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免疫反应的肿瘤生长

面对免疫反应的肿瘤生长

一、免疫反应面前的肿瘤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赵倩[1](2021)在《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缺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一类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占全部BC患者的12–17%。与其他BC亚型相比,TNBC患者肿瘤体积更大,组织学分级更高,侵袭能力更强。然而由于其缺乏ER、PR、HER2靶向受体的表达,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在所有BC患者中最差。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AP-1(Activator Protein 1)家族成员Fra-1在TNBC患者中高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性和患者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密切相关。且沉默TNBC细胞内高表达的AP-1家族成员Fra-1或c-Jun后TN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抑制。AP-1抑制剂T5224,特异地抑制AP-1(c-Fos/cJun)与DNA的结合活性,在关节炎治疗方面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但在BC治疗中的运用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采用特异的AP-1抑制剂T5224作用于TNBC细胞,在抑制剂的角度,从生物信息层面、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进一步明确AP-1是否是TNBC患者的治疗靶点,并明确T5224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TNBC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和UCSC数据库明确转录因子AP-1家族成员Fra-1在不同PAM50分型B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BC患者生存的关系。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明确AP-1家族成员Fra-1和c-Jun在BC细胞系中的m 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实验确定T5224对TNBC细胞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明确T5224对Fra-1和c-Jun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划痕实验、穿孔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T5224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Illumina Hiseq Xten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检测;R语言4.0.3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绘制火山图、聚类热图及染色体分布图;GSEA 4.1.0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合沉默c-Jun(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沉默Fra-1(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及使用T5224的全基因组数据、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及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AP-1靶基因,Ch IP-qPCR技术进行靶基因验证。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穿孔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AP-1靶基因在TNB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Fr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 plotter和UCSC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显示Fra-1在Basal-like型BC患者实体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BC亚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时间长[BC:HR=1.24(1.03,1.50),P=0.024;Luminal:HR=1.30(1.03,1.64),P=0.028],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ce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时间长[BC:HR=1.70(1.27,2.26),P<0.001;Luminal:HR=1.85(1.30,2.64),P=0.001];在HER2-阳性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HR:2.61(1.21,5.67);P=0.031],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短[HR:0.35(0.12,1.00);P=0.022]。UCSC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BC:HR=1.42(1.08,1.86),P=0.008;Luminal:HR=1.61(1.10,2.35),P=0.007]。2、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研究1)T5224对转录因子AP-1表达水平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证实Fra-1和c-Jun在TNBC细胞株(BT549和HS578T)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非TNBC细胞株(T47D、MCF-7和LCC2)。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使用15μM T5224作用BT549细胞48h后增殖抑制率为43.56%;40μM T5224作用HS578T细胞48h后增殖抑制率为48.42%。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进一步证实在15μM T5224的作用下BT549细胞中Fra-1和c-Jun的m RNA在48h时呈下调状态、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40μM T5224的作用下HS578T细胞中c-Jun的m RNA在48h时呈下调状态、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Fra-1的m RNA和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2)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15μM T5224作用BT549细胞48h、40μM T5224作用HS578T细胞48h为T5224作用剂量探究T5224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BT549细胞T5224组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79倍,HS578T细胞T5224组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29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NBC细胞在划痕48h后T5224组的空白区域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TNBC细胞使用T5224后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GO富集分析显示5136个DEGs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血管形态发生、细胞-基质粘附、对拓扑结构有误的蛋白质的应答、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细胞成分主要包括粘着斑、蛋白质类细胞外基质、细胞间粘附连接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细胞粘附分子结合、钙粘蛋白结合、生长因子结合等。GSEA分析显示使用T5224后BT549细胞GO富集分析中蛋白质的从头折叠过程、对拓扑结构有误的蛋白质的应答过程、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功能增强;先天免疫反应过程、对I型干扰素的应答过程、脉管系统发育过程、细胞外基质结合能力、生长因子结合能力等减弱。KEGG通路分析显示5136个DEGs参与的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粘着斑、钙信号通路等。GSEA分析显示使用T5224后BT549细胞内KEGG信号通路中粘着斑、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RIG-1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减弱。3、AP-1靶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1)AP-1靶基因的筛选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显示OLFML2A的表达量与c-Jun正相关,且Basallike型BC患者中OLFML2A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HR:3.04(1.40,6.61);P=0.029]。Ch IP-qPCR进一步证实OLFML2A与转录因子AP-1显着富集。2)OLFML2A在三阴型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增殖实验显示沉默OLFML2A 5天后,沉默组光密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在BT549细胞中沉默OLFML2A 48h后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53倍,在HS578T细胞中沉默OLFML2A 48h后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15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显示划痕24h后沉默OLFML2A组的空白区域面积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沉默OLFML2A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Fra-1在TNBC患者及TNBC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非TNBC患者及非TNBC细胞;c-Jun在TNBC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非TNBC细胞。2、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RFS时间长、DMFS时间长。3、T5224抑制c-Jun和Fra-1的m RNA及蛋白水平。4、T5224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促进TNBC细胞的凋亡能力,抑制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5、在Basal-like型BC患者中OLFML2A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6、沉默OLFML2A后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抑制,凋亡能力被促进。7、OLFML2A是转录因子AP-1调控的靶基因,T5224通过调控AP-1/OLFML2A轴,参与TNB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

孟广平[2](2021)在《miR-21通过影响肺癌中RUNX1-YAP相互作用调节MDSCs介导的免疫抑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男性和女性中仍然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不到7%的患者在所有肺癌分期诊断后存活10年。转移到其他器官,特别是大脑,被认为是肺癌高死亡率的原因。目前,免疫治疗在肺癌的治疗和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组来自骨髓系的异质免疫细胞,作为抗肿瘤免疫的抑制因子,已被发现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参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也有报道,针对MDSCs的靶向治疗策略结合原发性乳腺肿瘤切除术能减少和延缓携带原位小鼠乳腺肿瘤的小鼠肺转移性生长。此外,有研究表明,靶向MDSCs募集和增强抗肿瘤免疫可增强同种肺癌皮下肿瘤低分割放射消融治疗的疗效。考虑到MDSCs在肺癌中的新兴作用,以MDSCs为靶点的改进的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控制肺癌的发展和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进一步表明,miR-494和miR-155等micro RNAs(miRNAs)可以影响肿瘤扩大的MDSCs积累,并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作用,促进实体肿瘤的生长。MiRNAs是一组在动植物中发挥着多种调控作用的长度约为21个核苷酸的内源性RNA。miRNAs调控致癌通路表达的新能力及其在肺癌进展中的重要作用表明,miRNAs有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预后生物标志物或靶点。此外,有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胞外囊泡(MSC-EVs)中miR-21-5p过表达可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抑制miR-21可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的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UNX1转录因子作为miR-21的下游靶点之一。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家族(RUNX1,RUNX2,RUNX3)参与多种细胞谱系,与人类癌症的发展有着广泛的联系,如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肠癌和肝细胞癌。而且,转录家族中的核心结合因子RUNX1是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先前的研究表明RUNX1可以抑制Yes相关蛋白(YAP)加速肿瘤的发生。对YAP(一种Hippo通路的效应因子)的治疗性激活,在人类癌症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此外,miR-129也被发现可以直接抑制RUNX1的表达,并介导RUNX1的转录调控。在这方面,我们假设miR-21/RUNX1/YAP轴的调控网络可能与肺癌的进展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验证miR-21/RUNX1/YAP轴在肺癌中的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1)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癌中miR-21的表达情况及相关调控途径。(2)miR-21/RUNX1/YAP轴对小鼠肺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T辅助细胞(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比例。CD4+或CD8+T细胞与MDSCs共培养,进行T细胞增殖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凋亡。RT-qPCR法检测miR-21的水平。ELISA法检测IL-10、TGF-β、GM-CSF水平。通过R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和芯片分析进行评估miR-21靶向RUNX1和RUNX1与YAP的相互作用。(3)miR-21/RUNX1/YAP轴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分组。实验分为8组:miR-21antagomir阴性对照(NC)、miR-21antagomir、miR-21 antagomir NC+sh-NC、miR-21 ant agomir+sh-NC、miR-21antagomir+sh-RUNX1、miR-21 antagomir NC+oe-NC、miR-21 antagomir+oe-NC、miR-21 antagomir+oe-YAP。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外周血MDSCs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MDSCs、Th、CTL的比例。通过T细胞增殖分析检测MDSCs对Th、CTL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RUNX1与YA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0、TGF-β、GM-CSF水平。RT-qPCR检测ARG-1和i NO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UNX1、YAP、ARG-1、i NOS的表达。(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SPSS,I BM,Armonk,NY,USA)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服从正态分布及方差齐的非配对设计的两组资料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one-way ANOVA,Tukey进行事后检验。不同时间点的各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检验采用Bon-fe rroni;Pearson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数据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癌中miR-21的表达情况及相关的调控途径。(1)通过R语言差异分析GEO数据库芯片GSE63805,我们得到差异显着的miRNA有19个,其中miR-21的表达差异最大(P<0.05)。(2)为了确定miR-21在肺癌中的表达模式,我们提取数据集GSE63805中miR-21的表达数据,绘制了箱线图,显示miR-21在肺癌样本中过表达(P<0.05)。(3)筛选出miR-21下游靶基因RUNX1。(4)筛选出RUNX1下游靶基因YAP1(YAP)。(5)通过GEPIA分析TCGA数据库肺腺癌和肺鳞癌数据发现RUNX1与YAP1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2)miR-21/RUNX1/YAP轴对小鼠肺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1)miR-21在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并调节MDSCs的免疫抑制。(2)miR-21与RUNX1的负相关。(3)RUNX1与YAP负相关。(4)miR-21通过调控RUNX1的表达来调控YAP,从而介导MDSCs在肺癌中的免疫抑制能力。(5)miR-21/RUNX1/YAP轴促进MDSCs的周期和凋亡,并抑制关键的免疫抑制分子。(3)miR-21/RUNX1/YAP轴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1)miR-21低表达能够抑制MDSCs对肺癌的免疫抑制能力。(2)miR-21通过抑制RUNX1以增强YAP的表达。(3)miR-21通过促进RUNX1介导YAP的表达,调控MDSCs对肺癌的免疫抑制能力。(4)miR-21/RUNX1/YAP信号轴对肺癌移植瘤免疫抑制能力的影响。miR-21通过提高RUNX1介导的YAP的表达促进肿瘤的发展。综上,miR-21被其拮抗剂抑制后,降低了MDSCs的比例,增加了Lewis肺癌小鼠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Th和CTL的比例,保护Th和CTL免受MDSCs的抑制,增加MDSCs的凋亡,但降低了小鼠血清中IL-10、TGF-β和GM-CSF的水平。RUNX1可以转录抑制YAP表达,而miR-21靶向RUNX1导致YAP表达水平升高。机制研究表明,miR-21维持了肿瘤微环境中MDSCs的积累,通过下调RUNX1和上调YAP促进Lewis肺癌荷瘤小鼠MDSCs的免疫抑制能力。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调miR-21可抑制肺癌中下游靶点RUNX1的表达。RUNX1结合到YAP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下调其表达。我们得出结论:miR-21通过抑制转录因子RUNX1上调YAP的表达,从而调节MDSCs对肺癌的免疫抑制能力。我们的发现不仅加深了对miR-21如何调控MDSCs在肺癌中的免疫抑制能力的理解,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以miR-21沉默的形式治疗肺癌的靶点。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在MDSCs中靶向miR-21可能发展为一种对抗肺癌发展的免疫治疗方法的证据。

李妍[3](2021)在《S100A10调控胃癌转移和增殖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胃癌的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达到治愈性治疗,而胃癌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则只能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病人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均较差。胃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前提条件是胃癌细胞不断增殖突破基底膜限制,向下浸润性生长,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迁移至肿瘤细胞周围,形成新的毛细淋巴管,然后胃癌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紧密黏附,侵入淋巴管腔,到达淋巴结,进而形成远处转移。因此,深入揭示胃癌淋巴转移的分子机制,鉴定新的治疗靶点,是当前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胃癌作为一种实体肿瘤,随着瘤体的不断增大,为了满足自身快速增殖的需求,肿瘤细胞常改变其能量代谢方式,由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转变为有氧糖酵解。糖酵解的中间产物也为肿瘤细胞快速合成腺苷酸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此外,糖酵解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促使肿瘤微环境酸化,促进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和免疫逃逸。深入了解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的调控机制,选取合适的靶点进行新药开发,具有深远的应用背景。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异常表达的癌基因被发现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对胃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异常表达的分子进行挖掘,进而开发新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分子标志物,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S100A10,作为钙结合蛋白家族S100的一员,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例如胞吞胞吐、纤溶酶生成、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等。近来也有研究表明S100A10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胰腺癌、卵巢癌和肝癌等。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灶中,S100A10也存在异常高表达。但是它在胃癌淋巴转移和恶性增殖中的具体作用及调控机制尚无详细研究。因此,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对S100A10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S100A10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以及S100A10通过调控糖酵解促进胃癌增殖的机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S100A10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目的:1.分析S100A10在Oncomine、TCGA数据库以及临床收集的样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S100A10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分析S100A10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通过Oncomine数据库、TCGA数据库、UALCAN网站分析S100A10在大规模癌症样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S100A10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2.使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S100A10在17例正常胃粘膜组织、23例萎缩性胃炎组织、17例早期胃癌组织以及24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使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A10在92例早期胃癌组织石蜡切片的表达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100A10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100A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显示S100A10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不良。2.RT-qPCR结果显示S100A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量,而S100A10在早期胃癌组织和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A10在正常胃黏膜组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组织中呈递增式表达。S100A10与早期胃癌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脉管浸润密切相关。结论:S100A10在早期胃癌组织中即存在着较高水平的表达,尤其是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早癌组织。S100A10的高表达与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和肿瘤分期等密切相关。S100A10是一个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对预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第二部分S100A10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1.探究S100A10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2.探究S100A10上游调控机制。3.探究S100A10参与调控的下游信号通路。4.探究体内条件下靶向抑制S100A10的表达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研究方法:1.S100A10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在胃癌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S100A10后,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S100A10对胃癌细胞转移和浸润能力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100A10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利用CCK8、EdU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100A10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100A10对胃癌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收集细胞上清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cell,HLEC),观察S100A10对HLEC小管形成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酶联免疫标记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人血管生成因子C(VEGF C)的蛋白表达及分泌水平;通过内皮细胞黏附实验检测S100A10对胃癌细胞与HLEC黏附能力的影响。2.S100A10的上游调控机制研究(1)为研究S100A10的上游调控机制,利用Ensembl数据库查询S100A10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bp的启动子区域序列,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确定核心启动子区。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可能与S100A10核心启动子区结合的转录因子,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Western blot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转录因子对S100A10的调控作用。(2)通过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c-Jun过表达对胃癌细胞迁移浸润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胃癌组织中c-Jun的表达情况。3.S100A10的下游调控信号通路的研究(1)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100A10对下游信号通路Src/ANXA2/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下游效应分子VEGF C、E-Cadherin和c-Jun的影响。(2)在过表达S100A10的胃癌细胞中,加入AKT通路抑制剂MK-2206,观察MK-2206是否能逆转S100A10介导的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4.靶向抑制S100A10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在体内生长和转移的影响(1)将胃癌细胞种植到裸鼠皮下,随后定期向瘤体内多点注射干扰慢病毒LV-shS100A10及对照慢病毒LV-NC,定期记录瘤体的生长曲线以及实验终点时瘤体重量的差异。(2)提取瘤体组织的蛋白,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100A10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3)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S100A10稳定敲低细胞系,进行尾静脉注射,观察裸鼠肺转移灶的形成。研究结果:1.S100A10促进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胃癌细胞过表达S100A10后,胃癌细胞的转移、浸润、增殖能力明显提高,细胞凋亡能力被抑制,诱导EMT的发生。而干扰S100A10表达后,胃癌细胞的迁移、浸润、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数增多。过表达S100A10的胃癌细胞通过诱导VEGF C的分泌,从而促进HLEC的迁移和淋巴管新生。过表达S100A10的胃癌细胞与HLEC的黏附能力也增强。2.c-Jun与S100A10的核心启动子区域结合并激活S100A10转录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转录因子c-Jun可与S100A10的核心启动子区结合,并促进S100A10的转录。胃癌细胞过表达c-Jun后,细胞的迁移、浸润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3.S100A10通过激活Src/ANXA2/AKT/c-Jun正反馈环路发挥作用(1)S100A10的异常高表达会激活Src激酶,诱导ANXA2磷酸化,进而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c-Jun作为AKT信号通路的下游分子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浸润,由此构成正反馈环路加速胃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2)AKT通路抑制剂MK-2206可以逆转S100A10介导的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抵消S100A10对胃癌细胞迁移、浸润和增殖的促进作用。4.靶向抑制S100A10的表达阻碍胃癌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和转移(1)裸鼠荷瘤实验结果显示瘤体内多点注射LV-shS100A10慢病毒抑制Src/ANXA2/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瘤体的生长和局部浸润。(2)S100A10稳定敲低组裸鼠肺转移灶的数量及大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C-Jun可激活S100A10转录,从而上调S100A10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S100A10激活Src/ANXA2/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下游c-Jun和VEGF C表达,形成正反馈环路诱导胃癌的淋巴转移。第三部分S100A10通过调控糖酵解促进胃癌增殖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1.探究S100A10对胃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调控作用。2.探究S100A10调控胃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S100A10对胃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调控作用(1)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和RT-qPCR实验检测S100A10对糖酵解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2)有氧糖酵解测定包括:检测葡萄糖消耗量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表达;检测乳酸生成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及表达水平;检测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生成量;检测细胞外酸化率(ECAR)和氧消耗率(OCR)。2.S100A10调控糖酵解参与的信号通路研究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100A10过表达或敲低后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并进一步检测加入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和LDHA抑制剂GSK-2837808A是否可以阻断S100A10介导的糖酵解恶性表型。3.体内荷瘤实验验证过表达S100A10对于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雷帕霉素的抑制作用构建S100A10过表达及空白对照的胃癌稳筛细胞系并注射到裸鼠腋窝皮下,待瘤体长出后,定期注射雷帕霉素或PBS,记录肿瘤大小变化。剥离瘤体提取蛋白,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瘤体组织中S100A10及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GEPIA分析及RT-qPCR结果显示S100A10的表达与糖酵解关键分子的表达密切相关。2.S100A10促进GLUT1的表达从而增加葡萄糖消耗,并能增加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和LDHA的表达从而促进乳酸的生成。干扰S100A10的表达能恢复氧化磷酸化从而增加ATP的生成。3.S100A10通过激活mTOR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糖酵解,在S100A10过表达的胃癌细胞中加入雷帕霉素和GSK-2837808A,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量明显降低,ATP生成增多。4.皮下荷瘤实验证明S100A10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瘤体重量高于对照组,而定期注射雷帕霉素可以有效抑制S100A10介导的胃癌恶性生长。结论:S100A10通过激活mTOR通路促进有氧糖酵解,加速胃癌细胞的快速增殖,这一促进作用可被雷帕霉素抑制,从而阻碍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何金蓉[4](2021)在《诱导型表达GSDMD-NT引起细胞焦亡的肿瘤细胞疫苗新策略》文中认为[背景]肿瘤的低免疫原性、高度异质性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及物理屏障的形成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主要手段。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形式,会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和危险信号分子激活免疫系统,对机体抗感染免疫反应与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GSDMD是具有成孔效应的蛋白,研究表明异位表达GSDMD的N末端活性结构域(GSDMD-NT)能造成裂解性、炎症性的细胞焦亡,此外,细胞焦亡效应分子GSDMB/GSDME能与毒性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由颗粒酶切割活化诱导细胞焦亡,诱导少于15%的肿瘤细胞发生焦亡就足以激发强效的免疫应答消除整个肿瘤。不同肿瘤细胞ICD的诱导条件不同,不同肿瘤对不同诱导物的响应不同,且往往需要大剂量,同时潜在毒性副作用。基于细胞焦亡的独特发生机制,通过四环素诱导系统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GSDMD-NT可实现通用、高效的焦亡诱导,且GSDMD-NT只能从细胞内膜发挥打孔效应,不会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焦亡副作用;针对肿瘤高度异质性,细胞焦亡裂解可提供个性化,丰富的肿瘤相关抗原,同时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辅助打破肿瘤免疫抑制机制。因此,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焦亡对于克服肿瘤免疫抑制与免疫逃逸机制,重塑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监视与杀伤,获得显着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基于细胞焦亡明确的发生机制及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的调控作用,旨在探讨安全、有效的肿瘤细胞焦亡诱导策略,揭示其免疫特点及效应机制,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免疫干预策略优化,以期提高肿瘤细胞疫苗的临床治疗潜能。[方法]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表达系统筛选诱导型稳定表达焦亡效应分子GSDMD-NT的肿瘤细胞系;体外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显微镜观察细胞焦亡形态,流式细胞术双染AnnexinV和7-AAD分子检测细胞焦亡比列,免疫荧光检测GSDMD-NT的表达与定位;体外考察细胞焦亡免疫原性特点,Real time qPCR检测相应分子转录水平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应分子蛋白水平表达,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利用Transwell小室评估焦亡的肿瘤细胞对BMDCs迁移募集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的成熟情况;体内诱导表达GSDMD-NT引起肿瘤细胞焦亡对小鼠肿瘤进行免疫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与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激活和免疫抑制性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四环素诱导表达GSDMD-NT的慢病毒质粒,质粒酶切鉴定和293FT瞬时转染蛋白表达检测验证质粒正常工作;(2)成功筛选得到三种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的小鼠肿瘤细胞系(TC-1,4T1,CT26),四环素诱导后GSDMD-NT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3)体外成功诱导肿瘤细胞焦亡,GSDMD-NT作用于细胞膜,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肿胀变大膜破裂、细胞核固缩、DNA断裂的典型细胞焦亡形态,AnnexinV+7-AAD+双阳性细胞比率随诱导时间动态增加;(4)CCK-8细胞增殖检测验证GSDMD-NT基因修饰后未诱导表达不影响细胞增殖,当诱导表达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5)肿瘤细胞焦亡发生过程中,ELISA检测IL-18,IL-1β,IL-33,IL-6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多,Western blot检测HMGB1表达水平升高,细胞焦亡上清中ATP、LDH、HMGB1释放增多,Real time qPCR检测Hsp70/90,CXCL9,H-2Kb的表达上调,PD-L1表达下调;(6)焦亡的肿瘤细胞能促进BMDCs的迁移与成熟,CD80,CD86,MHC Ⅰ,MHC Ⅱ类分子表达升高;(7)GSDMD-NT基因修饰的TC-1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体内诱导细胞焦亡可完全消除20~800mm3的肿瘤,并对再次接种的野生型TC-1肿瘤产生了长达至少30天的免疫保护作用;(8)不同剂量GSDMD-NT基因修饰的TC-1肿瘤细胞皮下注射后直接诱导焦亡,证明基因修饰的肿瘤生长可人为控制且不会成瘤,其免疫保护效果与细胞剂量成正相关;(9)(10)瘤内注射GSDMD-NT基因修饰的TC-1肿瘤细胞疫苗体内诱导焦亡可显着抑制已建立的TC-1肿瘤生长,流式检测脾脏和肿瘤中的抗肿瘤CTLs,NKs效应细胞数量增多,MDSCs抑制性细胞数量减少;(11)GSDMD-NT基因修饰的4T1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和CT26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在不同肿瘤大小时体内诱导细胞焦亡,在6~40mm3大小时能显着抑制肿瘤生长,在40~200mm3大小时其抑瘤效果并不显着,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通过刺激活化系统性抗肿瘤CTLs效应细胞数量增多,减少MDSCs抑制性细胞数量显着抑制4T1乳腺原位肿瘤的生长。[结论]诱导型稳定表达焦亡核心效应分子GSDMD-NT是高效、通用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诱导方式,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焦亡诱导提供了广谱、个体化的肿瘤抗原和充足的ICD性状表达,从而提供强的免疫刺激信号激发了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中,针对含有HPV-E6/E7抗原的高免疫原性TC-1肿瘤具有完全清除肿瘤的效应,而对于免疫抑制性强的4T1/CT26肿瘤其抑瘤效果就未达到同等效果。总之,本研究针对肿瘤的异质性挑战,提出了基于细胞免疫原性死亡诱导的肿瘤细胞疫苗新策略,为新型肿瘤免疫干预治疗及肿瘤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讨及重要参考。

闫莉[5](2021)在《隐丹参酮通过铁死亡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作为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由于异质性高、缺乏特异性靶点,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疗效差,同时存在副作用大、易耐药等问题。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但仅对少数PD-L1阳性TNBC患者有效。中药丹参治疗“乳痈”已有数千年的用药历史,其脂溶性成分二萜醌类化合物隐丹参酮已被广泛证明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但作用机理不清、机制研究不深。因此,本课题旨在系统性评价丹参活性成分隐丹参酮在TNBC治疗中的药效,深入挖掘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抗肿瘤免疫调控机制,为系统性阐释隐丹参酮多层次、多靶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后续药物开发提供重要前期数据。首先,通过CCK-8法考察隐丹参酮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发现隐丹参酮可以有效抑制TNBC细胞系MDA-MB-231和4T1-Luc细胞。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探究隐丹参酮抑制TNBC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提示隐丹参酮具有调控TNBC细胞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变化的新机制。表型检测发现隐丹参酮显着增加细胞内总铁和活性氧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到铁死亡相应的形态学特征。通过经典的铁死亡抑制剂Fer-1发现隐丹参酮促进铁死亡的作用可以被Fer-1显着中和,说明隐丹参酮体外能够直接促进TNBC细胞铁死亡。对雌性BALB/c小鼠原位接种4T1-Luc细胞制备同系TNBC模型,隐丹参酮腹腔注射22天内对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和体重进行动态检测、治疗结束后剥离主要脏器和原位肿瘤组织,进行拍照和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可以有效抑制TNBC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且未表现出明显毒性。新鲜原位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隐丹参酮体内给药能够使荷瘤小鼠原位肿瘤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提示体内铁死亡相关线索。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血常规分析发现,隐丹参酮能够显着增加荷瘤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提示隐丹参酮的抗肿瘤机制与免疫细胞相关。为进一步考察隐丹参酮的免疫调控作用对抗肿瘤活性的贡献,通过考察隐丹参酮对BALB/c和NOD/SCID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发现隐丹参酮可以更显着地延长有免疫荷瘤小鼠的生存期,而在免疫缺陷的NOD/SCID小鼠中疗效降低。说明除了直接诱导TNBC细胞铁死亡,隐丹参酮的抗肿瘤作用还与免疫激活密切相关。为探寻隐丹参酮调控的免疫细胞,本课题首次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联合生信分析绘制了同系原位TNBC模型小鼠原位肿瘤免疫微环境图谱,对数量最多的7个细胞亚群进行鉴定,发现细胞群1~4是中性粒细胞,细胞群5是巨噬细胞,细胞群6是单核细胞,细胞群7是T细胞。隐丹参酮体内给药后各种免疫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首次从单细胞的转录组层面说明隐丹参酮的免疫调控作用。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单细胞测序数据的深入挖掘,初步确定中性粒细胞的四个细胞群分别是促肿瘤的N2型中性粒细胞、抗肿瘤的N1型中性粒细胞、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丰度更高的优点,对差异基因进行排序,绘制前200个基因的热图,得到同系原位TNBC模型小鼠原位肿瘤所特有的中性粒细胞特征基因表达图。对中性粒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所特有的拟时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隐丹参酮抑制了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中性粒细胞主要处于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相对早期阶段。选取研究最成熟和占比最高的两种免疫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隐丹参酮直接作用的靶细胞——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隐丹参酮调控该细胞的铁死亡。为考察转录水平的变化,通过对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测序数据的富集分析,也发现隐丹参酮可以促进其铁死亡。表型检测显示隐丹参酮显着增加细胞内总铁、亚铁、ROS、脂质过氧化过程及其产物4-HNE,透射电镜观察到的超微结构改变也从形态学的角度说明了隐丹参酮促进原代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借助铁死亡抑制剂Fer-1、铁离子螯合剂DFO,以及凋亡抑制剂Z-VAD对隐丹参酮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发现DFO可以最显着地中和隐丹参酮的促铁死亡作用,其次是Fer-1和Z-VAD,三者与单用隐丹参酮相比均有显着差异,说明隐丹参酮主要通过铁死亡,尤其是铁代谢促进原代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死亡。最后,基于隐丹参酮对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铁死亡的促进作用比对TNBC细胞系4T1-Luc的作用更强,通过非标记的DARTS质谱联用技术对隐丹参酮作用于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的靶点进行高通量筛选,对差异蛋白进行富集分析,发现隐丹参酮可以影响与铁死亡密切相关的线粒体、质膜、抗氧化活性、过氧化物酶体等。对候选蛋白逐一进行文献调研,选取HMGB2和FTH作为潜在靶点进行后续研究。通过分子对接和微量热泳动仪进行靶点蛋白与小分子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发现隐丹参酮与FTH的结合作用优于HMGB2,而且是参与铁死亡的经典蛋白,所以后续仅对FTH进行DARTS的免疫印迹验证,结果表明隐丹参酮与靶点蛋白FTH直接结合后使其更易被链酶水解,稳定性下降。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铁死亡表型检测、DARTS、微量热泳动以及分子对接等手段,首次系统探究了隐丹参酮通过促进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和TNBC细胞铁死亡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为隐丹参酮作为抗TNBC新药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对证明天然产物“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杨永平[6](2021)在《在结直肠癌中SSBP1基因的表达上调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诸多癌症中均居前列。尽管有许多治疗方法的进展和应用,但仍难以治疗,仍难以获得较为满意的5年生存率。尽管近年来在精确医学和基因导向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众所周知,癌症细胞的供能模式以无氧呼吸为主,这种现象在正常结肠上皮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介导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在线粒体内部、表面,以及周边的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目前还不清楚线粒体容量(质量)和氧化磷酸化(电位)对于结直肠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和对化学药物产生耐药性过程中的机制及重要性。目前已经有许多文献报道了有关肿瘤耐药性的通路。然而,很少有文献详细描述线粒体在肿瘤耐药性以及细胞氧化应激当中的作用。虽然在化疗药物治疗后,线粒体损伤是常见的,但这种损伤与肿瘤的增殖分裂能力、对化疗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尚无统一定论。在本报告中,我们生成了具有代表性的CRC三个病理分期(II期、III期、IV期)和附近正常肠道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图谱,在每个分期当中将多个患者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汇总在一起,以期在更大的队列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共同差异。从这些图谱中,我们能够识别线粒体蛋白表达模式的显着变化,特别是关键调控因子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P1)。之后,我们又将结肠癌细胞株中SSBP1的表达下调,发现其能够触发线粒体质量的下降和肿瘤细胞死亡的增加,并且在常规化疗药物顺铂的存在下,这种作用进一步加强。这些结果均提示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维持可能在肿瘤细胞存活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提示SSBP1在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治疗靶点。主要实验步骤:1、收集病人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道组织。根据病理分期进行分组。2、按分组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根据结果绘制基因表达热图,并对病理分期的组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样本的主要成分分析证实了不同病理分期的肿瘤组与正常样本组的关联性,同时也将黏液腺癌肿瘤样本与其他样本分离。并利用火山图显示正常和肿瘤样本间差异表达的基因。3、根据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细胞形态学相关数据,在数据库Reactome中,利用Reactome FI功能,对肿瘤样品中上调的蛋白质进行网络分析,确定了几种高度相关的蛋白质。4、KEGG途径的基因集富集分析,明确正常组织和肿瘤样本之间多种细胞通路的差异性表达。5、绘制线粒体基因表达热图,显示每个基因的表达谱,所有线粒体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火山图显示了所有肿瘤和正常组织样本中表达差异性较大的基因,包括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6、根据线粒体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通路数据库Reactome进行网络分析,建立多种蛋白质之间的联系。7、调取TCGA数据,和单细胞RNA序列配对分析。我们观察到的蛋白质组学数据与TCGA数据进行比较。绘制小提琴图计算正常和原发肿瘤样本之间的表达水平,绘制结直肠癌样本单细胞测序数据库的t SNE可视化图。进行二次印证。8、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确定SSBP1基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9、选取两种结肠癌细胞系SW480和HT29。订制SSBP1si RNA。对SW480和HT29细胞系进行脂质体转染SSBP1si RNA,沉默SSBP1。同时订制SSBP1sh RNA,转染SW480和HT29,沉默SSBP1。10、通过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方法印证SSBP1-sh的有效性。11、将SW480结肠癌细胞系分成SSBP1-NC组、SSBP1-sh组、SSBP1-NC-cis组以及SSBP1-sh-cis组,分别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线粒体相关活性氧(ROS)。12、将HT29结肠癌细胞按前一步骤方法分成4组,分别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线粒体相关活性氧(ROS)。13、在HT29结肠癌细胞系中,分别检测Bax、Bcl-2蛋白在上述4组中的表达情况。14、在SW480和HT29细胞系中,通过7-AAD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实验,通过靶向si RNA或scramble而沉默SSBP1,测量肿瘤细胞死亡数量。通过基于有丝分裂跟踪器染料的流式细胞术评估两个细胞系的线粒体质量和电位。15、进行对照组、siRNA组的划痕实验,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16、设定对照组、siRNA组,分别加入顺铂、5-FU进行24小时细胞培养后,测定细胞活性的情况。17、通过小鼠成瘤实验,观察在SSBP1沉默与非沉默组中,两种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SW480和HT29对顺铂以及5Fu的不同反应(肿瘤生长速度)。主要实验结果:1、在结肠癌中,蛋白质表达的种类和数量与病理学分期有相关性。2、在结肠癌细胞中,有一些与细胞复制和合成相关的基因如PCNA、EIF3B等表达量升高,另外有明显升高的还有SERPINH1、TNC、S100A11、CEACAM5、HSPH1、FN1、NSUN2、LARS、PSME3、IPO5、PRKDC、STAT1、DDB1、RANGAP1等。3、在结肠癌细胞中,有一些与上皮细胞表面蛋白相关的基因如COL14A1、MUC2、DCN等表达量明显降低,另外有明显降低的还有CA1、OGN、IGHA2、CLCA1、FCGBP、CA2、ACADM、DPT、FUCA1、RPL8、CTSZ、CTSS、APOBR、GALM等。4、在结肠癌细胞中,某些通路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前三位的通路有Aminoacyi-tRNA-Synthesis、Spliceosome、Proteasome。同时某些通路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前三位的通路有OXPHOS、BCAA-Degradation、Lysosome。5、在与正常组织相比,在结肠癌肿瘤细胞中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别的基因中,表达量上调的有SSBP1、TRP1、PYCR1、TOMM22,表达量下调的有ATP5C1、ACADS、ACADM、MAOA、CKB、VAT、HMGCS2、NMES1、CASP1。6、在结肠癌肿瘤细胞中,SSBP1的表达量直接参与调控线粒体的质量和肿瘤细胞的活性。7、在结肠癌肿瘤细胞中,SSBP1的表达量与线粒体的电位变化无明显相关性。8、在结肠癌细胞系中加入1uM/ml顺铂后,SSBP1的调控效果更加明显,即沉默SSBP1后,肿瘤细胞的死亡比例更高。9、在结肠癌细胞系中加入1uM/ml5-FU后,SSBP1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10、沉默SSBP1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减慢。11、在结肠癌细胞中沉默SSBP1后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ATP产生减少,ROS含量增加),其效果在加入顺铂后更加明显。12、SSBP1参与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凋亡。具体表现为沉默SSBP1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凋亡增加。此调控效果在加入顺铂后更加显着。结论:SSBP1作为线粒体重要的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并参与结肠癌肿瘤细胞的生长调控。当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顺铂有可能作为下一个靶点,来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鹿瑶[7](202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认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女性肿瘤患病率的第一位,是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关键原因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新的抗癌药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使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39%。但是,与乳腺癌的斗争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长期以来已成为继传统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之后的另一种重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在肿瘤微环境中,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免疫检查点的存在,导致T细胞无法有效激活,免疫检查点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通路的确定导致免疫疗法的重大改进。目前多数治疗主要针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等相关免疫检查点分子为靶点。但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别尚不确定,因此明确不同类型乳腺癌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对如何更合理的临床选择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本课题作为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为了了解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了使用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组与其对照组(常规化疗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0%。PD-1/PD-L1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5%,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TLA-4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G-3研究组客观缓解率4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升高,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提高对乳腺癌的治疗疗效,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无明显差别。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为了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也对患者的一般状态有影响,如体重、心率、血压,我们观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后患者的一般状态,结果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体重、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没有明显影响。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为了观察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否能够改善B细胞功能,我们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后Ig 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余几种类型抗体包括Ig A、Ig M和Ig E则无明显差别。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促进乳腺癌患者B细胞分泌产生Ig G抗体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参与免疫应答或提高自身抗感染能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时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显示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患者相比与非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明显变小(以肿瘤的较大直径与较大的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为判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CTLA-4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都无明显差异,肿瘤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为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后,是否具有显着的抑制癌症复发的作用,我们随访了治疗后出院患者的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显示PD-1/PD-L1和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TNBC患者可提高病理学缓解率(PCR率),但对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乳腺癌基本无获益,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的PCR率无明显提高。6.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了明确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了患者治疗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分级、死亡、停药、剂量调整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输液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各型乳腺癌中与单纯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其远期影响还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较传统化疗效果显着。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提高乳腺癌患者血清Ig G水平。3.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治疗效果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临床治疗新策略,值得研究推广。

李韬[8](2021)在《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构建免疫正常小鼠肝癌和结肠癌PDX模型》文中提出背景动物模型是肿瘤相关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工具。PDX(Patient-derived Xenograft)模型是指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广泛应用于当前的研究工作。PDX模型主要是将患者的肿瘤组织或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使其在小鼠体内生长出人源肿瘤,从而构建的一种动物模型。由于其可以充分地反应原始肿瘤的各方面特性,该模型是当前重要的肿瘤研究模型。由于人源肿瘤细胞在正常小鼠身上会受到小鼠免疫系统的攻击而被清除,很难生长成瘤,因此,传统的PDX模型使用的是具有免疫缺陷的小鼠。然而,免疫缺陷的小鼠无法反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变化情况,因此,PDX模型无法应用于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研究,包括依赖于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的药物筛选或研发等试验——药物筛选是PDX模型的重要应用之一。微载体Microcarrier 6来源于上海美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呈多层孔状条索样,可相互交联卷曲形成有足够空间的不规则结构。该结构可在一定时间内为其中生长的肿瘤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直接杀伤。此外,微载体Microcarrier 6还具有低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可代谢性等特点。因此,其可在免疫正常小鼠体内为肿瘤细胞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在免疫正常小鼠身上构建PDX模型。既往有相关研究利用微载体Microcarrier 6建立了免疫正常小鼠胃癌模型,然而其所使用的是人源肿瘤细胞系,建立的是细胞株异种移植(Cell-derived xenograft,CDX)模型。基于以上,利用微载体Microcarrier 6建立免疫正常小鼠PDX模型有待探索。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发生着重要的调节变化。从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与清除,到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抵抗与逃逸,肿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从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浸润现象中得到启发,人们逐渐研发出了如免疫细胞体外扩增自体回输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总T淋巴细胞以CD3+为主要表型,其包括两大细胞亚群,即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两个细胞亚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自有着多种重要作用,如CD4+T淋巴细胞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老化;CD8+T淋巴细胞可直接浸润到肿瘤组织中发挥其细胞毒作用等。利用免疫正常小鼠PDX模型,我们可以探索T淋巴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目的通过微载体Microcarrier 6来建立免疫正常小鼠肝癌及结肠癌的PDX模型,并以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为基础,探究T淋巴细胞,包括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两个亚群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节变化情况。方法1.分离提取人原代肝癌细胞,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共同孵育后接种免疫正常小鼠形成共同孵育组,与单独接种人原代肝癌细胞的小鼠和单独接种微载体Microcarrier 6的小鼠形成的组作对比,证明免疫正常小鼠PDX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且微载体Microcarrier 6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2.分离提取人原代结肠癌细胞,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共同孵育后接种免疫正常小鼠形成共同孵育组,与单独接种人原代结肠癌细胞的小鼠和单独接种微载体Microcarrier 6的小鼠形成的组作对比,证明可以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建立免疫正常小鼠不同肿瘤类型(肝癌及结肠癌)的PDX模型。3.重新建立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与只接种微载体Microcarrier 6的小鼠作对比,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小鼠的外周血及脾脏中T淋巴细胞及其主要亚群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中的调节变化情况。结果1.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成功建立了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单独接种人原代肝癌细胞和微载体Microcarrier 6均不能成瘤。2.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成功建立了免疫正常小鼠结肠癌PDX模型,单独接种人原代结肠癌细胞和微载体Microcarrier 6均不能成瘤。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成功实现建立不同类型肿瘤(肝癌及结肠癌)的PDX模型。3.通过实验组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与对照组微载体Microcarrier 6小鼠模型的对比发现,外周血与脾脏中总的T淋巴细胞在实验组中有所减少,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外周血与脾脏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同样在实验组中有所降低,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亚群有轻微升高,而在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亚群则略微降低,二者均不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1.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可以实现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的建立,且微载体Microcarrier 6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2.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可以实现免疫正常小鼠结肠癌PDX模型的建立,且微载体Microcarrier 6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微载体Microcarrier 6可以帮助实现建立免疫正常小鼠不同类型肿瘤的PDX模型。3.免疫正常小鼠在肝癌的短期发生发展过程中,总T淋巴细胞及其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及脾脏中可能受到抑制作用;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及脾脏中可能既不受到抑制作用也不受到促进作用;总T淋巴细胞受到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源自于CD4+T淋巴细胞亚群受到的抑制作用。

张顺立[9](2021)在《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通过促进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文中研究指明溴隐亭是治疗垂体泌乳素瘤最常用的多巴胺激动剂(DA),可有效减少垂体泌乳素瘤的肿瘤大小,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细胞凋亡已被广泛认为参与溴隐亭引起的肿瘤体积缩小机制。然而,是否还有其他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参与溴隐亭缩小肿瘤体积的机制尚不清楚。新近发现的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分子机制研究,为检查溴隐亭药理学功能中是否可诱导肿瘤细胞坏死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和研究程序性坏死在溴隐亭诱导的垂体泌乳素瘤瘤体缩小中的潜在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我们发现在溴隐亭治疗后垂体泌乳素瘤患者的瘤体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3)和磷酸化的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p MLKL)阳性细胞数量增加,阳性信号的表达强度也增加。为进一步探讨溴隐亭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泌乳素瘤细胞系(MMQ细胞)研究了体外程序性坏死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溴隐亭处理后,MMQ细胞的细胞活性和ATP水平降低,而活性氧(ROS)水平升高。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可以部分逆转上述作用。超微结构研究进一步证实溴隐亭可诱导MMQ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其特征是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溶解,尤其是线粒体肿胀。此外,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磷酸甘油酸突变酶家族5(PGAM5)/亲环素D(CypD)通路参与溴隐亭诱导的RIP3/MLKL依赖性的泌乳素瘤细胞程序性坏死。以上结果提示,细胞程序性坏死可能成为泌乳素瘤临床治疗的新靶标。本研究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溴隐亭可诱导人垂体泌乳素瘤组织中RIP3和p MLKL的表达随机选取12例人垂体泌乳素瘤患者瘤体组织纳入本研究。其中,有6个样本来自手术前接受溴隐亭治疗的患者,其他6个样本来自未经溴隐亭治疗的患者。结果显示,溴隐亭治疗后催乳素(PRL)水平降低、肿瘤缩小,这与以前的研究一致。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细胞程序性坏死是否参与溴隐亭缩小瘤体的机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RIP3的阳性染色信号可定位在泌乳素瘤细胞的胞质和胞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未使用溴隐亭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溴隐亭治疗的患者泌乳素瘤瘤体组织汇中RIP3阳性细胞数量及其免疫荧光强度(IFI)显着增加。同时,程序性坏死的另一种关键介质p MLKL也可定位于细胞膜上,统计结果显示溴隐亭治疗后泌乳素瘤组织中p MLKL的表达显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溴隐亭可诱导垂体泌乳素瘤瘤体组织中程序性坏死关键蛋白RIP3和p MLKL的表达,提示溴隐亭可能诱导泌乳素瘤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第二部分:溴隐亭可抑制大鼠垂体泌乳素瘤细胞(MMQ)活性并诱导程序性坏死相关指标本部分实验,我们首先采用CCK-8测定溴隐亭处理后泌乳素瘤MMQ细胞的活性。以0μM至100μM的不同剂量溴隐亭处理MMQ细胞,我们发现溴隐亭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MQ细胞的活性,而100μM是产生最大效应的剂量浓度。另外,我们研究了溴隐亭对MMQ细胞活性的抑制是否具有时间依赖性。结果显示,24小时和48小时处理,MMQ细胞活性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后续试验采用100μM溴隐亭处理24小时的条件。然而,细胞活性降低可能是由不同形式的细胞死亡引起的。鉴于前面的结果,我们检查了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两个指标ROS和ATP的水平,以观察程序性坏死是否参与了MMQ细胞活性降低。结果显示,MMQ细胞的ROS水平提高了1.8倍而ATP水平降低了2.1倍,而Necrostatin-1可以显着抑制这种作用。此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溴隐亭治疗后,MMQ细胞中RIP3和p MLKL的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加,而Necrostatin-1可部分抑制该作用。结果表明,溴隐亭可以诱导MMQ细胞的RIP3/MLKL依赖性坏死。为进一步研究溴隐亭的作用是否通过RIP3/MLKL信号介导,我们设计了针对RIP3和MLKL的si RNA沉默序列。结果表明,下调RIP3和MLKL可显着逆转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中细胞程序性坏死相关生化指标ROS和ATP水平变化。以上数据表明,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程序性坏死至少部分依赖于RIP3/MLKL信号。第三部分:超微结构研究证实溴隐亭确可诱导MMQ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为进一步证实溴隐亭处理可诱导MMQ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我们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MMQ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用溴隐亭处理的MMQ细胞中,发生坏死的细胞数量显着增加,其超微结构特点表现为典型的细胞坏死样改变,如细胞内水肿、细胞质溶解及细胞膜破裂。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溴隐亭处理后的MMQ细胞中出现了大量肿胀线粒体,以上作用可部分被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所抑制。以上研究分别从细胞内生化改变、坏死相关蛋白表达检测及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研究证实了溴隐亭处理可诱导泌乳素瘤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第四部分:PGAM5-CypD通路参与溴隐亭诱导泌乳素瘤细胞程序性坏死上一部分的电镜研究显示,坏死MMQ细胞的形态特征不仅表现为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溶解,还存在大量线粒体明显受损、肿胀,提示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坏死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考虑到在病理条件下,RIP3的两个下游信号分子PGAM5和CypD可参与线粒体的肿胀和破裂,我们进一步检测了PGAM5-CypD通路是否参与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的程序性坏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ecrostatin-1能显着降低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中PGAM5和CypD表达,与RIP3和p MLKL的变化一致。此外,溴隐亭对总MLKL和CypD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为进一步探讨PGAM5-CypD通路在溴隐亭诱导的RIP3/p MLKL依赖的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中验证了p-CypD和RIP3之间存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一步采用PGAM5和CypD的si RNA进行干预研究,结果发现,下调PGAM5和CypD可显着抑制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程序性坏死。以上数据表明,PGAM5-CypD信号参与溴隐亭诱导的MMQ细胞程序性坏死

赵军[10](2021)在《识别TRIM家族在黑色素瘤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文中提出目的含三结构域(TRIM)蛋白家族已被证明在某些肿瘤中有异常表达和预后价值。然而,目前尚不清楚TRIM家族在黑色素瘤中是高表达还是低表达,以及它是否影响患者的预后。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探究TRIM蛋白是否在黑色素瘤中有差异表达,并对生存是否有影响。方法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了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比较了TRIM家族基因在癌症组织和正常样品中的转录水平,并筛选出了有差异表达的TRIM家族成员;为了阐明所选基因的功能、生物学过程和富集途径,采用了注释、可视化与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数据库)的方式,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在人类蛋白图谱数据库(HPA数据库)中探索筛选的基因在黑色素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筛选出TRIM家族在黑素瘤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相关性分析。首先,我们对选定的关键基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随后,我们使用UCSC数据库搜索并且获得了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和基因表达谱,确定了TRIMs与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借助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平台以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同时作为评价指标为基础探讨了肿瘤免疫浸润细胞(TIICs)与TRIMs之间的相关性;用GEPIA评价TRIM2、TRIM7、TRIM8、TRIM18(MID1)、TRIM19(PML)、TRIM27和TRIM29在黑色素瘤中的预后意义;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对筛选之后的TRIM家族蛋白实时定量的进行验证;最后,通过Linked Omics数据库对TRIM27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其相关的抑制或激活信号途径。结果通过对TRIM家族差异基因的筛查,发现TRIM2、TRIM7、TRIM8、TRIM18(MID1)、TRIM19(PML)、TRIM27和TRIM29等7个基因在黑素瘤和正常组织中有差异表达。通过观察发现,TRIMs在黑色素瘤中存在不同的蛋白表达模式,相对于黑色素瘤而言,TRIM7和TRIM29在正常皮肤组织细胞中能检测到且高表达,而TRIM27在皮肤组织中呈微弱表达,在黑色素瘤切片中呈强阳性表达。我们将肿瘤类型和分期作为分组指标来观察TRIM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发现TRIM19在大多数肿瘤类型和分期中均呈高表达,TRIM7和TRIM29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多为低表达,表明TRIM7和TRIM29对鉴别原发灶和转移瘤有一定帮助。研究TRIM家族在黑色素瘤中的预后分析,结果显示TRIM18、TRIM27和TRIM29高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显着相关,仅TRIM27与黑色素瘤的无病生存率有显着相关。采用q RT-PCR方式对TRIMs基因在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后更加验证其预后具有显着相。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TRIM27在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中高表达,TRIM29在黑色素瘤细胞A375中低表达,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TRIM27的基因富集结果显示,生物调节及代谢过程离不开TRIM27的参与,其在膜、细胞核、蛋白质结合和离子结合中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核糖体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结论研究发现,TRIM27可能被认为是黑色素瘤的一个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二、免疫反应面前的肿瘤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反应面前的肿瘤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1)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乳腺癌
        1.1.1 流行病学特征
        1.1.2 乳腺癌分型
        1.1.3 乳腺癌治疗
        1.1.4 乳腺癌预后
        1.1.5 三阴型乳腺癌
    1.2 AP-1蛋白
        1.2.1 AP-1与炎症性疾病
        1.2.2 AP-1与肿瘤
    1.3 AP-1抑制剂
        1.3.1 SP100030
        1.3.2 Curcumin
        1.3.3 Momordin I
        1.3.4 T5224
    1.4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细胞株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2.5 细胞培养
    2.6 T5224配制
    2.7 RNA提取
    2.8 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检测(RNA-Seq)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0 Western-blot
    2.11 基因沉默
    2.12 增殖实验
    2.13 凋亡实验
    2.14 划痕实验
    2.15 侵袭实验
    2.16 ChIP-qPCR
    2.1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Fr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1.1 Fra-1在乳腺癌患者组织内的表达水平
        3.1.2 Fra-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3.2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研究
        3.2.1 AP-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3.2.2 三阴型乳腺癌细胞中T5224对AP-1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
        3.2.3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2.4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AP-1靶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
        3.3.1 AP-1靶基因筛选
        3.3.2 OLFML2A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第4章 讨论
    4.1 转录因子AP-1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
    4.2 T5224 的生物学作用
    4.3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4.3.1 血管形态发生对乳腺癌的影响
        4.3.2 粘着斑及细胞外基质对乳腺癌的影响
        4.3.3 免疫系统及干扰素对乳腺癌的影响
        4.3.4 PI3K-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4.3.5 人乳头瘤病毒对乳腺癌的影响
        4.3.6 Hippo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4.3.7 钙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4.4 嗅素结构域蛋白家族与肿瘤
    4.5 AP-1相关信号传导途径与乳腺癌
    4.6 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
致谢

(2)miR-21通过影响肺癌中RUNX1-YAP相互作用调节MDSCs介导的免疫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MDSCs的主要表型和功能特征
        1.2.2 MDSCs介导肺癌的免疫抑制途径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癌中miR-21的表达情况及相关调控途径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miR-21/RUNX1/YAP轴对小鼠肺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miR-21/RUNX1/YAP轴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第3 章 实验结果
    3.1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肺癌中miR-21的表达情况及相关调控途径
        3.1.1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肺癌中miR-21的表达情况
        3.1.2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肺癌中miR-21的相关调控途径
    3.2 miR-21/RUNX1/YAP轴对小鼠肺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3.2.1 预实验
        3.2.2 检测miR-21在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情况
        3.2.3 验证miR-21与RUNX1的靶向关系
        3.2.4 验证RUNX1与YAP的调控关系
        3.2.5 miR-21通过RUNX1调控YAP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
        3.2.6 miR-21/RUNX1/YAP信号轴对MDSCs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其对发挥免疫抑制关键效应分子的作用
    3.3 miR-21/RUNX1/YAP轴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3.3.1 miR-21低表达能够抑制MDSCs对肺癌的免疫抑制能力
        3.3.2 miR-21通过抑制RUNX1以增强YAP的表达
        3.3.3 miR-21通过促进RUNX1介导YAP的表达,调控MDSCs对肺癌的免疫抑制能力
        3.3.4 miR-21/RUNX1/YAP信号轴对肺癌移植瘤免疫抑制能力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所取得成果
致谢

(3)S100A10调控胃癌转移和增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S100A10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S100A10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S100A10通过调控糖酵解促进胃癌增殖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S100A10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语论文1
英语论文2

(4)诱导型表达GSDMD-NT引起细胞焦亡的肿瘤细胞疫苗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肿瘤发生发展的多样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
    2. 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 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4. 细胞焦亡
        4.1 细胞焦亡的发生发展
        4.2 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及其与肿瘤的密切关系
        4.3 细胞焦亡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
    5. 本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质粒、菌株、细胞株
        1.2 动物
    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1 试剂盒
        2.2 酶、抗体
        2.3 引物及序列合成
        2.4 相关试剂及耗材
        2.5 主要仪器及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重组质粒plvx-Teton-GSDMD-NT/eGFP-puro的构建
        3.2 细胞培养
        3.3 plvx-Teton-GSDMD-NT/eGFP-puro重组质粒瞬转表达鉴定
        3.4 纯化收集慢病毒
        3.5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的TC-1/CT26/4T1细胞系的筛选鉴定
        3.6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的TC-1/CT26/4T1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
        3.7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的TC-1/CT26/4T1肿瘤细胞焦亡形态观察
        3.8 免疫荧光检测TC-1肿瘤细胞焦亡时GSDMD-NT的表达与定位
        3.9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的TC-1/CT26/4T1肿瘤细胞焦亡流式检测
        3.10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的TC-1/CT26/4T1肿瘤细胞焦亡免疫原性介质表达与释放的检测
        3.11 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3.12 建立小鼠脂肪垫原位乳腺癌肿瘤模型
        3.13 获取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3.14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对BMDC的趋化作用
        3.15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促进BMDC的成熟
        3.16 小鼠体内诱导已成瘤的TC-1-GSDMD-NT肿瘤细胞焦亡
        3.17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对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预防效果
        3.18 瘤内注射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对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影响
        3.19 小鼠体内诱导已成瘤的CT26及4T1肿瘤细胞焦亡
        3.20 体外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
        3.21 体外分离小鼠肿瘤淋巴细胞
        3.22 流式细胞术检测CTL细胞水平
        3.23 流式细胞检测MDSC水平
    4. 流式抗体剂量表
    5. Real time qPCR引物序列表
结果
    1.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eGFP肿瘤细胞系的筛选与鉴定
        1.1 plvx-Teton-GSDMD-NT/eGFP-puro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1.2 plvx-Teton-GSDMD-NT/eGFP-puro重组质粒瞬时表达的功能鉴定
        1.3 筛选鉴定GSDMD-NT/eGFP诱导型稳定表达的肿瘤细胞系
    2.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eGFP肿瘤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2.1 生长特性
        2.2 诱导GSDMD-NT稳定表达导致肿瘤细胞焦亡
        2.3 诱导肿瘤细胞焦亡LDH的释放
    3. 诱导型稳定表达GSDMD-NT肿瘤细胞系的免疫学特性
        3.1 免疫原性物质HMGB1、LC3bⅠ/Ⅱ的释放与表达
        3.2 免疫原性物质ATP的释放
        3.3 免疫原性物质Hsp70/90,PD-L1,CXCL9,H-2K~b的表达
        3.4 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IL-6、IL-33的释放
    4. 焦亡的肿瘤细胞促进BMDCs的迁移成熟
        4.1 焦亡的肿瘤细胞上清促进BMDCs的迁移
        4.2 焦亡的肿瘤细胞上清促进BMDCs的成熟
        4.3 焦亡的肿瘤细胞促进BMDCs的成熟
    5.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潜力并具有免疫保护效果
        5.1 小鼠体内诱导已成瘤的TC-1-GSDMD-NT肿瘤细胞焦亡
        5.2 小鼠体内诱导未成瘤的TC-1-GSDMD-NT肿瘤细胞焦亡
    6.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激发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
        6.1 瘤内注射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显着抑制已建立的TC-1肿瘤生长
        6.2 瘤内注射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激发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
    7.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抗肿瘤的普适性研究
        7.1 新型焦亡肿瘤细胞疫苗抑制CT26移植瘤及4T1原位肿瘤的生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免疫原性死亡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隐丹参酮通过铁死亡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研究现状
        (一)三阴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概述
        (二)三阴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三)三阴性乳腺癌的现代医学治疗
    二、细胞铁死亡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一)铁死亡发生机制
        (二)铁死亡诱导方式
        (三)铁死亡的调控
        (四)铁死亡和癌症
        (五)铁死亡的诱导剂
    三、丹参活性成分隐丹参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一)诱导细胞凋亡
        (二)抑制细胞增殖
        (三)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
        (四)联合药物治疗
    四、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五、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
        (一)细胞和动物
        (二)主要试剂和耗材
        (三)实验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试剂的配制
        (二)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三)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四)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内铁含量的影响
        (五)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内ROS的影响
        (六)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七)隐丹参酮与铁死亡抑制剂联用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八)隐丹参酮对同系原位三阴性乳腺癌小鼠的体内药效评价
        (九)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
        (一)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二)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三)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内铁含量的影响
        (四)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内ROS的影响
        (五)隐丹参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六)隐丹参酮与铁死亡抑制剂联用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七)隐丹参酮对同系原位三阴性乳腺癌小鼠的体内药效评价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隐丹参酮对粒细胞样髓源抑制性细胞(G-MDSC)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
        (一)细胞和动物
        (二)主要试剂和耗材
        (三)实验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试剂配制
        (二)隐丹参酮对两种品系三阴性乳腺癌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三)隐丹参酮对原位肿瘤浸润CD8+T细胞的影响
        (四)隐丹参酮对原位肿瘤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五)小鼠原代CD8+T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六)隐丹参酮对小鼠原代CD8+T细胞增殖的影响
        (七)隐丹参酮对小鼠原代CD8+T细胞因子的影响
        (八)中性粒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的高级分析
        (九)用于分选G-MDSC原代细胞动物模型的制备
        (十)G-MDSC原代细胞的提取和分离
        (十一)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活力的影响
        (十二)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十三)隐丹参酮对G-MDSC的转录组分析
        (十四)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铁含量的影响
        (十五)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ROS的影响
        (十六)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十七)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十八)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十九)隐丹参酮与抑制剂联用对G-MDSC细胞活性的影响
        (二十)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
        (一)隐丹参酮对两种品系三阴性乳腺癌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二)隐丹参酮对原位肿瘤浸润CD8+T细胞的影响
        (三)隐丹参酮对原位肿瘤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四)隐丹参酮对小鼠原代CD8+T细胞增殖的影响
        (五)隐丹参酮对小鼠原代CD8+T细胞因子的影响
        (六)中性粒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的高级分析
        (七)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活力的影响
        (八)隐丹参酮对G-MDSC原代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九)隐丹参酮对G-MDSC的转录组分析
        (十)隐丹参酮促进G-MDSC原代细胞铁死亡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隐丹参酮诱导铁死亡的靶点初探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
        (一)细胞和动物
        (二)主要试剂和耗材
        (三)实验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试剂的配制
        (二)DARTS质谱联用技术的药物靶标发现
        (三)分子对接
        (四)微量热泳动实验
        (五)DARTS结果的免疫印迹验证
    四、实验结果
        (一)DARTS质谱联用技术的药物靶标发现
        (二)分子对接
        (三)微量热泳动实验
        (四)DARTS结果的免疫印迹验证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创新点
    三、课题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性粒细胞及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调控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说明
致谢

(6)在结直肠癌中SSBP1基因的表达上调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综述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蛋白质组学、线粒体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现状
    1.1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
        1.1.1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发病率
        1.1.2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死亡率
        1.1.3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的预后情况
        1.1.4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1.1.5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的总结
    1.2 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
        1.2.1 数据来源
        1.2.2 国内CRC的发病率
        1.2.3 国内CRC的死亡率
        1.2.4 年龄标准化率
        1.2.5 关于CRC流行病学的思考
    1.3 蛋白质组学
        1.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1.3.2 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
    1.4 蛋白质组学在CRC中的应用
        1.4.1 蛋白质组学在CRC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4.2 CRC发生远处、局部转移时蛋白质组学的改变
        1.4.3 蛋白质组学在CRC的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1.5 蛋白质组学在CR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有关蛋白质组学的展望
    1.7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1.7.1 线粒体DNA概述
        1.7.2 线粒体DNA的改变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1.7.2.1 线粒体DNA突变
        1.7.2.2 线粒体拷贝数
        1.7.2.3 线粒体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
        1.7.3 线粒体DNA与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7.4 针对线粒体DNA的总结与展望
    1.8 总结
第2章 研究背景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主要实验试剂
    3.2 主要实验仪器
    3.3 主要试剂配制
    3.4 病人样本
    3.5 蛋白质组学
        3.5.1 蛋白质肽段的标记及质谱检测前预处理
        3.5.1.1 缓冲液替换及蛋白质样本预处理
        3.5.1.2 配置所需流动相
        3.5.1.3 上机加样及测量
        3.5.1.4 脱盐处理
        3.5.2 质谱检测
    3.6 细胞培养
    3.7 Western-blot及RT-PCR实验
        3.7.1 Western-blot
        3.7.2 RT-PCR
    3.8 流式细胞术
        3.8.1 有丝分裂跟踪器绿色(MitoTracker Green)
        3.8.2 有丝分裂跟踪器深红色(MitoTracker Deep Red)
        3.8.3 FlowJo(TreeStar)
    3.9 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检测
    3.10 线粒体相关活性氧(ROS)测定
    3.11 动物实验
        3.11.1 shRNA
        3.11.2 HT29结肠癌细胞系实验
        3.11.3 SW480结肠癌细胞系实验
        3.11.4 免疫荧光实验
    3.12 Meta分析与可视化
第4章 结果
    4.1 蛋白质组学部分
        4.1.1 人结直肠癌的蛋白质组学特征
        4.1.2 大肠癌患者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4.1.3 联合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证实结肠癌线粒体表达的改变
        4.1.4 蛋白质组学数据中SSBP1相关肽段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
    4.2 体外细胞水平实验
        4.2.1 SSBP1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4.2.2 在结肠癌细胞中SSBP1 的表达下调诱导了线粒体的功能障碍
        4.2.3 在HT29结肠癌细胞系中SSBP1 参与了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4.2.4 SSBP1对大肠癌细胞系线粒体质量和细胞存活的影响
    4.3 体内实验
        4.3.1 HT29结肠癌细胞系于小鼠皮下种瘤,沉默组与非沉默组肿瘤生长对比
        4.3.2 HT29结肠癌细胞系对顺铂敏感性分析
        4.3.3 HT29结肠癌细胞系对5-Fu敏感性对照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蛋白质组学
        5.1.1 蛋白质组学发展史及现状
        5.1.2 蛋白质组学的机遇和未来发展前景
    5.2 线粒体概述
    5.3 恶性肿瘤与线粒体
        5.3.1 线粒体DNA突变
        5.3.2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
        5.3.3 线粒体酶缺陷或失活
        5.3.4 癌基因/抑癌基因改变
    5.4 线粒体基因组成员之一SSBP1
        5.4.1 基因SSBP1概述
        5.4.2 SSBP1与结肠癌的关系
        5.4.3 SSBP1通过影响结肠癌细胞中的有氧酵解(HIF-1α、PDK1、HK2、PKM2),导致线粒体的功能异常(ATP、ROS),进而导致线粒体质量的改变,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增殖、凋亡)的变化
    5.5 本实验中在肿瘤细胞中同时表达异常的其他基因
        5.5.1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5.5.2 黏蛋白亚型2(mucoprotein 2,MUC2)
        5.5.3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
        5.5.4 热休克蛋白D1(Heat Shock Proteins D1,HSPD1)
        5.5.5 NOP2/Sun结构域家族成员 2(NSUN2)
    5.6 线粒体质量及活性相关因子
        5.6.1 与生物发生相关因子
        5.6.2 与融合相关因子——MFN1/2、OPA1
        5.6.3 与分裂相关因子——Drp1/Fis1
    5.7 关于结直肠癌信号通路的发现
    5.8 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乳腺癌的危害及现状
    1.2 乳腺癌的病因学探讨
        1.2.1 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2.2 发病机制
    1.3 乳腺癌的分类、病理和分级
        1.3.1 组织学分类
        1.3.2 分级
    1.4 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
        1.4.1 临床症状
        1.4.2 辅助检查
    1.5 乳腺癌的诊断
    1.6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6.1 手术治疗
        1.6.2 化学药物治疗
        1.6.3 内分泌治疗
        1.6.4 放射治疗
        1.6.5 生物靶向治疗
    1.7 免疫疗法,乳腺癌治疗新思路
        1.7.1 乳腺癌与人体免疫系统
        1.7.2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措施
    1.8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结果
        1.8.1 免疫检查点和肿瘤免疫逃逸
        1.8.2 靶向治疗CTLA-4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8.3 用于PD-1/PD-L1靶向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9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9.1 乳腺癌的分子结构分析
        1.9.2 TNBC主动免疫疗法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观察指标
        2.1.5 评价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
        2.2.2 研究组行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方案
        2.2.3 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
        2.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3.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
    3.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3.4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
    3.5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
    3.6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构建免疫正常小鼠肝癌和结肠癌PDX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1.2.1 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1.2.2 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1.3 PDX模型的背景与构建
        1.3.1 CDX 模型与PDX 模型
        1.3.2 PDX模型的构建
        1.3.3 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
    1.4 PDX模型与转化医学
        1.4.1 转化医学的发展背景
        1.4.2 转化医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4.3 PDX模型在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5 PDX模型的不足之处
        1.5.1 模型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2 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受到的限制
    1.6 对PDX模型未来的展望
    1.7 总结
第2章 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6 构建免疫正常小鼠PDX模型
    2.1 引言
    2.2 构建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
        2.2.1 实验用品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2.4 讨论
    2.3 构建免疫正常小鼠结肠癌PDX模型
        2.3.1 实验用品
        2.3.2 实验方法
        2.3.3 实验结果
        2.3.4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探究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免疫正常小鼠肝癌PDX模型中的调节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用品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通过促进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溴隐亭可显着缩小泌乳素瘤瘤体积并上调瘤体组织中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RIP3及MLKL的表达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溴隐亭可诱导泌乳素瘤细胞发生RIP3/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PGAM5-CypD通路参与溴隐亭诱导的RIP3/MLKL介导的泌乳素瘤细胞程序性坏死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细胞死亡在药物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识别TRIM家族在黑色素瘤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介绍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TRIM家族与癌症
    参考文献

四、免疫反应面前的肿瘤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D]. 赵倩. 吉林大学, 2021(01)
  • [2]miR-21通过影响肺癌中RUNX1-YAP相互作用调节MDSCs介导的免疫抑制[D]. 孟广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3]S100A10调控胃癌转移和增殖的机制研究[D]. 李妍. 山东大学, 2021(11)
  • [4]诱导型表达GSDMD-NT引起细胞焦亡的肿瘤细胞疫苗新策略[D]. 何金蓉.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隐丹参酮通过铁死亡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研究[D]. 闫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在结直肠癌中SSBP1基因的表达上调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的研究[D]. 杨永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D]. 鹿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微载体Microcarrier 6构建免疫正常小鼠肝癌和结肠癌PDX模型[D]. 李韬. 吉林大学, 2021(01)
  • [9]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通过促进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D]. 张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10]识别TRIM家族在黑色素瘤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D]. 赵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面对免疫反应的肿瘤生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