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系统设计中的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

CAI系统设计中的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

一、在CAI系统设计中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岳定权[1](2020)在《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与依据,教师的教材理解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转变过程中,伴随着诠释学的引入以及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彰显,理解概念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至上,直线式教材理解逐渐受到质疑,教材理解的认识和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然而,中小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材理解观念的同时,却难以真正将其具体化、实践化。究其原因,缺乏一个在观念与操作之间的具有中层理论性质的合理性框架是其核心。因此,如何在新的教材理解观念下,从中观层面去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也就成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迫切问题。理解是一个诠释学和心理学概念。在诠释学中,不同的诠释学观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获得,而心理学则主要致力于符号的心理意义的建构。以诠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观。但总的看来,理解总是关乎意义,总是对意义的反复揭示与建构。同时,对教材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教育观而发生变化。当教材的权威性被逐渐消解时,把教材理解为学材、文化载体、经验文本等观念纷繁而出,其所批判的是教材的知识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所彰显的是教材作为一种教育性知识文本的育人价值。从理解与教材观出发,教师教材理解指的是中小学教师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中,通过主客统一的逻辑与方式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它需要生命教育的立场,采用主客观统一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在这一价值诉求下,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必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以何种理解理论来关照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或维度有哪些?建构教师教材理解的理论基础是扬弃的结果。尽管所有的诠释学流派都在追求理解的合理性,但从教育视角来看,任何理解都需要建构客观知识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连续谱系,以实现教育连续性和过程性。而能够达成这一目的的便是意义发生说。意义作为符号与人的生存处境的相遇,必然是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通过与符号的对象性活动而形成的意义链条。这种意义链条具有发生学性质,它在客观性意义与主观性意义、群体性意义与个体性意义之间,通过诸如理性、想象、体验、规范等方式促使不同层次与不同主体的意义类型关联起来,共同实现着意义转化,使意义具有了完整的结构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的意义发生说可以较为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材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时代的育人价值的统一。在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中,理解的循环是实现意义发生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材理解就是沿着意义发生的道路,促生育人价值生成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机制便是理解的循环。从微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存在于教师个体与教材之间,它以教师的“前理解”为基础与条件,在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促生教师与教材意义的双向建构,并以“自我理解”结束并开启新的循环。从宏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是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的循环,它在沟通社会与学校、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实现教师教材理解循环的方式是复杂的,认识、体验、想象、规范等在独立发生作用的同时,却又相互交错在一起。从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上看,教材理解需要揭示与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教材是一种复合主体支配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主体意义,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关注这些主体的意义。第一,关注知识作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知识性理解,揭示与建构出教材知识的事实、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情感等意义。第二,关注教材编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意识形态理解,渗透着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体系,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第三,关注教师的意义,对教材进行专业性理解,教材暗含着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与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理解”。第四,关注学生的意义,对教材进行学习性理解,揭示教材所预设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具体化与改造。教材中不同主体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往往交叉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了教材的意义体系,成为了教师教材理解的核心依据。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以意义发生说为基础,在教师个体与教材,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通过理解的循环去解构和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断被解构与建构,教师也不断实现自我理解。

李胜利[2](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叶冬鲜[3](2013)在《数据挖掘在教学辅助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倍受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提供在线学习、测试和辅导等,大大提高了大家获取知识和相互交流的效率。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交叉性,与许多领域有关,比如遗传算法、数理统计、回归、数据库、统计分析、人工智能、聚类分析和可视化以及并行计算等领域。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丰富的知识和规律等信息。但是,传统的CAI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使其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日益高涨,促使各种新技术纷纷被应用于CAI。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和规律,显示了CAI的智能性,必将有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更好地指导,以便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将数据挖掘技术直接运用到CAI中,目的是提高学习系统的智能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平台。本论文将重点介绍数据挖掘和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相关概念,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 CAI系统中的文字分析算法,规则匹配挖掘在CAI中的应用,如何利用决策树分类算法产生决策树,用于分析学生的成绩与什么因素有关,进一步判断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和环节,找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效方法和途径。

赵江林[4](2011)在《《铁路选线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由于其存储容量大、计算速度快、多媒体处理能力强和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而日渐成为优秀的教学工具和助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产物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但纵观已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总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出的新思想、新技术以及其特点、应用等,结合《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适应教学实际的软件需求并阐述了实现这些需求的关键算法,最后利用这些思路编制软件并作了验证。本文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划分为课堂教学、测验反馈和管理三个部分,定义了基础数据库的存储规则,创建了呈现课程知识、题目描述和获取学生提交答案的用户界面,设计了基于关键词的答案正误计算机判定方法,改进了一种既有的试题抽取随机算法,研究了本系统与选线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集成模式、调用方法和成果管理。以上述思想和方法为核心,Access为数据存储工具,ADO为数据库接口,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平台编制了课堂教学、·计算机考试、自动随机组卷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功能模块,最后将这些模块无缝的集成到一起。经实际运行验证,程序能达到预期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应武[5](2009)在《面向小学数学目标测评的ICAI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面向小学数学目标测评的ICAI研究,合理利用当前的优秀测评体系,从教师、学生、专家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不断实践调整评价权值和方式,研究具有智能化的教学系统。着重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目标测评与控制研究;交互行为研究;导航迷失研究。课题采用以目标测评为导向避免了无的放矢,把目标蕴涵在知识和教学过程中,结合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研究成果,研究了对学生内在监控和激励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反馈的及时性的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反馈的滞后性,随意性,无目的性的问题。同时研究了利用知识元的教学观念解决教学重组、导航迷失等问题,提出了知识细分与目标属性结合的思想,重组知识网络,并结合路径导航路线设计初步解决迷失问题。本系统利用Visual Basic和Access软件工具开发了面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系统。该系统能够体现出一定教学水平,将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里面包括了课件学习、知识点学习、任务测试、智能学习四个部分,特别是智能学习,既可以选择难易程度,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路径,很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这种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陈梅琴[6](2009)在《CAI课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教学形式,在我院,教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手段来上课,深受学生欢迎。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学校教育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的课件有市场购买和教师设计制作两种类型,市场购买课件缺乏灵活性和通用性,教师自己开发制作课件大多质量不高,甚至有些是书本文字的照搬,这样的课件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满足教师上课需要,提高教师制作课件水平和质量,需要一个用于教师发布课件和交流课件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其它兄弟院校都有,而西昌学院目前还没有。为了结合我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针和要求,本文在调查分析本院课件使用存在的现状后,作者开发了CAI课件管理系统,本系统基于B/S模型,采用SQL Server2000来设计、管理、维护数据库;采用JAVA5.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来设计界面;采用Apache作为本系统的Web服务器。通过该系统在西昌学院教学系部的运行表明,本系统既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又可以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拓展和延伸了课堂教学.该系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本院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作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我院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使用的课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2、根据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和功能分解。3、根据功能需求与系统模块的关系,设计出整个系统的功能流程图。4、对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设计数据实体关系图和创建数据库。5、CAI课件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及实现。

王龙喜[7](2008)在《基于知识仿真的交互式CAI设计方法及其在CCAI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AI软件辅助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程序设计语言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已经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CAI应用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对帮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知识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有很大帮助。很多学者对在对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程序设计辅助教学软件开发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仿真的交互式CAI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C语言程序设计中部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仿真设计和实现研究。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分析了传统的CAI软件开发方法及其缺陷;研究了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和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针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仿真的交互式CAI设计方法。该方法致力于模拟再现程序设计语言知识的内在运行时特征和提供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动态教学的工具环境,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透明的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环境。按此思路,以知识仿真为手段,本文完成了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以下知识点的仿真模拟的设计与实现:(1)数据类型之间的无约束转换规律的模拟计算环境;(2)基于特定程序设计语言的源代码到程序流程图描述形式的转换工具;(3)程序流程图转换到特定程序设计语言的近似源代码的转换工具。最后,对本文所完成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邓金星[8](2006)在《基于EWB的语音控制电工电子实验CAI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析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CAI理论的探索,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语音控制的基于“虚拟电子工作台(EWB)”软件的电子技术实验CAI系统,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电子技术实验CAI系统设计工作。在制作该实验系统过程中,首先研究了语音识别技术在CAI系统中的应用,利用语音控制代替手工操作,增强了CAI系统的实用性和学生使用CAI系统的兴趣;其次研究了基于EWB的电子技术实验CAI系统的制作流程,阐述了系统制作的各个环节,较详细地介绍了Authorware的集成功能和部分实用技术,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具体应用。对系统的应用对象、应用范围和应用效果,本文也作了简单介绍。本系统具有助教助学双重功能,通过本系统的软件学习模块,学生可自学EWB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将本系统应用到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可基本完成教学演示、学生实验和电路设计的前期工作。利用Authorware课件制作软件和EWB电路仿真软件,快捷、方便地开发电子技术虚拟实验系统,是一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可行之路。本文提出了学习EWB软件的新型学习方法,对虚拟实验的实验模式和实验方案作了一些探索,对电子技术实验CAI系统的发展方向也作了简单介绍。

潘伟华[9](2006)在《新课程体系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设计究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句话,它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走进新课程的中小学教师经常遇到和思考的问题。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设计理论和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新课程视野之下探讨教学设计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要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切实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习者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学习者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落脚点。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强调要重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设计问题,这既是改善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本文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新课程体系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自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过程的粗浅认识、想法、观点和体会,并运用了大量典型案例,以及图表来加以说明。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初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设计。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依据与实践要求的问题;第二部分,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与应用;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杨彩云[10](2005)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和教学中已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它促使教育产生变革,从而使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变化本文的选题是针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辅助实验教学进行的具体探讨。论文从理论上讨论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CAI系统的教学模式和系统设计原则;根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运用教育学理论,重点设计了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工系统模型,并详细讨论了界面设计、脚本编写、数据制作和程序实现等诸多步骤的系统实现技术和实践过程。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CAI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背景;第二、三章介绍了实验CAI系统的教学模式和设计原则;第四章讨论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工系统模型的试制。结束语是论文的结束部分,给出本文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二、在CAI系统设计中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CAI系统设计中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与论题
    (一)教材:作为一种教育知识文本
        1.简要历史回顾
        2.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3.教材与相关概念辨析
    (二)理解:对意义的持续揭示与建构
        1.理解的内涵
        2.理解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分析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论题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与理论反思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
        1.考察设计
        2.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
        3.对教师教材理解现状的反思
    (二)理解的合理性及其反思
        1.保守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2.中庸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3.激进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4.批判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5.教材理解需要何种理解?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础:意义发生说
    (一)“意义发生说”的提出
        1.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进路
        2.教学复杂性的要求
        3.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二)“意义发生说”的基础:意义的内涵与类型
        1.意义的内涵
        2.意义的类型划分
    (三)“意义发生说”的内核:意义关联
        1.理性关联
        2.想象关联
        3.体验关联
        4.规范关联
    (四)“意义发生说”与教师教材理解
五、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意义的循环
    (一)教材的意义结构
        1.教材意义的层次结构
        2.教材意义的主体结构
        3.教材的意义体系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过程
        1.“前理解”
        2.“理解”
        3.“自我理解”
        4.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框架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方式
        1.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经验归纳
        2.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实践话语
六、教师教材理解的维度:主体的意义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知识维度
        1.教材的知识意蕴
        2.教材知识的特点
        3.教材知识的结构
        4.教材知识的理解途径
    (二)教材理解的意识形态维度
        1.意识形态历史简顾
        2.意识形态的内涵
        3.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
        4.教材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
        5.教材意识形态的理解途径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专业维度
        1.教材使用观:互融共生
        2.教师教材理解与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教材理解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学习维度
        1.何为学习?
        2.教材的学习性特征
        3.教材中学习的存在方式
        4.教材中学习理解的基本途径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教师教材理解访谈提纲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数据挖掘在教学辅助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数据挖掘的概念
    1.2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领域
    1.3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定义
    1.4 计算机辅助教学现有的教学模式
    1.5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6 研究总体目标与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数据挖掘相关技术
    2.1 数据挖掘过程
        2.1.1 定义问题
        2.1.2 数据收集
        2.1.3 数据预处理
        2.1.4 数据挖掘
    2.2 数据挖掘研究在辅助教学中的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于CAI中的文字分析算法
    3.1 CAI中运用的文字分析算法的意义
    3.2 应用于CAI中的文字分析算法
        3.2.1 中文文本文字分析概述
        3.2.2 中文文本文字分析研究现状
        3.2.3 知识点算法应用于CAI中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处理
    4.1 数据预处理概述
    4.2 数据预处理方法
        4.2.1 数据清理
        4.2.2 数据集成
        4.2.3 数据变换
        4.2.4 数据归约
        4.2.5 数据离散化
    4.3 数据处理在CAI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规则匹配挖掘
    5.1 规则匹配挖掘在CAI中的应用
    5.2 规则匹配的一些基本理念
        5.2.1 规则匹配的定义
        5.2.2 规则匹配的属性
    5.3 规则匹配挖掘
        5.3.1 相关研究
        5.3.2 Apriori算法
        5.3.3 关联规则算法改进——FP增长树介绍
    5.4 FP-树算法改进——完全频繁的FP-树
    5.5 完全频繁的FP-树算法分析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数据挖掘在CAI中的设计
    6.1 系统总体设计
    6.2 功能模块介绍
    6.3 数据库设计
        6.3.1 数据库设计思想
        6.3.2 数据仓库的组织方式
    6.4 系统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铁路选线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2章 选线CAI软件开发技术比选
    2.1 概述
    2.2 CAI软件常用开发模式比较
        2.2.1 常用开发工具
        2.2.2 常见开发模式
    2.3 开发关键技术
第3章 需求分析和开发路线
    3.1 铁路选线设计CAI系统的需求分析
        3.1.1 用户需求分析
        3.1.2 系统的功能需求
        3.1.3 系统需求分析
    3.2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原则
    3.3 本系统的开发路线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软件结构设计
    4.2 系统界面设计
    4.3 数据流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素材库组织
第5章 关键算法设计
    5.1 登录验证模块
    5.2 权限管理模块
    5.3 课堂教学模块
    5.4 机考模块
    5.5 自动组卷模块
    5.6 向数据库添加知识点和习题
    5.7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集成和调用
第6章 系统研制和实例验证
    6.1 系统环境
        6.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2 实例验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面向小学数学目标测评的ICAI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课题研究意义
        1.2.1 提高实时教学为反馈的教学实效性
        1.2.2 平衡教学资源的问题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面向小学数学目标测评的ICAI系统需求分析
    2.1 CAI的局限性
    2.2 智能教学系统的结构
        2.2.1 ICAI模块
        2.2.2 ICAI结构原理
    2.3 面向教学需求分析
    2.4 系统的设计目标及软件支持
        2.4.1 系统的设计目标
        2.4.2 开发语言
        2.4.3 数据库应用
第3章 ICAI模型的建立
    3.1 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3.1.1 知识结构图
        3.1.2 目标结构图
    3.2 知识表示
        3.2.1 知识元结构
        3.2.2 学生属性确定
        3.2.3 产生式表示
        3.2.4 域值的给定
    3.3 规则库
        3.3.1 学习规则库
        3.3.2 规则实现
        3.3.3 系统的安全技术
        3.3.4 教学评价
第4章 ICAI实现与控制
    4.1 智能化教学过程的具体实现
    4.2 目标测评与控制
        4.2.1 测评
        4.2.2 目标如何控制
    4.3 交互行为及相关因素
        4.3.1 交互定义
        4.3.2 交互类型
        4.3.3 交互设计
    4.4 导航迷失的研究
第5章 系统开发
    5.1 系统框架
    5.2 系统功能开发
        5.2.1 登陆页面
        5.2.2 主页面
        5.2.3 课件学习页面
        5.2.4 课件设计
        5.2.5 知识点学习页面
        5.2.6 任务测试页面
        5.2.7 智能学习页面
第6章 结论与研究进展
    6.1 研究的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CAI课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AI 概述
        1.1.1 CAI 的产生、发展及其过程
        1.1.2 CAI 的发展趋势
    1.2 CAI 教学的优势分析
        1.2.1 CAI 能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1.2.2 CAI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1.2.3 CAI 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实现
        1.2.4 CAI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 CAI 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使用现状
        1.3.1 CAI 课件的设计制作
        1.3.2 CAI 课件的教学使用现状
        1.3.3 CAI 课件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模式和环境
    2.1 开发模式的选择
        2.1.1 C/S 模式
        2.1.2 B/S 模式
        2.1.3 系统采用的开发模式
    2.2 Web 服务器的选择
    2.3 数据库的对比与选择
        2.3.1 Access
        2.3.2 Visual FoxPro
        2.3.3 SQL SERVER
        2.3.4 MySQL
        2.3.5 Oracle
        2.3.6 DB2
    2.4 开发工具选择
        2.4.1 Java 语言
        2.4.2 Java Applet
        2.4.3 丰富的类库
        2.4.4 Java 和 C、 C++
第三章 CAI 课件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功能需求分析
        3.1.1 管理员登陆
        3.1.2 教师用户登陆
        3.1.3 学生用户登陆
        3.1.4 教师用户注册
        3.1.5 更改教师资料
        3.1.6 删除老师
        3.1.7 上传课件
        3.1.8 下载课件
        3.1.9 增加课件
        3.1.10 修改课件资料
        3.1.11 更改个人资料
    3.2 CAI 课件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3.2.1 系统模块划分
        3.2.2 系统功能分解
        3.2.3 系统功能模块与功能需求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CAI 课件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数据库逻辑设计
        4.1.1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步骤
        4.1.2 DBMS 数据安全
        4.1.3 SQL 语句
    4.2 数据实体关系图
    4.3 创建数据库
        4.3.1 设计表
        4.3.2 建表
    4.4 系统流程分析
        4.4.1 学生功能的基本流程
        4.4.2 教师功能的基本流程
        4.4.3 管理员功能的基本流程
    4.5 界面设计
        4.5.1 登陆界面
        4.5.2 增加课件
        4.5.3 增加老师
    4.6 系统的实现
        4.6.1 连接数据库
        4.6.2 登录
        4.6.3 上传和下载的实现
第五章 CAI 课件管理系统的测试
    5.1 系统测试方法
    5.2 系统测试过程设计
    5.3 典型用例测试
        5.3.1 管理员测试
        5.3.2 教师测试
        5.3.3 学生测试
第六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基于知识仿真的交互式CAI设计方法及其在CCAI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AI 设计概述、国内外发展现状
        1.1.1 CAI 概念
        1.1.2 CAI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程序设计语言CAI 研究
    1.3 课题研究背景、来源
        1.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2 课题的来源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CAI 理论与CCAI 设计分析
    2.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
    2.2 CAI 软件设计制作的原则
    2.3 CAI 软件的开发方式分析
        2.3.1 CAI 的基本模式
        2.3.2 传统CAI 开发方法中的缺陷
    2.4 程序设计语言的CAI 教学
        2.4.1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2.4.2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
第三章 基于知识的仿真理论
    3.1 基于知识的仿真引论
        3.1.1 仿真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3.1.2 仿真研究的基本框架
    3.2 仿真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3.3 基于仿真的知识再现及其过程模型
        3.3.1 基于知识再现的仿真
        3.3.2 基于仿真的知识再现过程模型
        3.3.3 知识的转化
    3.4 CCAI 设计构思
    3.5 CCAI 框架结构
第四章 数据类型无约束转换知识的仿真
    4.1 知识对象定义
    4.2 仿真行为发生器的功能设计
    4.3 知识的基本再现形式
第五章 从源程序到程序流程图的生成
    5.1 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5.1.1 软件逆向工程
        5.1.2 逆向工程的基本过程
        5.1.3 逆向工程的研究方法
    5.2 CCAI 中源程序向流程图转换的基本实现思路
    5.3 源程序分析方法
        5.3.1 源程序分析的基本思想
        5.3.2 词法分析中的语言成分划分方法
        5.3.3 结构化图形符号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
    5.4 算法模型
        5.4.1 数据结构的模型描述
        5.4.2 数据结构的模型建立
        5.4.3 流程图的结构化图形符号表示与绘制方法
    5.5 算法实现与运行实例
第六章 程序流程图到模拟程序代码的生成
    6.1 算法的设计思路
    6.2 程序流程图到模拟程序代码生成的基本原理
    6.3 算法思想的实现设计
        6.3.1 传统流程图的结构化流程图的绘图工具设计
        6.3.2 结构化流程图的语义分析方法
        6.3.3 仿C 代码生成算法
    6.4 算法的实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8)基于EWB的语音控制电工电子实验CAI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1.3 适合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
    1.4 CAI与语音信号处理的关系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EWB应用软件简介
    2.1 引言
    2.2 EWB软件的特点
    2.3 电子电路的仿真方法和步骤
    2.4 电路原理图的输入方法
    2.5 EWB的界面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音信号处理基础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1 引言
    3.2 语音信号的特征分析
        3.2.1 基于短时分析技术的预加重与加窗
        3.2.2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LPC)分析
        3.2.3 MEL倒频谱分析
    3.3 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4 改进的模糊矢量量化算法
        3.4.1 模糊矢量量化算法
        3.4.2 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
    3.5 改进的基于DTW汉语语音识别算法
        3.5.1 改进的DTW算法的原理
        3.5.2 模型的作成和识别方法
        3.5.3 识别实验和结果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基于语音识别控制的CAI 的开发
    4.1 引言
    4.2 语音识别控制CAI 简介
    4.3 语音识别控制的实现功能
    4.4 语音识别控制CAI 的操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EWB的语音控制电类实验CAI系统开发与研究
    5.1 引言
    5.2 CAI系统的设计原则
    5.3 CAI的系统设计
        5.3.1 教学设计
        5.3.2 结构设计
        5.3.3 导航设计
        5.3.4 界面设计
    5.4 CAI系统制作过程
        5.4.1 目标的确定
        5.4.2 稿本的编写
        5.4.3 开发工具的选用
        5.4.4 素材的采集与制作
        5.4.5 系统编辑与整合
        5.4.6 软件测试
        5.4.7 制作技术与技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AI系统的应用实现及教学评估
    6.1 引言
    6.2 CAI系统在分析单管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6.3 CAI系统在数字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6.4 CAI系统效果的测量与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应用与展望
    7.1 引言
    7.2 应用
        7.2.1 系统应用的对象范围
        7.2.2 系统应用的基本方法
        7.2.3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7.3 展望
    7.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新课程体系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
    (一)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
    (二)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的挑战
    (三)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设计提出的要求
二、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应用
    (一) 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预设
    (二) 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与构建
    (三) 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优化
    (四) 历史课堂教学媒体的设计与选择
    (五)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三、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的实效性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0.1 论文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0.2 论文的主要内容、选题背景
第一章 CAI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
    1.1 CAI的发展概述
    1.2 利用实验CAI系统进行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1.3 使用实验CAI系统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可行性
    1.4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实验CAI系统的情况及发展现状
第二章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的教学模式
    2.1 实验CAI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实验CAI系统辅助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
    2.3 实验CAI系统辅助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2.4 实验CAI系统辅助教学的教学目标
    2.5 模式的师生关系和特点
    2.6 实施模式的要求
第三章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3.2 系统设计的普遍原则
    3.3 系统设计原则
第四章 试制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模型
    4.1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系统设计
        4.1.1 实验教学设计
    4.2 系统模型设计
        4.2.1 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
        4.2.2 软件系统结构的设计
    4.3 系统具体实现
        4.3.1 系统实现语言的选择
        4.3.2 文本数据的制作
        4.3.3 图形图像数据的制作
        4.3.4 系统实现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

四、在CAI系统设计中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D]. 岳定权.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2]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 [3]数据挖掘在教学辅助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 叶冬鲜. 南昌大学, 2013(06)
  • [4]《铁路选线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D]. 赵江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5]面向小学数学目标测评的ICAI系统研究与实现[D]. 应武.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6]CAI课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梅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7]基于知识仿真的交互式CAI设计方法及其在CCAI中的应用研究[D]. 王龙喜. 四川师范大学, 2008(12)
  • [8]基于EWB的语音控制电工电子实验CAI系统的研究[D]. 邓金星. 东南大学, 2006(04)
  • [9]新课程体系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初探[D]. 潘伟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10]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 杨彩云. 杭州师范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CAI系统设计中的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教学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