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

使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

一、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论文文献综述)

胡桂鑫[1](2021)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远郊县市为例》文中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千年亘古不变的优秀文化精粹。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从前。现如今,虽然很多学校在课表上安排了书法课,却并未将这项教学活动落到实处。语文学科与文字书写的接触最为密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也将“书法”和“语文”紧密结合,研究“书法”并将其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是作为语文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成都远郊县市的小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经济、师资力量方面的缺乏,在书法教学方面开展并不是很顺利。该地区的书法教学大多是由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书法教学在这一地区的开展主要依托于语文课堂,故本论文以“成都远郊县市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为主题,寻找其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书法教学”的研究进行述评,并对“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研究的方向进行梳理和明确。第二章:阐述“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对“书法教学”的历史进行简要概述,同时阐述将“书法”和“语文”融合在一起的依据,明确“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的关系。第三章:从教学、教师、教材、活动四个方面,对成都远郊县市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进行介绍,概括整理出成都远郊县市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成都远郊县市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五个方面分析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实施困难的原因。第五章:针对成都远郊县市小学语文课堂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汪琬琦[2](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解菲[3](2020)在《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书写教育不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然而当笔者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后发现,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不容乐观,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作文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书写能力训练的主张。本文所言的书写是指对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教育,并通过书写训练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论文围绕这一主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个层面,力图从理论上廓清和论题相关领域的问题。首先,围绕“书写教育的呈现”问题,明确了书写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不仅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还包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其次,围绕“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问题,廓清了高中作文教学不仅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还强调高中阶段要继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接下来,围绕“书写能力”这一核心词语展开研究,明确了书写能力指的是语文课程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是:书写时应该遵循汉字结构规律、遵守笔顺规则、掌握正确书写姿势以及端正书写态度。最后,笔者通过对高中作文书写的研究综述发现,当前没有研究者对作文书写做整体单独的研究。因此,本论题研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个层面,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作文书写训练,笔者对高中生真实的作文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从调查问卷、观察学生书写情况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三个维度展开。笔者对反馈回来的信息做了数据统计,获得以下信息:学生日常书写状态、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学生对书写知识掌握情况及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指导情况。并根据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对高中生的作文书写能力作出基本评价: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究其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处于放任态度;教师自身书写能力欠缺,不敢对学生进行指导;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差;课业负担繁重;网络时代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但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认识有偏颇。最后,笔者根据调查中出现的作文书写问题,并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一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具体是教师要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并积极参加书写活动。二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具体是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书写指导。三是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四是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具体是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定期举行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最后是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具体是及时对高中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实施分层训练。

艾力拜·牙合甫[4](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别输在表达上》;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美丽的送别》《习惯决定健康》》文中指出

韩娜(HEND MOHAMED MOSTAFA ELGHAZAWY)[5](2020)在《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笔顺能力与汉字整体能力的关系调查》文中认为长久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汉字笔顺教学的重要性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笔顺会对汉字认读、书写造成重要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持相反意见。为了验证上述两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做了一个实证性研究,探究汉语学习者的汉字笔顺能力与汉字书写及认读能力是否存在相关性:在教汉字时是否需要继续按照汉字笔顺的规范规则进行教学;是否有其他的教学方法更适合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从而对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建议。本文的调查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目的是测试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的汉字笔顺、认读及书写能力,因此我们前期设计好书面汉字测试卷,设置了三个测试卷,测试了非汉字文化圈的被试的汉字认读、书写、笔顺能力,通过统计分析判断是否有关系。第二部分的目的是更深入调查笔顺、认读、书写能力的关系。我们从测试卷中选择了几个汉字整体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几个汉字整体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的目标是调查汉字整体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汉字的过程中是否更重视汉字笔顺的学习,汉字整体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汉字的过程中是否疏于汉字笔顺的学习,因而进一步地调查汉字笔顺的重要性。本文得出的结论有:第一,汉字笔顺能力与汉字认读能力存在相关关系;学生的汉字笔顺能力越强,他们的认读能力亦越强;反之亦然。第二,汉字笔顺能力与汉字书写能力存在相关关系;学生的汉字笔顺能力越好,他们的书写能力亦越强;反之亦然。第三,重视汉字笔顺的学生,他们的汉字整体能力很强,也常常表达自己觉得汉字有很明显的结构性和逻辑性;而轻视汉字笔顺的学生,经调查,其汉字整体能力也较弱,书写汉字时常出现“画字”现象,缺乏结构性或逻辑性。

颜娟[6](2020)在《部编本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字教学历来为国家所重视,早在殷商时期,习字就被列为“六艺”之一。同样,在今天,写字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进行其他形式教学的基础和开端。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字如其人,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一个人的字能折射出这个人的行为习惯与品格素质。因此,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品格、非智力因素、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国家出台了各类相关文件,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写字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对写字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同时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的加剧,加之现行考试制度对学生书写能力考察的片面化,学校的写字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基于写字教学在语文中的突出作用,笔者反观课标中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与当前写字教学实施情况相距甚远的现状,对小学写字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查阅了小学写字教学相关文献,梳理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和研究空白,明确了写字教学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四所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展开了研究。问卷问题涉及到学生的写字兴趣、态度、习惯、时间、工具、写字困难,教师的写字教学时间、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效果,家长的重视度、监督,学校的写字课程设置、监督管理、实施情况等;运用访谈法对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关于写字教学的相关问题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与问卷中的问题相互佐证;运用观察法主要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认真程度和参与度。从客观上了解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有关写字教学的现状问题,并进行分析归类。依据语文课标关于写字教学的标准,以收集的实际材料为基础,再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自身的实习经验进行举例,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四个维度对当前出现的写字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最终目的让小学生达到各阶段的书写水平,最终做到书写端正、整洁、美观、流畅。这样以调查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支撑,试图为小学写字教学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为全面提高小学写字教学质量和写字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琳[7](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王素平[8](2019)在《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立根老师是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他在执教40余年里致力于探究语文教学真谛,并凭借丰富的课堂实践教学经验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理念。本文试图通过对王立根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来丰富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本论文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专家咨询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内容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和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对本课题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的分析。正文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章是对王立根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梳理和探究,主要从语文教学观、作文教学观、语文教师观和学生发展观四个方面进论述。第二章是分析王立根老师与“闽派语文”的关系与影响,主要围绕王立根老师推动“闽派语文”学派的建设和创建闽派语文特色,为闽派语文建设丰富教学经验和传承闽派语文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从王立根老师的生活经历、执教经验、新课程改革和“闽派语文”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第四章是结合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王立根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给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师成长等方面带来的启示。结语部分是对王立根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内涵对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作用和意义做总结。

王瑜[9](2019)在《中职旅游课程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考试方式和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并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了中职旅游课程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论文选择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作为研究案例,对这所中职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论文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授课类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职旅游课程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第一,本次研究发现了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1.笔试、个人独立考试和团队合作考试对记忆、注意、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归纳、判断、解决问题能力有积极的影响;2.操作考试对记忆、注意、观察、想象、理解、归纳、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积极影响;3.网上考试对记忆、注意、想象、理解、归纳、判断能力有积极影响;4.闭卷考试考试对注意、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归纳、判断、解决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第二,本论文考查了以往研究中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1.闭卷考试对学生记忆能力有积极影响;2.网上考试对学生观察能力有积极影响;3.操作考试对学生操作能力有积极影响;4.操作考试、网上考试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本次研究的结果对中职旅游学校的课程考试方式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单琪雅[10](2019)在《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识字学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所有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教师有必要规范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对小学生错别字现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有效解决小学生错别字,需要结合小学生错别字的诸多成因合理择取方法、规划教学。本研究针对小学生错别字书写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以Q省Y市3所小学为例,运用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两种调查形式,基于对识字法相关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分析了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成因。根据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的结果从教师应对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确定出发,围绕选择合适的识字教学方法、整合多元的识字教学资源、顺应儿童的识字心理机制以及科学评价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这四点主要建议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选择识字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课程目标、学生操作和生活实际,整合教学资源从发掘中国传统汉字文化、融合多样的先进多媒体教学手段、探索云环境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和利用校本文化中的隐性识字教学资源入手,教学中顺应儿童的识字心理机制体现在合理安排新知识的呈现、教学进度和复习巩固,以及尊重个体差异等方面,对错别字的评价要科学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要讲究评价的语言艺术,利用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对错别字正确归因。

二、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远郊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关系概述
    2.1 书法教学历史渊源概述
        2.1.1 古代书法教学
        2.1.2 近现代书法教学
        2.1.3 当代书法教学
    2.2 语文教学中的书法依据
        2.2.1 教育政策引领
        2.2.2 教材体现融合
    2.3 语文书法教学相辅相成
        2.3.1 识字写字中书法教学的开展
        2.3.2 文学经典中书法教学的渗透
3 成都远郊县市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调查情况
    3.1 调查方式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内容
        3.3.1 校内书法课程情况调查
        3.3.2 校外书法课程情况调查
    3.4 调查结果概述
        3.4.1 书法教学情况概述
        3.4.2 书法教师情况概述
        3.4.3 书法教材情况概述
        3.4.4 书法教学评价概述
4 书法教学实施困难成因分析
    4.1 学校方面
        4.1.1 缺乏书法意识
        4.1.2 缺少课程安排
        4.1.3 师资力量匮乏
        4.1.4 书法氛围淡薄
        4.1.5 教材使用不当
    4.2 教师方面
        4.2.1 教学观念陈旧
        4.2.2 教师能力有限
        4.2.3 教学方式枯燥
        4.2.4 评价模式单一
        4.2.5 忽略课后反馈
    4.3 学生方面
        4.3.1 缺乏学习兴趣
        4.3.2 自我要求不高
    4.4 家长方面
        4.4.1 缺乏正确认识
        4.4.2 忽视长期练习
    4.5 社会方面
        4.5.1 缺少书法宣传
        4.5.2 缺乏书法活动
5 书法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5.1 学校方面
        5.1.1 增强书法意识,注重书法宣传
        5.1.2 增设书法课程,合理利用课时
        5.1.3 改革招聘制度,培训教师能力
        5.1.4 营造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5.1.5 选编规范教材,增添地方特色
    5.2 教师方面
        5.2.1 转变教学观念,制定教学计划
        5.2.2 密切联系语文,提高自身水平
        5.2.3 打造趣味课堂,吸引学生注意
        5.2.4 改变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进步
        5.2.5 注重课堂反馈,配合课后练习
    5.3 家长方面
        5.3.1 提高书法认识,支持书法教学
        5.3.2 家长陪同练习,营造书法氛围
    5.4 社会方面
        5.4.1 加大宣传力度,增设书法活动
        5.4.2 整顿书写风气,规范字体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3)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高中生作文中的汉字书写不容乐观
        (二)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
    二、选题意义
        (一)纠正高中语文教师对汉字书写教育的偏见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生作文综合能力
    三、作文教学与书写界定
        (一)作文教学
        (二)书写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法
        (三)观察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书写研究概述
    一、书写教育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呈现与分析
        (一)集中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
        (二)包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
    二、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的解读
        (一)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二)在语言应用中继续打造书写能力
    三、书写能力基本阐释
        (一)书写能力的界定
        (二)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
    四、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学生的书写训练课实施研究
        (二)关于考场作文中的书写研究
        (三)对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反思研究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情况简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对象
    二、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二)《关于高中生汉字书写规范性测试》情况统计与分析
        (三)观察高中生书写情况统计与分析
        (四)高中语文教师访谈具体内容
    三、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基本评价
        (一)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
        (二)作文书写能力欠缺产生的影响
    四、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的认识有偏颇
        (二)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欠缺的影响
        (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归因分析
    五、调查结论
第三章 加强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
        (一)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
        (二)积极参加书写活动,提升自身书写能力
    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一)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
        (二)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
        (三)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作文书写指导
    三、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
        (一)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实践简介
        (二)针对作文书写问题的“N+1”课堂设计案例及分析
    四、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
        (一)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
        (二)开展“书写版面设计”大赛
        (三)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
    五、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
        (一)对学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
        (二)尊重差异,分层训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别输在表达上》;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美丽的送别》《习惯决定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活着的100个理由?介绍
        2.?别输在不会表达上?介绍
    (二)维译汉
        1.?美丽的送别?介绍
        2.?习惯决定健康?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活着的100个理由?
        2.?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二)维译汉
        1.?美丽的送别?
        2.?习惯决定健康?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活着的100个理由?
        2.?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二)维译汉
        1.?美丽的送别?
        2.?习惯决定健康?
结语
谢辞

(5)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笔顺能力与汉字整体能力的关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的目标
    1.3 研究方法
        1.3.1 定量分析
        1.3.2 定性分析
        1.3.3 调查法
        1.3.4 访谈法
    1.4 文献综述
        1.4.1 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认为汉字笔顺难学的原因
        1.4.2 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忽略汉字笔顺教学的原因分析
        1.4.3 前人对汉字笔顺教学的建议
    1.5 调查汉语学习者笔顺能力与汉字认读和书写能力的关系
        1.5.1 笔顺能力与汉字认读能力的关系
        1.5.2 笔顺能力与汉字书写能力的关系
第二章 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笔顺与汉字能力关系的调查
    2.1 汉字认读测试卷(1)设计及说明
    2.2 汉字书写测试(2)设计及说明
    2.3 汉字笔顺测试卷(3)设计及说明
    2.4 汉字认读测试卷(1)与汉字笔顺测试卷(3)统计分析
    2.5 汉字书写测试卷(2)与汉字笔顺测试卷(3)统计分析
    2.6 汉字认读和书写综合能力总分和汉字笔顺能力数据分析
    2.7 对一线师生的访谈调查
        2.7.1 访谈的对象
        2.7.2 访谈的结果
    2.8 小结
第三章 教学建议及研究结论
    3.1 汉字笔顺教学建议
        3.1.1 针对汉字本身方面的教学建议
        3.1.2 针对学生方面的教学建议
        3.1.3 针对教师方面的建议
    3.2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字整体能力测试
    附录2 汉字整体能力测试说明
    附录3 测试者的信息
    附录4 访谈的问题
    附录5 被访学生信息和测试分数
    附录6 访谈内容记录(学生)
    附录7 访谈内容纪录(教师)
    附录8 测试者输入笔顺测试卷的问题的方法

(6)部编本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调查法
        1.3.3 观察法
        1.3.4 访谈法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写字与书法
        2.1.2 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
        2.1.3 硬笔与硬笔写字教学
    2.2 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的依据
        2.2.1 语文课程课标关于小学写字教学的要求
        2.2.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写字教学的编排
        2.2.3 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所独具有的特点
        2.2.4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与写字教学
3 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 问题分析
        3.1.1 学生硬笔书写技能存在的问题
        3.1.2 教师教授硬笔写字存在的问题
        3.1.3 家长配合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3.1.4 学校管理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3.2 原因分析
        3.2.1 小学生缺乏写字的动机和兴趣
        3.2.2 写字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
        3.2.3 家长对写字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3.2.4 学校的写字教育体制不够健全
        3.2.5 键盘输入取代硬笔书写的危机
4 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的应对策略
    4.1 端正写字态度,养成学生书写习惯
        4.1.1 重视双姿养成,避免字体倾斜
        4.1.2 善用回田字格,改善字体不均
        4.1.3 学会反复观察,提高写字效率
        4.1.4 学会选贴—读帖—摹写—临写
        4.1.5 统一写字工具,规范书写格式
        4.1.6 增强写字信心,提高自我效能
    4.2 洞悉课标要求,把握写字教学目标
        4.2.1 整体规划年段写字目标
        4.2.2 小学低段找准重点难点
        4.2.3 小学中段注重整合优化
        4.2.4 小学高段侧重能力提升
    4.3 重构写字体系,拓宽写字教学内容
        4.3.1 归类整合教材写字内容
        4.3.2 合理开发课外写字内容
    4.4 提高写字效率,丰富写字教学方法
        4.4.1 巧设情境,寓教于乐
        4.4.2 教师示范,树立榜样
        4.4.3 遵循规律,触类旁通
        4.4.4 联系生活,巧设比喻
        4.4.5 小组讨论,合作创新
        4.4.6 及时反馈,建立档案
    4.5 制定评价体系,注重写字评价过程
        4.5.1 建立开放的写字评价主体
        4.5.2 设置明确的写字评价目标
        4.5.3 囊括全面的写字评价内容
        4.5.4 采用多样的写字评价方式
    4.6 家校积极配合,发挥监督协同作用
        4.6.1 以家长为后盾,发挥家庭协同作用
        4.6.2 以学校为依托,加强学校监督管理
5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语文教学观
    第二节 作文教学观
    第三节 语文教师观
    第四节 学生发展观
第二章 王立根与“闽派语文”的关系
    第一节 “闽派语文”的发展和影响
    第二节 王立根推动“闽派语文”学派的建设
    第三节 “闽派语文”精神在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第三章 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形成原因
    第一节 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执教经验
    第二节 受新课程改革和“闽派语文”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和评价
    第一节 语文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
    第二节 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节 立足于教育现状看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9)中职旅游课程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关于考试方式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关于能力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三章 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情况介绍
    第二节 案例访谈结果
    第三节 案例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建议、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10)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识字写字是认识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
        (二)识字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小学生识字写字偏误是识字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文本分析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一、核心概念
        (一)识字
        (二)识字教学
        (三)识字法
        (四)错别字
    二、理论基础
        (一)现代汉字构形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三、错别字的种类
    四、可用于应对小学生错别字的识字法种类
        (一)分散识字法
        (二)集中识字法
        (三)注音识字法
        (四)字理识字法
        (五)炳人识字法
        (六)字族文识字法
        (七)部件识字法
        (八)双脑识字法
        (九)韵语识字法
第二章 小学生错别字书写现状调查——以Q省Y市3所小学为例
    一、学校概况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四、调查内容
        (一)针对学生
        (二)针对教师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错别字病例整理结果与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一)心理
        (二)生理
        (三)原有知识结构与行为习惯
    二、客观因素
        (一)汉字的特点
        (二)教师的素质
        (三)教材的编排
        (四)社会的冲击
第四章 应对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要激起学生兴趣
        (二)要符合课程目标
        (三)要结合学生操作
        (四)要联系生活实际
    二、整合多元的识字教学资源
        (一)发掘中国传统汉字文化
        (二)融合多样的先进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探索云环境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四)利用校本文化中的隐性识字教学资源
    三、顺应儿童的识字心理机制
        (一)新知呈现要合理安排
        (二)教学进度要系统规划
        (三)重视基础,及时纠正
        (四)反复呈现,防止遗忘
        (五)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四、科学评价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一)合理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二)讲究教师评价语言艺术
        (三)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远郊县市为例[D]. 胡桂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3]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D]. 解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别输在表达上》;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美丽的送别》《习惯决定健康》[D]. 艾力拜·牙合甫. 新疆大学, 2020(07)
  • [5]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笔顺能力与汉字整体能力的关系调查[D]. 韩娜(HEND MOHAMED MOSTAFA ELGHAZAWY).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部编本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颜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王立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王素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职旅游课程考试方式对学生智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D]. 王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10]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D]. 单琪雅. 吉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使用电脑就像会写字一样简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