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中国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一、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diversity and developm ent capacity of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彭民,闵萍萍,朱志红[1](2021)在《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及发展能力评价——以大庆油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占用情况,利用生态足迹法,结合油气资源开发特点、对环境的影响及开发区域的自然情况,增加污染账户,来分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利用生态压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等指数来评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大庆油田为例,对1987—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30年间大庆油田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水平逐年升高,生态压力指数波动式增加,区域生态压力逐年增大,万元GDP生态足迹大幅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区域生态多样性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扩大。研究认为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油田,既面临地区生态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又面临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考验,需要采取均衡化、生态化、智慧化的策略,对油田土地进行综合开发与再利用。

龚春丽[2](2021)在《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文中指出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消耗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经济绿色发展的难题。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提供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目前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沙漠化、盐碱化严重,并存在不断恶化的风险。了解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定性和定量核算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及生态服务价值,有利于评价目前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实现阿克苏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开发利用驱动力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解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适合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等方面核算2009-2018年土地自然资本状况。基于生态系统的11种服务功能,核算了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和各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9-2018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加强,土地面积变化较大的是林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土地面积变化最小的是水域、耕地、沙漠。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沙漠面积增加,耕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减少。(2)阿克苏地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耕地>牧草地>化石能源用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为:耕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是建设用地生态盈余值不足以抵消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所造成的生态赤字,故而阿克苏地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3)2009-2018年间,阿克苏地区各类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增加206.56亿元,耕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减少,林地、园地和沙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阿克苏地区11类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大小表现为:涵养水源>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气候调节>气体调节>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维持养分循环;土地的开发利用中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功能价值较大。

闵萍萍[3](2021)在《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霍娜[4](2021)在《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和土壤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影响植被恢复的过程和效应。线虫广泛存在于各类生境中,占据土壤食物网多个营养级,其群落特征能够有效反映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在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地区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但很少关注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自然恢复草地、次生林、人工柠条灌木林和人工苜蓿草地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线虫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线虫个体数量、群落组成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时间尺度上(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或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探明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及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为评价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新的指标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植被演替进程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这主要与地上部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活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具体而言,从猪毛蒿群落到百里香+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数量逐渐增加,植食线虫比例下降到最低值(30.82%),而捕杂食线虫比例(21.25%)达到峰值,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结构均衡,导致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以及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水平,线虫群落多样性和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土壤食物网达到最成熟稳定的状态。当植被演替至铁杆蒿群落和长芒草群落阶段,线虫群落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下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显着下降。(2)在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在草地群落、灌丛群落和乔木森林群落阶段表现出显着差异,细根根系生物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最重要的因素,而在白桦林和辽东栎林阶段,凋落物生物量的增加改善了线虫群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提高了捕杂食线虫比例。在白羊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达到峰值,但由于垫咽属(Tylencholaimus)占据绝对优势(48.8%),使线虫多样性水平降至最低。在沙棘灌丛群落中,线虫数量略有减少,但各营养类群比例相近(17.30%—36.14%),线虫多样性、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土壤食物网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在乔木森林群落(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阶段,线虫数量和多样性总体上较为稳定,在演替至辽东栎林时,捕杂食线虫比例以及线虫营养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达到最高水平,但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能以较低的能量代谢维持成熟稳定的状态。(3)在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细根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代谢足迹。随着种植年限(林龄)的增加,土壤线虫总数量和食细菌线虫、植食线虫和捕杂食线虫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富集足迹、结构足迹和功能足迹均在种植25年时达到最高,表明该林龄下土壤资源有效性显着提高,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当林龄达到35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活性呈下降趋势,线虫通路指数降至最低,有机质分解以真菌通道为主,然而线虫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和结构指数达到最高水平,表明土壤食物网仍维持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4)在人工苜蓿草地中,凋落物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碳氮比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多样性和代谢足迹。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线虫总数量和各营养类群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代谢足迹均逐渐增加,在种植7年的苜蓿草地中达到最高水平,而捕杂食线虫比例(32.11%)、成熟度指数和功能足迹也同时达到峰值,说明该种植年限的苜蓿草地土壤食物网最为成熟稳定,其结构化程度和能量代谢功能达到最高水平。然而,当苜蓿种植年限>7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足迹显着下降,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呈现明显退化趋势。(5)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演变规律具有显着差异。在自然恢复草地、人工苜蓿草地和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植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而在次生林中,优势线虫为食真菌或食细菌线虫。线虫多样性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表现为次生林最优,其次为柠条灌木林,再次为自然恢复草地,最后为人工苜蓿草地,表明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土壤健康状况较好。Net-work分析结果也表明次生林和柠条灌木林线虫群落内不同类群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多样。基于平均值法计算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也表现为次生林(0.44)>人工柠条灌木林(0.10)>自然恢复草地(-0.12)>人工苜蓿草地(-0.18),并且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指数能有效指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6)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后期线虫数量、代谢足迹和成熟度指数均有所下降,植物能量通道权重增大,土壤食物网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特别是在人工苜蓿草地中更为强烈。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稳定性更强,其中人工柠条灌木林在种植35年样地,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有所增加,而次生林在乔木森林群落阶段,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明显升高,植物能量通道权重下降,能量通道比例更加均衡,促使土壤食物网的能流途径向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方向发展。(7)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源控制效应是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草地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和根系生物量的变化通过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调控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杂食线虫的代谢功能。尽管草地中发达的根系资源显着促进了植食线虫代谢足迹增加,导致植物通道在食物网中占据优势,但该通道连通性低,未能向更高营养级有效传递能量。在林地生态系统中,细根根系生物量变化通过细菌通道和植物通道,引起土壤线虫群落的结构和代谢功能的改变,其土壤食物网相比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另外,次生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改变线虫生境条件,直接对捕-杂食线虫代谢足迹产生影响,导致自上而下(top-down)的捕食作用可能增强,使土壤食物网具有双向驱动机制特征。

程丽[5](2021)在《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西藏可持续发展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站在全球角度上来看,当前统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想要确保区域发展政策的合理性,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状态。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是“两屏三带”格局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富集的核心地区。由于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的高原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因此不论是站在全球角度上来看还是站在我国的立场上来讲,都非常关注西藏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截止目前,关于运用多种方法定量分析、预测西藏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研究少之又少,加强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清晰地了解西藏自治区的生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研究区,以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其2008-2017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以灰色预测模型对其2018-2022年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在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基础上,同脱钩效应模型相融合,对于西藏自治区10年期间内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除此之外也基于市为单位针对研究区之中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西藏自治区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从2008年的33.67hm2/人逐步的提升到了2017年之后的39.67hm2/人。从而使得速率得到平稳的提升;人均生态足迹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有些年份波动幅度较大,但整体呈稳定缓慢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83.36hm2/人下降到2017年的69.30hm2/人。(2)2008-2017年,10年间西藏生态足迹指数都比0大,由此就说明在2017年及以前,西藏的发展还是处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可是分析生态足迹指数的变化趋势,生态足迹指数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内的生态可持续性逐渐减弱,不可持续性逐渐增强。(3)在2008-2017年期间,研究区的万元GDP指数总体的走势是下滑趋势,该区域的万元GDP指数从最开始2008年时候的4.56hm2/万元逐步的下滑到2017年上面的1.84hm2/万元,下降幅度明显,说明西藏自治区在这10年间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有了显着提高。由此就表示西藏自治区这些年的时间里,资源利用率在持续的提升,同时在资源使用方法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和改善。(4)根据计算结果显示,生态多样性指数走势呈现出下降走势,在2008以及2017年之间,通过对西藏区域的生态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解,该指数从最开始的1.382逐步下滑至1.278,10年间生态多样性指数变化值为0.104,变化幅度极小,表明研究区的资源分配10年间未发生明显变化,较为稳定;西藏自治区在2008-2017年间,生态协调系数数值由1.298增加到1.361,数值逐渐增大,增加值为0.063,且数值逐渐趋近于1.414,表明生态协调性趋于平衡状态。(5)西藏能值生态足迹与GDP之间经历了“弱脱钩—强脱钩—弱脱钩”的转变,其中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是主导因素。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明产业结构改革降低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6)分析西藏自治区六市一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发现:拉萨市生态盈余长期都处在负值水平上,同时数值在不断的扩大,由此可知拉萨市当下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且不可持续的程度持续加深;日喀则市、那曲市、阿里地区和林芝市10年间生态盈余数值较大,一直处于强可持续状态;山南市的生态盈余呈波动式下降。西藏自治区六市一区生态盈余数值普遍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整个西藏自治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降低。(7)根据灰色预测模型,可知西藏自治区在2018-2022年间,生态盈余(EEP)呈持续减少状态,由2018年的28.11hm2/人降到21.39hm2/人,表明西藏自治区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降低,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扭转或遏制当下的发展趋势。

刘梓田[6](2021)在《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林业大省与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生态可持续性面临重大考验。因此,寻找出一种使黑龙江省的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运作模式,从而保持和提升生态供给能力,无论是对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以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为主线,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为视角,基于1998-2018年黑龙江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六大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消费量数据,涵盖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的33个指标,首先,使用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和全球平均产量等参数数据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转化成具有相同生产能力进行统一度量,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度黑龙江省近二十多年来的三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盈余)、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的动态演变规律,探究黑龙江省对自然资本的利用是否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其次,构建存量-流量利用比、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四个指标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更为全面的衡量与评价;最后,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19个指标,进一步分析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和人均生态足迹广度的驱动因子,并将驱动因子按作用大小与作用方向排序分类,对黑龙江省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探讨黑龙江省自然资本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李玉杰[7](2021)在《舟山群岛两县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是可持续决策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对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仔细分析可以防止生态系统被过度开发,影响到当前的经济利益以及后代的需求和福祉。选取舟山群岛代表性地区定海区和普陀区为研究区域,探究该区域人类活动对海岛资源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基于能值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结合2005-2019年4期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和统计数据,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核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于能值足迹模型,构建能值生态赤字/盈余、足迹多样性指数(H)、社会发展压力指数(I)和经济协调指数(Q)参数,并对该区域2005-2019年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从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生态价值出发,构建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考虑自然界直接和间接为资源产生提供的环境支持,运用能值分析对舟山群岛两县区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分析,选取碳固存、净化大气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四项服务,将地理信息系统与能值核算集成在一起,生成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的空间格局图。鉴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自然、社会、经济角度构建生态系统可持续评价指标,通过能值足迹模型与可持续评价指标耦合,得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时间变化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和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决策依据。结论如下:(1)城市化不断改变着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根据ENVI软件对2005-2019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2005-2019年间,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致使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2005年建设面积仅为134平方公里,到2019年就增加到314平方公里,增加了133.5%;水域和耕地的用地面积都呈下降趋势,水域面积减少了81.13%,耕地面积减少了45.17%。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林地、耕地、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量大,建设用地最小。该区域城市化过程侵占了大面积的耕地、草地,必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2)生态系统服务能值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受人口、气候、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影响,生态系统服务能值量从2005年的1.83×1024 sej降至2019年的6.41×1023 sej,下降幅度为64.96%。四项服务均呈现减少趋势,其中,净化大气污染服务减少最多,下降幅度为65.03%,其次是碳固存服务,下降幅度为64.77%;再次是减少水土流失服务,下降幅度为28.15%;调节气候服务下降幅度最小,为0.07%。(3)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是2005年的1.92倍。与2005年相比,各项具体的服务价值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气候服务增长最多,增加到5.48倍;其次是减少水土流失服务,增加到3.94倍;再次是碳固存服务,增加到1.93倍,最后是净化大气污染服务,增加到1.92倍。此结果一方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实力提高,使得能值货币比逐年降低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提高,另一方面表明该区域城市化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导致生态用地缩小,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生态系统服务能值量进一步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弱,这进一步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更为稀缺,其价值变得越来越高。(4)2005-2019年舟山群岛两县区能值承载力、能值足迹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共增加50.26 hm2,增加到1.56倍;人均能值承载力增加94.11 hm2,增加了1.95倍。其中,能源消费产生的能值足迹增加最多,社会经济承载力增加最多,而人均自然承载力一直维持在0.02 hm2左右。(5)在2009-2011年间,研究区出现了生态赤字现象,其余年份均为生态盈余状态。2010年和2011年生态赤字较上年增长加快,基于2009年的生态赤字状况,2010年增加了128.01%,2011增加了388.36%。这是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逐渐增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草地、水域面积,能源消费产生的能值足迹迅速增加,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增大。(6)舟山群岛两县区发展现状呈不可持续状态。区域足迹多样性指数由1.01降低到0.39,表明当前的土地利用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发展压力指数从0.91上升到1.09再降低到0.73,人类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着生态系统稳定状况;低经济协调指数也进一步表明区域发展状况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

朱高立,饶芳萍,李发志,邹伟[8](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预测分析——以江苏盐城为例》文中指出为衡量区域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小,综合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发展能力、灰色预测GM(1,1)模型评价了江苏省盐城市2005—2018年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预测了其未来10 a的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2005—2018年盐城市生态足迹组分以水域和耕地为主,占足迹总量的64%~72%;14 a间,盐城市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保持稳定,但生态系统发展能力增加了70%;盐城市的生态承载力14 a间仅增加了25%,明显低于生态足迹的63%,生态赤字呈逐年扩大趋势,其中,2018年的生态足迹为当年生态承载力的7.8倍;如果继续当前的消费模式,预计到2028年,盐城市生态赤字较2018年增长44.6%,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状况将越发严重。研究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应该从减少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三方面着手,以求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

郑蔚恒[9](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甄翌,麻学锋,李志龙[10](2020)在《旅游城镇化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演变及驱动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沿用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旅游城镇化地区所承受的生态压力,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足迹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并通过构建驱动指数模型,比较各驱动因素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变化的贡献。以张家界为案例地,研究旅游城镇化各阶段足迹演变及驱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城镇化地区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人均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出平缓增长的动态变化,发展能力具有不稳定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并不能抑制足迹的增长。在不控制生产总量的情况下,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不可转移足迹。(2)各因素对人均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影响的弹性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资源生产效率、城市建设用地、第一产业增加值、旅游人口密度。产业内部结构会影响产业增加值对人均不可转移足迹的弹性系数。(3)旅游城镇化初级阶段,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增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旅游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旅游城镇化高级阶段,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增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建议如下:在旅游城镇发展的初级阶段,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控制旅游规模,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效率,改变高能耗结构,培养居民、旅游者生态意识;在旅游城镇发展的高级阶段,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二产业效率,培育以旅游引导的技术密集型业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质量,通过贸易实现生物生产性足迹输出,有效控制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的增长,显着提高旅游城镇化地区发展能力。

二、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diversity and developm ent capacity of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diversity and developm ent capacity of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及发展能力评价——以大庆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价方法及指标选择
    (一)评价方法
        1.生态足迹模型
        2.生态盈亏与压力指数
        3.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
        4.区域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指数
    (二)账户及指标选择
    (三)相关说明
        1.土地类型划分及均衡因子选取
        2.产量因子选取
        3.数据处理
二、基于大庆油田的测算
    (一)研究区域范围
    (二)数据来源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1.生态足迹分析
        2.生态承载力分析
        3.生态盈亏分析
        4.生态压力分析
    (四)测算总结
        1.大庆油田区域人均生态赤字呈现超严重状态
        2.近30年间大庆油田区域各土地类型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长幅度有限
        3.大庆油田区域发展能力呈现不足状态
三、结语

(2)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本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人口承载力
        2.1.2 土地资源稀缺性
        2.1.3 土地资源自然资本
        2.1.4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与环境价值论
        2.2.2 效用价值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市场失灵
第3章 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与环境的关系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类型静态分析
        3.1.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分析
    3.2 土地开发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3.2.1 农业活动
        3.2.2 工业活动
        3.2.3 城镇化建设
    3.3 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分析
        3.3.1 土地开发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3.3.2 土地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3.3.3 土地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4 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4.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3.4.2 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
        3.4.3 土壤退化、污染严重
        3.4.4 未利用土地规模优势明显,进一步开发受水资源限制
        3.4.5 农业生产环境较差,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本核算分析
    4.1 自然资本核算方法介绍
    4.2 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方法
        4.2.1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确定
        4.2.2 生态足迹模型构建
        4.2.3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4.3 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结果分析
        4.3.1 生态足迹核算分析
        4.3.2 生态承载力分析
        4.3.3 生态赤字/盈余分析
        4.3.4 生态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分析
    5.1 土地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介绍
        5.1.1 生态服务功能分类
        5.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5.2 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确定
        5.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确定
    5.3 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5.3.1 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5.3.2 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6.2.2 加强土地生态脆弱区的治理
        6.2.3 制定可行的土地资源保护制度,加强违法治理
        6.2.4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6.2.5 坚持水土共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致谢

(4)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线虫多样性
        1.1.1 物种多样性
        1.1.2 营养类群多样性
        1.1.3 生活史多样性
        1.1.4 功能团多样性
    1.2 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与生物指示作用
        1.2.1 线虫的生态功能
        1.2.2 线虫的生物指示作用
    1.3 土壤线虫群落的常用指数和分析方法
        1.3.1 多样性指数
        1.3.2 生态功能指数
        1.3.3 代谢足迹
    1.4 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1.4.1 植被恢复方式
        1.4.2 植被恢复年限
        1.4.3 土壤环境因素
        1.4.4 其他因素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2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3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5 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
        2.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2.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2.2.5 土壤线虫群落鉴定及分析
        2.2.6 数据分析处理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3.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3.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3.2.6 数据分析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3.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3.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3.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3.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3.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4.1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2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的影响
        3.4.3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3.4.4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3.4.5 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
        4.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4.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4.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4.2.6 数据分析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4.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4.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4.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4.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4.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4.4.2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4.4.3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4.4.4 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
        5.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5.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5.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5.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5.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5.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5.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5.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5.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讨论
        5.4.1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5.4.2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5.4.3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5.4.4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选择
        6.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6.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6.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6.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6.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6.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6.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6.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6.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6.4.1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6.4.2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6.4.3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6.4.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比较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植被调查及分析
        7.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7.2.4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7.2.5 数据分析及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7.3.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演变规律差异
        7.3.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群落Net-work分析
        7.3.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
        7.3.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分析
        7.3.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
    7.4 讨论
        7.4.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7.4.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规律差异
        7.4.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综合指数差异
        7.4.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差异
        7.4.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驱动机制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西藏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可持续发展研究
        1.2.1 可持续发展概念
        1.2.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3 生态足迹研究
        1.3.1 生态足迹的概念
        1.3.2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1.3.3 能值生态足迹
        1.3.4 能值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相关理论、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社会经济特征
    2.2 能值生态足迹法
        2.2.1 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计算
        2.2.2 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测算方法
        2.2.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
    2.3 综合评价指标
        2.3.1 生态足迹指数
        2.3.2 万元GDP生态足迹
        2.3.3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2.3.4 生态协调系数
        2.3.5 脱钩效应分析方法
    2.4 灰色预测方法
    2.5 研究创新点
第三章 西藏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及现状分析
    3.1 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计算
        3.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1.2 西藏自治区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计算
    3.2 西藏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第四章 西藏可持续发展状态动态变化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状态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1.1 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与承载力
        4.1.2 生态可持续综合指标分析
    4.2 西藏可持续发展状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3 西藏人地关系评价
        4.3.1 西藏人地关系供需平衡变化
        4.3.2 西藏人地关系脱钩效应变化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水平预测
    5.1 预测模型选取
    5.2 西藏可持续发展水平预测
    5.3 西藏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然资本
        2.1.2 生态足迹
        2.1.3 生态承载力
        2.1.4 生态赤字(盈余)
        2.1.5 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
        2.1.6 生态生产性土地
    2.2 生态足迹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人地关系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1 生态环境状况
        3.1.1 土地状况
        3.1.2 水资源状况
        3.1.3 森林资源状况
        3.1.4 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1 社会发展状况
        3.2.2 经济发展状况
    3.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3.3.1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问题突出
        3.3.2 水资源污染,水质恶化现象严重
        3.3.3 自然资本消耗过度,生态功能减弱
        3.3.4 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足迹模型的演变与三维模型构建
    4.1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
        4.1.1 生态足迹的计算
        4.1.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4.1.3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
        4.1.4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
    4.2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4.2.1 足迹深度的计算
        4.2.2 足迹广度的计算
        4.2.3 三维生态足迹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
    5.1 研究数据来源及模型参数确定
        5.1.1 数据来源
        5.1.2 生态足迹的消费项目确定
        5.1.3 生态承载力的模型参数确定
    5.2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测算
        5.2.1 三维生态足迹总供需动态演变分析
        5.2.2 三维生态足迹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2.3 生态承载力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2.4 生态赤字(盈余)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3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动态演变分析
        5.3.1 人均生态足迹深度总体动态演变分析
        5.3.2 人均生态足迹深度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4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动态演变分析
        5.4.1 人均生态足迹广度总体动态演变分析
        5.4.2 人均生态足迹广度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5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总体分析
    5.6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6.1 存量-流量利用比
        5.6.2 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5.6.3 生态足迹指数
        5.6.4 生态压力指数
        5.6.5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
    6.1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的模型选择
    6.2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6.3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步骤
        6.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6.3.2 结构方程模型计算方法
        6.3.3 黑龙江省人均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
        6.3.4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深度驱动因子分析
        6.3.5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广度驱动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居民消费结构,降低三维生态足迹
    7.2 优化土地空间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
    7.3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自然资本再生
    7.4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5 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舟山群岛两县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能值理论
        1.2.2 生态足迹模型
        1.2.3 能值足迹方法
    1.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3.2 基于GIS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收集数据
        2.2.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评估
    3.1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分析
    3.2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计算
        3.2.1 碳固存
        3.2.2 净化大气污染
        3.2.3 减少水土流失
        3.2.4 调节气候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碳固存
        3.3.2 净化大气污染
        3.3.3 减少水土流失
        3.3.4 调节气候
    3.4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及构成
第四章 基于能值足迹的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评估
    4.1 能值足迹计算
        4.1.1 能值足迹
        4.1.2 能值承载力
        4.1.2.1 自然能值承载力
        4.1.2.2 社会经济能值承载力
    4.2 可持续指标计算
        4.2.1 能值生态赤字/盈余
        4.2.2 足迹多样性指数
        4.2.3 社会发展压力指数
        4.2.4 经济协调指数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能值足迹
        4.3.2 能值承载力
        4.3.3 可持续评价指标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基于生态足迹的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预测分析——以江苏盐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生态足迹模型
        2.2.2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1)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2) 生态系统发展能力。
        2.2.3 灰色预测GM(1,1)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3.2 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盈余)动态变化
    3.3 总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动态变化
    3.4 生态系统发展评价
    3.5 生态赤字与人均生态赤字发展趋势预测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 论
    4.2 结 论

(9)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1.2.5 存在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岛
        2.1.2 海岛生态系统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2.1.4 陆海统筹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3.1.1 资源价值转化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4.4 其他开发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5.1 研究对象选择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6.1.1 研究对象选择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6.2.1 研究对象选择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旅游城镇化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演变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研究方法
        1.2.1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模型
        1.2.2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模型
        1.2.3 驱动因素回归模型
        1.2.3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驱动指数模型
    1.3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2.1.1 土地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
        2.1.2 张家界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变化趋势
        2.1.3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
    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2.2.1 多重相关性诊断与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
        2.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2.2.3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驱动力演变规律
        (1)旅游城镇化阶段划分
        (2) 各影响因素动态变化趋势
        (3) 人均不可转移生态足迹、足迹驱动因素年平均增长率
        (4)各因素的不可转移生态足迹驱动指数
3 结论与建议

四、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diversity and developm ent capacity of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及发展能力评价——以大庆油田为例[J]. 彭民,闵萍萍,朱志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D]. 龚春丽.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 闵萍萍.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4]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D]. 霍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西藏可持续发展评价[D]. 程丽. 西藏大学, 2021
  • [6]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D]. 刘梓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舟山群岛两县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研究[D]. 李玉杰.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8]基于生态足迹的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预测分析——以江苏盐城为例[J]. 朱高立,饶芳萍,李发志,邹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21(02)
  • [9]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旅游城镇化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演变及驱动因素[J]. 甄翌,麻学锋,李志龙. 生态学报, 2020(21)

标签:;  ;  ;  ;  ;  

中国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