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可能心理不健康

“好孩子”可能心理不健康

一、“好孩子”心理未必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刘安琪[1](2021)在《《交谈的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地紧密,我们也相应的处于不同的关系网之中。但无论什么关系网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提高效率,加强感情。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人类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对话能力,交谈成为当今热门话题。译者以日本着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所着的启发类书籍《交谈的人》为对象,进行了翻译实践。作者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人生中的烦恼、困惑进行分析。亲与子,男与女,日本人与外国人,疾病与治愈,梦想与现实等,对处于这些关系中的人们的困惑,通过直达心灵的对话,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一些建议。该书启发性强,又具有实用性,满足了很多读者的需要,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以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理论为基础进行翻译分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选材背景、文本特点及翻译意义;二、记录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理论依据和具体翻译流程;三、案例分析。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翻译技巧及解决策略;四、翻译实践总结。包括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次翻译实践,译者收获颇多。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交谈的重要性,深受启发,同时也掌握了此类书籍的翻译技巧。希望通过本次实践为相关类型书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纪东妹[2](2021)在《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与呼唤 ——郑渊洁童话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渊洁从创作第一篇童话开始书写儿童成长。随着创作进展,作家更加欣赏儿童性格中的美好品质,相信儿童自身成长的能力,对儿童在成人主导的社会中遇到的压力表示同情。在童话“幻想要素”的帮助下,儿童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强大,能充分感觉到童年的自由和快乐。但是,“幻想要素”也会让环境中的生态问题表现得更加显着。面对这样的环境,个体更需要注重保持自身精神的独立和强大,对外界表达尊重和爱。本文在绪论中梳理了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分类总结了关于创作的形成和发展、作品的主题思想、儿童观、人物形象、幻想手法与形象、文化要素等各方面的研究作为参考。通过作品文本细读和归纳整理,形成了全三章正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正文关注郑渊洁童话中儿童本身品格与外部环境的共同发展,按照作家创作进展和作品发展的纵向顺序,把全文按照成长关怀、游戏精神、生态意识三个主题分为三章,每章按照“力量”“生命”“小”三方面分为三节。三个主题共同指向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和呼唤。第一章:儿童成长是童话中最初形成的主题。作家最初描写儿童在外力教育下成长,随着创作的进步,他认识到儿童的内心力量才是真正的成长动力。他出于同情和赏识,塑造了追寻自由、满怀爱心的理想儿童形象,他们是“顽童”也是“好孩子”,充满生命的灵性。但是,儿童在成人主导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却容易遇到多种成长压力,处在弱小的地位。第二章:游戏精神是童话中最有代表性的主题。作家充分运用了宝物、拟人、小人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幻想要素”。宝物响应儿童对力量的追求,放大了儿童心灵的美好。拟人呼应儿童的“泛灵”意识,赋予万物以生命和人的意识,和儿童相互沟通。小人是对儿童的“弱小”的肯定。这些“幻想要素”让儿童变得更强大,得以确证自身的独立和自由,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世界。第三章:生态意识是童话中强调的重要主题。现代人过分追求身外之物的力量,不仅造成生态问题,也导致自身生命力量的萎缩。人面对现代社会和生活压力,更需要自觉地加强对自我生命、外界生命、充满生命的世界的爱与关怀。人类是渺小的自然之子,现代人有必要控制欲望,充实精神,关怀弱者,在更高的层次上呈现出童年的优秀品质,而不应忘却童年纯真的初心。在结语中,对郑渊洁童话中的主题进行总结,简要分析作品中呈现出的价值和局限,以及作家创作带来的启示。

耿芳[3](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邢俊东[4](2021)在《R品牌儿童手推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婴童用品行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城镇化率提高带来的消费能力提升等因素,带来了中国婴童用品市场的飞速发展。儿童手推车作为婴童用品众多类目中的一大类,呈现出市场品牌多,产品种类多,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随着消费者的年龄迭代和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市场出现了很多的新特点,在竞争中,国内品牌也明显处于劣势地位。R品牌儿童手推车是作者本人在2018年创立的品牌,主要生产适用于0-3岁婴幼儿的手推车。在运营中,逐步发现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销量增长缓慢,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没有显着提升。作为一个新品牌如何通过选择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利用行业政策和自身优势得到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对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相关理论的中外应用情况。其次,结合R品牌儿童手推车的公司营销现状,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再次,通过研究儿童手推车的产业布局,市场容量,产业链和价值链,典型企业竞争优势,对儿童手推车行业的市场与竞争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产品特色,目标客户群特征,目标客户群购买行为的分析,结合SWOT矩阵分析和市场细分分析,得出R品牌儿童手推车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最后,结合市场营销4P理论,制定出合适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以及实施该些策略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策略的梳理,为R品牌今后的经营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希望,给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整个儿童手推车行业从业者的品牌发展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张新昕[5](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刘冰清[6](2020)在《统编版小学低段语文课文改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母语学科的教材,语文教材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虑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目标、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当下的语言表达规范等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作品在选入教材作为课文时未保留作品的原貌,而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以符合当下的语言规范,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些作品在入选课文时往往会标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根据相关内容改写”等字样,这一现象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统编版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也表示,考虑到教学的需要,会对小学语文课文中原作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尤其是在小学低段课文中,出于认字的安排,改编是常有的事情且会非常慎重,会反复斟酌。改编后的课文留存于语文教材中,原文隐秘地藏于教材之后,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法规避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对教材中课文的改编研究十分重要,唯有慎重对待,语文教材才能施展出它在教学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经典原文作品的研究、语文教材中原文作品的改编研究和小学语文教学中改编课文的教学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以往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发现他人对于小学语文改编课文虽有一定的研究,但对探究原文价值方面研究的并不多,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原文价值研究的努力方向。其次,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中改编课文的数量和体裁进行统计梳理后发现,改编课文数量逐渐增多,以此结合相应课文案例,分析出课文改编的方式有:调整语言表述、改变文本内容、节选故事情节,进而归纳出改编的原因:符合语言表达规范、实现编者教育意图、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实现课堂教学计划。再次,基于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课堂教学,本文提出在改编课文的教学中引入原文的教学,通过两种文本在课堂中的互动,探究出原文的价值:提升儿童语感能力、促进儿童语言表达、激发儿童想象潜能、提高教师文学素养。与此同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提出原文引入的教学实践:巧妙导入、聚焦对比、抓住期待、巧用课文“留白”,以探究原文存在于改编课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价值。最后,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改编课文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展开相关教学设计。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略尽绵薄之力。

于健[7](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朱浩宇[8](2019)在《儿童的发现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提出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原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当我们把儿童放到中国电影的范畴中,并结合中国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儿童的发现将提供新的研究意义。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儿童形象出现,是儿童的发现带给电影的重要意义。当代电影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生产者观念和情感的主要载体。这个载体只有实现并满足观众的诉求,与观众形成对话关系,才能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和传播效果。1922年,但杜宇的《顽童》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儿童,至此将近一百年的发展,我国电影银幕上已呈现了各式各样的儿童形象,这些儿童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功能,清晰的折射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中儿童的成长环境及生存实况。本文以“儿童的发现”为命题,简单概括了儿童的概念和儿童形象的塑造意义,并对儿童形象的选取范围进行界定,探讨了新时期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建构背景。其次,结合影片对新时期以来的儿童形象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中儿童形象的群体特征,概括出儿童形象的建构策略。根据重大事件,将时间划分为:1、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选取经典题材影片分析意识形态建构的模式化儿童形象;2、1992年深化经济改革到2002年《英雄》开启大片时代,讨论电影中为农村空间服务的儿童形象;3、2002年到2018年,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形象是较为贴近“真实”儿童生活的。最后,揭示儿童形象演变的背后是儿童本真性的回归,是儿童话语权的回归,是儿童向个体人的回归。儿童失语的背后是中国“文以载道”传统文化思维的继承,是长期以来成人对儿童的注视和控制。

陶艳兰[9](2016)在《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问题开始重新得到了来自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建议父母运用科学育儿方法培育“理想儿童”,是贯穿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化发展方案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相关研究主要从结构层面探讨育儿问题,比较忽视文化的面向;政策建议较多,理论研究不足。基于此,在社会批判论的立场上,这篇论文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家庭育儿知识的话语建构及其体现出的社会变迁意涵。通过对创刊于1980年的流行育儿杂志《父母必读》及少量其他形式文本的话语分析,发现在不同时期各种话语建构及其权力关系的作用下,杂志文本建议父母培育“聪明的接班人”、“高素质儿童”和“快乐的孩子”等不同的理想儿童形象。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三十多年以来,儿童正在变得越来越珍贵和情感无价;母亲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杂志建议父母养育理想儿童的标准从20世纪八十年代“培养聪明的接班人”,到九十年代“培养高素质的儿童”,变化为近十年以来的“养育快乐的孩子”。育儿知识的生产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在亲子关系方面趋向民主化,在育儿方法方面趋向技术化或专业化,在育儿观念和方式方面逐渐趋向商品化。父母被建议以孩子为中心,遵从专家指导,投入时间、情感和金钱去养育快乐的孩子。第二,育儿知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多种话语所建构。20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话语建构了以“培养聪明的儿童”为核心的育儿知识,反映了国家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化所需人才特别是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性型人才的渴望,隐含了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素质话语和性别话语共同建构了以“培养高素质的儿童”为核心的育儿知识,反映了国家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进一步卷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过程中对竞争型人才的需求,隐含了市场竞争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21世纪以来,建构称职父母和理想儿童的话语从国家话语、素质话语转变为今天多元话语并存协商,国家话语和素质话语之外,专家话语、商品话语,个体及平等的话语以及性别话语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当前育儿知识的建构。第三,育儿知识生产及转变的背后隐藏了政府、市场、家庭与性别之间的冲突和协商。强调家庭及个体责任的政府治理模式逐渐取得合法性,某些社会问题逐渐被界定为家庭问题和亲职问题。育儿知识的建构体现了部分优势阶层拥抱全球化并通过育儿现代性巩固阶级地位的热切盼望,还体现了政府希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儿童的同时也希望培养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接班人的双重愿望,充满了精英对大众、专家对父母的支配,市场对家庭的入侵,以及阶级和性别的不平等。第四,表面来看,当前中国的育儿话语正在朝向一种去政治化、去工具化、重视独立的个体的方向发展。实际上,不能对育儿话语的转变做线性的理解。它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压缩现代性的发展特征。压缩现代性意味着国家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更意味着快速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及其带来的现代的元素与传统的元素、全球的元素与在地的元素之间发生着竞争、冲突和混合。透过育儿知识的生产能看到此种发展不均衡。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亲职话语转变的现有解释框架对中国经验的解释力问题。对于亲职话语转变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现代化的结果、童年的文化与历史的建构,以及文化传播的结果。本文讨论了这三种理论都难以较好地解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亲职话语的变化,并提出压缩现代性的理论可以较好地理解这种现象。西方现代性、传统中国性与现代中国性,纷纷在育儿问题上投射和共存。政府希望儿童在接受西方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坚守并忠诚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能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育儿领域成为消费主义、专家技术主义、女性主义、民主化与威权化进行话语争夺的重要地点。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还回应了近代以来儿童与现代性研究领域的己有成果。相关研究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从20世纪之交到改革时代,在关心儿童的背后有一种强烈欲望,那就是通过儿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一种工具化的儿童观念。二是,中国当前的育儿文化体现出重视儿童自主性和个体性的特征。就第一种观点而言,本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再一次论证了这种将儿童进行工具化定位倾向的延续。但是,与他们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父母必读》文本中弥漫着的浓重的国家发展与现代化论述,在进入世纪之后逐渐消失,代之以一种虚幻的美学意义上的快乐论述。整个话语阐述模式发生改变。这可以看作是儿童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在大众文化领域分离。中国现代性过程中儿童工具性定位的现象正在发生某种复杂的变化。政治领域在部分地延续,但是经济和文化领域却在转变。就第二种观点而言,重视作为个体的儿童及其自主具有一定片面性,它更多地建立在儿童的表达、情绪,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之上,杂志中描绘的自主的个体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股具有积极涵义,而是整个社会文化越来越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的产物。

王艳文[10](2016)在《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新时期儿童小说,论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儿童小说作为比较对象与参照物,主要从题材、形象、主题、创作原则与叙事模式五个角度来观察分析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特点,试图全面、具体地呈现出新时期儿童小说在创作上的变化与得失。从题材上来看,新时期以来的校园小说呈现出从50-70年代的“去校园化”到新时期“再校园化”的文学现象。家庭生活题材小说,表现为在50-70年代“去家庭化”的基础上实现“再家庭化”的描绘,甚至有“后家庭化”的特点。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从50-70年代“政治化”的农村逐渐蜕变为“去政治化”的乡村。城市题材的小说中,则从“反现代性”的书写转变为对城市“现代性”的描摹。在革命题材上,一反50-70年代的“宏大叙事”,采用“微观叙事”的方式对革命进行别样讲述,补充与丰富以前的“宏大叙事”。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新时期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儿童是适合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敢于质疑、勇于独立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他们不再是50-70年代那种乖巧听话、低眉顺眼、唯老师与父母之命是从的“先进型典范”。新时期的红色儿童也开始褪尽光华,从出神入化的小英雄回归于平凡普通的小战士。新时期本色儿童的塑造是以新写实的手法还原当代大多数儿童本真的生存状态,他们再也不是50-70年代那种幸福快乐的小顽童,而是中间状态的读书郎。新时期小说中的“问题儿童”是需要教育与挽救的不良少年。不同于50-70年代的“问题儿童”,那时不是真正的“问题儿童”,而是成人把儿童天性中不符合成人要求的地方当成了“问题”,“问题儿童”其实不是儿童出“问题”而是成人出了“问题”。新时期的残障儿童是有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残缺导致行为障碍的残疾儿童与有着轻微的器官损伤导致交往障碍的智障儿童。他们身体残疾,心地善良。50-70年代一般把反面儿童写成残障儿童,是一种刻意丑化的艺术行为,目的是突出神化小英雄,小说中几乎没有真实可信的有关残障儿童的描写,真正意义上的残障儿童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女童形象由50-70年代的“假小子”,“铁姑娘”演变成为新时期的“青春美少女”。从主题意蕴的角度看,新时期儿童小说中,情感主题由50-70年代“公共情感”的抒发转为“私人情感”的表达。人性的主题,不再“唯阶级论”,认为一切人性都非通过阶级性体现不可。不再把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有着丰富多样性情的人,简单地当作阶级性的化身,而是还原人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写出了具体的真实可信甚至是感人的普遍人性来。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的苦难主题相对于50-70年代群体性的“政治苦难”而言,主要抒写个体的“生命苦难”。新时期成长主题旨在描写少年儿童生命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规训下的“被动成长”,而是少年儿童生命的自然成长过程,是“主动成长”。从创作原则上来看,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打破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条条框框,恢复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与批判性。儿童小说发展到80年代中期,在外来思潮与寻根文学的影响下,被中断的浪漫主义思潮逐渐开始觉醒。新时期儿童小说家还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束缚,借鉴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对儿童小说艺术形式进行探索与革新,创作出一批带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儿童小说,如意识流小说、象征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有些小说创作还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表现为结构的平面化与拼贴,内容的反深度与戏谑。从叙事模式上看,在人称与视角上,新时期儿童小说一改50-70年代视角的单一化特点,开始变得丰富而多样。在时间意识与叙事时间上与50-70年代也大为不同,体现为个体生命年龄时间对社会历法时间的取代,内在心理时间对外在客观时间线性顺序的打破。新时期小说的叙述重心从50-70年代注重外在的单一故事的讲述转移到关注人物心理情感的传达方面上来,于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从原来的“故事—情节”模式的叙事结构转变为“心理—情绪”模式的叙事结构。新时期儿童小说在创作上相对于50-70年代的儿童小说来说,在题材、人物、主题、创作原则及叙事模式等五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新变的原因除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之外,再就是文学自身的发展。新时期儿童小说在修正50-70年代儿童小说的不足,继承现代文学优良传统,借鉴当代成人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并取得了上述成就。但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也使儿童小说创作出现从重艺术追求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移趋向。

二、“好孩子”心理未必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好孩子”心理未必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交谈的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一、翻译项目介绍
    (一)选材背景
    (二)文本特点
    (三)翻译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二、翻译过程
    (一)译前准备
        1.文本理解
        2.理论准备
        3.翻译工具
    (二)翻译实践
        1.初译
        2.译后校对
三、案例分析
    (一)词汇的翻译
        1.汉字词的翻译
        2.多义词的翻译
    (二)小标题的翻译
    (三)句子的翻译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经验归纳
    (二)翻译实践的不足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致谢

(2)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与呼唤 ——郑渊洁童话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童话起点:关注儿童成长
    第一节 成长动力:儿童自身的潜能
        一、教育指向:从“诚实岛”出发
        二、自我改善:皮皮鲁时代
        三、共同进步:心连心的力量传递
    第二节 成长主体:充满灵性的童年生命
        一、顽皮:儿童对自由发展的渴望
        二、爱心:儿童对外界的充盈情感
        三、叛逆:儿童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第三节 成长困境:儿童的弱小地位
        一、儿童的话语和个性受到压抑
        二、儿童的活动受到多重约束
        三、儿童面临的学业压力问题
第二章 童年幻想:弘扬游戏精神
    第一节 宝物形象:对儿童之“力”的张扬
        一、宝物力量的“放大器”作用
        二、宝物力量引向代际和谐
        三、宝物力量开拓冒险之旅
    第二节 拟人形象:对儿童“泛灵”意识的呼应
        一、拟人形象的物性与人性
        二、万物有灵,生命无处不在
        三、“丑小鸭”的逆天改命精神
    第三节 小人形象:对儿童之“小”的肯定
        一、缩小变形:放大自由
        二、天生小人:以小衬大
        三、“小中见大”的审美张力
第三章 童心所向:传达生态意识
    第一节 生态困境:对“力量”的思辨
        一、幻想力量的“双刃剑”性质
        二、童话视域下的现代生态问题
        三、身外之物对自身力量的压抑
    第二节 生态理念:对“生命”的爱与关怀
        一、珍惜生命,活出独立自我
        二、互相尊重,追求平等和谐
        三、保持热情,爱护生态家园
    第三节 生态思索:对人类之“小”的体认
        一、以小观大:向“诚实岛”回归
        二、克制物欲,充实精神世界
        三、关爱弱小,不忘赤子之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郑渊洁年表
后记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4)R品牌儿童手推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献理论研究综述
        1.2.2 相关理论的应用情况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R品牌儿童手推车营销环境分析
    2.1 R品牌儿童手推车背景介绍
        2.1.1 R品牌公司简介
        2.1.2 营销现状
    2.2 R品牌儿童手推车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2.1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2.2.2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2.2.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2.2.4 供应者的议价能力
        2.2.5 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第3章 儿童手推车市场与竞争分析
    3.1 儿童手推车行业地理产业布局及市场容量分析
        3.1.1 产业布局
        3.1.2 市场容量分析
    3.2 儿童手推车行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
        3.2.1 产业链分析
        3.2.2 价值链分析
    3.3 儿童手推车行业典型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4章 R品牌儿童手推车的市场定位
    4.1 产品特色与目标客户群分析
        4.1.1 产品特色分析
        4.1.2 目标客户群特征分析
    4.2 目标客户群购买行为分析
    4.3 市场定位
    4.4 R品牌儿童手推车市场SWOT分析
第5章 R品牌儿童手推车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5.1.1 竞争对手产品线分析
        5.1.2 产品策略
    5.2 价格策略
        5.2.1 定价方法
        5.2.2 定价策略
    5.3 渠道策略
        5.3.1 线下渠道
        5.3.2 线上推广
        5.3.3 建立和深耕社群营销渠道
    5.4 促销策略
    5.5 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5.1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5.5.2 客户管理体系建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二、研究问题域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母亲文化
        (二)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行动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行为决策理论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者的反思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五)家庭经济因素
反思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统编版小学低段语文课文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对经典原文作品的研究
        二、对语文教材中经典原文作品的改编研究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改编课文的教学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统编版低段课文改编情况分析
    第一节 改编数量分析
        一、数量与分布
        二、数量与占比
    第二节 改编体裁分析
        一、改编体裁类型
        二、体裁统计分析
    第三节 改编方式分析
        一、调整语言表述
        二、改变文本内容
        三、节选故事情节
    第四节 改编原因分析
        一、符合语言表达规范
        二、实现编者教育意图
        三、遵循儿童认知规律
        四、实现课堂教学计划
第三章 原文与改编课文在教学中的互动
    第一节 原文的价值再现
        一、提升儿童语感能力
        二、促进儿童语言表达
        三、激发儿童想象潜能
        四、提高教师文学素养
    第二节 原文引入课文的实践探索
        一、巧妙导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聚焦对比,训练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三、抓住期待,培养儿童阅读原着习惯
        四、巧用课文“留白”,培养儿童想象能力
第四章 引入原文的教学案例设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
    第一节 课文改编情况
    第二节 课文改编原因
    第三节 课堂教学实践
    第四节 教学活动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第二节 萝拉意象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儿童的发现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有关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的研究
        1.2.2 有关“儿童的发现”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2 概述: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儿童形象
    2.1 儿童的概念及建构意义
        2.1.1 儿童的概念界定
        2.1.2 儿童形象的建构意义
    2.2 新时期中国电影与儿童
        2.2.1 儿童形象的范围界定
        2.2.2 儿童形象的建构背景
3 儿童形象演变类型与塑造方式
    3.1 固守(1978 年-1992 年):意识形态的“儿童化”表现
        3.1.1 祖国的花朵:传统题材中的模式化儿童
        3.1.2 呼吁的工具:社会问题中无辜的受害者
        3.1.3 塑形的载体:意识形态语境下的儿童
    3.2 拓展(1992 年-2002 年):农村空间的“符号化”特征
        3.2.1 农村空间的符号表意功能
        3.2.2 真善美的代言者:精神世界的表达
        3.2.3 出走的欲望者:理所应当的想象
    3.3 突围(2002 年-2018 年):消费欲望的“市场化”表达
        3.3.1 市场需求:儿童游戏天性的回归
        3.3.2 欲望投射:对权威的反叛
        3.3.3 对镜自照:成长的折射
    3.4 儿童形象与塑造方式
        3.4.1 童心:审视的视角
        3.4.2 游戏:情绪氛围的营造
        3.4.3 梦境:合理宣泄的出口
4 演变的背后:儿童本真性的回归
    4.1 什么是儿童的本真性
        4.1.1 本真性的由来
        4.1.2 本真性的内涵:儿童话语权的回归
        4.1.3 本真性在电影中儿童形象的体现
    4.2 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形象演变
        4.2.1 成人注视下的儿童
        4.2.2 中国传统“长者本位”和“子子”文化
    4.3 失语的儿童:中国本土文化思维的延伸
        4.3.1 儿童形象发展现状
        4.3.2 失语的现状:“文以载道”传统文化思维的延伸
        4.3.3 儿童形象本真性回归的出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育儿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育儿知识与社会变迁
    第四节 育儿杂志与亲职建构
    第五节 儿童、父母与国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视角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章 80年代:培养聪明的接班人
    第一节 促进孩子智力与品行的发展
    第二节 父母共同育儿
    第三节 为国教子的话语阐述模式
    第四节 八十年代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五章 90年代:培养高素质儿童
    第一节 重视素质教育
    第二节 改造母亲:九十年代新母亲的形成
    第三节 九十年代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六章 21世纪:养育快乐的孩子
    第一节 重新发现童年世界
    第二节 爱的教育
    第三节 新父母时代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七章 育儿知识生产的政治
    第一节 “称职父母”的话语建构
    第二节 “理想儿童”的话语建构
第八章 压缩的现代性:改革开放以来亲职话语的转变
    第一节 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
    第三节 全球与在地之间的互动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亲职话语转变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儿童与现代性
    第四节 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研究文本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小说
        (一) 儿童
        (二) 儿童文学
        (三) 儿童小说
    二、新时期儿童小说研究述评
        (一) 儿童小说思潮研究
        (二) 儿童小说专题研究
        (三) 单个作家作品研究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题材的新变
    第一节 校园题材: “去校园化”与“再校园化”
        一、“去校园化”回顾
        二、“再校园化”新变
    第二节 家庭题材: “非家庭化”与“再家庭化”
        一、“非家庭化”回顾
        二、“再家庭化”新变
    第三节 乡村题材: “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一、“政治化”农村回顾
        二、“去政治化”乡村新变
    第四节 城市题材: “反现代性”与“现代性”
        一、“反现代性”回顾
        二、“现代性”新变
    第五节 革命历史题材: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
        一、“宏大叙事”回顾
        二、“微观叙事”新变
第二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儿童形象的新变
    第一节 理想儿童: “先进型典范”与“小小男子汉”
        一、“先进型典范”回顾
        二、“小小男子汉”新变
    第二节 红色儿童: 英雄与凡人
        一、小英雄的回顾
        二、平凡人的回归
    第三节 本色儿童: “写实”与“还原”
        一、“写实性”回顾
        二、“新写实还原”
    第四节 问题儿童:“问题”与“教育”
        一、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不良少年的教育
    第五节 残障儿童: “遮蔽”与“凸显”
        一、“故意遮蔽”的回顾
        二、“有意凸显”的新变
    第六节 “女童”:“男童化”与“美少女”
        一、“男童化”回顾
        二、“青春美少女”新变
第三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主题意蕴的新变
    第一节 情感主题: “公共情感”与“私人情感”
        一、“公共情感”的回顾
        二、“私人情感”的新变
    第二节 人性主题: “阶级性”与“普遍人性”
        一、“阶级性”的回顾
        二、“普遍人性”的显现
    第三节 苦难主题: “政治苦难”与“生命苦难”
        一、“政治苦难”的回顾
        二、“生命苦难”的新变
    第四节 成长主题: “被动成长”与“主动成长”
        一、“被动成长”的回顾
        二、“主动成长”的新变
第四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创作原则的新变
    第一节 现实主义儿童小说的回归: “革命现实主义”之外
        一、回归的开端——伤痕小说
        二、回归的深化—问题小说
        三、回归的发展——写实小说
    第二节 浪漫主义儿童小说的觉醒: “ 革命浪漫主义”之外
        一、“革命浪漫主义”的回顾
        二、浪漫主义儿童小说思潮的觉醒
    第三节 现代主义儿童小说的探索: “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
        一、意识流小说
        二、象征主义小说
        三、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儿童小说的闪现: 消费社会的影响
        一、结构的平面化与拼贴
        二、内容的反深度与戏谑
第五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
    第一节 叙述人称与叙事视角: “单一狭窄”与“丰富多变”
        一、视角“单一狭窄”回顾
        二、视角的“丰富多变”
    第二节 时间意识与叙事时间: 时间的束缚与挣脱
        一、“时间的束缚”回顾
        二、“时间的挣脱”新变
    第三节 叙述重心与叙事结构: “故事—情节”结构与“心理—情绪”结构
        一、“故事—情节”结构的回顾
        二、“心理—情绪”结构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好孩子”心理未必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交谈的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安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与呼唤 ——郑渊洁童话主题研究[D]. 纪东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R品牌儿童手推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邢俊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5]“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统编版小学低段语文课文改编研究[D]. 刘冰清.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儿童的发现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研究[D]. 朱浩宇.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D]. 陶艳兰. 南京大学, 2016(05)
  • [10]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D]. 王艳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好孩子”可能心理不健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