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和建筑的强制保护

历史街区和建筑的强制保护

一、强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邸小松[2](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黎淑翎[3](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陈月[5](2020)在《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居住型历史街区是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为主体的文化遗产类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更在于两者在时空历史上的长期积淀与合并,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的空间结构与场所精神。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社会经济进程、文化商品化浪潮以及普遍“绅士化了的”城市发展战略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避免了大规模物质更新的街区,依旧陷入了“物质空间衰败-原住居民流失-旅游商业扩张-生活空间萎缩-原住居民继续流失”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物质性干预为主,缺乏应对活态遗产兴衰周期的社会发展政策。面对数量庞大的危旧民居与老年贫困人口,仅靠有限的保护资金“外部输血”,无法扭转地方社会的整体衰落趋势。如何通过社会维度的保护干预管理及其介入标准体系的构建,为恢复和强化地方社会的“内部造血”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基于10个综合研究案例的社会调查分析与内在规律探索,引入并改造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IA)体系。并且,通过1个深入研究案例的实证应用,论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这不仅包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影响“监测、分析与管理”,而且还包括日常的遗产监测与维护。最终,通过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维护,重构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效互惠机制,以期实现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而言:(1)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提取居住型历史街区作为地方社群日常生活场所的“人口、住房、设施、产业、关系”5大要素。然后,横向分析各要素的类型与特征,纵向归纳各要素的历史演化规律。最后,引入与5大要素相对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提出针对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在解析其共性化“生命历程”的基础上,构建其作为开放式“小型人居系统”的“社会+空间”演化模型。(2)在体系构建部分:首先,基于10个案例的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保护干预策略设计、以及地方社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得出“保护干预-社会结果”的“SIA框架”;其次,通过既有经验借鉴、专业术语衔接与居民需求调查,构建“SIA指标矩阵”、“SIA指标简表”以及“SIA指标详表”。这分别对应保护规划评估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SIA工作“检查表”;最后,将一般性的SIA程序与保护规划过程相结合,深化每一个步骤的SIA内容,解析参与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SIA的主体与机制。同时,基于全范围的文献检索与方法评述,梳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菜单。并基于对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选取其中的“情景规划”和“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方法适用性改造。(3)在实证研究部分,应用本文构建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对平江历史街区开展规划实施前的“方案评价”与规划实施后的“绩效评价”。首先在方案评价中,聚焦旅游开发背景下,不同的设施布局方案与游客步行交通可能对住区安宁造成的影响。具体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大数据采集、GIS软件与智能体仿真软件,模拟两个备选方案的设施布局与穿越式交通情况,从而辅助最优方案的选择。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还提出了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安宁化的规划设计策略;其次在绩效评价中,聚焦历史保护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具体基于“迁居行为”与“迁居意愿”相分离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指标评价与多元回归模型的技术方法,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与迁居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然后,分析政府与居民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得出地方居民丧失通过市场机制快速改善自身住房条件的“机会成本”的结论。最后,回归生命周期理论,得出降低自主更新动力、阻碍要素健康流动、固化路径依赖的产权制度壁垒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产权制度创新下的人口疏散和引入策略,以及基于“更新单元”划定的规划行动计划、社会政策保障与空间设计示例。(4)在结论与展望部分,首先,总结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效果、主要社会影响产生的机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与机制的社会发展政策。其次,归纳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提炼了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要素与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证案例的方案评价与绩效评价中,从而论证了该技术方法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充实研究案例、完善技术方法与拓展研究内容的展望,并提出对典型案例进行长期跟踪的研究计划,以期形成从“截面”到“历时”的深入研究案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2020)在《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4号《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于2020年9月24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陈阳[7](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王雪[8](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勾娜[9](2020)在《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街区是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现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等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也是颇值得注意的。本文选择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七个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即长沙市太平街、潮宗街,岳阳市洞庭南路、陆城南北正街,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沙湾历史街区,永州市柳子街。本文在界定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各街区及其资源,认为其历史文化、教育、科学价值,是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其次,从理念影响、价值驱动、需求推动的角度论述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再次,从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认为其开发利用模式有两种:政企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其中,政企主导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永州柳子街)和企业主导型(凤凰古城历史街区和沙湾历史街区);政企合作型可分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型(长沙太平街、潮宗街和岳阳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政府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型(岳阳陆城南北正街)。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行阐述,并总结了这些街区开发利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本文综合考察,认为七个街区的开发利用有如下问题: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协调;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针对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趋势,为问题解决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从开发利用入手,为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刘珈毓[10](2020)在《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历史片区中的建成遗产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空间形态以及精神内涵。随着遗产保护观念的逐渐深化,建成遗产这一语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将遗产保护的关注点从保存本体逐渐转向保护本体及环境,从对“精英式”遗产的推崇转向“一般性”遗产的关注,从对特定价值的阐述到对综合价值的挖掘。伴随着快速城市化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纵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丰富成果但是城市历史片区仍旧面临着开发过度与特色迷失的困境,历史遗存在单一静态的保护观念及手段之下,同大规模粗犷的地段更新一起造成了城市历史片区空间品质持续下降,片区风貌趋于同质,历史遗存屡遭破坏,这些日益严重的现象使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已无法适应当下遗产保护与城市共生共荣的语境。今天,城市发展从传统的增量扩张开始转向城市建成领域的环境品质提升,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历史片区而言,优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空间,挖掘和传承文化特色,于是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了当下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新要求。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巨大机遇的双重身份的西安,面临着城市历史片区空间活力提升、文脉延续等重要使命。位于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回坊片区,是明城区乃至整个西安市中都较为特殊与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作为内城重要的历史片区,其不仅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的地方,至今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空间特质,与城市的其他片区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呈现出历史与当下,遗产与生活交织叠加的状态。本研究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建成遗产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向,试图以建成遗产理论为视角梳理并整合分析历史片区的遗产辨识及其价值认知的框架,并且以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为研究对象,整理了回坊片区的历史脉络与空间发展并客观描述了其社会与空间环境的现状,而后对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进行辨识并对其建成遗产的要素进行分类及特征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形态、生活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呈现,揭示当下历史片区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的矛盾,进而探索出符合历史与当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生的城市建成遗产辨识的路径与方法,并对内城建成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进行展望,为后续建成遗产保护、空间建设发展与环境品质提升等提供基础资料以及新的思路。

二、强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1.5.2 比较研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3.1 立法目的
        2.3.2 管控范畴
        2.3.3 规制尺度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2.5.1 文本结构
        2.5.2 索引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用途管制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3.6.1 辅助用途
        3.6.2 释放标准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位规则
    4.1 关键指标释义
        4.1.1 体位
        4.1.2 楼板面积
        4.1.3 容积率
        4.1.4 密度规则
        4.1.5 院规则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4.2.1 总体目标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4.4.2 奖励区划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牌管控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5.2.1 “标牌”的定义
        5.2.2 标牌的分类
        5.2.3 标牌与分区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停车管理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6.2.5 片区停车共享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7.1.4 违法与处罚
        7.1.5 法律语言
        7.1.6 区划的适应性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7.2.1 特别规定
        7.2.2 修订或修改
        7.2.3 免除
        7.2.4 例外
        7.2.5 必要性与问题
    7.3 裁量机制
        7.3.1 施行机构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7.3.4 变通
        7.3.5 特别许可
        7.3.6 区划修正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比较借鉴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8.3 创新与特色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5)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问题: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地方社会衰落
        1.1.2 思想转型:重视原住民权利与地方社会发展
        1.1.3 研究兴起:历史保护干预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际遗产保护思想变迁
        1.2.2 我国历史保护体系演化
        1.2.3 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1.2.4 总结评述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社会影响
        1.3.2 社会影响评价
        1.3.3 居住型历史街区
    1.4 研究案例选择
        1.4.1 选择标准
        1.4.2 选择结果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属性与生命周期规律
    2.1 社会空间属性解析
        2.1.1 本质属性:地方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所
        2.1.2 固有属性:地方社会活力的生命周期性
        2.1.3 特有属性:地方社会演变的系统开放性
    2.2 社会空间要素的横向类型与特征
        2.2.1 评价要素提取
        2.2.2 核心人口要素
        2.2.3 主体住房要素
        2.2.4 配套设施要素
        2.2.5 嵌套产业要素
        2.2.6 结构性关系要素
    2.3 社会空间要素的纵向历史演化规律
        2.3.1 人口要素的周期性迁移与置换
        2.3.2 物质要素的周期性老化与更新
        2.3.3 产业要素的周期性升级与淘汰
        2.3.4 关系要素的周期性聚散与重组
    2.4 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2.4.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2.4.2 人口变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4.3 物质老化:建筑与设施的寿命
        2.4.4 产业兴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4.5 住区更新:邻里生命周期理论
    2.5 生命周期理论构建
        2.5.1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2.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共性历程
        2.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2.6 第二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框架
    3.1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历史保护SIA原理
        3.1.1 历史保护干预:延长或恢复街区的优势生命阶段
        3.1.2 社会影响评价:辅助保护干预维护地方社会发展
        3.1.3 技术方法体系:指标监测、问题分析、干预管理
        3.1.4 框架构建思路:问题调查、目标制定与策略设计
    3.2 基于“问题”调查的SIA分析要素提取
        3.2.1 案例调查概述
        3.2.2 人口红利流失的分析要素
        3.2.3 住房条件恶化的分析要素
        3.2.4 设施供给不足的分析要素
        3.2.5 产业盲目扩张的分析要素
        3.2.6 关系治理困境的分析要素
    3.3 基于“目标”制定的SIA监测要素提取
        3.3.1 社会可持续发展
        3.3.2 人口可持续活力的监测要素
        3.3.3 住房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3.3.4 设施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3.3.5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要素
        3.3.6 关系可持续治理的监测要素
    3.4 “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SIA管理要素提取
        3.4.1 人口引导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2 住房修缮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3 设施更新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4 产业发展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5 关系治理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5 基于综合可持续发展的SIA管理要素补充
        3.5.1 遗产地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3.5.2 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
    3.6 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框架构建
    3.7 第三章小结
第四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指标
    4.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类型与思路
        4.1.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2 SIA指标体系的三种类型
        4.1.3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2 既有经验借鉴:SIA相关的指标体系
        4.2.1 SIA相关指标体系概述
        4.2.2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结构分类
        4.2.3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内容梳理
    4.3 专业术语衔接:相关文献、法规与标准
        4.3.1 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簇分析
        4.3.2 相关法律法规的高频词汇排列
        4.3.3 相关技术标准的专业术语提取
    4.4 居民需求研究:需求调查、分析与评估
        4.4.1 第一步:基于问卷的需求调查
        4.4.2 第二步:基于理论的需求分析
        4.4.3 第三步:价值导向的需求评估
    4.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指标体系设计
        4.5.1 规划实施评估:基于指标穷尽的“SIA指标详表”
        4.5.2 五年一评估:基于指标筛选的“SIA指标简表”
        4.5.3 一年一体检:基于指标整合的“SIA指标矩阵”
    4.6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重点指标量化
        4.6.1 控制性指标:居住用地面积比重≥40%
        4.6.2 控制性指标:产业用地面积比重≤30%
        4.6.3 引导性指标:居住用地总面积≥12 公顷
        4.6.4 引导性指标:60 岁以上人口比重≤35%
        4.6.5 引导性指标:社会住房数量比重≤50%
        4.6.6 引导性指标:户均住房使用面积≥30m~2
    4.7 第四章小结
第五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方法
    5.1 SIA方法体系的应用原则、类型与步骤
        5.1.1 SIA的五项基本原则
        5.1.2 SIA的三种应用类型
        5.1.3 SIA的六大核心步骤
    5.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与内容
        5.2.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
        5.2.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内容
    5.3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与机制
        5.3.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
        5.3.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机制
    5.4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技术方法
        5.4.1 保护规划适用的SIA技术方法菜单
        5.4.2 SIA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
    5.5 方案评价技术:“情景规划”方法
        5.5.1 “情景规划”方法的原理概述
        5.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情景规划”
        5.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人口迁居“情景规划”
        5.5.4 其他适用的情景规划方案模拟技术菜单
    5.6 绩效评价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5.6.1 “成本‐收益”分析的原理概述
        5.6.2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界定
        5.6.3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梳理
        5.6.4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摊
        5.6.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权重
    5.7 第五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前评价:旅游开发对住区安宁的影响预测
    6.1 基线研究:保护与开发历程及其实施情况
        6.1.1 保护区划定与现状摸底(1980 年代)
        6.1.2 旅游主导的复兴策略(1990‐1999 年)
        6.1.3 先导试验性工程实施(2000‐2010 年)
        6.1.4 用地调整与商业扩张(2011 年至今)
    6.2 影响识别:居民态度调查与社会空间变化
        6.2.1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调查
        6.2.2 居民通勤交通与街巷空间的变化
        6.2.3 居民休闲游憩与公共空间的变化
    6.3 影响限定: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确定
        6.3.1 正面与负面旅游影响综述
        6.3.2 住区设计原则与法律规范
        6.3.3 游客步行与旅游线路规划
        6.3.4 主客冲突的规划设计策略
    6.4 影响分析:数据搜集与情景规划关键因素
        6.4.1 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与仿真软件
        6.4.2 基于大数据热力图的设施布局分析
        6.4.3 基于规划设计标准的设施规模分析
        6.4.4 基于大数据核密度的人流高峰分析
    6.5 影响评价:步行仿真与情景规划方案模拟
        6.5.1 路径选择概率与现状模拟
        6.5.2 多方案模拟、对比与选择
    6.6 策略设计: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管制
        6.6.1 动静分区:旅游设施集中与交通管制
        6.6.2 文化交互: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共享
        6.6.3 交通管制:住区安宁化与旅游标识体系
    6.7 第六章小结
第七章 实施后评价:保护规划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实证
    7.1 基线研究:人口规划历程及其实施效果
        7.1.1 新城建设与古城人口疏散(1980‐1999 年)
        7.1.2 旅游开发与街区人口搬迁(2000‐2017 年)
        7.1.3 古宅修缮与街区人口腾退(2018 年至今)
    7.2 影响识别:社会空间变化与典型案例分析
        7.2.1 街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整体变化
        7.2.2 典型案例的社会空间演化分析
    7.3 影响限定:实施前后对比与研究问题提出
        7.3.1 规划实施前的地方社会状况(1988 年)
        7.3.2 规划实施后的地方社会状况(2018 年)
        7.3.3 基于前后对比的主要社会影响限定
        7.3.4 历史街区相关的人口迁居研究综述
    7.4 影响分析:人口自发迁居的主导因素
        7.4.1 理论与方法:迁居决策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
        7.4.2 迁居行为分析:住房产权与交易制度壁垒的决定性作用
        7.4.3 迁居意愿分析:住房条件及是否有旅游收入的显着因素
        7.4.4 人口演化趋势:本地老年贫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聚居
    7.5 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得”与“失”
        7.5.1 公共部门的成本与收益
        7.5.2 地方居民的成本与收益
        7.5.3 补偿地方居民损失的机会成本
    7.6 策略设计:以“外部输血”促“内部造血”
        7.6.1 问题分析:内在更新动力丧失且流动性受阻
        7.6.2 整体策略:产权制度创新,人口双向引导
        7.6.3 基础工作:建立信息系统,划定更新单元
        7.6.4 行动计划:更新单元分类,判断优先次序
        7.6.5 实施保障:人口双向引导,社会政策保障
        7.6.6 方案设计:住房产权创新,空间设计示例
    7.7 第七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1.1 主要结论
        8.1.2 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8)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1.2 题目解析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3.3.2 研究过程设计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5.1 理论回顾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2 研究方法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5.4“拆”与“留”的矛盾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5.5 讨论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7.3.1 价值观念转型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7.4 局限性与展望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市场营销理论
第二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及文化资源分析
    第一节 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长沙市太平街及其文化资源
        二、长沙市潮宗街及其文化资源
    第二节 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岳阳市陆城南北正街及其文化资源
        二、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三、凤凰县沙湾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四、永州市柳子街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第三节 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
        二、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第三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用理念的影响
        一、国际社会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二、国内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第二节 实现历史街区经济价值的现实驱动
        一、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二、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
        一、社会生活需求的推动
        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推动
第四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模式
        一、政企主导型开发利用模式
        二、政企合作型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一、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二、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三、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特色
        一、保护街区文化遗产,体现遗产的公共属性
        二、发挥街区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化
        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四、整合开发遗产资源,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一、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
        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协调
        三、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
    第二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提升遗产管理效力,彰显开发模式的生命力
        二、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1.3.2 城市及历史片区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西安明城区及回坊片区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历史片区保护与建成遗产理论解读
    2.1 历史片区保护的现实状况
        2.1.1 历史片区保护的两种现状背景
        2.1.2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外部因素
        2.1.3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内在因素
    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提出
        2.2.1 建成遗产的概念
        2.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演进
        2.2.3 建成遗产的内容构成
        2.2.4 建成遗产的属性特征
        2.2.5 建成遗产的界定标准
        2.2.6 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2.3 建成遗产视角下历史片区遗产辨识的路径
        2.3.1 建成遗产视角研究历史片区遗产保护的意义
        2.3.2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的研究维度
        2.3.3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回坊片区的社会与空间现状调查
    3.1 回坊片区历史沿革与发展进程
        3.1.1 回坊片区历史发展脉络
        3.1.2 回坊片区空间发展演变
    3.2 回坊片区社会生活现状调查
        3.2.1 回坊片区社会基本构成
        3.2.2 回坊片区民族社会结构
        3.2.3 回坊片区生活方式分类
        3.2.4 回坊片区行政体系与相关制度
    3.3 回坊片区物质环境现状调查
        3.3.1 回坊片区地块划分
        3.3.2 回坊片区土地利用现状
        3.3.3 回坊片区街巷交通现状
        3.3.4 回坊片区建筑综合现状
        3.3.5 回坊片区配套设施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辨识
    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原则
        4.1.1 遗产特征的真实与完整
        4.1.2 社会生活的持续与多元
        4.1.3 环境要素的系统与关联
    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过程
        4.2.1 影响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因素
        4.2.2 回坊片区的建成遗产总体特征
    4.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要素的识别
        4.3.1 建成遗产本体要素的识别
        4.3.2 建成遗产环境要素的识别
    4.4 本章小结
5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特征与价值评析
    5.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本体特征分析
        5.1.1 “居住类”建成遗产本体
        5.1.2 “宗教类”建成遗产本体
        5.1.3 “公共类”建成遗产本体
    5.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环境特征分析
        5.2.1 “居住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2 “宗教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3 “商业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4 “公共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价值评析
        5.3.1 场所环境价值
        5.3.2 社会生活价值
        5.3.3 精神文化价值
    5.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问题评述与优化建议
        5.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现状问题
        5.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优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内容总结
        6.1.2 启示与思考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四、强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 陈月. 东南大学, 2020
  • [6]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J].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浙江人大(公报版), 2020(04)
  • [7]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8]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9]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 勾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D]. 刘珈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历史街区和建筑的强制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