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其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其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一、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万炜[1](2021)在《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和萜类物质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枸杞Lycium spp.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药膳通用。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对枸杞的危害严重,化学农药防治造成残留、污染等问题。寻找环境友好型杀虫剂显得尤为重要。细穗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var.ianthin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内蒙古的芳香植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芳香植物,寻求枸杞害虫绿色防控途径,本文采用蒸馏法提取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并经GC-MS分析其成分;采用药膜法、浸渍法测定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及12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12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及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通过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2-乙基咪唑和枯茗醇对枸杞木虱致死作用机理,并就12种萜类化合物两两混合作用效果及机理进行比较分析,为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细穗密花香薷精油的提取率为0.25%,鉴定成分17种,占总成分的83.93%。其中含量超过1%的有9种,分别为枯茗醇(27.07%)、2-溴异戊酸甲酯(18.67%)、2-烯丙基双环[2.2.1]庚烷(16.57%)、棕榈酸(6.08%)、硬脂酸(3.66%)、2-乙基咪唑(3.34%)、石竹烯(2.83%)、α-律草烯(1.2%)及杜松烯(1.08%)。2.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成虫有一定的驱避和毒杀作用,精油处理3h时的最大驱避率为21.8%。对成虫致死中浓度LC50为5.47 m L/L,对三龄和四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13.06 m L/L和19.05 m L/L,五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大于20.0 m L/L。3.12种萜类化合物中,0.1%的1,8-桉叶素、0.1%的甲基胡椒酚及0.1%的2-乙基咪唑对枸杞木虱成虫具有较好驱避作用,而0.1%的α-蒎烯和0.1%的β-蒎烯具有吸引作用。枯茗醇和枯茗醛对枸杞木虱若虫的毒杀作用强,枯茗醇对三龄、四龄及五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2.78 m L/L、3.20 m L/L和4.45 m L/L。枯茗醛对三龄、四龄及五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5.31 m L/L、8.54 m L/L和12.58 m L/L。2-乙基咪唑与枯茗醇对成虫的毒力最好,LC50分别为0.52 m L/L和2.17 m L/L。4.12种萜类化合物两两混合对枸杞木虱的毒杀作用表现为增效、拮抗及相加。66种混合中,19种混合表现为增效、21种为拮抗,26种为相加作用。其中,二氢香芹酮和左旋香芹酮混合增效最强,增效强度χ2为113.6,对枸杞木虱的死亡率为98.4%,左旋香芹酮和右旋香芹酮混合增效强度χ2为61.4,对枸杞木虱的死亡率为98.6%。左旋香芹酮与其它萜类混合,起到增效作用的混合数最多,拮抗数最少,左旋香芹酮是最佳增效物质。5.12种萜类化合物中7种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的ACh E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是甲基胡椒酚>枯茗醛>1,8-桉叶素>α-蒎烯>右旋香芹酮>左旋香芹酮>二氢香芹酮,抑制率分别为95.01%、91.38%、87.98%、74.15%、66.89%、41.95%和35.15%;石竹烯、枯茗醇、2-乙基咪唑、柠檬烯和β-蒎烯对ACh E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GST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左旋香芹酮及枯茗醛对GST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65.4%和58.8%,甲基胡椒酚、2-乙基咪唑及柠檬烯对GST抑制率较低,分别为28.5%、27.6%和22.6%。枯茗醛、二氢香芹酮和1,8-桉叶素对Car E具有抑制作用,枯茗醛对Car E的抑制率最强,为33.4%。甲基胡椒酚、α-蒎烯、右旋香芹酮、左旋香芹酮、石竹烯、枯茗醇、2-乙基咪唑及柠檬烯对Car E具有激活作用,其中枯茗醇的激活率为51.8%。6.分别对经2-乙基咪唑、枯茗醇处理及对照的枸杞木虱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了188590个Unigene序列,注释到42461个Unigene序列,占22.51%。其中GO注释中,分子功能类基因最多。在KOG中,注释涉及最多的功能组为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涉及Translation基因最多。DEGs分析结果明确了枯茗醇与2-乙基咪唑的作用机理可能不同,枯茗醇处理组与对照之间有767个DEGs,其中359个上调,408个下调。2-乙基咪唑处理组与对照之间有907个DEGs,334个上调,573个下调。这些DEGs主要与生长发育及代谢相关,其中枯茗醇组与对照组中有9个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相关的DEGs、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1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和1个谷氨酸受体。从2-乙基咪唑组与对照组的DEGs中获得40个杀虫剂靶标及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其中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相关32个,与谷氨酸受体相关3个,与热休克蛋白相关2个,与转运蛋白、离子通道、酚氧化酶相关各1个。综上所述,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有显着的毒杀作用;左旋香芹酮是最佳增效物质;2-乙基咪唑与枯茗醇对成虫的毒力最好,其杀虫机制可能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细胞色素P450有关。

许力山[2](2021)在《三种次生物质与溴氰虫酰胺对舞毒蛾P450和GST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毒蛾是一种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在大规模暴发期经常对农林业造成严重破坏。防治舞毒蛾的传统方法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但化学防治带来的抗性、残留和再生猖獗的“3R”问题日益突出。杨树为舞毒蛾主要寄主之一,在受到危害时可产生次生物质抵御取食。为探究杨树主要次生物质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对化学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次生物质黄酮、槲皮素和芦丁为对象,依据杨树叶片内的含量添加入人工饲料中,选择2个CYP基因(LdCYP6B53和LdCYP6AN15v1)和4个GST基因(LdGSTe2、LdGSTs1、LdGSTs2和LdGSTz1),利用RNAi技术探讨这些基因对次生物质黄酮和槲皮素解毒功能的影响;并在含有溴氰虫酰胺的饲料中添加次生物质黄酮、槲皮素和芦丁,通过测定不同联合处理下舞毒蛾的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CYP和GST家族基因在不同处理组下的表达量,综合评价舞毒蛾2龄幼虫在3种次生物质胁迫下对溴氰虫酰胺敏感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RNAi技术沉默舞毒蛾3龄幼虫LdCYP6B53、LdCYP6AN15v1、LdGSTe2、LdGSTs1、LdGSTs2和LdGSTz1基因,不同基因有效沉默效率呈现时间效应。LdGSTe2在72 h沉默效率最高,表达量比对照GFP降低57.96%,与其他时间点沉默效率差异极显着(P<0.01),而LdCYP6B53、LdCYP6AN15v1、LdGSTs1、LdGSTs2和LdGSTz1 均在48 h达到最大沉默效率,依次比对照降低59.24%、34.21%、23.19%、43.80%和32.89%。舞毒蛾CYP与GST基因沉默对存活率无显着影响(均高于90%),但体重和营养利用指标存在差异显着性。对照组体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显着高于注射dsRNA处理组,不同处理组 72 h 体重与 120 h 相对生长率(RGR)大小依次为GFP>LdCYP6B53>LdGSTz1≈LdCYP6AN15v1>LdGSTs1≈LdGSTs2>LdGSTe2。注射dsLdGSTe2处理组RGR和相对取食量(RCR)最低,分别为62.01%和184.69%;注射dsLdGSTs1处理组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最低,分别为28.89%和31.70%。进一步将不同舞毒蛾沉默体接入含有次生物质黄酮和槲皮素的饲料后,存活率和体重变化显着。饲喂黄酮的对照组存活率为90%,而注射目的基因dsRNA的处理组的存活率为56.67%~76%,二者存在显着差异;饲喂槲皮素的dsGFP对照组存活率为95%,显着高于注射目的基因dsRNA的处理组,其中存活率最高为注射dsLdGSTs2(83.33%),存活率最低为注射dsLdGSTs1(62.86%)。接入含黄酮的饲料后72 h,对照dsGFP的体重为20.16 mg,显着高于注射dsRNA处理组,其中LdGSTe2体重最低,为16.30 mg;取食含槲皮素饲料后,对照dsGFP体重为20.36 mg,显着高于处理组。这些结果表明舞毒蛾CYP和GST基因沉默对昆虫取食和食物营养利用产生抑制作用,对次生物质黄酮和槲皮素适应性降低。2、在含有溴氰虫酰胺人工饲料中添加黄酮、槲皮素、芦丁并检测48 h存活率,发现饲喂溴氰虫酰胺单剂的处理组存活率显着低于对照(DMSO)和次生物质处理组,而联合处理组存活率均比溴氰虫酰胺单剂处理组略低。舞毒蛾保护酶(SOD和CAT)、解毒酶(P450、GST、CarE和AChE)活性结果显示不同胁迫处理对SOD、CAT、P450和GST均为诱导作用,且联合处理组的诱导效果主要表现高于溴氰虫酰胺处理组;对CarE和AChE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溴氰虫酰胺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抑制作用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弱。进一步检测舞毒蛾基因LdCYP6B53、LdCYP6AN15v1、LdGSTe2、LdGST1、LdGSTs2和LdGSTz1的表达量,除LdGSTs2外,其他基因对不同胁迫主要表现为诱导效果,诱导程度为对照的1.01~46.38倍。以上结果表明次生物质的添加可诱导舞毒蛾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以及CYP和GST基因的上调,但与杀虫剂竞争解毒酶的结合位点,导致杀虫剂降解效率降低、毒性增强,形成毒性协同的联合作用效果。本文通过沉默舞毒蛾3龄幼虫LdCYP6B53、LdCYP6AN15v1、LdGSTe2、LdGSTs1、LdGSTs2和LdGSTz1基因证实其参与取食、食物利用和次生物质的解毒代谢过程。溴氰虫酰胺和次生物质(黄酮、槲皮素和芦丁)联合处理比溴氰虫酰胺单一处理的存活率低,同时溴氰虫酰胺、次生物质单一和联合作用均能诱导舞毒蛾保护酶SOD和CAT以及解毒酶P450和GST活性,并能诱导CYP和GST基因表达量升高,表明次生物质的参与可与化学杀虫剂竞争舞毒蛾解毒酶结合位点,进而增强杀虫剂毒性。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舞毒蛾对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和化学药剂的协同适应性机制,为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抗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杀虫药剂的使用与混配提供参考依据。

王天宇[3](2020)在《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的影响》文中认为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和麦蛾 Sitotroga cerealella(Olivier)是重要的储粮害虫,会对粮食造成多种危害,包括明显的重量损失以及严重的品质下降等。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了环境安全问题和害虫抗药性上升,因此在防治储粮害虫方面,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源农药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滤纸药膜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重要储粮害虫米象、麦蛾的触杀活性,用拌粮法测定了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毒杀活性,根据毒力测定结果,研究不同处理剂量和时间对两种储粮害虫三种代谢酶系活性的变化,以探讨两种药剂对试虫毒杀作用的生化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生物源药剂对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分别设置5.66、11.32、22.64、45.28、90.56 μg/cm2五个处理剂量,采用滤纸药膜法来测定两种药剂对米象成虫、麦蛾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麦蛾幼虫均有较强的触杀效果,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逐渐增加,触杀效果显着增强。处理时间越长,触杀效果越好,触杀时间从24 h延长到72 h后,蛇床子素的校正死亡率由55.6%增加到70.0%,乙基多杀菌素的效果由65.5%增加到74.5%,乙基多杀菌素的防效要略高于蛇床子素。两种药剂对米象成虫有极强的触杀效果,随着处理时间和剂量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步增加,高剂量处理24 h到72 h,蛇床子素的效果由67.8%提高到78.4%,乙基多杀菌素对米象的防效由74.5%增加到86.7%。触杀毒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过72 h药剂处理,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麦蛾幼虫的LD50分别为31.17、26.85μg/cm2;两种药剂对米象成虫的LD50分别为22.95、18.13μg/cm2,显示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成虫、麦蛾幼虫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2两种生物源药剂对储粮害虫的毒杀作用分别设计了 0.25、0.5、1、2、4 mg/kg 5个处理剂量,采用拌粮法测定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米象成虫、麦蛾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米象和麦蛾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且两种药剂的毒杀效果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强。用4 mg/kg处理15 d后,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麦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和89%;对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乙基多杀菌素对两种试虫的毒杀效果要强于蛇床子素。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处理麦蛾幼虫15 d后的LD50分别为1.05、0.78 mg/kg,处理米象成虫15 d后的LD50分别为0.19、0.17 mg/kg,表明这两种药剂对米象、麦蛾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3两种生物源药剂对两种储粮害虫代谢酶活性的影响3.1两种药剂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剂量效应分别用0.25、0.5、1、2、4 mg/kg剂量的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拌粮法处理试虫,24 h时测定米象成虫和麦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乙基多杀菌素对米象和麦蛾体内AChE活性表现出较强的诱导效果;对两种试虫体内GST和CarE活性呈现剂量效应,处理剂量越高,对酶活力抑制作用越强。(2)蛇床子素对两种试虫体内AChE和GST均表现出抑制效果;低剂量处理后,对米象CarE活性起诱导作用,对麦蛾CarE活性无明显影响,随着剂量升高均转为抑制效应。3.2两种药剂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代谢酶的时间效应分别用两种药剂的LD50剂量处理米象成虫和麦蛾幼虫,12、24、36、48、60、72 h检测AChE、GST、Car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在36h之前对试虫AChE呈促进作用,之后显现抑制作用且越来越强。72 h时,两种药剂均对试虫AChE抑制作用最强;乙基多杀菌素48 h对两种试虫GST活力抑制作用最大,72 h对两种试虫CarE活力抑制最强;蛇床子素60 h对两种试虫GST与Car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高。

张鑫泽[4](2020)在《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克隆及功能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农业昆虫之一,且繁殖速度快、全球各地均有分布。而端粒逆转录酶TERT是端粒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亚单位,该基因不仅可以诱导端粒酶活性影响细胞衰老、凋亡,还具有除依赖端粒酶以外的其他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萝卜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扩增、RNAi技术、转录组测序及q RT-PCR等方法克隆得到了萝卜蚜端粒酶TERT基因的CDS序列,在m RNA水平上检测了不同处理下TERT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通过RNAi技术初步探究了TERT基因在萝卜蚜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为萝卜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本地转录组库筛选得到萝卜蚜TERT基因的相关序列,利用基因扩增手段克隆得到了TERT基因的CDS序列。该基因的CDS区全长序列长度为2658 bp,能够编码885个氨基酸残基,其二级结构含41个α-螺旋,60个卷曲螺旋并得到了5种预测的三级结构模型。将其上传至NCBI后比对发现,该基因与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同源性最高,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低。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TERT基因在萝卜蚜不同龄期及不同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萝卜蚜成虫期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各龄期均有显着性差异;1龄若虫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成虫的表达量,但显着高于2龄、3龄、4龄若虫的表达量;4龄若虫表达量最低,但与2龄、3龄若虫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随后选取发育基本成熟且TERT基因表达量最低的4龄萝卜蚜若虫进行解剖,能够同时在4龄萝卜蚜的头部、胸部、腹部检测到TERT基因的表达,且腹部表达量最高。3.选取2段不同长度的TERT基因不同序列利用RNAi技术对萝卜蚜进行功能探究。研究发现,RNA干扰24 h后,处理组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下调了40.6%和41.3%,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且两个不同干扰长度的处理组之间的下调水平并无差异。RNA干扰48 h后,处理组TERT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显着下调了73.9%和57.0%,干扰TERT基因片段2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RNA干扰72 h后,处理组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下调了69.0%和48.2%,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且两个不同干扰长度的处理组之间的下调水平并无差异。生物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干扰萝卜蚜TERT基因能够显着提高死亡率,延长发育历期,降低体长、产仔率以及成虫寿命。4.将干扰TERT及EGFP基因72 h后的萝卜蚜,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平均数目为51,190,754及461,296,156条的Cleaning Reads,通过组装得到92371条Unigene序列,平均长度为766 bp。GO注释显示,分子功能类条目注释所占比例最高,其中与ATP结合有关基因注释最多,含4320条序列占8.8%。KEGG注释显示,人类疾病相关条目最多,其中与癌症通路有关的基因注释比例最高,含644条序列占4.9%。KOG注释显示,除了功能未知一类,占比例最大的为信号转导机制条目占全部基因注释的13%。随后选取校正后的P值(FDR)作为筛选差异基因的关键指标,通过筛选一共得到545个差异基因,其中165个基因表达上调,380个基因表达下调。GO分析表明,TERT基因经RNA干扰后抑制了与细胞、有机物、高级分子等相关通路的合成及代谢过程。KEGG分析表明,TERT基因经RNA干扰后诱导了核糖体合成、氧化磷酸化、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相关通路基因的下调。

尚小飞[5](2019)在《四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病虫害严重危害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药物仍是控制农业病虫害的主要方式,但其带来的药物残留、耐药性和再猖獗等问题给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由于天然产物的高效、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从中发现天然源农用药物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以立枯丝核菌、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植物常见病原真菌及褐飞虱、东方粘虫等作物害虫和兔痒螨等动物外寄生虫为研究对象,对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醌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等天然产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发现安全、高效的先导化合物。1.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在前期对新白叶藤碱衍生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基础上,对其母核结构的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立枯丝核菌和稻瘟病菌为研究对象,对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新白叶藤碱、白叶藤碱及异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研究时发现,新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新白叶藤碱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对立枯丝核菌毒力最强;应用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及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分子捕捉技术和其它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杀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新白叶藤碱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复合酶III的Fe-S蛋白亚基显着抑制其酶活性,阻断电子传递链和能量代谢,进而造成菌丝死亡。同时,新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也可能与细胞核功能的抑制有关。2.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简单苯丙素类在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本文选取8种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对其杀菌、杀虫、杀螨活性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杀菌活性研究发现,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大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较强,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较弱。所测化合物中,异丁香酚的杀菌活性最好且杀菌谱较宽,浓度为50μg/m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立枯丝核菌及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6.05%、78.67%和53.89%。杀虫活性研究发现,丁香酚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最好,LC50为89.22μg/mL;乙酸丁香酚酯对东方粘虫的杀虫活性较好,与阳性对照药物川楝素相当。杀螨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丁香酚具有良好的体外杀螨活性,且能有效治愈患螨病兔;应用转录组学和分子捕捉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首次发现,丁香酚通过作用于螨虫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链2的Phe198、Glu211和Lys288氨基酸残基抑制其酶活性,进而阻断电子传递链和能量产生,导致螨虫死亡,其对复合酶I链2的结合具有种属选择性,对昆虫更为敏感,毒性更大,但对哺乳动物较为安全。3.醌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醌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本文中我们对其杀菌、杀虫及杀螨生物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大部分醌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毒力,其中蓝雪醌的杀菌活性最好且杀菌谱较广,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值为2.84-10.53μg/mL,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嘧菌酯;蓝雪醌处理立枯丝核菌后导致菌丝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膜渗透性增加而引起内容物外流,线粒体肿胀且膜电位降低和活性氧簇发生富集,细胞核被破坏;蓝雪醌通过作用于立枯丝核菌的多个靶点而发挥其杀菌活性,对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影响较为显着。杀虫及酶抑制活性研究发现,醌类化合物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优于东方粘虫,其中,大黄素对褐飞虱和东方粘虫的杀虫活性最好,LC50分别为84.30μg/mL和548.74μg/mL;通过酶活性抑制实验对其杀虫机理研究初步发现,大黄素显着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且激活细胞色素P450s的活性,杀虫机理可能与通过诱导激活P450s而增加昆虫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通过抑制GST活性阻断II相代谢系统有关,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障碍也是导致昆虫死亡的重要原因。杀螨及酶抑制活性研究发现,胡桃醌和蓝雪醌的体外杀螨活性最好,能有效治愈患螨病兔,且无皮肤刺激性;两个化合物的杀螨活性可能与螨虫的神经传导和运动功能的破坏等有关。细胞毒性研究表明,蓝雪醌和大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且前者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较大,其临床使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胡桃醌的细胞毒性较弱。4.香豆素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抗细菌等活性,本文中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活性进行研究。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中,4-甲氧基香豆素对立枯丝核菌的杀菌活性最好,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嘧菌酯,其能引起立枯丝核菌细胞膜破坏和渗透性增加,导致内容物的外泄,同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富集活性氧簇,引起菌丝死亡。4-甲氧基香豆素可能通过细胞膜和线粒体发挥作用而导致菌丝死亡。杀虫及酶抑制活性研究发现,6-甲氧基当归素的杀褐飞虱活性最好,LC50为122.7μg/mL,显着抑制AChE、GST活性和激活P450s活性,可作为I相代谢中P450诱导剂促使虫体对药物敏感,随后通过抑制虫体的解毒作用导致褐飞虱死亡;4-甲氧基香豆素对东方粘虫毒力较强。杀螨及细胞毒性研究发现,4-甲氧基香豆素的杀螨活性最好;4-甲氧基香豆素和6-甲氧基当归素对人正常肝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较弱或无毒性,IC50均大于100μg/mL。本研究中首次发现新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阐明了其杀菌作用机制;明确了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作物害虫及兔痒螨的毒力,发现丁香酚、大黄素、胡桃醌、蓝雪醌、6-甲氧基当归素、4-甲氧基香豆素等具有良好杀菌、杀虫和杀螨活性的化合物;初步研究了蓝雪醌、4-甲氧基香豆素的杀菌作用机理,探讨了大黄素、胡桃醌、蓝雪醌、6-甲氧基当归素和4-甲氧基香豆素的杀虫、杀螨作用方式,阐明了丁香酚杀螨作用靶点,为后续四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武海斌[6](2019)在《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俗称韭蛆,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地下害虫,是制约韭菜产业发展的重大生物灾害。目前,防治韭蛆仍以化学杀虫剂为主,不仅导致其抗药性大幅度提高,还严重影响韭菜的食用品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作为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但其田间杀虫效果缓慢且不稳定。为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同时提高EPN防治效果,本文系统研究了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施用技术等因素对低浓度噻虫嗪与EPN混用防控韭蛆效果的影响,筛选出可应用于田间的增效组合,并明确其田间施用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处理方式下低浓度噻虫嗪对EPN杀虫效果及其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低浓度噻虫嗪对EPN觅食能力和攻击能力的变化,阐明噻虫嗪对EPN防控韭蛆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对EPN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1.系统研究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噻虫嗪浓度、EPN浓度、韭菜迟眼蕈蚊虫态及龄期等因素对EPN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增效组合。嗜菌异小杆线虫H06(H06)、印度异小杆线虫LN2(LN2)、小卷蛾斯氏线虫NC116(NC116)、小卷蛾斯氏线虫All(All)、长尾斯氏线虫X-7(X-7)和芜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Sf)等6种类EPN对该虫的致死率不同。EPN与低浓度噻虫嗪混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利用100 IJs/虫的Sf、All和LN2分别与15 mg/L噻虫嗪混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94%、89.92%和96.64%,均显着高于X-7、H06和NC116。在温度20℃~25℃、土壤含水量10%~18%条件下,60 IJs/虫Sf与15 mg/L的噻虫嗪混用对韭蛆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2.创新Sf与噻虫嗪混用的施用技术,提出了“减药增效”科学施用方法。采用7.5亿IJs/ha的Sf与1.0 kg a.i./ha的噻虫嗪混用间隔28 d施用两次的方法,其防治效果均超过90%,持续防治达6周,显着高于噻虫嗪单用(6.0 kg a.i./ha)、Sf单用(30亿IJs/h)和Sf(15亿IJs/ha)与噻虫嗪(2.0 kg a.i./ha)混用的,且在处理56 d时,对韭菜具有最高的保苗效果和增产率,分别为97.75%和61.80%。3.明确Sf(60 IJs/虫)与噻虫嗪(15 mg/L)在不同处理方式下混用(噻虫嗪与Sf同时混用、Sf对噻虫嗪处理的韭蛆以及噻虫嗪对Sf处理的韭蛆)对韭蛆3龄幼虫杀虫效果显着高于Sf单用和噻虫嗪单用,且对韭蛆体内酶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Sf与噻虫嗪同时混用处理韭蛆3龄幼虫,处理72 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96.6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12 h、24 h和36 h时,两者混用时韭蛆体内酶原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3.88%、46.87%和57.99%,均显着高于对照组、Sf处理组、噻虫嗪处理组。处理24 h时,两者混用组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48%、28.73%、71.04%和29.97%;处理36 h时,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6.34%、42.22%、58.37%和11.87%,均显着低于对照组、Sf处理组和噻虫嗪组,比单剂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噻虫嗪处理韭蛆36 h后再用Sf处理36 h的校正死亡率为76.35%,较Sf对未处理韭蛆的提高了4.40倍。与Sf对未处理韭蛆相比,处理48 h时,其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降低了27.66%、14.61%、19.42%和19.79%;在处理60 h时,则分别降低了33.71%、36.78%、24.13%和3.26%,具有更强抑制作用。Sf处理韭蛆24 h后再用噻虫嗪处理48 h的校正死亡率为87.16%,较噻虫嗪对未处理韭蛆的提高了1.65倍。与噻虫嗪对未处理韭蛆相比,在处理60 h时,其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降低了38.50%、38.30%、25.80%和51.33%,具有更强抑制作用。4.明确了噻虫嗪处理的Sf在扩散、定向和募集等3个阶段中的觅食能力均显着高于未处理Sf的。处理12 h时,噻虫嗪处理的Sf对清水、韭蛆、韭菜茎和韭蛆+韭菜茎扩散距离较未处理Sf的分别提高了22.52%、16.17%、8.88%和21.06%,其中对韭蛆+韭菜茎的扩散距离均显着高于对清水、韭蛆和韭菜茎,且在pH值为7.0和20℃~25℃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噻虫嗪处理的Sf分别对韭蛆+韭菜茎、韭蛆、韭菜茎和清水的定向能力是未处理Sf的1.46倍、1.21倍、1.57倍和1.80倍,且对韭蛆+韭菜茎、韭蛆、韭菜茎的趋性指数均显着高于未处理的Sf,其中对韭蛆+韭菜茎趋性指数最高,趋性指数为0.23,表现高趋性,而未处理Sf对韭蛆+韭菜茎的趋性指数为0.13,表现较弱趋性。处理4 h~12 h时,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韭菜茎和蘸有韭菜茎汁液的韭蛆的募集能力均显着高于未处理的Sf,其中在处理12 h时,对蘸有韭菜茎汁液的韭蛆的募集能力最高,达到49.83%,比对韭蛆、韭菜茎的募集能力提高了1.25~1.98倍。5.明确了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攻击率、消耗率、日最大致死量和搜寻效应均高于未处理Sf的,而处理时间则显着降低。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于未处理的Sf,处理6 h时,较未处理的Sf的提高了2.13倍。当Sf浓度固定在6 400 IJs/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和Ш型方程,与未处理的Sf相比,噻虫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攻击率(a’=0.5592)提高了42.46%,处理时间(Th=0.0081d)则降低了44.90%,消耗率(a’/Th)提高了2.59倍,日最大致死量(Namax)则分别提高了1.81倍(HollingⅡ)和1.41倍(HollingШ)。而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搜寻效应均随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当韭蛆密度固定在40头/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致死效果均随着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则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噻虫嗪处理的Sf的搜寻效应和相互干扰参数均高于未处理Sf的。

张敏,刘佳,傅伟杰,代光辉[7](2018)在《姜黄根提取物对苜蓿蚜成蚜有杀虫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文中提出【目的】明确姜黄Curcuma longa根乙醇提取物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成蚜的生物活性和活性成分,并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为利用姜黄根提取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苜蓿蚜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植物化学手段和生物活性跟踪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并结合薄层层析检测方法从姜黄根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对苜蓿蚜成蚜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并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浸渍法测定姜黄根提取物对苜蓿蚜无翅成蚜的触杀活性,通过点滴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苜蓿蚜无翅成蚜的触杀活性。【结果】姜黄根95%乙醇提取物对苜蓿蚜无翅成蚜具有触杀活性,处理后24 h的LC50值为3 226.27 mg/L。从姜黄根中分离得到的活性化合物为芳姜黄酮,该物质对苜蓿蚜无翅成蚜表现出较好的触杀活性,处理后24 h的LC50值为706.10 mg/L。【结论】姜黄根95%乙醇提取物对苜蓿蚜成蚜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芳姜黄酮是主要的活性物质。

凌斯全[8](2017)在《Itol A对褐飞虱的生理影响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tol A是从大风子科植物伊桐Itoa orientalis Hemsl.中分离到的结构新颖的isoryanodane型二萜类化合物,其杀虫活性已有广泛报道,但其杀虫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为研究对象,在测定itol A对褐飞虱生物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 itol A对褐飞虱的生理生化以及蛋白质组的影响,为明确itol A的杀虫机理以及为开发利用itol A作为防治褐飞虱的新型药剂或先导结构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稻茎浸渍法测定结果表明,itolA对褐飞虱3龄若虫具有毒杀活性,48h和72h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741.99 mg/L和438.05 mg/L;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itolA对褐飞虱长翅雄虫和长翅雌虫均具有触杀活性,其24h的致死中量(LD50)值分别为0.18μg/头和0.58μg/头,并且中毒的试虫出现运动失衡、腿部颤动的症状;蜜露法测定结果表明,itolA对褐飞虱长翅雌虫具有拒食作用,24h和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值分别为248.17 mg/L 和 148.57 mg/L。分别在活体和离体条件下测定了 itol A对褐飞虱乙酰乙酰胆碱酯酶(AChE)、Na+/K+-ATP 酶(Na+/K+-ATPase)和 Ca2+-ATP 酶(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itol A对褐飞虱AChE的活体和离体活性均无显着作用,而对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活体活性有显着影响,其活性均随着itol A剂量的增大而降低,随处理时间先升高后迅速降低,至8 h时均被显着抑制;itolA对Na+/K+-ATPase的离体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达10.00mg/L时,抑制率为12.30%,达显着水平,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大,其抑制率不再升高,而Ca2+-ATPase的离体活性随着itolA的浓度增加而有所升高,至100.00mg/L时,其活性比对照高14.10%,差异达显着水平。测定结果表明,itol A可能并不直接作用于Na+/K+-ATPase和Ca2+-ATPase,而是对机体影响的后效应。在活体条件下测定了 itol A对褐飞虱解毒代谢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tol A处理后,褐飞虱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被显着抑制,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增加,抑制率增大;羧酸酯酶(CarE)表现复杂,其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波动变化,表现出抑制—恢复正常—再抑制—激活—恢复正常的趋势;酸性磷酸酯酶(ACP)的活性被激活,各处理的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碱性磷酸酯酶(AKP)的活性无显着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剂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迅速降低,最终被显着抑制。采用TMT标记、LC-MS/MS技术以及联合数据库,研究了 itolA处理后褐飞虱体内蛋白质组表达的变化,从中鉴定到35个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其中7个上调表达,28个下调表达,主要涉及代谢、氧化还原、信号转导、转运、蛋白质过程、RNA过程、结构蛋白等多个功能领域。上述的试验结果表明,itolA对褐飞虱具有显着的毒杀、触杀和拒食活性,能够显着影响褐飞虱体内主要的解毒代谢酶、保护酶和ATP酶的活性以及多种重要蛋白质的表达,扰乱虫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使itol A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效果。因此,将itol A作为防治褐飞虱的新型药剂或先导结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王卅[9](2016)在《八角茴香提取物与几种绿僵菌对桃蚜的协同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蚜(M.persicae)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可以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长期的化学农药防治带来了严重的“三R”问题。植物源农药和虫生真菌类杀虫剂以其安全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本研究以八角茴香果实的有机溶剂提取物和几种绿僵菌单独处理及分别混用对桃蚜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并研究了混合处理与绿僵菌单独处理后对桃蚜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为研究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绿僵菌是否存在增效作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八角茴香干果的有机溶剂浸提用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八角茴香干果在35℃下进行热提取,提取率分别为20.10%、11.61%和16.67%。2八角茴香提取物和绿僵菌单独处理对桃蚜的生物活性2.1八角茴香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作用设计了0.04、0.20、1.00和5.00 mg/m L4个浓度梯度,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对桃蚜有较强的触杀效果。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使用喷雾法处理桃蚜后,LC50分别为0.3809、0.1854和0.2660 mg/m L,处理7d后,最高浓度5.00 mg/m L下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89%、98.29%和95.73%;最低浓度0.04 mg/m L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3.16%、21.37%和16.24%,表明在此浓度下,几种溶剂的八角茴香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活性极低。2.2绿僵菌对桃蚜的毒力分别将黄绿绿僵菌Mf82、Mf04菌株和金龟子绿僵菌Ma60、Ma40菌株,配制成浓度为1×108,1×107,1×106个孢子/m L的悬浮液,对桃蚜进行喷雾法处理。结果表明:4种菌株均对桃蚜有较强的毒力。1×108个孢子/m L浓度下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35%、65.83%、78.95%和83.33%,4种菌株对桃蚜的活性大小为Mf82>Ma40>Ma60>Mf04,且4种菌液对桃蚜的触杀效果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3八角茴香提取物和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生物活性3.1适宜浓度的八角茴香提取物和黄绿绿僵菌混配对桃蚜的毒力采用喷雾法,混用增效所选混剂在单剂死亡率介于30%70%的浓度下将两单剂混合,混合后的浓度保持与它们单用时相同的水平。本实验采用八角茴香3种溶剂提取物浓度均为0.20 mg/m L,4株绿僵菌Mf82、Ma40、Ma60、Mf04的浓度分别为1×106,1×107,1×106,1×106个孢子/m L 3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12组处理的实际死亡率均显着大于理论死亡率。通过对比c·f值可知:石油醚提取物与黄绿绿僵菌Mf04混合的c·f值为18.48;石油醚提取物与金龟子绿僵菌Ma60混合的c·f值为15.63,此两组混合处理表现为相加作用;而其他10组处理的c·f值均>20,表现为增效作用。3.2低剂量八角茴香提取物和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触杀活性采用喷雾法利用低浓度的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0.04 mg/m L)与1×108,1×107,1×106个孢子/m L浓度的几种绿僵菌菌株的孢子悬浮液对桃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在处理10 d时,在1×108个孢子/m L浓度下,4种菌株黄绿绿僵菌Mf82、Mf04、金龟子绿僵菌Ma60、Ma40对桃蚜的校正防效分别达100.00%、88.89%、97.37%和98.25%,而未添加八角茴香提取物之前的数值分别为90.35%、65.83%、78.95和83.33%,混用后致死率明显增加;而且LT50也有所缩短,在1×106个孢子/m L浓度下,添加了八角茴香提取物之后4种菌株的LT50分别缩短了3.36d、9.97d、4.88d和2.75d。说明在添加了微量的八角茴香提取物之后,几种绿僵菌对桃蚜的致死率都有提高,且侵染死亡的速度加快。3.3八角茴香提取物和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盆栽药效实验利用低浓度(0.04 mg/m L)的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和4株绿僵菌的1×108、1×107、1×106个孢子/m L浓度混用,对盆栽甘蓝上的桃蚜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甘蓝7d时,在1×108个孢子/m L浓度下,黄绿绿僵菌Mf82、Mf04、金龟子绿僵菌Ma60、Ma40对桃蚜的校正防效分别达88.33%、74.69%、81.43%和86.27%,相同条件下以Mf82菌株的防治效果最好,Mf04的效果最弱。4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对桃蚜体内CAT保护酶活性的影响4.1对桃蚜体内CAT活性的浓度效应以0.04 mg/m L的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和4种绿僵菌的3种不同浓度1×108,1×107和1×106个孢子/m L对桃蚜进行触杀处理,3d后测定其体内CAT活性,结果表明:添加了微量八角茴香提取物的4种绿僵菌对桃蚜体内的CAT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不同菌株中黄绿绿僵菌Mf82对桃蚜体内的CAT抑制作用最强,黄绿绿僵菌Mf04最弱,与触杀效果呈正相关,与未添加八角茴香提取物的4种菌株的毒力对比,前者的抑制作用略强,说明CAT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蚜虫死亡的原因之一。其中0.04 mg/m L的乙醇提取物对桃蚜CAT的抑制活性极微小,但其加入4种绿僵菌菌液之中以后,使绿僵菌对桃蚜体内CAT的抑制作用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4.2对桃蚜体内CAT活性的时间效应以4种菌株的LC50(黄绿绿僵菌Mf82:9.62×105个孢子/m L,黄绿绿僵菌Mf04:1.29×107个孢子/m L,金龟子绿僵菌Ma60:2.62×106个孢子/m L,金龟子绿僵菌Ma40:8.09×105个孢子/m L)与0.04 mg/m L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混用处理桃蚜后,结果显示:处理后24 h时试虫体内的CAT活性均表现出高于对照,表现出被激活,随后的时间里试虫体内CAT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而且到达最低水平的时间也不同,与未添加0.04 mg/m L八角茴香提取物的4种菌株处理组对比,前者达到最低水平的时间明显缩短。

魏琳琳[10](2014)在《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及两种保护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以传播多种病毒病,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长期的化学农药防治带来了严重的“三R”问题。为了开发低毒、无残留及对环境友好的植物源农药,本研究以“药食同源”的八角茴香干果为材料,用不同极性的3种有机溶剂分别对其进行提取,并对各提取物的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利用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和甘蓝蚜的盆栽药效试验,并研究了不同提取物触杀处理后对甘蓝蚜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为将八角茴香开发为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八角茴香干果的有机溶剂浸提以及提取物的成分分析用甲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八角茴香干果在35℃下进行热提取,提取率分别为24.83%、14.00%和19.06%。采用GC-MS分析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45、44和42种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反式茴香脑,其含量分别为62.05%、61.99%和47.52%。对八角茴香提取物中组成成分的分析,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其杀虫活性成分以及分离、纯化提供一定的依据。2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测定2.1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触杀作用设计了0.188、0.375、0.750、1.500和3.000 mg/mL5个浓度梯度,采用喷雾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对甘蓝蚜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的2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均对甘蓝蚜有较强的触杀效果。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使用喷雾法处理甘蓝蚜60 h后,致死中浓度LCso分别为0.281、0.176和0.115 mg/mL,3.000 mg/mL浓度下对甘蓝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36%、96.38%和89.41%;使用浸渍法处理的LCso分别为0.235、0.101和0.106 mg/mL,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69%、99.55%和90.74%,表明浸渍法对甘蓝蚜的触杀效果稍好于喷雾法,且3种提取物在2种处理方法中对甘蓝蚜的触杀效果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2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作用用5个浓度测定了八角茴香各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效果。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作用随着浓度的减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000 mg/mL的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甘蓝蚜24 h时的忌避率分别为73.36%、87.72%和80.12%,忌避作用以石油醚提取物最强:低浓度下(0.188 mg/mL)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作用相当。2.3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内吸活性测定了5个浓度的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内吸活性。结果表明八角茴香各提取物对甘蓝蚜有较好的内吸杀虫活性。在以3.000 mg/mL浓度的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甘蓝蚜72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6.67%、68.01%和79.19%,LCso分别为1.161、0.713和0.424 mg/mL,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甘蓝蚜内吸作用最强。2.4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种群抑制作用采用喷雾法将5个浓度梯度的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均匀喷洒到甘蓝叶片上,以丙酮水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同种提取物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甘蓝蚜的种群抑制作用显着增强;在3.000mg/mL浓度下,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种群抑制率分别为47.11%、56.31%和52.38%,以石油醚提取物对蚜虫的种群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次之,最弱的是甲醇提取物。3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盆栽药效实验利用5个浓度的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对盆栽甘蓝上的蚜虫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用浓度为3.000 mg/mL处理甘蓝5 d时,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甘蓝蚜的校正防效分别达86.06%、89.57%和88.22%,相同条件下以石油醚提取物防治效果最好。4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体内2种重要保护酶活性的影响4.1对甘蓝蚜体内CAT、POD活性的浓度效应以0.188、0.375、0.750、1.500和3.000 mg/mL 5个浓度梯度的3种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进行触杀处理,24 h后测定其体内CAT、POD活性,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甘蓝蚜体内的CAT、POD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提取物中以石油醚提取物对甘蓝蚜体内的CAT、POD抑制作用最强,甲醇提取物最弱,与触杀效果呈正相关,说明CAT、POD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蚜虫死亡的原因之一。4.2对甘蓝蚜体内CAT、POD活性的时间效应以八角茴香3种提取物的LC50(甲醇:0.924 mg/mL;石油醚:0.253 mg/mL;乙酸乙酯:0.515 mg/mL)处理甘蓝蚜后,每隔12h测定体内CAT、POD活性,结果表明,12h时试虫体内CAT、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表现出被激活,随后试虫体内CAT、POD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到达最低水平的时间不同,但最后均维持在低于对照的水平。

二、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和萜类物质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精油与病虫害防治
        1.2.2 植物精油的成分
        1.2.3 精油对昆虫的毒理
    1.3 昆虫对应激刺激的转录组差异表达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提取
        2.2.2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成分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成虫寄主选择性影响
        3.2.2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不同虫期的毒杀作用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的驱避作用
        4.2.2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若虫的毒力
        4.2.3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的毒力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12 种萜类化合物两两混合对枸杞木虱成虫的毒力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酶活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6.2.2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6.2.3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2 种萜类化合物处理后的枸杞木虱成虫转录组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枸杞木虱总RNA提取
        7.2.2 枸杞木虱的转录组测序及de novo组装
        7.2.3 Unigenes功能注释
        7.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2.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验证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总讨论
    8.1 结论及总讨论
        8.1.1 结论
        8.1.2 总讨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三种次生物质与溴氰虫酰胺对舞毒蛾P450和GST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的作用
        1.1.1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的致死作用
        1.1.2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其他方面的影响
    1.2 昆虫对植物次生物质的适应机制
        1.2.1 昆虫保护SOD和CAT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响应
        1.2.2 昆虫P450和GST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响应
        1.2.3 昆虫CarE和AChE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响应
        1.2.4 昆虫解毒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响应
        1.2.5 RNAi技术在昆虫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1.3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响应化学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1.3.1 次生物质与化学杀虫剂复配药剂的应用
        1.3.2 植物次生物质影响抗药性的机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2 RNAi介导舞毒蛾P450和GST基因沉默对2种次生物质胁迫响应分析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与主要次生物质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盒)
    2.2 研究方法
        2.2.1 总RNA提取
        2.2.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2.2.3 P450和GST目的基因全长克隆
        2.2.4 PCR产物胶回收与连接、转化
        2.2.5 PCR反应及目的基因的凝胶电泳检测、测序
        2.2.6 质粒提取与含T7启动子序列模板的PCR扩增
        2.2.7 dsRNA合成
        2.2.8 显微注射及解毒酶基因沉默效率检测
        2.2.9 体重增长和营养指标检测
        2.2.10 舞毒蛾解毒酶基因沉默体对次生物质的敏感性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RT-PCR反应及测序验证
        2.3.2 dsRNA合成质量检测
        2.3.3 基因沉默效率分析
        2.3.4 解毒酶基因沉默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影响
        2.3.5 解毒酶基因沉默舞毒蛾对次生物质响应
    2.4 结果与分析
3 三种次生物质影响舞毒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与药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盒)
    3.2 试验方法
        3.2.1 次生物质和溴氰虫酰胺处理
        3.2.2 舞毒蛾存活率测定
        3.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3.2.4 过氧化氢酶(CAT)测定
        3.2.5 细胞色素P450活性测定
        3.2.6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测定
        3.2.7 羧酸酯酶(CarE)活性测定
        3.2.8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3.2.9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次生物质与溴氰虫酰胺联合作用对舞毒蛾存活率的影响
        3.3.2 次生物质与溴氰虫酰胺联合作用对保护酶与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3.3.3 次生物质与溴氰虫酰胺联合作用对解毒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粮食与虫源
    2.2 供试药剂及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4.1 触杀作用的测定
        2.4.2 毒杀活性的测定
    2.5 酶活性测定方法
        2.5.1 试虫的处理
        2.5.2 酶液的制备
        2.5.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5.4 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测定
        2.5.5 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测定
        2.5.6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蛇床子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3.1.1 触杀活性
        3.1.2 毒杀活性
    3.2 两种药剂对麦蛾幼虫和米象成虫体内三种酶的影响
        3.2.1 不同剂量对储粮害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剂量对储粮害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剂量对储粮害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3.2.4 不同时间对储粮害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时间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2.6 不同时间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4.2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作用机理
5 结论
    5.1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作用方式
    5.2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作用机理
        5.2.1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5.2.2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5.2.3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羧酸酯酶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克隆及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萝卜蚜概述
        1.1.1 萝卜蚜形态特征
        1.1.2 萝卜蚜生活习性
        1.1.3 萝卜蚜危害
        1.1.4 萝卜蚜综合防治
    1.2 端粒和端粒逆转录酶
        1.2.1 端粒结构与概念
        1.2.2 端粒功能
        1.2.3 端粒酶结构与概念
        1.2.4 端粒酶功能
        1.2.5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功能研究
        1.2.6 端粒及端粒酶在昆虫中的研究
    1.3 RNA干扰(RNA inference)简介
        1.3.1 RNAi发现历史
        1.3.2 RNAi的作用机制
    1.4 RNA干扰的常用方法
        1.4.1 显微注射法
        1.4.2 浸泡法
        1.4.3 饲喂法
    1.5 RNAi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中基因功能的研究
        1.5.2 害虫防治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6.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本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仪器
        2.1.3 供试试剂及缓冲液配制
        2.1.4 供试引物序列
    2.2 萝卜蚜TERT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 基因检测样品收集
        2.2.2 萝卜蚜总RNA提取(Trizol法)
        2.2.3 cDNA合成
        2.2.4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CDS序列克隆
        2.2.5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萝卜蚜TERT基因时间及时空表达
        2.3.1 基因检测样品收集
        2.3.2 萝卜蚜总RNA提取(Trizol法)
        2.3.3 cDNA合成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ERT表达量
    2.4 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RNAi研究
        2.4.1 ds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2.4.2 dsRNA表达检测
        2.4.3 dsRNA表达纯化
        2.4.4 dsRNA降解情况检测
        2.4.5 萝卜蚜dsRNA饲喂和生物测定
        2.4.6 利用q RT-PCR检测RNA干扰效率
    2.5 转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拟南芥构建
        2.5.1 转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2.5.2 转基因表达载体检测
        2.5.3 转基因拟南芥的构建
        2.5.4 阳性植株筛选及PCR检测
    2.6 RNA干扰后萝卜蚜转录组分析
        2.6.1 转录组样品收集
        2.6.2 Illumina测序和序列组装
        2.6.3 Unigene功能注释
        2.6.4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萝卜蚜端粒酶TERT基因PCR扩增检测
        3.1.2 萝卜蚜TERT基因编码氨基酸残基序列
        3.1.3 萝卜蚜TERT二级结构预测
        3.1.4 萝卜蚜TERT三级结构预测
        3.1.5 萝卜蚜TERT基因同源性比对
        3.1.6 萝卜蚜TERT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萝卜蚜TERT基因时间及时空表达检测
        3.2.1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在萝卜蚜不同龄期的表达分析
        3.2.2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在萝卜蚜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3.3 沉默TERT基因对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TERT基因的ds 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3.3.2 Pet-2p-TERT的 ds RNA的表达检测及纯化
        3.3.3 dsRNA降解情况检测
        3.3.4 TERT基因沉默24-72 h后的m RNA表达水平
        3.3.5 TERT基因沉默对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3.4 转TERT基因拟南芥的构建
        3.4.1 转基因拟南芥载体检测
        3.4.2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筛选
    3.5 RNA干扰后萝卜蚜转录组分析
        3.5.1 RNA完整性检测
        3.5.2 RNA文库检测和定量
        3.5.3 萝卜蚜转录组序列分析和组装
        3.5.4 基因功能注释
        3.5.5 GO分类
        3.5.6 KEGG注释
        3.5.7 KOG注释
        3.5.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5.9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3.5.10 分析探究TERT基因调控差异基因表达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5)四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天然产物抗植物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1.1.1 生物碱类
        1.1.2 苯丙素类
        1.1.3 醌类化合物
        1.1.4 挥发油
        1.1.5 萜类
        1.1.6 黄酮类
        1.1.7 其它化合物
    1.2 天然产物抗植物害虫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碱
        1.2.2 苯丙素类
        1.2.3 黄酮类
        1.2.4 挥发油及萜烯类
        1.2.5 其它化合物
    1.3 天然产物抗动物螨虫的研究进展
    1.4 源于天然产物的农药研究历程及进展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5.1 我国农业主要病虫害及目标病原的选择
        1.5.2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主要技术及实验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 实验药品及植物病原菌
    2.3 实验方法
        2.3.1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评价及杀菌谱的测定
        2.3.2 基于组学技术的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研究
        2.3.3 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验证
        2.3.4 基于酶活性及分子捕捉技术的新白叶藤碱杀菌靶点研究
        2.3.5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细胞膜及细胞核的作用
        2.3.6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菌核抑制作用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2.4.1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2.4.2 新白叶藤碱杀菌活性评价及杀菌谱的测定
        2.4.3 基于差异蛋白组学的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研究
        2.4.4 基于转录组学的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研究
        2.4.5 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验证
        2.4.6 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靶点研究
        2.4.7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细胞膜及细胞核的影响
        2.4.8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菌核抑制作用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4.结论
    3.3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杀虫活性评价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4 结论
    3.4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杀螨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
        3.4.1 实验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4.1 引言
    4.2 醌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2.4 结论
    4.3 醌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评价及酶抑制活性研究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4 结论
    4.4 醌类化合物杀螨活性评价及酶抑制活性研究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方法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4 结论
    4.5 醌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4.5.1 实验方法及材料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5.1 引言
    5.2 香豆素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初探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4 结论
    5.3 香豆素类的杀虫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方法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4 结论
    5.4 香豆素类化合物杀螨活性评价
        5.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香豆素类化合物细胞活性评价
        5.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首次明确新白叶藤碱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6.1.2 发现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中具有良好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6.1.3 发现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中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6.1.4 发现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中具有良好杀螨活性的化合物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6.2 工作展望
        6.2.1 基于杀菌作用靶点的新白叶藤碱衍生物的衍生合成及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6.2.2 丁香酚等简单苯丙素类似物的杀菌、杀虫作用机制及制剂学研究
        6.2.3 醌类化合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作用机制及蓝雪醌衍生物的修饰、合成
        6.2.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作用机制及4-甲氧基香豆素衍生物的修饰、合成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概况
        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
        1.1.2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方法
    1.2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2.1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地位与鉴定方法
        1.2.2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2.3 昆虫病原线虫侵染昆虫的机理研究
        1.2.4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主要害虫的情况
    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1.3.1 生物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3.2 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3.3 施用技术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4 外源有毒物质对寄主昆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1.4.1 对寄主昆虫保护酶的研究
        1.4.2 对寄主昆虫解毒酶的研究
    1.5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病原线虫单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
        1.5.2 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杀虫剂混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
        1.5.3 昆虫病原线虫与杀虫剂混用的增效机理推测
    1.6 研究目的及设计思路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设计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昆虫病原线虫
        2.1.3 供试杀虫剂
        2.1.4 供试韭菜种
        2.1.5 主要试验试剂
        2.1.6 主要试验仪器
    2.2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效果
        2.2.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致病力测定
        2.2.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测定
        2.2.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2.3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防控韭蛆的科学施用技术
        2.3.1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盆栽试验
        2.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大田试验
        2.3.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大田试验
    2.4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2.4.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觅食能力的影响
        2.5.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扩散能力的测定
        2.5.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定向能力的测定
        2.5.3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募集能力的测定
    2.6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
        2.6.1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杀虫效果测定
        2.6.2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的测定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的杀虫效果
        3.1.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致病力
        3.1.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的致死率
        3.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防控效果
        3.2.1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盆栽防治效果
        3.2.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田间防治效果
        3.2.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田间防治效果
    3.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校正死亡率
        3.3.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3.4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的觅食能力的影响
        3.4.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扩散能力的影响
        3.4.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定向能力的影响
        3.4.3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募集能力的影响
    3.5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3.5.1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3.5.2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4 讨论
    4.1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的杀虫效果
        4.1.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杀虫效果的影响
        4.1.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影响
        4.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4.2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防控韭蛆的科学施用关键技术
    4.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影响
        4.3.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4.3.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4.4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觅食能力的影响
    4.5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的影响
        4.5.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攻击能力的影响
        4.5.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搜寻效应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项目资助

(7)姜黄根提取物对苜蓿蚜成蚜有杀虫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苜蓿蚜:
        1.1.2 姜黄根粉末:
    1.2 仪器和药剂
    1.3 姜黄根的提取
    1.4 姜黄根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1.5 生物活性测定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姜黄根粗提液对苜蓿蚜成蚜的杀虫活性
    2.2 姜黄根4种溶剂萃取物对苜蓿蚜的杀虫活性
    2.3 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对苜蓿蚜成蚜的杀虫活性
    2.4 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5 化合物芳姜黄酮对苜蓿蚜成蚜的杀虫活性
3 讨论

(8)Itol A对褐飞虱的生理影响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1.1.1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1.1.2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2 Itol A以及isoryanodane型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1.1 试虫
        2.1.2 试剂与耗材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毒杀活性测定
        2.3.2 触杀活性测定
        2.3.3 非选择拒食活性测定
        2.3.4 褐飞虱几种酶系的活性测定
        2.3.5 蛋白质组学分析
    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Itol A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3.1.1 Itol A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杀活性
        3.1.2 Itol A对褐飞虱长翅成虫的触杀活性
        3.1.3 Itol A对褐飞虱长翅成虫的拒食活性
    3.2 Itol A对褐飞虱几种酶系活性的影响
        3.2.1 酶活性测定的标准曲线
        3.2.2 Itol A对褐飞虱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
        3.2.3 Itol A对褐飞虱ATP酶活性的影响
        3.2.3.1 Itol A对褐飞虱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3.2.3.2 Itol A对褐飞虱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3.2.4 Itol A对褐飞虱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3.2.4.1 Itol A对褐飞虱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
        3.2.4.2 Itol A对褐飞虱酸性磷酸酯酶(ACP)活性的影响
        3.2.4.3 Itol A对褐飞虱碱性磷酸酯酶(AKP)活性的影响
        3.2.4.4 Itol A对褐飞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
        3.2.4.5 ItolA对褐飞虱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的影响
        3.2.5 Itol A对褐飞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2.5.1 Itol A对褐飞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2.5.2 Itol A对褐飞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2.5.3 Itol A对褐飞虱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3 ItolA胁迫对褐飞虱体内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3.3.1 蛋白质的鉴定以及差异蛋白的筛选
        3.3.2 GO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Itol A对褐飞虱具有多种作用方式
        4.2.2 褐飞虱的死亡可能与体内GSTs和MFO活性被抑制有关
        4.2.3 褐飞虱的死亡可能与体内SOD、POD和CAT的活性被抑制有关
        4.2.4 褐飞虱AChE不是itol A的作用位点
        4.2.5 褐飞虱产生神经中毒症状可能与ATPase活性的显着变化有关
        4.2.6 Itol A胁迫影响了褐飞虱体内蛋白质组的表达
    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八角茴香提取物与几种绿僵菌对桃蚜的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植物
    3.2 供试菌株
    3.3 供试昆虫与饲养
    3.4 实验器材与供试药剂
    3.5 八角茴香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3.6 绿僵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3.7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3.7.1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活性测定
        3.7.2 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对桃蚜的触杀活性测定
        3.7.3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孢子悬浮液混配活性测定
    3.8 盆栽药效试验
    3.9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9.1 试虫的处理
        3.9.2 酶液的制备
        3.9.3 蛋白含量的测定
        3.9.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3.10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八角茴香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比较
    4.2 各组对桃蚜的触杀活性
        4.2.1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活性
        4.2.2 几种绿僵菌对桃蚜的触杀效果
    4.3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几种绿僵菌混用的协同毒力指数
    4.4 添加低浓度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绿僵菌对桃蚜的触杀活性的影响
    4.5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盆栽防治效果
    4.6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体内CAT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4.6.1 对桃蚜体内CAT活性的浓度效应
        4.6.2 对桃蚜体内CAT活性的时间效应
5 讨论
    5.1 有机溶剂对八角茴香活性物质的提取
    5.2 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对桃蚜的作用效果
    5.3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协同作用
    5.4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盆栽药效
    5.5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6 结论
    6.1 八角茴香果实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提取率
    6.2 八角茴香3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活性
    6.3 4株绿僵菌对桃蚜的触杀活性
    6.4 适宜浓度的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的混用增效作用
    6.5 添加低浓度的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绿僵菌活性的影响
    6.6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的盆栽防治效果
    6.7 八角茴香提取物与绿僵菌混用对桃蚜体内CAT酶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及两种保护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植物
    3.2 供试昆虫与饲养
    3.3 实验器材与供试药剂
    3.4 八角茴香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分析
        3.4.1 八角茴香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3.4.2 GC-MS的分析条件
    3.5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3.5.1 触杀活性测定
        3.5.2 忌避活性测定
        3.5.3 内吸活性测定
        3.5.4 种群抑制作用测定
    3.6 盆栽药效试验
    3.7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7.1 试虫的处理
        3.7.2 酶液的制备
        3.7.3 蛋白含量的测定
        3.7.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3.7.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3.8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八角茴香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4.1.1 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八角茴香干果的提取率
        4.1.2 八角茴香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4.2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
        4.2.1 对甘蓝蚜的触杀效果
        4.2.2 对甘蓝蚜的忌避效果
        4.2.3 对甘蓝蚜的内吸活性
        4.2.4 对甘蓝蚜的种群抑制作用
    4.3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盆栽甘蓝上甘蓝蚜的防治效果
    4.4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体内2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4.4.1 对甘蓝蚜体内CAT活性的浓度效应
        4.4.2 对甘蓝蚜体内POD活性的浓度效应
        4.4.3 对甘蓝蚜体内CAT活性的时间效应
        4.4.4 对甘蓝蚜体内POD活性的时间效应
5 讨论
    5.1 八角茴香的有机溶剂提取以及提取物的成分分析
    5.2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作用方式
    5.3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盆栽药效
    5.4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2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6 结论
    6.1 八角茴香果实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6.2 八角茴香3种溶剂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
        6.2.1 触杀活性
        6.2.2 忌避活性
        6.2.3 内吸活性
        6.2.4 种群抑制作用
    6.3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盆栽防治效果
    6.4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体内2种重要酶活性的影响
        6.4.1 对CAT活性的影响
        6.4.2 对POD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和萜类物质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及机理[D]. 万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三种次生物质与溴氰虫酰胺对舞毒蛾P450和GST影响研究[D]. 许力山.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的影响[D]. 王天宇.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克隆及功能探究[D]. 张鑫泽.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四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尚小飞. 兰州大学, 2019(02)
  • [6]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武海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7]姜黄根提取物对苜蓿蚜成蚜有杀虫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J]. 张敏,刘佳,傅伟杰,代光辉. 昆虫学报, 2018(06)
  • [8]Itol A对褐飞虱的生理影响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D]. 凌斯全. 广西大学, 2017(01)
  • [9]八角茴香提取物与几种绿僵菌对桃蚜的协同作用研究[D]. 王卅.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10]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及两种保护酶的影响[D]. 魏琳琳.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冰草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其对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