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开发与应用

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开发与应用

一、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连成,李都[1](2019)在《甲基磺酸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PXE)的研究》文中提出文章研究了以甲基磺酸作为催化剂合成二芳基乙烷的新工艺。考查的因素包括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二甲苯与苯乙烯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二甲苯的10.0%mol,滴加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5h,二芳基乙烷的收率为87.8%,含量99.0%(GC),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仍有较好催化活性。

廖科超[2](2017)在《丁烯氟虫腈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微胶囊制剂具有缓释控释提高药效持效期的作用,对农药的减量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不太成熟的小剂型品种,其制备方法较为单一,且对其性能检测和释放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丁烯氟虫腈原药为研究对象,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多种类型微胶囊,同时对其制备工艺路线进行了描述评价,并对各种类型微胶囊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确定了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微胶囊的最佳条件,然后研究了不同组装层数、不同囊壁材料、不同缓释条件、不同囊芯物状态对微胶囊释放的影响。最后通过模拟释放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微胶囊的释放机理。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可概括如下:1.微胶囊的制备(1)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制备过程中不同条件的变化对微胶囊包封率和缓释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每层囊壁的组装时间为20 min;组装温度为室温;聚电解质溶液中盐离子浓度为0.5 mol/L;pH值在5.1左右。(2)分别使用CS/ALG、CS/SL、PAH/PSS为壁材制备不同组装层数的微胶囊,制备过程中测定了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的Zeta电势、平均粒径和表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壁材制备微胶囊过程中变化规律基本相同:Zeta电势随着组装正负聚电解质的加入发生周期性变化;微胶囊的平均粒径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微胶囊颗粒表面的粗糙度也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也可证明带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已经成功地将丁烯氟虫腈固体原药包裹在囊芯内。(3)以壳聚糖和SDS为壁材制备了包覆液体溶液、油悬浮剂和固体颗粒的微胶囊,其中,溶液为丁烯氟虫腈二氯甲烷溶液,油悬浮剂使用的介质油为玉米油,分散剂为3478B。通过测定制备过程中的Zeta电势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表观形貌来确定成功制备了包覆不同囊芯物状态的微胶囊。2.微胶囊的表征(1)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了不同组装层数的微胶囊,测定了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的表观形貌、包封率和载药量、抗光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微胶囊表面的粗糙度明显增加;载药量和包封率均是先升高再降低,当组装层数为4层时载药量达到最大值55%,而组装层数为6层时包封率达到最大值83%;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微胶囊中原药的光解率先快速降低,当组装层数为6层时光解率降到了21.7%,随后趋于平稳;(2)使用上述三类壁材制备了组装4层的微胶囊,比较了不同壁材微胶囊的包封率、载药量、抗光解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差异相同,pah/ps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载药量和包封率均最好,cs/sl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次之,cs/alg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最小;三类壁材制备微胶囊抗光解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cs/alg、pah/pss、cs/sl。3.微胶囊释放规律的研究(1)组装层数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的释放规律基本相同,释放速率先快速升高,然后放缓。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微胶囊的缓释能力逐渐增强。且瞬时释放的峰值向后推迟。(2)囊壁材料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pah/ps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缓释性能最好,而以cs/sl和cs/alg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相差不大。(3)缓释条件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组装6层的微胶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缓释介质中乙醇含量、盐离子浓度、ph、温度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缓释介质中乙醇含量的增加,其释放速率逐渐增加;而随着缓释介质中外加盐离子浓度的增加,微胶囊的释放速率降低;缓释介质的ph为中性或者偏碱性微胶囊的释放速率基本相同,ph值为5时释放速率明显升高;升高缓释介质的温度能够显着提高微胶囊的缓释速率。(4)囊芯物状态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囊芯物状态微胶囊的缓释情况,使用动力学方程模拟了不同微胶囊的释放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微胶囊的释放规律大体相同,一开始都具有“突释现象”,接着释放就会逐渐放缓,当囊芯物是溶液时,微胶囊的释放速率最快,而当囊芯物是油悬浮剂时,释放的速率最慢。4.释放动力学研究(1)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研究将组装4层、6层和8层的微胶囊累积释放质量百分数低于60%的释放数据代入ritger-pappas模型,得到相应的的n值非常相近,说明它们的释放机理相同,为fick扩散和溶出机理的偶合,也就是说药物从微胶囊中释放是溶出和扩散共同控制的过程。(2)不同囊心物状态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研究使用动力学方程模拟释放曲线可以知道在突释阶段,囊芯物为固体或者油悬浮剂时用Higuchi模型拟合的效果最好,释放符合Fick定律,当囊芯物为溶液时,药物以零级释放,对应于溶出控制机理。进入缓释阶段后,囊芯物是固体或者溶液的微胶囊在缓释阶段使用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而当囊芯物是油悬浮时,其释放动力学曲线仍符合Higuchi模型。

马涛[3](2016)在《20%噻唑膦双层微囊悬浮剂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噻唑膦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非熏蒸型杀线虫剂之一,由于噻唑膦颗粒剂具有较强的光解性和水解性,在土壤中易降解,为了达到理想防治效果,往往加大噻唑膦用量从而带来环境残留和作物药害等风险。将噻唑膦制备成微囊悬浮剂则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噻唑膦颗粒剂所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界面聚合法和原位聚合法以聚脲和密胺树脂为壁材进行20%噻唑膦双层微胶囊悬浮剂工艺研究。首先对噻唑膦在不同介质不同p H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然后优化了噻唑膦微囊化的工艺条件,并对噻唑膦双层微囊的粒径大小、分布、包覆率、释放速度、热性能、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微囊对大棚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从而为噻唑膦及其他农药的微囊化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对噻唑膦在不同p H下水乳剂中的热贮稳定性研究,确定噻唑膦在水乳剂中稳定性最佳的p H为4.5,且加入0.2%的环氧化大豆油有助于提高噻唑膦稳定性。2.通过对噻唑膦在不同溶剂中的热贮化学稳定性研究确定以150#溶剂油作为嚢芯溶剂。3.通过对不同微囊粒径大小、分布及包覆率进行比较,确定噻唑膦和PM200的质量比(芯壁比)为10:1,外层壁材密胺树脂用量为10%时所制微囊的粒径大小适中,分布均匀,包覆率高达88.7%。4.通过对比不同乳化剂对噻唑膦的乳化效果及乳化稳定性,确定了最佳乳化剂为D-800,确定了其用量为1.4%,通过比较微囊粒径的大小及分布确定了乳化剪切速率为6000 rpm,乳化剪切时间为0.5 min。5.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噻唑膦内层微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55℃时,反应时间为4 h,反应彻底。6.利用生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热分析天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对20%噻唑膦双层微囊悬浮剂进行了确证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噻唑膦双层微囊的最佳粒径D50为5.98μm,粒径范围0.1215.32μm,分布相对集中,且双层微囊较单层微囊拥有较高的硬度、致密度和更高的热稳定性。透析袋试验表明该双层微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其释放过程满足经验方程C=ktn+C0。土中降解试验表明微囊化噻唑膦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未微囊化噻唑膦。通过贮存稳定性试验可以得知噻唑膦微囊的稳定性要显着高于同浓度的水乳剂。7.以噻唑膦颗粒剂为对照,测定了噻唑膦微囊悬浮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效,结果表明:当微囊悬浮剂在用量为2kg/667㎡进行灌根处理时,在药后60d对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效仍保持90%以上,对比噻唑膦颗粒剂来说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

曹晓瑶[4](2014)在《微胶囊技术在造纸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特点和相关制备技术,列举了微胶囊技术和发展中的纳米微胶囊技术在造纸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司伟锋[5](2012)在《无碳复写纸用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防伪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复写纸相比,无碳复写纸使用简便且无污染,因而广泛应用于发票、电脑票据等诸多领域。作为无碳复写纸主要成分的微胶囊,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无碳复写纸的性能。由于无碳复写纸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对其防伪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无碳复写纸的防伪手段主要集中于原纸的防伪和印刷防伪两个方面。如果将防伪技术与微胶囊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制备具有防伪性能的微胶囊并应用于无碳复写纸,将能拓展现有的防伪技术,获得更好的防伪效果。本文主要以结晶紫内酯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运用正交实验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荧光试剂于微胶囊中,制备出具有荧光防伪效果的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无碳复写纸。通过检测无碳复写纸的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确定出荧光试剂的最佳用量及配比,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两段乳化时间和乳化转速这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出最佳的制备工艺为:乳化时间1为35min,乳化时间2为8min,乳化转速为3200r/min。2.通过马尔文激光衍射仪证实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胶囊粒径在3-10μm范围内,而且分布较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呈球形,且无粘连现象,DSC、TG和红外实验等均证实成功制备出微胶囊。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得添加尿素前后乳液中残余甲醛含量,证明尿素的加入对降低残余甲醛含量有一定效果。3.在最佳制备工艺基础上,通过添加荧光试剂制备出具有荧光防伪效果的微胶囊,将此微胶囊应用于无碳复写纸。通过检测其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确定出荧光试剂的最佳用量为0.4%(对芯材溶液质量),最佳添加工艺为将其溶于芯材溶液并随其加入反应体系,三种荧光试剂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蓝色、红色和黄色。对两种荧光试剂复配的实验证明,红蓝荧光试剂复配的综合效果最好,最佳配比为红:蓝=3:7。

武永平[6](2012)在《两种内酯类染料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隐色体染料的分类及性质,详细介绍了两种内酯类染料,即苯酞类和荧烷类染料,及其显色所用的显色剂以及显色机理,并对两种染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此外,简单介绍了固相合成法。第二章:采用紫外光谱法对苯酞类隐色体染料3,3-双(2-甲基-1-辛基-1氢-吲哚-3基)苯酞(红色素-16)与几种常见酸和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不稳定常数,比较其显色效果,并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光照及温度对其显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素-16与不同显色剂形成络合物的络合比均为1:1;不同的酸作为显色剂,盐酸的显色效果最好,摩尔吸光系数为1.976×104L·mol-1·cm-1:不同的金属离子作为显色剂时,Al3+和Sn4+显色效果较好,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500×104和5.780×104L/mol·cm,比盐酸的更大,其中Sn4+与红色素-16的络合物不稳定常数最小,最稳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光照对红色素-16的显色有脱色作用,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温度对其几乎无影响。第三章:采用紫外光谱法对9’-(2-甲基苯氨基)苯并荧烷(荧烷紫)与几种常见酸和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吸收光谱的影响和并测定了络合物的吸光系数。结果表明:不同酸与荧烷紫显色形成络合物的吸收常数大小依次为:盐酸>硫酸>草酸>邻苯二甲酸>水杨酸,其中盐酸的反应最灵敏;金属离子中A13+和Sn4+的显色效果最好,吸光系数均为1.47×105mL/g·cm;表面活性剂对荧烷紫和盐酸的显色影响与红色素-16相似,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影响,而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色效果。由此推断,金属离子的显色效果比酸类好,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较高,可作为实际应用中的显色剂。第四章:筛选出色度高且能用水褪色的络合物,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该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白板笔墨水所用色料,通过溶剂、成膜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等配方的优化,研制既可干擦又可湿擦的新型白板笔墨水。

刘映尧,陈港[7](2012)在《无碳复写纸微胶囊生产技术》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无碳复写纸微胶囊的生产方法,并重点从壁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芯材(色油)的制备、胶囊的乳化、保温等工艺说明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法生产微胶囊的方法以及生产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徐健[8](2011)在《SMA的化学改性及压敏微胶囊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功能性大分子乳化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并以乙醇、正丁醇和正辛醇等一系列酯化剂对主链结构进行了部分酯化改性。初步表征了改性产物的结构,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率、黏度和酯化度的影响,并测定了SMA水溶液在制备微胶囊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乳化分散效果。以SMA水溶液为乳化剂,密胺树脂预聚物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无色染料结晶紫内酯进行包覆。采取三步调酸法控制壁材固化反应速率,考察了乳化条件、乳化剂用量、固化反应pH值和壁材/芯材的质量比等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表面光滑,单壳单壁,平均粒径1.8μm,粒径分布0.5μm-2.0μm,溶剂挥发率低于5.0%的无色染料微胶囊。首次提出了对烷基水杨酸锌显色剂树脂进行微胶囊化包覆的制备新工艺,并探索了新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芯材溶剂的选择、乳化剂的pH值、质量分数和用量,水杨酸锌树脂的质量分数和固化温度等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显色剂树脂微胶囊的表面光滑,球形完整,特别是制备显色剂树脂微胶囊的粒径可控,平均粒径是无色染料微胶囊的2-5倍(4.0μm),粒径分布(0-10μm),具有良好的显色效果。基本达到了实验的设计目的,为采用一步法制备无碳复写纸的涂布新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余红敏[9](2011)在《水杨酸锌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水杨酸和苯乙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水杨酸树脂,加入氧化锌螯合改性制备水杨酸锌树脂。主要考察了原料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烷基酚用量、氧化锌螯合量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探讨了树脂软化点与其组成、分子结构的关系,并利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表明:烷基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为α-甲基苄基的一取代产物,并有少量多取代结构的存在。水杨酸锌树脂经砂磨分散后得到显色剂分散液,主要考察了分散液稳定性、显色密度及显色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高树脂软化点有利于提高显色剂分散液的显色密度和稳定性,但树脂的软化点太高时,显色速度降低;提高分散液的黏度也可以改善其稳定性,但若体系黏度过大分散时易出现粘磨死角反而导致分散效率降低。控制水杨酸锌树脂的软化点在54~64℃范围内,体系黏度为0.18±0.02 Pa·s,得到了与进口样品性能相当的无碳复写纸用显色剂涂料。论文还进一步研究了结晶紫内酯变色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变色性能,以结晶紫内酯CVL为隐色染料,水杨酸锌树脂为显色剂,十六醇为溶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得到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考察了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首次采用水杨酸锌树脂为显色剂,并通过与以双酚A为显色剂的传统热致变色微胶囊比较发现,以水杨酸锌为显色剂时所制备的微胶囊复色密度更高,但变色灵敏度相对较差,此种变色体系的探究对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党富民[10](2009)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研究》文中提出二芳基乙烷(PXE)因其具有沸点高、粘度小、高溶解、凝点低、显色能力强以及耐高电压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无碳复写纸压敏染料的溶剂及电气绝缘油等。目前,国内二芳基乙烷产品主要靠进口,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厂商占领。因此研究新型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考察了模板剂、硅铝比等制备条件对合成分子筛A1-MCM-41的影响。得出较佳合成条件为:以硅酸钠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以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负载型固体酸A1-MCM-41介孔分子筛。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红外(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从而检测了催化剂的活性物质组成、结构。考察了磷钨酸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其较佳制备条件为:以HM沸石为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的磷钨酸负载型固体酸PW-HM催化剂,并通过XRD、IR、SEM和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包括Al-MCM-41分子筛和丝光沸石负载磷钨酸型固体酸两类催化剂。同时对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较佳合成条件为:原料苯乙烯与二甲苯质量之比为1∶7 .5,反应温度为140℃,催化剂用量为1 %(总投料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为3 h,产率可达87.1 %,比传统催化剂浓硫酸提高了17 %,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是替代传统液体酸催化剂合成二芳基乙烷的理想固体酸催化剂,可以消除以往用液体酸作为催化剂时对设备的腐蚀,避免产生大量的废酸、废水等。为实现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甲基磺酸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PXE)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步骤
    1.4 收率计算
    1.5 红外光谱分析
    1.6 气相色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用量
    2.2 原料配比
    2.3 反应温度
    2.4 反应时间
    2.5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3 产品的分析与检测
    3.1 红外光谱分析
    3.2 性能指标测试
4 结论

(2)丁烯氟虫腈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农药微胶囊研究现状
        1.1.1 农药剂型研究现状
        1.1.2 农药微胶囊的概述
        1.1.3 农药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方法
    1.2 层层自组装制备微胶囊
        1.2.1 层层自组装技术概述
        1.2.2 层层自组装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工艺路线
        1.2.3 影响层层自组装制备过程的因素
        1.2.4 囊壁材料研究现状
    1.3 农药微胶囊性能表征的研究现状
        1.3.1 外观形貌和囊壁厚度
        1.3.2 载药量、包封率的研究现状
        1.3.3 缓释性能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丁烯氟虫腈的理化性质及囊化意义
        1.4.2 囊壁材料的选择
        1.4.3 层层自组装制备微胶囊的现状
        1.4.4 微胶囊缓释性能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
        2.3.1 分散稳定剂
        2.3.2 溶液的配制
        2.3.3 原药的预处理
        2.3.4 微胶囊的制备
        2.3.5 制备条件的优化
        2.3.6 丁烯氟虫腈微胶囊性能的表征方法
        2.3.7 微胶囊释放性能研究
    2.4 缓释条件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2.4.1 缓释介质乙醇比例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2.4.2 缓释介质PH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2.4.3 缓释介质盐离子浓度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2.4.4 缓释介质温度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2.5 使用其他壁材制备微胶囊
        2.5.1 以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
        2.5.2 以PSS和PAH为壁材制备微胶囊
    2.6 不同壁材制备的微胶囊性能差异比较
        2.6.1 不同壁材制备微胶囊包封率的差异
        2.6.2 不同壁材制备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差异
        2.6.3 不同壁材制备微胶囊抗光解性能的差异
    2.7 以壳聚糖和SDS为壁材制备不同囊芯状态的微胶囊
        2.7.1 溶液的制备
        2.7.2 囊芯物是固体微胶囊的制备
        2.7.3 囊芯物是溶液微胶囊的制备
        2.7.4 囊芯物是油悬浮剂微胶囊的制备
    2.8 不同囊芯物状态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以CS和ALG为壁材微胶囊的制备
        3.1.1 分散稳定剂的筛选
        3.1.2 原药的预处理
        3.1.3 微胶囊的制备
        3.1.4 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3.2 以CS和SL为壁材微胶囊的制备
    3.3 以PAH和PSS为壁材微胶囊的制备
    3.4 不同囊芯物状态微胶囊的制备
        3.4.1 包覆固体微胶囊的制备
        3.4.2 包覆液体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3.4.3 包覆油悬微胶囊的制备
    3.5 微胶囊性能表征
        3.5.1 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性能表征
        3.5.2 不同壁材料微胶囊性能表征
    3.6 微胶囊释放规律的研究
        3.6.1 不同组装层数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3.6.2 不同囊壁材料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3.6.3 缓释条件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3.6.4 不同囊芯物状态对微胶囊释放性能影响
    3.7 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研究
        3.7.1 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研究
        3.7.2 不同囊芯物状态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4 讨论
    4.1 层层自组装制备农药微胶囊
    4.2 微胶囊的释放性能
        4.2.1 囊壁材料及其结构对微胶囊药物释放的影响
        4.2.2 囊壁厚度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4.2.3 囊芯物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4.2.4 不同缓释条件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
    4.3 缓释动力学方程研究缓释机理
5 结论
    5.1 LBL技术制备丁烯氟虫腈微胶囊工艺路线的确定
    5.2 不同组装层数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5.3 不同组装层数微胶囊的控制释放机理
    5.4 缓释条件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
    5.5 不同囊壁材料制备微胶囊的性能差异
    5.6 不同囊芯物状态微胶囊的制备
    5.7 不同囊芯物状态微胶囊的释放机理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20%噻唑膦双层微囊悬浮剂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微胶囊概述
        1.2.1 微囊化技术简介
        1.2.2 微胶囊剂优势特征
        1.2.3 微胶囊制备方法
        1.2.4 微胶囊的囊壁材料
        1.2.5 微囊剂的发展状况
    1.3 噻唑膦概述
        1.3.1 噻唑膦结构和理化性质
        1.3.2 噻唑膦的应用状况
    1.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噻唑膦微囊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噻唑膦双层微囊的制备方法
        2.2.2 噻唑膦微囊工艺条件的优化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噻唑膦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3.2 噻唑膦标准曲线
        2.3.3 pH对噻唑膦在水乳剂中的稳定性的影响
        2.3.4 微囊制备条件的筛选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噻唑膦双层微囊悬浮剂的性能表征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仪器
    3.3 噻唑膦微囊悬浮剂质量评价体系
        3.3.1 微囊粒径的大小、分布及形貌测定
        3.3.2 微囊包封率的测定
        3.3.3 噻唑膦微囊的热重分析及红外测定
        3.3.4 噻唑膦微囊的硬度表征
        3.3.5 噻唑膦微囊在水中释放动态研究
        3.3.6 噻唑膦及微囊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3.3.7 微囊悬浮剂的冷热贮稳定性测定
        3.3.8 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最佳制备条件下噻唑膦微囊的粒径大小分布
        3.4.2 噻唑膦微囊的形貌
        3.4.3 噻唑膦微囊的红外光谱分析
        3.4.4 噻唑膦微囊的热重分析
        3.4.5 噻唑膦微囊的硬度
        3.4.6 噻唑膦微囊在水中释放动力学
        3.4.7 噻唑膦及微囊在土壤中的回收率
        3.4.8 噻唑膦及微囊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3.4.9 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稳定性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噻唑膦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4.2 噻唑膦的微囊控释体系的性能表征
    4.3 噻唑膦微胶囊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微胶囊技术在造纸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胶囊技术
2 微胶囊技术在造纸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
    2.1 无碳复写纸
    2.2 热敏纸
    2.3 带香味的纸张
    2.4 含除臭剂、卸妆用溶剂、去垢剂的纸巾
    2.5 印花防伪纸
    2.6 易生物降解的纸杯或纸盒
    2.7 液晶检测纸
    2.8 香味油墨
3 纳米微胶囊技术
    3.1 纳米微胶囊
    3.2 纳米微胶囊的制备事项
    3.3 纳米微胶囊在造纸中的应用
4 结语

(5)无碳复写纸用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防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胶囊概述
        1.1.1 微胶囊的定义
        1.1.2 微胶囊的分类
    1.2 微胶囊化的目的和功能
    1.3 微胶囊常用壁材
    1.4 微胶囊常用制备方法
        1.4.1 物理机械法
        1.4.2 物理化学法
        1.4.3 化学法
    1.5 微胶囊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1.5.1 用于信息记录领域的微胶囊
        1.5.2 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
        1.5.3 缓释型微胶囊
        1.5.4 电子墨水微胶囊
        1.5.5 生物微胶囊
    1.6 防伪纸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无碳复写纸用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芯材溶液的制备
        2.3.2 微胶囊的制备
        2.3.3 微胶囊的表征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2.4.2 微胶囊表面形貌表征
        2.4.3 微胶囊的红外检测
        2.4.4 微胶囊的 DSC 检测
        2.4.5 微胶囊的 TG 检测
        2.4.6 微胶囊乳液中残余甲醛含量的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色荧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防伪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红色荧光微胶囊的制备
        3.3.2 蓝色荧光微胶囊的制备
        3.3.3 黄色荧光微胶囊的制备
        3.3.4 涂布
        3.3.5 显色密度测试
        3.3.6 荧光效果测试
        3.3.7 色差测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红色荧光试剂用量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3.4.2 荧光试剂添加工艺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3.4.3 蓝色荧光试剂用量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3.4.4 黄色荧光试剂用量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色荧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防伪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双色荧光微胶囊的制备
        4.2.2 涂布
        4.2.3 显色密度测试
        4.2.4 荧光效果测试
        4.2.5 色差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红蓝荧光复配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4.3.2 红黄荧光复配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4.3.3 黄蓝荧光复配对 CB、CF 纸荧光强度、显色密度和色差的影响
        4.3.4 最佳配比下性能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两种内酯类染料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隐色体染料简介
    1.2 隐色体染料的分类
        1.2.1 螺环吡喃类
        1.2.2. 醌类
        1.2.3. 吩噻嗪类
        1.2.4. 三芳甲烷类
        1.2.5. 苯酞类
        1.2.6. 荧烷类
        1.2.7. 四氮唑盐类
    1.3 内酯类染料
        1.3.1 苯酞类染料
        1.3.2 荧烷类染料
    1.4 内酯类染料的显色反应
        1.4.1 显色剂
        1.4.2 显色机理
    1.5 内酯类染料研究进展
        1.5.1 苯酞染料研究进展
        1.5.2 荧烷染料研究进展
    1.6 内酯类染料的应用
        1.6.1 无碳复写纸
        1.6.2 示温材料
        1.6.3. 纺织印花
        1.6.4. 防伪作用
        1.6.5. 分析测试
    1.7 固相合成法
    1.8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8.1 立题背景
        1.8.2 研究内容
        1.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红色素-16的显色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原理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色素-16与酸的显色反应
        2.3.2 红色素-16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2.3.3 红色素-16与酸和金属离子反应络合比的测定
        2.3.4 表面活性剂对红色素-16显色的影响
        2.3.5 光照对红色素-16显色稳定性的影响
        2.3.6 温度对红色素-16显色的影响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荧烷紫的显色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烷紫与酸的显色反应
        3.3.2 荧烷紫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3.3.3 表面活性剂对荧烷紫显色的影响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两种染料在白板笔墨水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色料的选择与制备
        4.3.2 色料溶解度的测定
        4.3.3 白板笔墨水配方的确定
    4.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无碳复写纸微胶囊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法生产微胶囊工艺
    2.1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
        2.1.1 合成材料:
        2.1.2 合成流程:
        2.1.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稳定性
    2.2 色油的制备
    2.3 胶囊的乳化
        2.3.1 材料:
        2.3.2 胶囊的乳化流程
        2.3.3 胶囊的制备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2.4 胶囊的保温
    2.5 胶囊的冷却
    2.6 胶囊质量检查
3 胶囊制备设备

(8)SMA的化学改性及压敏微胶囊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介绍
        1.1.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聚合机理
        1.1.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1.1.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方法
        1.1.4 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剂在微胶囊上的应用
    1.2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背景
        1.2.1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发展趋势
    1.3 典型壁材微胶囊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1.3.1 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反应机理
        1.3.2 密胺树脂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反应机理
        1.3.3 聚氨酯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反应机理
        1.3.4 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反应机理
    1.4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主要组成部分
        1.4.1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芯材
        1.4.2 无色染料的溶剂
        1.4.3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乳化剂
    1.5 CB涂料的间隔剂和胶凝剂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及酯化改性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试剂和原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及酯化改性方法
        2.2.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合成
        2.2.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部分酯化物(SME)的合成
        2.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溶液的配置
    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酯化共聚物的表征
        2.3.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溶液黏度的测定
        2.3.2 苯乙烯马来酸酐及酯化物酸值和酯化度的测定
        2.3.3 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引发剂用量对SMA产率和黏度的影响
        2.4.2 反应温度对SMA产率和黏度的影响
        2.4.3 反应时间对SMA产率和黏度的影响
        2.4.4 反应时间对SME酯化度的影响
        2.4.5 反应温度对SME酯化度的影响
        2.4.6 催化剂用量对SME酯化度的影响
        2.4.7 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2.4.8 SMA溶液pH值对表面张力和黏度的影响
        2.4.9 SMA溶液质量分数对表面张力和黏度的影响
        2.4.10 SME酯化度和表面张力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试剂和原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3.3 压敏显色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乳化条件对芯材分散效果的影响
        3.4.2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
        3.4.3 乳化剂pH值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3.4.4 固化反应pH值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的影响
        3.4.5 壁材/芯材的质量比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的影响
        3.4.6 调酸方式与酸化滴加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3.4.7 反应时间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密封性的影响
        3.4.8 SMA的分子量与乳化分散性能的关系
        3.4.9 乙醇酯化SME乳化剂在微胶囊上的应用
        3.4.10 正丁醇酯化SME乳化剂在微胶囊上的应用
        3.4.11 正辛醇酯化SME乳化剂在微胶囊上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显色剂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1 试剂和原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2 显色剂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4.3 显色剂树脂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芯材溶剂的选择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4.4.2 SMA溶液pH值对芯材分散效果的影响
        4.4.3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
        4.4.4 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4.4.5 显色剂树脂质量分数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4.4.6 壁材/芯材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4.4.7 固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水杨酸锌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无碳复写纸概述
        1.1.1 无碳复写纸的构成及显色原理
        1.1.2 微胶囊涂料的组成及其作用
        1.1.3 显色剂涂料的组成及其作用
    1.2 无碳复写纸显色剂
        1.2.1 无碳复写纸显色剂的种类
        1.2.2 水杨酸锌树脂的制备工艺
        1.2.3 水杨酸锌树脂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1.2.4 水杨酸锌树脂显色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杨酸锌树脂在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中的应用
        1.3.1 热致变色材料的种类及变色机理
        1.3.2 热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1.3.3 微胶囊概述
        1.3.4 微胶囊制备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水杨酸锌树脂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苯乙烯与水杨酸的摩尔比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2 三氯化铝的用量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3 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4 醋酸锌的用量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6 2-萘酚的用量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7 氧化锌的螯合量对树脂软化点的影响
        2.3.8 树脂的组成与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性能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杨酸锌树脂的软化点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3.3.2 树脂颗粒初始大小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3.3.3 砂磨时间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3.3.4 增稠剂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3.3.5 增稠剂对分散液黏度的影响
        3.3.6 砂磨时间对分散液黏度的影响
        3.3.7 PH值对分散液黏度的影响
        3.3.8 分散液稳定性沉降曲线
        3.3.9 显色密度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水杨酸锌树脂在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性能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芯材对变色性能的影响
        4.3.2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4.3.3 分散速率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4.3.4 分散时间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4.3.5 芯壁质量比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4.3.6 微胶囊变色温度及时间
        4.3.7 微胶囊复色温度及时间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二芳基乙烷(PXE)的研究意义
        1.1.1 二芳基乙烷简介
        1.1.2 合成二芳基乙烷的研究进展
    1.2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
        1.2.1 分子筛MCM-41 介孔材料简介
        1.2.2 介孔分子筛MCM-41 的主要制备方法
        1.2.3 合成分子筛MCM-41 的模板剂分类(如表1-1)
        1.2.4 介孔分子筛MCM-41 的合成研究发展历程
    1.3 丝光沸石负载磷钨酸型(HM-PW)固体酸催化剂
        1.3.1 丝光沸石的结构特点
        1.3.2 HM 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化学试剂及载体
        2.1.1 化学试剂
        2.1.2 载体
    2.2 实验仪器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
        2.3.1 分子筛Al-MCM-41 催化剂制备方法
        2.3.2 HM-PW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2.4.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2.4.2 催化剂活性测定
    2.5 催化剂分析与表征
        2.5.1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2.5.2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2.5.3 红外光谱仪(FT-IR)
        2.5.4 扫描电镜(SEM)
        2.5.5 透射电镜(TEM)
        2.5.6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2.6 仪器名称和型号
第三章 分子筛固体酸AL-MCM-41 催化剂的合成
    3.1 序言
    3.2 常规水热法合成分子筛AL-MCM-41
    3.3 不同模板剂合成分子筛AL-MCM-41 的研究
        3.3.1 以CTAB 为模板剂合成分子筛Al-MCM-41
        3.3.2 以聚乙二醇20000 为模板剂合成分子筛Al-MCM-41
        3.3.3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模板剂合成分子筛Al-MCM-41
        3.3.4 以聚乙烯吡咯烷铜为模板剂合成分子筛Al-MCM-41
    3.4 合成不同硅铝比的分子筛AL-MCM-41
    3.5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3.5.1 催化剂的TG-DTA 分析
        3.5.2 催化剂的XRD 分析
        3.5.3 催化剂的FT-IR 分析
        3.5.4 催化剂的SEM 分析
        3.5.5 催化剂的TEM 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丝光沸石负载磷钨酸型催化剂的合成
    4.1 序言
    4.2 不同催化剂负载方法的研究
        4.2.1 超声浸渍负载法
        4.2.2 水热分散负载法
        4.2.3 回流负载法
        4.2.4 蒸发负载法
        4.2.5 固体扩散负载法
        4.2.6 物理浸渍负载法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XRD 分析
        4.3.2 催化剂的FT-IR 分析
        4.3.3 催化剂的SEM 分析
        4.3.4 催化剂的TEM 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芳基乙烷合成条件的优化研究
    5.1 以分子筛AL-MCM-41 为催化剂催化合成PXE 的研究
        5.1.1 序言
        5.1.2 不同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Al-MCM-41 对PXE 产率的影响
        5.1.3 不同硅铝比的分子筛Al-MCM-41 对PXE 产率的影响
        5.1.4 反应温度对PXE 产率的影响
        5.1.5 原料配比对PXE 产率的影响
        5.1.6 催化剂用量对PXE 产率的影响
        5.1.7 反应时间对PXE 产率的影响
        5.1.8 催化剂重复利用对PXE 产率的影响
    5.2 以HM-PW 为催化剂催化合成PXE 的研究
        5.2.1 不同负载方法对PXE 产率的影响
        5.2.2 不同负载量对PXE 产率的影响
        5.2.3 反应温度对PXE 产率的影响
        5.2.4 原料配比对PXE 产率的影响
        5.2.5 催化剂用量对PXE 产率的影响
        5.2.6 反应时间对PXE 产率的影响
    5.3 二芳基乙烷产品检测
        5.3.1 二芳基乙烷的FT-IR 分析
        5.3.2 二芳基乙烷的1H-NMR 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工作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致谢

四、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甲基磺酸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PXE)的研究[J]. 杨连成,李都. 化工管理, 2019(31)
  • [2]丁烯氟虫腈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廖科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3]20%噻唑膦双层微囊悬浮剂的工艺研究[D]. 马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4]微胶囊技术在造纸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J]. 曹晓瑶. 中国造纸, 2014(08)
  • [5]无碳复写纸用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防伪性能研究[D]. 司伟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2)
  • [6]两种内酯类染料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D]. 武永平. 山西大学, 2012(10)
  • [7]无碳复写纸微胶囊生产技术[J]. 刘映尧,陈港.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2(01)
  • [8]SMA的化学改性及压敏微胶囊的制备研究[D]. 徐健.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9]水杨酸锌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余红敏.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10]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研究[D]. 党富民. 新疆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无碳复写纸用溶剂油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