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一、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孔美兰,刘谋泉,张福平,陈德宾[1](2015)在《超声波提取杨梅色素及其清除超氧阴离子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以杨梅全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杨梅色素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醇比V(0.1 mol/L HCl)︰V(95%乙醇)=6︰4的提取剂,在料液比5︰1(m L/g)条件下,采用超声功率180 W,超声温度45℃,超声作用15 min后,再进行50℃恒温水浴震荡浸提30 min,色素提取液在特征波长λ=510 nm处吸光度最大。杨梅色素经过纯化冻干处理后,花色苷含量达到21.51%。杨梅色素具有较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并与质量浓度呈一定正相关关系。

葛婧[2](2014)在《米团花花中黄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毒理学实验》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米团花花为研究对象,优化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分析干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分离、纯化黄色素组分;通过毒理学实验鉴定其安全性。(1)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微波辅助乙醇提取米团花黄色素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得出:乙醇浓度为70%(V/V)、微波功率为350W、微波时间为80s,液固比为50:1,米团花黄色素的提取率为95.23%,与预测值98.38%拟合性较好。(2)由于天然色素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所以天然色素的分离纯化工艺也要与时俱进,于是选择利用膜分离技术来分离纯化米团花黄色素。实验中分别对比粗滤、超滤、纳滤对米团花黄色素粗提液纯化的影响,从而确定微滤-超滤-纳滤联用的黄色素纯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定微滤-超滤-纳滤联用处理米团花黄色素粗提液后,得含有较少杂质的,色价为7.82(1%,1cm,431nm)的色素溶液,对黄色素溶液起到纯化作用。(3)采用传统分离法和膜分离法分别分离纯化米团花黄色素化合物2,以小鼠作为受试动物。分别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霍恩氏法LD50)、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等毒理学试验项目。结果表明:雌雄小鼠LD50>21.5g/kg;2.5010.0g/kg剂量的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受试物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无诱变作用;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受试物无直接或间接的致突变作用。试验证明化合物2属于无毒级物质。

李辛雷,李纪元,范正琪,徐翊,罗建,梁清云[3](2013)在《桑果、杨梅色素成分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桑果、杨梅为材料,通过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对其色素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果、杨梅色素均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不含查耳酮、橙酮、儿茶素、黄酮醇等,可能含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花色素及其苷等。桑果、杨梅色素的红色是由于其花色素及其苷,且其红色的程度与其花色苷含量相关。

金兴军[4](2013)在《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梅是我国特产水果,栽培面积占全球99%以上。杨梅果实肉厚汁多,风味独特,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杨梅成熟期集中于高温多雨的6-7月份,并且果肉柔软,无果皮保护,呼吸作用旺盛,采后极易变质、霉烂,因此杨梅深加工的研究对提高杨梅销售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东魁”杨梅为试材,采用澳大利亚热泵脱水技术将新鲜杨梅加工成杨梅干,有效保存杨梅原料,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对杨梅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作了初步研究,为杨梅果实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澳大利亚热泵脱水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杨梅的果实品质,脱水处理18h后,花色苷、黄酮和多酚保存率分别高达92.4%、96.1%、92.6%,并且能耗低。杨梅干在-18℃贮藏6个月后,花色苷、黄酮和多酚分别损失了33.3%、20.9%、42.9%,仍具有利用价值。2.利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杨梅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50%乙醇提取20 min,料液比1:50,pH值5.0,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杨梅花色苷的提取量为424.68 mg/100g,花色苷提取率达到96.2%。3.对实验设计中杨梅花色苷提取量大于384.80 mg/100g(提取率大于90%)的方案进行频数分析,得到工业生产参数范围为:料液比1:43.68-1:47.26;超声提取18.39-19.93 min; pH值3.23-3.67;提取温度51.76-53.91℃。4.探讨了四种大孔树脂(AB-8型、X-5型、S-8型、LSA-21型)分离纯化杨梅花色苷的效果,发现以LSA-21型树脂效果最好。树脂吸附饱和后,以70%乙醇溶液动态解吸,经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后得到的花色苷粉末,其中花色苷含量为218.4 mg/g,浓度提高了28倍,色价达到了37.2,且产品中无As、Hg重金属检出。5.研究杨梅花色苷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花色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TAC值(每毫克样品相当于FeSO4的量)为5.195 mmol/g,高于抗坏血酸的2.846mmol/g;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64 mg/mL、0.092 mg/mL、0.22 mg/mL,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6.初步探讨了杨梅花色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花色苷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提高。花色苷对所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 mg/mL、 12.5mg/mL、6.25 mg/mL、12.5 mg/mL;向埃希氏大肠杆菌培养基添加最低抑菌浓度的花色苷,发现加入菌落生长受到明显抑制,10h进入衰亡期。

齐浩[5](2012)在《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甜菜红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的一种,不仅安全无毒,而且营养值较高,对人体有诸多医疗保健作用,是世界通用的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之一。采用二次浸提法得到甜菜红色素浸提液,使用高活性干酵母的活化菌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接种量,不同摇床速度的条件下进行菌体繁殖,消耗色素浸提液中的糖含量,以获得纯度较高的甜菜红色素。甜菜红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因而极易被氧化变质,将甜菜红色素制成微胶囊,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旨在寻找将甜菜红色素精制和提高稳定性的合适方法,最终确定最佳实验条件。选择耗糖水平和色素保存率两个因素来综合考虑得出如下结果:酿酒干酵母的适宜发酵条件为:40℃,2%接种量,100r/min,其所需的发酵时间为6h。青岛啤酒酵母的适宜发酵条件为:25℃,3%接种量,100r/min,其所需的发酵时间为10h。高活性干酵母适宜发酵条件为:30℃,2%接种量,100r/min,其所需的发酵时间为6h。综合节省能源及缩短发酵时间等原因考虑,选定高活性干酵母为最适发酵酵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对蒸煮温度、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活性干酵母发酵精制甜菜红色素最佳工艺为温度30℃,接种量2%,摇床速度为200r/min。最终得到产品的色价由纯化前的4.1提高到15.7。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甜菜红色素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30℃,包埋时间1h,壁材/芯材(W/W)比:2:1,复合壁材中阿拉伯胶质量分数为60%,此时微胶囊效率为92.5%。微胶囊化后的甜菜红色素对热、光、氧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夏红,许建生[6](2010)在《不同酸溶液中桑葚色素对加工处理的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以1、0.1、0.01 mol/L的盐酸、柠檬酸、酒石酸溶液为溶剂溶解定容提纯的桑葚色素,将色素溶液分别进行70℃水浴加热5h、超声处理1h、自然光照3d,以512nm处吸光度变化率观察桑葚色素在不同酸溶液中对加热、超声、光照的呈色稳定性。结果表明:酸的种类和浓度对桑葚红色素加热、超声、光照处理的呈色稳定性都产生影响。比较而言,在盐酸溶液中桑葚色素对加工处理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在酒石酸和柠檬酸溶液中色素经上述处理后吸光度的变化相对较大,但在柠檬酸溶液中的变化相对较小。

王艳蓉,吴天中[7](2010)在《仙居杨梅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2009年杨梅总产量达到4.9×104t。介绍了仙居市场上杨梅鲜果低温贮藏保鲜技术及目前仙居杨梅产品的开发情况,同时建议加大杨梅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取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提高杨梅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董荣莹[8](2010)在《紫竹杆化学成分和表皮色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因其竹竿色泽能永久保存、竹材工艺性能优良而广泛用于制作竹制品。本论文对三种变异类型的紫竹分别截取1年、3年和5年竹龄的竹杆分梢部、中部和基部3处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探求紫竹材加工利用及化学利用的合理采伐类型;通过改变不同提取条件来来确定紫竹杆表皮色素的最佳提取方案;对色素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进行初步研究,为探求紫竹杆色泽稳定性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其利用提供新途径。研究结果如下:(1)对紫竹杆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其综纤维素平均含量为75.24%;多戊糖为15.02%;木质素为和22.75%;苯醇抽出物为3.22%;1%NaOH抽出物为27.11%;热水抽出物为5.61%。(2)对不同紫竹杆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一年紫紫竹杆综纤维素含量最高而抽出物含量最少;二年紫紫竹杆木质素含量和抽出物含量最高。随着竹龄增大紫竹杆综纤维素含量减少但木质素含量增大,多戊糖和抽出物含量差异较大;不同部位间的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3)对不同紫竹杆化学成分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变异类型间多戊糖含量差异极显着;不同竹龄间多戊糖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差异极显着;不同部位间木质素、多戊糖、苯醇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差异极显着。(4)对紫竹杆表皮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表明紫竹杆表皮色素难溶于蒸馏水和非极性的溶剂,主要溶于极性溶剂和碱溶液;随着pH值增大色素的提取率明显增加,碱性溶剂浸提效果明显好于酸性溶剂,随着温度增高提取率明显增加;随着溶剂浓度增大提取率出现先升后降趋势。(5)对紫竹杆表皮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紫竹杆表皮甲醇提取液紫外-可见光谱测定表明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0nm、280nm、535nm、660nm附近有最大吸收,色素纯化液的理化性质检识推断出色素化学结构含有双键和酚羟基的存在。可判断色素为多酚类化合物。(6)对紫竹杆表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紫竹杆表皮色素有较好的耐光照性和耐还原能力。(7)从紫竹材的工艺制作考虑不同栽培类型间一年紫紫竹材成紫时间最短、综纤维含量同年份相比最高;二年紫紫竹材木质素含量最高,竹材的机械强度和抗微生物侵蚀的能力相对较好。不同树龄间低龄紫竹材综纤维素含量高,大龄紫竹材木质素含量最高,砍伐时应考虑对细菌侵蚀的抗性以及竹林生长的持续性。

夏红,朱庆珍,丁俊鹏[9](2010)在《不同酸体系中杨梅红色素加工稳定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以1、0.1、0.01mol/L的盐酸、柠檬酸、酒石酸和抗坏血酸为溶剂从杨梅果实中提取红色素,过滤后将溶液进行70℃水浴加热5h、超声处理1h,处理后的溶液再置于自然光照下3d,以吸光度变化率为指标观察杨梅红色素在不同酸中对加热、超声、光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杨梅红色素在不同浓度的盐酸、柠檬酸、酒石酸和抗坏血酸溶液中经过加热、超声处理和光照后吸光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出不稳定性。但其不稳定性的表现程度随酸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变化情况较复杂。比较而言,在抗坏血酸溶液中色素对加热、超声和光照处理最不稳定。盐酸溶液中色素对加热处理相对较稳定,其中在1mol/L的盐酸溶液中加热后的吸光度变化最小;本实验条件下,色素在盐酸、柠檬酸、酒石酸溶液中对超声处理相对较稳定,其中在0.01mol/L柠檬酸溶液中色素经超声处理后吸光度的变化最小;光照处理时,在0.1mol/L的盐酸溶液中色素的吸光度变化率最小。

李磊[10](2010)在《桔梗中花色苷和多糖的研究》文中指出桔梗是国家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的植物之一,它含有花色苷、多糖和皂甙等多种具有显着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对这些活性成分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通过对桔梗花色苷乙醇、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和优化试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得到:微波辅助提取桔梗花色苷为最有效的提取方法,其提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微波提取时间91.0s,液料比24.5mL·g-1,,其提取率最大为93.2%。分离后的花色苷经大孔树脂HPD700纯化后,其色价提高了8.2倍。桔梗花色苷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桔梗花色苷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其中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和蔗糖对其影响较小,而在碱性和氧化剂条件下,桔梗花色苷稳定性较差。同时在Fe3+和A13+存在条件下,桔梗花色苷不稳定。桔梗花色苷的抗自由基试验结果表明,桔梗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自由基能力,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通过热水浸提、醇沉和和DEAE-纤维素层析柱纯化等步骤得到了桔梗多糖的三个单组分PGPsⅠ、PGPsⅡ和PGPsⅢ。纯度鉴定表明三个单组分成分单一,不含核酸、蛋白质和淀粉;通过分子排阻法测得PGPsⅠ、PGPsⅡ和PGPsⅢ的分子量分别为2640、89759和63453。经红外光谱法分析知,PGPsⅠ由呋喃糖组成,PGPsⅡ由β-吡喃糖组成,而PGPsⅢ中则由呋喃糖和D-吡喃糖组成。由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此三种多糖组分分子都有明显的螺旋结构,并且在浓度为5μg·mL-1时,PGPsⅠ、PGPsⅡ和PGPsⅢ分子呈现不同的分散状态。

二、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波提取杨梅色素及其清除超氧阴离子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杨梅全果色素的提取工艺流程
        1.3.2 酸化乙醇提取方法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1.3.2.1传统醇提取法单因素试验
        1.3.2.2 正交试验及优选
        1.3.3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1.3.3.1 超声波辅助提取杨梅色素工艺路线
        1.3.3.2 超声波辅助提取单因素试验
        1.3.4 杨梅粗色素的制备[10]
        1.3.5 花色苷的测定 [11]
        1.3.6 杨梅色素粗提物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12]
2 结果与分析
    2.1 酸化乙醇浸提法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提取剂中0.1 mol/L HCl与95%乙醇体积比对杨 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2 浸提温度对杨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3液料比对杨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4浸提时间对杨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5 浸提次数对杨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1.6 正交试验结果
    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杨梅色素工艺条件
        2.2.1 超声功率对杨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2.2 超声温度对杨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2.3 超声时间对杨梅中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2.4 超声波辅助提取与酸化乙醇浸提法对杨梅中色 素提取效果的对比
        2.2.5 杨梅粗色素提纯及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3 清除超氧阴离子效果
3 结论

(2)米团花花中黄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毒理学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色素的概述
        1.1.1 天然食用色素的发展简史
        1.1.2 天然食用色素的现状
        1.1.3 天然食用色素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2 天然色素的筛选、提取、纯化以及分析
        1.2.1 天然色素的筛选原则
        1.2.2 天然色素的提取技术
        1.2.3 天然色素的纯化技术
        1.2.4 天然色素的分析
    1.3 膜分离技术
        1.3.1 膜分离技术的概述
        1.3.2 膜的分类
        1.3.3 膜分离过程
        1.3.4 膜的污染
        1.3.5 膜污染的防止方法
    1.4 食品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试验
        1.4.1 毒性及其分级
        1.4.2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
    1.5 米团花的概述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乙醇提取米团花黄色素工艺条件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微波辅助法提取米团花黄色素的单因素实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2 米团花黄色素完全提取时溶液的吸光度值 A
        2.2.3 微波辅助法提取米团花黄色素的单因素
        2.2.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辅助乙醇法提取米团花黄色素的工艺条件
        2.2.5 数学模型的建立
        2.2.6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2.2.7 米团花黄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2.3 结论
第三章 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米团花色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工艺流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蒽醌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的标准曲线
        3.2.2 初步提取粗提液检测结果
        3.2.3 膜通量与时间、压力的关系
        3.2.4 膜分离纯化检测结果
    3.3 结论
    3.4 本章小结
        3.4.1 膜的清洗
        3.4.2 膜的保存
第四章 化合物 2 的分离纯化和毒理学实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实验动物
        4.1.2 米团花黄色素化合物 2 的制备
        4.1.3 米团花黄色素化合物的毒理学实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鼠急性毒理学试验
        4.2.2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4.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4.2.4 Ames 试验
    4.3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桑果、杨梅色素成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桑果、杨梅色素特征颜色反应
    1.3 桑果、杨梅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1.3.1 桑果、杨梅色素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鉴定
        1.3.2 桑果、杨梅色素中类黄酮的鉴定
    1.4 桑果、杨梅色素的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果、杨梅色素的特征颜色反应
        2.1.1 石油醚、盐酸和氨水测试
        2.1.2 浓盐酸-镁粉反应
        2.1.3 浓盐酸-锌粉反应
        2.1.4 四氢硼钠反应
        2.1.5 三氯化铝反应
        2.1.6 氨性氯化锶反应
        2.1.7 醋酸铅反应
        2.1.8 浓硫酸反应
        2.1.9 硼酸反应
        2.1.1 0 碱性试剂反应
    2.2 桑果、杨梅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2.1 桑果、杨梅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鉴定
        2.2.2 桑果、杨梅色素中类黄酮的鉴定
    2.3 桑果、杨梅色素的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4)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杨梅资源概述
        1.1 我国杨梅资源
        1.2 福建省杨梅资源
        1.3 杨梅果实的品质与营养成分
    2 国内外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
        2.1 合成色素研究现状
        2.2 天然色素研究现状
    3 花青素与花色苷
        3.1 花色苷的特点
        3.2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
        3.2.1 光照对花色苷的影响
        3.2.2 温度对花色苷的影响
        3.2.3 pH值对花色苷的影响
        3.2.4 金属离子对花色苷的影响
        3.2.5 其他因素对花色苷的影响
        3.3 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3.3.1 花色苷的抗氧化作用
        3.3.2 抗突变及肿瘤能力
        3.3.3 其他保健功效
        3.4 花色苷的提取方法
        3.4.1 溶剂萃取法
        3.4.2 微波和超声波辅助
        3.4.3 生物酶法
        3.4.4 超高压法
        3.5 花色苷的纯化方法
        3.5.1 树脂吸附纯化
        3.5.2 膜分离技术
        3.5.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6 花色苷的应用
        3.6.1 花色苷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
        3.6.2 花色苷在化妆品行业上的应用
    4 立项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4.1 立项背景
        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杨梅脱水干燥工艺研究
    1 材料与设备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杨梅干燥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干燥处理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杨梅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杨梅黄酮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杨梅多酚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贮藏条件对烘干杨梅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贮藏条件对烘干杨梅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贮藏条件对烘干杨梅黄酮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贮藏条件对烘干杨梅多酚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杨梅花色苷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1 材料与设备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乙醇浓度的选择
        3.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3.2.1 最佳提取料液比
        3.2.2 最佳提取时间
        3.2.3 最佳提取pH值
        3.2.4 最佳提取温度
        3.3 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实验结果
        3.3.1 回归方程的失拟性检验和显着性检验
        3.3.2 主效应分析
        3.3.3 单因素效应分析
        3.3.4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
        3.3.5 提取参数的优化
        3.3.6 验证试验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梅花色苷的纯化工艺
    1 材料与设备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不同大孔树脂对杨梅花色苷的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
        3.2 LSA-21型树脂的静态吸附曲线
        3.3 LSA-21型树脂动态吸附试验
        3.3.1 上柱流速对LSA-21型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3.3.2 上柱液浓度对LSA-21型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3.3.3 花色苷在LSA-21型树脂上的流出曲线和饱和吸附容量
        3.4 LSA-21型树脂解吸性能试验
        3.4.1 不同乙醇浓度对花色苷解吸的影响
        3.4.2 70%乙醇溶液对杨梅花色苷的动态解吸曲线
        3.5 杨梅花色苷纯化物成分分析
        3.6 树脂纯化前后色价的比较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梅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研究
    1 材料与设备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杨梅花色苷总抗氧化能力(TAC)测定
        3.1.1 RRAP法标准曲线
        3.1.2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3.2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3.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3.4 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
        3.5 杨梅花色苷的抑菌活性研究
        3.6 杨梅花色苷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3.7 杨梅花色苷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天然食用色素研究概况
        1.1.1 天然食用色素概述
        1.1.2 天然食用色素的制备方法
        1.1.3 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化技术
        1.1.4 微胶囊化技术的应用
    1.2 甜菜红色素研究概况
        1.2.1 红甜菜概述
        1.2.2 甜菜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1.2.3 甜菜红色素的提取方法
        1.2.4 甜菜红色素的纯化
        1.2.5 甜菜红色素的应用
    1.3 微胶囊技术
        1.3.1 微胶囊技术概述
        1.3.2 微胶囊制备方法
        1.3.3 微胶囊的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甜菜红色素浸提液的工艺流程
        2.4.2 酵母的活化
        2.4.3 甜菜红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4.4 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
        2.4.5 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
        2.4.6 正交试验
        2.4.7 发酵液的澄清处理
        2.4.8 发酵菌体的回收利用
        2.4.9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2.4.10 微胶囊化效果评价
        2.4.11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2.4.12 微胶囊化工艺优化
        2.4.13 微胶囊甜菜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2.4.14 微胶囊产品指标评价
3 结果与讨论
    3.1 甜菜红色素的制备
        3.1.1 甜菜红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3.1.2 葡萄糖标准曲线与回归方程
        3.1.3 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
    3.2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化及稳定性研究
        3.2.1 微胶囊壁材选择
        3.2.2 微胶囊工艺优化
        3.2.3 微胶囊产品的颗粒外观观察
        3.2.4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产品的稳定性评价
        3.2.5 微胶囊产品含水率的测定
        3.2.6 微胶囊产品密度的测定
        3.2.7 微胶囊产品溶解度的测定
        3.2.8 小结
4 结论
    4.1 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的菌种选择
    4.2 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最适条件的确定
    4.3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化的研究
    4.4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产品指标评价
    4.5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稳定性的研究
    4.6 甜菜红色素微胶囊产品贮藏稳定性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6)不同酸溶液中桑葚色素对加工处理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和仪器
    1.3 色素溶液的配制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葚色素在不同酸溶液中对加热的稳定性
    2.2 桑葚色素在不同酸溶液中对光照的稳定性
    2.3 桑葚色素在不同酸溶液中对超声处理的稳定性
3 结语

(7)仙居杨梅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开发利用仙居杨梅的必要性
    1.1 杨梅产量逐年提高
    1.2 杨梅采摘收获期短
    1.3 杨梅不易贮藏, 极易变质
2 仙居杨梅的综合开发利用情况
    2.1 仙居杨梅鲜果的保藏方法
        2.1.1 选果
        2.1.2 预冷
        2.1.3 包装
        2.1.4 贮藏
    2.2 仙居杨梅产品的开发情况
        2.2.1 浸泡杨梅酒
        2.2.2 干红杨梅酒
        2.2.3 杨梅醋
        2.2.4 杨梅原汁
3 对仙居杨梅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3.1 加大仙居杨梅产品的开发力度
        3.1.1 杨梅果脯
        3.1.2 杨梅罐头
        3.1.3 杨梅固体饮料
    3.2 提取杨梅中的活性成分
        3.2.1 从杨梅树皮和叶中提取杨梅素
        3.2.2 从杨梅果肉中提取色素
        3.2.3 从杨梅核中提取油脂
4 结束语

(8)紫竹杆化学成分和表皮色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竹杆的化学研究
        1.1.1 竹杆的化学组成分析
        1.1.2 竹杆间化学成分的研究
        1.1.3 竹杆化学成分与育林条件
        1.1.4 竹杆化学成分与竹材性能
        1.1.5 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1.1.6 竹材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1.6.1 国内竹材发展状况
        1.1.6.2 国外竹材发展状况
        1.1.6.3 竹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 色素的研究
        1.2.1 色素的成色机理
        1.2.2 天然色素的分类
        1.2.2.1 按来源分类
        1.2.2.2 按溶解性来分类
        1.2.2.3 按化学结构分类
        1.2.3 天然色素的特点
        1.2.4 天然色素的提取
        1.2.4.1 溶剂萃取法
        1.2.4.2 微波萃取法
        1.2.4.3 超声波提取法
        1.2.4.4 超临界萃取法
        1.2.5 天然色素的测定
        1.2.5.1 紫外-可见光谱法
        1.2.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5.3 柱色谱-薄层层析法
        1.2.6 天然色素的发展趋势
        1.2.6.1 国外使用天然色素的情况
        1.2.6.2 国内使用天然色素的情况
        1.2.6.3 天然色素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发展天然色素产业的优势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目标
    1.5 课题创新之处
2 紫竹杆化学成分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样品
        2.1.1.2 仪器
        2.1.1.3 试剂
        2.1.2 方法
        2.1.2.1 综纤维素的测定(GB/T 2677.10-1995)
        2.1.2.2 多戊糖的测定(GB/T 2677.9-94)
        2.1.2.3 木质素的测定(GB/T 2677.8-94)
        2.2.2.4 苯醇抽出物的测定(GB/T 2677.6-94)
        2.1.2.5 1%NaOH 抽出物的测定(GB/T 2677.5-93)
        2.1.2.6 热水抽出物的测定(GB/T 2677.4-93)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紫竹杆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2.2.1.1 紫竹杆的综纤维素含量
        2.2.1.2 紫竹杆的多戊糖含量
        2.2.1.3 紫竹杆的木质素含量
        2.2.1.4 紫竹杆的抽出物含量
        2.2.2 不同变异类型的成分比较分析
        2.2.2.1 不同变异类型的综纤维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2.2 不同变异类型的多戊糖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2.3 不同变异类型的木质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2.4 不同变异类型的抽出物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3 不同竹龄的成分比较分析
        2.2.3.1 不同竹龄的综纤维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3.2 不同竹龄的多戊糖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3.3 不同竹龄的木质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3.4 不同竹龄的抽出物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4 不同部位的成分比较分析
        2.2.4.1 不同部位的综纤维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4.2 不同部位的多戊糖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4.3 紫竹杆的木质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4.4 紫竹杆的抽出物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2.2.5 紫竹杆不同变异类型、不同竹龄和不同部位间的方差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2.3.1 不同类型紫竹杆化学成分含量
        2.3.2 紫竹杆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2.3.3 不同变异类型紫竹杆化学成分的差异程度
        2.3.4 紫竹杆的合理采伐类型
3 紫竹杆色素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来源
        3.1.2 仪器和试剂
        3.1.2.1 仪器
        3.1.2.2 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1.3.1 色素的提取纯化方法
        3.1.3.2 色素的定性实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3.2.1.1 不同溶剂提取的选择
        3.2.1.2 不同酸碱液提取的选择
        3.2.1.3 浸提温度的选择
        3.2.1.4 浸提浓度的选择
        3.2.2 紫竹杆色素成分的初步研究
        3.2.2.1 色素的理化性质检识
        3.2.2.2 UV-可见光光谱测定
        3.2.3 紫竹杆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3.2.3.1 色素的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
        3.2.3.2 色素对光的稳定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紫竹竹青色素的最佳提取方案
        3.3.2 紫竹竹青色素的理化研究结果
        3.3.3 紫竹竹青色素的稳定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不同酸体系中杨梅红色素加工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与设备
    1.4 方法
    1.5 吸光度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酸溶液对杨梅红色素加热稳定性的影响
    2.2 不同酸溶液对杨梅红色素超声稳定性的影响
    2.3 不同酸溶液对杨梅红色素光照稳定性的影响
3 结论

(10)桔梗中花色苷和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桔梗简介
    1.2 桔梗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1.3 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概述
        1.3.2 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提取
        1.3.3 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纯化
        1.3.4 花色苷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1.4 多糖的研究进展
        1.4.1 多糖的概述
        1.4.2 多糖的提取与纯化概述
        1.4.3 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测定
        1.4.4 多糖的结构测定
        1.4.5 多糖的生物活性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桔梗花色苷的提取和纯化研究
    2.1 试验部分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1.3 桔梗花中花色苷含量及吸收光谱测定
        2.1.4 桔梗花色苷提取和纯化工艺流程
        2.1.5 桔梗花色苷的提取工艺
        2.1.6 桔梗花色苷的纯化工艺
    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2.1 桔梗花色苷吸收光谱测定
        2.2.2 桔梗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
        2.2.3 桔梗花色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桔梗花色苷的稳定性和体外抗自由基试验
    3.1 试验部分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
        3.1.3 桔梗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3.1.4 桔梗花色苷体外抗自由基研究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桔梗花色苷稳定性分析
        3.2.2 桔梗花色苷体外抗自由基能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桔梗多糖的提取和纯化工艺
    4.1 试验部分
        4.1.1 试验试剂
        4.1.2 试验仪器
        4.1.3 桔梗多糖研究的工艺流程
        4.1.4 桔梗多糖含量测定
        4.1.5 桔梗多糖的分离纯化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桔梗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与结果
        4.2.2 桔梗多糖乙醇沉淀分离结果分析
        4.2.3 桔梗多糖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桔梗多糖纯度鉴定与结构初步鉴定
    5.1 试验部分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试验仪器
        5.1.3 桔梗多糖的纯度鉴定
        5.1.4 桔梗多糖分子量测定
        5.1.5 桔梗多糖结构初步鉴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桔梗多糖纯度鉴定结果
        5.2.2 桔梗多糖分子量测定结果
        5.2.3 红外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与分析
        5.2.4 原子力显微镜鉴定结构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学位论文

四、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波提取杨梅色素及其清除超氧阴离子作用[J]. 孔美兰,刘谋泉,张福平,陈德宾. 食品工业, 2015(01)
  • [2]米团花花中黄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毒理学实验[D]. 葛婧. 暨南大学, 2014(03)
  • [3]桑果、杨梅色素成分初步研究[J]. 李辛雷,李纪元,范正琪,徐翊,罗建,梁清云. 上海农业学报, 2013(05)
  • [4]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 金兴军.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8)
  • [5]发酵法精制甜菜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 齐浩. 天津科技大学, 2012(07)
  • [6]不同酸溶液中桑葚色素对加工处理的稳定性研究[J]. 夏红,许建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06)
  • [7]仙居杨梅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J]. 王艳蓉,吴天中.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06)
  • [8]紫竹杆化学成分和表皮色素的研究[D]. 董荣莹.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 [9]不同酸体系中杨梅红色素加工稳定性的研究[J]. 夏红,朱庆珍,丁俊鹏. 食品科学, 2010(09)
  • [10]桔梗中花色苷和多糖的研究[D]. 李磊. 山东理工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食用天然杨梅色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