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吊坠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吊坠

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彭丹(论文文献综述)

裴梅荣[1](2021)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藏族格言故事选》(节选)汉英翻译报告》文中指出藏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宗教元素、特殊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藏族格言故事选》,共100首格言诗及格言故事。译者承担翻译其中33首格言诗以及格言故事。《藏族格言故事选》选自《萨迦格言及注释》和《格丹格言》的格言注释部分,由贺文宣教授编着而成。格言诗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蕴含了极大的哲理和佛教思想,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智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藏族格言故事选》外译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使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藏族文化。《藏族格言故事选》属于表达型文本,同时又兼具呼唤型文本的功能。该翻译项目面向的目标读者为普通读者或爱好藏族文化的读者。因此,目标文本必须具有可读性,同时传达藏族文化内涵,使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解决许多难题,如佛教术语、藏族人名等的翻译。为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准确传达文本信息,译者以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来指导该项目实践。生态翻译学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应当至少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移植,保证译本能够在生态环境中“生存”、“成长”。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译者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如:增益法、减译法、音译+注释等。本翻译报告除前言和结语以外,一共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介绍翻译项目基本信息;第二章节阐述翻译过程及问题;第三章节主要交代理论基础,即生态翻译学的内容,包含:翻译的内涵、译者地位以及翻译策略;第四章节列举31个案例进行分析,讲述生态翻译学如何指导本次翻译实践。希望本次翻译实践能为藏族文化传播做出一份贡献,推动藏族文化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吴成业[2](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董雅新[3](2021)在《J市A幼儿园中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针对幼儿园存在的“游戏困境”问题,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对合作游戏课程化的实施进行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是将合作游戏的教育价值与课程相融合,使该幼儿园在游戏课程改革中做到从幼儿的合作游戏出发,关注幼儿合作游戏中的生长点,用适宜的助力策略,将生长点作为适宜的课程内容,依据《指南》和幼儿最近发展区确定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本论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与落实之间有偏差的现实原因出发,确定选题。然后思考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优化合作游戏课程化的实施。然后进入个案园进行观察并开展访谈,搜集并整理分析资料,针对该园在合作游戏课程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优化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以J市A幼儿园中班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基于在研究期间获取的192个游戏实例得出,该园在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中,存在缺少连续有效的合作游戏时间;难以把握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度;未在游戏前带幼儿预习游戏经验;观察和记录不具体且随意性强;幼儿需要指导时不能及时回应;课程化的生成领域单一;对游戏回顾和经验交流环节的重视不足的问题,并从为合作游戏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在观察和学习中把握研究的过程;科学制定生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在经验交流中实现师幼双向成长四个方面,提出促进该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方法。

李静[4](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戴叶莹[5](2020)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运用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六部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阐述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立与创作理念。一是根据王媛媛的艺术经历、“当代芭蕾”的界定及发展历程的梳理、西方舞蹈对中国的影响三点内容,阐述舞团的创团背景。二是从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社会热点现象的关注、女性现象的重塑三方面总结舞团的创作理念。三是从王媛媛的生命经验出发,紧密结合舞团的舞蹈作品,阐释舞团对女性的思考与关注。第二章探索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首先,通过对舞蹈作品中五个典型女性人物——杜丽娘、潘金莲、花灵、夜莺、丹妮的舞蹈身体语言分析,论述女性形象从历史场到舞蹈场的身体重塑,拟物化的身体修辞方式,不再是文学文本的复现,而是有意识地将女性形象置于当代视角下的舞蹈表达。基于以上分析,将情节中女性对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向往作为文本相似性的构筑方式,讨论其中互文性的体现及其“变异”。第三章分析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首先论述六部作品的舞蹈结构,再从身体符号象征、“他者”的身体建构两个层面总结“看”与“被看”间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差异,继而根据舞台形式中的色块、道具、音乐等创新性地尝试运用,探讨三者对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用。最后从“舞”“戏”并置,传统与创新并置的身体表达,分析舞蹈身体语言表达的多元并存。第四章基于前文的论述,探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首先分析舞团当代芭蕾艺术风格中的审美创新如何在作品感性世界中的理性美、两性的审美和谐、情感符号建构三个层面的实现方式;其次根据年龄分界与角色转换的重审、女性话语的建构与精神关怀、当代女性编导的社会责任,解读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及价值。论文既关注王媛媛在舞蹈创作中以女性身体为出发点的主体性表达,也非常谨慎看待这一发声背后隐含的文化反思,从而理解人的生命本质。

李胜卡[6](2020)在《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裁判规则探析 ——基于63个司法案例的展开》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冒名登记导致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迅速增加。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法律法规中缺乏冒名登记的相关规定,法院在审理案件时经常无法可依,由此导致大量同案不同判。本文立足于司法实践,以构建一系列解决实务难点的裁判规则为目标,从概念剖析、司法统计、难点归纳、理论审视等多个角度对冒名登记导致的股东资格确认问题进行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冒名登记概述。先通过对冒名登记作狭义解释,即登记行为人盗用真实存在的他人身份进行出资并取得工商登记的行为,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接着从操作难度小、经济成本低、违法收益大、责任追究难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此类纠纷高发的原因。最后,本章从冒名登记股东形式特征完备而实质特征欠缺的特点出发,将其与隐名投资、分配干股、假名登记和无权代理等做了比较,防止相似概念的混淆。第二章介绍了我国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诉讼概貌。通过分析63个司法案例的分布情况、审理进程和裁判结果等,可以发现此类诉讼具有分布集中、逐年递增、服判息诉率低、审理期限长、利益冲突多元等特点。且从冒名登记的救济途径来看,侵权诉讼、诉讼中被动免责、行政诉讼等三种途径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难以找到行为人、举证难度大、行政起诉超期等障碍,指出了应当尽快构建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裁判规则的重要意义。第三章着重介绍了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裁判难点,主要包括受案范围和适格被告认定难、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不统一、举证责任划分不清、对当事人自认事实的处理有分歧、被登记人与登记行为人存在特殊关系时如何处理等问题,为第四章的裁判规则构建圈定目标。第四章对裁判难点进行了回应,并构建针对性的裁判规则。首先对裁判规则的内涵和逻辑结构作了界定,裁判规则均围绕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展开。本文认为,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且应当以公司作为被告;法院应当着重审查原告是否具备实质特征,即“是否知情”与“是否履行了股东权利义务”;原告需证明签名系伪造并对身份证失控作出合理解释,被告需证明原告具备股东的实质特征,但当被登记人与登记行为人存在密切关系时,原告还应当证明冒名登记行为的发生;被登记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登记事项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有正当理由的除外;诉讼参与人自认事实时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冒名登记行为人应获半数以上股东同意方可取得股东资格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八条具体的裁判规则,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蘧海伦[7](2020)在《湘西凤凰古城的“非地方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镇旅游一直是国内旅游业的热点,其一方面带动了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古镇旅游发展面临的严重危机。其中,旅游与地方性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社会的关注。以往关于地方性的研究表明,旅游发展在依赖于地方性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地方性消弭,导致旅游地出现了无地方性、“去地方化”以及“非地方化”的趋势。凤凰古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地方化”过程,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尤为清晰。为此,本文以湘西凤凰古城作为典型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以及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系统对凤凰古城“非地方化”的表征、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古镇旅游的地方化发展有所裨益。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获得的一手资料对凤凰古城的“非地方化”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凤凰古城的“非地方化”表现在三个维度,分别是空间功能发生变化、民族景观消失以及文化空间混杂。处于地方性变迁不同阶段的凤凰古城存在不同的“非地方化”表征。(2)凤凰古城的“非地方化”是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因素的作用主体在地方性变迁过程中存在作用差异。其中,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管制缺位,源于本地政府对经济发展过度的追求,而经济因素则主要体现在凤凰古城空间内的过度商业化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旅游企业和本地居民对全民皆商的追求。(3)基于对凤凰古城“非地方化”的研究和分析,笔者从政府管制、开发商规划和有效引导本地居民三个方面提出了凤凰古城地方化的有效对策建议,望能够助推凤凰古城地方化的旅游发展,并为其他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钦钦[8](2020)在《移动媒体工具对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影响 ——前导因素与作用机制》文中指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工具为旅游业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促进了游客交往行为模式的改变。一方面,移动信息技术已经介入到游客旅游活动过程当中,移动技术的介入重塑了游客交往行为的形式和范围,构建的虚拟社区平台拓展了游客交往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实现日常世界与旅游世界的信息切换;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使用也会使得游客“疏忽性失明”,也可以说智能手机的使用会造成游客的“缺席”,即当游客的关注点过度集中在移动设备上时,会造成对旅游过程的忽视。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移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移动媒体工具介入的性质,如时间性介入、功能性介入等角度系统揭示移动媒体工具对游客交往行为的影响机制,深入探究移动技术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并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此,研究基于社会交往理论、差序格局理论、注意力恢复等理论探究了移动媒体工具介入对游客交往行为影响的前导因素与后果机制。研究综合采用了访谈法、扎根研究方法等定性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法、数量统计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重点从理论构建(探究了移动媒体工具介入过程及前因、后果机制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移动媒体工具介入的前因机制、移动媒体工具介入对游客交往行为的作用机制)等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研究期望通过定性研究提出理论模型、定量研究验证理论模型,以实现对“移动媒体工具介入对游客交往行为影响机制”的系统揭示。整个研究以智能手机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目前移动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实现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的深入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研究对移动媒体工具与游客交往行为的关系结构进行了系统构建,具体来看,研究认为:(1)移动媒体工具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介入过程主要表现在时间性介入与功能性介入,其中功能性介入包括了信息功能使用、娱乐功能使用与社交功能使用;(2)根据移动媒体工具介入对交往行为带来的影响将游客的交往行为分为“亲密关系”之间的交往、“陌生关系”之间的交往和“自我关系”的交往三个层次;(3)研究构建了移动媒体工具介入的前导因素(景物无聊度、社交孤独、日常使用习惯、环境与情境因素、工具本身的趣味性与有用性等)→介入性质(时间性介入与功能性介入)→交往行为(交往数量)→交往情感(亲密度、信任感和恢复感)的影响过程模型。第二,移动媒体工具介入的前导因素实证分析表明:(1)日常使用习惯、旅游审美视域、旅游社交孤独感、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对游客旅游过程中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具有显着的直接影响作用;(2)游客对移动媒体工具使用行为的理性认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行为控制)在众多情境因素(日常使用习惯、旅游审美视域)与游客旅游中的智能手机使用实际行为之间具有并列式中介作用;(3)社交孤独会破坏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审美认知,当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美学特征不感兴趣时,在对智能手机使用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正向影响下会进一步增加游客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第三,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表明:(1)智能手机使用频率越高的游客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数量越少,亲密度感知水平也越低;而智能手机使用频率与陌生关系层面的陌生关系交往数量、信任感以及自我恢复感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着;(2)游客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智能手机的不同功能)会对游客的交往行为产生差异化的影响。文章假设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对游客的交往行为、交往情感与游客的恢复感产生负面的影响,而研究证明,仅智能手机的娱乐使用会对游客的亲密度感知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信息使用和社交使用对游客的交往行为、交往情感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交往行为是交往情感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并且,不同层次的交往情感之间具有互动效应。具体来看,熟人关系的交往数量影响熟人关系情感(亲密度),陌生关系交往数量影响陌生关系情感(信任感);而熟人关系交往数量和交往情感,陌生关系交往数量和交往情感对自我恢复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包括:(1)研究构建了移动媒体工具介入与游客交往行为的关系结构模型,厘清了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前因与后果机制,为移动技术介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2)研究揭示了多因素作用下移动媒体工具的介入过程,通过统计数据验证了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机制的合理性,揭示了使用习惯与旅游情境因素在游客行为响应机制中的重要影响作用,研究还结合了计划行为理论对游客智能手机使用行为进行研究,是对计划行为理论的拓展性研究;(3)研究结合差序格局理论与Pearce旅游人际关系研究进一步对游客交往关系进行分类,是对游客交往行为的拓展性研究,是对移动技术介入背景下游客交往行为分类的创新性研究;(4)研究验证了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技术的使用频率与游客交往行为之间的相关,以及智能手机不同功能性使用对游客交往行为带来的差异化影响,是对移动技术介入研究的进一步拓展;(5)研究还对游客不同层次交往行为之间的互动效应进行了验证,其结果有利于丰富游客的交往行为理论。

黄雅兰[9](2019)在《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研究 ——基于12名戒毒人员的访谈》文中指出社会工作以社会为面向,既包含社会的结构,又包括了个体的社会要素。其中,责任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家庭作为个体存在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使家庭责任构成了责任的最初组成部分,同时家庭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性品质,研究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有其社会要义。本研究以“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为关键议题,以12名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半结构式访谈以梳理戒毒人员在家庭责任认知、家庭责任情感、家庭责任行为等方面的交互发展过程,并依据主体关系具体描述了戒毒人员的自我责任感、夫妻责任感、子女责任感与父母责任感,以期探索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现状。研究发现,戒毒人员对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感具备显着性差异。其中,戒毒人员的自我责任感主要围绕积极戒毒与回归正常展开,夫妻责任感则受责任认知模糊、责任情感疏离的影响,表现为冷漠的责任行为。其次,戒毒人员家庭责任认知与家庭责任行为基本一致。男性戒毒人员较为明确的陪伴照顾责任认知,使其在老夫少妻婚姻组合中,更多承担家庭劳务、情感照顾等责任行为。而在义务性孝道的责任认知影响下,戒毒人员主要在父母生老病死时承担买菜做饭、起居照顾、陪同就医、协助康复的事后补偿性责任行为。最后,女性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情感影响其责任行为的参与程度,其基于怀胎生育的天然责任情感、亲子双向互动的情感唤起、未行其责而内疚后悔等责任情感变化,从而逐渐强化女性戒毒人员的母亲责任,并实践出为子女戒毒的责任行为。

李艳[10](2019)在《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文中认为遗产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化遗产地因为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本质上,文化遗产地的空间表征是在国家权利话语基础上展开的经由规划师、专家、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经营者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权利、资本、技术的融合统一。一旦“遗产地空间”和“旅游”结合,遗产地的建构和表征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当旅游者涉入到此空间中,开始通过人的感官对文化遗产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旅游者主体开始对空间进行解构性分析,遗产地空间的建构与解构成为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而这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以往有关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其视角大多基于文化遗产地的客体视角,后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者主体的感知,但鲜有研究能够结合主客两种视角来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而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文化遗产地的表征与解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正是推动构建理想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主客双方对于旅游体验价值影响及生成作用。本研究将按照三个相互递进的研究进程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遗产地空间有关旅游吸引物的建构表征与游客感知与解构之间的互动,意在探讨旅游体验的生成及影响因素;2)游客旅游体验感知要素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影响关系。意在基于游客主体层面探讨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是如何生成以及相关体验要素对各个体验价值维度的影响;3)依据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对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进行分类,借由游客感知这一中间媒介,关联起管理者设计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最终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构建出符号互动下主客之于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研究范式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论述,鉴于本研究关注具体旅游情境下游客动态性、主观性的心理特征,在本体论中存在“多重事实”以及在认识论中的“主观的”视角,更符合“解释学社会学范式”,本研究更适宜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因为定量研究的前提,按照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缺乏对经验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单案例嵌入式研究为策略,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城墙为案例地,基于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以立意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别访谈客体——西安城墙景区管理者,主体——游客,借助Nvivo11软件结合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处理一手访谈数据,得到初始范畴与主范畴。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赖性,选取大众点评、猫途鹰以及马蜂窝三大网络平台上针对西安城墙旅游体验感知点评的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高词频统计,并对词频进行编码并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进行匹配校验,实现了初始范畴与主范畴的覆盖与重叠。最终以初始范畴,主范畴,归纳出核心范畴,构建了西安城墙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客体层面:1)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建构主体为国家、政府、旅游开发商、规划师、学者以及旅游经营者,他们分别代表着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以“大众传媒”、“节事活动”以及“媒介事件”等形式出现,它们作为非现场符号生产的过程联合促成了文化遗产地西安城墙的“意象”;2)进入到现场的符号生产本质是旅游吸引物的现场表征阶段。主题、对应文化要素、活动以及配套设施是这一个系统的核心,系统要素可以分为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它们分别代表着非文化主题商品、服务;融入了文化主题的商品、服务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切体验属性;主体层面:3)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主体是旅游者,他们通过由管理者客体构建的一切有关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信息加上口碑传播构建了对于西安城墙的幻想和期待,这一阶段是符号想象的预体验阶段,催生了旅游需求及旅游动机。经由实地探访,旅游者开始对文化遗产空间中的“景观”、“标识”和“人”进行符号阅读,旅游吸引物感知最终表现为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这些感知要素影响了游客旅游体验中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的生成。主客互动层面:4)基于主题、对应要素、主题活动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吸引物表征生成的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直接影响着游客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而这五大属性组的体验感知又生成了旅游体验价值。管理者立意对旅游体验的塑造借助游客感知最终影响了旅游体验价值;5)只有主客双方在以上层面实现了良好的积极互动,才能构建值得回忆的旅游体验,并影响游客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的视角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首次在实证领域揭示文化遗产地旅游空间中,由管理者设计表征的体验属性与游客感知属性之间符号互动过程,这是在实证领域校验主客双方互动过程及结果,深化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其次,在微观层面关注旅游者动态性、情境性的旅游体验心理活动并衍深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目前有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依旧借鉴的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价值理论,该研究丰富了旅游体验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体系。最后,本研究焦点是遗产地旅游吸引物表征、遗产地旅游体验感知和旅游体验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这样的关联互动,可追本溯源,找到影响旅游体验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要素,并发掘旅游体验价值实现过程。这不仅对于遗产地旅游空间管理方更好地设计表征体验产品有启发,也可使得其他文化遗产地体验设计者受益,从而最终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价值。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彭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彭丹(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藏族格言故事选》(节选)汉英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3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1 Translation Process
        2.1.1 Pre-translation Phase
        2.1.2 While-translation Phase
        2.1.3 Post-translation Phase
    2.2 Major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2.2.1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2.2.2 Buddhist Term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he Connotation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3.1.1 Translation as Eco-balance
        3.1.2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3.1.3 Translation as Textual Transplants
    3.2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3.2.1 Translator-centeredness
        3.2.2 Post-event Penalty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3.3.1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3.3.2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The Linguistic Dimension
        4.1.1 Combination
        4.1.2 Shift
    4.2 The Cultural Dimension
        4.2.1 Addition
        4.2.2 Transliteration+Annotation
        4.2.3 Annotation
    4.3 The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4.3.1 Paraphrase
        4.3.2 Omiss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I: Glossary
AppendixII: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2)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J市A幼儿园中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五)创新之处
一、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理解
    (一)概念界定
        1.游戏
        2.合作游戏
        3.游戏课程化
        4.合作游戏课程化
    (二)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要求
        1.从幼儿的合作游戏出发
        2.辨别生发出的生长点
        3.掌握“P to P”中“to”的助力策略
    (三)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教育价值
        1.有利于幼儿专注能力的发展
        2.有利于幼儿逻辑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4.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现状
    (一)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的实施准备
        1.游戏时间安排有保障
        2.游戏材料和环境创设中蕴含教育目的
        3.了解幼儿已有的游戏经验
        4.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表达环境
    (二)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的实施过程
        1.采用整体观察和重点记录的方法
        2.依靠分析幼儿行为确定介入时机
        3.依据生长点的领域决定课程内容
        4.依据幼儿最近发展区确定课程目标
    (三)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的后续延伸
        1.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游戏回顾和经验交流
        2.用教学活动为下次游戏活动做铺垫
三、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问题
        1.缺少连续有效的合作游戏时间
        2.难以把握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度
        3.未在游戏前带幼儿预习游戏经验
        4.观察和记录不具体且随意性强
        5.幼儿需要指导时不能及时回应
        6.课程化的生成领域单一
        7.对游戏回顾和经验交流环节的重视不足
    (二)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1.幼儿园物质支持不足
        2.教师管理工作不到位
        3.缺乏游戏课程化的系统培训
四、A幼儿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方法
    (一)为合作游戏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
        1.保证幼儿有效的合作游戏时间
        2.开发现有材料的新玩法
        3.增设户外沙水游戏区
    (二)在观察和学习中把握研究的过程
        1.树立游戏和课程整合的理念
        2.将《指南》和《纲要》作为行动纲领
        3.学习典型的游戏课程化案例
    (三)科学制定生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1.依据幼儿个性和最近发展区确定生成课程的内容
        2.结合最近发展区和《指南》确定生成课程的目标
        3.随机和集体教学活动相结合
        4.掌握使用多媒体的能力
    (四)在经验交流中实现师幼双向成长
        1.丰富幼儿游戏经验分享的方式
        2.给幼儿提供经验应用的机会
        3.教师间分享交流定期研讨
五、研究反思和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2 园长访谈提纲
附录 3 观察计划
附录 4 A 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
附录 5 幼儿经验成长档案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1.6.1 研究案例
        1.6.2 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总结和评述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总结和评述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体系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4.1.1 研究思路
        4.1.2 样本数据获取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4.2.1 研究思路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步骤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5.2.1 研究思路
        5.2.2 研究步骤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6.1.1 研究思路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6.3.2 量表设计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立与创作理念
    第一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团背景
    第二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作理念
        一、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
        二、社会热点现象的关注
        三、女性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对女性的思考与关注
第二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第一节 历史场到舞蹈场的女性形象的身体重塑
        一、杜丽娘身体形象的“元”与裂变
        二、潘金莲身体形象的“欲”与“隐喻”
        三、丹妮身体形象的“大我”与“小我”
    第二节 拟物化与女性形象的身体重塑
        一、“花灵”形象
        二、夜莺形象
    第三节 互文性的体现及其“变异”
第三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第一节 舞蹈结构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心理式结构
        二、情感式结构
    第二节 “看”“被看”与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差异
        一、“看”:身体符号象征
        二、“被看”:“他者”的身体建构
    第三节 舞蹈形式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色块的象征作用
        二、道具的隐喻作用
        三、音乐的创新性尝试
    第四节 舞蹈身体语言表达的多元并存
        一、“舞”“戏”并置的身体表达
        二、传承、创新并置的身体表达
第四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当代芭蕾艺术风格的审美创新
        一、感性世界中的理性美
        二、“典雅”与“自然”交织中实现两性的审美和谐
        三、当代芭蕾的情感符号
    第二节 王媛媛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反思
        一、年龄分界与角色转换的重审
        二、女性话语的建构与精神关怀
        三、当代女性编导的社会责任
结语
附录一:王媛媛采访记录(一)
附录二:王媛媛采访记录(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裁判规则探析 ——基于63个司法案例的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五、文献综述
第一章 冒名登记概述
    一、冒名登记的概念与特征
    二、冒名登记纠纷频发的原因
        (一)操作难度小
        (二)经济成本低
        (三)违法收益大
        (四)责任追究难
    三、冒名登记与相似概念的比较
        (一)冒名登记与隐名投资
        (二)冒名登记与分配干股
        (三)冒名登记与假名登记
        (四)冒名登记与无权代理
第二章 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诉讼概貌
    一、案例筛选情况
        (一)裁判文书来源
        (二)检索误差说明
    二、案例整体情况
        (一)案例分布
        (二)裁判结果
        (三)案件特点
    三、被冒名人获得司法救济的现实障碍
第三章 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裁判难点
    一、受案范围界定难
        (一)是否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
        (二)消极确认之诉是否属于实体审理的范围
    二、股东资格认定标准无明确规则
        (一)仅采实质标准
        (二)仅采形式标准
        (三)兼采实质形式双重标准
        (四)区分内外情形,分采不同标准
        (五)补充标准
    三、举证责任划分无明确规则
        (一)原告证明非本人签字即可
        (二)原告需证明身份证件失控
        (三)原告需证明冒名人、冒名行为的存在
        (四)原告需证明未与他人达成合意、未实际出资
        (五)被告需证明原告具有成为股东的意思表示和行为
    四、其他审查难点
        (一)被告主体如何认定
        (二)登记人与被登记人存在特殊关系如何认定
        (三)当事人自认关键事实如何处理
        (四)冒名登记是否可予追认
第四章 审理难点的裁判规则构建
    一、研究思路的解释:裁判规则的内涵与逻辑结构
    二、前置桎梏的解除:受案范围和适格被告的确定
        (一)“诉的利益”的考量
        (二)具体裁判规则
    三、核心争议的解决:被冒名人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一)股东资格的含义
        (二)股东资格认定的原则
        (三)比较法视角:股东资格认定与冒名行为规制
        (四)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关键争点:“要件论”还是“特征论”
        (五)具体裁判规则
    四、多维疑问的解答:从程序到实体
        (一)关于举证责任划分的裁判规则
        (二)关于怠于行使诉权的裁判规则
        (三)关于自认的裁判规则
        (四)关于冒名登记行为人股东资格的裁判规则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案例索引
后记

(7)湘西凤凰古城的“非地方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个案研究法
        1.5.2 深度访谈法
        1.5.3 观察法
        1.5.4 扎根理论
        1.5.5 文献研究法
2 文献综述
    2.1“非地方化”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地方性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地方消弭”的研究
        2.2.3 国内关于地方性的研究
        2.2.4 国内关于“地方消弭”的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地方性理论
        2.3.2 集体记忆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案例地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
        3.1.1 凤凰县概况
        3.1.2 凤凰古城地理位置
        3.1.3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3.1.4 凤凰古城地方性解读
    3.2 资料收集与调研
        3.2.1 拟定访谈提纲
        3.2.2 研究数据的获取
        3.2.3 调研过程
    3.3 资料分析和检验
4 凤凰古城“非地方化”表征及其过程分析
    4.1 文本资料预处理
    4.2 文本资料编码分析
        4.2.1 开放式编码
        4.2.2 轴心式编码
        4.2.3 选择式编码
    4.3 凤凰古城“非地方化”表征及过程的分析解读
        4.3.1 空间功能发生变化
        4.3.2 民族景观消失
        4.3.3 文化空间混杂
    4.4 本章小结
5 凤凰古城“非地方化”成因
    5.1 制度因素——政府管制缺位
    5.2 经济因素——全民皆商的空间业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政府:加强政府管制
        6.2.2 旅游开发商:空间规划凸显本地特色
        6.2.3 本地居民:提升文化认同
    6.3 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A.1 凤凰本地居民访谈提纲
    A.2 旅游者访谈提纲
    A.3 外地商户访谈提纲
附录B 实地调研部分照片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移动媒体工具对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影响 ——前导因素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技术与技术介入
        2.1.2 移动媒体工具
        2.1.3 交往与旅游交往
    2.2 相关理论
        2.2.1 社会交往理论
        2.2.2 差序格局理论
        2.2.3 注意力恢复理论
    2.3 移动媒体工具与旅游的相关研究
        2.3.1 技术哲学
        2.3.2 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2.3.3 移动媒体工具对旅游业的影响
        2.3.4 移动媒体工具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2.4 旅游者交往行为的相关研究
        2.4.1 旅游者交往行为的内涵与维度
        2.4.2 旅游者交往行为的驱动因素
        2.4.3 旅游者交往行为效能的相关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移动媒体工具介入与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关系结构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3.1.1 研究方法
        3.1.2 访谈提纲
        3.1.3 资料收集
        3.1.4 数据的分析过程
    3.2 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前导过程
        3.2.1 旅游活动中移动媒体工具的介入性质
        3.2.2 移动媒体工具介入的前导因素与理论模型
    3.3 移动媒体工具与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影响关系
        3.3.1 多层次的游客旅游交往行为
        3.3.2 移动媒体工具的时间性介入对游客交往行为的“挤占效应”
        3.3.3 移动媒体工具的功能性介入对游客交往行为的“代替效应”
        3.3.4 移动媒体工具的功能性介入对游客交往情感的“干扰效应”
        3.3.5 移动媒体工具与游客交往行为的关系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基础检验
    4.1 研究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4.1.1 问卷设计
        4.1.2 变量测量与题项设计
    4.2 预调研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检验
        4.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4.2.5 初始测量量表的形成
    4.3 正式调研与数据收集
        4.3.1 正式调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2 正式调研数据的样本结构
    4.4 正式调研的研究数据检验
        4.4.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正态性检验
        4.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 控制变量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5.1 性别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5.2 年龄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5.3 学历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5.4 月平均收入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5.5 出游方式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5.6 出游频率对主变量的差异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前导因素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1.1 移动媒体工具与旅游
        5.1.2 计划行为理论与智能手机使用
        5.1.3 日常使用习惯的溢出效应
        5.1.4 旅游目的地审美要素与智能手机使用
        5.1.5 旅游中的社交孤独与智能手机使用
        5.1.6 习惯溢出、环境刺激与理性认知的交互作用
    5.2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5.2.1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模型检验
        5.2.4 直接效应检验
        5.2.5 并列中介效应检验
        5.2.6 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作用机制
    6.1 理论基础
        6.1.1 移动技术与旅游恢复体验
        6.1.2 多层次的游客交往关系
    6.2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6.2.1 智能手机时间性介入的挤占效应
        6.2.2 智能手机功能性介入的替代与干扰效应
    6.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3.1 数据分析方法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3 相关性分析
        6.3.4 时间性介入与游客交往行为
        6.3.5 功能性介入与游客交往行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1 移动媒体工具介入游客交往行为的关系模型构建
        7.1.2 前导因素——多因素融合影响下游客移动媒体工具的使用
        7.1.3 作用机制——移动媒体工具介入对游客多层次交往行为的影响
    7.2 理论贡献与研究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正式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研究 ——基于12名戒毒人员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责任”与“家庭责任”研究
        1.2.2 “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研究
        1.2.3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1.4.1 责任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5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1.5.1 样本选取
        1.5.2 资料来源
第2章 戒毒回归的自我责任感
    2.1 自我认知下的责任感
        2.1.1 戒毒前后的责任认知
        2.1.2 我的责任就是戒毒
    2.2 回归正常的自我责任情感
        2.2.1 戒毒回归,期待正常
        2.2.2 因为家人,所以戒毒
    2.3 戒毒与花销的自我责任行为
        2.3.1 积极戒毒,保持操守
        2.3.2 收支平衡,维持花销
    2.4 小结
第3章 疏离的夫妻责任感
    3.1 模糊的夫妻责任认知
        3.1.1 女性戒毒人员: 没什么责任
        3.1.2 男性戒毒人员: 陪伴照顾明确
        3.1.3 涉毒夫妻: 谁为吸毒负责
    3.2 纠缠的夫妻责任情感
        3.2.1 未婚先孕,纠结矛盾
        3.2.2 双双涉毒,埋怨烦躁
    3.3 复杂的夫妻责任行为
        3.3.1 主干家庭,父母代行家务
        3.3.2 核心家庭,经济权利争夺
        3.3.3 老夫少妻,男性承担家务
        3.3.4 两地分居,定期情感维系
    3.4 小结
第4章 性别分化的子女责任感
    4.1 女性戒毒人员的子女责任感
        4.1.1 怀胎生育的天然责任情感
        4.1.2 亲子双向互动下情感唤起
        4.1.3 内疚后悔的负性责任情感
        4.1.4 为子女而戒毒的责任行为
    4.2 男性戒毒人员的子女责任感
        4.2.1 反向投射的责任认知
        4.2.2 由负到正的责任情感
    4.3 共同的子女责任认知与行为
        4.3.1 告知隐瞒,吸毒历史
        4.3.2 关注教育,接送上学
        4.3.3 陪伴照顾,成长引导
    4.4 小结
第5章 关键责任事件下的父母责任感
    5.1 责任认知:能力与义务的博弈
        5.1.1 经济能力有限下的父母接济
        5.1.2 孝顺服侍、赡养照顾的义务
    5.2 迟缓的父母责任情感
        5.2.1 感激与内疚
        5.2.2 良知与心安
    5.3 责任事件下的应激责任行为
        5.3.1 父母老了,日常起居照顾
        5.3.2 父母病了,协助就医康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现状
        6.2.1 自我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6.2.2 夫妻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6.2.3 子女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6.2.4 父母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6.3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启示建议
        6.3.1 增强家庭制度建设,明确家庭责任内容
        6.3.2 建立双轨戒毒机制,协同就业与子女教育
        6.3.3 跟进医疗协助服务,增强个体责任能力
        6.3.4 明确夫妻责任认知,巩固夫妻责任情感
        6.3.5 开展亲职技巧培训,优化亲子责任行为
        6.3.6 界定关键责任事件,干预高危责任情境
    6.4 研究局限与讨论反思
        6.4.1 研究局限
        6.4.2 讨论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访谈提纲

(10)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旅游体验研究
        2.1.1 体验的定义
        2.1.2 旅游体验内涵
        2.1.3 旅游体验的内容研究
        2.1.4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2.1.5 旅游体验的策划与管理
    2.2 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符号学的概念及内涵
        2.2.2 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化表征
        2.2.3 旅游吸引物表征的符号学解析
    2.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2.3.1 顾客价值
        2.3.2 顾客体验价值
        2.3.3 旅游体验价值概念
        2.3.4 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因素
        2.3.5 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
    2.4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2.4.1 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
        2.4.2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研究
        2.4.3 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
    2.5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研究概念界定
        3.1.1 文化遗产旅游
        3.1.2 旅游体验价值
    3.2 研究理论基础
        3.2.1 符号论与旅游吸引物理论
        3.2.2 符号互动论与旅游吸引物的解构
        3.2.3 真实性理论
        3.2.4 空间三元论
    3.3 本文理论体系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方法
        4.1.1 解释社学会研究范式
        4.1.2 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4.1.3 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
    4.2 研究设计
        4.2.1 单案例嵌入式研究
        4.2.2 案例地选择—西安城墙
        4.2.3 抽样选择
        4.2.4 半结构化访谈
    4.3 数据采集
        4.3.1 预调研
        4.3.2 正式的数据收集
        4.3.3 网络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
        4.4.1 分析原则
        4.4.2 三级编码
    4.5 数据呈现
    4.6 可信赖性(确实性)检验
    4.7 研究伦理
第五章 符号生产——西安城墙空间生产与旅游吸引物表征
    5.1 旅游空间生产
        5.1.1 文化主题
        5.1.2 文化要素
        5.1.3 支撑系统
    5.2 旅游吸引物表征
        5.2.1 军事文化表征
        5.2.2 历史文化表征
        5.2.3 现代文化表征
    5.3 旅游吸引物符号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符号阅读——西安城墙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解构
    6.1 数据分析过程——初始范畴与主范畴提炼
    6.2 数据呈现与研究分析
        6.2.1 主题感知
        6.2.2 氛围感知
        6.2.3 节事感知
        6.2.4 真实性感知
        6.2.5 服务感知
        6.2.6 五大属性组间的互动
    6.3 .内容分析法
        6.3.1 样本选取
        6.3.2 样本处理
        6.3.3 词频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比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符号互动下西安城墙主客双方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
    7.1 游客体验感知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7.1.1 数据分析过程与呈现
        7.1.2 认知价值
        7.1.3 情感价值
        7.1.4 休闲娱乐价值
        7.1.5 功能价值
    7.2 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与旅游体检价值
        7.2.1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与体验属性
        7.2.2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7.3 主客互动旅游体验价值生成模型构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主客双方文化符号互动的关联及差异
        8.1.2 游客主体符号阅读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8.1.3 文化遗产地客体符号表征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8.1.4 主客双方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8.2 研究不足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 B 管理者访谈内容
附录 C 旅游者访谈提纲
附录 D 部分游客访谈内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彭丹(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藏族格言故事选》(节选)汉英翻译报告[D]. 裴梅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J市A幼儿园中班合作游戏课程化实施的研究[D]. 董雅新. 渤海大学, 2021(02)
  • [4]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戴叶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冒名登记股东资格确认裁判规则探析 ——基于63个司法案例的展开[D]. 李胜卡.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7]湘西凤凰古城的“非地方化”研究[D]. 蘧海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移动媒体工具对游客旅游交往行为的影响 ——前导因素与作用机制[D]. 杨钦钦. 华侨大学, 2020(12)
  • [9]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研究 ——基于12名戒毒人员的访谈[D]. 黄雅兰.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D]. 李艳.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吊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