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类系统基本原理研究

网络分类系统基本原理研究

一、网络分类体系基本原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翀,张婧莹,李春秋[1](2021)在《计算思维视角下信息组织核心概念与描述模型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规模和复杂性成为信息组织面临的必然挑战。为了适应这样的挑战,并顺畅地将人类组织信息的知识转换为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本文拟探讨信息组织理论中蕴含的数学和工程思想,对核心概念进行形式化定义,帮助提升信息组织知识表述的科学性。[方法/过程]选取信息组织的核心概念,从离散数学和面向对象建模中寻找具有共性的内容。基于计算思维,比较了面向对象中的核心概念和信息组织中类目构建、元数据定义等内容的相通之处,从集合划分的角度来解释概念划分与分类体系构建,用二元关系来表达叙词表的词间关系,并用图论来概括信息组织的逻辑结构。[结果/结论]本文建立了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描述模型,揭示了概念划分、分类体系构建、词间关系的数学内涵,分析了三种逻辑组织结构的特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用计算思维对信息组织中的定性知识加以抽象,推动核心概念的精确化表示,不但为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和性质来完善信息组织知识体系提供基础,还探索传统的定性理论与现代技术之间的更好融合,以巩固信息组织理论体系的一致性。

李麟玮[2](2021)在《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三峡工程正式蓄水以来,库水位的大幅度抬升与周期性调度不但使得长江两岸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显着改变,同时还加速了大量涉水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库岸堆积层滑坡发生了局部或整体的变形甚至失稳。显然,以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与变形演化特征为基础,开展相关的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对于有效规避或减轻由此类滑坡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紧密围绕三峡库区内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依托该地区内大量库岸堆积滑坡实例的勘察资料与监测数据,在总结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与变形活动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具有一定针对性与灵活性的库岸堆积层滑坡分类体系。并基于该分类体系,选择统计实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危险性的滑坡样本——白水河滑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包含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方法、滑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滑坡预报方法、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方法、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模型等在内多方面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与整理三峡库区内大量库岸堆积滑坡实例的相关资料,总结与归纳了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在高程、涉水程度、坡体结构、坡体坡度、平面形态、滑面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分布与发育特征,并提出了滑坡地表累积位移时间监测曲线的基本分类和空间组合关系,进而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活动空间特征与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从“地质-动力-演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的三要素综合分类体系。(2)从传统关联准则挖掘方法在实际滑坡变形响应分析过程中所存在的方法适应性差、计算效率低、结果冗余程度高等典型问题出发,结合滑坡多场监测数据自身所具有的多维度、多水平特性,提出了一种面向滑坡灾害的改进Apriori算法,并据此构建了一种滑坡变形动态响应规律的综合分析方法。在该综合分析方法中,针对实际监测数据内普遍存在的数据异常、数据缺失、噪声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使用数据预处理方法的三项基本原则。并且,针对进行滑坡变形事件划分时所存在的划分结果不精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参数划分方法以提升变形事件划分结果的准确性。以白水河滑坡的多场信息监测数据为依托,通过揭示不同库水位调度阶段下白水河滑坡的变形响应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滑坡变形响应综合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针对现有滑坡位移预测模型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变变形状态样本预测精度不高、预测结果可靠程度不明确等热点与难点问题,以区间预测思想为指导,考虑滑坡变形状态动态切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滑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并以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为依托,结合累积位移切线角计算方法与可靠度分析理论,从最大容许累积位移切线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破坏概率分析的滑坡预报方法。以白水河滑坡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开展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白水河滑坡的位移区间预测与预报研究,验证了所提出预测与预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在此过程中,对与输入因子选择、模型架构优化、模型参数获取与设置、预报判据适应性调整等相关的多个技术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4)针对传统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过程中存在的计算效率低、模拟开销大、反演结果收敛性不明确等现实问题,以非侵入式有限元分析方法与贝叶斯优化算法为核心,提出了一种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新型反演方法。并以该方法的反演结果为依托,从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所具有的不确定因素出发,建立了考虑岩土体强度参数劣化的库岸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模型,用以评价库水和降雨长周期作用下的滑坡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变化情况。以白水河滑坡的真实地下水与地表位移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其宏观变形历史,通过开展滑坡渗流场与应力应变场反演和时变破坏概率分析研究,验证了所提出参数反演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提升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在滑坡灾害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思路,也为库岸堆积层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和稳定性评价方法,有望为库区内库岸堆积层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及实践参考。

赵云鹏[3](2021)在《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进程。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层次不断深入,各领域各行业对于现势性好、语义一致的地理信息数据集的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由于应用需求不同,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生产部门工作相对独立,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性问题开始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地理信息的共享与使用。消除多源矢量数据的语义异质性既是建立统一地理信息数据集时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基本前提。因此,亟需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来消除多源矢量数据的语义异质现象,支持生产出语义一致的矢量数据集,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地理信息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围绕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消除多源矢量数据中存在的语义不一致性问题,为建立语义一致、精度更高的地理信息数据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围绕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涉及到的问题,对空间数据一致性、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2.明确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定义,分析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并结合地理本体关于哲学本体和信息本体上的双重阐述,从矢量数据表达的语义层次出发,探讨了矢量数据的语义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和技术流程。3.研究了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问题。总结了地理要素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码原则,分析了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关系,从不同的分类语义理解角度探讨了分类映射方法。阐述了基于描述性知识的分类语义理解机制,提出了顾及描述知识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利用综合语义相似性建立地理要素类别的对应关系;归纳了地理要素类别的本体属性特征,建立了本体属性特征抽取和向量化表达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基于本体属性特征学习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实现地理要素分类的映射。4.研究了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问题。阐述了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的基本思想,针对基于语义特征的地理实体匹配问题,设计了不同属性特征项的相似性度量算法和属性特征权重确定方法,提出了多语义特征约束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实现同名道路实体的语义匹配;针对基于几何特征的地理实体匹配中,传统Fréchet距离在度量同名线状要素距离时易受到曲线顶点分布及采样精度影响的问题,利用正对投影方法进行改进,并提出了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改善线状地理实体的匹配效果。5.研究了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问题。分析了多源矢量数据属性特征映射转换的基本内容,设计了基于产生式结构的属性转换规则,利用XML和XML Schema对产生式属性转换规则进行分类、描述、存储和管理,实现相应的规则模板化表达,最后建立了基于规则文件控制的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6.研制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原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验数据概况,并对论文提出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一步进行了实验验证。

韩东方,吐尔地·托合提,艾斯卡尔·艾木都拉[4](2021)在《问答系统中问句分类方法研究综述》文中提出问答系统作为信息检索的一种高阶形式,能够迅速、精准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在给定一个问题后,会相应地给出准确的答案,这使得它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成为一个越发受人关注的研究方向。问句分类作为问答系统中的问题分析和处理的首要环节,是问答系统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分类精度会直接影响到问答系统的性能。近些年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问句分类的研究和发展,其在问句分类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此就问句分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问句分类标准体系、问句特征抽取、传统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和近来流行的深度学习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阐述了问句分类当前所面临的一些研究难点,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做了初步展望。

王迪[5](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张肖[6](2020)在《全球30米地表覆盖定量遥感分类与制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表覆盖是生态环境评估、地理国情监测、宏观调控分析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地理信息,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格局规划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全球地表覆盖现状和变化对于科学认识地球陆表各种地物类型及其自然属性与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国内外陆续生产和发布了多套全球地表覆盖产品,但仍然空缺精细分类体系的30米地表覆盖产品;另外,由于全球覆盖的遥感数据和训练样本在收集和处理上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计算机资源导致全球地表覆盖制图依然存在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定量遥感分类为目标,分别开展了时序Landsat数据定量化处理、Data Cube瓦片化管理、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GSPECLib)构建、全球30米不透水面制图、基于GSPECLib的中国/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制图与验证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Landsat卫星数据定量化处理是地表覆盖自动分类的重要基础。本文发展了地形辐射C校正模型和大气校正算法,消除了地形起伏和大气辐射传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时相云和阴影检测算法(MTICZ),显着提升了云和阴影的识别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其相较于Fmask算法有6%左右的提升;设计了新的Landsat Data Cube管理模式,显着提高了轨道重叠区域的数据使用效率。(2)多源卫星数据协同能够显着提高全球不透水面遥感产品精度。针对光谱和空间结构异常复杂的人工不透水面地类,仅依赖多时相光谱信息很难保证其提取精度。本文结合Landsat反射率、Sentinel-1 SAR结构特征和VIIRS夜间灯光数据等生产了2015年全球30米不透水面产品,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产品实现了总体精度为96.7%、Kappa系数为0.903,相较于其他全球30米不透水面产品精度得到了显着提高。(3)基于地物图像波谱库的光谱信息,可以支持大范围的地表覆盖自动分类。本文利用了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中时序反射率图像波谱替代传统监督分类策略中所需的训练样本,结合时序Landsat Data Cube瓦片数据集和决策级融合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成功生产了2015年中国区域30米精细地表覆盖产品,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其实现了一级类体系(9种地类)下的总体精度为80.7%、Kappa系数为0.757;在二级精细验证体系(19种地类)下的总体精度为71.3%、Kappa系数为0.664。(4)基于全球地图像物波谱库和GEE云平台,能够实现全球30米地表覆盖的高效率、高精度的精细分类产品生产。尽管利用地物图像波谱库中先验反射率图像光谱信息能够实现区域的自动化分类,但其因计算和存储资源需求过大而导致制图速率较低。为了实现全球高效自动的地表覆盖制图,本文利用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提供的训练样本和GEE云平台的时序Landsat地表反射率数据,采用局部自适应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生产了2015年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产品GLC_FCS30-2015。结果表明GLC_FCS30-2015在10个一级类组成的一级分类体系下总体精度为81.4%、Kappa系数为0.774,在LCCS分类体系下总体精度为70.8%、Kappa系数为0.678,在24种精细类组成的验证体系下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68.1%和0.656。论文的主要创新性贡献包括:(1)针对Landsat卫星数据定量化处理,研发了一套全自动化处理框架,同时消除了大气和地形起伏的影响,提升了云和阴影的检测精度,并且通过Data Cube重管理提高了轨道重叠区域的数据使用效率。(2)针对光谱和空间结构复杂的人工不透水面地表,提出了结合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不透水面自动提取算法,生产了2015年全球30米不透水面产品,显着提高了不透水面地表的识别精度。(3)提出了基于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的定量遥感分类策略,有效解决了大区域地表覆盖分类需要大量人为干预的难题,首次研制了精细分类体系的全球30米地表覆盖产品GLC_FCS30。

窦凯[7](2020)在《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开始由量变发生质变,作为“文化创意+信息通信技术”的碰撞跨界融合所产生的数字内容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新引擎。近年来,由于“网络中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整体上呈现向好向优的发展态势,数字影音、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内容等领域增长迅速且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已经成为世界数字内容产业大国。然而与美欧日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相比,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整体水平上仍然处于竞争弱势,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正确评价、合理分析当前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进而针对性制定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政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为研究背景,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关联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及分类体系,阐述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围绕全球及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判断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包含1个目标、4大系统、14项要素、50项指标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选择G20国家为样本考察对象,选定2010-2017年8年作为考察阶段,完成了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综合测评。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增强的发展趋势,但较之于美国、英国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中国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弱势阶层,中国在G20国家中位列第7名,整体处于第三梯度。同时通过与美英两国的比较发现,中国劣势指标的数量远大于优势指标,尤其是在产品竞争实力、企业战略、关联产业、产业结构、产业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市场开放等方面劣势明显,成为制约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实证结果为参考,在借鉴美、英、日、韩四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制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政府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宏观规划者,要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要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数字内容企业与国家的中介,要发挥行业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要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经营的微观主体,要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要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韩冬辰[8](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李峻[9](2020)在《面向传统民族纹饰数据的标签优化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认为当今是数字化智能时代,大量的数字化数据的随之涌现,亟须新的高效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方法。随着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和人民对文化领域的不断重视,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传统民族纹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由于用户对传统民族纹饰数据标注时使用自定义的标签,使得标签质量不高。为更好地对传统民族纹饰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对标签优化研究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传统民族纹饰数据的标签缺乏结构信息以及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了标签优化算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标签没有类别信息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领域相关的数据,对相关文本的关键词提取和互联网中相关的半结构化数据的统计,并且领域专家交流沟通所构建了标签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词向量能表达标签的语义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在高维空间良好分类能力的特性,提出了基于WV-SVM的标签分类算法。通过与基于朴素贝叶斯和K近邻的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标签不完备的问题,本文利用描述传统纹饰的文本进行命名实体识别,为充分挖掘出文本中的信息,识别出文本中的标签体系中的实体,为标签进行丰富和补充。本文使用基于BERT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充分考虑文本的上下文信息,通过双层LSTM和CRF层的网络实现对文本的实体识别任务。(3)针对标签中存在着噪声标签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传统纹饰图文数据的无关标签去除算法,该算法利用标签频率和标签的相关度计算出每一个标签的重要性得分,并通过自适应阈值计算,对无关标签进行剔除,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面向传统民族纹饰数据,提出了一套标签优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面向传统纹饰数据的标签优化系统,方便用户使用。

杨建新[10](2019)在《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空间开发失序等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我国提出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国土空间优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途径。国土空间优化既包括宏观尺度的格局调整,注重区域主体功能协调与要素匹配,如陆海统筹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同时也包括微观尺度的布局优化,注重空间具体用途和功能的配置与落地,如城镇、农业及生态功能空间的布局与协调。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推进,新时代国土空间优化的内涵和需求也随之变化,而如何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实践操作则是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如何根据国土空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属性,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划定空间开发底线,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形成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则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市县层面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视角之下,采用系统动力学、超多目标优化、空间分析、空间模拟、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就市县层面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空间开发底线划定、城镇开发建设布局模拟优化等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导向选择行之有效的模型方法,并就技术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最终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实证应用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如下:(1)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当前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空间开发底线划定(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生态网络空间构建)、城镇开发建设布局模拟与优化等相关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其当前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研究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内涵,并基于本文研究目的对“国土空间开发”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特别是明确了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内涵与要求,即:协调生态、农业及城镇空间布局,统筹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强化底线管控、引导合理开发,注重布局与功能匹配。(2)把握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的历史特征,提高空间认知水平,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基础。传统利用转移矩阵以及基于转移矩阵构建的模型指数进行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特征分析的研究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转移矩阵中包含的结构变化信息,难以揭示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过程与模式,也无助于将国土空间开发演变过程、模式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相联系。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本研究提出使用层次化的强度分析框架并进行改进以准确探析并直观反映多种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换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系统性模式,以帮助决策者抓住国土空间开发演变过程的系统性特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国土空间开发策略,辅助研究人员构建针对性的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和空间布局模拟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转移矩阵和层次化强度分析框架分析识别武汉市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武汉市国土空间具有农业生产空间比重高,城大镇小,村庄密集及绿色生态空间减少的基本特征,城镇建设空间布局表现出近域扩张、轴向拓展、圈层整合的演变模式。在此变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空间→绿色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乡村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城镇建设空间等转换过程是表现为稳定地倾向性系统转换模式,农业生产空间→其他生态空间、绿色生态空间→水体生态空间、乡村生活空间→水体生态空间、水体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以及水体生态空间→绿色生态空间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地避免性系统转换模式。(3)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是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基础前提。传统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方法将国土空间数量结构的形成看作数理方程的推导,割裂了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及经济环境变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关联性关系,仅停留在对国土空间面积和比例的客观叙述,缺乏原因和机理的考虑,欠缺实际的政策指导性。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本研究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与超多目标进化优化算法进行深度耦合,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将国土空间数量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同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因子相耦合,按照“优化政策、适应环境、提升效益、追求稳定”的基本原则,借助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和超多目标优化技术搜索使得国土空间开发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综合优化的鲁棒性决策因子,并结合历史经验和专家知识识别系统可适应、可承受的外部环境因子,构建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仿真优化模型,并进行情景分析。将构建的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超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于武汉市,其中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行为模式,既有正向的、良性的系统变化模式,也有负向的、恶性的系统退化模式,因此需进行政策优化,引导国土空间数量结构的良性循环。结合基于超多目标进化优化的定量分析结果和基于专家知识的定性分析结果构建了武汉市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的生态导向和经济导向决策情景。生态导向决策情境下武汉市2035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844.21km2,耕地面积为2255.15km2,而经济决策导向情境下将达到2931.17km2,耕地面积仅有1269.70km2,面临较大的区域粮食安全风险。(4)划定国土空间开发底线,锚定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底线,强化底线约束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内在要求,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生态网络空间构建。传统直接基于耕地质量指数排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方法因未考虑空间集聚信息,会使得划定的保护区分散破碎化,不利于基本农田的规模化经营以及保护与管理。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本研究从基本农田“高质量连片”这一基本要求出发,基于LESA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和AMEOBA空间非规则搜索聚类算法构建了既可反映耕地综合质量信息又能体现耕地空间集聚程度的优劣排序指数,然后结合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结果划定研究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ESA评价体系和AMEOBA空间聚类算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符合武汉市耕地资源分布的基本特征,识别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具有较好的空间聚集性。“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已成为当前生态网络空间构建的主要途径。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GIS分析直接划定源地斑块存在导致源地斑块过于破碎化的风险,而基于源地斑块识别结果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的方法则会导致识别的廊道过多且无法指定廊道宽度,导致识别结果应用性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研究基于“宽松”理念提出生态源地及廊道识别方法的改进策略,其“宽松”性主要体现在:(1)适宜性评价过程中进行指标分级赋分时遵循较少分级原则;(2)采用移动窗口法平滑相近栅格单元的生态源地适宜性差异大小;(3)将源地斑块聚类为“源区”减少廊道数量;(4)基于最小累积阻力路径对应的最小累积阻力值逐渐提高最小累积阻力上限,构建累计阻力值等值线,从而增加路径(廊道)宽度。应用改进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本研究在武汉市共识别陆生生态源地斑块263个,总面积1875.34km2,其中面积大于500ha的生态斑块有23个,总面积为1607.14km2,占生态斑块总面积的85.70%,平均斑块面积为6987.6ha,总体上大面积斑块占比较多,而小面积斑块占比较少,表明移动窗口法识别生态斑块能较好的避免斑块破碎化。根据源地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共勾绘“源区”9个,识别陆生廊道11条,有效的降低了廊道数量,并确定了差异化的廊道宽度。(5)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是优化城镇开发建设布局的重要方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城镇开发建设布局进行多情景模拟与优化已发展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以每个栅格作为空间开发单元,且没有考虑城镇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不同模式,对城镇开发过程的表达不尽合理,也会使得模拟结果过于破碎化或过于紧凑而与实际不符。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斑块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Patch-CA),并将城镇开发过程分为跳跃型和连续型分别进行模拟,通过跳跃型和连续型开发的面积比例控制城镇建设空间布局的空间集聚程度。此外,构建的模型还允许控制城镇开发建设斑块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影响空间布局形态。针对模型参数较多、校正困难的问题,本研究使用历史变化数据拟合和遗传算法寻优相结合的解决思路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正。该模拟模型可以很好地与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结果和开发底线划定结果相结合,进行不同决策情景下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将构建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模型应用于武汉市1996-2015的城镇建设布局变化模拟中,结果显示2015年模拟布局的相似性指数均值为0.4773,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模型可用于未来武汉市城镇建设布局模拟和情景预测。基于生态决策情景的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武汉市2035年城镇开发建设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城市内部生态网络结构保存完好,农田和坑塘水面等毛细生态要素也受到较好的保护,生态网络功能受城镇开发建设胁迫而下降的风险较小。(6)在湖北省武汉市进行实证应用,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构建方法体系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实证研究区,应用构建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技术体系,有效识别了武汉市国土空间开发演变模式特征,确定了国土空间数量结构的生态和经济决策情景,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优化了生态网络空间布局,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不同决策情景下的武汉市城镇开发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武汉市未来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路径建议:首先,要坚守生态底线,以生态网络空间优化促进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建议武汉市未来采取“环-廊-楔-区”相互补充的生态网络构建策略,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多廊、多区”的生态网络空间布局;其次,应调整耕地布局,发挥农业生产空间多重功能性,构建“点-片-带”相结合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与城镇建设空间相互支撑融合,组团布局,营造良好的城市田园风貌,提出了打造城市周边农业景观点,建设高产农田建设带,提升农业生态保护区的优化路径;第三,应着力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城镇建设布局,顺应国土空间开发底线的约束和引导,以组团结构为基础,采取组团分散、组群集聚、轴向拓展、圈层整合的开发策略,构建“一主、六新、多组团”的网络化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与超多目标优化算法耦合,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将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与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因子相耦合,搜索使得国土空间数量结构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综合优化的鲁棒性决策因子,构建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仿真优化决策模型。(2)本研究基于“宽松”理念,从生态源地斑块识别、斑块空间聚合以及廊道识别等方面对传统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识别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套改进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估的区域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框架。(3)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斑块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并将城镇开发建设过程分为跳跃型和连续型进行模拟分析,实现了对城镇空间布局演变过程和模式的协调耦合控制,并提出了基于历史数据和优化算法的模型参数自校正方法。

二、网络分类体系基本原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分类体系基本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思维视角下信息组织核心概念与描述模型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相关研究
    1.1 计算思维视角
    1.2 核心概念的选取
2 信息组织的描述模型
    2.1 基本概念的对应关系
    2.2 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描述模型
        2.2.1 类和实例
        2.2.2 继承和多态
        2.2.3 复用和封装
    2.3 面向对象方式描述的信息组织实例
3 概念划分、分类体系及词间关系的数学解释
    3.1 概念与集合
    3.2 概念的划分与等价关系
    3.3 概念划分的数学描述
    3.4 叙词表词间关系的数学解释
4 信息组织的逻辑结构
5 讨 论
6 结 论

(2)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及其响应规律研究
        1.2.2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与预报判据研究
        1.2.3 滑坡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
        1.2.4 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与分类体系
    2.1 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与变形演化规律
        2.1.1 发育特征
        2.1.2 变形演化规律
    2.2 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分类体系
        2.2.1 前人分类体系
        2.2.2 库岸堆积层滑坡分类体系
    2.3 典型库岸堆积层滑坡实例
第三章 滑坡变形动态响应规律综合分析方法
    3.1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滑坡变形响应规律综合分析方法
        3.1.1 监测数据预处理
        3.1.2 变形事件划分、因子集构建和变形数据库建立
        3.1.3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滑坡变形响应关联规则挖掘
    3.2 基于综合分析方法的白水河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
        3.2.1 白水河滑坡变形事件划分
        3.2.2 白水河滑坡变形事务数据库的构建
        3.2.3 白水河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与主控因素判识
    3.3 讨论
第四章 滑坡位移区间预测与预报方法
    4.1 滑坡位移区间预测原理与方法
        4.1.1 滑坡位移预测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区间预测思想
        4.1.2 考虑变形状态动态切换的滑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
    4.2 基于位移区间预测结果的滑坡预报方法
        4.2.1 累积位移切线角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2.2 匀速变形速率获取与累积位移切线角预报判据调整
        4.2.3 基于区间预测结果与破坏概率分析的滑坡预报方法
    4.3 白水河滑坡位移区间预测与预报
        4.3.1 输入因子选择与模型超参数设置
        4.3.2 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白水河滑坡变形状态动态判识
        4.3.3 基于诱发因素响应的白水河滑坡位移区间预测
        4.3.4 考虑最大容许累积位移切线角的白水河滑坡预报
    4.4 讨论
第五章 滑坡岩土体参数反演与稳定性评价方法
    5.1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动态反演方法
        5.1.1 滑坡渗流场与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
        5.1.2 非侵入式有限元
        5.1.3 贝叶斯优化算法
        5.1.4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方法的基本计算流程
    5.2 考虑岩土体强度劣化的库岸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模型
        5.2.1 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
        5.2.2 基于稳定性系数的滑坡破坏概率分析
        5.2.3 蒙特卡洛模拟
        5.2.4 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流程
    5.3 白水河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参数反演与时变破坏概率分析
        5.3.1 白水河滑坡渗流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模型建立
        5.3.2 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白水河滑坡渗流场反演结果
        5.3.3 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白水河滑坡应力应变场反演结果
        5.3.4 考虑岩土体强度劣化的白水河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
    5.4 讨论
        5.4.1 所提出岩土体参数反演方法的应用探讨
        5.4.2 白水河滑坡的防治策略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2.1 空间数据一致性研究
        1.2.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研究
        1.2.3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研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选题来源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基础理论
    2.1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定义
    2.2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的原因及表现
        2.2.1 语义不一致的原因
        2.2.2 语义不一致的表现
    2.3 矢量数据的语义结构分析与描述
        2.3.1 本体与地理本体
        2.3.2 矢量数据的语义层次
        2.3.3 矢量数据的语义模型
    2.4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与流程
        2.4.1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
        2.4.2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基本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技术
    3.1 地理要素的分类与编码
        3.1.1 地理要素分类的基本方法
        3.1.2 地理要素类别的编码原则
    3.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理解与映射
        3.2.1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关系
        3.2.2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理解
        3.2.3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映射
    3.3 顾及描述知识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
        3.3.1 地理类别概念的描述性知识
        3.3.2 语义相似度度量与地理要素分类映射
        3.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3.4 基于本体属性特征学习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
        3.4.1 地理类别概念的本体属性特征
        3.4.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关系的描述与学习
        3.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技术
    4.1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的基本思想
        4.1.1 同名地理实体的相似性
        4.1.2 同名地理实体的匹配特征
        4.1.3 同名地理实体的匹配策略
    4.2 多语义特征约束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4.2.1 地理实体的语义结构模型
        4.2.2 多特征约束的语义相似性度量模型
        4.2.3 实验验证与分析
    4.3 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4.3.1 Fréchet距离及其存在的问题
        4.3.2 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几何相似性度量模型
        4.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技术
    5.1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的映射转换
        5.1.1 分类编码的约束
        5.1.2 属性特征的转换
    5.2 属性转换规则的定义、描述与实现
        5.2.1 产生式属性转换规则的定义
        5.2.2 属性转换规则的描述与管理
        5.2.3 属性转换规则的模板化实现
    5.3 基于规则文件控制的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
        5.3.1 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流程
        5.3.2 属性特征转换效果评估
        5.3.3 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义一致性处理原型系统与功能实现
    6.1 实验介绍
        6.1.1 实验系统概述
        6.1.2 系统的主要功能
        6.1.3 实验数据与内容
    6.2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功能实现
        6.2.1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实验
        6.2.2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实验
        6.2.3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主要工作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4)问答系统中问句分类方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问句分类体系
    1.2 数据集介绍
    1.3 问句特征抽取
        1.3.1 词法特征抽取
        1.3.2 句法特征抽取
        1.3.3 语义特征抽取
    1.4 传统问句分类方法
    1.5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句分类方法
    1.6 问句分类评价指标
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2.1 基于统计的机器学习
    2.2 贝叶斯模型
    2.3 支持向量机模型
    2.4 K-近邻模型
    2.5 最大熵模型
    2.6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比
3 深度学习分类模型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句分类模型
    3.2 卷积神经网络
    3.3 长短期记忆网络
    3.4 注意力机制
    3.5 深度学习问句分类模型对比
4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4.1 面临的挑战
    4.2 未来的研究方向
5 结束语

(5)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6.2.1 产业规模维度
        6.2.2 质量效益维度
        6.2.3 产业结构维度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6.3 政策建议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全球30米地表覆盖定量遥感分类与制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全球地表覆盖制图研究现状
        1.2.2 地表覆盖制图方法/策略研究进展
        1.2.3 区域/全球地表覆盖制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组织架构
第2章 时序Landsat地表反射率产品与全球Data Cube构建
    2.1 多源协同大气校正
        2.1.1 大气辐射传输基本原理
        2.1.2 协同大气校正方法
    2.2 地形辐射C校正
    2.3 多时相云及阴影检测
        2.3.1 MTICZ多时相云及阴影检测算法
        2.3.2 MTICZ多时相云检测算法的精度评估
    2.4 Landsat Data Cube数据瓦片化管理
        2.4.1 Data Cube瓦片化管理
        2.4.2 基于时空插补算法的无效像元修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
    3.1 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的研究意义
    3.2 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构建方法
        3.2.1 数据源选择依据
        3.2.2 全球地表覆盖分类体系设计
        3.2.3 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构建步骤
    3.3 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地物图像波谱库的中国区域地表覆盖制图研究
    4.1 基于地物图像波谱库的多时相分类模型
        4.1.1 多时相分类模型
        4.1.2 精度评估
    4.2 中国区域多时相地表覆盖产品及精度验证
    4.3 地表覆盖产品间交叉验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30米不透水面产品与算法
    5.1 不透水面制图研究背景
    5.2 多源遥感数据集介绍
    5.3 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不透水面制图方法
        5.3.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全球训练样本的自动生成
        5.3.2 多源多时相特征提取
        5.3.3 局部自适应随机森林模型
        5.3.4 精度评估
    5.4 全球30米不透水面产品及精度验证
        5.4.1 全球不透水面产品与交叉对比
        5.4.2 基于验证样本点的精度评价
        5.4.3 产品间的交叉对比
    5.5 讨论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制图算法、产品与精度验证
    6.1 基于地物图像波谱库的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制图
        6.1.1 全球地物图像波谱库和Landsat数据集
        6.1.2 多时相光谱和纹理特征提取
        6.1.3 局部自适应随机森林建模
    6.2 全球验证样本集与精度评估
    6.3 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产品及精度验证
        6.3.1 基于全球验证数据集的精度评价
        6.3.2 全球地表覆盖产品间的交叉验证
    6.4 讨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创新
        1.4.2 研究方式创新
        1.4.3 机制路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梳理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数字内容产业概念界定
        2.1.2 数字内容产业分类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2.2.2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2.3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述
    2.3 产业竞争力来源及基本理论梳理
        2.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来源探讨
        2.3.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前提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3.1.2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2.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3.2.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现状
    3.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3.3.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3.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4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识别
        3.4.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3.4.2 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形态与特征
        3.4.3 基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4.1.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组成要素
        4.1.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衍生路径
    4.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路径
        4.2.1 确立评价目标
        4.2.2 明确评价原则
        4.2.3 理清评价思路
        4.2.4 设计评价流程
        4.2.5 选择评价方法
    4.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评价框架
        4.3.2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4.3.3 指标体系初步选取
        4.3.4 指标体系修正筛选
        4.3.5 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4.4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4.1 基于AHP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4.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
    5.1 横向层面基于国际比较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测评
        5.1.1 横向比较样本国家选择
        5.1.2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来源
        5.1.3 G20国家数据导入测度
    5.2 基于横向测评结果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5.2.1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演变状况
        5.2.2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聚类分析
        5.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国际比较分析
    5.3 中国与其他G20国家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综合比较
        5.3.1 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2 基础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3 环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4 现实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4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总结
        5.4.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统计分析
        5.4.2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结论分析
    5.5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5.5.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5.5.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发达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1.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1.2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2.1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2.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3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3.1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3.2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4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4.1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4.2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7.1 政府宏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1.1 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7.1.2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7.1.3 加强产业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7.1.4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
        7.1.5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
        7.1.6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2 行业中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2.1 发挥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7.2.2 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
        7.2.3 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2.4 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
    7.3 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3.1 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
        7.3.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7.3.3 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7.3.4 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未来展望
附录A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初始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附录B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附录C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面向传统民族纹饰数据的标签优化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标签分类研究
        1.2.2 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1.2.3 图像标签优化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标签优化相关技术研究基础
    2.1 标签分类
        2.1.1 词向量模型
        2.1.2 支持向量机
    2.2 命名实体识别
        2.2.1 概率图模型
        2.2.2 神经网络
    2.3 图像SIFT特征提取
    2.4 标签相似度度量方法
        2.4.1 基于语料库的标签相似度计算方法
        2.4.2 基于语义资源的标签相似度计算方法
        2.4.3 基于词向量的标签相似度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民族纹饰的标签分类体系构建和标签分类算法
    3.1 传统民族纹饰标签分类体系构建
        3.1.1 传统民族纹饰数据来源和分析
        3.1.2 传统民族纹饰领域术语抽取
        3.1.3 互联网数据的半结构化信息抽取
        3.1.4 传统民族纹饰标签分类体系构建
    3.2 基于词向量-SVM的标签分类算法
        3.2.1 算法流程设计
        3.2.2 标签的特征表示
        3.2.3 构建SVM分类器
        3.2.4 基于WV-SVM的标签分类算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数据集
        3.3.2 评价指标
        3.3.3 标签相似度计算
        3.3.4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ERT的传统民族纹饰领域命名实体识别算法
    4.1 问题定义
    4.2 BERT-BiLSTM-CRF模型构建
        4.2.1 BERT层
        4.2.2 BiLSTM层
        4.2.3 CRF层
    4.3 算法流程设计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数据与评价指标
        4.4.2 实验环境
        4.4.3 参数设置
        4.4.4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传统民族纹饰图文数据的无关标签去除算法
    5.1 问题定义
    5.2 算法描述
        5.2.1 算法流程设计
        5.2.2 数据簇的获取
        5.2.3 无关标签去除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数据
        5.3.2 评价指标
        5.3.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传统民族纹饰数据的标签优化系统
    6.1 系统需求分析
    6.2 系统总体设计
    6.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6.3.1 用户管理功能
        6.3.2 标签分类功能
        6.3.3 实体识别功能
        6.3.4 无关标签去除功能
        6.3.5 数据库设计
    6.4 系统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方法
        1.3.2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方法
        1.3.3 生态网络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1.3.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
    1.4 研究体系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基础理论与技术思路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生态文明
        2.1.2 国土空间开发
        2.1.3 城镇开发建设适宜性
        2.1.4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复杂系统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国土空间分类及其衔接体系构建
    2.4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内涵
    2.5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方法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
        2.5.1 方法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2.5.2 方法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第三章 基于SD-MOEA模型的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3.1 基于强度分析框架的国土空间开发演变模式识别
        3.1.1 国土空间转移矩阵
        3.1.2 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稳定性和系统性模式识别
    3.2 基于SD模型的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分析
        3.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3.2.2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的SD模型构建
        3.2.3 基于SD模型的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探索性分析
    3.3 基于SD-MOEA耦合模型的国土空间数量结构决策优化
        3.3.1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决策优化模型总体框架
        3.3.2 SD-MOEA优化模型决策因子设定
        3.3.3 SD-MOEA优化模型目标函数设定
        3.3.4 SD-MOEA优化模型约束条件设定
        3.3.5 自适应超多目标进化优化算法(MOEA)
        3.3.6 决策因子鲁棒性分析及数量结构优化决策情景构建
第四章 国土空间开发底线划定方法研究
    4.1 基于GIA理念的生态网络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4.1.1 GIA模型概述
        4.1.2 基于“宽松”策略的陆生生态网络空间构建
        4.1.3 基于遥感方法的水生生态网络空间构建
        4.1.4 GI要素生态重要性评估
        4.1.5 生态网络空间布局优化
    4.2 兼顾质量和空间集聚性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研究
        4.2.1 基于LESA体系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4.2.2 基于AMOEBA空间聚类算法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第五章 基于Patch-CA模型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方法研究
    5.1 元胞自动机概述
        5.1.1 CA模型基本原理
        5.1.2 Patch-CA模型概述
    5.2 基于Patch-CA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模型构建
        5.2.1 城镇建设空间数量规模设定模块
        5.2.2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城镇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块
        5.2.3 顾及空间开发过程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配置模块
        5.2.4 基于GA算法的Patch-CA模型自校正模块
    5.3 基于Patch-CA模型的城镇建设空间布局多情景模拟
        5.3.1 模型校正阶段
        5.3.2 模型有效性验证阶段
        5.3.3 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情景模拟
第六章 实证研究
    6.1 武汉市概况与数据来源
        6.1.1 武汉市概况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武汉市国土空间开发现状及演变特征分析
        6.2.1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6.2.2 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6.2.3 国土空间开发演变系统性模式识别
    6.3 武汉市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
        6.3.1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的SD模型构建
        6.3.2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仿真与分析
        6.3.3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演变的探索性分析
        6.3.4 国土空间数量结构决策优化及情景分析
    6.4 武汉市国土空间开发底线划定
        6.4.1 生态网络空间布局优化
        6.4.2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6.5 武汉市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
        6.5.1 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模拟模型构建
        6.5.2 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情景预测
    6.6 武汉市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6.6.1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路径
        6.6.2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网络分类体系基本原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思维视角下信息组织核心概念与描述模型的再认识[J]. 陈翀,张婧莹,李春秋. 文献与数据学报, 2021(04)
  • [2]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麟玮.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赵云鹏.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问答系统中问句分类方法研究综述[J]. 韩东方,吐尔地·托合提,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1(06)
  • [5]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全球30米地表覆盖定量遥感分类与制图研究[D]. 张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7]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窦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8]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9]面向传统民族纹饰数据的标签优化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 李峻.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杨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网络分类系统基本原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