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克平面设计作品

王尔克平面设计作品

一、汪二可平面设计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许翔,冯笑[1](2021)在《媒体融合语境中图形动画的视觉表征与传播逻辑》文中研究指明在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图形动画因其扁平化的图像符号、动态化的视觉呈现和主体化的声音元素等特征实现了自身语义的延展,也完成了从单一媒介向融合媒体的身份转向,其"短、平、快"的传播特质契合了当下受众碎片化、快节奏的信息接收需求,使得图形动画在各类影视作品、网页设计和移动终端展现出勃勃生机。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杨晟昊[3](2021)在《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特别是重庆巫山地区。本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以悬挂式PRT交通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山地乡村规划建设设想,同时利用以悬挂式PRT交通为基础的山地住宅设计,探索巫山陡山建设利用的可能。为破解巫山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以及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提供解决参考方案。文中分析了PRT交通、山地住宅和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并提出本文的立意点和思路。通过具体技术例举探讨、技术成本分析、相关规划建筑设计案例分析,研判论证理论设想的可行性。利用项目模拟研究设计的方法,选址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进行前期设计要素的分析,提出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村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绿道规划以及四类建筑设计的方案。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从“PRT+住宅”的技术研究角度来处理巫山陡山利用问题,通过专业的规划、建筑理论设想和设计为我国山地资源利用和山村发展难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另外也是创新地以交通设施更新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论证新型山村规划和建筑设计可行性的理论研究,对巫山多山、陡坡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洞穴采光、雨水利用、阳光利用等问题。

孙玉洁[4](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刘泽梅[5](2020)在《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俨然转变成当前各行各业广泛推崇的一张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引入至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并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还可切实提升艺术作品的创造力及视觉效果。基于此,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是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所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述出发,立足于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实践应用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推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蒋丹[6](2020)在《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的旅游业已经转向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模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认同,生态旅游产业得以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独具特色的地方生态旅游建设的需要和人才需求的激增。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地方旅游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深入挖掘地方生态元素,树立学校办学特色,从而维持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中职学校办学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校本课程为中职学校寻求特色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新方向。但是,目前面向生态旅游产业视角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却不多,这与生态旅游业良好发展态势不相匹配。为此,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着眼于“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安吉某中等职业学校《农家乐经营实务》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一线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简述在安吉某中职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素。其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具体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设置、学习资源设计、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学环境创设等方面的设计过程。再次,对校本课程具体实施过程开展分析,呈现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采用二次问卷与访谈,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开展课程实施成效评价。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求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提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和展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形成研究成果:(1)依托中职名校“两山”学院建设,借力“校政企”多方协同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由旅游专业和跨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各有侧重地开展课程开发工作;(2)根据课程开发的目标和理念,制定课程标准,挖掘安吉本地生态资源,汇编校本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设立项目任务——以梅园农家乐改造为实训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旅游产业下农家乐经营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素养;(4)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课程实施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形成客观的成效评估结论,以此促进校本课程的进一步调整与改进,提高课程的复用率。为更深入挖掘生态旅游元素以促进《农家乐经营实务》校本课程的实行,从而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学生专业成长实际拓宽专业适用范围、拓展校本课程内容;(2)关注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多维度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从而提升校本课程实施效率;(3)改进考核方式,在目前考核基础上,适当地将企业岗位和行规要求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当中,做到与实际岗位标准接轨;(4)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实训机会。由于在校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活动轨迹、课程时间的限制,建议开发便捷的实训模拟小游戏,降低实训成本的同时增强实训体验。

杨依依[7](2020)在《消极与反叛 批判性设计思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不仅是一种不断探索和修正的创造性过程,还是推进自我认知,完成自我表达以及将人与世界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批判性设计思维根植于历史与现代的基准框架中,并集中体现在批判性设计的创造中。本文通过对批判性设计的发展过程进行学术史的梳理,并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批判性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完成设计思想的解读。试图揭示出批判性设计其表面上“消极”的背后,具有积极的一面,即通过反功能性的“反叛”精神,来对物质生产和消费进行反思和批判。批判性设计思维作为开放的创造过程,将抽象的思考和实践的方式整合起来,内化的技能和实践的创造也给设计创新增加了机会。以设计之名对世界做持续性地观察与反思,将批判性设计思维更优化地运用于当下的设计发展环境,在设计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批判性设计思维的适用方式。既为国内设计院校在发展类似创作的过程中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也通过对表面上“消极”,而本质上“反叛”这一特点的研究,来更加深入地揭示它们被创作时在设计思维上具有的特点和规律。

王一啸[8](2020)在《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文中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政策下,乡村景观的打造必然成为乡村建设规划发展的重点。其中景观梯田是构成山地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的重要形式。目前对景观梯田的研究还处于新启阶段,本文对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地区特有的山地梯田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和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景观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对山地丘陵地区的乡村景观的打造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运用资料收集整理法、案例分析法、实地勘探法、实践验证法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半站营村景观梯田进行规划设计:(1)以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阐述了乡村景观以及梯田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出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打造手法,同时分析并借鉴了相关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论述景观梯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提供思路。(2)通过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GIS地形坡度分析,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势地貌、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文化资源、道路交通、建筑风貌、周边区域的村落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出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从农作物造景的普遍规律出发,以农作物颜色季相变化的搭配和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达到大地艺术的观赏效果为主要设计手法,运用在半站营现有梯田的规划设计上,得出可行性方案,将其建设为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并存景观梯田。(4)辅以周边溪涧生态廊道景观设计,以及梯田农作物产业产品的规划升级和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措施,得出半站营景观梯田区域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法,以实地规划的角度去印证相关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取得乡村景观建设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本文以半站营景观梯田为例,为凉山州地区同样拥有梯田耕种文化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方法及规划设计思路,体现了研究内容的操作可实施性,得出符合这一地区地势地貌的景观打造和风景区开发的结论和成果,可以有效的帮助因区位环境、地势地貌、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制约脱贫及发展的乡村,在凉山州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金[9](2020)在《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生活垃圾分类标识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存在不易识别、不系统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和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为了解决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平面设计元素在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中的应用。本文以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的视觉传达功能为主线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功能与艺术兼具,内容与形式平衡的角度对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进行综合分析。首先,文章选取了我国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几个试点城市和在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上取得成效的几个国家作为案例,通过对它们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设计策略,并应用到设计实践。然后,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的现状,文章提出要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体系,从一级分类标识、二级分类标识、辅助分类标识、产品包装废弃物分类标识,将生活垃圾分类标识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研究。在设计理念上,文章运用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方式指导前端分类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最后,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传播手段单一,传播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文章将现代平面设计理念与现代传播媒介相结合,对微信小程序的界面和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多平台指导大众准确高效率的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对生活垃圾分类研究的补充,对完善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

崔然然[10](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公益海报设计》文中认为传统礼仪体系作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规范引导着人们的精神与行为,礼仪的思想早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今,礼仪缺失的现象时常发生,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将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此让以礼待人的观念得到深入的传播与发展。本文从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研等方式,深入探究传统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在历史文物中寻找礼仪存在的形式与艺术特点,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着重对传统礼仪动作进行深入剖析,利用图形图像对传统日常礼仪的艺术形式进行解读。在保留传统礼仪艺术形态的同时,运用公益海报设计的表现手法对其重新演绎,使之符合现代化审美需求。这样既能使公益海报设计融入礼仪文化内涵,也能凸显设计形式的独特风格与精神魅力。通过对传统日常礼仪的系统化研究,揭示其背后的艺术形式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将研究内容运用到公益海报设计实践中的过程,也为其他同类型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旨在传播礼仪敬人仁爱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以设计形式弘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从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二、汪二可平面设计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汪二可平面设计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语境中图形动画的视觉表征与传播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义延展:从本体表达到视觉表征
    (一)扁平化的图像符号
    (二)动态化的视觉呈现
    (三)主体化的声音元素
二、身份转向:从单一媒介到融合媒体
    (一)跨媒介传播潜质
    (二)“可写”式交互属性
    (三)虚拟性化身塑造
三、媒介参与:从本体应用到跨界传播
    (一)影视作品中的图形动画
    (二)网页设计中的图形动画
    (三)移动终端中的图形动画
四、结语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切入点
        1.3.1 PRT与我国特有政治体制下的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设计
        1.3.2 悬挂式PRT技术与山地住宅的结合设计
        1.3.3 PRT交通对于传统规划方式的革新
        1.3.4 巫山陡山利用的新方式
第二章 现有研究及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2.1 现有研究
        2.1.1 PRT交通的相关研究
        2.1.2 山地住宅的相关研究
        2.1.3 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2.1.4 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对于本次研究的启发
    2.2 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2.2.1 陡坡山地释义
        2.2.2 气候条件
        2.2.3 地形地貌
        2.2.4 土壤土质
        2.2.5 现有交通方式
        2.2.6 现存民居建筑
        2.2.7 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支持
    3.1 技术路线
    3.2 技术支持
        3.2.1 洞室开凿利用方式及技术
        3.2.2 洞穴室内环境
        3.2.3 岩土质坡地加固技术
        3.2.4 山地风电技术
        3.2.5 山地太阳能光伏
        3.2.6 雨水渗析技术
        3.2.7 山地防灾预警技术
        3.2.8 山地物资供应技术
        3.2.9 陡坡山地景观的各项技术
    3.3 技术成本分析
        3.3.1 土地和建筑开发成本
        3.3.2 悬挂式PRT交通成本
        3.3.3 总技术成本估算
第四章 国内外现有陡坡山地利用的案例分析
    4.1 巴渝山地崖居住宅
        4.1.1 半山崖居
        4.1.2 崖洞居
        4.1.3 寨堡型崖居
        4.1.4 箭楼型崖居
    4.2 山地民居的更新与山地步道的打造——重庆山城步道
        4.2.1 山城步道现状
        4.2.2 步道规划设计策略
        4.2.3 经验启示
    4.3 悬崖陡坡建筑的营造——贵州黔西南安龙公园溶岩美术馆
        4.3.1 项目介绍
        4.3.2 设计构思和建造过程
        4.3.3 总平面、建筑平面、建筑剖面及场地流线
        4.3.4 经验启示
第五章 项目模拟研究设计
    5.1 设计目的与前期分析
        5.1.1 项目选址
        5.1.2 地区社会与经济情况分析
        5.1.3 重庆及巫山地区住宅相关政策
        5.1.4 基地现状
        5.1.5 项目定位
        5.1.6 设计策略
        5.1.7 相关设计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5.1.8 住宅项目选址论证
    5.2 村庄总体规划
        5.2.1 总平面
        5.2.2 功能结构与分区
        5.2.3 PRT轨道主线路平面图
    5.3 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5.3.1 平面设计
        5.3.2 剖面设计
        5.3.3 设计细节说明
    5.4 半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5.4.1 平面设计
        5.4.2 剖立面设计
        5.4.3 设计细节说明
    5.5 纯悬挑式山地住宅设计
        5.5.1 平面设计
        5.5.2 剖面设计
        5.5.3 设计细节说明
    5.6 退台式山地住宅设计
        5.6.1 平面设计
        5.6.2 剖面设计
        5.6.3 设计细节说明
    5.8 慢行系统——绿道专项设计
        5.8.1 定义和意义
        5.8.2 现有绿道类型
        5.8.3 下庄村绿道系统规划
第六章 结论
    6.1 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原则
        6.1.1 科学选址原则
        6.1.2 交通为核心设计原则
        6.1.3 成本控制原则
        6.1.4 需求导向原则
        6.1.5 生态保护原则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点
    6.3 对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与开发建议
        6.3.1 对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
        6.3.2 对我国后续发展建设过程中关于开发山地空间的建议
    6.4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纸集合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一、一般主题
        二、根本主题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一、时间再造
        二、空间构建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一、VR引领
        二、裸眼沉浸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一、主体交互
        二、联觉感知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一、有我之境
        二、无我之境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二、 “成瘾”负面效应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视觉传达设计
    (二)中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二)可促进传达文化内涵
    (三)可促进丰富设计素材
三、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一)传统吉祥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二)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三)茶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四、结束语

(6)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政策背景
        1.1.2 行业发展需求
        1.1.3 学校发展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案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要素分析
    2.3 旅游相关专业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设计与调查
        2.3.1 问卷调查目的
        2.3.2 问卷调查方法和对象
        2.3.3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2.3.4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2.4 旅游相关部门行业和学校访谈情况分析
        2.4.1 访谈目的
        2.4.2 访谈对象
        2.4.3 访谈情况分析
    2.5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2.5.1 地方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2.5.2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办学特色的需要
        2.5.3 教师“旅游+”专业复合型发展的需要
        2.5.4 学生创新个性发展的需要
        2.5.5 企业本土旅游人才岗位的需要
    2.6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2.6.1 地方生态经济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开辟了空间
        2.6.2 政府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导向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2.6.3 学校”两山“文化建设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
        2.6.4 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2.6.5 师生本土特色专业元素发展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了条件
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3.1.1 适应性原则
        3.1.2 职业性原则
        3.1.3 实践性原则
        3.1.4 合作性原则
        3.1.5 科学性原则
    3.2 《农家乐经营实务》课程标准的开发
        3.2.1 课程标准开发的理念
        3.2.2 课程标准的制定
    3.3 《农家乐经营实务》教学资源的开发
        3.3.1 校本教材的开发
        3.3.2 活页学材的开发
        3.3.3 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
    3.4 《农家乐经营实务》教学环境的开发
        3.4.1 校内教学环境
        3.4.2 校外教学环境
第四章 校本课程实施与反思
    4.1 校本课程实施
        4.1.1 实施对象选择
        4.1.2 实施策略选定
        4.1.3 课程实施案例
    4.2 课程实施反思
        4.2.1 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4.2.2 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
第五章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评价
    5.1 评价原则
        5.1.1 多元性原则
        5.1.2 发展性原则
        5.1.3 广泛性评价
    5.2 教师层面
        5.2.1 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5.2.2 教师教学内容得以充盈
        5.2.3 教师教学方法得以丰富
        5.2.4 教师教学效果得以优化
        5.2.5 其他意见
    5.3 学生层面
        5.3.1 学生主观评价
        5.3.2 学生学业评价
        5.3.3 学生能力的评价
    5.4 企业层面
        5.4.1 企业需求贴合度评价
        5.4.2 企业实习考核效果评价
        5.4.3 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1.1 课程开发需多部门协调配合
        6.1.2 课程开发需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6.1.3 课程开发需符合岗位实际需求
        6.1.4 课程评估应实现规范化
    6.2 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话题
        6.2.1 教师负担和能力问题
        6.2.2 学生参与度和到课率问题
        6.2.3 课程内容量和专业覆盖问题
    6.3 研究展望
        6.3.1 拓展课程内容
        6.3.2 优化师资队伍
        6.3.3 改进考核方式
        6.3.4 丰富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消极与反叛 批判性设计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批判性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在不同语境中的发展
        一、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
        二、在学科语境中的发展
第二章 界限与尺度——批判性设计思维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批判性设计的误读与解读
        一、不是设计的设计?
        二、与概念艺术的区别
        三、相关设计类型的衍生
    第二节 批判性设计的思维方式
        一、悬置怀疑
        二、设置准功能
        三、梦幻物体
        四、归谬
        五、制造黑暗
    第三节 批判性设计思维的定义
第三章 复杂与微妙——批判性设计思维的类型和特征
    第一节 批判性设计思维的类型
        一、对设计本身的批判
        二、社会性问题的批判
        三、个体性问题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性设计思维的特征
        一、影射与投射——虚构性特征
        二、陌生视角审视熟悉——模糊性特征
        三、“黑色幽默”——讽刺性特征
        四、必须被解释而不是被理解——辩论性特征
第四章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批判性设计思维的作用与价值
    第一节 两面性:批判性设计思维的作用
        一、“烦恼的制造”
        二、“修辞化的理想”
    第二节 多维度:批判性设计思维的价值
        一、设计创新的价值
        二、文化内涵的价值
        三、社会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批判性设计思维的挑战及指南
    第一节 明知不可想而想
    第二节 非地图式指南
        一、策略性论证
        二、因果解释
        三、甄别偏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乡村景观与梯田相关理论研究
    2.1 乡村景观相关研究
        2.1.1 乡村景观的概念
        2.1.2 乡村景观的特征
        2.1.3 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2.1.4 观赏乡村景观的条件
        2.1.5 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
    2.2 梯田相关研究
        2.2.1 梯田的概念
        2.2.2 梯田的种类
        2.2.3 梯田改造原则
    2.3 乡村景观建设与梯田改造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方法构建
    3.1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原则
        3.1.1 生态可持续原则
        3.1.2 人文规划原则
        3.1.3 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3.2 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梯田中的景观载体
        3.2.1 植被
        3.2.2 农作物
        3.2.3 水景
        3.2.4 道路
        3.2.5 场地
        3.2.6 建筑物
        3.2.7 景观小品
    3.3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手法
        3.3.1 利用农作物类型进行景观功能分区
        3.3.2 利用农作物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3.3 合理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搭配
        3.3.4 梯田田埂景观艺术化设计
        3.3.5 丰富水景串联道路系统
        3.3.6 建筑民俗特色改造
        3.3.7 合理选择观景点使景观质量最优呈现
    3.4 相关案例分析
        3.4.1 云南哈尼梯田
        3.4.2 菲律宾伊富高梯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村现状概况
    4.1 半站营村区位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交通区位
        4.1.3 气候特点
        4.1.4 地形分析
    4.2 半站营梯田自然景观资源
        4.2.1 高山
        4.2.2 水渠、溪流
        4.2.3 植被
        4.2.4 梯田农作物景观资源
    4.3 半站营村人文文化资源
        4.3.1 建筑文化
        4.3.2 移民文化
        4.3.3 红军长征文化
    4.4 村落综述
    4.5 半站营梯田现有景观资源存在的问题
        4.5.1 梯田景观结构单一
        4.5.2 建筑无风格特色,布局散乱
        4.5.3 植被缺乏景观效果
        4.5.4 缺乏内部道路系统
        4.5.5 辅助性景观较少
        4.5.6 缺乏基础设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实践—德昌市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
    5.1 半站营景观梯田构建的原则及理念
        5.1.0 规划设计依据
        5.1.1 半站营梯田景观设计主体思维
        5.1.2 规划设计原则
    5.2 半站营景观梯田总平面设计
    5.3 景观梯田游览区规划设计
        5.3.1 景观梯田游览区分区平面设计
        5.3.2 景观梯田游览区道路规划设计
        5.3.3 梯田游览区内部观景点设置
        5.3.4 景观梯田游览区建筑民俗特色改造
    5.4 二道沟溪涧生态风景廊道景观设计
        5.4.1 溪涧生态风景廊道景观设计
        5.4.2 溪涧生态风景廊道生态保护措施
    5.5 交子坪全景观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5.5.1 交子坪荞麦梯田观景台设计
        5.5.2 蓝家坪、交子坪乡村基础设施规划
        5.5.3 蓝家坪、交子坪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5.6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5.6.1 入口景观区牌坊设计
        5.6.2 标示系统及小品设计
    5.7 旅游季节规划
    5.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2.1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的基本概念
        2.1.1 视觉识别设计的概念
        2.1.2 公共标识设计的概念
        2.1.3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的概念
    2.2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的一般原则
        2.2.1 设计的系统性
        2.2.2 设计的功能性
        2.2.3 设计的艺术性
        2.2.4 设计的识别性
        2.2.5 设计的地域文化性
    2.3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的必要性
第三章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辨析
    3.1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辨析
        3.1.1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国家标准分析
        3.1.2 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现状
        3.1.3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的发展与不足
    3.2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辨析
        3.2.1 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3.2.2 德国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3.2.3 瑞典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3.2.4 瑞士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第四章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策略
    4.1 人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的实际需求
        4.1.1 用户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4.1.2 易识别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4.1.3 系统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4.2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形式设计策略
        4.2.1 简约化设计
        4.2.2 抽象化设计
        4.2.3 立体化设计
        4.2.4 色彩多样化设计
    4.3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内容设计策略
        4.3.1 理念识别设计
        4.3.2 末端处理指导前端分类
第五章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实践
    5.1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的文字设计
    5.2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的色彩设计
    5.3 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的图形符号设计
        5.3.1 一级分类标识设计说明
        5.3.2 二级分类标识设计说明
    5.4 生活垃圾辅助分类标识设计
    5.5 产品包装废弃物分类标识设计
    5.6 “垃圾分类查询助手”微信小程序设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10)基于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公益海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研究概述
    2.1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核心概念
    2.2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演变
        2.2.1 原始萌芽时期
        2.2.2 形成发展时期
        2.2.3 强化成熟时期
        2.2.4 颠覆变革时期
        2.2.5 探索新生时期
    2.3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分类
        2.3.1 个人礼仪
        2.3.2 社交礼仪
        2.3.3 服饰礼仪
    2.4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视觉形态
    3.1 礼仪的形态特征
        3.1.1 礼仪的选取及含义
        3.1.2 礼仪的特征及隐喻
        3.1.3 礼仪服饰元素的提取
    3.2 礼仪形态提炼
        3.2.1 礼仪形态的符号化表达
        3.2.2 图形设计手法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应用
    4.1 礼仪类公益海报的现状
    4.2 礼仪海报设计路径
    4.3 礼仪类海报设计案例分析
    4.4 礼仪公益海报的设计方法
        4.4.1 表现形式的概念化
        4.4.2 图形设计的抽象化
        4.4.3 画面内容的情感化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传统日常礼仪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实践
    5.1 设计理念
    5.2 设计定位
    5.3 设计实践
        5.3.1 色彩设计
        5.3.2 图形设计
        5.3.3 版式设计
        5.3.4 展示及延伸设计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汪二可平面设计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语境中图形动画的视觉表征与传播逻辑[J]. 许翔,冯笑. 新闻爱好者, 2021(1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D]. 杨晟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 刘泽梅. 艺术大观, 2020(27)
  • [6]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D]. 蒋丹.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消极与反叛 批判性设计思维研究[D]. 杨依依.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D]. 王一啸.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设计研究与应用[D]. 田金. 青岛大学, 2020(01)
  • [10]基于中国传统日常礼仪的公益海报设计[D]. 崔然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王尔克平面设计作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