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植物动力学对水稻壮苗作用的初步报告

2003年植物动力学对水稻壮苗作用的初步报告

一、植物动力2003对水稻壮秧效果的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安之冬[1](2021)在《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机插秧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养土及有机物料复混的育秧基质尚存在人工成本高、肥效差别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用粮食产区易得的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复混制得育秧基质,对育秧基质进行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缺点,保障基质中有效养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本研究水稻育秧基质以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按体积3:2:2:3配成。通过田间秧盘育秧试验,以徽两优882为供试材料,研究育秧基质配施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秧苗素质、养分吸收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育秧基质配施不同量的氮肥(纯N 0 g/盘、0.5 g/盘、1.0 g/盘、2.0 g/盘、3.0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地上部植株及根系各参数指标在0~2.0 g/盘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在2.0 g/盘达到最大值。育秧基质配施2 g/盘氮肥时,所育秧苗株高、茎粗和生物量等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对照,总根长和根系活力也表现出显着优势,壮苗指数达到12.94。配施3.0 g/盘时秧苗根系干物质量低、根系活力差,根冠比显着降低,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育秧成苗数低(P<0.05)。从养分吸收角度看,百株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随着基质氮肥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2.0 g/盘处理达到最高值。高氮(3.0 g/盘)配施水平下,抑制了秧苗根系生长及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累积。2.基质复混0.05~0.1 mg/L浓度萘乙酸,所育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干物质量等地上部植株生长显着高于不施调节剂对照(P<0.05),特别是根系形态表现出良好长势。但施用萘乙酸达到1 mg/L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表明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水稻秧苗产生了毒害作用。基质配施100 mg/L~300 mg/L浓度的腐植酸,秧苗各指标随腐植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300 mg/L时达到最大值,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但与200 mg/L浓度所育秧苗差异不显着。腐植酸添加浓度超过300 mg/L时,秧苗素质呈下降趋势,但植株生长正常。这说明,腐植酸添加浓度在200~300 mg/L范围较为适宜。3.以试验所制基质配方育秧并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施肥基质(SF)和腐植酸优化配方基质(HSF)所育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根系形态指标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在育秧10 d后显着优于无施肥(F)处理(P<0.05)。相同施肥量下,HSF所育水稻秧苗在秧龄20 d时秧苗壮苗指数相比SF提高8.54%;氮磷钾养分净吸收量在各采样点增幅分别为氮素3.65%~8.09%、磷素5.35%~9.75%、钾素6.32%~9.55%,在秧龄15 d达到5%的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HSF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比SF高2.63%和1.19%,水稻产量增加4.30%,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与商品基质(M)相比,HS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高1.65%和0.62%,水稻产量增加2.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比例为3:2:2:3复混育秧基质,基质培肥量为每盘2 g N、1 g P2O5、1 g K2O,同时添加200 mg/L~300 mg/L的腐植酸,此基质配方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孙可心[2](2020)在《五谷丰素对南宁水稻品种“百香139”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广西省主要农作物,其产量占广西省粮食产量的2/3以上。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控来解决水稻生产中单产低的问题。本试验选用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五谷丰素(WGF),并设置3种不同浓度梯度分别为30mg/L(WGF30)、50mg/L(WGF50)和70mg/L(WGF70),清水作为空白对照(CK),以两种复配调节剂WBM(内含复硝酚钠等多种促进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复硝酚钠含量:0.5%。)和CBM(内含芸苔素内酯等多种促进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芸苔素内酯含量:0.009%。)为阳性对照,试验采用浸种的方式,以“百香139”为供试品种,系统的研究了WGF浸种对南宁水稻品种“百香139”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调查分析平皿催芽试验中水稻种子各项发芽指标、育秧试验中水稻秧苗素质以及田间栽培试验中水稻植株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等方面的调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在平皿催芽试验中,不同调节剂处理均有调控水稻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的作用,即处理后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均显着优于CK,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后对增加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及芽长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组,发芽势较CK显着提高了5.02%,较阳性对照WBM和CBM分别提高了2.33%和0.72%;发芽率较CK显着提高了3.97%,较阳性对照WBM和CBM分别提高了2.26%和0.31%;根长较CK显着提高了31.84%,较阳性对照WBM和CBM分别提高了17.37%和1.73%;芽长较CK显着提高了24.27%,较阳性对照WBM和CBM分别提高了13.87%和0.86%。2、在育秧试验中,不同调节剂处理后均显着增加了水稻秧苗成秧率,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效果最佳,较CK、WBM和CBM分别显着增加了12.81%、11.75%、6.73%;除WBM外,不同调节剂处理下的叶龄、株高、苗基宽、根长及根条数与CK均达到显着水平,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下达各处理组最大值,叶龄较CK增加了18.27%、株高较CK增加45.52%、株高较WBM和CBM分别增加了32.69%和8.80%、苗基宽较CK增加了52.34%、根长较CK增加了26.40%、根条数较CK增加了42.44%,根条数较WBM和CBM均增加了18.22%;除WGF70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增加了水稻壮秧指数,WGF50、WBM和CBM处理组壮秧指数较CK均增加了10%以上;除WBM处理降低了水稻秧苗充实度外,其余各处理组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水稻秧苗充实度,处理组间无显着差异,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下充实度较CK增加了9.58%;各处理均促进了水稻秧苗鲜重及干物质量的积累,随着生物量积累的增加水稻秧苗根冠比也随之增加,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下处理效果最好且达各处理组最大值。3、在田间栽培试验中,各处理组均增加了水稻植株分蘖期时鲜重、干物质量的积累及根冠比,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下与CK相比地上部鲜重增加了11.64%、地下部鲜重增加了36.07%、地上部干重增加了13.95%、地下部干重增加了51.05%;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下根冠比相比CK增加了32.56%、相比WBM增加了1.84%,相比CBM增加了1.39%。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分蘖期株高,CBM处理下显着增加了水稻植株抽穗期、齐穗期及成熟期株高,相比CK株高在抽穗期增加了9.61%,齐穗期增加了9.62%,成熟期增加了4.33%;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对增加水稻植株分蘖期至成熟期茎基宽作用效果最好;抽穗期至成熟期时不同调节剂处理后对水稻植株剑叶长及剑叶面积均有增加效果,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下剑叶长与剑叶面积均与CK差异显着且优于其他各处理组;此外,除WBM处理后降低了成熟期时水稻植株分蘖数外,其余处理组各生育时期均能促进水稻植株分蘖,分蘖数先增加后降低,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效果最佳。因此,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下对水稻各时期农艺性状影响效果最显着,促进了水稻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并有效增加了水稻分蘖数,从而增加了水稻有效穗数,提高了水稻穂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及结实率,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效果,相比CK理论产量增加了31.5%,相比CK实际产量增加13.9%;相比WBM理论产量增加了32.63%,相比WBM实际产量增加了16.35%;相比CBM理论产量增加了13.38%,相比CBM实际产量增加了1.84%。4、除WBM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均增加了水稻籽粒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但与CK差异不显着,其中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对增加稻米加工品质效果最好;各处理组均对水稻籽粒营养品质及食味品质有增加作用,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增加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及食味值效果最好,较CK分别增加了14.89%、7.47%和3.75%。综上,五谷丰素在50mg/L浓度(WGF50)处理后优于其他各处理组,提升水稻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的同时提升了水稻秧苗素质,优化了水稻植株不同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最终达到了增产及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

马波[3](2020)在《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稻立枯病是一种主要由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也是水稻旱育秧苗的主要病害,发病后会造成秧苗根部腐烂,导致营养吸收受阻,心叶枯黄,致使秧苗成片干枯死亡,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杀菌剂防治水稻立枯病,但杀菌剂防治存在药效持续期短、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等众多问题。植物病害防治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利用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病性,因其具有持效期长、作用广谱、不产生抗药性,以及使用浓度低、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等众多优点,近年来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利用诱导剂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其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开展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全面系统研究,可以为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水稻立枯病的大面积应用和丰富水稻抗立枯病生理及分子基础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对建立水稻病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364份水稻品种资源进行立枯病抗性评价,从中选择6个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对黑龙江省采集分离得到的129个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明确364个品种的抗病类型以及F.oxysporum菌株间的致病力差异;以高感立枯病品种齐粳2和强致病力菌株QA09为供试材料,采用三因素的正交设计L8(4×22)优化诱导方案,评价12种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分析了F.oxysporum胁迫下氟唑活化酯(FBT)和壳寡糖(COS)分别对水稻秧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细胞膜透性、抗氧化系统及防御系统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从形态和生理角度阐述了其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并进行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分别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揭示其可能的诱导抗病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立枯病抗性存在显着差异(P<0.05),2年的病情指数分别在4.2~78.8之间和5.6~81.3之间。364份供试品种中,2年抗病类型一致的品种共有220份,其中高抗立枯病品种仅有7份;中抗立枯病品种有26份;中感立枯病品种有59份;感病级品种有101份;高感立枯病品种有27份。高抗和中抗品种共占9.06%,而感病和高感品种共占35.17%,说明感病品种明显多于抗病品种。(2)从黑龙江省13个水稻产区采集的病样中共分离得到312个立枯病菌株,根据F.oxysporum的形态学特征及EF-1α基因序列分析,共鉴定得到F.oxysporum菌株129个。以鉴选的高抗、中感、高感6个品种作为鉴别品种测定F.oxysporum菌株致病力,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差异幅度在13.4~43.1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129个菌株划分为4个致病类型群,其中Ⅰ型菌群为强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41.5,占总菌株的9.3%。Ⅱ型菌群为较强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33.5,占总菌株的28.7%。Ⅲ型菌群为较弱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17.8,占总菌株的27.9%。Ⅳ型菌群为中等致病类型群,平均病情指数25.3,占总菌株的34.1%,是菌株数量最多的类群。(3)12种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下对F.oxysporum均无明显的杀菌作用。通过不同诱导浓度、诱导次数、诱导方式三因素的正交试验,优化了诱导方案。在此方案下,12种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存在显着差异(P<0.05),FBT和COS防效最高,分别达到82.2%和80.3%,2种诱导剂之间差异不显着,但都显着高于其它10种诱导剂(P<0.05)。(4)未进行诱导处理的水稻植株接种F.oxysporum后,秧苗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地上部和根部干物质增长缓慢,根冠比下降;而FBT处理和COS处理的水稻秧苗接种F.oxysporum后均能够缓解根系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加了秧苗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促进了地上部和根部干物质积累;同时提高了根冠比,平衡了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物质积累与分配,促进秧苗健康生长。(5)FBT处理和COS处理均降低了F.oxysporum胁迫下秧苗根系中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减轻了细胞膜受到的损伤。FBT处理和COS处理均可以提高F.oxysporum胁迫下秧苗根系POD、SOD、CAT、PPO和PAL的活性,增强水稻根系抗氧化能力和防御能力,提高水稻对立枯病的抗性。(6)转录组学分析表明,在F.oxysporum胁迫下,FBT诱导水稻差异表达基因6988个,COS诱导水稻差异表达基因659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FBT处理的差异基因参与了125条pathways,COS处理的差异基因参与了122条pathways。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真实可靠。本研究发现,在FBT和COS分别处理的pathways中,有多条共有的通路参与了水稻对立枯病的诱导抗性。FBT和COS都可以提高水杨酸(SA)通路的多个PR-1基因表达,激活SA信号转导途径,诱导水稻产生系统获得抗性(SAR),抵御F.oxysporum的侵染。FBT处理和COS处理中AUX1、SAUR、GH3和BRI1基因均上调表达,从而激活生长素(auxins)和油菜素内酯(BR)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病性。此外,FBT和COS均可以提高角质ω-羟化酶、脂肪酸-羟基脱氢酶和脂肪醇形成酰基辅酶A还原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角质、栓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来增强水稻对立枯病的抗性。(7)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在F.oxysporum胁迫下,FBT处理鉴定到922个差异蛋白,其中150个差异蛋白富集到9个KEGG通路中;COS处理鉴定到1323个差异蛋白,其中187个差异蛋白富集到14个KEGG通路中。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蛋白质组测序数据真实可靠。本研究发现,有多个FBT处理和COS处理共有的差异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立枯病的诱导抗性。FBT处理和COS处理中2个反向-柯巴基焦磷酸(CPSent)合成酶(Os CPS1ent和Os CPS2ent)均上调表达,都能够促进水稻合成柯巴基焦磷酸进而合成植物抗菌素抵抗F.oxysporum侵染。同时,FBT和COS均可以提高稻内酯合成酶的表达水平,促进稻内酯的生物合成,通过大量积累稻内酯来提高水稻对立枯病的抗性。

王祯仪[4](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熊文江,隋新,王深研,王玉鑫,房欣[5](2019)在《3ZF-1200型辊笼式中耕除草机关键机构及参数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现3ZF-1200型辊笼式中耕除草机的关键机构结构设计及关键部件参数的确定,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该机采用倾斜旋转的辊笼式除草装置,杂草除净率高、碎土效果好;辅助对行装置可保证除草装置的精准随行定位。该机能完成除草、松土、施肥、培土和起垄等多项复式作业,减少田间作业次数,降低作业成本。

牟鹏举[6](2018)在《城市污泥腐殖土活性物质鉴定及复配水稻育秧土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生活污水处理量的逐年增涨,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急剧增大,对污泥的合理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生活污泥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土壤有机质来源。本研究从污泥腐殖土农用角度着手,把污泥腐殖土经合理化处理代替水稻育秧土在育苗过程中进行应用,探索污泥腐殖土经加工后循环应用的可行方法,同时解决水稻育秧期取土难等生产实际问题。本研究采用透析旋转蒸发进行粗提物分离,利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结合红外光谱对粗提物进行纯化和结构初步鉴定,明确了污泥腐殖土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活性物质。把污泥腐殖土与改良剂进行合理复配,测定水稻幼苗叶片抗逆酶、苗床土壤酶活性、苗床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秧苗素质等指标,确定污泥腐殖土与改良剂最佳混合比例,使污泥腐殖土达到可在水稻育苗床土中应用的程度,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城市污泥腐殖土粗提取物浓度增加,水萝卜、小白菜及油菜种子萌发率降低,种子萌发受抑制时间延长,粗提取物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活性物质。(2)城市污泥腐殖土粗提取物施用浓度增加,玉米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氢化酶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活性增高,其中以粗提物200倍液施用后玉米体内上述抗逆酶活性最高。(3)粗提取物Rf为0.65的馏分对水稻种子发芽抑制作用最强,初步鉴定活性化合物结构为3-羟基苯甲酸,该化合物对水稻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具有显着抑制作用。(4)改良剂复配污泥腐殖土与未经改良的腐殖土相比,因逆境条件得到改善,培养的水稻幼苗体内SOD、POD活性及PRO、MDA含量均显着降低。(5)当改良剂与腐殖土重量比例1:9时,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分别为:26.112mg/L、2.514mg/L和2.534mg/L;改良剂与腐殖土重量比例增加至3:7时,三种酶活性分别降低至14.888 mg/L、2.293mg/L和1.171mg/L。表明:随改良剂应用比例逐渐增大,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下降。(6)改良剂对腐殖土育秧基质中氮、磷、钾含量有显着影响,表现为:随着改良剂在育秧基质中比例增大,育秧基质中氮、磷、钾含量显着降低,pH值增大。(7)复配改良剂腐殖土培育的水稻秧苗除百株分蘖数与不添加改良剂相比无显着差异外,株高、茎基部宽度、地上和根鲜重、地上和根干重均明显增加,其中以改良剂与污泥腐殖土重量比为3:7时,株高7.19cm、茎基部宽度0.216cm、地上和根鲜重分别为:13.44g和6.65g、地上和根干重分别为:5.73g和3.22g,水稻幼苗生长最为健壮。

于丽双[7](2018)在《利用菇渣制作有机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水稻生产面积、认证面积不断扩大,但关于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按照国家有机产品生产标准要求,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目前生产中多是采用田园土与农家肥混合或是市售的营养土进行水稻育苗,前者培育的秧苗往往存在着素质较差、发病率较高等问题,后者又不符合有机水稻的生产标准,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有机水稻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开展有机水稻育苗的相关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本文采取室内分析和温室育苗相结合的方式,以菇渣、羊粪、牡蛎粉、蛭石及土壤为主要原料,设置了菇渣含量不同的T1(30%菇渣)、T2(40%菇渣)、T3(50%菇渣)和T4(60%菇渣)4个处理,以市售的营养土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生长状况、生理特性、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水稻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从而选出最佳的基质配方,以期为有机水稻育苗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适宜配比的有机水稻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较好,是培育壮秧的基础。有机育苗基质各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CK(P<0.05);育苗期间,有机水稻育苗基质的pH值始终维持在4.55.5之间;与CK相比,有机水稻育苗基质容重较小,除T4处理外,容重均在0.5 g cm-30.8 g cm-3;与CK相比,有机水稻育苗基质最大吸水量较高、失水率较低,其中T2和T3处理的最大持水量在90%以上,保水性较好。2.适宜配比的有机水稻育苗基质可以提高秧苗的出苗率、整齐度,促进壮秧形成。不同处理秧苗的出苗率均达到了85%,不同有机水稻育苗基质所育秧苗的出苗率均大于CK,其中T3处理秧苗的出苗率最高为96.7%,与CK相比提高了10%,各处理秧苗密度均在2.5株/cm2以上,其中T3处理秧苗密度最大,与CK相比提高了24%,T4处理的秧苗密度最小,与CK相比差异不显着;不同有机育苗基质所育秧苗的株高均小于CK,与CK相比秧苗较整齐,标准差和株高差较小,其中T2处理秧苗出苗最齐,株高差为4.3,其次为T3处理;不同有机育苗基质所育秧苗的茎粗均在2 mm以上,与CK相比差异不显着,有机水稻育苗基质所育秧苗的叶宽和叶龄较大,其中T2和T3处理秧苗的壮苗指数与CK相比无显着差异;不同有机育苗基质所育秧苗的根长和根数显着高于CK(P<0.05),其中T3处理最优。3.适宜配比的有机水稻育苗基质有利于提高秧苗根系活力和秧苗生理活性。不同育苗基质所育秧苗的根系活力都较强,与CK相比,有机育苗基质T3和T4处理秧苗的根系活力显着增强(P<0.05);不同处理秧苗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不显着;T3和T4处理秧苗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与CK相比无显着差异,T1和T2处理所育秧苗的生理活性较低,与CK相比差异显着。4.适宜配比的有机水稻育苗基质可以显着提高秧苗中磷和钾的含量,所育秧苗的养分积累量较高。有机育苗基质各处理秧苗中氮含量均低于CK,其中T3处理氮含量较高,可以提供秧苗正常生长的氮素水平,T1处理氮含量最低,秧苗素质较差;有机育苗基质所育秧苗中磷含量高于CK,其中T3处理秧苗中磷含量显着高于CK(P<0.05);不同有机育苗基质所育秧苗中钾含量均显着高于CK(P<0.05);从秧苗的养分积累来看,有机育苗基质T3处理秧苗中氮磷钾的含量较优。综上所述,T3处理(50%菇渣+10%羊粪+20%土壤+5%牡蛎粉+15%蛭石)可以为秧苗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培育的秧苗生长状况良好,为本试验的最佳基质配方。

章起明[8](2017)在《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双季机插稻生产中存在的前期发不起,中期控不住,后期穗小苗弱影响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问题,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晚稻品种五优30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计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与施用比例,研究了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低氮高苗处理(早稻N10D5、晚稻N11D4)能达到增苗减氮的效果。适度增苗减氮(早稻N10D5、晚稻N11D4)可获得与常规氮苗处理(早稻N12D4、晚稻N13D3)相当的产量;在早稻施氮水平为N14、晚稻为N15时,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每穴苗数,都无法增加产量,相反还有减产的趋势;在早稻施氮水平为N8,晚稻为N9时,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每穴苗数,虽然水稻氮素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但由于减氮幅度太大,产量都有显着的降低。适度增苗减氮可以提高水稻群体质量。相比于常规氮苗处理(早稻N12D4、晚稻N13D3),增苗减氮处理(早稻N10D5、晚稻N11D4)虽然施氮量减少,但每穴苗数的增加保证了水稻群体足够的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提高了结实率和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继而增强了光合势,有利于水稻稳产增产。适度增苗减氮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与常规氮苗处理相比,早晚稻增苗减氮处理(早稻N10D5、晚稻N11D4)氮素吸收利用率均与最大值无显着差异;在所有施氮处理中,两年试验早晚稻均以增苗减氮处理的氮素偏生产力为最高;且适宜的增苗减氮农学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同时减氮20%的条件下,以基蘖肥各减10%(N2 40:10:30)处理的增产稳产效果最为显着。比较N2、N3、N4三个施氮处理,N3具有最多的分蘖数,但最后成穗率最低,过多的无效分蘖造成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下降,最后影响产量;N4最高茎蘖数最少,那是由于中期不施分蘖肥抑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而且不施分蘖肥导致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显着较低;N2处理在保证足够有效穗数的同时,又能提高后期成穗率,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在同时减氮20%(N2、N3、N4)的条件下,基蘖肥各减10%(N2)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氮素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升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比较N2、N3、N4三个施氮处理,N2D6具有最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而且氮素农学效率与最大值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N3处理在只减少基肥的情况下,中期无效分蘖过多,导致成穗率偏低,继而降低了氮素吸收利用效率;N4只减少分蘖肥,而机插稻又有前期发不起,缓苗期长的特点,前期的基肥会因为水稻还处于缓苗期无法及时吸收而流失,因此降低了氮素利用率。

孙建军[9](2017)在《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文中提出试验先后在河南省豫南沿淮稻区罗山县(32.2°N,114.5°E)、豫中稻区新蔡县(33.2°N,115.1°E)和豫北沿黄稻区原阳县(35.2°N,113.7°E)进行,在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耕作制度下,以常规中熟中粳(新丰2号、新稻18号和郑稻18号)、常规迟熟中粳(武运粳27、南粳9108和南粳49)、杂交迟熟中粳(甬优2640、新粳优1号和隆优1875)、常规早熟晚粳(南粳44、武运粳29和镇稻18)和迟熟中籼(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等5种不同生育类型1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通过播期(5月11日、5月16日、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和6月5日)试验,充分发挥各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潜力的密、肥、水等高产高效管理措施,比较研究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以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河南省水稻不同主产区机插水稻适宜品种的生育类型与合理的播期。对豫南稻区,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地区粳稻的发展及机插水稻的合理布局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研究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其全生育期呈极显着缩短趋势,但在品种类型间缩短幅度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在罗山和新蔡点缩短幅度为12.0~17.0d,在原阳点缩短11.0~15.0d;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分别缩短2.4~3.4 d和2.2~3.0d;全生育期缩短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早熟晚粳>常规迟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杂交迟熟中粳。同一播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是随着试点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延长,但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大,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延长天数较多。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全生育期的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拔节期阶段,而抽穗-成熟期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呈极显着减少趋势。同一试点,各生育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表现为晚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和迟熟中籼品种。(2)总体来看,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等3点的平均产量均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各生育类型品种第Ⅰ播期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点的平均实产分别为10.68、10.63和10.40 t/hm2,在第Ⅵ播期分别为7.61、7.56和7.04 t/hm2,减少了 3.07、3.07和3.36 t/hm2;即播期每延迟5 d,平均实产在罗山和新蔡点下降了 0.61 t/hm2,在原阳点下降了 0.67 t/hm2。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罗山和新蔡2点第Ⅱ期最高,与第Ⅰ期差异不显着,从第Ⅱ期开始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在原阳点是第Ⅰ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常规迟熟中粳和迟熟中籼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最高,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趋势。杂交迟熟中粳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期和生育类型品种,且在新蔡和原阳2点第Ⅰ、Ⅱ期差异不显着。早熟晚粳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产量的差异在3个试点均是呈增大趋势。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3个试点的6个播期中的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3)本研究中,播期处理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明显的影响。有效穗数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为极显着;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有效穗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有效穗数最多的是常规迟熟中粳为370.58×104穗h/hm2,最少的是杂交迟熟中粳为235.87×104穗/hm2。每穗颖花数和群体颖花量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着,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下降趋势;即第Ⅰ播期分别较第Ⅱ、Ⅲ、Ⅳ、Ⅴ和Ⅵ播期高1.13%、2.68%、5.56%、9.04%和13.26%;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每穗颖花数最多的是杂交迟熟中粳,最少的是中熟中粳;群体颖花量最高的杂交迟熟中粳,分别较常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杂交迟熟中籼和中熟中粳高11.83%、15.79%、19.47%和20.57%。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着,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着。千粒重在年份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在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均表现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因此,在播期影响下,各生育类型品种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下降引起的;杂交迟熟中粳的单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属大穗型品种,是本生态区首选品种,特别是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尤其突出。在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应注重在穗大粒多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通过合理的播栽期调整籽粒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是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4)本研究播期的影响下,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在3个试点,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在有效叶龄临界期(N-n)、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豫南稻区罗山点,播种-拔节期群体干物质量是播期的推迟呈明显减少趋势,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类型;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量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各品种类型间无显着差异。(5)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逐渐变优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逐渐变劣趋势,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呈变劣趋势;迟熟中籼的外观品质逐渐变优外,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但品种类型间,稻米品种差异较大;播期间,各生育类型品种不同,变化幅度差异不同;试点间,高纬度原阳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明显优于低纬度的罗山点。因此,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逐渐变优,营养品质逐渐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种变劣,营养品质变优。(6)粳稻生产优势方面,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各生育类型粳稻品种的平均产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产量。总体上,粳稻2012和2013年的综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0.94 t/hm2和10.97 t/hm2,分别较籼稻产量高13.49%和15.2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2年的平均产量为11.42 t/hm2和11.40 t/hm2,较迟熟中籼高18.46%和19.75%。相同播期,粳稻的产量显着高于籼稻产量,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平均产量,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3.25%~19.3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7.59%~25.69%。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高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度及千粒重优于籼稻,这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在各个播期均显着或极显着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中熟中粳稍劣于籼稻。“籼改粳”优势形成的生理特征为,一是粳稻的全生育期明显较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逐渐转凉的气候特征,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二是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三是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的茎鞘强度和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了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度;四是粳稻更适宜机械化作业,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品质,综合生产力高。综合分析后,豫南和豫中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主,搭配常规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豫北沿黄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和常规迟熟中粳为主,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邢志鹏[10](2017)在《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文中指出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给农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加快水稻机械化进程,能够实现水稻稳产、增产,为农业生产带来积极的效应。机械化种植是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地区,目前主流的机械化种植方式有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受前茬小麦生产的影响,不同种植方式有其自身生产的特点及限制。因此,研明高产栽培模式下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水稻综合生产力差异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能够为机械化种植方式的合理推广应用及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2014-2015年,本试验于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选用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共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高产栽培模式下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等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特征、温光资源利用特征、光合物质生产特征、株型及抗倒伏特征、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米质性状和稻麦周年生产特征及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与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分别显着增产水稻20.0%和13.1%。其中,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产量于种植方式间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粳稻。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于种植方式间差异不显着,群体颖花量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进一步分析水稻群体颖花量构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与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的穗数平均减少4.4%和2.6%,穗粒数平均增加22.1%和13.3%,群体颖花量平均增加16.7%和10.3%。水稻的穗长、着粒密度、单穗粒重、一次枝梗数和粒数、二次枝梗数和粒数、二次枝梗粒数对穗粒数的贡献率及二次枝梗粒数的结实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一二次枝梗数比、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和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数的贡献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因此,保足穗、争大穗、高颖花量及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高产的重要特征。2.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播种期较机械直播早28和16 d,致水稻拔节期提前7-13和5-9 d,抽穗期提前7-15和4-10 d,成熟期提前5-15和3-11 d。与机械直播相比,毯苗机插延长水稻生育期5-14 d,钵苗机插延长13-23 d,且生育期延长主要是由于播种至拔节期持续时间延长。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的日产量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常规粳稻呈毯苗机插高于钵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的趋势。最终,产量与生育期和日产量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水稻生长过程中,延长全生育期和提高日产量均能增加实产。相比机械直播,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增加水稻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4.9%-19.6%和9.1%-11.6%,增加全生育期太阳辐射积累量16.1%-24.8%和8.3%-14.2%。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其中营养生长期(播种至拔节期)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生殖生长期(拔节至抽穗期)和灌浆结实期(抽穗至成熟期)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受种植方式的影响,营养生长期日均温度低于25.1℃和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高于20.1℃可攻取高产。因此,长生育期、高温光资源利用、营养生长期较低的日均温度和灌浆结实期较高的日均温度,是钵苗机插水稻高产的重要特征。3.从水稻茎蘖动态分析,钵苗机插呈“缓升缓降”的态势,机械直播呈“急升骤降”的态势,毯苗机插居于二者之间,成穗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钵苗机插水稻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大,其差异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大。降低播种至拔节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比例,控制拔节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比例,增大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比例是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灌浆结实期水稻单茎茎鞘重和乳熟后单茎茎鞘的二次充实状况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抽穗至乳熟期单茎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较大,抽穗至成熟期较小。抽穗后水稻的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极大地提高了钵苗机插水稻植株群体光合生产能力,为水稻高产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4.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使水稻上三叶叶长增长,比叶重增大,叶基角和披垂度减小;使水稻群体高效叶叶面积增加,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协同增加;使水稻穗型变大,粒叶比提高;并且使水稻株高增高,秆长增长,穗下节间增长。水稻基部1-3节间于钵苗机插方式下,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长度缩短,茎秆变粗,茎壁增厚,节间干重增加,充实度变好,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增大,倒伏指数显着降低。这说明,钵苗机插更能改善水稻株型,优化水稻群体结构,提升水稻抗倒性能。5.拔节期水稻含氮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抽穗和成熟期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差异显着。主要时期水稻植株吸氮量于种植方式间的变化趋势与含氮量一致,但拔节期吸氮量于种植方式间差异不显着,抽穗和成熟期差异显着。拔节后水稻的氮素积累量、积累比例和吸收速率均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水稻百千克籽粒氮素吸收量、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而籽粒和干物质氮素生产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差异显着。这说明,钵苗机插水稻氮素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在今后技术研发中应重视氮肥的高效利用,以实现兼顾高产和营养高效水稻机械化生产。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叶片、茎鞘和穗部含氮率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抽穗后钵苗机插叶片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显着大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为籽粒高效的氮素积累提供保障。6.钵苗机插的整精米率比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分别提高1.6%和4.9%,整精米产量分别提高7.8%和25.9%,改善了稻米加工品质。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稻米的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显着增加,对稻米外观品质有不利影响,但钵苗机插精米蛋白质含量较高,有利于稻米营养品质的改良,其精米蛋白质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提高8.7%和28.0%。3种种植方式相比,钵苗机插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优趋势,其中,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食味值于种植方式间无显着差异,呈籼粳交水稻和常规粳稻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杂交籼稻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7.试验中,水稻腾茬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因此,小麦的播种期于钵苗机插水稻茬口早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水稻茬口,致小麦生育期、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呈钵苗机插水稻茬口>毯苗机插水稻茬口>机械直播水稻茬口的显着趋势。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显着。与机械直播水稻-小麦相比,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小麦分别增加周年经济产量19.3%和12.2%,增加周年生物学产量17.5%和11.2%,增加周年日产量9.1%和7.2%。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小麦全生育期较机械直播水稻-小麦长32和16 d,其中钵苗机插水稻-小麦全生育期天数超过366 d。水稻周年有效积温积累量、太阳辐射积累量和温光生产效率均呈钵苗机插-小麦>毯苗机插水稻-小麦>机械直播水稻-小麦的显着趋势。最终,与机械直播水稻-小麦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小麦分别增大周年籽粒和干物质光能利用率15.8%和14.0%,毯苗机插分别增大10.5%和9.5%。由此总结如下,钵苗机插在促进稻麦周年粮食增产增效生产的作用表现在:①攻大穗,高积累,增水稻产量;②提早播种,协调穗粒,提高小麦产量;③缓和稻麦茬口矛盾,延长稻麦生育周期,改善稻麦生长环境,促稻麦周年粮食高产高效生产。

二、植物动力2003对水稻壮秧效果的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动力2003对水稻壮秧效果的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机插秧研究进展
        1.1.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1.1.2 机插秧秧苗特点
        1.1.3 机插秧秧苗素质
    1.2 水稻育秧基质
        1.2.1 育秧基质发展现状
        1.2.2 育秧基质的物料配比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1.2.3 育秧基质的养分调控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4 腐植酸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5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大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图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点
    3.2 试验材料概况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3.3.1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化肥育秧试验
        3.3.2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育秧试验
        3.3.3 基质优化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4.1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3.4.2 秧苗植株生长指标
        3.4.3 秧苗根系指标
        3.4.4 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3.4.5 水稻生育期产量及构成要素
        3.4.6 经济效益分析
    3.5 数据处理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基质配施化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4.1.1 配施不同浓度氮肥育秧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4.1.2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4.1.3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4.1.4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素质的综合影响
        4.1.5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地上部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4.2 育秧基质配施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4.2.1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4.2.2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4.2.3 育秧基质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的综合评价
    4.3 腐植酸优化基质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4.3.1 不同育秧基质养分含量比较
        4.3.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评价
        4.3.3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4.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4.3.5 基质成本核算及综合效益评价
5 讨论
    5.1 平衡施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5.2 配施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5.3 配施不同浓度腐植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5.4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五谷丰素对南宁水稻品种“百香139”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稻种植现状及措施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概况、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影响
        1.2.4 植物生长调剂对水稻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药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3 数据统计
3 结果分析
    3.1 WGF对平皿催芽试验中水稻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的影响
    3.2 WGF对育秧试验中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 对水稻秧苗成秧率的影响
        3.2.2 对水稻秧苗地上形态生长指标的影响
        3.2.3 对水稻秧苗根系形态生长指标的影响
        3.2.4 对水稻秧苗鲜重及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3.2.5 对水稻秧苗根冠比、充实度及壮秧指数的影响
    3.3 WGF对田间栽培试验中水稻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对水稻植株分蘖期鲜重及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3.3.2 对水稻植株分蘖期根冠比的影响
        3.3.3 对水稻植株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 WGF对田间栽培试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3.4.1 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3.4.2 对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影响
    3.5 WGF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3.5.1 对水稻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3.5.2 对水稻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3.5.3 对水稻籽粒外观品质的影响
        3.5.4 对水稻籽粒食味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WGF对水稻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WGF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WGF对水稻植株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WGF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5 植物生长调节剂WGF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稻立枯病的研究概况
        1.2.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1.2.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1.2.4 植物免疫诱导剂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1.2.5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诱导抗病性中的应用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诱导剂
        2.1.4 培养基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鉴定
        2.2.2 F.oxysporum的分离与鉴定
        2.2.3 F.oxysporum致病力测定
        2.2.4 诱导剂对F.oxysporum的抑菌活性测定
        2.2.5 诱导方案的正交试验设计
        2.2.6 秧苗素质的测定
        2.2.7 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2.2.8 转录组测序
        2.2.9 蛋白质组测序
        2.2.10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鉴定
        3.1.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类型总体情况
        3.1.2 2年抗病鉴定类型相同品种分析
    3.2 F.oxysporum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3.2.1 F.oxysporum的分离与鉴定
        3.2.2 菌株间致病力差异分析
        3.2.3 F.oxysporum菌株致病类群划分
    3.3 不同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性评价
        3.3.1 诱导剂对F.oxysporum生长的影响
        3.2.2 诱导方案的优化
        3.3.3 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分析
    3.4 F.oxysporum胁迫下FBT和 COS分别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3.4.1 FBT和COS对水稻立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3.4.2 FBT和COS对秧苗株高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3 FBT和COS对秧苗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的影响
        3.4.4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
    3.5 F.oxysporum胁迫下FBT和COS分别对秧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及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5.1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3.5.2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SOD、POD及CAT活性的影响
        3.5.3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PAL及PPO活性的影响
    3.6 FBT和COS分别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转录组分析
        3.6.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3.6.2 样品间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3.6.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6.4 差异基因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
        3.6.5 差异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3.6.6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角质、栓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3.6.7 差异表达基因RT-qPCR验证
    3.7 FBT和COS分别诱导水稻抗立枯病的蛋白质组分析
        3.7.1 样品间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3.7.2 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7.3 差异蛋白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
        3.7.4 差异蛋白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3.7.5 二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3.7.6 差异蛋白RT-qPCR验证
4 讨论
    4.1 水稻品种资源立枯病抗性分析
    4.2 引起水稻立枯病的F.oxysporum分离与致病力分化
    4.3 诱导剂对水稻立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
    4.4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5 FBT和COS对秧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及抗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6 FBT和COS对水稻抗立枯病转录途径的影响
        4.6.1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4.6.2 角质、栓质和蜡质的生物合成途径
    4.7 FBT和COS对水稻抗立枯病蛋白质调控途径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6.1 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特征
    2.4 水文状况
    2.5 地貌特征
    2.6 土壤类型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方法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3.4 数据处理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4.6 小结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6.5 小结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7.3 小结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8.7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3ZF-1200型辊笼式中耕除草机关键机构及参数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目标及关键机构
    1.1 总体目标确定
    1.2 关键机构结构设计
        1.2.1 辅助对行装置
        1.2.2 辊笼式除草总成
        1.2.3 铧式培土装置
2 关键部件参数确定
    2.1 除草辊关键参数
    2.2 除草辊的运动特性
    2.3 辊笼式中耕除草机主要技术参数
3田间试验

(6)城市污泥腐殖土活性物质鉴定及复配水稻育秧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生活污泥研究现状
        1.1.1 生活污泥概述
        1.1.2 国内外对生活污泥处理现状
        1.1.3 污泥农用的优势及限制因素
        1.1.4 生活污泥作为有机质土壤的可行性
        1.1.5 国内外污泥农用的概况
    1.2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概述及育苗材料研究进展
        1.2.1 水稻生产概述
        1.2.2 旱育秧的优势及问题
        1.2.3 新型水稻育秧土的研究进展
    1.3 生活污泥作为新型土壤基质的探索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植物材料
    2.3 主要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室内污泥腐殖土活性物质试验
        2.4.2 田间腐殖土改良剂试验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种子萌发影响
    3.2 污泥腐殖土活性粗提物对抗逆酶的影响
        3.2.1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植株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3.2.2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植株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3.2.3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植株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3.2.4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影响
        3.2.5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植物肉桂酸-4氢化酶的(C4H)影响
        3.2.6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对植物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的影响
    3.3 污泥腐殖土粗提物中活性物质分离
    3.4 污泥腐殖土活性物质鉴定
    3.5 污泥腐殖土活性物质对水稻种子α一淀粉酶影响
    3.6 复配改良剂腐殖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7 复配育秧腐殖土对水稻幼苗抗逆酶的影响
        3.7.1 水稻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3.7.2 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3.7.3 水稻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7.4 水稻幼苗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3.8 复配改良剂后水稻育秧腐殖土的土壤酶活性
        3.8.1 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8.2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8.3 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9 复配改良剂对腐殖土养分含量及pH影响
        3.9.1 对水稻育秧腐殖土的养分影响
        3.9.2 对水稻育秧腐殖土pH的影响
    3.10 污泥腐殖土配方改进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11 污泥腐殖土配方改进后对水稻幼苗抗逆酶的影响
        3.11.1 对水稻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11.2 对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11.3 对水稻幼苗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
        3.11.4 对水稻幼苗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3.12 污泥腐殖土配方改进后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12.1 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影响
        3.12.2 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3.12.3 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
    3.13 污泥腐殖土配方改进后对土养分含量及pH值的影响
        3.13.1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13.2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 讨论
    4.1 污泥腐殖土对植株影响概述
    4.2 复配改良剂腐殖土育秧效果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利用菇渣制作有机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作物育苗基质的研究进展
        1.1.1 矿物资源用作育苗基质
        1.1.2 有机废弃物用作育苗基质
        1.1.3 有机废弃物与矿物质混合用作育苗基质
        1.1.4 育苗基质的选材
    1.2 水稻壮秧标准
    1.3 有机水稻种植现状
    1.4 有机水稻育苗技术要点
        1.4.1 病虫害的防治
        1.4.2 苗期管理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点
        2.1.2 供试土壤
        2.1.3 供试物料
        2.1.4 供试作物
    2.2 试验设计
        2.2.1 水稻育苗基质的配制
        2.2.2 育苗及管理
        2.2.3 取样时间及方法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供试材料的测定
        2.3.2 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水稻秧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2.3.4 水稻秧苗生理指标及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
        3.1.1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的容重
        3.1.2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的最大吸水量
        3.1.3 基质容重与基质最大吸水量之间的关系
        3.1.4 不同配比的有机育苗基质的孔隙度
        3.1.5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的失水率
        3.1.6 基质失水率与失水天数之间的关系
        3.1.7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pH的变化
        3.1.8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的有机质含量
    3.2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出苗率和秧苗密度的影响
        3.2.2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对水稻秧苗地上部分的影响
        3.2.3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地下部分的影响
        3.2.4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壮苗指数的影响
        3.2.5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根冠比的影响
    3.3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3.3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3.5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7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4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3.4.1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氮含量的影响
        3.4.2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磷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配比有机育苗基质对秧苗钾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双季机插稻研究进展
        2.1 双季机插稻生长发育特点
        2.2 机插稻高产栽培及群体调控措施
        2.2.1 育秧方式对机插稻生长的影响
        2.2.2 移栽秧龄对机插稻生长的影响
        2.2.3 磷钾肥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2.4 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稻生长的影响
        2.2.4.1 氮肥用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2.4.2 氮肥施用比例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2.5 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3 水稻在增密减氮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1.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1 产量
        1.1.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1.1.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1.2 产量构成
        1.2.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1.2.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2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的影响
        2.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的影响
        2.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的影响
    3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4.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4.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5.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1.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2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1.3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4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1.5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1.1 结论
    1.2 创新点
    1.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
    2 水稻生产概况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2.3 河南省水稻生产概况
    3 机插水稻栽培研究进展
        3.1 水稻栽培方式概况
        3.2 机插稻栽培研究进展
        3.3 籼、粳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思路
        5.2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的影响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的影响
        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生育期
        3.2 关于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产量形成
        3.2 关于机插稻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3.3 关于机插稻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阶段单茎和群体干物重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2.3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
        2.4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得比例及其变化
        2.5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叶、茎、鞘干物质量的输出和转化特点
        2.6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生产
        3.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特征
        3.3 不同播期机插稻的光合物质生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品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2.2 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
        3.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RVA谱特征值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播期与品种类型综合研究与利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区域规划
        2.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适宜播期规划
        2.3 籼、粳机插稻综合生产力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机插稻合理播期及适宜品种的区划
        3.2 关于机插粳稻的生产优势
        3.3 关于河南省稻作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势
        3.4 关于机插粳稻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
        3.5 关于“籼改粳”深化发展的探讨
    4 结论
        4.1 品种区划
        4.2 适宜播期
        4.3 粳稻生产优势
        4.4 粳稻生长特征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1.1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类型区划
        1.2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合理播期
        1.3 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1.4 播期影响下机插稻品质特征
        1.5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利用
    2 讨论
        2.1 关于河南地区适宜机插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2.2 关于河南不同生态区品种类型的选择
        2.3 关于河南地区机插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确定
        2.4 关于豫南稻区”籼改粳”
    3 创新点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的研究概况
        2.2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3 播期效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4 补偿效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5 稀植效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总体变异
        2.2 产量
        2.3 产量构成因素
        2.4 穗型特征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产量差异
        3.2 关于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构成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生育期和日产量
        2.2 产量与生育期、日产量的相关关系
        2.3 生育进程与阶段生长时间
        2.4 有效积温和太阳辐射积累量
        2.5 日均温度和日辐射总量
    3 讨论
        3.1 关于生育期和日产量
        3.2 关于有效积温和太阳辐射积累量
        3.3 关于日均温度和日均太阳辐射积累量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蘖动态特征
        2.2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2.3 单茎特征
        2.4 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2.5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单茎干物重
        3.2 关于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群体干物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机械化种植对水稻株型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型特征
        2.2 茎杆物理特性与倒伏
    3 讨论
        3.1 关于水稻株型特征
        3.2 关于水稻茎秆特征与抗倒伏能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
        2.2 关于植株阶段氮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
        2.3 关于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2.4 关于水稻氮素转移特征
        2.5 抽穗后氮素积累量和各器官氮素转运量与产量的关系
    3 讨论
        3.1 关于水稻氮素积累特征
        3.2 关于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特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米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米质性状的总体变异
        2.2 加工品质
        2.3 外观品质
        2.4 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
        2.5 水稻淀粉RVA谱特征
    3 讨论
        3.1 加工品质
        3.2 外观品质
        3.3 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械化水稻种植方式对后茬小麦生产的影响
        2.2 不同机械化水稻种植方式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1.2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特征
        1.3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1.4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株型及抗倒伏特征
        1.5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1.6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米质性状
        1.7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周年粮食生产特征
    2 讨论
        2.1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综合生产力评价
        2.2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增收效益探讨
        2.3 因种配套适宜机械化种植方式
        2.4 因时、因地推广机械化种植方式
    3 创新点
    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植物动力2003对水稻壮秧效果的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D]. 安之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五谷丰素对南宁水稻品种“百香139”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孙可心.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植物免疫诱导剂诱导水稻抗立枯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马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3ZF-1200型辊笼式中耕除草机关键机构及参数确定[J]. 熊文江,隋新,王深研,王玉鑫,房欣. 现代化农业, 2019(12)
  • [6]城市污泥腐殖土活性物质鉴定及复配水稻育秧土效果研究[D]. 牟鹏举.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7]利用菇渣制作有机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D]. 于丽双.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8]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章起明.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9]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D]. 孙建军. 扬州大学, 2017(12)
  • [10]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D]. 邢志鹏. 扬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2003年植物动力学对水稻壮苗作用的初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