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

一、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铎[1](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韩珍[2](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世界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革的时代,处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阶段,既面临着国内外诸多挑战,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努力作为、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心系家国、勇担重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也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个人成才、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世界进步,都需要大学生群体树立担当意识、深化担当情感、坚定担当意志、提升担当能力、践行责任担当。高校作为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的主阵地,更要顺应时代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与家庭、社会协同合作,把大学生培育成具有担当品质的时代新人。本论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仔细研读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的论述,探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相关概念和内容进行界定和论述,分析培育大学生担当品质的历史依据和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担当品质的重要价值,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大学生担当品质现状和培育现状,找出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担当品质的表现以及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部分大学生缺乏担当品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对策。具体来讲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概述。首先对担当及担当品质的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对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进行概念界定,大学生担当品质指的就是大学生的认识、思想、情感和行为所显示出负责任、担使命的优良品质,包括个人积极主动进步、关怀家庭和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关注自然和人类的发展等,把大学生担当品质划分为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三大层次和担当意识、担当情感、担当意志、担当能力、担当行为五大构成要素,论述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的历史依据和时代背景,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的重要价值,既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品质,也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力,更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现状及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现状,总体是积极向上,但仍有部分学生担当认知模糊、担当情感冷漠、担当意志薄弱、担当行为动机不纯等。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培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衔接不畅,培育环境影响不充分,高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发挥效果不好等问题。根据现状进一步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大学生自我培育能力不足、家庭培育存在缺位、高校培育不够全面、社会培育环境不佳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三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路径。首先,要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认知水平、重视情感认同、提升担当能力、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切实把担当品质培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课堂教育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服务中,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再次,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渗透作用,挖掘优秀文化中的担当要素、弘扬时代担当人的榜样力量、重视校园担当文化环境建设;此外,要努力开展多样式社会实践,强化监督落实,通过增加高校志愿和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完善监督与评价反馈机制,使学生主动担当,成为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最后,积极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避免高校独位、家庭缺位、社会错位,从这五大路径来提出具体对策。

安莉[3](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赵娜[4](2020)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深入地挖掘高校图书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动地发挥和释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类型之一,不仅具有文献信息收集、管理、保存、传递等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从这些基础性功能中延伸出来的。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适应时代发展上不谋而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无论是古代“书院藏书楼”还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实际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未间断。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着育人意识不强;馆藏资源满意度低;服务示范效果不明显;环境熏陶效果欠佳;功能实践不畅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功能认识尚未到位;馆藏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馆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育人合力机制尚未形成。为充分地挖掘和释放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其次,要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再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第四,要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最后,要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该论文有图23幅,表有2幅,参考文献101篇。

张国彪[5](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要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需要青年一代添砖加瓦,肩负青春责任。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责在于育人。“教育应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得以自立自强在中国精神、得以持续长久在中国精神、得以提振“精气神”在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庚子之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然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彰显的中国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对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展开研究,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研究视角,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中国精神培育为研究重点,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在前人及众多学者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精神分别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当代境遇、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索。第一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论、是实践,也是精神,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中国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两者具有较强的契合点。据此,分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提出的强化“类”思维、拓展国际视野、推动文化自为、突显改革创新精神等新要求。第二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在国家层面,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为实现世界梦贡献中国智慧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起中国之责;在社会层面,有利于更好担当铸魂育人使命,提高中国精神培育实效;在个人层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强化“功崇惟志”的坚定意识、增强“上下而求索”的学习本领、锤炼“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第三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当代境遇。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面临协调中国精神民族性与人类命运世界性的矛盾、超越思维局限增强学生对国外思维的理性认知、警惕多种错误社会思想淡化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等挑战;存在中国精神培育系统失衡、中国精神培育内容与人类命运融合度低、教师队伍人员杂糅显露质量瓶颈、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淡薄等问题。第四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策略。针对培育的当代境遇,应当抓准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着力点;用大国担当精神、创新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丰富培育内容;从政治底线、理论素养、示范引领等方面构建中国精神培育教师队伍;以创设培育途径筑牢育人共同体。

张译木[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农民群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加强农民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群体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道德素质,是助力新时代农民养成正确价值观、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群体层次呈现多样化趋势,农民的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多元,现行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实现其有效性。因此,从自主性视角出发,在顺应农民群体自主意识日渐强烈的趋势下,有效引导其发挥自主性,建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机制,积极引导农民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是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的必要保证。本文依循在历史研究中梳理问题、在文本阅读中提炼观点、在现实反思中建构体系的研究理路,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阐述自主性视角下乡村振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的相关概念。通过对概念的梳理界定,有针对性的挖掘到了研究的理论、历史、现实依据。第三章,阐述自主性理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基础。分别从三个历史阶段:革命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萌芽、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及实践,循序渐进阐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心路历程。第四章,从农民自主性角度透视从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第五章,阐述乡村振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支撑,深度描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典型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第六章,深度剖析乡村振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阻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于乡村振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机制的建议。

高晓玲[7](2020)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引领力。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发挥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独特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引领力。首先,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界定依据和特征、功能,并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同一性、差异性、统一性三方面论述了两者之间关系。其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即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有效化解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的矛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高实效性。再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不足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显性教育为主,忽视淡化隐性教育,造成统一性不足,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理论说教,忽视隐性教育;教育者在显性教育中忽略自身所具有的隐性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者及其以他学科教育者忽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深入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的原则是必须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本、贯彻落实“八个统一”。通过教育者树立具有主体意识的隐性教育观,在显性教育中进行隐性渗透;强化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即自我教育功能;建立系统的长效机制;建立多维度联合体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的路径。

宋一萱[8](2020)在《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现状及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各类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现象也不断升级。受到中日特殊历史渊源的影响的留日中国大学生,其心态与价值观念相较于其他地区留学生而言更为复杂。留日中国大学生能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与价值观纷争中站稳中国立场,能否在多样的社会思潮中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能否在狂轰滥炸的海外宣传中真正将“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进行有机统合,成为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留学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核心命题和必要省思。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发掘当前留日中国大学生的爱国价值观及培育现状,致力于系统研究这一现状产生的现实困境、生成原因、内在机理与实践里路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进而使得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担当时代使命。具体展开,本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章,深入探究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以探析爱国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科学内涵为基础,追溯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并从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多重作用进行分析,探索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时代价值。第二章,开展针对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现状及培育的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从留日中国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意志和爱国行为三个维度对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从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内容、途径和载体三个维度对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同时根据所得数据和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对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现状及培育产生影响的原因和现实问题。第三章,探索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对策。结合第二章的调查研究数据结果,从丰富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内容、拓宽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途径和创新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载体三方面探索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对策,并为海外留学生的爱国价值观培育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借鉴。

马吴芳[9](2020)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想过河,就要有桥或船,否则就过不了河。这里的“桥”“船”就是针对方法而言的,表明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方法指导至关重要。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深受学生欢迎,取得积极的教学反响,有的教师付出大量劳动实则教学效果一般,出现这样的差别与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密切相关。那么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制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又有哪些?这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其改进依据进行梳理与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探究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及其改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关理论概述,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解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涵义、构成要素、特点、作用以及改进依据。单就概念来看,“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并无本质性区别,但由于复杂的教学环境以及特殊的教学任务,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除具有一般性教学方法所共有的特点及作用外,还具有特殊性。因此,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需要遵循普遍性规律的指导,而且要从教学对象的特点与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等现实层面予以考量。第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分析,即从现实的角度调查分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发放量表和开展实地访谈发现,新疆各高校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面有不少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足,主要是:单向互动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固化;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层次较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连贯。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涵盖主客观两个方面,既有理论认识上的不足,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仍存在局限;又有现实条件方面的限制,如部分教师自身面临能力挑战,考核方法存在短板。第三,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路径,是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如何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内在构成要素、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基础,从而实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研究提出,转变教学理念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必要前提,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及创新过程中应当以“基于学而设计教”理念、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知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贯通、改进教学方法与提升教学能力互为依托等改进原则,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以及文化引领的协同、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及亲和力为目标导向,从确立基于新型师生关系的交互式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载体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推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邢盈盈[10](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大学生成长发展为“时代新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供需冲突,并为协调供需关系指明方向,从而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需要、新目标和新要求。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彰显、“时代新人”培育目标的标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要求的凸显,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以新的时代内涵。其中,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为“时代新人”的需求而提供的思想产品和教育服务,呈现出导向性、系统性和功能集成性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是指大学生基于自身成长发展的“时代新人”需要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所提出的要求,呈现出多元性、流变性和边际效用性特征。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构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冲突。具体来说,师生上的主导式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目标上的社会式供给与个体化需求、内容上的粗放式供给与精准化需求、方式上的传统式供给与现代化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冲突的现实表征。有鉴于此,推动构建新型师生共同体,破除两种“本位”理念、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发挥“同向同行”效应;落实“时代新人”的培育目标,客观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精准把握学生成长需求、保持两者之间适度张力;实现供给内容“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实现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相融合、理论灌输与情感体验相融合、传统优势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等措施,或许是协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的可能路径。

二、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2.1.1 “课程”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2.2.1 隐蔽性
        2.2.2 依附性
        2.2.3 浸润性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2.3.1 政治导向
        2.3.2 寓德于课
        2.3.3 人文立课
        2.3.4 价值引领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4.2.2 有效教学理论
        4.2.3 潜在课程理论
        4.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5.1 政治引导
        5.1.1 政治理论教育
        5.1.2 政治认同教育
        5.1.3 家国情怀教育
    5.2 思想引领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5.3 道德熏陶
        5.3.1 社会公德教育
        5.3.2 职业道德教育
        5.3.3 个人品德教育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7.1.1 党委领导原则
        7.1.2 协同共建原则
        7.1.3 贴近实际原则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概述
    (一)担当及担当品质的释义
        1.担当
        2.担当品质
    (二)大学生担当品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大学生担当品质的内涵
        2.大学生担当品质的主要层次
        3.大学生担当品质的构成要素
    (三)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的历史依据和时代背景
        1.历史依据
        2.时代背景
    (四)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的重要价值
        1.担当品质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品质
        2.担当品质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力
        3.担当品质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奠基石
二、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及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及培育现状调查设计
        1.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2.访谈调查基本情况
    (二)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现状分析
        1.大学生具备担当品质的良好表现
        2.部分大学生缺乏担当呈现的问题
    (三)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现状分析
        1.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取得的成绩
        2.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存在的问题
    (四)部分大学生缺乏担当的原因
        1.自我培育能力不足
        2.高校培育不够全面
        3.家庭培育存在缺位
        4.社会培育环境不佳
三、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路径
    (一)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担当认知水平
        2.重视大学生的担当情感认同
        3.提升大学生的担当能力
        4.锻炼大学生的良好担当行为
    (二)切实把担当品质培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1.融入课堂教育内容中,创新培育方式
        2.融入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榜样力量
        3.融入组织管理服务中,实现全员育人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渗透作用
        1.挖掘优秀文化中的担当要素
        2.弘扬时代担当人的榜样力量
        3.重视校园担当文化环境建设
    (四)努力开展多样式社会实践,强化监督落实
        1.增加高校志愿与社会服务活动,使大学生主动参与担当实践
        2.完善监督与评价反馈机制,使大学生成为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五)积极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1.避免家庭担当培育“缺位”
        2.防止社会担当培育“错位”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及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及培育情况的访谈提纲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一、文化自信解读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二)文化自信释义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注释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注释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问题概述
    2.1 高校图书馆及其功能
    2.2 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2.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应然定位
    3.1 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
    3.2 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
    3.3 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
    3.4 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
    3.5 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
4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
    4.1 关于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卷调查
    4.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欠佳的原因分析
5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5.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
    5.2 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
    5.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5.4 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
    5.5 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案例实证-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书香校园,悦读人生”读书节为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内容及特性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探源
    第二节 中国精神的演进历程和科学内涵
        一、中国精神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的关系
        一、中国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之盾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精神的实践表达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同源同向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提出新要求
        一、民族国家对立思维向命运与共的“类”思维转变
        二、自我发展的民族视野向全球治理的国际视野拓展
        三、自我认同的文化自信向贡献担当的文化自为延伸
        四、立足本来的粗放发展向着眼未来的内涵式发展突显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国家维度:促进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二、为实现“世界梦”贡献中国智慧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起中国之责
    第二节 社会维度:推动中国精神培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更好担当铸魂育人使命
        二、提高中国精神培育实效性
        三、应对中国精神培育中的挑战
    第三节 个人维度:锻铸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一、强化“功崇惟志”的坚定意识
        二、增强“上下而求索”的学习本领
        三、锤炼“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当代境遇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一、协调中国精神民族性与人类命运世界性的矛盾
        二、超越思维局限增强学生对国外思维的理性认知
        三、警惕多种错误社会思想淡化大学生共同体意识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系统失衡
        二、中国精神培育内容与人类命运融合低
        三、教师队伍人员杂糅显露质量瓶颈
        四、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淡薄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策略
    第一节 抓准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着力点
        一、内在系统:转换思维开阔视野
        二、外在行为:守住根脉包容互鉴
        三、动力源泉:创新创造勇于担当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内容
        一、理性爱国,涵养大国担当精神
        二、突破陈规,锤炼创新创造精神
        三、自强不息,涵养奋斗精神
        四、同舟共济,培育团结精神
        五、天下为公,传输梦想精神
    第三节 构建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教师队伍
        一、严守中国精神培育的政治底线
        二、深化中国精神培育的理论素养
        三、强化弘扬中国精神的引导示范
    第四节 创设培育途径以筑牢育人共同体
        一、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自育自省能力
        二、发挥家庭对中国精神培育的渗透作用
        三、突显思想政治培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四、社会多方联动深化教育实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特征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作用
    2.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2.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3.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乡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3.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的抓手
        2.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
        2.3.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乡村民主化建设提供群众基础
    2.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的理论依据
        2.4.1 自主性理论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2.4.2 自我效能理论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第3章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历程
    3.1 革命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萌芽
        3.1.1 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1921-1924)
        3.1.2 大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1924-1927)
        3.1.3 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1927-1937)
        3.1.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1937-1949)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
        3.2.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实践及效果
    3.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及实践
        3.3.1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
        3.3.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3.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及教训
        3.4.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
        3.4.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教训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的基本元素
    4.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支撑
        4.1.1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需求
        4.1.2 乡村振兴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求
        4.1.3 乡村振兴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4.2.1 理想信念教育
        4.2.2 民主法治教育
        4.2.3 道德观念教育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4.3.1 面对文化多元化与价值冲突
        4.3.2 经济利益多元化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挑战
        4.3.3 社会结构分层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影响
    4.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
        4.4.1 “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及运行机制
        4.4.2 “主体弱位式”思想政治教育及运行机制
        4.4.3 “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及运行机制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的现实考量
    5.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势及成就
        5.1.1 “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势及成就
        5.1.2 “主体弱位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及成就
        5.1.3 “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优势及成就
    5.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中的问题
        5.2.1 群众个体能力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发挥
        5.2.2 思想政治教育脱嵌于农民的日常需求
        5.2.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
    5.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5.3.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
        5.3.2 制度设计限制了农民主动性的发挥
        5.3.3 农民自身局限削弱了自主行动能力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
    6.1 发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6.1.1 形成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认知
        6.1.2 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活动
        6.1.3 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能力
    6.2 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
        6.2.1 在学习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6.2.2 在劳动中提高农民的光荣感
        6.2.3 在业余生活中强化农民的兴趣感
    6.3 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的机制
        6.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吸纳农民主体需求机制
        6.3.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吸纳农民兴趣机制
        6.3.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创新点
        4.不足之处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概述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界定依据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特征及功能
        1.显性教育特征及功能
        2.隐性教育特征及功能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
        1.两者同一性
        2.两者差异性
        3.两者的统一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的重要性
    (一)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二)化解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的矛盾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的现状
        1.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显性教育为主,忽视淡化隐性教育,统一性不足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不足的表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制约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实践性不足
        3.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不够
        4.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的原则及路径
    (一)统一的原则
        1.坚持以目标为导向
        2.坚持以学生为本
        3.贯彻落实“八个统一”
    (二)统一的路径
        1.教育者树立具有主体意识的隐性教育观,在显性教育中进行隐性渗透
        2.强化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即自我教育功能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系统的长效机制
        4.建立多维度联合体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8)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现状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科学内涵
    (二)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渊源
    (三)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时代价值
二、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及培育的现状分析
    (一)调研设计及实施过程
    (二)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现状分析
    (三)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
    (四)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及培育现状的归因分析
三、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对策
    (一)丰富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内容
    (二)拓宽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途径
    (三)创新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现状及培育调查问卷
附录二 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现状及培育访谈提纲
后记

(9)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第2章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关理论概述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2.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涵义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
    2.2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2.1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特点
        2.2.2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作用
    2.3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进的依据
        2.3.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价值追求
        2.3.2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2.3.3 教学对象的特点与需求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内生动力
        2.3.4 复杂的外部环境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现实基础
第3章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3.1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效
        3.1.1 互动方式趋于多样化,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3.1.2 推行集体备课,教师课堂讲解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1.3 多媒体教学常态化,多种新型教学工具受到关注
        3.1.4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3.2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3.2.1 单向互动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2.2 部分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固化
        3.2.3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层次较浅
        3.2.4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连贯
    3.3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占据主导地位
        3.3.2 课堂教学设计存在薄弱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运行
        3.3.3 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融合度不高
        3.3.4 部分教师综合多种载体组织教学的能力不强
第4章 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路径
    4.1 转变教学理念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前提
        4.1.1 坚持“基于学而设计教”理念
        4.1.2 确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4.1.3 秉承文化育人理念
    4.2 明确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需贯彻的原则
        4.2.1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2.2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4.2.3 坚持知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贯通
        4.2.4 坚持改进教学方法与提升教学能力互为依托
    4.3 把握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目标导向
        4.3.1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课堂
        4.3.2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文化引领的协同
        4.3.3 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4.3.4 致力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及亲和力
    4.4 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
        4.4.1 基于新型师生关系,开展交互式教学
        4.4.2 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助推教学方法的改进
        4.4.3 整合校地红色资源优势,寓思政课教学于文化涵养中
        4.4.4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4.4.5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发挥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关键性作用
        4.4.6 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与需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
        (一)供给的内涵
        (二)供给的特征
        (三)供给的变化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一)需求的内涵
        (二)需求的特征
        (三)需求的变化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
        (一)供需的平衡
        (二)供需的失衡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冲突
    一、师生上的主导式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的冲突
        (一)一元导向与多元选择
        (二)单兵作战与协同效应
        (三)单向输出与双向互动
    二、目标上的社会式供给与个体化需求的冲突
        (一)强化理论认知与关切能力提升
        (二)注重社会功能与看重个体功能
        (三)强调社会价值与凸显个体价值
    三、内容上的粗放式供给与精准化需求的冲突
        (一)内容相对滞后与思想适度超前
        (二)理论先验预设与实践现实生成
        (三)拓宽知识广度与关注学理深度
    四、方式上的传统式供给与现代化需求的冲突
        (一)文本话语表达与生活话语接受
        (二)教育模式主导与学习方式自主
        (三)供给载体传统与信息技术融入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的协调
    一、推动构建新型师生共同体
        (一)破除两种“本位”理念
        (二)搭建“信息交互”平台
        (三)发挥“同向同行”效应
    二、落实“时代新人”的培育目标
        (一)客观反映社会发展要求
        (二)精准把握学生成长需求
        (三)保持两者之间适度张力
    三、实现供给内容的“三因”转化
        (一)实现“因时而进”
        (二)实现“因事而化”
        (三)实现“因势而新”
    四、实现教育方式的“三个”融合
        (一)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相融合
        (二)理论灌输与情感体验相融合
        (三)传统优势与现代技术相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四、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大学生担当品质培育研究[D]. 韩珍.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3]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4]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赵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5]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D]. 张国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研究[D]. 张译木. 吉林大学, 2020(08)
  • [7]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D]. 高晓玲. 延安大学, 2020(12)
  • [8]留日中国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现状及培育研究[D]. 宋一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 马吴芳. 新疆大学, 2020(07)
  • [10]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研究[D]. 邢盈盈.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