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框剪结构设计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松[1](2021)在《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地震频发,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框架柱极易遭受破损毁坏,引致结构局部乃至整体坍塌,针对该问题科研学者提出了柱顶滑移框架柱设想,即结合一定措施减小甚至完全免去地震下部分框架柱的弯矩和剪力,同时保证此部分柱子在地震时基本保持完好且能够独自承担绝大部分结构自重,以此更好地实现结构抗震倒塌。基于此,本文结合学者提出的这一特殊设想,将其应用到某实际工程算例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中,并逐一开展不同地震波下各因素的改变对柱顶滑移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分析结果如下:(1)本文以某九层工程算例框剪结构为研究对象,初步结合分析软件对框剪结构模型进行静力弹性与弹塑性分析,得到结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薄弱层等数据,并对算例框剪结构进行初步抗震性能评估。(2)基于动力时程分析法,考虑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实际位置和数量影响,综合给出3种滑移柱平面布置方案,并逐一开展不同地震波下各方案柱顶滑移框剪结构动力响应分析,进而对结构抗震性能作出评估。由分析结果知:滑移柱不同布置方案下各框剪结构比原结构在X、Y向的楼层侧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及楼层绝对加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小;各柱顶滑移框剪结构薄弱楼层主要集中在中部六楼层,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采取措施予以加强;相比于原结构,布置滑移柱后各框剪结构在地震波下的楼层剪力和楼层加速度最大降幅程度分别为30%和23%,说明布置滑移柱能有效降低框剪结构动力响应,提高其抗震性能。(3)选取Chi-Chi地震波并依据滑移柱布置方案1对仅在薄弱楼层布置滑移柱的框剪结构建模分析,并与传统框剪结构进行比对。之后改变剪力墙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再次定量定性分析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的动力响应,最后综合评估结构抗震能力。分析结果为:仅薄弱楼层布置滑移柱基本可获得与全部楼层布置滑移柱相同的动力特性响应;通过适当改变剪力墙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进一步减小柱顶滑移框剪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使得地震下框剪结构抗震性能更为优越。(4)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结合柱顶滑移框剪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主要从结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及楼层最大加速度四个方面给出了滑移柱布置位置及剪力墙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改变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即布置滑移柱能够有效降低地震下框剪结构的动力响应,提高抗震倒塌能力,使结构兼具更优的抗震性能。
蒋云彬[2](2020)在《框剪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下基础筏板的沉降与受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常规设计中,往往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分开来考虑,先将上部结构底部固定,计算出结构底部的内力,再将该内力作用于基础上,计算出地基反力。在假设地基反力为线性分布,反作用于基础上,求得基础的内力与变形。但随着建筑结构层数的增加,常规设计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的偏差越来越大,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共同作用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MIDAS/GEN有限元软件建立不考虑共同作用与考虑共同作用的结构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结构在重力荷载作用与地震作用下,通过改变结构的层数、基础筏板的厚度、基础筏板的悬挑长度、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以及地基的刚度等参数,来验算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分析得出这些参数对于上部结构、基础及地基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软件的建模分析,对相关规范公式进行加以修正,并通过两个实际工程进行验证。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MIDAS/GEN有限元软件建立不考虑共同作用与考虑共同作用下的结构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建筑结构在考虑共同作用时,上部结构底部中柱轴力比不考虑共同作用时小24%,底部剪力墙轴力会增大20%以上,且考虑共同作用后,上部结构底部柱底弯矩发生很明显的变化。即考虑共同作用后,由于结构底部的沉降差异,使结构发生内力重分布后,结构底部内力出现较大的变化。(2)在重力作用下,对考虑共同作用的结构,通过改变上部结构层数、基础筏板厚度、基础筏板悬挑长度、基础混凝土强度,地基刚度等参数,发现随着上部结构层数的增加,结构底部的沉降差异加大,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现象越明显,荷载更多的转移到剪力墙部分;基础筏板厚度的增加,使基础从柔性变为刚性,能使基础的内力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能降低地基的沉降,而当基础筏板厚度为1.2米以后,地基沉降基本不变;基础悬挑长度主要影响基础边缘区域的应力与沉降,而对于中心区域的影响较小;基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对于结构与地基的受力与变形影响比较小;地基刚度的增加,相对于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刚度提高,使其承担的荷载比例提高,降低了基础筏板的内力,并使其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提高了地基的反力。(3)在地震作用下,选取八条地震动进行分析,同时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研究基础筏板厚度、基础悬挑长度、地基刚度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得出随着基础筏板(4)厚度的增加,增加自身刚度的同时,提高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基础抵抗自身的不规则变形的能力,并促进基础筏板顶面/底面的应力扩散,降低了零应力区范围;基础筏板悬挑长度的增加,使得大震下的基础筏板中心的应力有一定增加,边缘处的应力呈现波动变化,降低大震下基础筏板的最大沉降,并略微减少了基底的零应力区范围;地基刚度的增加,会使得自身刚度相对于基础和上部结构提高,所承担的荷载比值有所增加,同时抑制基础的变形,减少基础的沉降,但会增加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基底零应力区范围。(5)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规范中筏基底板受冲切、剪切承载力公式加以修正,并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分析,为筏板基础的设计提供了建议。
陈志河[3](2020)在《橡胶隔震支座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对比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在鼓励发展工业化建筑,钢结构作为工业建筑中重要的一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本文结合作者本人参与的河南省郑州市某新建钢结构办公楼项目为例,先进行了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结构设计并采用了PKPM和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与之对应的非隔震钢框架结构和钢框剪结构分析模型,并对两种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作相关分析。接着在非隔震模型基础上运用Midas/Gen建立进行隔震设计,并对隔震支座的布置进行校核,并分析隔震前后结构各项性能的差异性。最后结合该工程给出部分隔震构造示意图,为以后此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内容为:(1)根据实际工程进行结构选型与结构设计,并通过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相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非隔震钢框架结构和钢框剪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作用增强,两种结构的层间剪力和楼层加速度大幅增加,且钢框剪结构的层间剪力、各楼层加速度增幅要比钢框架结构的更加明显,而钢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增幅则大于钢框剪结构。在相同峰值的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剪力随层高增加而减小,层间位移和楼层加速度随层高增加而增大。因此在进行非隔震钢结构设计时,在满足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小结构的刚度使得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以免更容易遭到地震破坏;(2)根据实际工程进行了隔震支座的选择与布置。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分别对两种结构进行了隔震层的抗风验算,支座弹性恢复力验算,隔震支座压应力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隔震支座水平位移的最大值验算,隔震支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验算。验证了实际工程中隔震支座座选择与布置的合理性;(3)对钢框架隔震结构和钢框剪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分析两种结构隔震前后各项性能的差异性。隔震前后分析结果表明:自振周期超过1.0s的高层钢框架结构和钢框剪结构中采用了隔震措施之后,其自振周期均得到了明显的延长,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均有所减少,并且隔震后层间剪力和楼层加速度减少的效果显着。随地震作用的加强,隔震后两个方向层间剪力、楼层绝对加速度,层间位移以及层间位移角变化不大。隔震前后分析结果体现了隔震技术在钢结构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两种隔震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措施后,钢框剪结构的层间剪力和楼层加速度的减少幅度大于钢框架结构,隔震后两种结构的层间剪力和楼层加速度相差不大。与此同时,钢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的减少幅度大于钢框剪结构,隔震后两种结构的层间位移相差不大。因此,根据两种结构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对于实际工程中采用钢框架隔震结构还是钢框剪隔震结构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而选用合适的结构体系;(4)结合本文所分析的实际工程,给出与该工程相应的隔震层楼梯,电梯井以及穿越隔震层的管线的示意图,为其他相类似工程的隔震层部分构造措施提供参考。
李振国[4](2020)在《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结构的整体性能以及经济性。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包括:常规意义上所指的结构平面布置,还有剪力墙纵向布置高度的问题。为使研究结论更具一般性,本文结合两个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并对比:工程实例1的楼电梯分布区域以及结构平面布置整体上来说是对称的;工程实例2为非对称的。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工程实例建立计算模型,先在结构的弹性阶段下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为保证模型的准确可靠,同时在Paco-SAP程序中建模校核模型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从剪力墙布置位置的改变、剪力墙布置形状的改变、所有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部分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框-剪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剪力墙布置位置的改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得到了:无论结构平面布置为对称还是非对称,将剪力墙布置位置边缘化,可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增大结构的抗扭刚度等结论。通过对剪力墙布置形状的改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得到了:无论结构平面布置为对称还是非对称,剪力墙布置形状为L形时,将减小结构的抗扭刚度;剪力墙布置形状为主外型不对称T形和对称T形,将增大结构的抗扭刚度等结论。通过对所有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在反弯点以上中断所有剪力墙的布置,所得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在模型对比分析组中最大,其扭转效应最小;当所有剪力墙不全高布置、且剪力墙纵向布置的中断位置为结构的偏上部位时,对结构的楼层总剪力曲线整体走势影响不大。通过对部分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得到了:部分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的柱剪力影响比对墙剪力影响大;部分剪力墙的纵向布置高度的中断位置位于结构的偏上部位、且在反弯点以上时,将有利于框剪结构整体的刚度控制。然后选取模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各模型均可获得性能点,且在性能点处满足规范要求,各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通过研究得到: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是可以实现的,也即合理的设置纵向剪力墙的布置高度是可行的。
田擎[5](2020)在《剪力墙布设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柱截面和墙截面平齐的特点而具有有室内平整美观、有效使用面积更多等优点,目前已大量应用在以住宅为代表的多高层建筑中。但由于该结构应用时间较短,在其剪力墙布设(此处主要指数量选择和竖向布置高度)和如何准确评估其抗震性能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做了以下内容研究:1.以刚度特征值作为衡量异形柱框剪结构中剪力墙数量的指标,选用典型的结构布置形式,通过调整剪力墙的长度来调整结构的刚度特征值,采用结构设计软件盈建科建立了八个不同刚度特征值的分析模型,比较其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其合理性,从而确定了异形柱框剪结构合理的刚度特征值范围是1.503.10。2.足够多数量地震动输入的增量动力分析(IDA)能得到结构全面真实的地震响应数据;研究选用某十一层高的异形柱框剪住宅,根据前文结论调整其剪力墙数量,借用弹塑性分析软件Perform-3D对其进行了IDA分析,得到结构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位移及内力数据;并尝试使用现有的性能点确定方法来寻找结构的性能点,但结果与规范推荐值相差很大,证明了该方法对RC异形柱框剪结构的不适用性。3.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计算结构在不同程度地震下产生某种损伤的概率;研究以IDA算得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易损性矩阵,得到工程实例在规范提出的不同强度的地震下,产生不同程度损伤的概率,证明了结构整体层面抗震性能良好;然后研究借助性能化设计软件PBSD对罕遇地震下结构主要构件的损伤情况及耗能能力做了统计,发现主要损伤及耗能均集中在梁构件上,从构件层面上证明了结构抗震性能的可靠性,同时也验证了刚度特征值范围的合理性。4.剪力墙数量是影响剪力墙竖向布置高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建立刚度特征值1.53.1之间的异形柱框剪模型,分别取消顶部一到六层剪力墙进行分析,通过对位移及内力指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上部剪力墙可取消的高度约为20%50%,然后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寇恒[6](2020)在《BRB减震加固对高层砼框剪结构特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布置防屈曲耗能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是一种有效的耗能减震手段。框-剪结构布置防屈曲耗能支撑的研究中,仅通过在变形较大楼层布置BRB,虽对结构减震很有帮助,但对增加底部构件承载力和结构整体安全储备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布置方案。本文选择BRB承担层剪力占比的设计方法进行防屈曲耗能支撑在高层框-剪结构竖向不同位置的耗能减震特性分析,旨在总结出一种合理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布置防屈曲耗能支撑方案,选取耗能减震效果最好的剪力比参量,为该类工程结构的减震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1)建立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Ⅰ),2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Ⅱ)和在模型Ⅰ的基础上减小剪力墙厚度20%的结构(模型Ⅲ)。研究了结构不同位置布置BRB的减震效果。以结构底部楼层的布置1、下部楼层的布置2和中部楼层的布置3进行防屈曲耗能支撑布置,分析了3种布置方案下的耗能减震效果。通过对3种布置方案下结构动力响应、BRB滞回耗能和剪力墙应力的对比分析表明: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下部布置防屈曲耗能支撑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更优。布置1对结构减震和耗能贡献小于其它2种布置方案,布置2的耗能减震效果稍优于布置3。布置2能有效减小底部剪力墙的拉、压应力。因此在结构下部布置防屈曲耗能支撑可以作为高层框-剪结构的耗能减震方案。(2)研究了同一种布置方案下BRB不同承担剪力比对结构耗能减震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不同剪力比结构的层间位移,BRB耗能占比和对框架梁柱应力影响对比分析,得到结果表明,不同的剪力比对结构耗能减震影响不同,剪力比过小时,结构耗能减震效果不佳。通过四种剪力比(0.3,0.4,0.5,0.6)布置BRB结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表明,设计剪力比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成增函数趋势,即在设计剪力比为0.6时,结构耗能减震能力最强,结构层间位移角最小。在布置BRB局部位置,对框架梁、柱的剪应力和轴向拉压应力减小效果最优。(3)通过PERFORM-3D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布置BRB结构与原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双向地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布置BRB使结构抗侧移能力明显提升。结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斜率增高,结构性能点降低,且能够延后框架梁、柱塑性铰的发展进程。进行双向地震作用与单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对比,双向地震动结构变形大于单向地震作用。(4)结合实际工程对方案的减震效果进行了验证。实例分析表明,BRB加固方案能够增加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减小结构整体位移。多遇地震作用下超限的X向结构层间位移角由1/758减小为1/986,Y向由1/781减小为1/1025,有效解决了原结构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并充分增强了结构耗能能力。
宋良英[7](2020)在《基于自适应Pushover分析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评估中,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无疑是估计结构非线性响应量最可靠的方法。由于时程分析的复杂性,Pushover方法发展成一种有效且实用的用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代替方法。Pushover方法在估计以一阶振型为主的低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需求方面是可靠准确的,但不适用于受高阶振型影响较大的高层建筑。而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能更准确地预测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自适应Pushover方法多数是基于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的分析提出的,对于它是否适用于其他抗侧力结构体系还有待验证。因此,研究自适应Pushover分析方法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的有效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以Pushover分析方法为理论依据,采用Seismostruct程序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探讨了不同侧向荷载工况的Pushover分析对估计的结构非线性响应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PKPM结构设计软件设计了9层、15层和2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并讨论了不同有限元程序、现浇楼板、不同单元类型、高阶振型和不同侧向荷载方式等几个方面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后选择Seismostruct程序进行了自适应和非自适应Pushover分析以及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以时程分析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对比研究基于力的自适应(FAP)、基于位移的自适应(DAP)、倒三角形分布和均匀分布四种不同侧向荷载工况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基于FEMA-440提出的改进能力谱法确定结构的性能点,对结构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分布等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层数较低的结构,除均匀分布外,其余三种侧向荷载工况的Pushover分析均能准确地估计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对于高层结构,相比于其他的加载模式,DAP方法估计的结构抗震性能的结果更为准确有效。
徐铭阳[8](2019)在《基于新型强度指标与CPU并行计算的框剪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在2017年发布了《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这一重大研究计划,其中“韧性城乡”计划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评估,对于进行科学的抗震加固和防震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课题选用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第二代基于性态地震工程(PBEE)研究框架下,对框剪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我国规范,设计5个不同高度的RC框剪结构作为“索引原型结构”,并对12层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框剪结构整体等效模型,并选取国内一组剪力墙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2)以99条真实地震动作为输入,选取3个结构整体反应参数,采用有效性、有益性、实用性、充分性、鲁棒性和地震危险性可计算性6个统计学评价指标,对35组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进行统计评价。引入模糊综合判别方法,建立模糊决策矩阵,对35组IM进行排序,决策出最优的几组IM。(3)提出了适用于中高层结构的新型地震动强度指标Sa N。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指标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确定,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有效性检验。在新指标Sa N基础上,引入考虑幅值与持时的IM,构建了包含地震动三要素信息的向量型IM并建立其概率需求模型。(4)采用基于CPU多线程算法,开发了并行地震需求计算程序。以本文框剪结构为对象,介绍并比较了不同的概率需求分析方法。在结构概率抗震能力模型为确定性的前提下,分别以地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与本文新指标Sa N作为IM,对5个框剪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将PGA与Sa N易损性分析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云图-单条带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单体与群体结构的云图-多条带法,对群体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采用包含地震动三要素信息的向量型IM,构建了框剪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面。本文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地震动强度指标Sa N与结构反应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其在中高层结构分析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采用基于新指标Sa N建立的向量型IM包含地震动三要素信息,与标量型IM相比,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
徐克诚[9](2019)在《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R.C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剪力墙两种构件在弹性阶段时由于弹性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同(抗震墙远小于框架),导致构件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时间将会存在差异,这必然造成框架和剪力墙抗侧刚度发生不同层次的退化。楼板的存在给予框架和剪力墙提供极为有效的剪力传递路径,帮助其协同工作。本文首先对一个空间框剪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以论证本文中所采用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可行性以及精确性。通过对基于性能目标设计的楼板开洞对R.C框架-剪力墙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对比分析在楼板开洞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仿真分析的顶层荷载位移曲线、剪力重分布曲线,分析在楼板开洞的情况下框架-剪力墙各层的破坏情况、剪力重分布现象及规律。分析得到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开洞使得结构的极限荷载以及最大水平位移均降低,使结构整体延性变差;在开洞层框架的刚度退化比未开洞结构要严重,导致结构在底层剪力重分配现象弱于不开洞结构。在楼板开洞的基础上,加入刚度特征值对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楼板开洞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刚度特征值下的仿真分析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剪力重分配曲线,详细分析对于楼板开洞模型的不同刚度特征值对结构的水平极限荷载和结构延性的影响以及极限荷载下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得出刚度特征值越大的模型,其极限荷载和最大水平位移也越大,结构的延性得到提升,对于剪力重分配方面,对于刚度特征值为25.8%和18.7%的模型,结构剪力重分配规律大致相同,在极限荷载下总框架剪力分配系数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在刚度特征值为10.4%时,其框架部分过柔而导致总框架剪力分配表现为先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加。
陆晓赛[10](2019)在《带有钢结构加层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在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进行钢结构加层的工程案例屡见不鲜,引发了不少学者对于此类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但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上进行钢结构加层的抗震研究成果较少,并且目前国内对此做法尚无明确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以至于实际工程设计缺乏合理的设计参考。本文依托西安市某高层框-剪结构上加建钢结构楼层的工程实例,利用两种有限元软件ETABS及SATWE进行结构建模,对其加层前后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为将来此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内容为:1.通过总结分析框-剪加层结构体系阻尼比可知,对于钢结构加层层数较少、结构布置较为规则的加层结构体系,其阻尼比受混凝土结构影响较大,可选用常数阻尼比0.045;利用ETABS建模,分析增层钢结构采用不同柱脚刚度的框-剪加层体系抗震性能可知,对于无支撑加层钢结构应尽量采用刚接形式,对于有支撑加层钢结构,柱脚铰接优势更明显,本文加层钢结构采用有支撑、柱脚铰接方案。2.分别采用ETABS和SATWE两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加层前后结构计算模型。两种软件计算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加层前后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加层后周期变长,最大增量为0.029s,整体结构变柔;加层前后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层剪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层位移最大增幅为8.6%,位移角最大增幅为11%。原结构顶层处剪力增幅约为30%,底层剪力增幅在5%以内,由此可见,钢结构加层使得地震响应增大,对抗震不利。3.选取EL-Centro波、Borrego波和人工波,采用ETABS软件对加层前后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加层后结构最大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及最大层剪力都明显大于原结构,其中层位移最大增幅约为15%,层间位移角最大增幅约为20%,原结构顶层最大剪力增幅约为30%,底层最大层剪力增幅均在10%以内。钢结构加层使得整体结构塑性铰出现时间提前,数量增多;与剪力墙直接相连的框架梁、结构底部开洞剪力墙均为薄弱部位,应重点加强;地震结束时,仅梁端出现塑性铰,柱和剪力墙均未进入塑性阶段,结构设计体现“强柱弱梁”抗震设计理念。
二、高层框剪结构设计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框剪结构设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我国现行框剪结构设计思路 |
1.3 框剪结构体系工作原理 |
1.4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
1.4.1 框剪结构震害特点分析 |
1.4.2 关于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4.3 关于柱顶滑移结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算例工程RC框剪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
2.1 算例工程简介 |
2.2 框剪结构弹性计算分析 |
2.2.1 结构模态分析 |
2.2.2 结构反应谱分析 |
2.3 框剪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2.3.1 侧向力加载模式 |
2.3.2 构件单元塑性行为 |
2.3.3 Pushover分析步骤 |
2.4 框剪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2.4.1 底部剪力-顶点位移 |
2.4.2 塑性铰分布 |
2.4.3 层间位移角 |
2.5 框剪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
2.5.1 动力时程分析步骤 |
2.5.2 地震波选用与调整 |
2.5.3 地震波规范验算 |
2.6 本章小结 |
3 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滑移柱方案布置 |
3.3 柱顶滑移支撑实现 |
3.4 滑移柱布置前后结构楼层侧移计算分析 |
3.4.1 Chi-Chi波下楼层侧移计算 |
3.4.2 Whittier Narrows波下楼层侧移计算 |
3.4.3 Art Wave波下楼层侧移计算 |
3.5 滑移柱布置前后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分析 |
3.5.1 Chi-Chi波下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 |
3.5.2 Whittier Narrows波下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 |
3.5.3 Art Wave波下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 |
3.6 滑移柱布置前后楼层剪力计算分析 |
3.6.1 Chi-Chi波下楼层剪力计算 |
3.6.2 Whittier Narrows波下楼层剪力计算 |
3.6.3 Art Wave波下楼层剪力计算 |
3.7 滑移柱布置前后楼层绝对加速度计算分析 |
3.7.1 Chi-Chi波下楼层最大绝对加速度计算 |
3.7.2 Whittier Narrows波下楼层最大绝对加速度计算 |
3.7.3 Art Wave波下楼层最大绝对加速度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4 薄弱楼层布置滑移柱框剪结构动力响应 |
4.1 引言 |
4.2 多遇地震下框剪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4.2.1 位移对比分析 |
4.2.2 楼层剪力对比分析 |
4.2.3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4.2.4 楼层绝对加速度对比分析 |
4.3 罕遇地震下框剪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4.3.1 位移对比分析 |
4.3.2 楼层剪力对比分析 |
4.3.3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4.3.4 楼层绝对加速度对比分析 |
4.4 不同因素对框剪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4.4.1 参数选定 |
4.4.2 改变墙厚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影响 |
4.4.3 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框剪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下基础筏板的沉降与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结构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理及分析模型 |
2.1 线弹性地基模型 |
2.1.1 温克尔(winkler)地基模型 |
2.1.2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
2.1.3 双参数地基模型 |
2.1.4 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
2.2 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
2.3 弹塑性地基模型 |
2.4 基础筏板的处理 |
2.4.1 克希霍夫(Kirchhoff)薄板理论 |
2.4.2 明德林(Mindlin)中厚板理论 |
第三章 实体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Midas/Gen模型单元介绍 |
3.2 结构模型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盈建科模型建立 |
3.3.2 Midas/Gen模型建立 |
3.3.3 材料本构模型 |
3.3.4 不考虑共同作用与考虑共同作用设计方法的比较 |
3.4 重力作用下不同参数对筏板的影响 |
3.4.1 改变上部结构层数 |
3.4.2 基础筏板厚度变化的影响 |
3.4.3 基础筏板悬挑长度变化的影响 |
3.4.4 基础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的影响 |
3.4.5 地基刚度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分析 |
4.1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
4.2 地震波的选取原则 |
4.3 地震波的选取 |
4.4 常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分析 |
4.5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与变形 |
4.6 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参数对基础筏板的影响 |
4.6.1 改变基础筏板厚度 |
4.6.2 改变基础筏板悬挑长度 |
4.6.3 改变地基刚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共同作用的设计建议 |
5.1 一般方法 |
5.2 工程实例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期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橡胶隔震支座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钢结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钢结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钢结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隔震支座力学性能概述 |
2.1 隔震结构的减震机理 |
2.2 隔震支座概述 |
2.2.1 隔震支座主要类型 |
2.3 叠层橡胶支座的力学模型 |
2.3.1 假定条件 |
2.3.2 支座的竖向刚度 |
2.3.3 支座的水平刚度 |
2.3.4 等效粘滞阻尼比 |
2.3.5 屈曲荷载 |
2.4 隔震支座的恢复力模型 |
2.4.1 等效线性模型 |
2.4.2 双线性恢复力模型 |
2.4.3 Bone-Wen滞回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隔震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 工程实例概况 |
3.2 非隔震结构设计 |
3.2.1 设计要求 |
3.2.2 荷载取值 |
3.2.3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
3.3 非隔震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地震波选用 |
3.3.1 非隔震钢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3.3.2 Midas/Gen模型校核 |
3.3.3 地震波选择与输入 |
3.4 非隔震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分析 |
3.4.1 层间剪力分析 |
3.4.2 层间位移分析 |
3.4.3 层间位移角分析 |
3.4.4 加速度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震层验算及隔震前后结构各项性能对比分析 |
4.1 隔震支座的选用 |
4.1.1 隔震支座的布置原则 |
4.1.2 隔震支座选择与布置 |
4.2 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验算 |
4.2.1 水平减震系数计算 |
4.2.2 隔震层结构抗风验算 |
4.2.3 隔震支座弹性恢复力验算 |
4.2.4 隔震支座压应力验算 |
4.2.5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验算 |
4.2.6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拉应力、压应力验算 |
4.3 隔震前后结构各项性能对比分析 |
4.3.1 模态分析对比 |
4.3.2 层间剪力对比分析 |
4.3.3 楼层层间位移对比分析 |
4.3.4 楼层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4.3.5 楼层加速度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隔震层构造措施 |
5.1 隔震层楼梯构造 |
5.2 隔震层电梯井构造 |
5.3 隔震层管线构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平面布置的研究 |
1.2.2 对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纵向不全高布置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框-剪结构的分析计算及理论研究 |
2.1 框-剪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及受力特点 |
2.2 框-剪结构的两种计算图 |
2.2.1 通过楼板 |
2.2.2 通过楼板和连梁 |
2.3 框-剪结构铰结体系的内力与位移计算 |
2.4 框-剪结构刚结体系的内力与位移计算 |
2.5 本文所用分析软件及分析模型简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对框-剪结构性能的影响 |
3.1 工程实例1概况 |
3.2 结构模型的基本参数 |
3.3 剪力墙布置位置的改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3.3.1 模型分析方案 |
3.3.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3.4 剪力墙布置形状的改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3.4.1 模型分析方案 |
3.4.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3.5 工程实例2概况 |
3.6 结构模型的基本参数 |
3.7 结论校核-剪力墙布置位置的改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3.7.1 模型分析方案 |
3.7.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3.8 结论校核-剪力墙布置形状的改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3.8.1 模型分析方案 |
3.8.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3.9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
3.9.1 能力谱和需求谱曲线 |
3.9.2 各模型性能点信息 |
3.9.3 各模型性能点楼层内力和位移结果 |
3.9.4 性能点结构损伤与性能水平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框-剪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 算例1-所有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1 模型分析方案 |
4.1.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4.2 算例1-部分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4.2.1 模型分析方案 |
4.2.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4.3 算例2-所有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4.3.1 模型分析方案 |
4.3.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4.4 算例2-部分剪力墙的纵向不全高布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4.4.1 模型分析方案 |
4.4.2 计算结果参数比较 |
4.5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
4.5.1 能力谱和需求谱曲线 |
4.5.2 各模型性能点信息 |
4.5.3 各模型性能点楼层内力和位移结果 |
4.5.4 性能点结构损伤与性能水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三章-Pushover分析内力和位移结果 |
附录B 第四章-Pushover分析内力和位移结果 |
附录C Pushover分析性能点结构损伤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剪力墙布设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剪力墙数量选择 |
1.2.1 剪力墙数量研究概述 |
1.2.2 剪力墙数量选择研究现状 |
1.3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1.3.1 抗震性能分析理论 |
1.3.2 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
1.3.3 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
1.4 剪力墙布置高度 |
1.4.1 剪力墙布置高度概述 |
1.4.2 剪力墙布置高度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剪力墙数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异形柱框剪结构概述 |
2.3 异形柱框架部分剪切刚度计算 |
2.4 剪力墙抗弯刚度影响因素 |
2.5 楼层剪力与刚度特征值的关系 |
2.6 分析模型的建立 |
2.7 计算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IDA方法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IDA方法相关概念 |
3.3 工程实例选择 |
3.4 非线性分析模型 |
3.5 IDA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构件损伤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 |
4.3 罕遇地震下下构件损伤分布 |
4.4 罕遇地震下结构耗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剪力墙中断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
5.3 剪力墙中断理论 |
5.4 分析模型的的建立 |
5.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6 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BRB减震加固对高层砼框剪结构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防屈曲耗能支撑研究发展与现状综述 |
1.2.1 防屈曲耗能支撑元件研究 |
1.2.2 防屈曲耗能支撑体系研究 |
1.2.3 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结构加固应用研究 |
1.2.4 防屈曲耗能支撑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应用研究 |
1.3 研究工作与内容 |
第2章 防屈曲耗能支撑基本理论与结构减震设计方法 |
引言 |
2.1 防屈曲耗能支撑构造、原理和性能 |
2.1.1 防屈曲耗能元件工作原理 |
2.1.2 防屈曲耗能支撑基本构造与截面形式 |
2.1.3 防屈曲耗能支撑力学模型 |
2.1.4 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参数 |
2.2 框-剪结构协同变形原理 |
2.3 基于剪力比的设计方法 |
2.3.1 剪力比概念 |
2.3.2 剪力比与附加刚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BRB布置方案对高层框-剪结构耗能减震研究 |
引言 |
3.1 算例结构概况 |
3.1.1 结构设计参数 |
3.1.2 结构计算模型 |
3.2 算例模态分析 |
3.3 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与布置 |
3.4 布置BRB结构反应谱计算 |
3.5 线性时程分析 |
3.5.1 地震记录选取 |
3.5.2 结构基底剪力峰值 |
3.5.3 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
3.5.4 结构顶点位移分析 |
3.6 非线性时程分析 |
3.6.1 非线性时程分析简介 |
3.6.2 结构顶点位移对比分析 |
3.6.3 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分析 |
3.6.4 结构基底剪力分析 |
3.6.5 结构耗能分析 |
3.6.6 防屈曲耗能支撑滞回曲线 |
3.6.7 底部剪力墙拉、压应力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剪力比的BRB参数对结构减震影响研究 |
引言 |
4.1 不同剪力比与防屈曲耗能支撑选取 |
4.2 防屈曲耗能支撑布置参数 |
4.3 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 |
4.3.1 不同剪力比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包络值 |
4.3.2 罕遇地震不同剪力比BRB耗能占比分析 |
4.4 不同剪力比下框架区格内梁、柱轴向应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部布置BRB框-剪结构的弹塑性分析与实例应用 |
引言 |
5.1 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介绍 |
5.1.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5.1.2 水平荷载加载模式 |
5.2 结构数值模拟在PERFORM-3D软件中实现 |
5.2.1 梁柱截面纤维模型 |
5.2.2 剪力墙截面纤维模型 |
5.2.3 防屈曲耗能支撑在PERFORM-3D中模拟 |
5.2.4 结构模型建立 |
5.2.5 模型建立准确性判定 |
5.3 PUSHOVER弹塑性分析 |
5.3.1 结构能力曲线 |
5.3.2 结构塑性铰分布 |
5.4 双向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 |
5.4.1 层间位移角分析 |
5.4.2 顶点位移分析 |
5.5 工程结构加固案例分析 |
5.5.1 工程概况 |
5.5.2 未加固结构模态 |
5.5.3 防屈曲耗能支撑加固布置 |
5.5.4 加固结构模态 |
5.5.5 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响应分析 |
5.5.6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响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自适应Pushover分析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Pushover分析方法在国外的发展 |
1.2.2 Pushover分析方法在国内的发展 |
1.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 |
1.3.1 框架结构 |
1.3.2 剪力墙结构 |
1.3.3 框架-剪力墙结构 |
1.4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
1.4.1 线性方法 |
1.4.2 非线性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2.3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
2.4 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
2.4.1 固定性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
2.4.2 适应性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
2.5 结构目标位移的确定 |
2.5.1 ATC-40能力谱法 |
2.5.2 FEMA-356目标位移系数法 |
2.5.3 FEMA-440改进的等效线性化法 |
2.6 Pushover分析方法的流程步骤 |
2.6.1 传统Pushover分析方法的流程步骤 |
2.6.2 自适应Pushover分析方法的流程步骤 |
2.7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不足与局限性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eismostruct程序介绍及结构设计与建模 |
3.1 引言 |
3.2 Seismostruct程序简介 |
3.2.1 Seismostruct特点概述 |
3.2.2 Seismostruct的单元类型 |
3.2.3 Seismostruct的分析功能 |
3.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
3.3.1 结构1-20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 |
3.3.2 结构2-15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 |
3.3.3 结构3-9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 |
3.4 结构模态分析 |
3.4.1 20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模态分析 |
3.4.2 15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模态分析 |
3.4.3 9 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模态分析 |
3.5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建模 |
3.5.1 材料属性 |
3.5.2 截面与单元类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工程应用 |
4.1 引言 |
4.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4.2.1 地震波的选取 |
4.2.2 算例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4.3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
4.3.1 不同有限元程序的Pushover分析比较 |
4.3.2 考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对Pushover分析的影响 |
4.3.3 不同单元类型的Pushover分析 |
4.3.4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 |
4.3.5 不同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能力谱法的抗震性能评估 |
5.1 引言 |
5.2 基于改进能力谱法的性能点的确定 |
5.2.1 基于改进能力谱法求取性能点的要点 |
5.2.2 不同侧向荷载分布性能点的确定 |
5.3 基于改进能力谱法的抗震性能评估 |
5.3.1 结构楼层位移 |
5.3.2 最大层间位移角 |
5.3.3 塑性铰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新型强度指标与CPU并行计算的框剪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现状 |
1.3 易损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框剪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有限元建模 |
2.1 引言 |
2.2 RC框架-剪力墙索引原型结构设计 |
2.2.1 RC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资料 |
2.2.2 构件截面配筋 |
2.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 |
2.4 RC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建模 |
2.4.1 材料本构 |
2.4.2 截面与单元 |
2.4.3 RC框剪结构整体有限元建模 |
2.5 RC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1 基于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的OpenSees模型验证 |
2.5.2 RC框剪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糊综合判别方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决策 |
3.1 引言 |
3.2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3.3 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 |
3.4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统计评价 |
3.4.1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统计学评价准则 |
3.4.2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统计评价结果 |
3.5 基于模糊综合判别方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决策 |
3.5.1 模糊综合判别方法的基本原理 |
3.5.2 基于模糊综合判别方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适用于中高层结构的新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1 引言 |
4.2 适用于中高层结构新指标的提出 |
4.3 基于偏最小二乘方法的新指标关键参数确定 |
4.4 新指标的适用性研究 |
4.4.1 新型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反应参数相关性 |
4.4.2 模糊综合判别结果 |
4.5 基于向量型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概率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基于CPU并行计算的框剪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CPU多线程并行计算的概率需求分析 |
5.3 概率需求分析方法及其对比分析 |
5.4 基于并行云图法的PSDA |
5.5 基于并行-条带法的PSDA |
5.6 基于并行云图-条带法的PSDA |
5.7 本章小节 |
第6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 |
6.3 极限状态划分 |
6.4 以PGA为IM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6.5 以新指标为IM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6.6 基于云图-多条带法的框剪结构群体易损性分析 |
6.7 基于向量型IM的易损性曲面分析 |
6.8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9)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背景 |
1.2.1 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 |
1.2.2 地震作用下R.C框-剪结构刚度退化和内力重分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性能抗震研究现状 |
1.3.2 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钢筋混凝土中的运用和研究 |
1.3.3 楼板开洞对结构抗侧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3.4 剪力重分配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征和楼层剪力重分布机理 |
2.1 引言 |
2.2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征 |
2.3 R.C框-剪结构各受力阶段楼层剪力重分布机理 |
2.3.1 弹性阶段楼层剪力分配 |
2.3.2 弹塑性阶段楼层剪力重分配 |
第3章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及方法介绍 |
3.1 引言 |
3.2 三维等参数单元 |
3.3 三维实体退化单元 |
3.4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介绍 |
3.5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有限元程序 |
3.5.1 理论基础 |
3.5.2 构图与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试验仿真分析及论证 |
4.1 引言 |
4.2 试验模型参数和加载方式介绍 |
4.3 结构模型试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2 加载和计算过程描述 |
4.3.3 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性能目标下楼板开洞对R.C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母体模型 |
5.2.1 模型基本信息 |
5.2.2 PKPM结构计算与配筋结果 |
5.3 框架剪力墙分析模型建立 |
5.4 楼板开洞对R.C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性能C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
5.4.2 性能D、B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
5.5 R.C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变形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刚度特征值对楼板开洞R.C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模拟分析.. |
6.1 引言 |
6.2 PKPM母体模型设计 |
6.3 R.C框架-剪力墙仿真分析模型设计 |
6.4 第一组模型结果分析 |
6.4.1 荷载位移曲线 |
6.4.2 楼层剪力重分配 |
6.5 第二、三组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6.5.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6.5.2 模型楼层剪力重分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带有钢结构加层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加层改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加层结构形式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
2.2.1 底部剪力法 |
2.2.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2.2.3 时程分析法 |
2.2.4 本文采用的抗震分析方法 |
2.3 结构模型的建立 |
2.3.1 工程背景 |
2.3.2 设计荷载 |
2.4 加层结构阻尼比分析及确定 |
2.4.1 经典阻尼理论 |
2.4.2 加层结构体系阻尼比计算方法 |
2.4.3 本文加层结构阻尼比的确定 |
2.5 加层钢结构柱脚连接方式分析及确定 |
2.5.1 加层钢结构柱脚连接方式 |
2.5.2 柱脚刚度对加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2.5.3 本文柱脚连接方式确定 |
2.6 加层钢结构支撑设置分析及确定 |
2.6.1 加层钢结构支撑布置形式 |
2.6.2 支撑对加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2.6.3 本文加层钢结构支撑方案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遇地震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3.1 模态分析 |
3.1.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3.1.2 加层前模态分析结果 |
3.1.3 加层后模态分析结果 |
3.1.4 加层前后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3.2 反应谱分析 |
3.2.1 反应谱分析基本理论 |
3.2.2 加层前反应谱分析结果 |
3.2.3 加层后反应谱分析结果 |
3.2.4 加层前后反应谱分析结果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波选取及输入 |
4.2.1 地震波选取原则 |
4.2.2 地震波参数调整 |
4.2.3 地震波在ETABS中的实现 |
4.3 加层前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分析 |
4.3.1 天然波1 作用下结构加层前后分析 |
4.3.2 天然波2 作用下结构加层前后分析 |
4.3.3 人工波作用下结构加层前后分析 |
4.4 加层前后塑性铰发展及剪力墙受力分析 |
4.4.1 天然波1 作用下结构加层前后塑性铰发展 |
4.4.2 天然波2 作用下结构加层前后塑性铰发展 |
4.4.3 人工波作用下结构加层前后塑性铰发展 |
4.4.4 剪力墙受力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层框剪结构设计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张松.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框剪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下基础筏板的沉降与受力分析[D]. 蒋云彬. 广州大学, 2020(02)
- [3]橡胶隔震支座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对比分析[D]. 陈志河. 广州大学, 2020(02)
- [4]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D]. 李振国.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剪力墙布设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D]. 田擎.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6]BRB减震加固对高层砼框剪结构特性影响研究[D]. 寇恒.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基于自适应Pushover分析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 宋良英.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于新型强度指标与CPU并行计算的框剪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 徐铭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D]. 徐克诚. 南昌大学, 2019(02)
- [10]带有钢结构加层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陆晓赛.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