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和自我教育

资格和自我教育

一、资历限定与自学成材(论文文献综述)

谢鹏[1](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研究指明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区少铨(Au Siu chuan)[2](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洪晓[3](2019)在《《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及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叶适的事功之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三足而立,学术成就的光辉掩盖了其碑志文的成就,叶适碑志文部分的研究尚待深入。至於叶适文集的整理笺注方面,目前尚未有一个符合学术研究的校笺本出现。故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上编选取《水心文集》的墓志铭部分予以校注;下编在此精读校注的文献基础上,对叶适碑志文加以探析。下编论文部分为三个层面加以论述。第一部分是从两个方面分析叶适的碑志文创作对韩愈、欧阳修碑志文承嬗离合。首先,在碑志文的文体观上,韩愈“不平则鸣”与其谀墓之作存在着矛盾,欧阳修秉承向善目的,隐恶扬善,这与其事信实录原则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处。叶适碑志文体观一方面继承韩愈、欧阳修的相关思想,另一方面又克服两位前(5大家的矛盾,将碑志文的文论及创作真正提升到“文章家大典册”的崇高地位,使之从世俗应酬文体提升到等同於典册的正统文学地位。其次,在具体创作手法上,通过行文模式、选材、笔法、表达方法、描写手法这几个方面写出叶适对韩愈、欧阳修碑志文具体创作手法上的承而有变。第二部分是对叶适碑志文独出机杼的“自家物色”予以分析探讨。首先是叶适以景入文,不仅是为烘托人物形象,且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中多有寄托。其次,叶适受《史记》合传的启发,创新碑志文体式,并志二公。最後,叶适的铭文还呈现散文化倾向,突破讼德与韵文写作的束缚,使铭文开始承担叙事、议论、抒情的功能。第三部分是特予分章论析叶适“自家物色”中的女性碑志文的异样形象与隐含其後的女性观。叶适秉承较为开明的女性观,不仅欣赏女性不同常人的异德,而且突破男尊视角,把女性与男性并论,写女子不让须眉。叶适打破以往碑志文中女性千篇一律的刻板形象,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李国庆[4](2017)在《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学生的“课后班”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以提高课业成绩、发展兴趣特长等为目的,以私人缴费的方式购买的正规学校教学以外的课程资源和参加的多种形式的补充性教育活动。我国的课后班性质的教育形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萌芽,至今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多项调查已经共同证明了我国70%以上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为孩子选择了至少一种门类或科目的课后班,是十分普遍的教育现象。这昭示了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校内校外教育成本与资源彼此冲击的矛盾都日渐突出,当前以“禁”为主的治理方式没有有效解决诸多矛盾,屡禁不止、久治不佳,多方主体之间身份尴尬、话语失衡,加之课后班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又不易被监督和把控,因而构建良性的中小学课后班治理机制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该研究按照“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聚焦——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之一整体思路,围绕我国中小学课后班这一问题领域,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将研究目标集中于解决四个主要任务:表征中小学课后班牵涉的多个角色群体的复杂困境;挖掘中小学课后班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其反映出的深层矛盾;反思教育责任分担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对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和协同发展的区域性建议。研究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首先,通过文献法对既往相关主题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调查法对以东北地区二三线城市为典型,兼顾我国其他地区和不同城市课后班现实状况进行摸底;第二,综合运用混合方法通过表征“课后班”问题的管理之难、家长之难、学生之难、教师之难、办班之难,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矛盾;第三,剥离矛盾产生的三大焦点:家庭、课后班、学校,分析讨论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生成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学校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两种判断,从理论上指出解难之策为疏堵有道、规范治理、协同发展;最后,提出“G-S-F-A”协作模式的理论构想,并据此结合笔者在C市的躬亲实践案例“蓓蕾计划”,给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初步经验。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课后班的存在和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家庭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表现,也是学校教育责任合作分担的合理途径,据此提出对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G-S-F-A”协作模式构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方面在于从政府职能部门的站位,综合考量多方矛盾主体的话语和利益,主张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架构家庭、社会力量办学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制定课后班的审批制度和相关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以政策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教师职后培训的帮扶,使学校与课后班在更多层面形成教育合力,发挥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是不仅提出了合理性的理论构想,更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在C市推行“蓓蕾计划”,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证明主张的正确性,呼吁正确看待家庭对课后班的合理需求,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选择观念,使教育管理部门站位于一个沟通协调的角色立场,围绕中小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共同诉求,促进课后班市场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为家庭教育解忧、为学校教育补充的重要文化力量。

张曙光[5](2017)在《大学的“成人”品格》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就是人的养成。但因学生的心智年龄发展的不同,其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之前,我们注重对学生的照料与养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注重帮助学生在精神与人格上谋求独立、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心智发展已经成熟,他们需要的是对原理性内容的掌握并将其综合运用,大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从事高深性、精神性的学术研究发展人的智识和培植与他人共处世界的德性形成来彰显大学的“成人”品格。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适应市场的专业,专业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随着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专业教育逐渐占据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养成方面的教育逐渐被忽略。具体表现为:大学过分注重市场的需要,脱离了人的价值;大学学科的分离、专业的细化,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的整体发展;大学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将目的外化,偏离了人自身发展的目的;当前绩效主义的评价机制脱离自由教育,使人不能成为人。大学身处这样一个娱乐化、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外受制于市场崇拜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内受制于专业主义、职业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威胁,大学逐步脱离其最初的使命,成为职业训练所。而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是发展着的我,是不断超越的我,天然地拥有着美与自由,再加上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掌握单方面知识或技能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才”的发展与提高,更应注重其“人”的发展,大学更应需要“成人”品格。通过对中西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方大学的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自由教育还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之道”,它们都将人的养成当成最重要的目的,注重智识与德性的发展,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由人或圣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的“成人”品格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拥有着无限的向上发展的潜力,无论是在智识上还是在德性上,都有着无限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为此,大学除了延续使人成为人的理念外,还应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实处,也即大学应如何“成人”呢?大学的“成人”具体就体现大学的职能上,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内容走向发展人的智识;科研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发展其思维能力;社会服务上应“成人”于社会之中;文化传承创新上应“成人”于文明之中;这四种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有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得使大学“成人”得以可能。有了原理上的可能,在具体的管理上,大学应为学生“成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大学应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独特性,认识到自由与科学是大学的核心概念,为此大学管理需要坚持学术自由和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需要有办学理念明确并认为人才是大学主体的观念的校长,需要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人性化的校园建设环境以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课外活动环境,这些都是大学“成人”所必不可缺的。大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要想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就要始终牢记自身的使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并要做好,什么是不该做或不应做,大学只有以“成人”为本,才能立定大学之根。

刘天[6](2017)在《论“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针对中(小)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时,主动提出疑惑或理解错误的问题,并加以正确解决,意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研究。学习问题导向教学(Question in Learning-oriented Instruction)中的问题(Question)与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中的问题(Problem)存在一定差异性。"Question"指学生学习特定内容时遇到的或提出的需要回答或解释的有较为确定答案的疑惑,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指答案不确定的一般问题或难题,旨在培养学生探究性与创新性。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教学世界中教师以学生提出和遇到的疑惑为根据组织活动,同时指导学生研究与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积极筹划并实现学生和自身生命可能性的时空。其特征有五:发挥师生的合理自主性,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育小组解决学习问题的功能,力促"优生更优,弱生大进",优化作业形成相对完整的闭环回路。其性质有三: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效能型教学,它关注学生作为问题提出者、分析者、解决者的主体身份,突显学生的学习责任、学习感情、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人缘。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理解型教学,它提倡学生理解文本、理解自我、理解教师,解自主学习之渴、显问题解决之求、履自主学习之规;教师理解自我、理解学生,除阻碍学生自主学习之羁、导学生自主学习之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感情型教学,它强调教师的感情先行、感情调节和感情激励。为了深入研究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笔者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参与性观察等方法。首先,借助文献研究,探讨了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内涵,区分了学习问题导向教学与非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的异同,分析了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即问题解决阶段论、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和教师感情理论。其次,运用调查研究,以山东SY、FH、ZJ、GC四所学校为例,提炼出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践需求。其包括实施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教师需求和学生基础,由此凸显出实施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求证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考察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过程。由于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在特定时空中进行的,因此,其实施过程涉及宏、微两观。其宏观过程主要包括培育学生问题解决素养、教师形成"学习问题导向"的自觉、建设"善思爱问"的环境文化;其微观过程主要聚焦三类不同课型(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即通过这三类课型反映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过程。通过上述研究,笔者发现,在山东四所学校实施学习问题导向教学18个月之后,知识教学成绩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素养增强了、教师教学效能提升了。这一切成为学习问题导向教学高效性的有力明证,成为持续实施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科学基础。当然,在继续深化学习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教师的因循守旧、学生的墨守成规、管理者的求稳心态以及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优化等构成了主要的挑战群。因此,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改革既任重道远,又必须负重致远。

段锐[7](2014)在《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1945~1949年的中国,政治变化急遽,社会动荡不安,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南京既是国民党的政治中心,无疑也是各类矛盾的多发地,将学术视角聚焦于此有助于深度解读抗战后国民党治国理政的成败得失。而作为国民党实施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工具的首都警察,则是一个较好的视点。抗战后南京警察组织系统构成、警务运作方式、警察人员素质与警察职能设置等,在继承战前传统的基础之上,因应于国内外政情变化,又有新的发展。战后初期,面对社会秩序混乱、市政系统瘫痪的局面,南京市政府着意通过加强警政建设来改善城市治安状况。在国民政府指导下,一系列先进的警政理念得以贯彻实施,政府“治警”成效显着,从而对社会控制能力大为增强。同时,南京警政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一方面,以首都警察厅为首的警政当局制定《首都警政建设四年大纲》,对伪警加以接收与改造,逐步恢复警政机构,扩充警察组织,改革管理制度,使警政机制日趋完善和规范。其中,内部管理是警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警察职权变动、人力资源调整、警务经费使用、官警教育、官警保障等。另一方面,首都警察职能范围较之战前进一步扩大,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与公益事业管理方面多所作为,诸如户口调査、查禁烟毒、检查卫生、整饬市容、指挥交通、防火救灾、工商监管、风俗导训、游民及贫难民管理等社会服务职能,皆有案可稽,标志着南京警政建设呈现出政治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并重的趋向。然而,自1947年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戡乱动员”法令之后,南京警察通过警力配置、警用武器及其运用、政治侦审、情报网建构、警管区维控等手段,进一步突出其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功能,警察的社会服务功能却随之被严重削弱。警察政治功能被过度强化,实际彰显出国民政府已将“警力维稳”与“暴力维稳”作为解决城市治安问题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此举不仅未能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反而影响到城市治安效果,警察对于社会秩序的“维而不稳”负有不可推卸的“肇乱”之责。南京警政建设的“逆向转变”,折射出国民党在遭遇统治危机时的应对不力与应变乏策。此外,在警政的实际推行过程中,警察权限又受到各种政治实体的过度干涉,一定程度上对警政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制约与阻碍。综合而言,战后南京警察存在着“善治”与“败治”的双重面相。警察依法实行治安管理,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城市恢复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政府通过警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城市的管理,也实现了对民众的控制,警察的工作对城市生活与生产的维持与发展不无益处。但警察履职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影响。国民政府逐渐加重的政治与财政困境,使南京警政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制约与阻碍,警察“不作为”与“乱作为”现象日益严重。最终,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国民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丧失殆尽。

王博[8](2013)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这些学校名目不同,教育对象也各有所别,但实际上都不过是科举的附庸;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了,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是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又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产生了什么作用?它们凭借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除引言、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办刊数量、主体、种类三个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做了一个大致扫描。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本章主要在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作出深入分析,并兼以个案研究,描述了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逐步确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本章从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本章主要从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营销推介三个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的每一个阶段,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和推进加速器。第六章,在前文基础上,尝试对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策略进行提炼概括,并试图对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作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评判。

郭丽[9](2012)在《唐代教育与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代教育与文学的关系。在唐代,教育和文学均处于昌盛发达时期,教育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作用于文人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他们具备文学创作能力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极。第一章,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在教育制度方面,唐代有中央和地方的两级官学制以及合法化和多样化的私学。与此同时,唐代具备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教育制度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其显着表现是教育受众的增加和教育普及面的扩大,这是导致唐代文人群体扩大的重要成因。第二章,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尊圣崇儒是唐代的基本教育思想,唐初这一思想的提出强化了部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儒道自任意识,加剧了其人生矛盾,使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高宗后期和武后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尊圣崇儒教育思想被有意淡化,官僚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与仕进紧密结合,教育思想中功利的一面尤为凸显,这对文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盛唐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多,社会能吸纳的人才相对较少,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礼乐之士,官僚系统更需要吏能之士,教育思想和教育结果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实际遭遇因为这些矛盾出现错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中晚唐士人从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教育思想,但所提出的改革策略很难实施,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中晚唐教育的困境。复古思潮中复兴“师道”的思想,是这种反思的延续,它力图发掘教育传承儒家道统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阶层对唐王朝的心理认同。儒道传承的落空以及对政权认同的淡化使知识分子进退失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无所依凭的游移心态。第三章,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唐代经学教育有完整的体系。太宗时期和高宗前期,官方经学教材《五经正义》的编纂使经学简化,教材统一,加以科举试帖经的要求,使得章句成为记诵对象,儒家经典作为语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的知识储备库从而进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盛唐时期经学教育偏重于《孝经》,强调伦理,这与此一时期雅正雄浑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关联。安史乱后经学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学主导转而为私学中士人主导,这带动了士人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使用以表达士人在社会思想领域探索的诗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为诗为文努力创新,很少蹈袭前人。第四章,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唐代文学教育的兴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成因,唐前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发展、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以及科举取士重文学的刺激都是重要因素。唐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类书、《文选》和诗格等,文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就是依托于这些文学教育内容传承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它具有从语言材料到声律规则再到技巧门径的明显上升的层次性,这导致在文学教育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出从阅读积累到模仿熟练再到体会感悟的逐级提高的过程。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在唐人的创作中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迹,在内容的借鉴、题材的取资、典故的吸纳、对偶的采用方面最为明显。第五章,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唐代之所以出现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与他们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密不可分。本章从考察唐代有代表性的三部蒙书——《蒙求》、《太公家教》和《兔园策府》入手探讨唐代蒙书与童蒙教育的关系,并进而对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这两大童蒙教育版块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迥然有别的童蒙教育使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构思上的精巧与随意,题材上的狭窄与丰富,语言上的文雅与通俗,表现手法上的多样与单一的变化。第六章,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唐代教育的普及使女性成为受教育群体的一部分。本章从唐代现存两部女教书——《女孝经》和《女论语》切入,藉以考察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教育的特有方式和女红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女性诗歌中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经史教育之于女性创作最显着的影响是女性诗歌中经史语典的大量化用;道德礼法是唐代女性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表现在道德礼法内容在她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唐代女性受教育的成效,除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之外,妓女传唱和寡母教孤也是两种与唐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展示方式。第七章,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唐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接收留学生是其最显着的表现。与此相适应,唐代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唐代特设宾贡科以满足留学生在唐及第的愿望,对于宾贡及第的留学生,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宽松度。留学生在唐期间与唐代文人多有诗歌交往,这不仅密切了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双方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教育体制构建和汉文学发展两个领域。第八章,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从藏书、授徒和地点三个方面考察,真正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实源于山林寺院。唐五代书院主要由地方士人和地方家族创办,这折射出唐五代时期士从世家大族向地方士人转型的特征。此外,唐五代书院还初步表现出与当时学术思想潮流的密切关联。习业书院的士人习古文,读经典,又不限于章句,自觉阐发儒经精义以求救世治乱,这既凸显了儒家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强烈的拯时淑世精神,也反映出崛起于书院的地方士人受到了当时儒学复兴这一时代新风气的影响。

吴恩荣[10](2011)在《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举士子乃储备中高级官僚,其习举备考期间的学习、生活状态,将直接影响到由科目入仕官僚群体的素质。本文以明代科举制的承担者——科举应试士子为研究对象,以其习举备考为主要研究内容,试图展现其自开始习举至第进士或弃举此时段内,以习举备考为主轴的学习、生活图景。本文参考明代史籍三百余种,凡二十余万言,分五章。有明一代,开科取士二百余年,日久弊生,士子习举亦相应呈现出种种变化。首先,随着科目日盛,考试日益规范化,竞争日益激烈,举业内容程式化、繁琐化,士子业举有功利化、浮薄化的倾向,由学行并重转而专尚文艺,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其次,明代习举士子日众,而官学却日渐衰退,在官学教育不敷举业培训的背景下,士子业举格局由明前期的学校设教,士子廪于学宫,官学起主导作用,转向中后期的以自学、私学、书院、立会结社为主,学在民间,官学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职此之故,士子的习举环境日益恶化。一方面,因竞争日益激烈,士子习举生涯延长,登第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多数士子习举无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多散处乡野,各自为政,唯攻读时文程墨,举业之风日敝。同时,士子备考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如日立课程、攻读时文、拜师、立会结社、家庭、地域、生计、赴试、临场、落第与弃举等,无不受其影响,深深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本文试图通过对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生活各方面的细微考察,来展现习举士子备考期间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以深入洞悉明代科举制推行中的利弊与对明代社会、制度、文化与明人心态等方面的深层次影响。

二、资历限定与自学成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历限定与自学成材(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一、论文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所遇问题
        四、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干部
        二、基层干部
        三、干部人事制度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3)《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及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
    一、《水心文集》的流传与整理
    二、关於《水心文集》(墓志铭)的校注说明
    三、《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
        陈少南墓志铭
        叶君墓志铭
        墓林处士墓志铭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
        宋故宣敎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
        将仕郎嵇君墓记
        宋杜君墓志铭
        媛女瘗铭
        陈君墓志铭
        故朝散大夫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周先生墓志铭
        故太硕人臧氏墓志铭
        叶君墓志铭
        厉君墓志铭
        翰林医痊王君墓志铭
        郭府君墓志铭
        郭处士墓志铭
        安人张氏墓志铭
        高夫人墓志铭
        徐德操墓志铭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
        陈彦群墓志铭
        姜安礼墓志铭
        杨夫人墓表
        丁君墓志铭
        张令人墓志铭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
        吕君墓志铭
        丁少詹墓志铭
        姚君愈墓志铭
        郑仲酉墓志铭
        彭子复墓志铭
        宋武翼郎新制造御前军器所监造官邵君墓志铭
        沈元诚墓志铭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宋邹卿墓志铭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
        朝奉大夫致仕黄公墓志铭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
        林伯和墓志铭
        翁诚之墓志铭
        夫人薛氏墓志铭
        致政朝请郎叶公圹志
        高永州墓志铭
        朝散大夫主管冲佑观鲍公墓志铭
        庄夫人墓志铭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
        着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
        夫人林氏墓志铭
        孙永叔墓志铭
        林正仲墓志铭
        夫人徐氏墓志铭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
        蔡知合墓志铭
        徐道晖墓志铭
        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
        陈叔向墓志铭
        黄子耕墓志铭
        台州敎授高君墓志铭
        戴夫人墓志铭
        刘子怡墓志铭
        刘夫人墓志铭
        沈仲一墓志铭
        胡崇礼墓志铭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陈秀伯墓志铭
        着作佐郎钱君墓志铭
        刘建翁墓志铭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
        高令人墓志铭
        叶君宗儒墓志铭
        李仲举墓志铭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
        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直秘阁致仕薛公墓志铭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
        建康府敎授惠君墓志铭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铭
        中奉大夫直龙图阁司农卿林公墓志铭
        草芦先生墓志铭
        袁声史墓志铭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
        邵子文墓志铭
        虞夫人墓志铭
        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
        太学博士王君墓志铭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沈公墓志铭
        宜人郑氏墓志铭
        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
        毛积夫墓志铭
        徐文渊墓志铭
        故通直郎清流知县何君墓志铭
        夫人陈氏墓志铭
        刘靖君墓志铭
        郑景元墓志铭
        东塘处士墓志铭
        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
        厉领卫墓志铭
        赵孺人墓铭
        故知广州敷文阁待制薛公墓志铭
        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
        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
        太孺人唐氏墓志铭
        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
        舒彦升墓志铭
        巩仲至墓志铭
        史进翁墓志铭
        林德秀墓志铭
        宣敎郎夏君墓志铭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铭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
        孺人周氏墓志铭
        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
        夫人钱氏墓志铭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
        郭伯山墓志铭
        竹洲戴君墓志铭
        包顒叟墓记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
        夫人王氏墓志铭
        滕季度墓志铭
        国子祭酒赠宝谟阁待制李公墓志铭
        周镇伯墓志铭
        兵部尚书徽猷阁学士赵公墓志铭
        长潭王氏墓志铭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陈同甫王道甫墓志铭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
        宋廏父墓志铭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
        孟达甫墓志铭
        黄观复墓志铭
        修职郎监和剂局吴君墓志铭
        戴佛墓志铭
        赵孺人墓志铭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
        陈民表墓志铭
        宋葛君墓志铭
        毛夫人墓表
        母杜氏墓志
下编《水心文集》碑志文相关问题研究
    绪论
        一、叶适碑志文的研究现状与选题缘由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及相关说明
        二、碑志文的文体界定
        三、碑志文的发展流变
    第一章 叶适对韩愈、欧阳修碑志文的承嬗离合
        第一节 文体观的承中有变:由“谀墓”至“文章家大典册”
        一、韩愈碑志文体观中矛盾:“不平则鸣”与谀墓问题
        二、欧阳修碑志文体观中的矛盾:事信原则与隐恶扬善
        三、叶适碑志文体观的超越:碑志文与“文章家大典册”
        第二节 创作技艺上的承而有变
        一、行文模式上:突破碑志创作的程式化
        二、创作手法上:史传笔法的更成功的鉴借
        三、个性化技法的凸显:议论、抒情的不断加强
        四、描写手法上:正、侧面的相结合
        五、题材拣选层面:精择与凸显典型事例
    第二章 叶适碑志文的“自家物色”
        第一节 援景入文以凸显墓主形象
        第二节 体式的新创:并志二公
        第三节 铭文的更趋散文化
    第三章 “自家物色”之二:女性碑志的大放异彩
        一、女性墓主碑志的独有内涵:多叙妇人之异德
        二、力塑女性墓主的独特形象:全不让须眉
        三、叶适碑志文中所体现的女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访谈笔录符号说明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 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日渐突出
        (二) 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突出
        (三) 学校教学“减负”与知识爆炸式增长之间矛盾激化
        (四) 一个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者、管理者、参与者的多视角聚焦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课后班”
        (二) 教育责任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the socializ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四) 良好的文化意愿(Bonne volonté culturelle)
        (五) 协同分担(Synergistic-sharing)
    三、理论基础
        (一) 再保障观念机制
        (二) 协同治理理论
    四、文献综述
        (一) 关于“课后班”的研究
        (二) 关于“家庭教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课后班”问题的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大课后班主体角色困境深描
    一、家长之难:良好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误识
        (一) 家庭教育责任的“不能承受之重”
        (二) 多重社会角色与能力有限性的矛盾
        (三) 既无奈又自愿的“必需消费”
    二、教师之难:生存与发展的围城
        (一) “课后班”与学校教育的冲突与紧张
        (二) 教师的认同与排斥
        (三) 在信仰与现实之间
    三、学生之难:无处安放的身与心
        (一) “课后班”托管我们什么?
        (二) “放学之后”与“下班之前”我们去哪儿?
        (三) 如果不被托管会怎样?
第二章 缝隙之存与迷茫之治
    一、办班之难:消费时代的文化操守
        (一) 政策规约与扶持
        (二) “跑关系”与“招学生”
        (三) 口碑建立与社会认可度
    二、管理之难:乱相之中如何行动
        (一) 学校管理工作的情理两难处境
        (二) 教育行政部门存在政策空白点
        (三) 管理政策与利益链条的矛盾冲突
第三章 必要性之思: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一、何为“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一) 一个拟人化的概念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之内涵
    二、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际遇
        (二) 从“独生子女”到“开放二胎”政策的转变
        (三) 家庭经济结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
    三、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的理性审视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是家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 家庭教育作为传统训育和德育职能的守卫
        (三) 以法制化保证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第四章 合理性之思: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
    一、以往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责任分配缺乏整体规划
        (二) 学校单方主导,整体动力不足
        (三) 合作的阶段性强,连续性差
        (四) 互不理解,沟通不畅
    二、打破原有三方合作障碍
        (一) 学校的角色应为引领而非主持
        (二) 家长立场应当明确而非动荡
        (三) 课后班应当积极合作而非各自为战
    三、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一) 构建协同合作心理基础:培育社会认同
        (二) 搭建协同合作沟通平台:开设“家长中心”
        (三) 培育协同合作多元主体:政府发挥核心作用
第五章 协同发展下的规范治理:“G-S-F-A”解难模式
    一、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迫切需求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使课后班成为家长教育行动的必然选择
        (二) 政府和学校应为家庭提供导向且与课后班的教育形成合力
        (三) 学校“减负”的“增效”目的需多方资源整合与协作来达成
    二、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改革的思路与关键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 处理好制度逻辑冲突是关键
    三、分类治理、协同共享策略的构建
        (一) “帮助-服务型”课后班——监管政策
        (二) “爱好-特长型”课后班——扶持政策
        (三) “强化——补习型”课后班——规范政策
        (四) “升学——竞赛型”课后班——限制政策
        (五) 协同共享——“G-S-F-A”协作模式的设想
    四、C市“蓓蕾计划”:“G-S-F-A”模式的实践范例
        (一) “蓓蕾计划”的初衷与内涵
        (二) “蓓蕾计划”的筹备与实施
        (三) “蓓蕾计划”的落实与反思
结语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5)大学的“成人”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大学“成人”的内涵诠释
    第一节 大学“成人”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大学“成人”的内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大学“成人”的已有研究及本文研究视角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成人”的迷失
    第一节 偏向成“才”的大学教育
        一、成才教育的意涵及理论基础
        二、大学成才教育的提出及合理性
    第二节 成才教育的背后:专业教育造就技艺人
        一、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二、专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三、过度的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整全发展
    第三节 超越成“才”教育,“成人”之整全
        一、大学“成人”与教育的“五大公理”
        二、大学“成人”的现实需求
        三、超越成“才”教育,走向大学的“成人”
第三章 大学“成人”的理念——基于历史的考察
    第一节 西方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回顾
        一、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古典自由教育
        二、自由教育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中国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理念
        二、“成人”理念在现当代大学中的艰难前行
    第三节 回归大学“成人”的自由教育
        一、自由是“成人”的出发点与保障
        二、自由教育:大学的一颗童心
        三、塑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学“成人”课程
第四章 大学“成人”的原理:基于大学职能的探究
    第一节 教学何以“成人”
        一、偏离教师本职的教学
        二、何为卓越的教学
        三、卓越教学的“成人”路径
    第二节 科研如何“成人”
        一、科学研究的之能确立及演变
        二、大学应开展何种科研
        三、科研的“成人”体现
        小结
    第三节 社会服务:“成人”于社会之中
        一、“威斯康星理念”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二、社会服务的“成人”体现
    第四节 文化传承:“成人”于文明之中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溯源及确立
        二、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大学文化“成人”的途径
第五章 大学“成人”的管理
    第一节 大学的独特性与大学管理
        一、大学的独特性
        二、自由与科学:大学的一体两翼
    第二节 以“成人”为中心的大学管理原则
        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二、优先的原则
        三、学术自由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管理如何走向“成人”——基于“神性”管理的探究
        一、大学校长的清晰、明确、好的办学理念
        二、建设优良的校风
        三、大学环境的培育
结语:以“成人”为本,,立定大学之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论“学习问题”导向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境外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简评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解析
        一、"问题"的语义学分析
        二、导向的意义
    第二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特性
        一、三类教学的主要差异
        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问题解决理论
        一、问题解决过程
        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效能型教学
    第二节 自主学习理论
        一、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理解型教学
    第三节 教育感情理论
        一、教师感情理论
        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是感情型教学
第四章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践需求
    第一节 教师对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客观需求
        一、教师知、情、行"失衡"彰改革需求
        二、教师教学窘况诉改革需求
    第二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实施的学生基础
        一、学生学习责任诉求较为强烈
        二、学生学习感情诉求较为强烈
        三、学生学习自主诉求较为强烈
        四、学生学习能力诉求较为强烈
        五、学生学习策略诉求较为强烈
        六、学生学习人缘诉求较为强烈
第五章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之"文本"
        一、"四重备课"有超越
        二、"教学指导书"有灵性
    第二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之"机制"
        一、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基本要素
        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各要素的关系
    第三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之"常规"
        一、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组织形式的常规
        二、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辅助工具的操作常规
        三、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评价手段的运用常规
第六章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实施的宏观过程
        一、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素养
        二、教师形成"学习问题导向"的自觉
        三、营造"善思爱问"的环境文化
    第二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实施的微观过程
        一、新授课的学习问题导向教学过程示例
        二、实验课的学习问题导向教学过程示例
        三、复习课的学习问题导向教学过程示例
第七章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成效与面临挑战
    第一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成效
        一、知识教学成绩提高
        二、问题解决素养增强
        三、教师教学效能提升
    第二节 学习问题导向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因循教师的无言挑战
        二、成规学生的无语挑战
        三、保守管理者无声挑战
        四、优化进程的自我挑战
结语:走向学习问题导向,走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二、学习问题导向负重致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史料
    五、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南京警政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缘起时期:晚清的南京警政
        一、近代南京警政的起源
        二、端方对警政建设的推动
    第二节 发展时期:民国建立到抗战以前的南京警政
        一、北洋时期警政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基本成型
    第三节 畸变时期:日伪统治下的南京警政
        一、沦陷时期的警政机构
        二、日伪政权的警察管控
第二章 战后南京警政的重建
    第一节 复员后的社会环境
        一、首都地位的回归
        二、各类社会问题凸显
    第二节 警政接收与重建
        一、警察系统接收与调整
        二、警政机构的恢复
        三、《首都警政建设四年大纲》出台与实施
第三章 南京警察的职权与人事
    第一节 职权与职级
        一、首都警察厅职权变迁
        二、警察职级、职称与标志
    第二节 人力资源分析
        一、警察的来源
        二、警察的身份结构
        三、人事关系实态分析
    第三节 人事改革新举措——南京的警员制
        一、警员的选拔与训练
        二、警长与警员的区别
第四章 南京警察的内部管理机制
    第一节 管理制度
        一、考核与奖惩
        二、警察勤务
        三、公文统计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类型
        二、教育机构
        三、各项活动
    第三节 经费与庶务制度
        一、经费的拨用
        二、设施器材
    第四节 保障制度
        一、薪资待遇
        二、实物配给
        三、伤亡抚恤
第五章 南京警察与城市社会管理
    第一节 户政管理
        一、户籍调查
        二、国民身份证的颁查验
    第二节 治安管理
        一、案件办理
        二、日常治安
        三、禁政管理
    第三节 消防管理
        一、战后南京的火灾损毁
        二、警察应对机制
    第四节 交通管理
        一、交通车辆登记
        二、交通秩序整饬
    第五节 市政管理
        一、工商业监察
        二、城市卫生治理
        三、摊贩、棚户取缔
    第六节 民政职能
        一、游民、贫难民管理
        二、其他措施
第六章 警政与战后政治控制
    第一节 “戡乱”背景下的社会治安
        一、社会失序
        二、警察的“维稳”与“肇乱”
    第二节 强化警务技术
        一、警力配置
        二、警用武器及其运用
        三、警察情报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推行警管区制
        一、警管区制特点
        二、警管区制运作
        三、社会各界的挞伐
    第四节 警察中的多重政治因素
        一、内部力量的分化
        二、时代骤变与警察抉择
第七章 战后南京警政建设绩效及其运行困境
    第一节 警政推行之成效
        一、警政理念的实践化
        二、警政制度的法制化
        三、城市控制的深入化
        四、社会风气的向导化
    第二节 警政推行之局限
        一、警察的乱作为现象
        二、警察的贪污渎职现象
    第三节 战后南京警政的困境及调适
        一、外部环境影响
        二、内部因素制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发展概览
    第一节 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教育图强”的时代诉求
        二、教育变革的必然产物
        三、早期中文报刊的实践示范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中国教育期刊的嚆矢
        一、罗振玉和王国维的教育情怀
        二、《教育世界》的办刊实践及反响
    第三节 教育期刊群的态势及成型
        一、办刊数量渐增
        二、办刊主体多元
        三、刊物种类多样
第二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
    第一节 教育期刊对教育理论的传播情有独钟
        一、系统输入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
        二、热情追踪20世纪初国外新兴教育理论
        三、鼎力推介国内最新教育研究成果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教育思潮的勃兴推波助澜
        一、助推国民教育思潮
        二、助推军国民教育思潮
        三、助推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四、助推职业教育思潮
        五、助推科学教育思潮
    第三节 教育理论传播和教育思潮勃兴蕴育教学目的之变
        一、从读书做官到“五育并举”
        二、从培养“顺民”到倡导“自动”、“自主”、“自由”
        三、从“明人伦”到注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养成
        四、从倚重知识的记诵到突出生活技能的培养
    第四节 案例:《新教育》聚焦杜威、孟禄来华前后的教育言说
        一、《新教育》与杜威热
        二、《新教育》与孟禄的“实际教育调查”
第三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嬗变
        一、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孕育
        二、清末中小学课程制度的现代转向
        三、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蜕变
        四、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新课程的引入和改造摇旗呐喊
        一、对“读经讲经”的质疑
        二、对“格物数理之学”的关切
        三、对“养成健全人格”的诉求
        四、对“言文不一”的批判
    第三节 教育期刊为“分科”、“选科”出谋划策
        一、传递政府意图和民间声音
        二、成为“分科”、“选科”改革论坛
        三、热心“分科”、“选科”个案研究
    第四节 案例:《教育杂志》助推壬戌学制课程方案出台
        一、前期探讨:设置改革议题
        二、策划专号:掀起改革热潮
        三、资讯服务:推动改革进程
第四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清末民初教科书发展梳理
        一、国人自编教科书之肇始
        二、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三、教科书编撰的百花齐放
        四、教科书的现代转型驶入快车道
    第二节 教育期刊热议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一、探讨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二、传播教科书的现代理念
        三、关注教科书的制度选择
        四、重视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科书的编撰创新
        一、启发编撰思路
        二、建言编撰队伍
        三、商榷选材及体例
        四、开阔编撰视野
    第四节 教育期刊配合教科书的营销推介
        一、刊发“编辑要点”或“编辑大意”,以特色促销售
        二、悬赏征集“教授案”,以服务促销售
        三、援引外界各方好评,以信誉促销售
        四、推出系列教科书广告
    第五节 案例:《中华教育界》教科书广告之创意
        一、内容表述:突显核心竞争力
        二、引题制作:增强阅读吸引力
        三、刊布节奏:形成整体冲击力
第五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
    第一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学实验的引入和勃兴
        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引入与风靡
        二、单级教授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三、自学辅导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四、分团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五、设计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六、道尔顿制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第二节 教育期刊推进教学实验之特点
        一、全面展开与重点关注相结合
        二、理论推介与实践追踪相结合
        三、宣传倡导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第三节 教育期刊促进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追求
        一、大力倡导“实验主义”
        二、热情引介西方心理科学
        三、积极策应教育测验运动
第六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审思
    第一节 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扮演的角色
        一、理论前沿
        二、思想空间
        三、了望窗口
        四、中间地带
    第二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策略
        一、集聚名流,推出“意见领袖”
        二、深度观察,开掘时代主题
        三、精心策划,谋求“集聚效应”
        四、媒介呼应,形成“舆论共振”
    第三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评价
        一、影响的独特性而非决定性
        二、影响的深广性而非局部性
        三、影响的互动性而非单向性
结语
    一、教学变革需主动争取专业化的媒介支撑
    二、教育期刊须牢固树立“服务教育”的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唐代教育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唐代教育与文学:结合的契机
    第一节 教育与文学: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
    第一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表现
        一、 教育受众的增加
        二、 教育普及面的扩大
    第二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成因
        一、 教育制度
        二、 政治环境
        三、 经济状况
        四、 书籍流通
    第三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背景下的文人实况
        一、 有关唐代文学家接受教育状况的史料
        二、 唐代文学家受教育途径及阶层分布统计
        三、 统计结果的分析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
    第一节 唐初“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文人及文学
        一、 “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及主要特点
        二、 “尊圣”与唐初文学观念
        三、 “崇儒”与文人的人生矛盾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一、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二、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和时代特点
        三、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第三节 盛唐教育思想的社会处境与文人的境遇
        一、 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的重新繁荣
        二、 教育与仕进矛盾的凸显
        三、 教育供给人才和社会需求人才之间的悖反
        四、 教育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与盛唐文人心态的一个面向
    第四节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变化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一、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反思和困境
        二、 复古思潮中对教育价值的发掘
        三、 教育思想的多重矛盾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初唐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及对文学的影响
        一、 《五经正义》的编纂与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二、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诗文语言
        三、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文人的人生道路
    第二节 盛唐经学教育的新诉求与文风之变
        一、 经学教育的“明理”目标
        二、 御注《孝经》与经学教育伦理性的强化
        三、 经学教育的“明理”诉求与文风的“崇雅黜浮”
    第三节 中晚唐经学教育与文学中的创新
        一、 中央官学中经学教育的衰落
        二、 私学中经学教育的发展
        三、 经学教育重心的下移与中晚唐文学中的创新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文学教育兴起的原因
        一、 唐前文学的高度发展
        二、 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
        三、 科举取士重文的刺激
    第二节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一、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
        二、 唐代文学教育的方式
    第三节 唐代文学教育内容在唐人创作中的印迹
        一、 内容的借鉴
        二、 题材的取资
        三、 典故的吸纳
        四、 对偶的采用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
    第一节 唐代蒙书考述
        一、 《蒙求》
        二、 《太公家教》
        三、 《兔园策府》
    第二节 唐代中原内地与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比较
        一、 教育内容
        二、 教育途径
        三、 教育者
    第三节 唐代中原儿童诗与敦煌学郎诗的异同及教育成因论析
        一、 构思:精巧与随意
        二、 题材:狭窄与丰富
        三、 语言:文雅与通俗
        四、 表现手法:多样与单一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唐代女教书考论——兼论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一、 《女孝经》考论
        二、 《女论语》考论
        三、 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诗歌创作
        一、 唐代女性诗歌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
        二、 唐代女性经史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经史语典
        三、 唐代女性道德礼法教育及其在女性诗歌中的体现
    第三节 唐代女性教育成效的别样展示方式:女性的其他文学活动
        一、 妓女传唱
        二、 寡母教孤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第一节 唐代教育的开放性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一、 唐代教育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二、 唐代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节 唐代留学生与宾贡科
        一、 “宾贡”意涵的演变
        二、 唐代宾贡科考论
        三、 唐代宾贡科及第留学生之去向
    第三节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
        一、 以晁衡为代表的日本留学生与盛中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二、 以崔致远为代表的新罗留学生与晚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三、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之于双方文学创作的意义
    第四节 唐代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一、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教育的贡献
        二、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汉文学发展的作用
    本章结论
第八章 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
    第一节 萧瑟中的新希望——书院起源名与实
        一、 书院之名的出现
        二、 书院之实的肇端
    第二节 从官学到私学——书院与中晚唐士人转型
    第三节 从山林寺院到书院——书院与儒学复兴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附录二:唐代童子科考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明代科举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代举业
    第一节 明代举业
        1. 举业内容
        2. 士子习举
    第二节 明人举业观
        1. 士子的习举环境
        2. 明人举业观
        3. 士子习举动机
第二章 士子身份与乡试资格考试
    第一节 科举士子身份及入试限制
        1. 科举士子身份
        2. 入试限制
    第二节 乡试资格考试
        1. 考试源流
        2. 主试者
        3. 考试方式
        4. 考试详情
        5. 考试作用
        6. 清朝承袭与明代科举的层级
第三章 备考场所
    第一节 官方学校
        1. 国子监
        2. 地方儒学
    第二节 非官方学校
        1. 书院
        2. 其它
    第三节 明代科举中的学校地位反思
第四章 备考生活
    第一节 备考内容
        1. 日立课程
        2. 时文
    第二节 备考方式
        1. 拜师
        2. 立会结社
    第三节 备考影响因素
        1. 家庭
        2. 地域
        3. 生计
第五章 备考赴试
    第一节 赴试
        1. 赴试程序
        2. 赴试
    第二节 临场
        1. 安顿住宿
        2. 冲刺与调适
        3. 拟题与请谒
        4. 入试准备
    第三节 落第与弃举
        1. 落第
        2. 弃举
结语
参考文献
    古籍
    现存明代举业用书
    现代着作
    期刊、学位论文
后记

四、资历限定与自学成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及其相关研究[D]. 洪晓. 温州大学, 2019(01)
  • [4]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D]. 李国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5]大学的“成人”品格[D]. 张曙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论“学习问题”导向教学[D]. 刘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D]. 段锐. 南京大学, 2014(05)
  • [8]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D]. 王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9]唐代教育与文学[D]. 郭丽. 南开大学, 2012(06)
  • [10]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D]. 吴恩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资格和自我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