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

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珊瑜[1](2021)在《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运用导师的经验方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感染的根除率,来评价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求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前2周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mg/次,早晚饭前,枸橼酸铋钾颗粒2g/次,早饭前及睡前半小时,阿莫西林胶囊1g/次,早晚饭后半小时,甲硝唑片0.4g/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后2周改为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1次,早餐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加用口服中药汤剂“芪术海参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Hp根除情况、胃镜征象、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以评价其有效性,采用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作为安全性指标,结合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72人,剔除3人,最终成功收集病例69人,其中对照组35人,观察组34人。2.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Hp感染情况、胃镜分期、溃疡大小、中医证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胃镜疗效情况比较:两组胃镜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8.57%,显效率31.43%,有效率20%,无效率20%;观察组临床痊愈率44.12%,显效率35.29%,有效率20.59%,观察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中医证候疗效较高。5.Hp根除情况比较:两组Hp根除情况中观察组根除率优于对照组。结论1.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方式能更有效改善DU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DU的愈合情况、增加Hp感染的根除率,疗效更佳。2.芪术海参汤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白托娅[2](2021)在《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和急诊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近2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特点;并进一步将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与未服用NSAIDs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病例按照出血症状出现前10天是否服用过NSAIDs,分为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对NSAIDs组的服药原因、种类、时间及合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情况进行分析,并将两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1.基本资料: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男性187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2.75:1。年龄范围为22~97岁,平均年龄59.36±15.27岁。以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多见,分别占27.84%和20.40%。既往高血压病史最多见(91例,35.69%),消化道疾病(66例,25.88%)、冠心病病史(50例,19.60%)、糖尿病病史(46例,18.04%)次之。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2周以内,平均住院天数10.21±6.33天。2.临床特点:诱因中药物因素占较大比例(103例,74.11%),其中以NSAIDs最多见(91例,88.35%);其次为饮食因素(24例,17.27%)。首发症状以黑便(125例,49.02%)多见。伴随症状以低血容量表现为主(68例,60.18%)。大部分病例(183例,85.9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3.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76例,29.80%)、消化性溃疡(68例,26.67%)、胃癌(54例,21.1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10.60%)、贲门撕裂症(16例,6.27%)、杜氏病(10例,3.91%)、其他病因(4例,1.57%)。出血部位分布情况:食道22例(8.63%);胃197例(77.25%),其中全胃76例(29.80%)、胃窦41例(16.07%)、胃体33例(12.94%)、贲门21例(8.23%)、胃底20例(7.84%)、胃角18例(7.05%)、幽门5例(1.96%)、恒径动脉4例(1.57%);十二指肠51例(20.00%),其中球部48例(18.82%)、降部6例(2.35%)。以上病例中共38例存在2处及以上出血部位,出血部位除广泛胃黏膜损伤外,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相对较多。4.治疗及转归:208例(81.57%)行常规药物治疗,47例(18.43%)接受了常规药物联合侵入性止血治疗。114例(44.70%)因失血过多接受输血治疗,输血量为1~2u和大于6u占比较多,均为37例(32.46%)。大部分(240例,94.11%)经积极治疗,出血停止,病情好转并出院,15例(5.89%)因失血性休克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二)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1.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趋势:近2年来呈上升趋势(构成比:15.97%vs 33.82%)。2.NSAIDs组服药原因、种类、时间及合用PPI情况:服药原因以冠心病为多(39例,60.00%)。服药种类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多(47例,72.31%)。服药时间半年以上最多(35例,53.85%)。73.85%服用NSAIDs者未同时预防性应用PPI。3.NSAIDs组与未服用NSAIDs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性别比例和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SAIDs组平均年龄及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且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死的患病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4.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间首发症状和病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AIDs组低血容量表现、Hp阳性率、血红蛋白水平80g/L以下的比例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而腹痛症状、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5.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治疗及预后情况比较:两组间治疗方案和转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AIDs组院内接受输血治疗的比例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0.05)。结论1.上消化道出血以50~69岁年龄组为多见,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因药物或饮食因素诱发,病因以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多见,大部分病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效。2.NSAIDs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年增高趋势。既往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及高龄、Hp感染者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3.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隐匿,出血量较多,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易发生低血容量表现,需要输血者更多,经过积极药物治疗,预后较好。4.NSAIDs与Hp感染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2个独立危险因素。

王杨,蒋力,张珂,鲁岩,赫嵘,贾哲,黄容海[3](2020)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穿孔修补术,6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穿孔修补术患者分为开腹组(18例)和腹腔镜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电话或门诊随访行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1~12个月胃镜结果。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31.3±21.7)min vs(85.7±22.8)min]、术中出血量[(150.0±40.8)ml vs(40.0±11.5)ml]、术后排气时间[(4.5±1.3)d vs(2.8±1.0)d]、术后住院时间[(28.1±20.7)d vs(8.1±1.8)d]及术后并发症[61.1%(11/18)vs 22.7%(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0例穿孔修补术后患者,29例在术后1~12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3例溃疡未愈合,继续内科治疗后痊愈;3例十二指肠球部瘢痕伴狭窄,患者无症状;1例胃窦溃疡患者术后1年复查溃疡癌变。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更适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恢复快等优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可综合患者情况谨慎开展。

刘思凝[4](2020)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危险因素分析及全科管理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穿孔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急性穿孔及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对全科医疗管理提出建议,降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及普外科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既往史、个人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实验室检查数据等。(1)根据出院诊断有无穿孔分为两组,合并急性穿孔为病例组(PPU组),无合并穿孔为对照组(PU组)。(2)将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脓毒症分为两组,合并脓毒症为病例组(S组),无合并脓毒症为对照组(NS组)。通过SPSS 23.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分析。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检索出院诊断含有“消化性溃疡”关键词的病例32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排除64例,最终纳入研究261例。2急性穿孔危险因素分析:PPU组:男性93例(73.8%),女性33例(26.2%),男女性别比为2.81:1。年龄16-85(56.17±18.19)岁,死亡8例。PU组:男性103例(76.3%),女性32例(23.7%),男女性别比为3.22:1。年龄17-87(49.50±16.78)岁,死亡0例。3合并急性穿孔单因素分析:年龄、治疗结局、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入院症状[腹痛、黑便、反酸、呕血、发热]、溃疡病史、溃疡/穿孔数目、实验室检查(WBC、N;DBil;PA、ALB;CRE、Cys-C;PT-INR、Fg、DD;Na+、K+)、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具有显着差异(P<0.05)。4合并急性穿孔多因素分析:呼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显着差异(P<0.05),体温及脉搏无显着差异(P>0.05)5急性穿孔合并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S组:男性16例(53.3%),女性14例(46.7%),男女性别比为1.14:1。年龄19-85(64.97±16.06)岁。平均住院天数11.88(3.75)天。治疗结局死亡为8例(26.7%)。NS组:男性77例(80.2%),女性19例(19.8%),男女性别比为4.05:1。年龄16-84(53.42±18.03)岁。平均住院天数17.13(11.25)天,死亡0例。6急性穿孔合并脓毒症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平均住院天数、入院时生命体征[呼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入院症状(腹痛、发热、意识状态)、溃疡病史、既往病史(糖尿病、心血管、脑卒中病史)、吸烟史、穿孔部位及穿孔直径、延迟治疗时间、HB、肝功能(TBil、DBil、PA、ALB)、肾功能(CRE、Cys-C)、凝血功能(PT-INR、Fg、DD)、K+、入院时qSOFA评分、入院时SOFA评分、伴随症状(低蛋白血症、贫血)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7急性穿孔合并脓毒症多因素分析:年龄、发热及入院时qSOFA评分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消化性溃疡患者入院时出现急性剧烈腹痛、呼吸急促、脉搏细速,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是发生急性穿孔的危险因素。2高龄及发热为急性穿孔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行qSOFA评分可以帮助早期识别脓毒症。3急性穿孔患者延迟治疗时间的增加与脓毒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成正比。4呼吸频率和血压对急性穿孔患者早期识别脓毒症更敏感。5全科医生应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长期管理,以减少急性穿孔的发生。

许裕伟[5](2020)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共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方案治疗。通过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胃镜疗效情况、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溃疡复发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此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共纳入统计分析的6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3.症状改善情况:(1)症状总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单项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1)在对比Hp根除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p根除率方面疗效相当。(2)在对比Hp复发率上: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Hp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5.胃镜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血清胃泌素水平:(1)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GA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方案均能降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GAS水平。(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血清GAS水平上,治疗组更具有优势。7.用药安全性情况:两组患者本次研究期间均未发生任何药物不良反应。8.溃疡复发情况:在治疗结束停药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胃镜下表现为临床治愈、显效的患者行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组未发现溃疡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溃疡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1)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降低Hp复发率,并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安胃二号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值得继续研究。

程星[6](2020)在《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客观的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1.选择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期(包括A1、A2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且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证的患者6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均为30例。2.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0.5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1.0g,每日两次;枸橼酸铋钾颗粒2.0g,每天两次。连续服用2周后停用铋剂及抗菌药物,PPI再续服2周,总共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术健胃胶囊1.0g,每日三次,连续服用4周。两组疗程均为四周。3.治疗前后进行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胃镜结果变化,停药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观察H.pylori根除率。并对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胃镜下溃疡分期情况、溃疡直径、溃疡发生部位、中医症状总积分、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经4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治疗后两组经比较,治疗组在减轻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四肢倦怠、畏寒肢冷、口淡流涎、便溏、纳少症状积分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单个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均具有显着疗效,且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4.胃镜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胃镜表现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胃镜疗效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5>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黏膜修复上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疗效相当。5.H.pylori根除率比较: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96.67%,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93.33%,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54>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根除H.pylori感染上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疗效相当。6.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DU患者,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减轻患者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显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汤凯[7](2020)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缝合术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缝合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睢县人民医院接受穿孔缝合术的8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腔镜组45例行腹腔镜手术,开腹组39例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溃疡愈合情况。结果①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第1d疼痛VAS评分、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镇痛药应用次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腔镜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完全消失;末次随访,复查胃镜均未见溃疡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经抗溃疡、抗幽门螺杆菌等正规内科治疗,腹腔镜和开腹穿孔缝合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但腹腔镜穿孔缝合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应用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的血清CSPIL-6、TNF-A、PCT水平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穿孔缝合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江华[8](2019)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析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修补术、传统开腹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拟外科修补术治疗患者10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制定手术方案差异为准将其每组50例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复术。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后归纳两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记录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显着短于腹腔镜组,其余指标腹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直到出院,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2.0%,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相对于开腹修补术对患者机体刺激程度轻微,术后康复所需时间短,安全性高,更值得于此类疾病患者群体推广应用。

董宇,秦健[9](2017)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治疗中予以开腹术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25例,以2013.12016.12为样本病例选取时段,以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10例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15例开腹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复发情况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较短、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明显较低、住院天数明显较短,以上2组比对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而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对差异P>0.05,统计学未形成意义。结论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治疗中相较于开腹术,腹腔镜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康忠[10](2016)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20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纳入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2组,(B)组和(A)组。对比两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着(P<0.05)。(B)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A)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4项指标差异显着(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创伤,操作简单,对胃肠影响小,不良事件少,术后可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案
        2.3 给药方案
        2.4 合并用药
        2.5 依从性把控方案
        2.6 观察指标
        2.7 疗效评价
        2.8 安全性评价
        2.9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可比性分析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理论讨论
        1.1 现代医学对DU的病因研究
        1.2 DU的现代西医学治疗
        1.3 DU中医病因探讨
        1.4 DU中医病机讨论
        1.5 DU中医治疗原则
        1.6 脾胃气虚型DU
    2 芪术海参汤的组方及用药分析
    3 芪术海参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DU的结果分析
        3.1 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3.2 剔除病历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附录B 2.1 安全性评价标准
    附录C 芪术海参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脾胃气虚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
文献综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SAIDs相关性消化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行穿孔修补术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情况
        2.1.1 一般资料
        2.1.2 术中和术后情况
    2.2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
    2.3 随访
3 讨论

(4)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危险因素分析及全科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分组标准
    1.2 研究数据
        1.2.1 一般资料
        1.2.2 入院时情况
        1.2.3 既往病史
        1.2.4 实验室检测指标
        1.2.5 影像学检查
        1.2.6 延迟诊疗时间
        1.2.7 脓毒症诊断标准
        1.2.8 季节划分
        1.2.9 年龄段划分标准
        1.2.10 治疗结局
    1.3 数据收集
    1.4 数据分析
    1.5 研究程序
    1.6 伦理学要求
2 结果
    2.1 资料收集结果
    2.2 急性穿孔临床分析
        2.2.1 一般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2.2 入院时生命体征比较
        2.2.3 入院时症状比较
        2.2.4 溃疡病史对比
        2.2.5 既往病史对比
        2.2.6 个人史对比
        2.2.7 溃疡/穿孔情况对比
        2.2.8 实验室数据对比
        2.2.9 治疗结局
        2.2.10 单因素分析结果
        2.2.11 二元logistic分析
    2.3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脓毒症分析
        2.3.1 一般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2 入院时生命体征比较
        2.3.3 入院时症状比较
        2.3.4 溃疡史及既往病史对比
        2.3.5 个人史对比
        2.3.6 穿孔情况对比
        2.3.7 实验室数据对比
        2.3.8 入院时qSOFA评分
        2.3.9 入院24 小时SOFA评分
        2.3.10 入院时低蛋白血症及贫血情况对比
        2.3.11 单因素分析结果
        2.3.12 二元logistic分析
    2.4 脓毒症患者治疗情况
        2.4.1 术后并发症情况
        2.4.2 腹腔积液病原体培养情况
3 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危险因素
        3.1.1 入院时症状及体征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影响
        3.1.2 既往病史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影响
        3.1.3 溃疡史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影响
        3.1.4 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季节)对PPU的影响
        3.1.5 治疗方式对PPU的影响
        3.1.6 病变部位与PPU的情况
        3.1.7 病患直径与PPU的情况
        3.1.8 实验室数据比较
    3.2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3.2.1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季节)对脓毒症的影响
        3.2.2 qSOFA及 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影响
        3.2.3 入院时体征与症状比较
        3.2.4 既往病史及个人史对脓毒症的影响
        3.2.5 治疗情况对脓毒症的影响
        3.2.6 实验室检查数据对脓毒症的影响
    3.3 全科管理策略
        3.3.1 日常管控
        3.3.2 重症识别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1 病例来源
    2 疾病相关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1.1 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
        2.1.2 良性溃疡内镜下分期及分级
        2.1.3 病理诊断
        2.1.4 Hp的诊断标准及根除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脱落以及中止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病例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情况观察指标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3.3 疗效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4.1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4.2 根除Hp疗效判定标准
        4.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4.4 溃疡复发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比较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 疗效比较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
        2.5 两组患者Hp根除后复发率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比较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2.8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药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1.1 病名的研究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1.2.1 古代中医家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家的认识
        1.3 中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1.3.1 辨证论治
        1.3.2 中药复方治疗
        1.3.3 中成药治疗
        1.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1.3.5 针刺疗法
        1.3.6 艾灸疗法
        1.3.7 穴位贴敷
        1.3.8 穴位注射疗法
        1.3.9 推拿按摩疗法
    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胃酸与胃蛋白酶
        2.1.2 幽门螺杆菌(Hp)
        2.1.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2.1.4 其他因素
        2.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2.2.1 抑制胃酸分泌
        2.2.2 根除Hp
        2.2.3 保护胃黏膜
    3 安胃二号方方药分析
        3.1 安胃二号方创制、组成及功效
        3.2 安胃二号方的理法分析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4 胃泌素
    5 疗效分析
        5.1 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5.2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5.3 Hp根除率和复发率变化分析
        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分析
        5.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分析
        5.6 用药安全性
        5.7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发病机制
        1.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及进展
    2.中医学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药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
        3.3 胃镜疗效比较
        3.4 H.pylori根除率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脾胃虚弱为DU的主要病因
    2.脾胃升降失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DU的基本病机
    3.健脾温中、和胃止痛是脾胃虚寒型DU的主要治法
    4.复方参术健胃胶囊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1 组方分析
        4.2 现代药理研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不足之处
    2.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缝合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4-5]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CRP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术后随访期间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3.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式的选择
    3.2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术的优势
    3.3 几点体会

(8)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2.2 并发症
3 讨论

(9)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工具
2 结果
    2.1 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各项指标
    2.2 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
3 讨论

(10)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20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比较。
3 讨论

四、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D]. 林珊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D]. 白托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J]. 王杨,蒋力,张珂,鲁岩,赫嵘,贾哲,黄容海.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20(02)
  • [4]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危险因素分析及全科管理策略[D]. 刘思凝.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5]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D]. 许裕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程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缝合术疗效分析[J]. 汤凯.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2)
  • [8]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研究[J]. 陈江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0)
  • [9]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J]. 董宇,秦健.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23)
  • [10]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20例的疗效观察[J]. 康忠.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12)

标签:;  ;  ;  ;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1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