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us Group 的 DSP 技术投入商业化生产

Corus Group 的 DSP 技术投入商业化生产

一、Corus集团DSP技术投入商业化大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王方瑞[1](2008)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探索性案例研究,提炼关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基于大规模样本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化特征和决策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我国企业正面临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开放式创新是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优秀理论。在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下,我国企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选择科学的自主创新路径,推动创新程度、创新速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协调发展。由于面向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演化理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后发者理论”和技术追赶理论,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解释能力和指导效果不足,因此,通过整合三方面理论,从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发展特征出发,创造针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研究问题:其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问题,即企业研发资源分配、研发组织形式的变量、指标及其权重设计;其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发展问题,即在自主创新路径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将产生怎样的动态演化;其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问题,即在自主创新路径发展的特定阶段,企业如何根据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研发资源分配结构和研发组织形式。首先,本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着重对技术创新演化理论、“后发者理论”、技术追赶理论三个理论体系的文献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进展、研究变量等多个方面对三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次,本文通过对飞跃、吉利、青春宝等三家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实践既包括得到广泛认同的“二次创新”路径模式,又包括新近研究推崇的“破坏性创新”路径模式,还包括反映“技术窗口”存在的革命性创新路径模式,每一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和以往研究结论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的是以往研究中没有得到有效解释的现象,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决策的结构问题、影响因素的作用问题。再次,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本研究对案例现象进行了总结、抽象和升华,最终形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框架,并指出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和自主创新决策是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关键研究内容,其中,路径动态性为我国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供了长短期平衡的基本依据,而自主创新决策则为我国企业设计长短期平衡的自主创新提供了直接指导。第四,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研究采用了曲线拟合的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企业主要存在改进型、破坏型、革命型三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三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之间在自主创新的关键特征包括创新程度、创新速度、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我国企业在选择任何一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时,应注意创新程度、创新速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变化,不是创新程度、创新速度和自主知识产权水平越高,越能产生好的自主创新绩效。最后,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决策机制研究采用了结构方程的统计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技术能力、技术学习、需求机会和市场竞争影响企业研发资源分配和研发组织方式,研发新度主要受技术能力、需求机会和技术学习的影响,开放程度主要受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企业研发新度主要影响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对创新程度和创新速度影响不显着,而开放程度则全面影响了创新程度、创新速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绩效。同时,对科技驱动型和经验驱动型两类行业样本的分组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行业和经验驱动型行业两组样本在自主创新路径决策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和决策特征具有相同的模型特征,但两组样本在分析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判断创新机会时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两组样本根据创新机会做出的自主创新路径决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总之,本研究对自主创新进行了行为和绩效两个角度的测度,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关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动态特征以及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有关结论,从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以往研究对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行为黑箱”处理方法和实证研究不足的研究现状。因此,本研究对于拓展技术创新演化理论、技术追赶理论和“后发者理论”,促进理论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技术后发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王延青[2](2008)在《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的应用》文中指出互联网电话(VoIP)技术因其对传统电信产业的深刻影响而受到产业界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在宽带及语音技术成熟后迅速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新兴产业。由于直接对电信、互联网等产业存在重大影响,且对互联网电视(IPTV)及下一代网络(NGN)等产业存在重要的借鉴意义,VoIP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力争夺中显示出突出的战略位置,发达国家纷纷在管制实践、科研投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取得全球竞争优势。此外,作为研究竞争力的有力工具,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越来越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产业发展的需求,当评估诸如VoIP这类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时尤为如此。本文系统地发展了产业价值链理论体系,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VoIP产业价值链,进而开展对我国VoIP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进行了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提出“价值链理论丛林”概念,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产业价值链理论的重要地位;构建产业价值链理论框架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提出的统一产业价值链理论框架指明该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完成了产业价值链建模工作。提出价值势能概念并建立其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决定价值势能的三个作用力,揭示价值创造、分配、传递背后的动力机制,以此作为衡量价值链外部竞争优势的量化手段;利用图论及线性代数的相关理论,提出产业价值矩阵概念并完成其数学模型的构建,进而提出测定产业价值链内部竞争力的三个主要指标:吞吐系数、可靠度和信息化度。分析了我国VoIP产业价值链。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四种动因、VoIP产业形成的“五力模型”及价值势能模型三种方法,对互联网电话产业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将原来的“三模式”分类法改进为“七模式”分类法,从技术的角度为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从VoIP产业价值链要素分析入手,整理了七种VoIP运营模式,并建立了每种模式的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型;分析VoIP产业价值链的具体特征,并归纳我国产业价值链的现存问题。对我国VoIP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在竞争要素整理及SWOT分析基础上,利用价值势能模型、哈佛的“产业演进”理论、波特的“五力模型”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VoIP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我国VoIP产业积蓄着巨大的价值势能但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均不容乐观的结论;随后系统地分析了制约我国VoIP产业竞争力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VoIP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建议通过调控VoIP产业价值势能创造更大的社会福利;通过“第三方管制”和消除电信垄断等策略来提升“管制-垄断系数”并最终解除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发展电信、有线电视等主要产业价值链模式来增强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网络融合前做好准备工作;最后引出对全球VoIP产业繁荣未来的思考。研究成果表明:(1)我国VoIP产业价值链发展很不健全;(2)尽管该产业存有巨量价值势能,但产业国内及国际竞争力都表现不佳;(3)管制滞后和电信垄断是我国VoIP产业发展落后的症结;(4)包括“调控价值势能”、“第三方管制”及“电信增收”等政策建议有望成为解开产业发展困局的参考。

邢涛[3](2007)在《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性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嵌入式技术创新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重要契机。嵌入式技术正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掀起一股热潮,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应用和普及。嵌入式技术领域的产品是高度分散的,留给各个行业的创新余地很大,这对于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如何建立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体系,如何分析与实现嵌入式技术创新的稳步发展,如何面对嵌入式技术创新带来的各种管理突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形成与条件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的政策、技术环境,给出了影响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因素,对嵌入式技术市场进行了分类,总结出嵌入式技术创新的特征。依据鲁棒和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根据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研究现状,提出了嵌入式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嵌入式技术创新系统的鲁棒调节机制,把嵌入式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鲁棒分析方法首次引入技术创新理论中,以探索嵌入式技术创新各要素的组成、关系、鲁棒性和发展模式。证明了嵌入式技术创新程度越快、越强,发生临界规模越时间越早。对嵌入式产业链鲁棒性进行了定义,给出了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局部渐进稳定和全局稳定的具体条件。在嵌入式技术创新过程中,认为两个领域互动中得接触率为常数时,技术扩散取决于嵌入式技术创新内禀增长率。当内禀增长率小于零时,技术扩散逐渐消失;当内禀增长率大于零时,技术扩散保持系统稳定。根据嵌入式研发团队的时变性,用不确定模型描述实际的人员系统,在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参数不确定性及一定限度的未建模动态时,使闭环系统保持稳定,实现一定的动态性能品质控制,并给出了具体策略。在嵌入式产品研发过程中引入鲁棒性设计方法,提高产品抵抗不同环境参数影响的能力。对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并构造了鲁棒评价函数,尽量减小大误差点在建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填补当前嵌入式技术创新在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空白;有助于丰富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有助于对嵌入式企业成长规律和创新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嵌入式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并提高创新的效率,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嵌入式企业,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永[4](2005)在《SISC基于市场环境的技术战略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ISC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是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地,是我国模拟集成电路专业骨干研究所。建所以来,在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产品门类创造了我国各个时期的代表产品。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SISC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本文引入技术战略的概念,将技术与企业的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要素同等看待,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来探讨SISC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发展技术,如何管理技术,如何创新技术,以保持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从而使自己的产品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本文首先分析了SISC这个半导体集成电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技术发展的历程,并与国内外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发展历程相对比,全面分析了SISC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技术发展缓慢;第二、技术投入效率低;第三、技术发展缺乏市场牵引;第四、对技术的管理落后;第五、技术发展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然后运用五力模型分析了SISC当前面临的新竞争威胁主要来自国内新进入者和国际大公司的威胁,运用SWOT矩阵理论分析了SISC自身的优势主要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在业内较高的知名度、熟悉高品质多品种小批量特殊市场的运作规律、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主要产品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争取国家的技改投资和科研经费。基于上述分析制订了SISC技术发展战略:通过电路设计、工艺制造技术的深入研究,提高器件能力,以满足整机系统对模拟集成电路的需求;追踪国际模拟集成电路先进的设计技术、工艺技术以及检测评价技术,开展相应实用化技术研究,建立模拟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所要求的设计平台、工艺平台、检测评价技术平台。SISC从组织保证、产品线调整、平台建设、严格考核、确保投入、人员激励、筹建新的生产线以及加强对外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战略实施,使SISC的产品结构得到了合理地调整,初步建立了设计、工艺和测试三大技术平台,专业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最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许阳生[5](2004)在《山特UPS营销环境与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UPS是计算机的外围辅助供电设备。相对于计算机主机,2000年前国内UPS市场相对平静,市场基本上被以山特为主的几个品牌生产厂商拥有。2000年后由于计算机主机利润下降、UPS产品需求总量增加、中国加入WTO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众多的国内外厂家加入该行业的竞争,一时间UPS行业烽烟四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山特UPS是最早在国内从事UPS生产的厂商之一,凭借着其优秀的品质、不断更新的技术,以及先驱者优势。公司一直在小功率市场居于领导地位。2000年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一度经营陷入被动局面:市场领导者地位受到有力挑战;产品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用户满意度降低等。为此公司通过对环境的仔细分析,积极的调整各种营销策略。经过不断的努力,稳定了市场份额、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保证在山特在中小功率UPS市场中的领导者品牌地位。本文正是通过在对山特UPS内外部营销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的研究山特的新品开发、品牌、促销、服务等各种营销策略。试图能为UPS行业相关厂商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根据有关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结合山特UPS的实际情况,从细致的市场调查入手,查阅、搜集了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走访了行业内相关人员,在获得充分资料的基础上对山特的营销环境及策略进行了分析。文章分五个部分对山特的营销环境及策略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叙述了作者对山特营销环境和策略进行分析的目的。第二部分为山特UPS经营状况分析,较详细地介绍了山特UPS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作者对山特UPS的内外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其中,外部环境具体分析了经济、技术环境对UPS行业的影响;UPS的行业发展历史、趋势;主要竞争对手状况等。在内部环境分析中分析了山特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状况;研发能力及产品线及竞争地位等。并在内外分析的基础上对内外环境进行了评价<WP=5>和SWOT效用分析。在以上的基础上第四部分作者重点分析了山特的目标市场选择、新产品策略、品牌营销策略、促销策略和服务策略。其中,新产品部分主要介绍了山特UPS的新品开发的组织策略和市场调查策略;品牌营销部分介绍了山特的品牌定位、选择、延伸和保护策略;在促销策略中重点介绍了产品说明会、广告、返利和人员推销等手段在山特的具体运用,在第四部分的最后作者重点分析了山特的服务承诺以及顾客满意度管理、顾客诉怨管理等。 第五部分为结束语部分。

赵衡[6](2004)在《新型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电能质量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达到的技术水平,比较了各种类型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优劣。结合了国内外仪表的特点和国内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本文设计以高性能工业控制芯片MC9S12DP256B为主CPU,以TI公司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TMS320F206为从CPU,利用多通道采样保持和时分转换电路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主、从板间通过双口RAM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测量、控制、通信等功能。本装置能对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提供全面、准确的测量记录数据,并实时显示波形与频谱。

张伟[7](2002)在《“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这是我国在新的世纪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途径。围绕投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专门的着作在国内并不多见,但国内经济学家及实际经济工作者,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却做过许多卓越的、极具启发性的研究。本文认为,借鉴近十年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有重大意义。本文的基本目的在于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经验,探讨我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约18万字:第一章: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增长理论也是一种投资理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探讨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或贡献,技术进步因素虽然已被纳入分析视野,但只不过是一种“外生变量”,这种研究始于斯密,成熟于哈罗德、多马和索洛等人。投资过程中,强调知识、专业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因素作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现在还未成熟。而这些理论的缺陷都在于忽视投资结构的作用。现代经济研究已证明,结构效应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已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新的重大源泉。因此,本章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投资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变都必须通过投资来实现,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为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动态地看,就要对经济中某些产业部门分配投资,需要确定投资的主导产业。但如果不顾约束条件,单纯追求投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会早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后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粗放型特征明显,是一种典型的资本投入推动型经济增长,经济效益不高,造成的原因就在于投资产业结构的“虚高加工度化”,表现为改革开放前对重工业的过分倾斜投资和改革开放后对加工工业的过多投资。因此,本文认为,加快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WP=3>转变,将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的可行的选择。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迅速调整投资产业结构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第二章:“新经济”及其对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关于“新经济”的内涵,本章在通过总结“新经济”产生的背景、运行的基本特征后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新经济”在很长时期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所不同的经济现象或状态。二是“新经济”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内涵的集约型增长。三是“新经济”是基于全球化,发达国家不断向外输出资本及价值观念的经济。四是“新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包括制度、政策、组织、结构与技术等的创新。而“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高度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产业结构的转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全社会的投资产业结构来看,根据技术进步的轨迹,企业、政府、民间投资机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中去,形成了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投资结构。这样的投资产业结构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保险、其他服务业等,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在促进投资结构调整方面,政府采取了多种经济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用技术政策引导投资方向,为经济增长服务;改善财政收支结构,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实行投资倾斜,并努力降低财政赤字;放松管制,促进经济金融自由化改革,企业重组兼并不断涌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高效、灵活的融资和投资环境等。通过对“新经济”发展的概括性研究,本文认为,我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可从中得到四点启示:一是加大对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在顺应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三是构建高效、灵活的经济金融体制是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四是处理好增量资本与存量资本的关系,在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与内容上,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同时并举。第三章:"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新经济”是与经济全球化相伴发展的,对我国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认为,我国不必惊慌、不必畏惧,要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沉着应对,一方面继续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对我国来说,还是“新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WP=4>型产业;另一方面,又要利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科研的一体化,紧随世界技术进步的最新趋势,发展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投资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战略性调整为主,适应性调整为辅,以适应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而以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如何确定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本章在分析判断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后认为,鉴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投资结构安排上必须要有先导性,加

任秀平[8](2000)在《Corus集团DSP技术投入商业化大生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Corus集团DSP技术投入商业化大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rus集团DSP技术投入商业化大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背景与现状
        1.1.1 全球化与开放式创新
        1.1.2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实问题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论文研究问题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2 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基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发达国家技术变革与创新的研究综述
        2.1.1 演化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2.1.2 对技术变革及创新的过程解释及其研究体系
    2.2 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研究综述
        2.2.1 后发者与追赶过程的总体研究现状及趋势
        2.2.2 对技术追赶与创新的解释及其研究体系
    2.3 我国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
    2.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技术创新研究对比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3.1 案例研究方法
    3.2 飞跃集团的自主创新路径案例
        3.2.1 飞跃自主创新的路径阶段
        3.2.2 飞跃自主创新的路径动态性
        3.2.3 飞跃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
    3.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自主创新路径案例
        3.3.1 吉利自主创新的路径阶段
        3.3.2 吉利自主创新的路径动态性
        3.3.3 吉利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
    3.4 中国青春宝集团的自主创新路径案例
        3.4.1 青春宝自主创新的路径阶段
        3.4.2 青春宝自主创新的路径动态性
        3.4.3 青春宝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
    3.5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特征对比
4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理论框架
    4.1 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路径的概念界定
    4.2 自主创新路径的方向——技术变革
        4.2.1 自主创新路径的技术变革导向
        4.2.2 技术变革类型与自主创新路径目标
    4.3 自主创新路径上的创新演化
        4.3.1 革命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创新演化
        4.3.2 破坏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创新演化
        4.3.3 改进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创新演化
    4.4 自主创新路径上的创新形式选择——自主创新决策
        4.4.1 自主创新决策的内容维度
        4.4.2 自主创新决策的影响因素
    4.5 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理论模型
5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方法设计和数据基础
    5.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1.1 赋权方法
        5.1.2 曲线拟合方法
        5.1.3 结构方程建模方法
    5.2 问卷设计
        5.2.1 问卷设计的基本内容
        5.2.2 问卷设计的基本过程
        5.2.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说明
        5.2.4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程序
    5.3 样本描述
        5.3.1 样本的行业分布
        5.3.2 样本的规模分布
        5.3.3 样本的研发强度分布
        5.3.4 样本的研发人员规模分布
        5.3.5 样本的成立年份分布
        5.3.6 样本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分布
6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特征研究
    6.1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假设
        6.1.1 革命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性假设
        6.1.2 破坏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性假设
        6.1.3 改进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性假设
    6.2 变量设计与测度
        6.2.1 变量与测度指标
        6.2.2 数据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6.2.3 自主创新路径目标完成度的计算
    6.3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6.3.1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特征的方差分析
        6.3.2 革命型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6.3.3 破坏型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6.3.4 改进型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6.4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曲线的讨论
7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7.1 自主创新决策的理论分析
        7.1.1 自主创新决策变量
        7.1.2 自主创新决策影响因素变量
        7.1.3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概念模型及假设
    7.2 数据描述与变量值计算
        7.2.1 样本数据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7.2.2 自主创新决策变量的计算
    7.3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结构方程分析
        7.3.1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模型拟合
        7.3.2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行业分组分析
        7.3.3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假设验证
    7.4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结构方程分析的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理论创新
    8.2 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的指导意义
    8.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调查问卷
附录2: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资源分配权重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互联网电话和网络经济
        1.1.2 互联网电话的产业化
        1.1.3 传统价值链理论的不足
        1.1.4 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产业价值链相关理论
        1.3.2 产业价值链研究评述
        1.3.3 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1.3.4 互联网电话技术发展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架构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总体架构
第2章 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
    2.1 价值链理论丛林的提出
        2.1.1 定义及构成
        2.1.2 分析方法和结果
        2.1.3 产业价值链理论发展趋势
    2.2 产业价值链理论框架
        2.2.1 产业价值链定义
        2.2.2 产业价值链研究的范畴
        2.2.3 产业价值链进化模型
        2.2.4 主要研究和分析方法
    2.3 统一的产业价值链
        2.3.1 统一理论的目的
        2.3.2 统一理论的依据
        2.3.3 统一产业价值链的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价值链建模
    3.1 价值势能模型
        3.1.1 价值势能定义
        3.1.2 价值势能建模
        3.1.3 价值势能的作用力
        3.1.4 价值势能与价值链的关系
        3.1.5 管制及垄断对价值势能的影响
    3.2 价值势能与“管制-垄断系数”
        3.2.1 前提假设
        3.2.2 管制-垄断系数
    3.3 产业价值矩阵模型
        3.3.1 模型要素
        3.3.2 产业价值矩阵
    3.4 基于产业价值矩阵的竞争力评价指标
        3.4.1 吞吐系数
        3.4.2 可靠度
        3.4.3 信息化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电话产业价值链分析
    4.1 产业成因
        4.1.1 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四种动因
        4.1.2 产业成因的“五力模型”
        4.1.3 价值势能模型与产业成因
    4.2 应用模式分类法
        4.2.1 “三模式”分类法
        4.2.2 “七模式”分类法
        4.2.3 新分类法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4.3 产业价值链结构分析
        4.3.1 产业价值链组件
        4.3.2 各种运营模式分类
        4.3.3 各种运营模式产业价值链结构
        4.3.4 基于结构的产业价值链优劣势对比
    4.4 产业价值链特征及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4.4.1 产业价值链特征
        4.4.2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竞争力研究
    5.1 利益相关者及SWOT分析
        5.1.1 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1.2 产业竞争力竞争主体的界定
        5.1.3 SWOT分析
    5.2 产业国际竞争力
        5.2.1 基于“管制-垄断系数”的产业竞争力对比
        5.2.2 产业价值矩阵模型中评价指标的应用
        5.2.3 技术的竞争力
        5.2.4 管制政策的竞争力
        5.2.5 基于产业价值链结构的案例分析
        5.2.6 产业国际竞争力结论
    5.3 产业国内竞争力
        5.3.1 基于“产业演进理论”的产业竞争力
        5.3.2 基于“五力模型”的产业竞争力
        5.3.3 基于“价值势能模型”的产业竞争力
        5.3.4 产业国内竞争力结论
    5.4 产业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5.4.1 直接制约因素
        5.4.2 间接制约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发展建议
    6.1 “价值势能”的宏观调控
    6.2 “管制-垄断系数”的提升
        6.2.1 赞成保持现有管制现状的理由
        6.2.2 反对保持现有管制现状的理由
        6.2.3 提高“管制-垄断系数”的具体建议
    6.3 产业价值链竞争力的增强
        6.3.1 产业价值链主要群体态度分析
        6.3.2 电信运营模式产业价值链
        6.3.3 有线电视运营模式产业价值链
        6.3.4 新兴运营商各模式产业价值链
    6.4 产业融合的准备工作
        6.4.1 互联网电话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6.4.2 互联网电话产业对NGN的贡献
        6.4.3 互联网电话产业融合模型
        6.4.4 应对VoIP产业融合的建议
    6.5 全球互联网电话产业繁荣的思考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性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嵌入式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1.1.2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背景
        1.1.3 嵌入式技术将成为赛博空间的重要支撑
        1.1.4 嵌入式技术创新对“数字鸿沟”的影响
        1.1.5 嵌入式技术应用与国家安全
        1.1.6 国家倡导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2 嵌入式技术创新沿革
        1.2.1 嵌入式技术发展概况
        1.2.2 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概况
        1.2.3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2.4 振兴我国信息产业的突破口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1.5.1 研究对象创新
        1.5.2 研究方法创新
        1.5.3 理论创新
    1.6 论文主要框架
2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理论透视
    2.1 技术创新理论基础
        2.1.1 技术创新理论回顾
        2.1.2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1.3 技术创新发展过程
    2.2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形成
        2.2.1 嵌入式软件在整个IT产业链中的地位
        2.2.2 嵌入式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
        2.2.3 嵌入式技术应用市场分类
        2.2.4 嵌入式技术发展特点
        2.2.5 嵌入式技术创新特征
        2.2.6 嵌入式软件技术创新
    2.3 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2.3.1 技术创新政策分析
        2.3.2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与问题
    2.4 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与趋势
        2.4.1 影响我国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因素
        2.4.2 国内嵌入式技术创新趋势分析
    2.5 嵌入式技术创新经济学分析
        2.5.1 互补性、兼容性和标准
        2.5.2 静态方法分析嵌入式技术创新
        2.5.3 动态方法分析嵌入式技术创新
        2.5.4 嵌入式开发平台的多样性
    2.6 嵌入式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2.7 嵌入式技术创新效率的测量
        2.7.1 马克思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解释
        2.7.2 西方经济学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解释
        2.7.3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资本效率
        2.7.4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效率测量方法
    2.8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哲学观点
        2.8.1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哲学基础
        2.8.2 嵌入式技术创新的哲学意义
3 嵌入式技术创新问题分析
    3.1 嵌入式产业临界规模
        3.1.1 嵌入式产业临界规模形成因素
        3.1.2 嵌入式产品临界规模分析
        3.1.3 PDA临界规模的形成机理及其判定
    3.2 嵌入式技术产业链内创新
        3.2.1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链结构与成熟度
        3.2.2 产业链条存在断点、缺失和薄弱环节
        3.2.3 自主知识产权与产业链的持续技术创新
        3.2.4 嵌入式产业链竞争能力的提升
    3.3 嵌入式技术创新人才因素
    3.4 嵌入式技术扩散
    3.5 嵌入式产品设计趋势
    3.6 嵌入式技术创新评价
4 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性研究
    4.1 鲁棒控制理论
    4.2 鲁棒控制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4.2.1 国内学者对经济系统的鲁棒控制策略的研究
        4.2.2 LQG鲁棒设计对宏观经济系统的优化控制
        4.2.3 基于鲁棒调节器的鲁棒经济策略
    4.3 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调节机制的提出
        4.3.1 系统稳定性的含义与意义
        4.3.2 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调节机制的具体内容
    4.4 嵌入式产业临界规模与鲁棒调节器的关系
        4.4.1 多种产品的临界规模的定性分析
        4.4.2 “看不见的手”鲁棒调节器的局限性与不足
        4.4.3 嵌入式产业临界规模鲁棒调节器
    4.5 嵌入式产业链鲁棒性分析
        4.5.1 产业链鲁棒性定义
        4.5.2 产业链鲁棒性分析
    4.6 嵌入式技术扩散鲁棒性分析
    4.7 嵌入式研发团队动态鲁棒性决策
        4.7.1 嵌入式研发团队模型的建立
        4.7.2 嵌入式研发团队动态鲁棒性分析
    4.8 嵌入式产品研发鲁棒设计
    4.9 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性评价
        4.9.1 鲁棒性评价指标
        4.9.2 鲁棒评价函数的构造
5 嵌入式技术创新管理突破研究
    5.1 工业工程方面
        5.1.1 嵌入式技术拓展制造业信息化范围
        5.1.2 工业工程与嵌入式技术的互动关系
        5.1.3 基于工业工程管理视角的管理突破
    5.2 联盟机制方面
        5.2.1 建立联盟机制的背景分析
        5.2.2 嵌入式技术与产业合作促进联盟雏形的形成
        5.2.3 产业联盟的建立与产业链的发展
        5.2.4 联盟内互动互惠机制的建立
6 嵌入式技术创新策略建议
    6.1 国家政策方面
    6.2 企业投资方面
    6.3 税收优惠方面
        6.3.1 对取消制造型产品嵌入式软件享受“18号文”的质疑
        6.3.2 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
    6.4 人才培养方面
        6.4.1 国内以校企联合培训为主应对嵌入式人才匮乏
        6.4.2 学科设置与实验室建设
        6.4.3 预期达到的培养目标
        6.4.4 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与主要科研成果

(4)SISC基于市场环境的技术战略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基于市场环境的技术战略一般理论和方法综述
        1.3.1 技术的概念
        1.3.2 技术与战略的整合—技术战略的概念
        1.3.3 技术战略的设计
        1.3.4 技术战略的实施
        1.3.5 市场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1.3.6 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和技术定位
2 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发展模式简介
    2.1 世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历程
    2.2 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特点—摩尔定律
    2.3 世界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2.3.1 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的概念
        2.3.2 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的技术现状
    2.4 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2.5 国内外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发展模式简介
        2.5.1 境外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发展模式简介
        2.5.2 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发展模式简介
3 SISC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3.1 SISC简介
    3.2 SISC发展战略的内部环境分析
        3.2.1 SISC技术发展历程
        3.2.2 SISC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3.3 SISC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3.3.1 SISC面临的市场威胁—五力模型
        3.3.2 SISC自身的优劣势分析
        3.3.3 SISC发展机会分析
        3.3.4 SISC的发展战略
4 SISC技术战略设计与实施
    4.1 SISC技术战略设计
    4.2 SISC技术战略实施
        4.2.1 组织保证
        4.2.2 产品线调整
        4.2.3 平台建设
        4.2.4 严格考核
        4.2.5 确保投入
        4.2.6 人员激励
        4.2.7 筹建6英寸线
        4.2.8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5 SISC技术战略实施效果及其启示
    5.1 SISC技术战略实施效果
        5.1.1 产品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5.1.2 初步建立了技术平台
        5.1.3 专业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5.1.4 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5.2 SISC实施技术战略的启示
        5.2.1 技术战略的环境和组织文化适应
        5.2.2 技术战略与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5.2.3 技术战略与商业盈利
        5.2.4 技术创新与变革
        5.2.5 技术战略对高科技企业的启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山特UPS营销环境与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 一 章 引言
第 二 章 山特UPS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2.1 UPS产品概述
        2.1.1 UPS产品概念
        2.1.2 UPS产品分类
    2.2 山特UPS发展历程
    2.3 山特UPS营销状况分析
第 三 章 山特UPS 营销环境分析
    3.1 山特UPS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3.1.1 宏观环境分析
        3.1.2 竞争环境分析
    3.2 山特UPS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3.2.1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
        3.2.2 生产设备状况分析
        3.2.3 产品线及竞争地位分析
        3.2.4 研究与开发能力分析
        3.2.5 营销能力分析
    3.3 山特UPS内外环境评价
        3.3.1 SWOT矩阵效应
        3.3.2 SWOT效应匹配
第 四 章 山特UPS的营销策略
    4.1 山特的目标市场选择
        4.1.1 市场细分的概念及作用
        4.1.2 山特UPS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
        4.1.3 山特UPS的市场定位
    4.2 生命周期理论对山特营销策略的影响
        4.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4.2.2 山特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选择
    4.3 山特的新产品营销策略
        4.3.1 新产品开发意义
        4.3.2 新产品发展战略
        4.3.3 新产品开发组织策略
        4.3.4 新产品市场调查策略
        4.3.5 新产品市场试销策略
    4.4 山特的品牌营销策略
        4.4.1 品牌定义及意义
        4.4.2 品牌竞争策略
        4.4.3 品牌选择策略
        4.4.4 品牌集中化策略
        4.4.5 品牌下行延伸策略
        4.4.6 品牌保护策略
    4.5 山特的促销组合策略
        4.5.1 新产品说明会
        4.5.2 会展推广
        4.5.3 专业媒体广告
        4.5.4 人员推销
        4.5.5 返利
    4.6 山特的服务营销策略
        4.6.1 服务概述
        4.6.2 服务品牌策略
        4.6.3 服务渠道策略
        4.6.4 服务质量管理
        4.6.5 网上服务策略
第 五 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新型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国内发展概况
        1.2.2 国外发展概况
    1.3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仪器的发展与分类
    1.4 目前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不足
    1.5 电能质量分析技术、手段的进展
        1.5.1 分析技术的发展
        1.5.2 DSP技术简介
        1.5.3 DSP的特点
    1.6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测量模型
    2.1 电能质量指标
    2.2 电能质量相关标准
        2.2.1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2.2.2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2.2.3 公用电网谐波
        2.2.4 电力系统的三相不平衡
        2.2.5 电压波动与闪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能质量监测仪的相关算法
    3.1 谐波测量的实现原理
        3.1.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原理
        3.1.2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原理
    3.2 三相不平衡度测量的实现原理
    3.3 频率的测量原理
    3.4 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测量功能的实现原理
    3.5 FIR数字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
第四章 电能质量检测仪的硬件原理
    4.1 硬件原理简介
    4.2 数据采集单元的硬件设计
        4.2.1 TMS320F206的简介
        4.2.2 时钟电路
        4.2.3 复位与监控电路
        4.2.4 中断电路
        4.2.5 译码逻辑电路
        4.2.6 存储器电路
        4.2.7 模拟量输入电路
        4.2.8 锁相环电路
        4.2.9 开关量输入电路
        4.2.10 双口RAM通信电路
    4.3 人机接口及通信管理单元的硬件设计
        4.3.1 中央处理器芯片
        4.3.2 存储器电路
        4.3.3 实时钟电路
        4.3.4 开关量输出电路
        4.3.5 频率测量电路
        4.3.6 GPS接口电路
        4.3.7 Modem接口电路
        4.3.8 液晶显示电路
        4.3.9 键盘电路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5.2 DSP 单元的软件设计图
        5.2.1 DSP系统开发环境
        5.2.2 软件设计
    5.3 上位机监测软件的设计思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 考 文 献
致 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动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挑战
    0.2 研究的范围与目的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与方法
第一章 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1.1 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考察
        1.1.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概述
        1.1.2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忽视对投资结构的研究
    1.2 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1.2.1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
        1.2.2 经济增长与投资结构变动
        1.2.3 投资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1.2.4 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产业结构
    1.3 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
        1.3.1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高速低效
        1.3.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长低效益
        1.3.3 结论与思考:加快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第二章 “新经济”及其对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2.1 “新经济”的本质
        2.1.1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
        2.1.2 “新经济”提出时的经济背景
        2.1.3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2.1.4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
    2.2 “新经济”发展中的投资结构调整
        2.2.1 “投资率较低?”:对投资统计的修正
        2.2.2 投资产业结构的渐序演进
        2.2.3 促进投资结构调整的经济政策
    2.3 ”新经济”对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2.3.1 加大对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2 在顺应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2.3.3 构建高效、灵活的经济金融体制是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
        2.3.4 处理好增量资本与存量资本的关系,在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与内容上,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同时并举
第三章 ”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3.1 “新经济”对中国的挑战
        3.1.1 “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3.1.2 “新经济”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3.1.3 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3.2 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准则
        3.2.1 投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选择: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
        3.2.2 静态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
        3.2.3 动态分析: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3 基本思路:实现投资产业结构的历史跨越
        3.3.1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3.3.2 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投资结构成长模式
        3.3.3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与新技术革命
        3.3.4 我国的选择:以信息化为战略目标的投资结构安排
        3.3.5 关键:把信息产业作为我国投资的主导产业
        3.3.6 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第四章 “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
    4.1 改革目标:投资结构调整从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
        4.1.1 我国投资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
        4.1.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让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
    4.2 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业
        4.2.1 美国“新经济”发展与风险投资体制
        4.2.2 当前中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3 创造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4.3 大胆探索,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4.3.1 证券市场是促进投资结构调整的最有效机制
        4.3.2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与其多重证券市场体系
        4.3.3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
    4.4 强化科研能力的内在化,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科研新体制
        4.4.1 工业实验室在“新经济”中的作用
        4.4.2 当前我国科研能力内在于企业的重要性
        4.4.3 我国企业科研能力内在化的主要方式及途径
第五章 “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资产重组
    5.1 “新经济”与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产重组
        5.1.1 新一轮全球并购的主要特征
        5.1.2 全球并购带来的新变革与新问题
        5.1.3 企业并购对我国资产重组的启示
    5.2 我国的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与资产重组
        5.2.1 资产重组在存量调整中重要地位与作用
        5.2.2 我国投资结构存量调整的现状与问题
        5.2.3 规范和加快资产重组的对策
    5.3 当前中国推进资产重组的重点:建立大企业集团
        5.3.1 发展大企业集团在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意义
        5.3.2 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的过程及现存问题
        5.3.3 资产重组是构建大企业集团的最有效方式
        5.3.4 构建大企业集团的主要措施
参考书目
后记

四、Corus集团DSP技术投入商业化大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D]. 王方瑞. 浙江大学, 2008(07)
  • [2]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的应用[D]. 王延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2)
  • [3]嵌入式技术创新鲁棒性问题及策略研究[D]. 邢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7)
  • [4]SISC基于市场环境的技术战略及其应用研究[D]. 刘永. 重庆大学, 2005(02)
  • [5]山特UPS营销环境与策略分析[D]. 许阳生.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
  • [6]新型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研究[D]. 赵衡.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4(01)
  • [7]“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8]Corus集团DSP技术投入商业化大生产[J]. 任秀平. 轧钢, 2000(06)

标签:;  ;  ;  ;  ;  

Corus Group 的 DSP 技术投入商业化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