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条件下小麦与豆类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灌水条件下小麦与豆类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一、水浇条件下麦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孟炎奇[1](2021)在《不同间距对枣树苜蓿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及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果草间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同时提高作物产量,但目前对于果草间作配置下的土壤团聚体以及土壤团聚体中养分的影响依旧存在争议。为探究不同果草间作配置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所持养分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红枣园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0年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进行枣树/苜蓿间作试验,设三种间距配置方式,分别为M1(0.5m),M2(1m),M3(1.5m),同时以苜蓿单作(CK1)和枣树单作(CK2)为对照。以期揭示枣树/苜蓿间作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变化特征与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各间距处理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则表现为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与枣树单作相比,枣苜间作与苜蓿单作均可增加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因此仅以三年生苜蓿为基准,枣苜间作能使土壤>0.25mm团聚体含量显着提高。M2可有效改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结构,其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M1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同时其团聚体破坏率为最低,说明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相比,水稳定性团聚体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程度的影响作用更大。2、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于<0.25mm、025-1mm、>2mm团聚体中,其中<0.25mm团聚体所占有机碳含量最高,1-2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1>M2>CK1>M3>CK2。与第一茬相比,第二茬各生草处理0.25-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各处理依次为M1>M2>CK1>M3>CK2,两茬数据均显示M1土壤团聚体综合有机碳含量最高,因此M1最利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增加。3、所有处理土壤含水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规律。5月15日M1土壤含水量最高,M3土壤含水量为最低。7月30日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均达到峰值。8月15日土壤含水量为4个时期中的最低值,M1、M2与枣树单作无显着差异,M3和苜蓿单作则明显下降。10月30日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出现了回升的趋势,所有生草处理均高于枣树单作,M3则在生草处理中长期处于最低水平。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68%(M1)、14.25%(M2)、10.85%(M3)、12.7%(CK1)、11.15%(CK2),因此,M1土壤含水量最高。各处理的土壤容重5月15日最高,10月30日达到最低。5月15日M1土壤容重最低。7月30日生草处理土壤容重明显下降,枣树单作无明显变化,所有生草处理土壤容重均显着低于枣树单作。8月15日生草处理的土壤容重略微上升,M2土壤容重为最低。10月30日土壤容重整体下降,所有生草处理显着低于枣树单作,其中M1土壤容重最低且显着低于M3和清耕。M1在3个时期土壤容重为最低,在8月15日仅次于M2,说明M1对土壤疏松度的改善作用最佳。4、本研究显示,CK1鲜草产量最高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M3则产量最低。较枣树单作而言,所有生草处理均能有效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增强土壤肥力。M2可显着增加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大团聚体(>0.25mm)含量,降低微团聚体(<0.25mm)含量,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并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量。M2对土壤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改善幅度虽然略低于M1,但其苜蓿产量显着高于M1,M2达到了优化土壤结构与保证作物产量之间的平衡,因此M2为最适宜的苜蓿间距配置。

刘华健[2](2020)在《红麻套作油菜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红麻和油菜在广西的栽培季节有重叠,前者生育期为8月至12月,后者为9月至次年4月。为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本试验选用2个红麻品种和3个油菜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油菜分别为恢R7、R1、夏白,红麻分别为P4A/P3B、P3A/F3B。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实验基地种植,探讨红麻与油菜间套作的可行性。设置了单作红麻、单作油菜、行间套种和株间套种四种种植模式,并调查不同种植模式对红麻和油菜植株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红麻油菜套作的红麻、油菜品种(系)和适宜的田间种植模式,为红麻油菜套作栽培技术以及提高广西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获得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在所有的套作处理中,行间套作种植模式表现最好。1、通过研究红麻与油菜套作对油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麻油菜套作有利于植株产量的提高,在两种套作种植模式中行间套作产量最高,其中油菜品种(系)恢R7与红麻B1行间套作油菜产量13.37 g。油菜品种(系)恢R7与红麻B1行间套作红麻单株全鲜重达525.25 g,比红麻单作增产45.15%。2、通过研究红麻与油菜套作对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麻B1与油菜品种(系)恢R7行间套作种植模式下,油菜收获的全株干物质积累高于单作油菜,在终花期、角果成熟期油菜全株干物质积累最多都是在红麻B1与油菜品种(系)恢R7行间套作种植模式分别为30.91 g、51.51 g,高于单作油菜。3、通过研究红麻与油菜套作对红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麻油菜套作有利于红麻植株各部位产量的提高,在不同红麻油菜套作时,红麻单株皮重、单株叶重、单株全鲜重等高于单作红麻。红麻单株皮重最多的是红麻B1与油菜品种(系)恢R7行间套作种植模式达到128.22 g,比单作红麻增产48.93%。单株全鲜重最多的是红麻B1与油菜恢R7行间套作种植模式525.25 g。4、红麻与油菜套作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麻油菜套作有利于土壤的改良,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在红麻B1与油菜品种(系)恢R7行间套作种植模式下红麻、油菜碱解氮和速效磷显着高于单作,红麻行间套作种植模式的碱解氮含量最高为124.25 mg/kg,油菜行间套作种植模式的117.28 mg/kg。速效磷显着高于单作,最高为行间套作(红麻)18.87 mg/kg,速效钾在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存在差异性。说明红麻油菜套作可以提高的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孔德杰[3](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贾琴宇[4](2020)在《AMF和根瘤菌对间作金橘养分吸收及根围微生态特征的影响》文中指出作为金橘主产区之一,广西总面积的29.9%为喀斯特地貌,具有土壤较贫瘠,季节性干旱频发的特点,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低等都制约了金橘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金橘嫁接苗(Fortunella margarita,F)和大豆(Glycine max)间作体系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及根瘤菌(Rhizobium,R)——费氏中华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B.j),共设计9个处理:(1)金橘单作,简写为(后面用:表示)金单(F);(2)大豆(Soybean)单作:豆单(S);(3)金橘单作接AMF:金单+枝(F+A);(4)大豆单作接AMF:豆单+枝(S+A);(5)大豆单作接R:豆单+瘤(S+R);(6)金橘大豆间作:金+豆(F+S);(7)金橘大豆间作接AMF:金+豆+枝(F+S+A);(8)金橘大豆间作接R:金+豆+瘤(F+S+R);(9)金橘大豆间作双接AMF和R:金+豆+枝+瘤(F+S+A+R),1-5为单作组,6-9为间作组。研究上述处理对金橘根围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等微生态特征及金橘养分吸收等生长代谢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旨在为高效节本高产的金橘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金单+枝处理的金橘根系菌根侵染强度M%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金+豆+枝+瘤处理和金+豆+枝处理的分别为第二和第三高。金橘大豆间作处理组的大豆单株根瘤干重和数量均显着低于其对应的大豆单作处理组,其中金+豆+枝+瘤处理的根瘤干重和数量在间作组中最高,与单作组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下同)。表明AMF和根瘤菌发育良好,可互为促进。2.金+豆+枝处理的金橘根围土壤蔗糖酶(0.48 mg/g)和磷酸酶(0.19 mg/g)活性最高;金+豆+瘤处理的脲酶活性最高(19.70 mg/kg),均显着高于两不接种处理(金单或金+豆处理,下同)。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无论是否间作,3个接种处理(金+豆+枝、金+豆+枝+瘤和金+豆+枝+瘤)的金橘根围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O.M)均显着提高20.02%以上,但3处理间差异不显着:TN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金+豆+枝的TP含量最高(1.175g/kg),金+豆+枝+瘤处理的AP含量最高(21.684 mg/kg),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金+豆+枝处理的金橘N、P吸收量均最高,分别为1246.36 kg·hm-2、167.97 kg·hm-2,其次是金+豆+瘤处理,均显着高于金单处理。TK含量最高的是金+枝和金+豆+枝+瘤处理(二者间无显着差异),AK含量最高是金+豆+枝处理,均显着高于不接种处理。表明AMF对间作金橘根围土壤中N、P、K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佳,其次是根瘤菌。3.AMF对金橘根围细菌OTU数的增加效果相对最大,根瘤菌对真菌OTU数的增加效果相对最大。与金单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均提高细菌的变形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占比,降低酸杆菌门的占比,其余大部分处理均增加了CandidatusKoribacter、硝化螺旋菌属、红游动菌属等的占比,降低了CandidatusSolibacter的占比,其中金+豆+枝处理的细菌门和属水平占比的增加效果相对最大。所有处理真菌的优势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鉴定到的属有被孢霉属、双子担子菌属、镰刀菌属、Chloridium等,与金单处理比,接种处理的真菌门和属水平上的占比有高有低,其中金+豆+枝+瘤处理的影响相对较大。4.与金单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金橘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的chao、ace(表示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表示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间作组中仅金+豆+瘤处理与金单处理差异显着,第二高为金+豆+枝处理。由Beta热图可知,金+豆+枝处理的金橘根围土壤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金+豆+瘤处理的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均与金单处理差异相对较大。5.间作组中金+豆+枝+瘤处理的金橘根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BC)最高,但与金+豆处理无显着差异;金+豆+枝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BN)最高(84.32 mg/kg),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可见AMF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效果相对显着。接种AMF后的解无机P细菌数量均增加,其中金+豆+枝+瘤处理最高;与金+豆处理相比,接种间作处理均增加好气型自生固N菌数量,减少嫌气型自生固N菌数量,但均无显着差异。6.金+豆+枝处理的金橘根系活力最高,但与不接种处理无显着差异,表明接种AMF一定程度上提高金橘根系活力。金+豆+瘤处理的金橘叶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1.2140mg/g),金+豆+枝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12.63μmol CO2 m-22 s-1),均显着高于金单处理;3个间作接种处理的金橘总糖含量均显着高于金单处理,但3个处理间无显着差异。金+豆+枝处理的金橘干重(189.705 g/株)和株高(97.72 cm/株)均最大,显着高于金单处理,可见对金橘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是AMF。综上所述,在金橘大豆间作体系中,AMF、根瘤菌能够相互促进,并通过增加金橘根围土壤C、N和P等养分含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改善植物根围微环境,促进金橘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其中金橘大豆间作并单接种AMF处理对金橘的促生效果相对最佳。

朱珠[5](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薛世通,董琦,董泽鹏,牛帅,王爱萍[6](2020)在《施氮量对春小麦/豌豆间作生长、AMF侵染率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解决春小麦与豌豆间作模式下如何高效施用氮肥的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0(N0)、90 kg/hm2(N1)、180 kg/hm2(N2)和270 kg/hm2(N3,山西常规用量)]对春小麦与豌豆间作生长、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以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期,N3处理的春小麦分蘖数最多;拔节期到成熟期,3个施氮处理的春小麦株高均显着高于N0处理,其中,N2处理最高;分枝期到成熟期,3个施氮处理豌豆的株高均高于N0处理,且N2处理株高最高。拔节期和扬花期,春小麦N2处理SPAD值最高,显着高于N0处理;苗期到成熟期,豌豆N2处理SPAD值始终最高;在春小麦扬花期,N2处理下AMF对春小麦、豌豆根系的侵染率最高,分别为14.7%和25.3%;N1、N2、N3处理下春小麦产量分别为272.22、315.94、255.99 g/m2,且N1、N2处理与N0处理间差异显着。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80 kg/hm2可以显着增加春小麦产量,达到减施氮肥的目的。

王颂宇[7](2019)在《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套作耕种模式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生产技术。我国现今大量采用套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抗病虫、提高复种指数、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和程度等,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近年来小麦与豌豆套作种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因此,为明确小麦豌豆不同套作处理的播量比对小麦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土壤养分变化、土壤酶类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9月30日—2018年6月18日在山西农业大学农作站布置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长麦251、中豌4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A(小麦单作)、B(麦豆播量比为15:6)、C(麦豆播量比为15:8)、D(麦豆播量比为15:10),以小麦为地上部分的研究对象,小麦豌豆间0—20cm土壤为地下部分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小麦的农艺性状方面,B处理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这三个生育期株高与A、D处理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分别为85.9 cm、87.26 cm、89.54 cm。C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株高高于90 cm,因此整个实验过程证明B处理在株高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处理;B、C两个套作处理相比小麦单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变多,尤其以B处理更为显着。在光合特性方面,C处理的光合速率在7天、14天、28天和35天的时候最高,21天、28天和35天时叶绿素含量也较多;B处理叶绿素含量在7天、14天时较多。在土壤养分方面,小麦生育后期C处理下的养分含量要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具体表现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其他处理高,说明套作处理C的小麦豌豆播种比例适宜小麦生长;小麦生育后期套作处理中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单作模式,其中处理C的优势最为显着。土壤酶类方面,在小麦生育后期,处理C的模式下,其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等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C处理中关于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各项指标都处于最大值,产量达到5266.81 kg/hm2。因此C处理在所有处理中最有利于小麦的生长。本试验采取合理有效的麦豆种植栽培模式,揭示了小麦高产高效的机制,为切实增加小麦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使农业发展更加绿色快速提供理论依据。

赵志刚,罗瑞萍[8](2019)在《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审定的宁夏春大豆品种的增产潜质,探讨大豆间作、套种、复种高效栽培技术的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及产生的经济效益。

钱伶俐[9](2019)在《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湖地区的春花作物主要包括大小麦、油菜、蚕豆、紫云英等,其生产历史悠久。太湖地区关于春花作物栽培和利用技术经验丰富,其作为养地和绿肥作物,在当地以水稻种植为核心的轮作复种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以前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栽培与利用已初步发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地种植更为普遍,栽培技术也更为完善,并形成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产特色。在种植制度方面,明清时期春花作物与水稻的轮作复种成为太湖地区的一大种植特色,主要分为麦稻、油稻、肥稻三类种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春花作物与棉花、桑树的种植方式。从明代发展至清代,麦稻复种的种植模式更为普遍。当地人口激增、市镇经济兴起等多重因素导致农作物的供需愈发不平衡,致使麦类与早稻复种发展到与晚稻复种,这种植制度的改进推动了粮食亩产量的增产。油菜虽作为太湖地区发展较迟的作物,但到清代时其种植面积已超过麦类且油稻复种制度的发展十分迅速。值得一提的是,油菜还是太湖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肥稻轮作主要包括蚕豆——水稻、紫云英——水稻两种种植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水稻提供大量的肥料和补偿土壤肥力。商品经济的刺激导致太湖地区以棉、桑为主的经济作物快速发展,为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春花作物与棉、桑的间作套种模式应运而生。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栽培种植技术也日趋完善。明清时期的农业仍旧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不可避免的受到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太湖地区农民在长期田间劳作中,根据春花的季节时令及生长特性,注重利用各种农作物之间的互利互补关系,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改进生产栽培技术。农民总结出春花作物整地播种、施肥管理、收获、贮藏、加工的生长栽培技术,致使太湖地区的农事活动安排地更加高效紧凑。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技艺的完善促进了亩产量和价格的大幅提高,春花作物的生产效益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对太湖地区农户的生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补给了粮食短缺、改善了当地饮食结构。太湖地区民众逐渐形成了与春花作物息息相关的食用传统,除小麦作面食、油菜作蔬菜食用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分发挥其作用。其农副产品如油饼饲养牲畜、菜籽油燃灯照明、蚕豆和紫云英发酵壅肥等。春花作物在实现食用价值的同时,对农业生态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区种养结合的关键在于人畜尿粪、作物秸秆等作为肥料还入田中,及农副产品饲养家畜。这些都遵循农业资源“来之于土,归之于土”的生态循环利用法则,使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新面貌。到清代中叶,农民注重蚕桑发展,而对水田作物的生产在无形中松懈下来,加之春花价格降低,由此导致了春花作物的产量急剧下降。农民对种植春花作物的热情大减,甚至对于栽种春花的技术也日渐生疏。目前虽大力提倡种植春花作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春花生产还未完全恢复到明清时期所记载时的状况,引发了我们对春花作物生产与利用的探讨与研究。

史校艳[10](2019)在《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豫农21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单作(M)、玉米大豆间作(MS)、大豆单作(S)3个茬口,副因素为N0(0 kg·hm-2)、N180(180 kg·hm-2)、N240(240kg·hm-2)、N300(300 kg·hm-2)4个施氮量,研究茬口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氮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品质及锌累积量、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单作及玉米大豆间作茬口冬小麦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玉米单作,大豆单作茬口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2、在开花后期,玉米大豆间作及大豆单作茬口下,冬小麦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高于玉米单作茬口,大豆单作茬口下冬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高于其余两种茬口;施氮量和茬口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显着影响,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叶片>茎鞘,开花期表现为茎鞘>颖壳+穗轴>叶片,开花后7天表现为茎鞘>颖壳+穗轴>籽粒>叶片,灌浆中期(花后15天)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籽粒>茎鞘>颖壳+穗轴>叶片。3、在拔节期至成熟期不同茬口冬小麦各营养器官及籽粒氮素积累量,整体上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量施肥有利于氮素的累积;同一施氮处理下,茬口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为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且在N180和N240水平下均达显着水平。4、不同施氮水平下,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和大豆单作茬口冬小麦产量增幅分别为4.74%10.01%、5.12%17.05%,且均显着增加;茬口对小麦穗数及穗粒数均有显着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着,与玉米单作相比,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茬口穗数增幅分别为10%15%、4%19%,穗粒数增幅分别为2%21%、4%20%;施氮量对小麦穗数及千粒重有显着影响,对穗粒数影响不显着;不同茬口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均达显着水平;结合施氮量与产量拟合曲线方程,玉米单作茬口,冬小麦最佳经济产量施氮量和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243 kg·hm-2、262 kg·hm-2;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茬口,最佳经济产量施氮量分别为196 kg·hm-2、210 kg·hm-2,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205 kg·hm-2、222 kg·hm-2;不同茬口下小麦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着,施氮量对大豆单作茬口下冬小麦的容重影响较小,各施氮水平间无显着差异。

二、水浇条件下麦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浇条件下麦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间距对枣树苜蓿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及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果草间作概念
        1.2.2 果草间作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2.3 果草间作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的影响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技术路线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土壤团聚体
        2.4.2 土壤团聚体养分
        2.4.3 土壤物理性质
        2.4.4 苜蓿农艺性状
        2.4.5 产量构成指标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1.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1.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MWD值的影响
        3.1.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1.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MWD值的影响
        3.1.5 不同苜蓿种植间距下的土壤大团聚体比重
        3.1.6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的影响
    3.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3.2.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3.2.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的影响
        3.2.5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的影响
        3.2.6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全钾含量的影响
    3.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3.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的影响
        3.3.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容重的影响
    3.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农艺性状及鲜草产量的影响
        3.4.1 间距对苜蓿第一茬盛花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2 间距对苜蓿第二茬盛花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4.1.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全效养分的影响
        4.1.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1.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农艺性状及鲜草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红麻套作油菜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红麻/油菜相关概述
        1.1.1 红麻的起源、生物学特性、经济效益
        1.1.2 油菜的起源、生物学特性、经济效益
    1.2 国内外套作种植方式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套作种植方式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套作种植方式的研究进展
    1.3 红麻/油菜套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1.3.1 红麻套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1.3.2 油菜套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红麻油菜套作种植模式需要的试验材料
    2.2 红麻油菜套作种植模式试验设计
    2.3 油菜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生育期记录
        2.3.2 油菜农艺性状测定
        2.3.3 油菜产量性状测定
        2.3.4 油菜干物质重的测定
    2.4 红麻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红麻农艺性状测定
        2.4.2 红麻植株产量的记录
    2.5 套作种植土壤肥力的记录
        2.5.1 土壤的取样
        2.5.2 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方法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油菜品种(系)筛选及套作模式研究
        3.1.1 不同油菜品种(系)生长发育时期的记录
        3.1.2 套作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3.1.3 红麻油菜套作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1.4 红麻油菜套作对油菜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红麻的筛选及套作种植研究
        3.2.1 套作对红麻株高、茎粗、皮厚植株性状的影响
        3.2.2 套作对红麻植株产量性状的影响
    3.3 红麻油菜套作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套作种植模式对油菜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套作种植模式对油菜植株产量性状的影响
        4.1.3 不同套作种植模式对油菜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4 不同套作种植模式对红麻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4.1.5 不同套作种植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4.2 结论
第五章 创新点
第六章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4 测试方法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3.1.1 土壤全氮含量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3.5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4.6.1 土壤碳氮比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4.7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6.4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8.1 讨论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8.2 结论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8.3 创新性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AMF和根瘤菌对间作金橘养分吸收及根围微生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间作体系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2 金橘研究现状
        1.2.1 金橘概述
        1.2.2 金橘的研究进展
    1.3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主要研究进展
        1.3.1 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及应用
        1.3.2 根瘤菌研究及应用
        1.3.3 AMF与根瘤菌的互作效应
    1.4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研究方法概述
        1.4.1 土壤微生物及多样性概述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地设置和主要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处理
        2.3.2 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植物根系AMF、根瘤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三种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NP相关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3.4.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系活力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对金橘植株营养状况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对金橘光合碳代谢和植物物质积累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处理对金橘大豆间作体系植物根系接种效应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及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小结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三)美洲作物
        (四)皖南地区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一、人口重压
        二、重农抑商
        三、商业资本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生产效应
        一、作物产量增加
        二、农业结构演变
        三、地域分布差异
    第二节 人口效应
        一、人口膨胀
        二、人口过剩
        三、人口迁移
    第三节 生态效应
        一、森林资源锐减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土壤性状恶化
        四、旱涝灾害频发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一、边际报酬递减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第三节 历史启示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施氮量对春小麦/豌豆间作生长、AMF侵染率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分蘖数
        1.3.2 株高
        1.3.3 SPAD值
        1.3.4 AMF的侵染率
        1.3.5 产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春小麦分蘖数的影响
    2.2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春小麦和豌豆株高的影响
    2.3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春小麦与豌豆叶片SPAD值的影响
    2.4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AMF侵染率的影响
    2.5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春小麦和豌豆根系AMF侵染率的影响
    3.2 施氮量对麦豆间作模式下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3.3 施氮量对春小麦与豌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7)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综述
        1.1.1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
        1.1.2 间套作种植模式下各作物的相互关系
        1.1.3 间套作种植模式中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1.1.4 间套作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差异
        1.1.5 间套作种植模式对土壤酶类的作用
        1.1.6 间套作种植模式对禾本科作物产量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指标测定与测定方法
        2.4.1 农艺性状的测定
        2.4.2 光合指标的测定
        2.4.3 土壤性质的测定
        2.4.4 土壤酶类的测定
        2.4.5 小麦产量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豌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小麦豌豆套作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3.1.2 小麦豌豆套作种植模式对小麦植株节间长的影响
        3.1.3 小麦豌豆套作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小麦豌豆套作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小麦豌豆套作模式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小麦豌豆套作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 小麦豌豆套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3.1 小麦豌豆套作模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3.2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3.3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3.4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
        3.3.5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3.6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4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酶类的影响
        3.4.1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3.4.2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3.4.3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3.5 小麦豌豆套作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小麦豌豆套作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小麦豌豆套作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的作用
    4.3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 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酶类的影响
    4.5 小麦豌豆套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8)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栽培品种的主要演变及产量变化
2 栽培技术集成效益分析
    2.1 宁夏中、北部灌区大豆种植模式及效益
        2.1.1 春播单种大豆
        2.1.2 小麦套种大豆
        2.1.3 玉米间作大豆
        2.1.4 西瓜套种大豆
        2.1.5 经果幼林套种大豆
        2.1.6 胡麻套种大豆
        2.1.7 夏播复种大豆
        2.1.8 小麦套种大豆间作中药材菟丝子
    2.2 宁夏南部地区大豆种植模式及效益
        2.2.1 旱地地膜马铃薯套种大豆
        2.2.2 胡麻套种大豆
        2.2.3 小麦套种大豆间作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2.2.4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间作大豆立体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3 结语

(9)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背景及其种类与分布
    第一节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背景
    第二节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种类及其分布
第二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种植模式
    第一节 麦稻复种模式
    第二节 油稻轮作模式
    第三节 肥稻轮作模式
    第四节 春花与棉、桑种植模式
第三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生产技术
    第一节 整地播种
    第二节 施肥管理
    第三节 收获、贮藏与加工
第四章 明清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的效益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春花作物的生产效益
    第二节 春花作物的利用价值
    第三节 春花作物的农业生态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10)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氮肥施用现状
    1.2 植株中氮素吸收与利用的研究
    1.3 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及损失
    1.4 国内外对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及间套作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3.1 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3.3.2 玉米和大豆产量测定
        3.3.3 冬小麦个体生长指标
        3.3.4 土壤含水量及无机氮的测定
    3.4 数据统计、分析与作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茬口及施氮量对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的影响
    4.2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4.4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各器官氮素含氮量的影响
    4.5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氮素积累动态的影响
    4.6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4.7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产量及其三要素的影响
    4.8 不同茬口冬小麦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4.9 施氮量对不同种植方式周年产量、产值的影响
    4.10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籽粒品质及籽粒锌积累量的影响
5 讨论与结论
    5.1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3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含氮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的影响
    5.4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5.5 不同茬口下冬小麦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5.6 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水浇条件下麦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间距对枣树苜蓿间作系统土壤团聚体及养分的影响[D]. 孟炎奇.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红麻套作油菜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刘华健. 广西大学, 2020(07)
  •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AMF和根瘤菌对间作金橘养分吸收及根围微生态特征的影响[D]. 贾琴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6]施氮量对春小麦/豌豆间作生长、AMF侵染率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 薛世通,董琦,董泽鹏,牛帅,王爱萍.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4)
  • [7]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D]. 王颂宇.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J]. 赵志刚,罗瑞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5)
  • [9]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春花作物生产研究[D]. 钱伶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施氮量对不同茬口冬小麦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史校艳.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灌水条件下小麦与豆类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