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分析

“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分析

一、"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笑梅[1](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梁萌[2](2021)在《模式与工具: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二维向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全新的政治理念,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为中国未来政治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要求,但重点是治理模式和治理工具的现代化。治理模式现代化主要通过强化治理核心、打造好政府、实现权力与权利双赢来实现,治理工具现代化主要是对等级式治理、公共参与式治理、合作式治理、交易式治理、劝说式治理等现代治理工具的理性选择。

汪全胜,宋琳璘[3](2021)在《现代治理视野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公共治理是整体性治理、协同式治理以及参与式治理的结合。食品质量安全的治理模式强调食品安全的监管是由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权力主体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权责明确、协调治理的机制与模式。我国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政府监管主体、市场主体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社会主体如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食品行业协会等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作了规定,然而这些规定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政府垄断监管资源,市场或社会资源配置不足;市场主体的自律功能未充分发挥;食品行业组织不发达,监管责任难以实现;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机制缺失;治理主体的信息不畅通等。我国应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主体的监管责任构造,转变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能,强化各治理主体之间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与沟通,推动市场主体自律,加快食品行业组织的孕育与发展,完善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机制等。

谢琦[4](2020)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综合表现为以公共价值的生产为目的,在执政党的领导、政府部门的负责下,涵盖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一核多元”党政引领型跨部门协同。从结构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是指执政党、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结成的互动关系、合作关系,涉及权力配置、空间设定、组织安排、制度建设、环境形态等五个方面。从过程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涉及治理单元再造、民主协商开展、府际行政发包、外包服务探索、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建立一个“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力求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核心要素与具体运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在结构、过程层面上呈现出多重趋势。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空间结构上呈现出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的趋势;组织结构上呈现出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的趋势;制度结构上呈现出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的趋势。另一方面,从过程上来看,呈现出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的趋势;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的趋势;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的趋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呈现出政党整合、社会吸纳、空间再造、技术支撑等四重逻辑。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开展跨部门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分为政府与经济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经济部门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以及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等四种类型。从结构和过程两个层面把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问题,综合发现:在结构层面上还存在权力配置的行政化;空间设定的管控性;组织体系的碎片化;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环境的不适应,等等。在过程层面上还存在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等等。为了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起来,本文选取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上海的“基本管理单元”、杭州的“上城经验”等三个典型案例,它们都是较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创新实践,共同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以及推动跨部门协同的重要探索。这些经典案例在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技术支撑等方面能够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跨部门协同运行提供一些共性的经验启示。基于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反思和案例总结,推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需要结合结构与过程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从结构层面上来说,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从过程层面上来说,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区小劲[5](2020)在《广州市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为适应人们旅游观念和旅游方式的变化,2015年底,国家旅游局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概念,试图引导旅游业跳出单纯的旅游发展框架,实现区域更广更深的整体优化提升,切实发挥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域旅游”迅速成为旅游行业热词。作为旅游大省的广东紧跟国家旅游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2016年底,从化区成为广东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化温泉已经蜚声中外,从化成为珠三角着名的旅游目的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从化旅游发展陷入僵化,被周边不断崛起的旅游目的地超越。“全域旅游”发展概念的提出,为从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突破口。其中提到的“全民共建共享”理念表明,除了政府推动、企业配合之外,以从化旅游协会为代表的第三部门也应当在从化全域旅游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部门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民主化政治社会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被认为是对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补充。研究表明,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不同关系的建立,能够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从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的角度,以具体的从化区政府和旅游协会为研究对象,探索推动从化全域旅游发展之策,期望对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本文首先从全域旅游和第三部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本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文献的阅读整理,对国内外关于协同推动全域旅游,以及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核心概念和支撑理论进行了总结阐述。然后通过相关基础资料搜集和选取代表性人物进行访谈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数据。在对原始资料数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目前在协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最后,结合对日本、香港、广州南沙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的经验考察和借鉴,提出广州市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定位和组建从化区旅游联合会的设想,以及如何从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安全、资源环境和品牌影响六个方面协同推动从化全域旅游发展。

刘玥[6](2020)在《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改进的有效路径研究 ——基于镇江市R区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一直在探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建设。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为我国社区自治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社区自治发展的脉络清晰地表明,居民及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社区建设的核心要义,不断完善社区参与式治理模式体系,是城市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必然要求。社区参与式治理强调公民个人与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提倡构建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等各社区建设主体之间多元、合作、平等的伙伴关系,实现民主协商的社区治理格局。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在对镇江市R区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明确参与主体职责定位、健全参与治理机制和拓展参与方式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本文通过调研发现,镇江R区积极搭建平台,发挥社区精英作用,引领居民广泛参与,统筹社会资源,初步形成了开放、多元、民主的参与式治理格局。但是,镇江市R区的社区治理也存在着:政府介入行为失当、居民参与不充分、社会组织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方式和手段趋同化明显等问题。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社区参与式治理体系的完善:从主体职责定位来看,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居民应当树立起现代公民理念,提高参与能力,培养情感认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发展内在动力。从健全参与治理机制来看,应当从行动有组织、运行有章程、资源广利用等方面入手,重点把握激发、巩固居民的参与度这个核心目标,建立健全完善的“闭环”治理机制;从拓展参与方式来看,应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过建立居民关系网及开展专项服务来拓展社区居民的参与空间、参与方式。

先星辰[7](2020)在《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现代社会三部门之一,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传声筒”与“粘合剂”的作用,被视为创新社会治理与拓展公共服务的突破口,正逐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成都市作为全国范围内首创“社区营造”模式的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作用,本地非营利组织打造了较多优秀的社区治理品牌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参与治理经验。但是,必须意识到现阶段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和深入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提出实操性和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能够对新型社区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课题,以成都市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考察、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选取了爱有戏和培力两家机构为研究案例,着重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按照“引出问题、理论概述、作用机制、个案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综合概述国内外研究成果,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提出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独特优势。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和作用,为下文做了铺垫。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研究设计部分,按照“市级政策、区级实践、个案分析”的顺序逐级深入,并在访谈和考察的基础上获取了两家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真实情况。第五部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访谈内容和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出了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并且从参与保障、参与能力与参与动力等维度探寻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六部分从建构科学的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和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三个层面,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社区作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单位,引入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是创新治理模式的大势所趋。为解决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资源获取、人才管理、公信力建设与居民参与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非营利组织协同合作,构建和完善社区参与式治理模式,真正实现社区善治的目标。

史伟浩[8](2019)在《苏黎世合作居住模式对我国“复合开放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借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文献和实践的梳理,将城市社区的构造归纳为三个层面:制度、心理和空间。以此为基础,提出“复合开放型”城市社区的概念,指具有以上三个层面复合开放性质的城市社区。以“复合开放型”社区为框架引领,文章分析了瑞士苏黎世的合作居住社区,及其中的代表案例More Than Housing社区,从制度、心理、空间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三个层面的构建要点。接下来,文章探讨了苏黎世合作居住模式得以成立的社会条件,并对比了我国建设“复合开放型”社区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总结了在我国建设“复合开放型”社区在制度、心理、空间层面的对策,以及具体的建议措施。

杨四海[9](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曾文倩[10](2019)在《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双向嵌入研究 ——以W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查发现,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不尽符合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情况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传统。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管制、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以及社会自治,而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两大研究传统。既有的研究较为有利的解释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但是主体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合作那么简单。笔者通过对W区的调研与观察,从结构维度、制度维度、文化维度等三方面讨论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从连接至双向嵌入进行的实践探索。W区作为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对社会组织给予了大量平台、资金、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社会组织在参与地方政府治理时所体现的特点,即以政策倡导作为嵌入策略、彼此增权还有公益网络中出现的组织认同,说明了“双向嵌入”是存在的且有效用的。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之下,社会组织百花齐放,“双向嵌入”是一个的研究框架。它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一个特殊视角: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和具有异质性的社会组织进行嵌入性互动时可以带来资源的互补,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实现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治理理论下的社会组织研究缺乏一个着眼于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间双向互动关系构建的视角,这里对其进行了丰富。

二、"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的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三)比较研究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有待改善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公共政策理论
        (三)制度供给理论
        (四)知识管理理论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模式与工具: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二维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国家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治理模式:重国家轻社会
    (二)治理思维:重目标轻工具
二、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模式转型
    (一)强化治理核心:依宪执政与依规治党
        1.全面推进依宪执政
        2.全面推进依规治党
    (二)打造好政府:民主法治框架下的集权政治
        1.法治政治:魅力型政治向法理型政治过渡
        2.贤能政治:政治担当与民主问责互联
        3.高效政治:构建强有力的政府体系
    (三)权力与权利双赢:国家与市场、社会良性互动
        1.国家与市场分工协作
        2.国家与社会分工协作
三、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工具选择

(3)现代治理视野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治理理论对传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挑战及其意义
二、现代治理视野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应然架构
    (一)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二)市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社会主体(主要是消费者、食品行业协会等第三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现代治理视野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政府垄断监管资源,市场或社会资源配置不足
        1.监管力度不足。
        2.监管内耗严重。
        3.监管俘虏。
    (二)市场主体的自律功能未充分发挥
    (三)食品行业组织的监管责任难以实现
    (四)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的治理机制缺失
    (五)治理主体的信息不畅通
四、现代治理视野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措施
    (一)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转变
        1.合理设置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主体的监管职责
        2.将微观、具体的管理转化为宏观规制或治理
        3.明晰政府监管部门的职权与职责
    (二)完善多主体共同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以诚信文化建设推进市场主体自律
    (四)完善食品行业组织的监督职能
    (五)完善消费者(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的参与机制
    (六)建立新闻媒体食品安全的监督功能

(4)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念原则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证分析
        (四)城市社区治理的权力问题
        (五)跨部门协同与城市社区治理
        (六)对既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
        (二)社区与城市社区
        (三)城市社区治理
        (四)跨部门协同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二)跨部门协同理论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四)资源依赖理论
    三、分析框架:一个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框架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结构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过程
        (三)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结构层面
        (一)空间结构: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
        (二)组织结构: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
        (三)制度结构: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过程层面
        (一)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
        (二)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
        (三)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体用”机制
        (一)常规机制为体:党政的科层化运作
        (二)辅助机制为用:小组机制、外包机制、竞赛机制、项目机制、运动式治理机制
第三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的意义、逻辑及类型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
        (二)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
        (三)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
        (四)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逻辑
        (一)政党整合的逻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二)社会吸纳的逻辑: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三)空间再造的逻辑:再造新的治理单元
        (四)技术支撑的逻辑:运用各种治理技术作为辅助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类型
第四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结构层面
        (一)权力配置的行政化:行政主导下的治理错位
        (二)空间设定的管控性:刚性空间下的弹性不足
        (三)组织体系的碎片化:条块分割下的合力不足
        (四)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情境下的规范不足
        (五)治理环境的不适应:治理调适下的相对滞后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过程层面
        (一)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
        (二)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
        (三)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
        (四)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
        (五)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
第五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案例分析
    一、研究设计: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一)案例选择:北京、上海、杭州
        (二)资料来源:实地调研与网络搜集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一: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二)案例二:上海的“基本单元管理”
        (三)案例三:杭州的“上城经验”
    三、案例总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
        (二)政府负责
        (三)社会协同
        (四)技术支撑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结构层面
        (一)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
        (二)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
        (三)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
        (四)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
        (五)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过程层面
        (一)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
        (二)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
        (三)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
        (四)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
        (五)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一、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
    二、进一步讨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一)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理论研究
        (二)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广州市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协同推动全域旅游的研究
        1.3.2 关于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研究的主要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第三部门
        2.1.2 全域旅游
    2.2 主要支撑理论
        2.2.1 协同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从化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3.1.1 创建基本条件
        3.1.2 创建工作成效
        3.1.3 创建存在问题
    3.2 从化旅游第三部门发展现状分析
        3.2.1 从化区旅游相关第三部门的发展概况
        3.2.2 从化区政府与旅游第三部门的关系现状
    3.3 从化区政府与旅游第三部门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行政主导过于强势
        3.3.2 第三部门的自主性不足
        3.3.3 政府与行业目标不一致
        3.3.4 政府与第三部门互动不足
        3.3.5 第三部门内部建设不足
        3.3.6 第三部门之间存在矛盾
第四章 制约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原因审视
    4.1 外部因素
        4.1.1 我国第三部门的属性矛盾
        4.1.2 政府对第三部门认知不足
        4.1.3 政府与第三部门定位偏差
        4.1.4 政府对第三部门保障缺失
    4.2 内部因素
        4.2.1 第三部门成员的认知目标差异
        4.2.2 第三部门缺乏自我完善的动力
第五章 国内外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动旅游发展的分析借鉴
    5.1 日本旅游第三部门发展
    5.2 香港旅游第三部门发展
    5.3 广州市南沙区旅游第三部门发展
    5.4 对我国政府与旅游第三部门协同推动旅游发展的启示
        5.4.1 要定位清晰
        5.4.2 要独立自主
        5.4.3 要承接职能
        5.4.4 要保障支持
第六章 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政府与第三部门的良好协同关系
        6.1.1 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
        6.1.2 第三部门的职能定位
        6.1.3 重建从化区旅游协会
        6.1.4 构建良好的协同机制
    6.2 发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良好协同作用
        6.2.1 顶层设计
        6.2.2 公共服务
        6.2.3 供给体系
        6.2.4 秩序安全
        6.2.5 资源环境
        6.2.6 品牌影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1 附录1:访谈大纲
    1.2 附录2:访谈记录(摘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改进的有效路径研究 ——基于镇江市R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社区
        2.1.2 社区治理
        2.1.3 参与式治理
    2.2 相关理论
        2.2.1 治理理论
        2.2.2 参与式民主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镇江市R区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实践做法
    3.1 镇江市R区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实践探索
        3.1.1 共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
        3.1.2 居民议事会:让群众有话语权
        3.1.3 楼片长队伍建设:培养社区精英
        3.1.4 为民服务项目:以逆向参与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3.2 镇江市R区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模式的关键因素
        3.2.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3.2.2 社区精英引领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
        3.2.3 积极搭建各类参与平台
        3.2.4 将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导向
第4章 镇江市R区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概述
        4.1.1 问卷调查概况
        4.1.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4.1.3 调查情况分析
    4.2 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介入行为失当问题
        4.2.2 居民参与不充分问题
        4.2.3 社会组织参与能力不足问题
        4.2.4 参与式治理模式中的“一刀切”问题
    4.3 原因分析
        4.3.1 运行机制方面
        4.3.2 居民能力建设方面
        4.3.3 居民情感认同方面
        4.3.4 社会组织专业水平方面
第5章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改进的有效路径探析
    5.1 明确参与主体职责定位
        5.1.1 明晰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1.2 居民全面提升参与质效
        5.1.3 社会组织加强参与能力建设
    5.2 健全参与治理机制
        5.2.1 引导居民参与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事务
        5.2.2 搭建多元化、规范化和长期性的交流平台
        5.2.3 用刚性制度保障居民参与
        5.2.4 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治之间的衔接
        5.2.5 增强居民对治理效果评估的参与度
    5.3 拓展参与方式
        5.3.1 借助科技手段,创新线上线下互动媒介
        5.3.2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拓展民主协商渠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框架
    1.6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营利组织
        2.1.2 社区
        2.1.3 社区治理
    2.2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理论依据
        2.2.1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2.2.2 公民社会理论
        2.2.3 参与式治理理论
    2.3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势
        2.3.1 草根性,贴近民众
        2.3.2 多样性,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2.3.3 专业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3.4 灵活性,应变反应更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和作用
    3.1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
    3.2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3.2.1 整合社区资源
        3.2.2 拓展社区服务
        3.2.3 扩大社区参与
        3.2.4 培育社区文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以两家机构为例
    4.1 市级政策支持
    4.2 区级社治实践
    4.3 组织个案分析
        4.3.1 案例选取
        4.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4.3.3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
        5.1.1 缺乏独立性
        5.1.2 资金短缺
        5.1.3 专业人才不足
        5.1.4 社会公信力低
        5.1.5 居民参与度低
    5.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参与保障不充分
        5.2.2 参与动力不足
        5.2.3 参与能力待提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6.1 建构科学的制度体系,提供参与保障
        6.1.1 完善法律政策
        6.1.2 改革管理制度
        6.1.3 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
    6.2 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增强参与动力
        6.2.1 培育公民自治意识和共治意识
        6.2.2 弘扬公益文化
        6.2.3 构建志愿者制度
    6.3 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强化参与能力
        6.3.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6.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3.3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6.3.4 创新社区社会治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大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列表
    附录3 部分访谈内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苏黎世合作居住模式对我国“复合开放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1.1 社区
        1.1.2 门禁与开放社区
        1.1.3 门禁与开放社区定义的不足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社区的现状与问题
        1.2.1.1 治理制度
        1.2.1.2 社群组织
        1.2.1.3 空间模式
    1.3 相关研究与实践
        1.3.1 国外与“开放社区”广泛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1.3.1.1 社区治理制度
        1.3.1.2 混居社区营造
        1.3.1.3 社区空间设计
        1.3.2 国内的“开放社区”研究与实践
    1.4 “复合开放型”社区概念的提出
    1.5 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与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目的
        1.5.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多方协同——合作治理的构建
    2.1 合作治理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2.1.1 合作治理制度产生的背景
        2.1.1.1 市场放任主义与“市场失灵”
        2.1.1.2 政府干预主义与“政府失灵”
        2.1.1.3 第三部门的局限与“志愿失灵”
        2.1.2 合作治理制度的特征
        2.1.2.1 公共权益与灵活高效的结合——政府与市场的协同
        2.1.2.2 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结合——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协同
        2.1.2.3 非营利性与专业成熟的结合——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协同
    2.2 社区层面的合作治理——多方协同的合作居住模式
        2.2.1 苏黎世住房合作社:一种社区“合作治理”制度的建立
        2.2.1.1 保障性支撑:作为自治社区的住房合作社萌芽
        2.2.1.2 目标转向:社区与城市公共权益的良性共谋
        2.2.2 More Than Housing住房合作社的合作治理机制
        2.2.2.1 多方协同的策划与建设过程
        2.2.2.2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透明干预
        2.2.2.3 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协同:受监督的参与式自治
        2.2.2.4 企业与第三部门的协同:自负盈亏的专业化自治团队
    2.3 合作治理构建的要点小结
第三章 共同生活——混居社群的培育
    3.1 混居社群的发展与特征
        3.1.1 混合居住的发展与困境
        3.1.2 混合居住向混居社群的转向
        3.1.2.1 社区理论的“脱地域化”与对社群培育的重视
        3.1.2.2 混居模式的转型:社区营造的引入
        3.1.3 混居社群的特征
        3.1.3.1 自愿的社群结合机制
        3.1.3.2 生长性的社群组织
    3.2 苏黎世住房合作社的混居社群培育
        3.2.1 多样性混居的保障:社员的定向准入
        3.2.2 社群结合机制:基于共同生活的共识
        3.2.3 生长性的社群组织:社员互助及共同感的培育
    3.3 混居社群培育的要点小结
第四章 活跃共享——开放街区的设计
    4.1 开放街区式社区的发展与特征
        4.1.1 开放街区式社区空间的形成背景
        4.1.1.1 门禁住区的形成及其问题
        4.1.1.2 城市郊区的蔓延及其问题
        4.1.1.3 新城市主义的反思与实践
        4.1.2 TND社区空间的特征
        4.1.2.1 宜人的街区和空间尺度
        4.1.2.2 街道和广场的有机组织
        4.1.2.3 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
        4.1.2.4 多样功能的紧凑混合
    4.2 More Than Housing社区的开放街区营造
        4.2.1 用地条件与城市设计方案
        4.2.2 街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平衡
        4.2.2.1 设计导则的整体性保障
        4.2.2.2 联合设计的多样可能性
        4.2.3 层级交融的空间策略
        4.2.3.1 宜人街区尺度的塑造
        4.2.3.2 街道和广场的有机组织
        4.2.3.3 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多样功能的混合
        4.2.3.4 中庭空间的营造及社区与家庭的渗透
    4.3 开放街区设计的要点小结
第五章 苏黎世经验对我国建设“复合开放型”社区的启示
    5.1 苏黎世合作居住模式的社会条件
        5.1.1 直接民主的传统
        5.1.2 移民政策与对多元性的包容
        5.1.3 租赁住房与非营利性住房的高占比
    5.2 我国建设“复合开放型”社区的社会基础
        5.2.1 我国建设合作居住社区的制度基础
        5.2.2 我国建设混居社群的心理基础
        5.2.3 我国建设开放街区的空间基础
    5.3 我国建设“复合开放型”社区的对策
        5.3.2 我国建设合作治理社区的制度对策
        5.3.3 我国建设混居社群的心理对策
        5.3.4 我国建设开放街区的空间对策
    5.4 我国建设“复合开放型”社区的建议措施
        5.4.1 阶段1:社区合作治理平台构建
        5.4.2 阶段2:多方参与的混居社区项目策划
        5.4.3 阶段3:“复合开放型”社区设计落地
        5.4.4 阶段4:运营、反馈与完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图表来源

(9)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双向嵌入研究 ——以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2 相关研究
        1.2.1 社会治理模式的研究
        1.2.2 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传统
        1.2.3 总体评价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
2 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治理理论
        2.1.1 参与式治理理论
        2.1.2 协同治理理论
        2.1.3 治理理论的适用性
    2.2 嵌入性理论
        2.2.1 嵌入性与社会组织
        2.2.2 双向嵌入理论意涵及运用
        2.2.3 双向嵌入分析框架
    2.3 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同治关系建构
        2.3.1 嵌入维度
        2.3.2 嵌入向度
        2.3.3 小结
3 双向嵌入: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状况
    3.1 W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3.2 地方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3.2.1 结构嵌入中的服务支持
        3.2.2 制度嵌入中的规范操作
        3.2.3 文化嵌入中的价值输出
    3.3 公益创投项目下的社会组织
        3.3.1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项目关系伊始
        3.3.2 社会组织承接社会服务
        3.3.3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项目关系终结
    3.4 W区行政主导下公益创投项目的缺陷
    3.5 小结
4 双向嵌入: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间的互动分析
    4.1 政策倡导的嵌入策略
    4.2 彼此增权
    4.3 公益网络中的组织认同
    4.4 小结
5 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冲突与展望
    5.1 嵌入冲突: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治理的困境
        5.1.1 社会组织发展的马太效应
        5.1.2 社会组织失去社会性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2]模式与工具: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二维向度[J]. 梁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现代治理视野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J]. 汪全胜,宋琳璘. 宏观质量研究, 2021(01)
  • [4]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D]. 谢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广州市从化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研究[D]. 区小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改进的有效路径研究 ——基于镇江市R区的调查分析[D]. 刘玥. 江苏大学, 2020(05)
  • [7]成都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先星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苏黎世合作居住模式对我国“复合开放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借鉴研究[D]. 史伟浩. 东南大学, 2019(01)
  • [9]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10]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双向嵌入研究 ——以W区为例[D]. 曾文倩.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参与式治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