场测量技术。针对n/γ辐射场,本工作研制了一套宽量程、高灵敏度组合探测器,它由圆柱形硼衬正比计数管和平板型涂硼电离室组成。硼衬正比计数管用于工作在脉冲模式下监测小通量中子辐射场;涂硼电离室具有高灵敏度,用于工作在累积电流模式下测量大通量中子辐射场。本工作首先突破了涂硼中子探测器的瓶颈——实验室中子灵敏层硼膜制作技术,探测器经实验室调试和辐射场测试,获得了良好的中子测量特性、坪特性及灵敏度等参数。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实验室浸脂涂硼中子灵敏层制作技术,本文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Formvar树脂充当粘合剂,研发了两种简便、实用的硼膜涂抹工艺——浸涂和刷涂,并优化得出了最佳制作方案。浸涂中树脂和硼粉质量比最小值为5.0,而刷涂时最佳值为0.2。文中还研究了混合溶液的配制、浸涂、刷涂、恒温烘干等详细工艺过程,最后总结了两种工艺的优劣。经仿真分析、材料性能测试、机械设计和加工、系统组装、真空系统搭建、工作气体调试、实验室单元测试和组合测试等多个环节后,研制的圆柱形硼衬正比计数管实现了较好的特征参数。在100mCi的Am-Be中子源辐射场中,正比计数管充入0.4atm的P10气体后测得其坪长为100V,坪斜为13.2%/100V,工作电压为800V。硼衬正比计数管的主放输出脉冲宽度为1.26μs,脉冲上升时间是370ns,当计数率为1.0×105cps时对应脉冲堆积概率约3.6%。在100mCi的Am-Be中子源辐射场中,本工作研制的平板型涂硼电离室充入0.4atm的P10气体后在200V时已完全收集,电离室坪长为500V,坪斜为3.72%/100V。电离室在200V处的漏电流为0.2pA,中子灵敏度达1.0×10-15A/(cm-2·s-1)。在10mCi的γ源137Cs辐射场中,电离室坪区的平均信号电流为1.23pA,而在活度均为10mCi的137Cs和90Sr的共同辐射场中为1.63pA。电离室γ灵敏度达9.0×10-16A/(MeV cm-2·s-1),也可写为实用单位1.42×10-12A/(R h-1)。本工作开发了简便、实用的实验室浸脂涂硼技术,无需大型实验平台便实现了中子灵敏层制作。目前国内涂硼电离室的漏电流通常在50100pA量级,中子灵敏度在10-1410-13A/(cm-2·s-1)量级,γ灵敏度在10-1210-11A/(R h-1)量级,可知本工作电离室性能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本文还结合Bonner球测量技术,使组合探测器实现了中子能谱的测量。

言杰[9](2010)在《D-T中子与聚乙烯材料相互作用的次级中子角度谱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热核武器和聚变能源研究中,D-T反应是主要的反应模式。因此,由D-T反应产生的中子和次级中子与物质的作用机制和测量方法是中子输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子角度谱,即中子能量分布与角度分布,是理解与核工程有关的大体积系统中中子行为的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在聚变反应堆或聚变-裂变混合堆包层中子学设计中,次级中子的角分布在中子输运计算中起重要的作用,与裂变反应堆中的中子行为相比,由于经大体积轻核材料作用后D-T聚变中子的各向异性散射比较强,在中子输运计算中必须考虑次级中子的角度分布。这种宏观物体的次级中子角分布与微观物体的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在宏观物体中高能中子会被多次散射,对评价截面数据更加敏感。此外,角分布不仅与散射核素、中子能量有关,还与物体的宏观尺寸和几何结构有关。因此,无论是对于核工程设计,检验核数据库,中子学设计的计算方法还是物理建模的积分检验,相关材料中子角度谱的测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合适的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满足对相关材料的中子学基准检验的要求。聚乙烯是中子物理中重要的一种屏蔽和慢化材料,它主要由C、H元素组成,其核反应截面等数据已经相当完善,利用大体积的聚乙烯样品进行中子学积分实验不但可以用于检验中子学输运理论、计算方法、核数据库以及模拟程序,还可用于对建立的中子学基准实验测量系统作实验检验。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利用反冲质子法,测量D-T中子与聚乙烯材料作用的次级中子角度谱的实验方法。在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分别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测量技术上:(1)利用γ-γ符合技术,实验上测定液闪探测器(Φ5.08cm×5.08cm的BC501A型)的康普顿反冲电子谱的康普顿边的准确位置(0.90±0.05处),并获得了探测器的能量分辨函数。同时,对利用康普顿反冲电子谱的不同位置(峰值处、半高度处和康普顿边的准确位置处)作能量刻度的能量线性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确认了以康普顿边的准确位置做能量刻度得到最好的能量线性,减少了在能谱测量过程中对中子有效测量阈值设置和能量刻度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实验精度。(2)利用含252Cf自发裂变中子源的快裂变室,采用飞行时间技术和离线数据分析方法对液闪探测器的相对探测效率和响应函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以等效电子能量为单位的脉冲幅度谱转换为反冲质子能谱的探测器响应函数数据在0.5MeV~5MeV能段进行了实验确定。(3)对基于上升时间法和过零法的两套n-γ脉冲形状甄别电子学单元的n-γ甄别性能进行了实验比较研究,其中上升时间法n-γ甄别单元由商品化的脉冲形状甄别器ORTEC-552实现,过零法n-γ甄别单元由一系列ORTEC电子学插件搭建而成。经过比较,过零法n-γ甄别单元具有更好的n-γ甄别性能,为选择合适的n-γ甄别方法建立中子能谱测量系统提供了实验依据。此外,利用闪烁探测器中光电子发射过程的时间统计模型获得了基于脉冲形状粒子甄别的本征n-γ甄别性能,为进一步开展n-γ甄别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4)在中子产额的监测上,除用传统的伴随α粒子法进行绝对监测外,还利用3He长计数器进行了相对监测,同时,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编程平台和GPIB仪器控制和数据传输总线协议,利用ORTEC-974定时器/计数器开发了一套自动分时计数虚拟仪器系统,对实验测量过程中中子产额的变化和加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处理上:(1)基于欧洲核子中心(CERN)开发的ROOT数据处理框架设计开发了针对SPARROW多参数数据采集系统的离线数据分析程序,完成了n-γ脉冲形状甄别谱和脉冲幅度谱二维信息中γ射线事例的离线扣除,避免了传统的在线扣除γ射线事例中因阈值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大量中子事例的丢失或大量γ射线事例的混入。经对源中子数进行归一化以后,完成了分能段测量中高、低两能段反冲质子谱的拼接。(2)针对Φ5.08×5.08cm的BC501A型液闪探测器测量的反冲质子谱到中子能谱的转换,首次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线性神经网络,并利用O5S程序计算的相同尺寸的液闪探测器0.25MeV~16MeV能量间隔为0.25MeV的单能中子的响应函数作为训练样本完成了对神经网络的训练,通过MC数据和利用Am-Be中子源、D-T中子源测量的实验数据对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的解谱性能进行了仔细的测试,该神经网络可以将Monte Carlo计算或实验测量的单能或连续能量分布的探测器响应,准确的反解到入射中子能谱,从而获得了从测量的反冲质子能谱中求解入射中子能谱的一种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液闪探测器BC501A、SPARROW多参数数据获取系统和相应的电子学插件建立了一套中子能谱测量系统,测量了D-T中子穿过尺寸为9×100×100(cm)和18×100×100(cm)的聚乙烯平板分别在0度、20度、40度和0度、20度、40度、60度0.5~15MeV的次级中子能谱。D-T中子能量约为15MeV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PD-300 Cockcroft-Walton加速器通过T(d, n)4He反应产生。为保证探测器的能量线性,测量分高、低两个能段分别完成,测量的两段反冲质子谱能量分别为2MeV~15MeV和0.5MeV~4MeV,两段谱在2MeV~4MeV之间两者最接近的地方进行拼接。与之前完成的类似实验测量结果相比,在各种测量情况下,本底所占的份额和不确定度都得到了显着的降低,特别是3MeV以下的低能段,同时,测量的有效中子下阈也从1MeV扩展到0.5MeV。利用MCNP5蒙卡计算程序对整个实验测量系统采用全模型和简化模型分别进行了MC计算,并对MC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C/E比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通过本论文研究工作,改进和发展了次级中子角度谱实验测量技术,检验了实验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为开展聚变-裂变混合堆物理设计的中子学积分检验、中子物理学项目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手段。

石会路[10](2009)在《便携式血液中子辐照剂量检测仪的研制》文中提出随着核技术与辐射技术的迅速发展,民用非核动力中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中子测井、中子诱发测井、中子照相、中子治癌、中子活化分析等,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时常发生涉及人员损伤的放射事故。当人体受到中子辐照后,不同能量的中子同人体组织中的元素发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次级带电粒子能够引起电离和激发,从而使肌体受到损伤,可引起较γ射线更为严重的骨髓造血抑制、出血、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并易导致早期死亡,后果相当严重。本论文旨在集成先进的核探测、电路设计、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等技术,研制开发出便携式高精度的血液中子辐照剂量检测仪,能够快速、准确测量人体受到中子辐照的剂量,为医学临床提供诊断及救治的依据。中子探测一般借助于中子和靶核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实现,部分核素被中子照射后俘获中子而变成放射性核素,测定其放射性活度便可以求得辐照中子剂量。在核事故或中子辐射事故中,中子受照剂量的估算比较困难,当人体受到中子辐照以后,体内元素会发生活化反应,产物具有一定的放射性,通过定性定量的测量该产物放射性可以推断人体受到中子辐照的剂量。目前通过测量人体血液中的钠(23Na)俘获中子后产生的放射性核素24Na的活度是估算中子照射剂量的主要方法。本仪器根据γ射线的探测原理,对受中子辐照的患者血液中24Na衰变产生的γ射线进行定性、定量测量,根据测得的γ射线活度推算患者受到中子辐照剂量。仪器选用NaI(Tl)探测器,探测器中含有前置放大器和高压模块,采用低本底装置屏蔽。硬件设计以嵌入式单片机为控制平台,主要由信号获取模块和主控模块两部分构成。信号获取模块将前置放大器输出的弱信号进行放大,通过整形滤波,然后经过脉冲峰值捕捉与保持,输入到主控模块。在主控模块中,利用微控制器本身自带的高速ADC将模拟电压脉冲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微控制器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功能,并将结果在LCD上以谱线的形式显示或者通过USB接口把数据上传给PC机。软件设计包括信号获取模块软件和主控模块软件两部分,信号获取模块软件主要完成测量时间的定时,中断内获取数据并形成谱线,保存数据在本地存储区、通过串口通信软件将数据传输到主控模块等。主控模块软件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主要包括菜单部分、谱线显示部分、参数设置窗口以及对信号获取模块的控制,包括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当前谱线、进行启动、停止测量和设置测量时间等控制。通过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基本实现了对受中子辐照的血液中24Na活度的测定,从而根据24Na活度推算中子辐照剂量。此外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本底低、功耗小、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较高的测量精度。

二、D-T中子穿透铁球伴生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T中子穿透铁球伴生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铀基本情况概述
    1.2 微生物与铀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吸附固定铀
        1.2.2 微生物还原铀
    1.3 半导体矿物光催化去除U(Ⅵ)及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
        1.3.1 半导体矿物光催化反应机理
        1.3.2 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还原U(Ⅵ)及重金属离子
    1.4 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1.5 γ射线作用于矿物的研究现状
    1.6 γ射线作用于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γ射线改变半导体矿物光电活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半导体矿物的选取
        2.1.3 U(Ⅵ)储备液的配置
        2.1.4 半导体矿物辐照实验
        2.1.5 γ射线辐照前后半导体矿物的光电响应实验
        2.1.6 样品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半导体矿物辐照前后的物相结构分析
        2.2.2 半导体矿物辐照前后的禁带宽度分析
        2.2.3 半导体矿物辐照前后的元素化学形态分析
        2.2.4 半导体矿物辐照前后的瞬态光电流响应
        2.2.5 γ射线辐照前后半导体矿物电极光催化还原U(Ⅵ)的效果分析
        2.2.6 γ射线对半导体矿物光电活性改变的机理探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导体矿物辐照电子/光电子对两种微生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菌株的选取及培养
        3.1.3 半导体矿物辐照电子/光电子对两种微生物的生物学效应影响实验
        3.1.4 检测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半导体矿物光电子对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3.2.2 半导体矿物辐照电子对粪产碱杆菌和考克氏菌的生物学效应
        3.2.3 两种微生物利用半导体矿物光电子和辐照电子的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半导体矿物催化还原U(Ⅵ)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4.1.2 半导体矿物电极的制备
        4.1.3 半导体矿物催化还原U(Ⅵ)的实验
        4.1.4 偶氮胂Ⅲ显色法测试U(Ⅵ)的浓度
        4.1.5 U(Ⅵ)还原效率的评价
        4.1.6 羟基自由基的测试
    4.2 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二氧化钛催化还原U(Ⅵ)
        4.2.1 模拟日光照射下P25光催化还原U(Ⅵ)
        4.2.2 γ射线辐照下P25催化还原U(Ⅵ)
        4.2.3 模拟日光照射下锐钛矿光催化还原U(Ⅵ)
    4.3 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闪锌矿催化还原U(Ⅵ)
        4.3.1 模拟日光照射下闪锌矿光催化还原U(Ⅵ)
        4.3.2 γ射线辐照下闪锌矿催化还原U(Ⅵ)
    4.4 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作用下半导体矿物调控U(Ⅵ)价态的的机理探讨
        4.4.1 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半导体矿物调控U(Ⅵ)的价态机理探讨
        4.4.2 能量利用效率及转换效果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光照/γ射线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与U(Ⅵ)的相互作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
        5.1.2 微生物的培养
        5.1.3 微生物干湿比的计算
        5.1.4 自然光照下的批次吸附实验
        5.1.5 γ射线辐照作用下微生物对U(Ⅵ)的吸附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自然光照下粪产碱杆菌与U(Ⅵ)的相互作用
        5.2.2 丫射线辐照作用下粪产碱杆菌与U(Ⅵ)的相互作用
        5.2.3 自然光照下考克氏菌与U(Ⅵ)的相互作用
        5.2.4 γ射线辐照下考克氏菌与U(Ⅵ)的相互作用
        5.2.5 自然光照/γ射线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与U(Ⅵ)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6.1.2 微生物的制备
        6.1.3 光电能微生物介导电极对U(Ⅵ)的去除实验
        6.1.4 光电能微生物与半导体矿物电极共存对U(Ⅵ)的去除实验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模拟日光照射下两种光电能微生物介导电极对U(Ⅵ)的去除行为
        6.2.2 γ射线辐照/模拟日光照射下微生物与半导体矿物电极共存体系对U(Ⅵ)的去除行为
        6.2.3 γ射线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价态调控的机理探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CFETR水冷包层中子学模块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包层模块中子学实验现状
        1.2.1 日本包层中子学实验
        1.2.2 欧洲包层中子学实验
        1.2.3 印度包层中子学实验
        1.2.4 我国包层中子学实验
        1.2.5 包层中子学实验小结
    1.3 中子学实验中关键测量技术
        1.3.1 核反冲法
        1.3.2 核反应法
        1.3.3 核裂变法
        1.3.4 核活化法
        1.3.5 飞行时间法
        1.3.6 测量技术小结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水冷包层实验模块设计
    2.1 设计准则与分析工具
        2.1.1 模块设计准则
        2.1.2 输运模拟工具
        2.1.3 活化分析工具
        2.1.4 聚变评价中子数据库
    2.2 WCCB原型包层设计
    2.3 双层氚增殖层模块设计方案
        2.3.1 总体设计
        2.3.2 中子学分析
        2.3.3 敏感性分析
    2.4 双层氚增殖层模块改进方案
        2.4.1 改进的方案
        2.4.2 中子学分析
        2.4.3 活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化法中子测量技术路线与方法程序
    3.1 技术路线
    3.2 关键程序与方法
        3.2.1 多群截面加工
        3.2.2 中子能谱反卷积算法
        3.2.3 多群截面-反卷积方法耦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化法中子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4.1 ~(252)Cf中子源下聚乙烯慢化体内中子测量实验
        4.1.1 实验过程与参数
        4.1.2 测量结果与分析
    4.2 DT中子源下聚乙烯慢化体内中子测量实验
        4.2.1 实验过程与参数
        4.2.2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 DT中子源下石墨慢化体内中子测量实验
        4.3.1 实验过程与参数
        4.3.2 测量结果与分析
    4.4 活化法总结与不确定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包层实验模块中子学实验
    5.1 中子学实验平台
    5.2 单层材料泄露谱实验
        5.2.1 钛酸锂板泄露谱
        5.2.2 铍板泄露谱
    5.3 模块中子学实验
        5.3.1 部件参数与布局
        5.3.2 实验布局
        5.3.3 活化法测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5.3.4 活化法与其他方法结果验证
        5.3.5 锂玻璃在线液闪测量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隐伏铀矿勘探中地气测量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气测量方法发展现状
        1.2.1 地气中的元素迁移
        1.2.2 地气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1.3 地气测量模型研究现状
    1.4 地气测量在隐伏矿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1 隐伏金属矿勘探中地气测量研究现状
        1.4.2 隐伏铀矿勘探中地气测量研究现状
    1.5 论文选题来源及项目支撑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2 论文实施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多孔覆盖层介质中的流体流动与传质
    2.1 多孔覆盖层介质中的流体与运移铀元素
    2.2 多孔介质中流体运移基本方程
        2.2.1 均质流体连续性方程
        2.2.2 均质流体动量守恒方程及Navier-Stokes方程
        2.2.3 均质流体能量守恒方程
        2.2.4 流体中溶质的质量守恒方程
        2.2.5 应用实例:放射性气体通过薄层多孔介质的扩散迁移
    2.3 球形颗粒在气相流体中的迁移
    2.4 放射性核素在多孔介质液相流体中的运移
        2.4.1 地下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
        2.4.2 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水动力弥散
        2.4.3 放射性核素在多孔介质流体中的主要源汇项
3 铀元素随地气迁移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3.1 模拟计算与实验条件
        3.1.1 数值计算平台与方法简介
        3.1.2 微型柱式模型的初步验证
        3.1.3 实验平台的搭建
    3.2 微孔中的流体流动与元素迁移
        3.2.1 基于随机生长算法的多孔介质模型建立
        3.2.2 多孔介质的有效孔隙度测量
        3.2.3 多孔介质中的微观单相流动与传质
    3.3 不同特性覆盖层中铀的迁移行为
        3.3.1 均匀覆盖层介质中铀元素随地下水迁移
        3.3.2 出露破碎带对均匀覆盖层中铀元素运移的影响
        3.3.3 压力对地气中铀迁移的影响
        3.3.4 孔隙介质对地气中铀迁移的影响
    3.4 地气模型中的铀运移综合实验观测
        3.4.1 水平扩散铀运移模型实验
        3.4.2 立方式铀运移模型实验
4 地气测量及其他放射性勘探方法试验研究
    4.1 地气采集及分析方法
        4.1.1 主动式地气采集原理
        4.1.2 捕集剂的选取
        4.1.3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地气中微量铀检测
    4.2 地面放射性γ能谱测量
        4.2.1 天然放射性元素及其分布
        4.2.2 多道能谱仪探测深度及元素含量计算
    4.3 α径迹累积氡测量
    4.4 土壤热释光测量
    4.5 钋-210 活度测量
    4.6 相山居隆庵已知剖面的试验测量及初步分析
        4.6.1 试验剖面工区简介
        4.6.2 地气测量结果
        4.6.3 地面γ能谱测量结果
        4.6.4 其他放射性勘探方法测量结果
5 综合放射性勘探数据处理研究
    5.1 放射性勘探数据初步处理
        5.1.1 勘探数据统计分析中的相关系数
        5.1.2 勘探数据拟合优度评价
        5.1.3 勘探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5.2 勘探数据的平滑与去噪
        5.2.1 多点多项式平滑(MPS)滤波
        5.2.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滤波
        5.2.3 MPS滤波与FFT滤波处理效果比较
    5.3 放射性勘探数据区域成图方法
    5.4 综合勘探数据主成分分析及异常信息提取
        5.4.1 一些矩阵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及定理
        5.4.2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5.4.3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5.4.4 主成分分析在MATLAB R2014a中的实现
        5.4.5 基于变异系数赋权的深部铀矿致异常提取方法
6 地气测量在华南热液型隐伏铀矿勘探中的应用
    6.1 野外测量工作方法简介
    6.2 综合放射性勘探工作区概况
    6.3 测区内放射性勘探数据统计特性
    6.4 相山地区放射性场区域异常分析
    6.5 相山地区隐伏铀矿致地气异常提取及找矿预测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4)基于D-D/D-T中子源的中子受激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中子的粒子性与波动性
        1.1.2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
        1.1.3 中子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4 γ射线与物质的主要作用
    1.2 NSECT技术简介
        1.2.1 NSECT与PGNAA的区别
        1.2.2 NSECT的意义
        1.2.3 NSECT的实现方法及难点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NSECT系统前端组件的设计与排列
    2.1 蒙特卡罗方法概述
        2.1.1 MCNP程序简介
        2.1.2 TARGET程序简介
        2.1.3 GATE程序简介
    2.2 运算平台硬件要求和系统支持
    2.3 计算模型几何构建
        2.3.1 中子源选择
        2.3.2 准直器设计
        2.3.3 屏蔽墙及靶体设置
        2.3.4 探测器布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子输运模拟结果及讨论
    3.1 D-D中子源的中子激发辐射
        3.1.1 出射中子通量分布
        3.1.2 出射中子典型能谱
        3.1.3 特征γ射线通量分布
        3.1.4 特征γ射线典型能谱
        3.1.5 通量比率分布
    3.2 D-T中子源的中子激发辐射
        3.2.1 出射中子通量分布
        3.2.2 出射中子典型能谱
        3.2.3 特征γ射线通量分布
        3.2.4 特征γ射线典型能谱
        3.2.5 通量比率分布
    3.3 基于D-D、D-T中子源激发辐射模拟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3.3.1 出射中子通量对比分析
        3.3.2 特征γ射线通量对比分析
        3.3.3 通量比率对比分析
        3.3.4 特征γ射线能谱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SECT成像系统的GATE仿真与数据分析
    4.1 康普顿相机的基本原理
    4.2 系统的参数选择与几何建模
    4.3 康普顿成像探测器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D-T中子与贫化铀作用的瞬发γ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瞬发γ实验简介
    1.3 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2章 实验方法与设计
    2.1 γ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
    2.2 实验方法
    2.3 测量装置
        2.3.1 中子源
        2.3.2 贫化铀球壳装置
        2.3.3 准直与屏蔽系统
        2.3.4 探测系统
    2.4 小结
第3章 模拟计算
    3.1 计算程序
    3.2 探测器响应和效率计算
    3.3 加速器单能中子场特性计算
    3.4 实验条性模拟级算
    3.5 瞬发γ谱和反冲电子谱计算
    3.6 小结
第4章 测量技术
    4.1 D-I中子源监测
    4.2 中子/γ混合场中的γ射线探测器
    4.3 液体闪烁体探测器
        4.3.1 测量条性
        4.3.2 特征函数
        4.3.3 实验测量和模拟计算
    4.4 气泡对液闪探测效率的影响
        4.4.1 探测器模拟
        4.4.2 γ射线响应摸拟和讨论
        4.4.3 探测器性能实验验证
        4.4.4 小结
    4 5 CLYC闪烁体探测器
        4.5.1 CLYC探测器及测量原理
        4.5.2 测量方法
        4.5.3 CLYC特征函数
        4.5.4 CLYC γ响应矩阵模拟及实验验证
        4.5.5 小结
    4.6 解谱方法
    4.7 数字技术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研究
    5.1 实验情况简介
    5.2 基于NIM电子学的实验
        5.2.1 中子源
        5.2.2 时间刻度
        5.2.3 能量刻度
        5.2.4 实验测量
        5.2.5 本底扣除
        5.2.6 实验结果
        5.2.7 不确定度分析
        5.2.8 讨论
        5.2.9 小结
    5.3 基于数字化仪的实验
        5.3.1 概述
        5.3.2 基于BC501A的实验
        5.3.3 基于CLYC的实验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ADS散裂靶相关钨球颗粒与镓中子核数据基准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国际核数据研究现状和需求
        1.2.1 钨的核数据研究现状
        1.2.2 镓的核数据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核数据评价及相关模型简介
    2.1 核数据评价
        2.1.1 核数据微观评价
        2.1.2 核数据宏观检验
    2.2 相关程序及理论模型介绍
        2.2.1 MCNP程序介绍
        2.2.2 模拟程序GEANT4、GRESP、NEFF和TARGET介绍
        2.2.3 TALYS模型介绍
        2.2.4 核反应模型INCL和GLAUBER模型介绍
第三章 实验测量与数据处理
    3.1 宏观基准实验介绍
        3.1.1 实验原理及方法
        3.1.2 实验装置
        3.1.3 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
    3.2 数据处理过程
        3.2.1 液闪探测器的能量刻度
        3.2.2 谱仪的TAC刻度
        3.2.3 探测器效率标定
        3.2.4 实验数据处理
第四章 实验测量结果与物理分析
    4.1 标准样品结果与分析
    4.2 钨球颗粒中子输运行为的研究
        4.2.1 钨球颗粒的规则排列分布结构
        4.2.2 钨球颗粒的随机排列分布结构
        4.2.3 钨球颗粒的中子评价数据的基准检验
    4.3 镓样品结果与分析
        4.3.1 镓中子评价数据基准检验结果与讨论
        4.3.2 弹性散射对泄漏中子谱的贡献
        4.3.3 非弹性散射对泄漏中子谱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关理论模型计算工作
    5.1 INCL理论模型对核反应数据的描述
    5.2 GLAUBER模型对质子诱发的反应总截面数据的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Ga样品的MCNP模拟输入卡信息
附录二 中子探测器模拟~(137)Cs源的GRESP代码输入卡及参数说明
附录三 中子探测器的NEFF程序输入卡及参数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PGNAA技术的水溶液中元素成分及含量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环境现状
        1.1.1 水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1.2 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
        1.1.3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2 水溶液中有毒元素的检测方法
        1.2.1 溶液中有毒元素常用检测方法
    1.3 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用于水溶液中元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1 基于反应堆和大型加速器 PGNAA 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1.3.2 基于非反应堆 PGNAA 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第二章 PGNAA 技术原理及蒙特卡罗简介
    2.1 中子的性质
        2.1.1 中子的发现
        2.1.2 中子的性质
        2.1.3 中子的分类
    2.2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1 中子与原子核作用机制
        2.2.2 中子截面
    2.3 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
    2.4 蒙特卡罗简介
        2.4.1 蒙特卡罗计算方法概述
        2.4.2 MCNP 程序简介
        2.4.3 MOCA 程序简介
第三章 基于 PGNAA 技术溶液中元素检测装置的设计及优化
    3.1 两种检测装置模型
    3.2 外置探测器装置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优化设计
    3.3 内置探测器装置的优化设计
    3.4 外置探测器对水溶液中单一元素检测的蒙特卡罗模拟
        3.4.1 氯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4.2 汞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4.3 镉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4.4 硼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5 内置探测器对水溶液中单一元素检测的蒙特卡罗模拟
        3.5.1 氯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5.2 汞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5.3 镉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5.4 硼元素检测 MOCA 模拟计算
    3.6 两种装置的比较
第四章 基于 PGNAA 技术溶液中部分元素含量检测的实验研究
    4.1 外置探测器装置的实验研究
        4.1.1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的搭建
        4.1.2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实验样品的配制
        4.1.3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实验过程
        4.1.4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氯元素实验测量
        4.1.5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汞元素实验测量
        4.1.6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镉元素实验测量
        4.1.7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硼元素实验测量
        4.1.8 外置探测器实验装置元素检出限的研究
    4.2 内置探测器装置的实验研究
        4.2.1 内置探测器实验装置的搭建
        4.2.2 内置探测器实验装置实验样品的配制
        4.2.3 内置探测器实验装置实验过程
        4.2.4 内置探测器实验装置氯元素实验测量
        4.2.5 内置探测器实验装置元素检出限的研究
    4.3 两种实验装置与其它元素检测装置检出限的比较
第五章 特征峰计数与元素含量线性修正的讨论
    5.1 元素特征峰计数与含量线性修正的必要性
    5.2 元素特征峰计数与含量线性修正系数
    5.3 元素特征峰计数与含量线性修正结果及讨论
    5.4 元素特征峰计数与含量线性修正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小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子灵敏涂硼材料组合探测器及n/γ辐射场实验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离辐射与探测
        1.1.1 电离辐射
        1.1.2 电离辐射探测技术
        1.1.3 电离辐射探测器
        1.1.4 中子的探测
        1.1.4.1 核反冲法
        1.1.4.2 核反应法
        1.1.4.3 核裂变法
        1.1.4.4 核活化法
        1.1.4.5 电离室和正比计数管
    1.2 混合辐射场
        1.2.1 中子及相互作用
        1.2.1.1 中子的分类及其与靶核的相互作用
        1.2.1.2 中子辐射场
        1.2.2 核反应堆混合场
        1.2.2.1 常见反应堆辐射场
        1.2.2.2 n/γ分布
        1.2.2.3 中子场动态及控制
        1.2.2.4 反应堆 n/γ混合场的测量
        1.2.3 中子源混合场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
        1.3.1 电离室
        1.3.1.1 国内电离室技术现状
        1.3.1.2 国外电离室技术现状
        1.3.2 正比计数管
        1.3.2.1 国内正比计数管技术现状
        1.3.2.2 国外正比计数管技术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
        1.4.1 组合探测器的结构及材料
        1.4.2 中子灵敏层的制作
        1.4.3 硼衬正比计数管设计及实验测试
        1.4.4 涂硼电离室设计及实验测试
        1.4.5 结论与展望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涂~(10)B 探测器结构、材料及信号处理
    2.1 涂~(10)B 探测器壁
        2.1.1 中子与电离室壁的相互作用
        2.1.2 γ射线与电离室壁的相互作用
        2.1.3 工作气体中γ射线沉积能与电离室壁的关系
        2.1.4 中子、γ与正比计数管壁的作用
    2.2 绝缘材料
        2.2.1 绝缘材料的导电机制
        2.2.2 常用探测器绝缘材料的性能
    2.3 工作气体
        2.3.1 常用工作气体比较
        2.3.2 工作气体选择
    2.4 密封材料
        2.4.1 密封的技术要求
        2.4.2 密封材料要求
        2.4.3 探测器密封材料的选择
    2.5 电极
        2.5.1 电离室电极
        2.5.2 正比计数管电极
    2.6 中子灵敏材料
    2.7 涂硼电离室信号处理
        2.7.1 信号电流测量
        2.7.2 电离室电源
        2.7.3 电离室信号处理
    2.8 硼衬正比计数管信号处理
        2.8.1 脉冲的处理与检测
        2.8.1.1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2.8.1.2 线性放大器
        2.8.1.3 精密脉冲发生器
        2.8.2 数字脉冲波形的显示
        2.8.3 脉冲幅度谱的测量
        2.8.4 正比计数管信号处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子灵敏层制作
    3.1 中子灵敏层技术特点
        3.1.1 中子灵敏层对探测效率和灵敏度的影响
        3.1.2 单层硼膜探测效率
        3.1.2.1 公式的导出
        3.1.2.2 探测效率的计算
        3.1.2.3 影响探测效率的因素
        3.1.3 单层硼膜灵敏度
        3.1.3.1 灵敏度的导出
        3.1.3.2 灵敏度的结果及评价
        3.1.3.3 影响灵敏度的因素
        3.1.4 圆柱形硼衬正比计数管探测效率
        3.1.4.1 正比计数管结构
        3.1.4.2 探测效率的导出
        3.1.4.3 探测效率的结果及评价
        3.1.5 正比计数管灵敏度
        3.1.5.1 灵敏度的导出
        3.1.5.2 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
    3.2 中子灵敏层制作过程
        3.2.1 材料选择
        3.2.2 材料用量计算
        3.2.2.1 硼粉用量
        3.2.2.2 Formvar 树脂用量
        3.2.2.3 1,2-二氯乙烷用量
        3.2.3 溶液配制过程
        3.2.4 硼膜制作方法
    3.3 涂硼实验结果
        3.3.1 对不锈钢片浸没涂硼
        3.3.2 对不锈钢片刷涂
        3.3.3 对 PCB 板刷涂
    3.4 灵敏层的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比计数管设计及实验测试
    4.1 正比管中的气体放大
        4.1.1 电场分布
        4.1.2 倍增过程
        4.1.2.1 倍增区域
        4.1.2.2 倍增条件
        4.1.2.3 最小工作电压
        4.1.3 倍增与阳极和气压的关系
    4.2 物理设计
    4.3 技术设计
    4.4 辐照和测量
        4.4.1 正比计数管结构
        4.4.2 正比计数管的辐照
        4.4.3 电子学仪器及框图
    4.5 高压响应曲线
    4.6 输出脉冲
    4.7 中子脉冲高度谱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离室设计及实验测试
    5.1 物理设计
    5.2 技术设计
        5.2.1 电离室箱体的密封
        5.2.2 电极板设计
        5.2.3 内部电极的组装
        5.2.4 信号电流测量
    5.3 电离室的辐照
    5.4 漏电流测量
        5.4.1 漏电流及来源
        5.4.2 漏电流分析
        5.4.2.1 工作气体中的体漏电流
        5.4.2.2 工作气体的击穿
        5.4.2.3 绝缘材料中的体漏电流
        5.4.2.4 极化效应对体漏电流的影响
        5.4.2.5 绝缘材料中的表面漏电流
        5.4.3 漏电流测量
    5.5 电离室响应测量
        5.5.1 用 Am-Be 中子源测试
        5.5.2 电离室的有关估算
        5.5.2.1 进入电离室的中子注量率
        5.5.2.2 输出信号电流的估算
        5.5.3 电离室的中子灵敏度
        5.5.4 用γ源137Cs 和90Sr 测试
        5.5.5 电离室的γ灵敏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6.1.1 中子灵敏层制作技术
        6.1.2 硼衬正比计数管
        6.1.3 涂硼电离室
    6.2 本文创新之处
        6.2.1 浸脂涂硼技术
        6.2.2 降低探测器漏电流
        6.2.3 电离室的高灵敏度技术
    6.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9)D-T中子与聚乙烯材料相互作用的次级中子角度谱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子学积分实验
    1.3 次级中子能谱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第2章 实验设计
    2.1 实验方法
    2.2 实验装置
        2.2.1 中子源
        2.2.2 聚乙烯平板
        2.2.3 阴影锥
        2.2.4 准直器-屏蔽体系统
        2.2.5 探测器系统
第3章 测量技术
    3.1 中子产额监测
        3.1.1 伴随α粒子法绝对中子产额监测
        3.1.2 3He 长计数器相对中子产额监测
        3.1.3 基于LabVIEW 的分时计数监测
    3.2 液闪探测器的能量刻度
        3.2.1 利用标准γ源的能量刻度方法
        3.2.2 利用γ-γ符合技术对BC501A液闪探测器进行能量刻度
    3.3 液闪探测器相对探测效率和响应函数的实验测量
        3.3.1 实验方法
        3.3.2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3.3.3 离线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
    3.4 n-γ甄别
        3.4.1 n-γ甄别方法
        3.4.2 基于上升时间法和过零法的两种n-γ甄别单元的性能比较
        3.4.3 脉冲形状n-γ甄别的理论计算
    3.5 神经网络解反冲质子能谱
        3.5.1 神经网络解谱原理
        3.5.2 探测器响应函数的产生
        3.5.3 解谱能力性能测试
第4章 D-T 中子与聚乙烯材料相互作用的次级中子角度谱实验研究
    4.1 实验测量
    4.2 离线数据处理
        4.2.1 γ射线事例对脉冲幅度谱贡献的扣除
        4.2.2 高、低两段反冲质子能谱的拼接
        4.2.3 反冲质子能谱的解谱
    4.3 MCNP模拟计算
    4.4 结果和讨论
        4.4.1 实验结果分析
        4.4.2 实验结果和MCNP5 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
        4.4.3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10)便携式血液中子辐照剂量检测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中子及中子探测技术
    2.1 中子的性质及分类
    2.2 中子探测原理
    2.3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3章 测量原理及设计方案
    3.1 测量原理
    3.2 系统设计方案
        3.2.1 电源方案
        3.2.2 探测器的选择
        3.2.3 数据采集方案
        3.2.4 显示、键盘方案
第4章 谱仪的硬件系统
    4.1 电源模块
    4.2 探测器模块
        4.2.1 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4.2.2 探测器性能影响因素
        4.2.3 NaI(Tl)探测器的使用
    4.3 信号获取模块
        4.3.1 信号放大电路
        4.3.2 有源滤波电路
        4.3.3 峰值检测电路
        4.3.4 脉冲甄别及控制电路
        4.3.5 启动ADC 触发电路
    4.4 主控模块
        4.4.1 主控制器
        4.4.2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
        4.4.3 人机界面
第5章 谱仪的软件系统
    5.1 软件环境以及编程语言
    5.2 信号获取模块软件
        5.2.1 测量时间定时器
        5.2.2 ADC 配置
        5.2.3 ADC 转换后的中断处理
        5.2.4 串口通信协议
    5.3 主控模块软件
        5.3.1 人机界面软件整体结构
        5.3.2 人机界面各模块软件结构
        5.3.3 数据的存放格式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
    6.1 能量刻度
    6.2 能量分辨率测试
    6.3 系统稳定性测试
    6.4 功耗测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D-T中子穿透铁球伴生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辐照作用下微生物介导半导体矿物对U(Ⅵ)的价态调控研究[D]. 张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2]CFETR水冷包层中子学模块设计与实验研究[D]. 陈舞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3]隐伏铀矿勘探中地气测量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罗齐彬. 东华理工大学, 2019(12)
  • [4]基于D-D/D-T中子源的中子受激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的模拟研究[D]. 赵亮. 兰州大学, 2018(11)
  • [5]D-T中子与贫化铀作用的瞬发γ谱研究[D]. 秦建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2)
  • [6]ADS散裂靶相关钨球颗粒与镓中子核数据基准检验[D]. 韩瑞. 兰州大学, 2015(04)
  • [7]基于PGNAA技术的水溶液中元素成分及含量检测研究[D]. 黑大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2)
  • [8]中子灵敏涂硼材料组合探测器及n/γ辐射场实验测试[D]. 陈国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0)
  • [9]D-T中子与聚乙烯材料相互作用的次级中子角度谱实验研究[D]. 言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9)
  • [10]便携式血液中子辐照剂量检测仪的研制[D]. 石会路. 成都理工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D-T中子穿铁球相关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