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急需创新

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急需创新

一、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亟待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余雪扬[1](2021)在《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文中指出制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从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制度演化过程。西奥多·舒尔茨(1968)曾说,货币即制度。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制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产品或服务让渡,伴随着这种让渡的是同等数量价值的反方向转移。无论货币以何种外在形式呈现,都是天然承载这种价值转移的载体。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简单的商品经济到发达的市场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货币与之相伴。货币的本质内涵是一种权利,即获得社会普遍接受的未来价值索取权,历经千年延续下来,一以贯之未曾改变。期间,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的需求,技术迭代推动货币从实物、金属、纸币向电子货币形态演变,以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福利。从货币及其延伸形态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内在逻辑看,每一次技术革命背后都蕴含着货币形态变革的现实。21世纪后,互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数字化、社会生活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金融科技等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货币形态及其流通模式也日趋数字化和网络化,催生出一种新形态的货币: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登上历史舞台,引发巨大关注,构成对传统货币流通与经济规则的重塑与革新。作为其中重要类别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构建新的货币前景,同时也使得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语”,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解释逻辑。从法经济学角度,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律授权中央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基于密码学技术、完全依赖数字信息形态存储和支付交易、具有加密货币形式和功能、在发行国内普遍使用和具有法偿力的法定支付工具和价值凭证。科斯(1937,1960)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表明,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的出现和改变。货币体系同样如此。理想的法定数字货币具备不可重复花费性、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公平性等诸多特性。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将与现行货币体系中的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相互竞争、动态博弈。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诸多特点与功能,将有效改进信用现钞的缺陷,又能够兼具电子货币的优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价值效用。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整体竞争绩效将强于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能够有效提升货币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尽管信用现钞、电子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名义价值相等,但是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优势强,将使其在社会公众认可中的实际价值更高,接受度及使用率也将更高,有较大概率成为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范围的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对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的价值改进势必在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支付体系运行方面产生影响,带来效益。首先,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将改变当前货币体系结构,使得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为主的二元货币结构中增加法定数字货币形成三元货币结构。当前的货币流通运行中除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这种电子形式的法定货币外,绝大多数是存款货币、预付货币这些电子货币,这削弱了法定货币的地位,减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流通势必替代部分电子货币,从而能够减轻电子货币对信用现钞的替代效应。同时,法定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是可控可追踪的,这样可以提升中央银行对整体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其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实施。在社会全面流通而非封闭场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可测性、可追踪性、可控性强,其发行与流通可以使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有所提升,大数据分析基础更为扎实,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更加精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数字货币利率,来调控银行存款利率,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这有助于提升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对中长期信贷利率的传导,改善我国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不畅的状况。通过对法定数字货币计负利率,或者酌情对法定数字货币钱包收取保管费,实质上等同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由此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优化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以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困境。最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完善支付体系运行。由于信用现钞支付功能不足,中央银行“不得不”向私人部门让渡货币发行权,由私人部门提供补充的支付服务,但同时造成社会支付链条不断延长,部分支付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后,中央银行可以摒弃“私人部门提供支付服务,中央银行给以价值担保”的传统模式。法定数字货币具有的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编程性等技术特点,使得任何支付行为均可以被追踪,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增加支付透明度,增强监管穿透性,也能够减轻中央银行监管负担以及对私人部门的价值担保。在支付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信用级别上高于电子货币,同时还是密码货币,安全性上更好。在跨境支付方面,信用现钞的印制、发行、携带、调运、存储事无巨细,纷繁复杂,不适合跨境支付,已经长期妨碍了货币的国际流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丰富和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毫无疑问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着较大的现实需求,他更将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一方面,因其具有与信用现钞不同的功能特点将带来行为主体之间行为模式的差异,产生传统法定货币所没有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才能对特定的可转移产权做出是否构成货币的判断,法定数字货币要履行法定货币职能需要货币法授权与规定。按照制度安排的供需理论分析框架,考察我国现行货币制度规则供给状况,尚且不能完全满足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一是现行货币发行规则无法完全适用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调拨、清点、核对、流通及销毁均依赖于网络系统,原先信用现钞发行、调拨、清分、销毁、回笼等以地域、实体库为载体的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再适用。二是现行货币运行规则未包含法定货币互换的内容。法定数字货币一旦发行,我国法定货币体系中将出现多种类型的法定货币,势必出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这是传统货币制度没有也无法提前规定的。三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中央银行与持币人直接联系的规范。持币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效果需要由中央银行最终确认,持币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需要登记及管理在中央银行系统中,这均将直接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四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可控匿名的规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性有助于查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但如何界定有权机关的权力边界,这需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并做好持币人隐私保护与打击违法犯罪之间的利益平衡。围绕着法定数字货币治理的诸多方面,现行货币制度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不适宜之处不仅以上这些,缺乏适宜的制度规则将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的重大障碍。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简单的货币技术升级,而是深刻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亟待在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内运作,亟待补充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供给。对于新制度与旧制度的关系,就好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绳索论”,每一截新的绳索与前一截可能并不相同,但却相互联系着,构成一种“家族相似”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也是如此,应当以一种历史与当下联系的发展思维加以对待。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架构,提出以下制度供给思路和立法模式建议。首先,需要将法定数字货币纳入人民币范畴,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赋予法定数字货币强制法偿性,这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属性的起点。其次,从五个方面提出制度供给的具体思路,即明确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基本架构和制度规则,完善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中支付结算体系规范,创新法定数字货币洗钱和违法犯罪预防和查证体系,完善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保护规则,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规则。第三,短期内,建议先单独将可能涉及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修改,或者进行扩大解释,将法定数字货币涵盖其中,尽量满足短期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及运行的规则需要。长期来看,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货币基本法来做好顶层设计的原则性立法,明确法定货币与代币票券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效力;将信用现钞与法定数字货币一同纳入货币基本法规制范围内,统一明确法定货币的基本制度规则;做好与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货币条款衔接与互动的原则性规定,减少法律冲突。在货币基本法下再由其下位规则予以阐释和具化,逐步建立以货币基本法为统领,“由上而下、上略下详”,体系完备的货币制度规范体系。在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的整体架构下,首要的是进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制度构建,主要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和流通管理机制,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一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在赞同间接发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四点发行目标、五项发行原则,确立双层货币发行架构,即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来完成,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利用现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和回收。这样,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投放与回笼即为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账户或用户端的数字钱包、中央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银行库,这三个关键元素之间转移与交互的过程,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流动、清点核对及消亡的过程。二是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机制。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流通环境建设中,需要建立法定数字货币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并存的二元账户体系,开发商业银行内部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满足数字货币钱包开立及维护、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存款账户绑定及维护、数字货币账户存取现金、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兑换等各类功能。此时货币体系存在两种法定货币,货币的运行与流通也会相应地分隔为“信用现钞流通体系”、信用现钞的映射--“电子货币流通体系”和“法定数字货币流通体系”,明确了三类流通体系的货币转换规则。同时,要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等流通配套管理制度。三是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将产生与信用现钞不同的直接的法律关系。社会公众的法定数字货币权利,也将在普通法定货币权利基础上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的货币选择权、货币兑换权、支付确认权和赔偿请求权上。如此以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的权利义务与信用现钞情景下的权利义务既有一定的重叠也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具体配置了各参与主体的主要权利结构和义务结构。总之,从技术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日新月异;从法律和经济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还十分年轻。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与实践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之中,现阶段,必须注重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才能构建出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简明高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定数字货币制度规则体系。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他是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新生事物,谁都难以预计他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胥旺[2](2021)在《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一直以来是我国税收管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增值税税收流失带来了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国家税法权威受到影响,正常税收秩序受到挑战,必须予以治理;另一方面营改增以后,增值税基本覆盖全行业,与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必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增值税治理能力。本文结合江西省增值税管理现状,首先阐述了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主要类型以及带来了影响和后果,分析了增值税流失风险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提出了一揽子具有实际意义、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以期为防范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作出一定贡献。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等。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首先介绍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概念和定义,然后分别阐述了博弈理论、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同时分析了上述三种基础理论在研究税收流失方面得到的结论以及问题和不足;其次引入了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概念,归纳了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普遍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等特点,按照流失风险程度、流失风险途径、流失风险范围等三个维度分析了增值税流失风险的类型,最后从组织财政收入、税收政策执行、社会公平正义和税收秩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增值税流失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其中运用科学方法具体测算了2010年至2019年10年间江西增值税流失的规模和体量。第三章是增值税流失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首先归纳总结了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虚构增值税扣税凭证风险、骗取出口退税风险、多计增值税进项税额风险、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风险、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风险等六大增值税流失风险,同时通过列举典型案例的做法对于每种类型的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手段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其次从税收制度、税收征管、纳税人、社会治理、信息技术等五个层面分析了增值税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得出了增值税税制还不够科学完善、税收征管还不够严密高效、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税收共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金税工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等结论,导致了增值税税收风险不断出现,最后从数据支持水平亟待提高、风险分析能力亟待增强、风险等级评定亟待明确、风险任务统筹亟待强化和风险应对质效亟待提高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增值税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指导性作用;第四部分是国际先进经验和借鉴,首先从增值税制度、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管理机制、信息化网络和纳税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借鉴并总结出注重增值税税制的科学化、注重增值税管理措施的严密化、注重纳税服务的高效化和注重征管手段的信息化等四个方面的经验;第五部分是总体思路和借鉴策略。首先从预防为主、动态监控、打击震慑、标本兼治等四个方面总结了防控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总体思路,其次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解决策略,第一是深化税制改革,主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增值税立法、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第二是提高征管水平,主要措施是深化推进实名身份鉴证、强化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加强新经济业态税收征管、优化税务机构职能配置等,第三是推进以数治税,主要措施是有序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推进数据“一户式”归集、强化数据“自主性”分析、推进数据“智慧化”应用等;第四是强化风险管理,主要措施有完善增值税风险指标模型体系、推行动态“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税收中低风险提醒提示机制、健全税收高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构建全链条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等;第五是优化纳税服务,主要措施有强化税法宣传、加强纳税辅导、大力提升办税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等;第六是推动税收共治,主要措施有构建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格局、大力推进第三方涉税信息获取、大力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委托代征方式方法,为全面防范化解增值税流失风险提供最优、最高效的解决方案。第七部分是结论和展望。首先总结了增值税流失风险研究成果,展望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两大抓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断强化增值税流失风险的科学化、高效化监管。

张建军[3](2020)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众多零售企业优先通过线上渠道开展零售业务,而物流服务是影响线上渠道销售量和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由于电子商务削弱了流通渠道的规模经济效应,导致B2C电商环境下物流需求的分散化和碎片化,这种“化整为零”的物流需求为B2C物流服务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单个物流企业难以凭借自身有限的物流资源来应对,迫切需要具备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物流服务集成商(LSI)通过整合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FLSP)来更好满足零售商线上渠道的物流需求,由此形成了两级物流服务商(LSI和FLSP)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产品供应链(PSC),也存在由LSI与FLSP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鉴于整个供应链系统内企业之间业务联动及竞合关系的复杂性,因而如何实现其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下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首先,PSC与LSSC中的每个企业都是彼此独立的决策主体,均会采取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决策主体之间必然存在多方博弈与利益冲突;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在这个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内也面临产品质量与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和问题;此外,整个供应链系统也存在企业间合作关系不稳定、欠深入的问题,这将对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益、供应链系统的质量及其协调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整个供应链系统存在围绕决策优化、利益协调、质量控制以及合作关系演化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其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为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整个供应链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与贡献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单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对比分析不同决策模式下的最优决策,明确了零售商的最优局部合作策略,分析价格外生性及相关敏感系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发现局部合作决策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应链利益协调,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是局部合作决策模式下的占优战略,均衡策略为双方采取Nash博弈。分散决策模式中,产品批发价格外生性可提高各决策主体的利润,而物流服务销售价格外生性降低LSI的利润;以上两个变量的外生性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应链利润结构优化。围绕分散决策模式的特点,设计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的混合契约,基于合作博弈理论设计两种利润分配满意度协调机制,发现基于平衡满意度的利益协调机制可实现不同决策主体利润分配满意度的相对均衡、而基于联盟满意度最大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可在考虑各决策主体重要程度的同时实现联盟满意度的最大化。围绕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的特点,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和过渡协调模型实现供应链利益协调。(2)围绕线上线下服务水平竞争以及消费者搭便车两种竞争情形,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发现两种竞争情形下零售商的最优局部合作策略与单渠道供应链一致,PSC集中决策可提高线下综合体验服务水平、线上和线下产品需求量;而LSSC集中决策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线上产品需求量,降低线下产品需求量。服务水平竞争下,线上、线下产品零售价格敏感系数的相对大小对FLSP的利润产生不一致的影响;搭便车下的决策优于服务水平竞争下的最优决策,且随搭便车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围绕分散决策模式的特点,设计跨越收益共享契约、二部制契约和基于三种讨价还价能力系数的改进剩余利润共享协调机制,发现基于Nash谈判模型讨价还价能力系数的改进剩余利润共享协调机制更具优势。围绕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的特点,设计考虑风险态度及讨价还价能力的利益协调机制、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共担契约,发现成本共担契约可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利益协调,但无法实现单渠道供应链系统利益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既可实现单渠道也可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利益协调。(3)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质量激励机制。结合供应链质量的特殊性及不同供应链渠道的需求规模,既设计了单阶段的静态质量激励机制,也设计了多阶段的动态质量激励机制。在静态激励方面:重点设计了个体单独质量激励和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同时分析了考虑代理企业质量收益以及互惠性偏好对质量激励的影响,发现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并未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在动态激励方面:重点设计了合同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质量激励、基于演化博弈的奖惩结合质量激励、重复博弈的质量激励以及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发现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可提高制造商、LSI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激发声誉效应、弱化棘轮效应,从而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整个供应链系统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4)围绕合作关系稳定性以及合作关系深入发展的内在机理等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决策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演化机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组织间关系理论等创造性的提出了决策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决策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更有利于各方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成员之间的活动量既可直接也可间接通过友谊信任程度来影响成员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下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将经历由低级的“弱”合作关系、“点”合作关系、“线”合作关系、“面”合作关系,再到高级的“网”合作关系和“生态”合作关系的递进发展过程,其中“生态”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实现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目标。论文共有图78幅,表18个,参考文献287篇。

赖阳,王春娟[4](2020)在《从创新发展农产品流通园区谈城市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文中提出现代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关键,已经成为城市流通安全的基础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情加速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亟待从管理模式创新、功能创新、规划创新、选址创新四个方面创新发展建设农产品流通园区,构建现代、安全、高效的城市流通安全保障体系。

赵萌[5](2020)在《“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城乡二元”结构正向“城—镇—乡”三元结构转变,使得村镇与城镇作为联通城乡、连接工业与农业,承接二元双向物流的桥梁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在产业升级、成本高企、空间制约及交通拥堵等压力条件下,一方面推动城市物流向平台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物流实体产业向外迁移。而农村物流在缺乏有效的要素支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情况下,开始寻求向上构建资源更加丰富、市场更加接近的村镇物流平台。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离,使村镇物流摆脱了地理区位、市场距离、资源禀赋等传统限制而发挥成本洼地优势,促进“城—镇—乡”三元物流形态与物流空间重构,从而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取村镇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村镇物流在时代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本文从村镇物流系统内部演化研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法在第三章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成熟的理论方法,在第四、五章研究分析村镇物流系统的生态演化方向、演化路径和演化机制等,第六章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进行验证。经过本文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本文经过多种方式研究,构建了一个“三要素、四生态流、双层圈”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架构包含村镇物流核心要素、村镇物流支持要素、村镇物流环境要素三类主体要素Agent;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四类生态流;“链环—功能”为基础层,“平台—模块”为主导层的两个层圈。其中,平台处于顶层,模块动态组合成柔性链条,功能融合于平台及模块化柔性链环之中。同时该架构也是由“生态元—生态链—生态网—生态群—生态圈—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2)本文结合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揭示出村镇物流生态演化机理、路径与方向。其中,三类主体要素的生态元变化是演化基础;技术依赖、制度依赖、关系依赖是平衡态演化路径;生态流是推动村镇物流演化的动力机制;共生机制与竞争机制引起生态位变化是演化的传导机制;“耦合—协同”是演化的放大机制;“链环—功能”主导模式到“平台—模块”主导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3)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一个重要的管理启示,“双向双网—双层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生态体系的演化架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加之区域化分工所带来的大流通,共同交织形成农村和城市两大市场网络。农村物流寻找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向上建构物流平台;城市物流一方面向高端升级发展以形成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网络平台,一方面向低端挤压通过快捷配送的替代方式和经济成本调节方式将物流实体平台向外推移。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顶层虚拟平台和村镇化的物流实体平台分离,形成“双向双网—双层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架构,平台与网络通过现代化的“集送/配送”连接。论文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性结论:(1)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处理2009-2013年村镇物流服务节点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对“链环—功能”进行效率评价得出,2012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迸发形成“平台—模块”主导的电商双边市场使村镇物流服务主体的运营效率由发散转向收敛。(2)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村镇电商平台的运营主体、平台使用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平台—模块”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同时网络平台还推动了城乡物流的产业升级以及空间重构,论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之后得出同样的结论。(3)本文基于非平衡力学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生态流”对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具有分形影响,村镇物流空间结构变化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内部“生态流”作用空间分异是系统演化的本质。(4)本文运用SOM神经网络模拟预测“生态流”作用发现,外部环境稳定情况下,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空间自组织缓慢生长。2012年以后,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村镇物流空间环境巨变,进入新维度的空间重构和规模增长,使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典型跨越性,但物流规模扩张仍滞后于村镇建成区面积扩张。(5)本文以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2006-2026年历史数据及发展预测为依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三种互动情景推演出,提高教育经费和物流技术投入能够促进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协同”状态改善,但从效果看,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效果明显,对资源和环境作用较弱。

杨光[6](2020)在《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契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碳排放水平在不断攀升,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所引致的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2019年全球碳排放水平达到了历史的新的高点,碳减排已经成为了当今的必然选择。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由碳排放而引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在国际层面进行了碳减排应对措施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控制全球气温继续攀升所要求的碳减排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碳减排活动呢?据统计,导致碳排放水平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高碳化,过去那种粗放式、高耗能的线性发展模式已给全球环境造成了严重问题。因此,要控制碳排放水平,就要从过程减排与低碳消费入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问题,考虑集约化、低碳化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全产业链理念的实践力度,以最大化绿色供应链在运营中所带来的绿色效应。尤其是全产业链视角下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优化,以期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一整套可行的碳减排策略,这将有助于全球碳减排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聚焦于绿色供应链,研究其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碳减排契约优化与协调问题。重点探究如何在绿色供应链中制定相应的碳减排策略,如何设计碳减排协调机制,如何快速降低绿色供应链各结点企业的碳排放水平等,绿色供应链运行的关键问题,以期极大缓解全球环境恶化问题。由于供应链上不同碳排放主体的利益存在冲突,为了提高绿色供应链整体碳减排水平,需要将各分散碳排放主体有机组织起来,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来应对碳减排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境设计合理的碳减排契约,探究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契约优化协调机制,以提升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效果。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产业链视角下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机制设计全产业链视角下绿色供应链内部各环节企业的碳减排机制的确定对于提高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全产业链视角,探讨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机制,使得各结点企业以共同目标进行碳减排行动。设计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机制,首先需要确定碳减排决策的主导者,以及碳减排任务分担的基本原则;然后应明确碳减排所引致的供应链收益增加部分的分配问题,以最大限度调动各环节企业的碳减排动力;最后提出实施“政府+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全产业链背景下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活动的开展,并最大化碳减排效果。(2)绿色供应链的制造商减排努力决策优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购买低碳产品。与此同时,政府对企业的碳强度规制日趋完善。因此,在此基础上,探讨碳减排契约协调优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单一供应商和单一制造商的绿色供应链结构,探究制造商执行碳减排努力决策问题。针对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下,研究制造商减排努力决策,包括主导供应商和跟随制造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同时分析了批发价契约、成本分担契约以及合作契约等三种不同契约的减排模型。分析研究指出,在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时,过于严格的政府碳监管并不利于社会福利的提升,碳规制政策力度应适度可行。当碳监管过强时,制造商会权衡减排成本,选择购买更多的碳排放权,而非是投资碳减排领域。随着政府碳监管的持续强劲,供应商的市场销量和利润都会呈下降趋势。(3)绿色供应链的制造商竞争与零售商合作减排绿色供应链中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值追求,不仅在于其使用价值,还在于其绿色度效用方面。本部分针对两个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的绿色供应链结构,基于消费者追求产品绿色度效用的现实情境,研究绿色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碳减排决策问题。重点研究基于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下双寡头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对碳减排决策选择的影响。探讨制造商之间竞争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减排的决策优化问题。将讨论双方进行充分及不充分竞争情况,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在不充分竞争情境中,考虑两个制造商都和零售商进行合作以及其中一个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的情形进行分析,并建模求解了均衡解和均衡利润水平。(4)绿色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下的制造商结盟减排该部分考虑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由两个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绿色供应链,研究两家制造商非对称信息的结盟减排决策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制造商及平台型零售商所组成供应链的碳减排契约协调问题,根据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探讨这种绿色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运营决策问题;然后进一步剖析了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商间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应对的供应链碳减排契约协调优化问题。从集中式与分散式两个层面,探讨供应链的碳减排契约选择以及减排效果的比较问题。由于存在贸易摩擦,使得分散式碳减排决策成为了更多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无奈之举,文章选择批发价契约和成本分担契约为减排的主要契约模式进行分析。在有贸易摩擦现实情境下,研究成果有助于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碳减排决策,以体现供应链成员企业主动承担碳减排义务的社会责任担当。(5)资金约束下绿色供应链的协调减排决策优化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碳减排力度,企业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企业借贷的碳减排投入可按比例在税前进行抵扣。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低碳产品偏好越来越大,碳减排行为将进一步提振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然而,随着企业碳减排力度的加大,由减排投入增加所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将逐步显现。供应链成员企业可借助贸易信用以及资产证券化组合融资方式,有效解决自身的融资约束问题。本部分以低碳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零售商和制造商存在资金不足情形,以企业期末现金余额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在贸易信用与资产证券化组合融资方式下,基于单期和多期情境,分析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融资优化策略,探讨供应链金融组合的协同减排问题。研究发现,贸易信用及资产证券化的不同融资组合,对有税负的融资企业的最优运营策略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情境下,供应链成员企业存在最优的产品定价以及碳减排努力决策,以实现自身的期末现金余额最大化的现实目标。(6)全产业链视角下碳交易机制设计决策全产业链视角下,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优化研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对于国家制定有关的碳交易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碳交易机制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该部分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个人等五个层面来分析碳交易机制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机制设计对策。在设计与完善碳交易机制过程中,要充分参考借鉴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优化的相关研究结果,以发挥更大的减排效果。并以文化创意以及农业全产业链的低碳化升级为例,进行了政策情境模拟。将研究成果运用在具体的行业中,以促进各个产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碳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针对全产业链视角下的碳交易机制以及绿色供应链内部的碳减排机制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对于全产业链视角下绿色供应链内部的碳减排机制,相较于企业单独碳减排,供应链整体碳减排尤为重要。本文贡献的具体创新点归纳如下:第一,基于全产业链的视角,探讨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协调优化问题。对于供应链纵向合作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契约激励提高产品销售数量或利润方面。然而,很少有文章将碳减排策略和政府碳强度监管同时考虑进来,对于供应链合作和碳减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探讨。为了弥补前人的研究不足,本文基于全产业链的视角,探讨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协调优化问题,考虑了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以及政府的碳强度规制,探讨其对绿色供应链最优的减排效果以及利润的影响。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下,构建了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分析了批发价契约、成本分担契约以及合作契约等三种不同契约的减排模型,得出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要结论。第二,考虑不同竞争情况下,分析绿色供应链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减排问题。现存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单个企业的减排行为,对存在竞争情况的减排行为研究较少,且鲜有文献将双寡头企业间的竞争行为进行分类。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以及双寡头制造商的竞争程度,研究二对一型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碳减排决策问题。在不充分竞争时,考虑两个制造商均与零售商进行合作,以及仅单个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的情形,并得出了模型的均衡解和均衡利润水平。第三,探究信息不对称下,绿色供应链制造商结盟减排问题。现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双寡头垄断、单方面成员主导或一对多供应链架构下的减排博弈。然而,关于二对一型且平台型零售商的供应链,供应链成员的减排研究仍较少。此外,对于贸易摩擦背景下二制造商之间进行结盟的减排决策,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二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绿色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讨论了制造商面对平台型零售商绿色供应链,分析其碳减排契约协调问题;然后分析探讨了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商间通过结盟来应对碳减排契约协调优化问题。第四,探究资金约束条件下,绿色供应链的协调减排决策优化问题。关于资金约束下的绿色供应链减排,已有研究均没有涉及到使用贸易信用与资产证券化组合融资方式。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构建一对一型绿色供应链,以企业期末现金余额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分别研究在单期和多期情境下,借助贸易信用与资产证券化组合融资方式,分析供应链结点企业的融资优化问题。研究结论表明,贸易信用及资产证券化的不同组合模式,将对融资企业的最优运营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郭家欣[7](2020)在《不同权利结构下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与契约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境出口电商企业初期采取的铺货模式,由于商品的同质化竞争和海外市场需求和平台入驻政策的调整逐步失效。目前以品牌驱动为主的精品化运作逐步兴起。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目前已被认为是建立差异化品牌的最普遍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跨境出口电商企业如何选择其社会责任行为成为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物流、法律等方面,关于其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仍然很少,且较少从供应链视角入手探讨该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理论模型,并基于此进一步建立了二级供应链博弈基准模型,考察了相关因素变化对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决策以及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通过供应链契约实现节点企业之间的动态协调。研究表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战略程度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增加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目标利润以及社会福利。随着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社会责任偏好程度的不断升高,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量不断上涨,同时对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利润以及社会福利也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价格弹性系数的上涨则会对其社会责任履行量以及供应链的均衡结果产生消极影响。而针对供应链权利结构来说,相比分散化结构,集中化结构能够实现社会责任履行量、供应链系统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在分散化结构中,作为领导者的企业为了实现该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其目标利润为经济利润与社会福利之和,因此往往通过牺牲自身的部分经济利润来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化,导致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引入了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经分析发现,在两种供应链权利结构中,成本分担契约均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则无法实现。而且,经数值分析可知,收益共享契约在跨境出口电商企业主导下仅对跨境电商平台产生较少的负向影响,因此在该种情况下,跨境出口电商企业可利用自身的领导力和控制力通过收益共享契约,激励跨境电商平台创新拓展其社会责任品牌营销模式,从而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并进一步达成数量折扣契约以弥补自身的经济损失。

王莹[8](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文中提出鸦片战争以后,国内粮食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其一,通商口岸相继开埠,开启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粮食需求量显着增加,国内粮食供需矛盾愈加突显;其二,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兴起,国内粮食贸易线路得以延伸,粮食贸易规模显着扩大;其三,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进口贸易迅速扩张,对国内粮食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粮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农业恐慌。国民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逐渐加强,突出表现为一系列粮食贸易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从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两个维度考察国内粮食贸易问题,主要展开了如下具体工作:首先,结合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和相关粮食调查报告,补充、修正国内粮食贸易数据,采用ArcGIS数据管理工具进行联系强度评价与分析,在全国大尺度空间内清晰刻画粮食贸易的空间格局。国内稻米贸易呈现出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各级产地市场、中转市场和消费市场是贸易网络中的“点”,连接不同等级“点”的交通运输线路即为“轴”。不同规模等级的节点和轴线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贸易的点轴空间结构。就空间联系强度而言,贸易联系随距离延伸而衰减,贸易规模也随距离的增加而变少。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稻米流通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米民船运输费用较低,贸易规模最大,安徽—江苏—上海是稻米流通最为繁忙的线路;广东是米粮缺口最大的省份,但是与长江中下游产地市场联系较弱。国内小麦贸易同样呈现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由于铁路运输成本较民船和内河小轮船更高,上海面粉厂通常采用民船和内河小轮船从江苏各地采购小麦,沿津浦路采购小麦最北不过徐州;华北地区铁路常因战事而受阻隔,小麦运销不畅,面粉厂因原料短缺而面临经营危机。面粉贸易呈现出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上海在贸易网络中居于制高点,所产面粉行销各地。其他面粉工业聚集地较上海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产面粉多供本地消费,仅有少量输出。在土磨坊和石磨广泛存在的情形下,机制面粉消费局限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而未能深入广大农村市场。其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演变。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慢变量,是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形成的首要因素。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作为快变量,往往在短时间内对粮食贸易网络形成剧烈冲击。稻米、小麦和面粉贸易网络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稻米流通规模消长受产地市场自然环境影响更大;广东与东南亚稻米产地形成稳定的贸易圈,粮食贸易更加受东南亚经济环境的影响;小麦和面粉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是世界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国际市场价格涨跌直接影响小麦、面粉进口规模和国内贸易规模。再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各利益主体关系看,稻米贸易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多层中间商分销,主体间多为松散的市场联结方式,渠道关系不稳定,并未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小麦、面粉贸易以面粉加工业为核心,面粉厂商将纵向交易环节纳入到内部组织完成,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渠道的长度,上下游各利益主体形成相对密切的联系。从利益分配格局看,国内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生产者所获收益与承担的生产费用和风险极不匹配;各级稻米经销商利用稻米价格的季节性特征,低买高卖,获得可观收益;面粉厂商通过整合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从利益传导关系看,ATP-EC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稻米和面粉价格均呈非对称传导特征,这在本质上也反映了不同主体间利润的不均等分配。最后,对20世纪30年代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实践及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做一整体考察,系统梳理了“粮食市场危机—贸易保护思想形成—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建构—粮食市场反馈—贸易保护思想转变—粮食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这一时期粮食贸易思想逐渐走向激进,始终寄希望于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且理想化地以兼顾粮食生产者和粮食消费者、粮食加工业的利益为目标。事实上,贸易保护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是在国内粮食流通不畅,区域间粮食供需失衡的情形下,不仅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反而会增加扭曲利益分配的风险,造成矛盾的激化。上海米荒、广东米荒以及面粉业原料短缺困境恰恰是关税政策扭曲利益分配的结果。

袁菊[9](2020)在《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流通业和消费结构均实现了根本性地改变。互联网技术影响下,流通业的高效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之间有了更加密切地联系,流通业充分实现生产与消费有效沟通,对于促进生产效益提升、引导消费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多样消费需求的产生也加速了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当前消费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积极保障有效供给的同时不可忽视供给端与消费端的有效衔接,而流通业作为二者衔接的重要纽带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反映现代流通业高效发展的流通效率就是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环节,在“互联网+”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积极有效提升流通效率,保障供给端与消费的有效衔接,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推动流通业持续有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基础上,文章首先对流通效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流通效率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理论,分析梳理流通效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为下文理论实证模型的构建奠定科学的依据。其次,对西部地区流通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现状、区域差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构建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对西部地区流通效率进行测度。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构建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回归模型,以期探究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将外部环境因素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纳入模型,探究外部环境影响下,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有何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各地区之间流通效率差异明显,其中四川、广西、重庆和陕西等地区流通效率较高,青海、甘肃等地区流通效率较低,整体表现出流通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特征。(2)西部地区流通效率的提升不仅有效促进了本地区消费结构升级优化,也对邻近周边地区带来了一定积极促进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效应还有长足的提升空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零售网点全覆盖、推动“互联网+”影响的流通业创新转型升级是重要着力点,同时更要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更快与东中部地区接轨。(3)西部地区流通效率的提升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即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到外部环境约束影响,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使流通效率对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正U型变化趋势,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使流通效率对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地提高使流通效率对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论文为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流通业与消费结构升级水平发展,结合西部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实际发展以及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情况,提出与西部地区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建议。分别是:推动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各地区因地制宜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流通业发展环境,促进流通效率提升。

闫帅垒[10](2020)在《小微企业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YN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居民消费水平日益增长,人民对于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食品行业乃至整个农业产业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农产品上行”,希望借此来实现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党和国家全部脱贫、全面小康的庄重承诺。通过近几年的广泛实践和观察研究,行业内普遍认为:农产品电商要摆脱过去的那种粗放式经营方法,提升产品价值,及时顺应市场里消费升级的趋势,所以对于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企业来说品牌化是必经之路,从具体实施路径上来讲,就是要实行农产品电商的品牌化营销。小微企业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化中的作用,实现更好的品牌化营销便成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对小微企业YN公司农产品电商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通过对YN公司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现状的说明,并对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对于以YN公司为例的小微企业品牌化营销问题,在论文中从4PS的视角予以深入研究探讨分析,并结合当下政府部门的农业特产发展政策,针对性的提出了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管理、丰富品牌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具化品牌形象、拓展品牌营销渠道等在内的全方位全链条的品牌化营销策略组合,提升香菇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综合能力,帮助YN公司在下一步的电商品牌化营销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以期获得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提出品牌化营销困难解决方案及建议,帮助更多的小微企业农产品电商在品牌化营销道路上少走弯路,多得成效。

二、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亟待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亟待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第二节 核心名词辨析和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诸“货币”形态关系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内涵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规制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框架
        三、主要创新
第二章 货币本质和货币形态演进基本规律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主要理论
        一、货币的内涵和本质理论
        二、货币的职能和理论发展
        三、货币的社会和法律属性
    第二节 货币形态演进及其规律
        一、货币形态演化进程和经济特征
        二、货币形态演化的经济科技基础
        三、货币形态演化的法经济学规律
    第三节 新科技与数字货币发展
        一、数字货币产生的经济科技基础
        二、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的产生
        三、数字货币基本特征和价值改进
第三章 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理论和逻辑基础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基本理论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内涵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属性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特征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新挑战
    第二节 数字形式“货币”的差异比较
        一、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
        二、法定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
        三、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的绩效和价值
        一、货币竞争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二、现行货币竞争的绩效与不足
        三、法定数字货币价值功能改进
第四章 国内外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开发
    第一节 国外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推进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政策和监管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
    第二节 国际组织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取向和监管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观点
    第三节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
        一、法定数字货币理论和政策取向
        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实践
        三、法定数字货币科技和金融路径
第五章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机制的影响和效益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机制的影响
        一、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的变化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变化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控制的提升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理论及其实践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调控机制的优化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传导机制的改进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影响
        一、我国现行支付体系及其运营模式
        二、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完善
第六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需求和供给
        一、现行法定货币的制度规则及评析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和创新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和架构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思路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立法模式选择
第七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制度构建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制度架构
        一、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经济目标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三、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管理机制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
        一、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和基础
        二、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机制
        三、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的配套制度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权责义务及配置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法律关系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权责配置
        三、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权责分配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增值税流失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成果
        1.2.2 增值税流失风险影响的研究成果
        1.2.3 增值税流失风险防控对策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理论分析
    2.1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概念
        2.1.1 税收流失的基本定义
        2.1.2 税收流失的理论基础
        2.1.3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概念引入
        2.1.4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定义和特点
    2.2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类型
        2.2.1 按流失风险程度
        2.2.2 按流失风险途径
        2.2.3 按流失风险范围
    2.3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带来的影响
        2.3.1 减少财政收入
        2.3.2 影响税收政策执行
        2.3.3 扰乱社会公平正义
        2.3.4 干扰税收秩序
3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
    3.1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表现形式
        3.1.1 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
        3.1.2 虚构增值税扣税凭证风险
        3.1.3 骗取出口退税风险
        3.1.4 多计增值税进项税额风险
        3.1.5 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风险
        3.1.6 骗取增值税税收优惠风险
    3.2 产生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原因分析
        3.2.1 税收制度层面
        3.2.2 税收征管层面
        3.2.3 纳税人层面
        3.2.4 社会治理层面
        3.2.5 信息技术层面
    3.3 增值税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3.3.1 数据支撑水平亟待提高
        3.3.2 风险分析能力亟待增强
        3.3.3 风险等级评定亟待明确
        3.3.4 风险任务统筹亟待强化
        3.3.5 风险应对质效亟待提高
4 国际经验借鉴
    4.1 国际先进经验
        4.1.1 建立完善的增值税制度
        4.1.2 推进严格的增值税发票管理
        4.1.3 构建严密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4.1.4 搭建发达的税收信息化网络
        4.1.5 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
    4.2 国际先进经验分析和借鉴
        4.2.1 注重增值税制的科学化
        4.2.2 注重增值税管理措施的严密化
        4.2.3 注重纳税服务的高效化
        4.2.4 注重征管手段的信息化
5 防控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总体思路和解决策略
    5.1 防控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总体思路
        5.1.1 预防为主
        5.1.2 动态监控
        5.1.3 打击震慑
        5.1.4 标本兼治
    5.2 防控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解决策略
        5.2.1 深化税制改革
        5.2.2 提高征管水平
        5.2.3 推进以数治税
        5.2.4 强化风险管理
        5.2.5 优化纳税服务
        5.2.6 推动税收共治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的研究
        1.2.2 产品服务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的研究
        1.2.3 双渠道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的研究
        1.2.4 供应链质量控制及激励机制的研究
        1.2.5 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竞合关系及演化的研究
        1.2.6 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重要概念辨析
        2.1.1 产品供应链(PSC)
        2.1.2 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
        2.1.3 供应链系统
        2.1.4 协调演化机制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组织间关系理论
        2.2.3 博弈与演化博弈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及协调发展问题
    3.1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
        3.1.1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下供应链系统的产生
        3.1.2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及特点
    3.2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关键问题分析
        3.2.1 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内在逻辑关系
        3.2.2 决策优化问题
        3.2.3 利益协调问题
        3.2.4 质量控制问题
        3.2.5 合作关系演化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单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
    4.1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4.1.1 问题描述
        4.1.2 模型构建
        4.1.3 研究假设
    4.2 不同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对比分析
        4.2.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
        4.2.2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
        4.2.3 局部合作决策模式
        4.2.4 不同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4.3 价格的外生性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4.3.1 产品批发价格的外生性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4.3.2 物流服务销售价格的外生性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4.4 单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4.4.1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利益协调机制
        4.4.2 基于Nash博弈的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利益协调机制
    4.5 数值分析
        4.5.1 不同决策模式下的最优决策及利润模拟分析
        4.5.2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下不同权利结构最优决策对比
        4.5.3 价格内生与外生对最优决策影响的对比分析
        4.5.4 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分析
        4.5.5 敏感系数对利益协调机制设计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利益协调
    5.1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5.1.1 问题描述
        5.1.2 模型构建
        5.1.3 研究假设
    5.2 服务水平竞争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分析
        5.2.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
        5.2.2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
        5.2.3 PSC分散/LSSC集中决策模式
        5.2.4 PSC集中/LSSC分散决策模式
        5.2.5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
        5.2.6 零售商与LSSC合作决策模式
        5.2.7 服务水平竞争情形下不同决策模式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5.3 消费者搭便车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分析
        5.3.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
        5.3.2 PSC分散/LSSC分散决策模式
        5.3.3 PSC分散/LSSC集中决策模式
        5.3.4 PSC集中/LSSC分散决策模式
        5.3.5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
        5.3.6 零售商与LSSC合作决策模式
        5.3.7 消费者搭便车情形下不同决策模式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5.4 两种竞争情形下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5.4.1 系统集中决策模式中两种竞争情形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5.4.2 PSC集中/LSSC集中决策模式中两种竞争情形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5.4.3 分散决策模式中两种竞争情形最优决策对比分析
    5.5 两种竞争情形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5.5.1 服务水平竞争情形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5.5.2 消费者搭便车情形下的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5.5.3 数值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质量激励机制
    6.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6.1.1 概念模型
        6.1.2 研究假设
    6.2 单阶段静态博弈质量激励机制设计
        6.2.1 个体单独激励下的质量激励契约
        6.2.2 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契约
    6.3 多阶段动态博弈质量激励机制设计
        6.3.1 合同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质量激励机制
        6.3.2 基于演化博弈的奖惩结合质量激励模型
        6.3.3 重复博弈的质量激励机制
        6.3.4 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演化
    7.1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稳定性分析
        7.1.1 PSC与 LSSC合作关系演化博弈模型
        7.1.2 PSC与 LSSC合作关系稳定性分析
    7.2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机理
        7.2.1 合作关系的Homans-Simon模型构建
        7.2.2 合作关系深入发展的内在机理
    7.3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内部合作关系演化路径
        7.3.1 PSC分散/LSSC分散的“弱”合作关系
        7.3.2 PSC集中/LSSC集中的“点”合作关系
        7.3.3 PSC集中/LSSC集中的“线”合作关系
        7.3.4 PSC集中/LSSC集中的“面”合作关系
        7.3.5 PSC集中/LSSC集中的“网”合作关系
        7.3.6 PSC集中/LSSC集中的“生态”合作关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从创新发展农产品流通园区谈城市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城市农产品流通中心应当由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农产品流通园区转型
        (一)农产品流通体系安全性成为城市流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发展瓶颈
        (三)新冠疫情加速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
创新发展农产品流通园区规划建议
    (一)农产品流通园区应当在管理模式上创新
    (二)农产品流通园区应当在功能上创新
    (三)农产品流通园区应当在规划设计上创新
    (四)农产品流通园区应当在选址上创新

(5)“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3.1 技术路线
        1.3.2 内容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范畴界定
        2.1.1 村镇概念范畴
        2.1.2 村镇物流概念范畴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种群生态理论
        2.2.3 演化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2.3.2 系统演化与产业链演化研究
        2.3.3 村镇物流发展研究
    2.4 文献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建构
    3.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及构成
        3.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
        3.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要素
        3.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CAS结构
        3.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层次与功能
    3.2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3.2.2 “链环-功能”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3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3.2.4 “链环-功能”升级至“平台-模块”主导模式的生态圈形成
    3.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平衡性
        3.3.1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前提
        3.3.2 实现系统层级平衡的关键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平衡机理
    4.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演化
        4.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内涵
        4.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维度
        4.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测量及演化
    4.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演化
        4.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网络特性
        4.2.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共生机制
    4.3 “链环—功能”不平衡诱因实证研究
        4.3.1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4.3.2 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4.3.3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4.4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4.4.1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4.4.2 “运营主体-使用主体-政府”三方协调演化模拟
        4.4.3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主体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分形
    5.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5.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基础
        5.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态需求
        5.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非线性过程
        5.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外涨落驱动
        5.1.5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
    5.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分形机制
        5.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流作用力
        5.2.2 生态流驱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非平衡相变
        5.2.3 生态流触发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分岔
        5.2.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
    5.3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模拟
        5.3.1 SOM神经网络法模拟系统演化的适用性
        5.3.2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实证及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村镇物流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测度与优化
    6.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协同”驱动机制内涵
        6.1.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理论
        6.1.2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内涵
        6.1.3 协同学分析环境要素子系统的耦合性
    6.2 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6.2.1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6.2.2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6.2.3 序参量指标筛选方法
        6.2.4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6.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度与优化
        6.3.1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量模型
        6.3.2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仿真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情景分析
        6.3.4 环境子系统情景互动调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契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全球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走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之路
        二、全产业链合作减排机制成为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全产业链减排需要尝试供应链金融化解资金约束
        四、绿色供应链契约协调减排机制的应用前景广阔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绿色全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碳排放契约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考虑期权合同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五、供应链契约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六、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产业链下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机制设计
    第一节 全产业链下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问题
        一、问题相关情境
        二、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任务分配主导者
        一、碳减排任务分配主导者
        二、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实施流程
    第三节 绿色供应链内部碳减排任务分配原则
        一、平均分配碳减排任务原则
        二、根据营业额来进行碳减排任务的分配
        三、按照碳减排能力来进行碳减排任务分配
    第四节 碳减排引致的利益增量的合理分配
        一、分配原则
        二、分配方式
    第五节 试点政府参与的绿色供应链碳减排模式
        一、“政府+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
        二、“政府+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
        三、“政府+供应链”引致的虚拟供应链实体化
        四、“政府+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碳减排决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色供应链的制造商减排努力决策优化
    第一节 减排努力决策优化问题描述
        一、问题相关情境
        二、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模型说明与参数描述
        一、模型构建
        二、基本假设
        三、参数描述
    第三节 契约决策过程
        一、批发价契约模型
        二、成本分担契约模型
        三、合作契约模型
    第四节 契约模式比较
        一、变量及利润比较
        二、不同契约模式比较结论
    第五节 数值算例分析
        一、低碳偏好的影响
        二、政府碳排放监管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供应链上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减排契约优化
    第一节 绿色供应链上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减排问题描述
        一、问题相关情境
        二、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模型与参数
        一、研究问题描述
        二、参数设置
        三、基本模型
    第三节 模型的分析
        一、竞争博弈下的价格与碳减排量决策
        二、合作博弈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碳减排决策
    第四节 数值算例分析
        一、碳排放量与碳价的关系
        二、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敏感系数的关系
        三、制造商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四、制造商利润与碳价的关系
        五、零售商利润与碳价的关系
        六、制造商利润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不对称下绿色供应链的制造商结盟减排优化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下绿色供应链的制造商结盟问题描述
        一、问题相关情境
        二、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两制造商面对平台零售商型绿色供应链契约协调
        一、问题描述
        二、模型构建
        三、完全信息下的绿色供应链契约协调问题
        四、不完全信息下的绿色供应链契约协调问题
    第三节 两制造商间结盟情境下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协调问题
        一、制造商间结盟情境下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协调问题描述
        二、制造商间结盟情境下集中式供应链碳减排决策
        三、制造商间结盟情境下分散式供应链碳减排决策
        四、模型对比
        五、性质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金约束下绿色供应链的协调减排决策优化
    第一节 资金约束下绿色供应链的协调减排决策优化问题描述
        一、问题相关情境
        二、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模型及参数
        一、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二、计息方式与税盾效应
    第三节 单期碳减排的供应链金融优化
        一、零售商银行信用的碳减排优化模型
        二、贸易信用与银行信用组合的碳减排双信用优化模型
        三、资产证券化与双信用组合的碳减排优化模型
    第四节 多期随机性的碳减排供应链金融优化
        一、多期随机性的碳减排供应链金融问题描述
        二、多期随机性的碳减排供应链金融优化模型
    第五节 数值算例分析
        一、批发价和渠道减排努力对制造商现金流的影响
        二、碳偏好系数和碳减排成本抵税比例对零售商现金流的影响
        三、需求价格敏感度对批发价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碳交易机制设计研究
    第一节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碳交易机制设计问题描述
        一、问题相关情境
        二、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碳交易机制设计的层次
        一、中央政府层面的碳交易机制设计
        二、地方政府层面的碳交易机制设计
        三、行业协会层面的碳交易机制设计
        四、企业层面的碳交易机制设计
        五、个人层面的碳交易机制设计
    第三节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碳交易机制设计对策
        一、全产业链中成立企业联盟促进碳交易机制设计
        二、认定企业碳排放水平以促进碳交易机制的设计
        三、体现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的差异以促进碳交易机制的设计
    第四节 政策情境模拟-以文化创意及农业全产业链低碳化为例
        一、文化创意产业链低碳化升级对策分析
        二、农业全产业链低碳化升级对策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绿色供应链碳减排以及碳交易机制设计研究相关结论
        二、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优化协调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绿色供应链多周期碳减排契约协调研究
        二、不完全信息下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博弈研究
        三、多对多型绿色供应链碳减排契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不同权利结构下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与契约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动机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境电子商务
        2.1.2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
        2.1.3 跨境电商平台
        2.1.4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企业社会响应理论
        2.2.4 供应链协调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跨境电商相关研究
        2.3.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相关研究
        2.3.3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分析
    3.1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主体
    3.2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方式
    3.3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情境
    3.4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权利结构下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4.1 模型描述
    4.2 集中化结构均衡分析
    4.3 分散化结构均衡分析
        4.3.1 跨境出口电商企业Stackelberg博弈模型
        4.3.2 跨境电商平台Stackelberg博弈模型
    4.4 比较静态分析
        4.4.1 社会责任行为战略程度对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
        4.4.2 消费者社会责任偏好对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
        4.4.3 价格弹性系数对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
        4.4.4 供应链权利结构对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
        4.4.5 集中化下与分散化下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均衡结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供应链契约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5.1 成本分担契约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5.1.1 成本分担契约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Stackelberg博弈
        5.1.2 成本分担契约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Stackelberg博弈
    5.2 收益共享契约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5.2.1 收益共享契约与跨境出口电商企业Stackelberg博弈
        5.2.2 收益共享契约与跨境电商平台Stackelberg博弈
    5.3 比较静态分析
    5.4 数值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粮食国内贸易的研究
        1.2.2 粮食国内贸易与进口贸易关系的研究
        1.2.3 粮食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1.2.4 粮食贸易政策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和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2.1 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说明
        2.1.1 近代海关职能范围变迁
        2.1.2 海关贸易统计体例和内容变迁
        2.1.3 埠际贸易统计数据局限性
    2.2 国内稻米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2.2.1 国内稻米供需情形
        2.2.2 国内稻米输出市场概况
        2.2.2.1 湖南稻米输出市场
        2.2.2.2 安徽稻米输出市场
        2.2.2.3 江西稻米输出市场
        2.2.3 基于O-D数据的稻米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2.3 国内小麦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2.3.1 国内小麦供需情形
        2.3.2 国内小麦输出市场概况
        2.3.3 基于O-D数据的小麦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2.4 国内面粉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
        2.4.1 国内面粉厂发展概况
        2.4.2 基于O-D数据的面粉贸易网络空间格局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形成与演变
    3.1 城市化、工业化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
    3.2 自然灾害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3.2.1 自然灾害与稻米贸易网络变迁
        3.2.2 自然灾害与小麦、面粉贸易网络变迁
    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3.3.1 中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3.3.2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稻米贸易网络
        3.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小麦贸易网络
        3.3.4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面粉贸易网络
    3.4 实例分析
        3.4.1 1931 -1933 年国内自然灾害与世界农业恐慌交织
        3.4.2 1931 -1933 年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变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
    4.1 国内粮食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4.1.1 稻米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4.1.2 小麦、面粉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4.2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4.2.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4.2.2 小麦、面粉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4.3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4.3.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4.3.2 面粉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及其政策实践
    5.1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5.1.1 粮食贸易保护的必要性
        5.1.2 粮食贸易保护的先决条件
        5.1.3 粮食贸易保护关税政策的总体设计
        5.1.4 经济学者推动粮食贸易保护理论进入政策决策层面
    5.2 多方利益博弈下的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修订
        5.2.1 各商人利益集团间博弈
        5.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5.2.3 中央政府内部派系利益博弈
        5.2.4 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颁布
    5.3 粮食保护关税的实际影响及经济学者的政策反思
        5.3.1 关税政策抑制进口作用有限
        5.3.2 关税政策统一性遭到破坏
        5.3.3 面粉业陷入原料短缺困境
        5.3.4 经济学者关于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主张
    5.4 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实践
        5.4.1 国民政府统制粮食贸易的筹备工作
        5.4.2 广东米荒中进口许可证办法的制定与实施
        5.4.3 1937 年《粮食调节办法》关于粮食贸易国营的规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稻米和小麦贸易网络呈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
        6.1.2 面粉贸易网络呈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
        6.1.3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
        6.1.4 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
        6.1.5 粮食贸易保护政策有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
    6.2 研究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流通效率
        1.2.2 消费结构升级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分析
    2.1 文献综述
        2.1.1 流通效率的研究
        2.1.2 消费结构升级的研究
        2.1.3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
        2.2.1 流通效率理论
        2.2.2 消费结构升级理论
    2.3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2.3.1 流通效率提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3.2 “互联网+流通”助推消费结构升级
        2.3.3 外部环境助力流通效率提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3.1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1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
        3.1.2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区域差异
        3.1.3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2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测度
        3.2.1 指标体系构建
        3.2.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数据说明
        3.2.3 测度方法介绍
        3.2.4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3.3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现状
        3.3.2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区域差异情况
        3.3.3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4.1 空间计量理论与模型
        4.1.1 空间自相关检验
        4.1.2 空间计量模型
        4.1.3 空间权重矩阵的定义与设定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2.1 变量选取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4.3.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4.3.2 普通面板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结果分析
        4.3.3 空间面板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结果分析
        4.3.4 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5.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5.1.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5.2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5.2.1 门槛值确定及门槛效应检验
        5.2.2 面板门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5.3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推动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
        6.2.2 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优化
        6.2.3 各地区因地制宜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6.2.4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流通效率提升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10)小微企业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YN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电商
        2.1.2 小微企业
        2.1.3 农产品品牌化
        2.1.4 营销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4Ps营销理论
        2.2.2 SWOT分析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YN公司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现状
    3.1 小微企业YN公司简介
    3.2 产品现状
    3.3 价格现状
    3.4 渠道现状
        3.4.1 与本行业及餐饮协会合作
        3.4.2 积极实施跨境电子商务
    3.5 促销现状
        3.5.1 传统的SEO、SEM营销方面
        3.5.2 依托小程序进行的So Lo Mo模式营销
        3.5.3 新媒体应用
    3.6 竞争对手现状
        3.6.1 主要竞争对手现状
        3.6.2 次要竞争对手现状
4 YN公司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SWOT分析
    4.1 优势
        4.1.1 营销品类调整迅速
        4.1.2 营销方式灵活
        4.1.3 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管理成本
        4.1.4 地区优势
    4.2 劣势
        4.2.1 员工流失率高
        4.2.2 企业电商运营和网络技术能力较弱
        4.2.3 议价能力弱及供应链安全问题
        4.2.4 政策红利获得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弱
    4.3 机会
        4.3.1 市场空间巨大
        4.3.2 政策支持
        4.3.3 相关产业的完善与发展
        4.3.4 行业尚未完全垄断
    4.4 威胁
        4.4.1 农产品电商行业整体难题尚存待解
        4.4.2 地域公共品牌管理滞后且品牌资源集中
5 YN公司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5.1 产品同质化严重
        5.1.1 产品定位不明确
        5.1.2 产品包装尚待优化
        5.1.3 产品供产链风险较大
        5.1.4 品牌影响力弱
    5.2 产品价格竞争力弱
        5.2.1 产品成本控制能力弱
        5.2.2 议价能力弱
    5.3 渠道单一竞争力弱
        5.3.1 亟待开拓国际市场
        5.3.2 销售主要集中在线上
    5.4 网络营销效果不佳
6 YN公司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4PS策略
    6.1 产品策略
        6.1.1 把好质量关保障“品牌塑造”
        6.1.2 实施产品细分及包装个性化提升产品形象
        6.1.3 顾客满意提升公司品牌的信任和依赖
        6.1.4 提升公司品牌的“社会形象”
    6.2 价格策略
        6.2.1 丰富产品价格组合及产品层次
        6.2.2 提升价格竞争力
        6.2.3 提高产品性价比
    6.3 分销策略
        6.3.1 加强渠道拓展
        6.3.2 进驻电商产业园及培养品牌代理
        6.3.3 建设粉丝福利群并实施会员制营销
        6.3.4 寻求与当地旅游业协同发展
        6.3.5 积极探索CSA社区支持农业
    6.4 促销策略
        6.4.1 积极实施促销折扣政策
        6.4.2 积极参与各类展会
        6.4.3 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6.4.4 开展网络直播及视频营销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致谢

四、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亟待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D]. 余雪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D]. 胥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及协调演化机制研究[D]. 张建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从创新发展农产品流通园区谈城市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J]. 赖阳,王春娟.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7)
  • [5]“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绿色供应链的碳减排契约优化研究[D]. 杨光.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7]不同权利结构下跨境出口电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选择与契约协调研究[D]. 郭家欣. 郑州大学, 2020(03)
  •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D]. 王莹. 山西大学, 2020(12)
  • [9]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袁菊.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小微企业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YN公司为例[D]. 闫帅垒.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急需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