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冲击全国前四

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冲击全国前四

一、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创四项全国之最(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1](2021)在《枣棉间作棉花产量品质对棉花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的响应》文中认为本试验选取两个棉花品种,分别为代表Ⅰ式果枝的新陆中41号(P2)和代表Ⅱ式果枝的新陆中82号(P1);每个品种设5个播种密度,分别为12万株/hm2(M1)、15万株/hm2(M2)、18万株/hm2(M3)、21万株/hm2(M4)、24万株/hm2(M5);采用相同的栽培管理模式,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产量品质等进行分析对比,探究不同果枝类型的棉花在间作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今后枣棉间作模式的发展做出探索。1、枣棉间作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下,低种植密度下的棉花在各生育性状上的表现具有明显优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优势逐渐减小;不同品种之间对比:P1品种在株高、茎粗上具有优势,但在果枝数、蕾数、铃数方面,P2品种较P1品种更具有优势,说明P2品种结铃能力更强。2、棉花生长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后期则以生殖生长为主;不同密度下的棉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P2品种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多于P1;棉花干物质RVR值是反映棉花产量的重要指标,其中P1品种下,RVR值表现为:M3>M4>M2>M5>M1,P2品种下表现为:M4>M5>M3>M2>M1,品种间则表现为P1>P2。3、由光辐射空间分布证明,光辐射量受种植密度及果枝长度影响,密度越大,棉花所受光辐射量越少,其中棉行中下部表现最明显,此外,P2品种棉行所受光辐射量多于P1品种棉行,说明相比于Ⅱ式果枝来说,Ⅰ式果枝更容易接受更多的光热资源。花铃期棉花的LAI指数大于吐絮期棉花,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棉花LAI指数表现为M5最大,M1最小;不同行距间LAI指数表现为:棉花窄行>棉花宽行>枣棉行,不同冠层高度间表现为:冠层下部>冠层中部>冠层上部,不同品种间则表现为:P1>P2。棉花的LAI指数对棉花田间温湿度有直接影响,棉花LAI指数越大,棉花的保温保湿性越强,全天温湿度变化幅度越小,越不利于植株间空气的流动。4、棉花SPAD值呈现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且P2>P1;在光合作用方面,棉花植株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大致呈现出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说明种植密度过大对棉花植株光合作用不利,光合作用对棉花干物质的积累量有直接作用。不同品种间,P2的光合作用要强于P1。5、各密度之间的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伸长率无显着差异,说明种植密度对该四项指标无影响,而马克隆值有显着差异,且基本呈现出密度越大,马克隆值越小的趋势,其中M5马克隆值等级为A级,优于其它四个种植密度,同一等级下,密度越大,棉花等级越低,同为B级的四个密度棉花的优劣表现为:M1>M2>M3>M4;其中P2在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伸长率、马克隆值方面优于P1,P1的断裂比强度方面优于P2;P2棉花品种的花铃期比P1棉花品种多12天,花铃期越长则棉花的棉纤维品质越好,成熟度越高,因此,综合比较下,P2品种棉花品质优于P1品种。6、枣棉间作模式下,P1品种下的棉花产量表现为:M3>M4>M2>M5>M1,P2品种下的棉花产量表现为:M4>M5>M3>M2>M1,两品种间P1产量整体大于P2;不同种植密度间,除衣分外,棉花的果枝长、果枝数、果节数、单株铃数、单铃重均呈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果节数、单株铃数、单铃重,本研究发现,果枝长度与此三项呈显着正相关;说明果枝越长,则果节数、单株铃数、单铃重越多,产量越高;由试验得出的高产栽培模式分别为P1M3和P2M4,其中,P1为Ⅱ式果枝棉花品种,P2为Ⅰ式果枝棉花品种;M3为18万株/hm2,M4为21万株/hm2。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枣棉间作模式下Ⅰ式果枝与Ⅱ式果枝棉花品种在5个不同种植密度之间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Ⅰ式果枝在结铃性、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通风透光、棉纤维品质方面均优于Ⅱ式果枝棉花品种;但Ⅰ式果枝棉花的棉铃脱落率为36.7%,高于Ⅱ式果枝棉花的25.6%,且Ⅱ式果枝比Ⅰ式果枝的果节数多1.45个,说明Ⅱ式果枝棉花较Ⅰ式果枝棉花棉铃补偿能力更强,可有效补偿棉铃脱落损失的产量,Ⅱ式果枝棉花的单株铃数、衣分、单铃重、实收产量均高于Ⅰ式果枝,说明在枣棉间作条件下Ⅱ式果枝棉花品种比Ⅰ式果枝棉花产量更高。因此,Ⅰ式果枝品种棉纤维品质优于Ⅱ式果枝品种,Ⅱ式果枝品种棉花产量高于Ⅰ式果枝品种,且由试验得出最优的高产栽培密度为:Ⅰ式果枝棉花搭配21万株/hm2,Ⅱ式果枝棉花搭配18万株/hm2。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王平[3](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王彦[4](2016)在《哈密垦区机采棉品种筛选及种植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机采棉作为棉农节本增收的一项措施,已被农场职工广泛认可。哈密垦区棉花总种植面积1.44万公顷,机采棉种植面积1.3万公顷,机采棉占棉花总面积的90%。本研究在哈密垦区4个农场选育9个常规棉品种(系)和9个杂交棉品种(系)与大铃148进行比较筛选,开展了“一膜三行”和“一膜六行”不同种植方式的试验,并对两种采棉机型机采进行调查对比,确定了适宜哈密垦区的常规棉品种(系)、杂交棉品种(系)、种植模式以及采棉机,为该地区机采棉高产、优质、高效提供技术指导。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棉花常规品种(系)筛选试验可得出,大铃148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6324 kg/ha和2683.5 kg/ha,为供试品种(系)最高产量,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分别是29.39mm、4.61(B2级)、29.0 c N/tex;冀丰182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为6315 kg/ha和2613 kg/ha,仅次于大铃148,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分别是29.48 mm、4.2(A级)、29.1 c N/tex。大铃148效应系数为0.539,变异度为3.378,回归系数是1.0354,适应性好,综合评价很好;冀丰1822效应系数为0.426,变异度为6.9166,回归系数为1.1638,适宜性好,综合评价很好。因此哈密垦区常规棉应以大铃148为主栽品种(系),以冀丰1822为辅助品种(系)。2.通过棉花杂交品种(系)筛选试验可得出,参试品种(系)12-52籽棉和皮棉分别为6534 kg/ha和2733 kg/ha,分别比对照高出4.4%和4.7%,居所有参试品种(系)第一位;其纤维长度为30.75 mm,断裂比强度为30.8 c N/tex,马克隆值为4.3(B2级);效应系数0.5611,变异度为5.1526,归回系数为0.9666,在四个团场都适应种植,综合评价很好。因此哈密垦区杂交棉应选用12-52。3.通过两种种植方式对比可知,一膜三行种植方式较一膜六行棉花生育期早2天,单株结铃数多2个,果枝台数多2.9个,单铃重高0.7 g(达到6.1 g),衣分无显着差异;一膜三行比一膜六行产量高7.8%,物化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约1050元/ha,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生产中,一膜三行的棉花品质较一膜六行好。因此一膜三行种植模式可在哈密垦区推广应用。4.不同机型与不同株高对采净率有较大影响。7760型采棉机是双风机,采净率较9996型采棉机高了0.59%,采摘后可直接打成包,提高运输效率。棉花高度在75-80 cm,始节高度在18 cm以上更适合机械采收。

焦光婧[5](2012)在《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世界性的经济作物,棉花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品种改良是提高棉花生产水平的关键途径。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随着自然、经济、综合栽培管理等因素变化,其综合性状亦随之改变,并且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研究这种变化规律,对培育优良的棉花品种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编着的《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一书中品种特性数据资料,对我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三大棉区育成并审定的陆地棉品种,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系统比较分析,探讨了棉花14个性状在不同棉区表现的差异,分析其生态原因,为制定我国棉花生态适宜区划和棉花引种、育种、栽培等方面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1.棉花品种在不同棉区品种间综合性状存在一定差异,生育期、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麦克隆值等性状在三大棉区表现稳定,叶色、皮棉产量、枯黄萎病抗性和密度等性状各棉区品种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西北内陆棉区育成的品种在叶色、铃形、皮棉产量、枯黄萎病抗性等性状方面稳定性较差,但西北内陆棉区的品种纤维品质优于长江、黄河流域两个棉区。2.随着年代的变迁,三大棉区的品种单铃重、皮棉产量和比强度三个性状趋向一致,明显呈升高趋势,比强度尤为突出;品种的叶色、第一果枝节位、铃形、麦克隆值和枯黄萎病抗性等性状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而生育期、衣分、纤维长度等性状年代间变化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尤其强度有明显改良。3.杂交棉和抗虫棉品种的生育期、铃形和叶色三个性状变化趋于平稳,皮棉产量明显呈上升态势,且增幅较大,铃重、衣分两个性状在不同棉区之间变化幅度较小,随年代变迁总体呈上升趋势,纤维品质变化趋于平稳,比强度有所提高,抗枯、黄萎病性能近二十年来无明显变化。杂交棉和抗虫棉的产量优势突出。4.14个性状对三大棉区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各有不同的贡献。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密度是影响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株高、第一果节、密度等农艺特性贡献最大,成为最重要成分,另外产量、纤维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能贡献次之,也作为主要成分。总之,不同生态环境引种时,应首先考虑棉花各个性状表现的地区差异,尤其要注重密度、株高等的差异。在选择育种目标时,仍然要把选择产量较高、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兼顾到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彭玮[6](2012)在《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始终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农业科研体制僵化、品种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粮食“八连增”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种业目前基本上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在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国种业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做大做强中国的民族种业,牢牢掌控中国粮食的“命脉”,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分为七个章节,主要是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有关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中国种业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是导致竞争力偏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种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的8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湖北省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体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人才结构、销售收入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农户用种行为及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国内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推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湖北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种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良种供应能力逐步提高、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种子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种子技术实现了高新化、科研成果实现了产权化、种子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子经营实现了市场化;通过对我国种子生产与品种研发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种子生产基地模式与种子经营模式。我国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尚未达到成功的标准,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企业科研实力薄弱,尚未成为农业科研主体,必须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2、从美国种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与中国种业发展相似,也是有政府管理到过渡阶段、垄断阶段、市场化竞争阶段,说明种业发展的规律应该走向市场化;种子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是种业发展巨大推动力,同时重视品牌的建设与保护,以法治种,保证质量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借鉴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政府引导,合理分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技术推广,同时注重立法保障。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该明确各级科研机构和单位的分工,合理解决人员分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3、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种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全国农业大省、用种大省的身份严重不符。全省21家科研机构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体制约束导致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全省106家种子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湖北省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基本上属于经营型企业,无力进行种子科研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全省672户种子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显示,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地变化,妇女、老人、儿童比例的提高对保障种业生产提出了挑战。农户对种子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通过经销商的渠道进行购买种子,同时农户对种子品牌还没有建立一定的忠诚度,种子企业的品牌建设急需加强。大部分农户认为种子价格偏高,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混乱,市场监管急需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科技创新能不强、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种业发展环境不佳。4、建立了湖北省种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四个方面,量化未来湖北省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保障目标实现的具体内容,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形成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根据湖北种业资源禀赋条件和未来十年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需要,结合湖北种业优势和特色,按品种对湖北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业区域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根据重点内容和区域布局设计重点项目,更加具体的规划出湖北省种业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种业发展要有一个宏观发展规划和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一是加快国内种业资源整合,快速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三是要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产权和种业的机制活力等关键环节上突破;四是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五是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六是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曹雯梅[7](2010)在《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间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河南省2007~2009年杂交棉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品系)为材料,首先分析了杂交棉育种的发展态势(即育种方向)及各性状的变异程度,其次采用表型相关、典型相关、通径分析、最优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了杂交棉各性状间的关系,以期为高优势组合的组配及筛选提供有益的指导,为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的主攻方向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棉发展趋势为:生育期略有延长,株高、果枝数、第一果枝着生节位、籽指等形态性状是增加趋势,抗病性则是降低;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增幅最大,衣分总体水平较高,但表现降低趋势,产量水平在提高;棉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整齐度、反射率、纺纱均匀指数匀呈提高趋势,马克隆值在5.0以上,是纤维变粗的不良变化。2.性状变异性分析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铃重和衣分。棉花的生育形态性状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尤其是生育期变异系数仅为2.41%。而抗病性状中的枯萎病指和黄萎病指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枯萎病指变异系数最大,为66.30%。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均较小,从大到小依次为:黄度>纺纱指数>麦克隆值>比强度>纤维长度>伸长率>反射率>整齐度。3.表型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总作用都最大,其次是衣分和铃重。生育形态性状中,各性状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0.615**)>果枝数(0.601**)>第一果枝着生节位(-0.459*)>株高(0.391)>籽指(-0.137),产量构成三因素间均成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单株铃数与衣分(0.544**)相关最密切,铃重与单株有效铃数及衣分相关均不显着;单株有效铃数与生育期(0.602**)、株高、果枝数呈较大程度的正相关,与第一果枝着生部位(-0.427**)成显着的负相关;单铃重与生育期、株高、第一果枝着生部位呈较小的负相关。纤维品质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伸长率(-0.77**)>比强度(-0.370)>长度(-0.360)>纺纱指数(-0.310)>整齐度籽指(0.220)及马克隆值(0.220),即大多为较大的负相关。4.皮棉产量与4组性状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产量构成因素(0.8729**)、品质性状组(0.8119*)、形态性状组(0.7527*),与抗病性状组典型相关不显着。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组的相关主要是由于单株有效铃数与产量的关联引起的,产量与形态性状组间的相关主要是由果枝数与产量的关联引起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组间的相关主要是由伸长率与产量的关联引起的。生育形态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极显着,且二组间的相关主要是由单株有效铃与籽指间的负向关联和衣分与生育期间的正相关联引起的;品质性状与生育形态性状的相关极显着,且二组间的相关主要由整齐度与株高;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极显着,且二组间的相关主要是由单株有效铃数与纺纱指数间关联引起的;抗病性状组与产量性状组、形态性状组间的相关均不显着。5.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最优回归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衣分、果枝数关系最密切,其数量预测方程为:Y=13.05+0.51X1+1.15X3+1.73X76.主成分表明:棉花数量性状的主成分比较突出,主成分m只需取5,就已使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02%,即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在17个特征根中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02%,能基本反映杂交棉的全部特征。依特征向量绝对值大小选出如下:单株有效铃数(0.3470)、皮棉产量(0.3141)、伸长率(-0.3102)、生育期(0.3081)、果枝数(0.2945)。

孙丽萍[8](2009)在《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而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提升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在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农户走访、专家座谈等方法,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关键人物访谈和小组座谈等经济学工具,研究了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的发展变化,对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新能力的历史发展与团队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重点剖析了该所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历程。在历史资料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未来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科研创新团队的政策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科研创新包括农业科学基础创新和农业实用技术创新。农业科研创新根据创新主体的不同,分为个人创新、小组创新和集团创新等三大类;创新的要素包括资助方、创新团队、创新产品和应用方四个部分。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将成功提升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2、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系统结构源自五个组成部分,包括团队带头人、核心层成员、执行层成员、辅助层成员和协作层成员。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根据从事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团队、应用研究团队、开发型团队以及综合型团队。3、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包括人员素质、科研创新投入、科研创新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本文采用人员素质、科研投入(包含科技经费和科研项目)和科研产出(包含科技成果、技术转让)等三个方面指标对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表现在创新队伍素质大幅提高,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课题渐趋稳定,单项支持力度加大,人员相对固定,科研产出能力增强等方面。4、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历了初创期、弱化期、重建期、改革期和素质提升期等五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素质提升阶段。理想的农业科研创新团队要求团队带头人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社交能力和个人素质,并兼具师长和伯乐的特点。创新团队的发展应当追求关系平等、环境良好、充分尊重个人的成长。团队的管理应当采取民主的方式,给予成员较大的空间。5、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该所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团队的研究表明,国家科技政策和科研立项支持促进了研究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发展带动了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带动了所在研究领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了整个研究所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实力增强。发展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是促进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6、为加快农业科研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国家应当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立法规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以建设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为抓手,促进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持续提高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为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的提高。

张文瑛,高春新[9](2009)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分析》文中认为"十五"以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速发展,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每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示范基地、发展科技企业、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让、开展科技服务等。成果转化工作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是重视管理;着力于突破性源头创新;注重实验室阶段的中试和成果熟化;坚持走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之路等。

赵永民[10](2006)在《实施科技创新和项目开发带动促进鲁棉系列杂交棉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文中指出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自1992年开始试种抗虫杂交棉良种以来,先后引进推广了鲁棉研 15号、16号、18号、20号、21号、22号、24号、25号等鲁棉系列品种,每年实施繁育、制种面积近万亩,生产杂交棉良种近百万斤,推广一代百万亩。特别是鲁棉15号已推广应用到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天津、新疆等十一省六十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面积近千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十几亿元。由此也带动农兴公司由一个单纯的油棉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杂交棉良种生产、科研、销售、推广于一体的集团公司。

二、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创四项全国之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创四项全国之最(论文提纲范文)

(1)枣棉间作棉花产量品质对棉花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4 间作模式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5 间作模式对作物微环境的影响
    1.6 间作模式对作物通风透光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2.3.1 农艺性状
        2.3.2 生育期
        2.3.3 干物质
        2.3.4 棉叶SPAD值
        2.3.5 田间环境指标
        2.3.6 光合指标
        2.3.7 产量指标
        2.3.8 品质指标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形态特征的影响
        3.1.1 间作下不同处理棉花的生育期
        3.1.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3.1.3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3.1.4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果枝数的影响
        3.1.5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蕾数的影响
        3.1.6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铃数的影响
    3.2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3.2.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4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RVR值的影响
        3.2.5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分配系数的影响
    3.3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田间环境的影响
        3.3.1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LAI的影响
        3.3.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冠层开度的影响
        3.3.3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光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
        3.3.4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田间空气温度的影响
        3.3.5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田间空气湿度的影响
    3.4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叶片SPAD值的影响
    3.5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
        3.5.1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光合速率(P_n)的影响
        3.5.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胞间CO_2浓度(C_i)的影响
        3.5.3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气孔导度(G_s)的影响
        3.5.4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蒸腾速率(T_r)的影响
    3.6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3.6.1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3.6.1.1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影响
        3.6.1.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整齐度指数的影响
        3.6.1.3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断裂比强度的影响
        3.6.1.4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伸长率的影响
        3.6.1.5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马克隆值的影响
        3.6.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6.2.1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水平的影响
        3.6.2.2 间作下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形态特征的影响
        4.1.2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的影响
        4.1.3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田间环境的影响
        4.1.4 间作下果枝类型及密度对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5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机采棉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2.1.4 技术集成
    2.2 理论基础
        2.2.1 技术进步理论
        2.2.2 技术集成理论
        2.2.3 快乐植棉理论
        2.2.4 技术变迁理论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4 小结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5.1.2 调查问卷设计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8.2 对策建议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8.3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哈密垦区机采棉品种筛选及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棉花品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1.2.2 新疆棉花品种选育研究
        1.2.3 不同种植方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1.2.4 机械采棉对棉花品种要求研究进展
        1.2.5 国内外机采棉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常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材料
        2.2.4 测定指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常规棉参试品种各生育期进程
        2.3.2 常规棉参试品种农艺性状特征
        2.3.3 常规棉参试品种产量构成的分析
        2.3.4 常规棉参试品种间经济产量比较
        2.3.5 常规棉参试品种相关品质指标
        2.3.6 常规棉参试品种地区适应性的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杂交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指标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杂交棉参试品种各生育期进程
        3.3.2 杂交棉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3.3.3 杂交棉参试品种产量构成调查结果
        3.3.4 杂交棉参试品种间经济产量的调查比较
        3.3.5 杂交棉参试品种相关品质指标
        3.3.6 参试品种地区适应性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种植方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播种及施肥方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棉花不同种植方式对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4.3.2 棉花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性状影响
        4.3.3 棉花不同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机采棉采净率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调查点面积的确定
        5.2.3 取样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采棉机型对棉花品种采净率的影响
        5.3.2 采棉机型对不同株高采净率的影响
        5.3.3 不同采棉机型效益分析
        5.3.4 挂枝花、落地花、大朵花棉花田间损失率及棉花采净率比较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1.1 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筛选
        6.1.2 棉花行间配置与产量的关系
        6.1.3 机采对棉花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6.2 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评阅表

(5)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植棉史与育种现状
        1.1.1 世界植棉史及育种现状
        1.1.2 我国植棉史及育种现状
    1.2 我国五个植棉区的分布和生产气候特点
        1.2.1 黄河流域棉区
        1.2.2 长江流域棉区
        1.2.3 西北内陆棉区
        1.2.4 北部特早熟棉区
        1.2.5 华南棉区
    1.3 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状况
        1.3.1 我国棉花品种的更换及育种成效
        1.3.2 我国棉花品种性状改良状况
    1.4 我国棉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
    1.5 本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品种及其特性数据收集和数据库建立
    2.2 数据整理和归一化
    2.3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棉区的棉花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3.1 三大棉区品种特性分析
        3.1.1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分析
        3.1.2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分析
        3.1.3 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分析
    3.2 三大棉区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3.2.1 主要农艺性状
        3.2.2 产量性状
        3.2.3 纤维品质特性
        3.2.4 抗病性能
        3.2.5 主要性状变异情况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年代的棉花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4.1 不同年代审定的棉花品种概况
    4.2 不同年代的三大棉区育成棉花品种特性成效比较
        4.2.1 不同年代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4.2.2 不同年份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4.2.3 不同年份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4.2.4 不同年份抗病性能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棉花品种类型的特性比较分析
    5.1 杂交棉与常规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5.1.1 杂交棉与常规棉品种主要特性比较
        5.1.2 不同棉区的杂交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5.1.3 不同年份的杂交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5.2 抗虫棉与非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5.2.1 抗虫棉与非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比较
        5.2.2 不同棉区的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5.2.3 不同年份的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近 30 年棉花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6.1 品种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6.1.1 农艺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6.1.2 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6.1.3 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相关分析
        6.1.4 农艺性状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6.1.5 产量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6.1.6 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相关分析
        6.1.7 产量性状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6.1.8 纤维品质与纤维品质相关分析
        6.1.9 纤维品质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6.2 品种的主成分分析
    6.3 品种的聚类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种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1.4.2 种业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
        1.4.3 种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
        1.4.4 中国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1.4.5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研究
        1.4.6 中国种业发展路径研究
2 种子供给与需求弹性分析
    2.1 种子需求及弹性理论
        2.1.1 种子用户的需求特征
        2.1.2 种子市场的需求弹性分析
    2.2 种子市场供给理论
        2.2.1 种子市场供给主体的特征与类型
        2.2.2 种子供给特征及供给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3.1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我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3.1.2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3.2 种子生产基地与生产体系管理——以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3.2.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模式
        3.2.2 企业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管理
    3.3 我国种子企业的经营模式
        3.3.1 登海模式
        3.3.2 屯玉模式
        3.3.3 奥瑞金模式
        3.3.4 德农模式
    3.4 我国农业科研现状分析
        3.4.1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
        3.4.2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4.1 世界种业的形成和发展
    4.2 国际农作物种业发展趋势
        4.2.1 种业战略地位明确
        4.2.2 市场发展迅速
        4.2.3 市场集中度提高
        4.2.4 生物技术迅猛发展
        4.2.5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
    4.3 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趋势
        4.3.1 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
        4.3.2 种子行业的高新技术壁垒形成
        4.3.3 种子的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
        4.3.4 种子经营由分散、小规模区域计划经营向专业化、集团化和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转变
        4.3.5 由推广高产型品种向推广高效型品种转变
    4.4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4.4.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验借鉴
        4.4.2 对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5.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5.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2 湖北省种子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5.2.1 科研水平分析
        5.2.2 科研体制分析
    5.3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5.3.1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5.3.2 湖北省种子企业销售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5.3.3 湖北省种子企业聚类分析
    5.4 湖北省农民用种行为的实证研究
        5.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5.4.2 农民用种情况分析
        5.4.3 市场监管情况
        5.4.4 其他
    5.5 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5.5.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5.5.2 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
        5.5.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5.6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6.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6.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6.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分解
    6.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6.2.1 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6.2.2 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6.2.3 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6.2.4 强化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6.3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6.3.1 粮食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6.3.2 经济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6.4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重点项目设计
        6.4.1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项目
        6.4.2 农作物商业化育种项目
        6.4.3 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6.4.4 种子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资源重组,打造现代化种业航母
        7.2.2 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7.2.3 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7.2.4 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
        7.2.5 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2.6 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7.3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7.3.1 可能创新之处
        7.3.2 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科研机构调查问卷
附表2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情况调查表
附表3 湖北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调查问卷表
附表4 种子生产基地调查问卷表
附表5 农户使用种子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6 项目库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棉花高产育种的意义
    1.2 棉花纤维品质育种的意义及目标
        1.2.1 棉花纤维品质育种的意义
        1.2.2 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
        1.2.3 棉花纤维品质的育种目标
    1.3 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选育过程
        1.3.1 棉花利用杂种优势的发展过程
        1.3.2 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
        1.3.3 杂种棉的筛选
    1.4 棉花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及度量方法
        1.4.1 数量性状遗传特点
        1.4.2 数量性状的度量方法
    1.5 生物统计在杂交棉选育上的应用
        1.5.1 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1.5.2 通径分析
        1.5.3 聚类分析及其应用
        1.5.4 灰色关联度分析
    1.6 棉花数量性状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1.6.1 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相关研究
        1.6.2 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1.6.3 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研究
    1.7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发展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3.3 气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5 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省杂交棉育种进展趋势分析(从棉花区试结果看品种变化趋势)
        4.1.1 杂交棉主要形态性状及抗病性进展趋势
        4.1.2 产量及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展趋势分析
        4.1.3 品质性状变化趋势
    4.2 杂交棉数量性状变异性分析
        4.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分析
        4.2.2 形态性状及抗病性状的变异分析
        4.2.3 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4.3 皮棉产量的聚类分析
    4.4 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间相关分析
        4.4.1 产量构成因素及形态性状与产量间表型相关分析
        4.4.2 产量与品质性状间表型相关分析
        4.4.3 产量及产量性状组、形态性状组、品质性状组、抗性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4.5 高产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及形态性状与产量间的通径分析
    4.6 高产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形态性状与产量间的回归分析
    4.7 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8)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农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1.1.2 农业科研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
        1.1.3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源动力
        1.3.2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需求
        1.3.3 以团队建设推进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途径
        1.3.4 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
    1.4 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主要资料来源
    1.5 创新点
        1.5.1 提出了创新团队的框架结构及其层次组成关系
        1.5.2 将创新团队分为四大类别
        1.5.3 提出创新团队是农业科研创新的主体
        1.5.4 提出创新团队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1.5.5 提出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现状及理想团队建设目标
第二章 农业科研创新的基本理论研究
    2.1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2.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2.1.2 农业科学基础创新与农业实用技术创新的关系
    2.2 科学研究的内涵及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2.1 科学研究的内涵
        2.2.2 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3 农业科研创新的种类与特征
        2.3.1 农业科研创新的概念
        2.3.2 农业科研的特征
        2.3.3 农业科研创新的种类
    2.4 农业科研创新的主体关系
        2.4.1 涉农大专院校与农业研究开发机构
        2.4.2 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
        2.4.3 政府部门
        2.4.4 中介机构
        2.4.5 相互作用
    2.5 农业科研创新要素的分析
第三章 创新团队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3.1.1 心理学与社会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3.1.2 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3.1.3 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3.2 创新团队的内涵
    3.3 创新团队的构成
    3.4 创新团队的分类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研究
    4.1 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指标分析
    4.2 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历史变化
        4.2.1 农业科研创新队伍素质大幅提高
        4.2.2 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
        4.2.3 课题渐趋稳定,支持力度加大,人员相对固定
        4.2.4 农业科研产出能力加强
    4.3 农业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4.3.1 农业科研创新综合能力较弱,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弱
        4.3.2 力量分散,缺乏整体性
        4.3.3 农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队伍不稳定
第五章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
    5.1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5.1.1 研究领域相对集中
        5.1.2 自主创新潜力极大
        5.1.3 科研课题的研究周期较长
        5.1.4 科研成果往往会体现出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2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建立及发展
        5.2.1 初创阶段(1957-1969)
        5.2.2 弱化期(1970-1977)
        5.2.3 重建阶段(1978-1984)
        5.2.4 改革阶段(1985年-2005年)
        5.2.5 素质提升阶段(2005年开始)
    5.3 农业科研团队现状及理想团队的特点
        5.3.1 创新团队建设很有必要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疑问
        5.3.2 现有团队比较温馨,但成员缺乏安全感
        5.3.3 团队成员与团队带头人之间角色转变很难
        5.3.4 理想团队的特点及团队的优化建设
第六章 生物技术研究所自主创新与团队建设发展实践
    6.1 以生物技术创新为主要研究任务和目标
        6.1.1 围绕国家需求,调整学科发展
        6.1.2 课题经费支持力度大幅度增加
        6.1.3 科研合作与协作促进了科研创新的发展
    6.2 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6.2.1 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双提高
        6.2.2 整合人力资源,构建科技创新群体
        6.2.3 领军人物发挥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
        6.2.4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摇篮
    6.3 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
        6.3.1 创新科研成果是整体创新能力的体现
        6.3.2 重大科研进展孕育着新的突破
        6.3.3 成果应用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七章 典型案例—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7.1 发展历史
    7.2 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人员配置及创新活力培养
        7.2.1 团队带头人发挥了战略指导和引领作用
        7.2.2 团队核心层成员组成及领军作用的发挥
        7.2.3 团队执行层成员组成和在行业中的辐射作用
        7.2.4 团队辅助层成员组成和稳定发展
        7.2.5 团队协作层成员组成和协作关系发展
    7.3 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自主创新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7.3.1 启动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创新动因和历史背景
        7.3.2 转基因抗虫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及其发展
        7.3.3 国家对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支持
        7.3.4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为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7.4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
        7.4.1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以后发优势成功抗衡美国品种占领国内市场
        7.4.2 转基因抗虫棉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广应用
    7.5 成果效益分析
        7.5.1 源于团队基因的抗虫棉品种分布到全国各地
        7.5.2 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得到了广大棉农的认可
        7.5.3 转基因抗虫棉节约生产成本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仍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7.5.4 棉农将继续支持抗虫棉的研究工作
第八章 加快农业科研创新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8.1 继续加强对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
        8.1.1 通过立法规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8.1.2 继续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
        8.1.3 以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为载体,促进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8.1.4 以持续提高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为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的提高
    8.2 引导规范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8.2.1 开展和谐团队建设
        8.2.2 培育创新能力强大的创新团队
        8.2.3 造就引进人才培养团队带头人
        8.2.4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普通团队成员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历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五”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1.1 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示范基地
    1.2 成立了一批科技型企业
    1.3 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转化
    1.4 通过成果转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 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2.1 充分重视、加强管理是成果转化的保障
    2.2 突破性自主创新是成果转化的基础
    2.3 专门立项是成果转化的导向和支撑
    2.4 科技成果熟化是成果转化的必备条件
    2.5 科技服务是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
3 结语

四、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创四项全国之最(论文参考文献)

  • [1]枣棉间作棉花产量品质对棉花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的响应[D]. 王飞.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4]哈密垦区机采棉品种筛选及种植模式研究[D]. 王彦.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5]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D]. 焦光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6]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D]. 彭玮.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高产杂交棉数量性状间关系的研究[D]. 曹雯梅.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7)
  • [8]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D]. 孙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分析[J]. 张文瑛,高春新. 山东农业科学, 2009(08)
  • [10]实施科技创新和项目开发带动促进鲁棉系列杂交棉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A]. 赵永民. 山东省棉花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山东省优质棉基地建设管理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论文汇编, 2006

标签:;  ;  ;  ;  ;  

山东优质高产杂交棉项目冲击全国前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