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照顾”你的孩子——哈佛的自我教育启示录

不要“照顾”你的孩子——哈佛的自我教育启示录

一、千万别“管”孩子——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延涵[1](2020)在《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早在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就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但是它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学生自杀年龄的低龄化以及校园暴力频发再次给我们加以警醒,生命教育的实施已经刻不容缓。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要素,这对我们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课本中究竟存在着哪些生命教育要素?大陆和台湾的小学语文课本又有着什么不同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依据前人的经验,把生命教育要素分为四个主类目:生命成长教育、生态教育、生死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并把这些主类目细分为各项次类目,根据这些类目进行研究。通过这四个主类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九个次类目,研究者对大陆人教部编版和台湾康轩版在频度、年级分布、主题和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大陆和台湾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如:两岸教科书中蕴含生命教育要素的比例相差不大,部编版为22.1%,康轩版为26.7%。但是在具体的类目分析中发现大陆较为重视生死教育,其次是生命价值教育。而台湾则最为重视生命价值教育,其次是生态教育。并由此给出了以下建议:1.选文应更有系统性,体现更明确的生命教育理论逻辑。编制选文更加系统,比例更加均衡且年级间更有衔接性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2.选文应更有人性关怀。在进行教材选编时,应减少对死亡事实、意义和价值的描述,增加如何面对死亡、调适自己的内容,真正地实现人性关怀;3.选文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应该注意要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及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文章,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朱天一[2](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沈鹏晶[3](2019)在《石黑一雄小说的创伤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黑一雄是一位着名的日裔英籍小说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被列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作家以国际小说家自居,不仅致力于为不同国籍的人写作,还为不同时代的人写作,希望在文学空间里探讨人性问题。本文运用创伤理论的方法研究他的八部小说,以欧洲创伤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弗洛伊德、卡鲁斯、赫尔曼等人的创伤研究,表明研究创伤需要关注创伤事件、创伤症状以及创伤治愈。首先论述的是创伤的本质,从创伤是如何烙印在受创主体脑海中到如何运作和重构,而主人公的个人创伤又会折射出国家的、社会的创伤,创伤事件的影响不会终止于创伤当事人,它会隐秘地“传递”给后代,围绕记忆和遗忘探讨创伤本质有助于分析人物对创伤的反应;其次从内容(创伤主题)和形式(创伤叙事)两个方面探讨小说中的创伤,通过罗列各个群体(男性、女性、孩童)中受创主体的表现以及他们所产生的错位感来呈现人物的创痛,同时主体的创伤还会表现在空间意象和其他意象中,由受创者的叙述也可以检视他们受创的过程。接下来,论文的论题从对文学文本的研究过渡到对文学社会意义的讨论,石黑一雄借助文本的叙述表现自己的文化思考,认为有担当的作家会直接介入当下的社会问题,给出疗愈良方,再由“国际化”写作表明作家关注全人类的文化立场;最后笔者通过以上两部分总结出三个疗愈的途径,即建立自主权、建立新联系、履行特殊使命,音乐疗法在人物恢复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创伤主题为核心,试图讨论的是石黑一雄作品的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在作品中,作家为文本人物指出了疗救之路,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创伤问题也有参考作用。总之,这些以创伤主题为聚合点的作品表现了石黑一雄对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反映出其文学写作的社会意义。

郝美丽[4](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孙博,曾晓文[5](2019)在《中国芯传奇》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情缘花开1袁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罗伯特·墨菲教授的办公室。秘书告诉他,罗伯特在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里。他走进了教堂,看到罗伯特正坐在那儿沉思冥想,便悄悄坐到了他后排的位置上。过了一会儿,罗伯特转过头来,袁焜立即做了自我介绍。罗伯特50多岁年

高速平[6](2017)在《D.H.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及其文学表征》文中认为D.H.劳伦斯(1885-1930)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广泛研究,其论着和散文相对来说关注度较低,然而正是在其论着和散文中他诠释了"完整自我"这一轴心思想。本论文通过爬梳劳伦斯的论着和散文,发掘整合了其"完整自我"观。其"完整之人"是直觉感知和理性认知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能够与其他生命和宇宙本源建立活的连接的人。这种自我观不仅深刻影响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广泛影响了他对社会、文化、自然、政治和宗教等的思考,因此构成了其轴心思想。这种自我观还影响了其艺术观和小说创作,其小说特征,如常见主题、常用题材、人物塑造、情节特点、空间设置和叙事策略无不寓含着其"完整自我"观。也就是说,劳伦斯对人之此在、人之本质和人之价值的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完整自我"观与其艺术观和小说特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把握了劳伦斯对"完整自我"的诠释和对"完整活人"的追求,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哲学思想和小说特征。"做个完整活人"是劳伦斯和众多小说人物的最高追求;在他看来,"人的最大胜利就是最完整地活着"。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与其他生命和宇宙本源建立活的关系,因为人的此在是与其他生命和宇宙本源的有机共在,人的生命来自与全部存在体的活的连接,而自主意识与交感意识的两极共在则为这种连接的可能性提供了物质基础。本论文第一章主要梳理和整合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内涵。由于劳伦斯对"完整自我"的探究和诠释主要是基于现代人的自我分离这一事实,因此第二章重点论述其小说对现代人自我分离的揭示和他对分离之因的剖析。第三章集中考察他对"自我实现"的探寻,并阐明其所寻之路与其"完整自我"观的内在关联。如果说第二三章主要是从小说主题和题材来阐释其"完整自我"的轴心地位,那么第四章则通过考察小说其他特征与其"完整自我"的契合之处,来阐明其"完整自我"观对其艺术观和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对"完整自我"在劳伦斯思想和作品中的轴心地位作出整体性展示。

刘霞云[7](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孙韵[8](2016)在《基于翻译专业研究生英汉笔译语料的译文评析及教学法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释意学派认为,翻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达。释意翻译应在篇章层面进行,将语言知识与认知补充相结合,才能产生有效的交际意义。该理论自诞生以来,广泛运用于口译与笔译实践,并且对翻译教学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借助释意理论作为基准,借鉴语料库分析方法,对翻译专业研究生英汉笔译语料进行分析,评估学生笔译能力发展现状,探究笔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笔译能力的途径。同时,本研究也试图将学习者语料分析与笔译教学直接结合,以期丰富相关研究,为笔译学习与教学提供参考。研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英汉笔译作业及译文为语料,进行系统性整理,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辅助,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译文评析与能力评估。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低水平两组,依照释意学派关于翻译过程和翻译层次的理论,通过语料分析与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脱壳能力与篇章能力。结果显示,高、低水平两组学生在原语文化理解、课外语言积累、长难句脱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差距最为明显。但是,不论水平高低,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整体性的特征和共同的问题。这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脱壳、表达能力,但表达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理解能力。理解上的短板在于原语文化的缺乏,表达方面受限于脱壳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些学生已形成初步的篇章意识,但在实践中对于篇章的把握还不够理想。上述分析总结了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英汉笔译能力发展现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笔译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因此,在上述基础上,本研究将上述发现与笔译教学实相结合,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释意学派翻译教学理念,以学生实际能力发展作为建构基础,以培养功底扎实、知识广博的译者为目标,针对笔译教学方法设计提出了建议。

郭雯[9](2015)在《科学选择的伦理思考 ——克隆人科幻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人造人的愿望由来已久,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描写。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浮士德》玻璃器皿中的人造人,以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改造与创造的愿望。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科技革命的兴起,克隆人逐渐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题材。克隆人是指依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诞生的人,通俗而言即无性繁殖的人,克隆人科幻小说就是以这个“基因复制”的新型生命体为题材的科幻作品。科技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的传统定义,如今,人类从自然选择的人发展为科技介入后非纯粹的生物人,而克隆人等新型人类使科学、伦理、社会与人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克隆叙事不仅在科幻的外壳之下反映了当代科技异化和人的物化,而且通过对科技未来与人类自身的寓言式书写,聚焦于科技对人类伦理的潜在威慑力,包括家庭人伦、人际观念、道德意识、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因此,科技的伦理思考与构建在当代高科技语境下更为重要。为了探讨克隆人对人类伦理的影响和启示,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克隆人科幻小说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围绕克隆叙事中所体现的各种伦理问题,解读克隆人科幻小说的科学寓言及道德隐喻。论文选择了欧美和亚洲的十六部经典或畅销的克隆人科幻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克隆人身份研究为主线,根据克隆人所处的不同伦理环境进行分类,具体探讨克隆人与自然人、克隆人个体与群体、克隆人乌托邦中的伦理问题。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发展与科幻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梳理克隆人科幻小说产生背景和克隆人的身份特征,为论文的展开提供基本依据,并做出论述铺垫。首先,论文回顾了“人造人”经典小说《弗兰肯斯坦》,它是西方工业革命之下的道德寓言。虽然小说并非克隆人科幻小说,但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使“认识你自己”的千古追问成为科技时代人类的重要命题。在“弗兰肯斯坦综合征”的伦理思索中,论文立足于克隆叙事,继而将讨论延伸至现代高科技的伦理环境中。现代机器、知识和科技模糊了主客体之间的清晰界限,可以不断解构、改造和衍生主体。因此,克隆人“似人非人”的身份成为新型的“斯芬克斯之谜”。基于《人的复制》、《克隆人》和《无性人》等作品分析,论文探讨了其中的主要伦理问题。总体而言,克隆人颠覆了人是目的的伦理价值体系,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峙,引发了伦理恐慌。第二章主要在克隆人与自然人共存的伦理环境中,探索克隆人在自然人社会中引发的伦理混乱与身份困境,通过人类“原本”与克隆人“摹本”的对立,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我是克隆人》和《秘密》情节相似,克隆人技术满足了造物主的克隆情结,却无法使“复制品”与其“原版”和平共处。克隆“母女”之间存在着人伦定位不清和乱伦禁忌等问题,增加了身份诉求的难度。《千万别丢下我》讲述了克隆人作为器官捐献者的人生与宿命,小说中的“黑尔舍姆”学校与克隆人表面看似正常,实际上,克隆人作为“他者”在“似家非家”、“似人非人”的叙事中映射出克隆人技术的非理性,克隆人通过死亡完成伦理选择正是作品的悲怆之处。《巴西来的男孩》、《分身》和《第三个孪生子》以克隆人身世之谜与犯罪为伦理主线,解构身份伦理结是侦破扑朔迷离的案件之关键,作品探讨了伦理环境与伦理身份的密切关系,以及成长环境与后天教育对人的影响。《云图》和《追捕克隆人》中自然人与克隆人的对立隐喻了人类社会主奴关系和等级制度,体现了克隆人在自然人社会同化过程中的困境。通过克隆人对人类现有伦理秩序的冲击以及身份的物化,人类必须重新思考对科学的伦理选择、对生命尊严的扞卫。第三章立足于克隆人个体与群体共存的伦理环境,主要分析《迟暮鸟语》、《克隆生命》和《九条命》三部作品。通过克隆人个体在克隆人群体中的身份诉求与人性回归,论文将深入探讨科技和文化语境下的“复制”内涵。群体的复制与自然人个体克隆不同,克隆人群体产生了永恒的相似性,使人沦为千人一面的类像和符号,消解了人的本体意义,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人类身份危机。作品虽然也描写了乱伦禁忌、克隆人个体的身份诉求与生存困境,但是,克隆人群体的伦理有别于自然人的伦理,个体与群体的对立实际上暗示了人类失去人性因子后,会对整个伦理体系有何影响。论文不仅论述了克隆人群体的相似性、与传统迥异的伦理和个体的身份重构,而且进一步思考“复制”在高科技文化语境下的认知。克隆人的类像不仅从生物学意义上体现了多样性的消失,而且在文化意义上体现了谨防大众化的忧思。第四章在克隆人的乌托邦伦理环境中,主要分析反乌托邦小说《美妙的新世界》和批判式乌托邦小说《三号解决方案》,通过乌托邦的叙事,讽刺和批判了大规模机械复制的时代,表达了重构人类伦理秩序的愿望。经典小说《美妙的新世界》描写了生物技术发达的消费社会中人类被异化为麻木的类像、文明被扼杀、政治有悖于伦理,揭示了技术控制之下人类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三号解决方案》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思想实验,希冀在人类濒临灭亡的生态末日之际建立一个由克隆人、同性恋为主的乌托邦,但仍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宣布了克隆人并非最终拯救世界的完美方案。两部作品表面上体现了强大科技的无所不能,实际上以讽喻形式指出克隆人的乌托邦社会并不符合我们时代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规范。因此,从乌托邦的建构走向反乌托邦的主题实则批判了逾越人类认知底线的科技,警告人们必须实践人类的伦理道德,维护传统家庭与社会。通过克隆人在三种伦理环境中的研究可以发现,科幻小说的反思性与批判性始终贯穿其中,当代的伦理问题已不仅是理性缺失的问题,更是理性异化的问题,即工具理性将人异化为物,从而使科学选择的本质仍体现于人类的伦理选择之中。克隆人不同于机器人、外星人、异类生物等题材,无论从外形还是心理上克隆人都最接近人类。他既是基因工程的科技产物,又是拥有伦理意识的主体,其身份体现了双重性、含混性、重复性等不确定性。克隆人的产生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身份难题与伦理恐慌,而且导致个体生存悖论。同时,克隆叙事通过克隆人是否具有理性、伦理选择、道德判断、情感、创造力等人性因子的描写,以镜像来反观科技时代人类的异化、身份危机与生态危机。克隆人科幻小说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教诲功能与深刻的人文关怀,任何在人类文化语境中的活动和行为,包括一切科学选择都不可完全脱离价值与伦理,因此,克隆人科幻小说在高科技语境下更具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在被陌生化的文本伦理环境中,读者参与其中,认知未来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关联性,解读寓言式的预见、类比、隐喻和批判,感悟科幻对人类当代与未来科技时代的道德教诲。克隆人科幻小说中的多重伦理空间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选择的伦理维度,即科学选择必须有伦理意识的介入,其本质还是伦理选择,必须符合人类普遍伦理与道德规范。否则,任何逾越人类认知底线的技术产物都会使人类社会走向它的对立面。

徐少林[10](2014)在《中国农村调查(上)》文中指出编者的话看懂中国农村,才能看懂中国!对于这句话,只要是地球上的人类应该都不会予以否认乃至质疑。然而,事实是可供人们看农村的媒介少之又少,虽然报刊、电视、网络、图书等形成了信息爆炸时代,但涉及农村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在少数,研究农村的专家学者也不能说是凤毛麟角,干农村基层工作的公务员更可称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真正引发广泛关注的有关农村的新闻、调研、理论性作品却少之又少。本文作者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业记者。对农民的认同感,对记者职业的使命感,以

二、千万别“管”孩子——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万别“管”孩子——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1)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命教育的源起与发展
    (二)生命教育的相关概念
        1.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2.生命教育的内涵
        3.生命教育的要素
    (三)海峡两岸语文教科书背后的课程理念
        1.大陆语文教科书的课程理念
        2.台湾语文教科书的课程理念
        3.分析与思考
    (四)大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
    (五)对于大陆与台湾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要素的讨论
    (六)台湾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研究现状
    (七)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技术路线
    (五)分析类目
        1.分析类目的制定
        2.分析类目的逻辑关系
四、结果分析
    (一)生命成长教育
        1.个体的生命成长
        2.动物的生命成长
        3.植物的生命成长
    (二)生态教育
        1.爱护动植物
        2.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生死教育
        1.生命救助
        2.死亡教育
    (四)生命价值教育
        1.积极的人生态度
        2.生命意义
五、结论
    (一)两岸教科书生命教育要素的异同
        1.生命成长教育
        2.生态教育
        3.生死教育
        4.生命价值教育
    (二)建议
        1.选文应更有系统性,体现更明确的生命教育理论逻辑
        2.选文应更有人性关怀
        3.选文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意象(一)——“影”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意象(四)——黑斑、黑洞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1. 时间与黑暗
        2. 空间与黑暗
        三、黑暗与人事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二、远因:从“无明”始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人名索引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石黑一雄小说的创伤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作家及作品简介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一、追述创伤的本质——记忆与遗忘
    (一) 创伤理论及书写创伤
        1. 创伤理论的梳理
        2. 书写创伤
    (二) 创伤记忆与受创主体
        1. 创伤记忆的运作
        2. 受创主体的表征
    (三) 受创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2. 家庭原因
    (四) 创伤的结果
        1. 代际创伤的内容
        2. 创伤代际的接受者
        3. 创伤代际的拒绝者
二、走进创伤的世界——呈现与叙述
    (一) 呈现创伤:受创者的双重世界
        1. 在现实中忏悔过往
        2. 在错位中找寻自我
        3. 在记忆中罗列群像
    (二) 叙述创伤:受创者的无序世界
        1. 叙事特征
        2. 叙事方式
    (三) 隐喻创伤:创伤的空间意象及其他意象
        1. 空间意象
        2. 其他意象
    (四) 文学叙述与文化思考
三、走出创伤的阴霾——疗愈与和解
    (一) 救赎与疗愈
        1. 身份认同及重新构建
        2. 音乐疗愈
    (二) 告别与新生
        1. 建立自主权
        2. 建立新联系
        3. 履行特殊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原文简介
        1.1.1 原文作者简介
        1.1.2 原文内容简介
        1.1.3 原文文本特点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4.1 功能语境理论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5.1 情景语境重构
        5.1.1 要素增减
        5.1.2 要素转换
        5.1.3 要素替代
        5.1.4 要素重组
    5.2 文化语境重构
        5.2.1 异化
        5.2.2 归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D.H.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及其文学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
        国内研究
        国内外对"自我"的研究
    0.2 研究思路
    0.3 论文结构
第1章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
    1.1 "完整自我"的内涵
    1.2 "完整自我"的依据
第2章 劳伦斯对"自我分离"的揭示
    2.1 小说人物与自己、他人和自然的分离
    2.2 劳伦斯对分离之因的剖析
第3章 劳伦斯对"自我实现"的探求
    3.1 社会改革与"自我实现"
    3.2 两性关系与"自我实现"
第4章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4.1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与其直觉艺术的契合
    4.2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与其小说特征的契合
结论
劳伦斯作品名简称对照表
引用文献

(7)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基于翻译专业研究生英汉笔译语料的译文评析及教学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1 引言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释意学派理论与翻译过程
    2.2 翻译的层次
    2.3 学习者语料库与语料研究
    2.4 翻译教学方法
    2.5 理论基础小结
3 实证研究
    3.1 研究综述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设计
        3.1.3 研究对象的选择
        3.1.4 语料整理
    3.2 定量研究
        3.2.1 研究设计
        3.2.2 考察点的选取与分类
        3.2.3 量化分析
    3.3 定性研究
        3.3.1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3.3.2 篇章意识与能力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4.1.1 笔译实践能力
        4.1.2 习惯与态度
    4.2 对翻译教学的建议
    4.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考察点列表
附录3 考察点正误统计原始表
附录4 作业语料

(9)科学选择的伦理思考 ——克隆人科幻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克隆人科幻小说的发展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克隆人科幻小说与克隆人的身份
    第一节 科技发展、科学幻想与“人造人”
        一、科技与科幻的关系
        二、《弗兰肯斯坦》和“人造人”题材的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克隆人
    第二节 克隆人的身份——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一、克隆人的先天身份:“科学选择”的产物
        二、“我是谁”:“科学人”的伦理困惑
        三、克隆人的目的性与工具性
        四、克隆人的技术风险与伦理恐慌
第二章 克隆人与自然人共存:伦理混乱中的身份诉求
    第一节 新型家庭模式:传统伦理的颠覆
        一、造物主的克隆情结
        二、模糊的人伦定位
        三、新时代的乱伦禁忌
    第二节 克隆人在自然人社会中的身份认同
        一、克隆人在反叛中的同化
        二、双重伦理准则下的选择
        三、克隆人的身份转化与困境
    第三节 身世之谜与解迷
        一、犯罪与伦理混乱
        二、伦理身份的变化与身份探查
        三、破案与身份确立
    第四节 克隆人与自然人的冲突与互动
        一、二元对立:主奴关系和身份等级
        二、克隆人与自然人的互涉:镜像与衍生
        三、无法逾越的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章 克隆人个体与群体:复制与身份隐喻
    第一节 类像与消失的多样性
        一、克隆人群体的出现
        二、千人一面的相似性
        三、克隆人群体的伦理
    第二节 克隆个体与克隆群体的对抗:对“自然人”的身份构建
        一、人性的呐喊:解救人类
        二、认识自我的动机:对身份的渴望
        三、构建自然人的身份:回归人类
    第三节 克隆人:作为“复制”的认知
        一、寻找真实:原本与摹本的文化寓意
        二、“科学选择”时代的身份危机
        三、寻找平衡的伦理关系:集体与个人、整体与个体
第四章 克隆人与社会:乌托邦抑或反乌托邦
    第一节 科技异化之下的“新世界”
        一、陌生化的典型环境
        二、典型人物与伦理主体的异化
        三、生物学与消费社会:科学意识的未来呈现
    第二节 反乌托邦主题对乌托邦的消解
        一、感官电影:对“快感”文化的批判
        二、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去异化的讽喻
        三、政治与伦理的背离:对技术控制的反思
    第三节 克隆人方案:批判式乌托邦
        一、女性主义视角
        二、新社会、新身份:未知伦理模式的探索
        三、秩序的重构:科学的伦理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农村调查(上)(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清村账”清出的蹊跷
    1.
    2.
    3.
    4.
    5.
    6.
第二章李家村的土地纠纷
    1.
    2.
    3.
    4.
    5.
    6.
第三章安城镇的村委选举疑案
    1.
    2.
    3.
    4.
    5.
第四章青石村的村民自治
    1.
    2.
    3.
第五章民选村官为何走了麦城
    1.
    2.
    3.
    4.
    5.
第六章 “小问题”为何成为大官司
    1.
    2.
    3.
    4.
    5.
第七章丁马村的“三不像”
    1.
    2.
    3.
    4.
    5.

四、千万别“管”孩子——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D]. 李延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3]石黑一雄小说的创伤主题研究[D]. 沈鹏晶. 云南大学, 2019(03)
  • [4]《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中国芯传奇[J]. 孙博,曾晓文. 百花洲, 2019(02)
  • [6]D.H.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及其文学表征[D]. 高速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7]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基于翻译专业研究生英汉笔译语料的译文评析及教学法探究[D]. 孙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9]科学选择的伦理思考 ——克隆人科幻小说研究[D]. 郭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中国农村调查(上)[J]. 徐少林.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4(05)

标签:;  ;  ;  ;  ;  

不要“照顾”你的孩子——哈佛的自我教育启示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