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大亨的兴衰

俄罗斯媒体大亨的兴衰

一、俄罗斯传媒大亨的浮沉(论文文献综述)

李瑶[1](2021)在《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战丽阳[2](2020)在《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多元外交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其运作机制、理论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突出特征,以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政策为主要案例,通过多个外交决策模式详细分析与总结,还原冷战结束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朝鲜外交决策运作过程,将外交决策理论与外交决策实践结合在一起。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大组成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文献分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解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章论述冷战后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理性行为体决策”模式。理性行为体分析模式与博弈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息息相关。纵观世界各国外交决策的丰富实践,“理性”原则的成功运用无疑是一个成功外交决策必备要素。本章选用的四个案例,即克林顿政府时期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签署的“理性博弈”、小布什政府转变对朝政策背后的国内及国际“理性逻辑”、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理性考量”,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路径从“极限施压”转为“极限对话”的“理性运用”,都体现了美国决策者在面对朝核问题时的理性思考与理性选择。第2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官僚政治决策”模式。本章一方面对美国政府内部的主要外交决策行为体进行介绍与梳理,主要包括总统本人、国务院、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另一方面集中对美国政府内部对朝政策制定权与修正权的争夺进行分析。作为“范式应用”案例包括:克林顿政府内部对“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小布什政府以“鹰式接触”取代“鸽式接触”的对朝政策转变过程中官僚政治斗争、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官僚政治选择”,以及特朗普政府掌握对朝政策主导权的“官僚政治竞争”等四个方面。第3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小集团式决策”模式。“小集团式的决策”或“小集团性”是由集团内部“一致性”决定,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越高,其“小集团性”的氛围也就越浓厚,做出失败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同最高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决策者们及最高决策者的偏好、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等等。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的“小集团决策模式”更具有代表性,展现特朗普本人的独断专行以及决策团队成员的妥协,排斥“异己”与“异见”等“小集团性现象”尤为显着。第4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总统个人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以及行事风格会对政策制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总统权力的不断扩大,更为美国的外交决策染上了浓厚的“最高领导人倾向”。本章引入了“领导人性格类型”的分析框架,分别引用总统的个人自传,以及他人所写的人物传记中的内容,同时借鉴其他资料展开对于克林顿、小布什以及奥巴马这三位总统的分析,确定其类型所属。特朗普鲜明的性格尤其被赋予了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的特征。第5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决策“国内政治决策”模式。“国内政治决策”既强调对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各方力量进行宏观考察,同时又对各组成部分中的微观要素——关键个人及社会形势的研究与分析。因此该模式在外交决策研究中至关重要且运用广泛。可以看出,反对意见绝不仅仅来自国会“政治内层”,也来自一个社会群体,媒体、智库、宗教团体、军工复合体等“政治外层”,上述“内层与外层”同样给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造成强大的压力与阻碍。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谢雨杉[3](2019)在《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国第一部城市旅游宣传片诞生,至今恰有20年。城市旅游宣传片是记录时代与发展的特殊影像作品,政策的变化、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都能在其中得到呈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及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再加上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旅游宣传片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城市营销的重要工具,我国城市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热潮中。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表征对象主要是城市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它既能通过表现城市的发展历程、现状建设以及市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从而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与品牌,又能指向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引导资源流向、提升营销的精准度。空间作为城市一切发展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城市的发展过程是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城市旅游宣传片也不仅仅只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市民活动的直观展示,其背后隐含着深层的城市发展理念与思路变化。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政策、理念落实的重要工具,它是城市发展的指导与蓝图,随着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城市旅游宣传片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城市旅游宣传片为主要对象,利用影像叙事和空间叙事的方法对其影像制作手法及表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构,然后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演进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传播内涵及生产背后的话语。本文分六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及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阅读大量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相关文献,界定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城市营销学视角与广告学视角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目的及本质进行论述;结合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演变,明确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发展历程,并对传播学和叙事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进行总结。第三章从生产动机和背景、叙事主题与方式以及城市形象塑造及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梳理成都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演进和宣传片发展历程,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宣传片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其制作背景、叙事方式和表征内容,最后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结合城市理论,分析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演变背后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层原因。第六章得出研究结论,通过反思提出不足与展望。

杨芙蓉[4](2019)在《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港台的通俗文学作品和西方的通俗文学作品被大量引进了内陆,尽管如此,人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仍是巨大的,口味更是多种多样。就在这时,一些四川籍作家在80年代后期以“雪米莉”为笔名而创作的雪米莉小说应运而生,它对新时期大陆通俗文学创作的空白地带首先进行了占领,是新时期第一个有意识策划的通俗文学品牌。它曾一度风靡盛行许久,形成了“雪米莉热”,成为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内中国文学市场中的一道特殊文化景观。可以说正是因为雪米莉小说的出现和风靡,促进了当代中国大陆通俗文学复苏和繁荣。然而由于地区差异、褒贬不一等各种原因,雪米莉小说并没有在通俗文学界得到细致的研究,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一直被忽视掉。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研究背景,立足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研究雪米莉小说是如何凭借其对市场特有的敏锐力使得小说具备大众所熟悉喜爱的通俗元素而让读者追捧的,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本论文总共包括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雪米莉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现有的研究情况和文献进行了综述归纳。正文总共有三章,前两章都是在论述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最后一章是论述它产生的影响。其中,第一章是对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之一——策划形式进行研究。策划营销是否得当其实也是通俗小说畅销与否的重要技巧之一,雪米莉小说主要是从组织形式、写作方式、品牌打造三个方面进行策划的。第二章是对雪米莉小说另外一种重要的通俗文学元素进行研究,也即对其创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模式是通俗文学最重要的通俗元素和技巧,雪米莉小说的创作模式可以从题材的选择、人物的设置、情节的安排、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五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一度受到大众的喜爱就跟其中蕴藏的模式不无关系。最后一章是论述雪米莉小说产生的历史影响。本章旨在客观评价分析当年畅销的雪米莉小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雪米莉小说的出现和热卖对新时期中国大陆文学市场产生了影响,也对知识分子的多元化价值探索产生了影响。同时,对于它的迅速消亡,后来的通俗文学写作者也应该以此为鉴。结语部分是在正文的基础上,对本论文进行的简要总结和概括。

冯晨旖[5](2019)在《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的中国书写》文中认为美国新移民小说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姿态成为大陆当代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新移民小说的中国书写是美国新移民作家将创作指向中国历史、当下、改革、文化、价值伦理等因素,塑造中国形象,同时对于西方有“他者”意义的小说文本。迈入新世纪,美国新移民作家的中国书写也进入成熟期,不断拓展与深化以往的创作母题,在异域视角下观照故国记忆与当下生活。但较之大陆文坛的繁荣景象,美国新移民小说的中国书写呈现出惯性写作的趋势。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的四个章节和结语。绪论中首先对新移民作家、新移民文学、中国书写的概念进行了整理,确定了本文研究的方向。进而整理了美国新移民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分析三个阶段作家的文化身份、创作姿态与文本接受情况,阐释了选择新世纪这一时间节点的原因。论文第一章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国书写区别与大陆文学创作的三种独特之处,并由此考察作家中国书写背后的创作动机与诉求。第二章从美国新移民作家中国书写的特质出发,分析作家生活经历与文化背景对于主题选择上关注个人命运与人性的影响。第三章探究美国新移民作家在中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写作姿态。双重文化语境给予创作者“世界公民”的身份,彰显出作者理性、反思的启蒙立场,但是在小说创作中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东方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倾向。第四章探讨新世纪美国新移民小说中国书写的艺术得失。生活经历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让新移民作家多采用双重叙事时空来展现更为宏大的中国格局,加之西方社会的审美习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作家在作品中采用影像化因素展现历史中的个人命运。但是由于作家远离国内生活的现实与“理念化写作”的弊端,中国书写依旧未能摆脱后殖民语境的审美姿态,不仅写作模式单一,同时也没有塑造出不同于传统的当代中国形象。结语部分总结了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为中国书写加上了异域“光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虽然创作人数多,但总体文学成就难以与大陆文坛相比较。论文以“中国书写”为角度分析了美国新移民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探究中西方文化如何在作家主题选择与写作姿态上发挥作用。同时也肯定了美国新移民小说在异质文化的浸染下拓展了大陆文学的关注角度。

王亮[6](2018)在《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概念是好莱坞的一种程式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是以引人关注的噱头、简洁的情节主轴和明晰的主题、高度的视听冲击力、明星等元素追求最大多数观众及充分的市场营销能力的商业叙事策略。而高概念电影则是在这种策略和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影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概念电影日趋成熟,成为目前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主流程式,更为其在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先地位保驾护航。本论文对高概念电影的形成过程、定义、特征、叙事模式、意识形态构建功能以及创作和接受范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高概念电影的形成首先是电影受自身内部的商业、技术和文化等本质属性规范和约束的结果。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加上好莱坞的趋利本性决定了高概念电影市场导向的生产宗旨;技术的发展为高概念电影走向奇观化和数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消费主义、视觉文化的兴起则是高概念电影能够大行其道的生存土壤。其次,二战之后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等外部因素则是催生高概念电影的直接原因。迫于经济压力上升以及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电影观众群体的迭代,电影业不得不对制片模式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其产品市场也由北美拓展到了全世界。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一种能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影艺术形式很有必要,既容易占据市场又可以在电影、电视、游乐设施、电子游戏等领域共同分享概念和影像艺术的高概念电影便应运而生了。高概念电影沿袭与继承了好莱坞影史上的类型电影及“重磅炸弹”电影的制作理念和模式,同时又有区别于前二者的特征。由于高概念电影更加强调与市场营销的紧密联系,其更加重视图像中心的奇观叙事,更加追求主题浅显集中、情节简单明了、叙述直白清晰的叙述有效性。同时以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加强明星与电影作品的契合度保障产品的差异性,将电影产品与文化、娱乐产品进行整合营销,全方位开发利润增长点。借由电影文本之间以及电影文本与小说、漫画、电子游戏等其他形式文本之间相互指涉的互文性生产大量的续集、系列电影或衍生电影,建立品牌效应,维持长期的盈利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概念电影是对经典好莱坞电影在叙事和审美表达层面的强化。在表层意义场的故事元素层面,高概念电影为确保其能够在全球市场畅行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文化折扣,倾向于表现能够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受众中引起共鸣的通约性主题。传统叙事作品中的成长母题、爱情母题、寻找母题、复仇母题等都是高概念电影中常见的主题。而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了适应观众与日俱增的新、奇、特的观影需求,高概念电影越来越倾向于将传统创作主题进行非现实化的包装。在故事结构方面,高概念电影仍遵循传统的因果律,并对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三幕式结构进行了强化。高概念电影的人物一般是鲜明清晰的,较少出现难以捉摸的性格或飘忽不定的情绪变化。着力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人物动机明确,具有一致性。人物设置基本遵循几种基本的角色功能定位。高概念电影主要通过表层意义场的奇观效果来吸引观众,相对来说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相对羸弱,这也是一般认为高概念电影比较浅薄的原因。但高概念电影也能通过溢出与断裂、测绘与建构等时空符号的规划与设置,创造生动且丰富的银幕形象,从而激发观众的二度审美。高概念电影在向全世界观众提供声色俱全的顶级娱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承担着意识形态输出的功能,通过形象化传播,将意识形态表达融入影像之中。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高度异质性的移民社会来说,高概念电影在建构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中最典型的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鼓吹民主自由的同时又对强权政治秋波暗送以及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等。另外,尽管近年来高概念电影越来越走向非现实化,但它仍极度紧张地保持着对现实的高度敏感与关注,并极为敏捷又颇具匠心地调整着其经营与叙事策略。既满足大众的观影愉悦,同时又传达西方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虚构的故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回应。但这种现实回应的旨归是遮蔽与抚慰,而非揭露与质询。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给出想象性的解决方案而达到遮蔽现实、抚慰社会主体的焦虑情绪的功能。而在好莱坞高概念电影中,男性中心、白人中心与人类中心的倾向清晰可见,女性、有色人种和自然一般以“他者”形象出现,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高概念电影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制作领域的全方位介入,则使得高度商业化、奇观化、突出“概念”的高概念电影如虎添翼。数字技术强化了高概念电影的奇观修辞,使英雄情结更加弥散,也带来了更加精致的影像。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消费主义语境中数字影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电影艺术越发屈从于资本逻辑,影像生产的拟真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陷入“失真”状态、“真实”变得愈发难以把握,电影对数字技术的依赖使得全球化越来越近似“美国化”等等,都是需要警惕的。最后,高概念电影策略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系统,而是根据市场动向、产业发展而适时调整,因此高概念电影仍然处于变动不居的发展之中。也正因为我们对高概念策略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造成了部分高概念电影过度渲染“概念”而故事乏力、滥用奇观而忽视叙事、过度依靠互文生产而原创不足等误区。相信随着对高概念电影的理解的深入、电影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中国电影产业会建立一套符合发展现状的营销体系与生产模式,走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韦震[7](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提出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樊露露[8](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王维玉[9](2017)在《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及民族主体意识的复兴,从中国经验或实践出发来建构中国话语似乎在诸多学者那里都达成共识。就文艺学、美学学科而言,中国经验作为起点同样是一条值得深化与细致考量的路径。那么,中国经验、经验及审美如何链接?实际上,作为范式转换意义上的中西方美学发展趋势已有症候。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艺术经验(经由形式)、美感(经由无功利特性之彰显)的形而上提升,直至被纳入哲学体系,因审美与现实的渐趋脱离,现代以来受到西方政治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及神话、宗教美学等经验及其形态回归视角的多重批判。而中国美学从王国维开始,就对西方美学的先验理性表示怀疑,而宗白华对传统审美经验与西方异质性的强调,朱光潜对审美经验之孤立绝缘缺陷的持续修补都令人印象深刻。李泽厚以积淀范畴将康德的先验经验化,其间既有实践理论,也有传统的践行观念,及至结合杜威的“经验”建立“情本体”论,更是彰显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经验形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及巫性美学、政治美学及生活美学的兴起,尤其是王斑、骆冬青等学者将审美契入中国革命年代中现实经验,探讨情感是如何得以塑造,形象何以崇高,从精神到肉体的诸多路径,让人有很深刻的现实感、情境感与中国经验感,更是为我们的审美经验及其形态研究拓展了思路。基于上述范式转型背景,回到古希腊,“经验”本义是指一种“尝试行为”,并富含“冒险”意味。而“美”可以指一切愉悦、吸引人以及令人赞赏的事物,及“用于对说话、行为和生活等的包含肯定意义的评价”,这里的美与善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所以审美经验是指那种冒险性、尝试性且具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及其多种形态。实践与经验在此意义基本一致。沿此界定,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经验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尝试行为,亦即一种具有创业性质的英雄行为,并呈现多种形态。因而上世纪初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很值得思考。在梁氏看来,过渡时代的混杂现实亟需或渴望英雄出现,以其勇武与智慧,走出此过渡时代,并为国民别择出“最良合宜之归属地”。以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发展历程观之,此过渡时代经由政治、经济、文化,至今似乎仍没有完成。在此过程中,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乃过渡时代中国经验的集中体现,中国美学的经验重构,我们可由英雄经验及其表现形态考察入手,从经验的理论重构与个案展开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就理论重构而言,既然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冒险的、尝试行为,而此肯定性评价,又包含美与善的双重含义,那么可基于经验及其形态的如何审美展开及正向价值的终极指向两个维度进行考察,故审美经验重构就包括三个问题:经验的内涵界定,形态展开及终极指向。首先,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尝试行为,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特质及英雄实践的现实,提供了中国美学建构中经验维度重构的前提。就经验的审美展开而言,检视英雄观念变迁,我们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英雄观念承续了中西传统影响下的三种英雄形态:神性英雄、才性英雄与凡性英雄,此三类英雄形态既有历时性递变意味,也是一种互渗性的空间化并存。神性英雄主要在革命年代以“人的神化”为核心观念所导致的革命宣传力量,应该说对革命年代的人心激发、氛围营造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到建国后大跃进尤其是文革时期领袖崇拜,却走向了极端,给社会带来极大混乱,对国人造成极大伤害。凡性英雄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存情感依托方面,传统人伦世情的坚守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仍然起着极大的作用。才性英雄则主要在知识分子和文化思考者那里体现得明显,如何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经由实践而达自由之境,值得反思。就价值指向而言,鬼神和宗教信仰的情感与想象寄托,人伦世情的家园感依偎,践行中渐达的自由,乃是当下人们生存的三种价值指向。其次就个案展开而言,新门神画在人的神化观念及现代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以工农兵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新门神画,其间彰显出神道设教及其情感激发、信仰催生的审美因素,对革命胜利有促进作用,建国后到达非理性的极端,对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新时期以来商人与金刚为主角的门神画,则反映了拜物教的新样态,显示出从神道设教、商品拜物教到虚构形象之际对准宗教式自由的渴望。凡性英雄在贾樟柯电影中有所表现:改革初期物质匮乏但坚守道德的底层民众,改革深入时期面对体制应对出现的将传统情义与物质利益获取有效结合的时代新人,再到近年来面对社会不公等具有传统侠义传统及家园伦理观念的人物形象,显示出凡性英雄的多重面相。“千年英雄”苏东坡事件源于世纪之交法国《世界报》的选评,基于不同立场,《世界报》的文人英雄、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快乐天才及我们才性英雄的不同定位,展示出近代以来全球化语境下对英雄苏轼的不同理解,然而也许才性英雄的解读,才是基于近代以来英雄现实与传统互动的合宜阐发。总之,论文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英雄及其经验的审美演绎,对经验之冒险、尝试行为的强调,及其间审美展开及价值指向之多重形态的观照,力求做出较有新意的阐发,对中国美学经验维度进行了贴合现实的重构,旨在以中国经验尤其是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为研究视角,为中国美学的话语建构提供参照。

王晓丽[10](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提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二、俄罗斯传媒大亨的浮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传媒大亨的浮沉(论文提纲范文)

(2)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一)有关外交决策模式理论研究
        (二)有关期刊文章及博士学位论文
        (三)中国方面关于美朝关系研究
        (四)有关网络文献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1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
    1.1 理性行为体决策之“理性博弈”
        1.1.1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内涵
        1.1.2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特征
        1.1.3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优劣
    1.2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案例
        1.2.1 克林顿政府:美朝“理性博弈”
        1.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转变“理性逻辑”
        1.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的“理性考量”
    1.3 特朗普政府:“极限政策”的“理性原则”
        1.3.1 “极限施压”的“理性思维”
        1.3.2 “美国优先”的“理性目标”
        1.3.3 “拉打结合”的“理性运用”
    小结
第2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
    2.1 “官僚政治决策”之形态
        2.1.1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内涵
        2.1.2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特征
        2.1.3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缺陷
        2.1.4 美国官僚政治决策的主要行为体
    2.2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案例
        2.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
        2.2.2 小布什政府:对朝“鹰式接触”的官僚政治竞争
        2.2.3 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的官僚政治选择
    2.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官僚政治斗争
        2.3.1 特朗普本人
        2.3.2 蓬佩奥与博尔顿
    小结
第3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
    3.1 “小集团式决策”之理论内涵
        3.1.1 小集团模式的提出及发展
        3.1.2 小集团模式的理论要点及特征
    3.2 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的经典案例
        3.2.1 冷战后美国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魔咒”
    3.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思维”
        3.3.1 “特朗普式”的“排除异已”
        3.3.2 “内部一致”的“鹰派属性”
        3.3.3 “极限施压”的“边缘决策”
    小结
第4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最高领导人决策”
    4.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理论内容
        4.1.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缘起
        4.1.2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要义
        4.1.3 “最高决策者”的性格类型
    4.2 领导人性格影响美国对朝决策的案例分析
        4.2.1 克林顿:“主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4.2.2 小布什:“被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4.2.3 奥巴马:“守成强迫型”的对朝决策者
    4.3 特朗普:“独断争斗型”的对朝决策操盘者
        4.3.1 特朗普的性格特征
        4.3.2 “特朗普主义”与非“建制派属性”
        4.3.3 特朗普对朝决策的“个性表现”
    小结
第5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
    5.1 国内政治决策的“内层与外层”
        5.1.1 国内政治决策中的“组织过程”
        5.1.2 “政治内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5.1.3 “政治外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5.2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案例
        5.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的“国会阻力”
        5.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外层阻滞”
        5.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政策的“内外反应”
    5.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政治外圈”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3)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视觉文化时代,宣传片成为城市营销的利器
        1.1.2 城市营销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重要依据
        1.1.3 城市规划转型,人文关怀复苏
        1.1.4 旅游业迅猛发展,城市旅游宣传片制作活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之处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旅游宣传片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旅游宣传片概述
        2.1.1 定义
        2.1.2 目的——营销城市
        2.1.3 本质——广告
    2.2 城市发展下的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研究
        2.2.1 城市化是城市旅游宣传片产生的根本原因(-1998)
        2.2.2 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诞生(1999-2002)
        2.2.3 物质空间主导城市化中的大发展(2003-2011)
        2.2.4 城市转型期的多元化发展(2012-)
        2.2.5 研究小结
    2.3 传播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
        2.3.1 城市旅游形象和品牌的传播载体
        2.3.2 城市政府的国家意志表达
        2.3.3 构建游客心中的精神家园
        2.3.4 研究小结
    2.4 叙事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
        2.4.1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叙事性
        2.4.2 电影技术是叙事手段
        2.4.3 空间是叙事主体
        2.4.4 研究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分析
    3.1 起步(1999-2002):仿纪录片的视觉化城市旅游文本
        3.1.1 无主题的真实城市推介
        3.1.2 解说词主导叙事
        3.1.3 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姿态
    3.2 发展(2003-2011):利润与权力支配下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3.2.1 凸显城市的美和历史
        3.2.2 奇观化的图像主导叙事
        3.2.3 官方的现代消费城市
    3.3 多元(2012-):追求人文与个性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3.3.1 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3.3.2 故事化的语言与图像共同叙事
        3.3.3 开放友好的大众的城市
第四章 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及具体案例分析
    4.1 城市发展下的成都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
        4.1.1 工业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期(-2003)
        4.1.2 城乡统筹发展期(2004-2011)
        4.1.3 双中心发展模式期(2012-2016)
        4.1.4 大都市区建设期(2017-)
    4.2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2003 年)分析
        4.2.1 提升城市知名度以促进旅游发展
        4.2.2 以情动人的故事化叙事
        4.2.3 侧重表现社会环境和现代化水平
        4.2.4 扬长避短的真实城市再现
    4.3 成都市最新城市旅游宣传片(2017 年)分析
        4.3.1 面向国际的城市实力传播
        4.3.2 理性的解说词及奇观叙事
        4.3.3 旅游活动和自然风景表征为主
        4.3.4 旅游城市的片段化展示
    4.4 对比:国家意志与成都本土文化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演变解读
    5.1 空间属性显着:全球化下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5.1.1 中心城区空间的现代主义式演变
        5.1.2 城市群战略下区域城市格局重塑
    5.2 场所精神淡化:消费主义入侵后成都本土文化流失
        5.2.1 人的主体地位偏差,城市人文精神改变
        5.2.2 异化消费观盛行,历史遗产符号化
    5.3 “社会幻境”制造:社会逐渐偏离真实,走向“景观”
        5.3.1 利用媒介构建真实之上的景观社会
        5.3.2 以休闲娱乐方式引导受众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雪米莉小说的策划形式
    2.1 组织形式:“三结合”班子与一“助推器”
        2.1.1 “三结合”的写作班子
        2.1.2 作为“助推器”的书商
    2.2 写作方式:雅俗兼容与求新求奇
        2.2.1 媚雅标签
        2.2.2 媚俗白日梦
        2.2.3 求新求奇
    2.3 营销策划:品牌打造与包装
        2.3.1 命名
        2.3.2 封面设计
        2.3.3 语言嫁接
        2.3.4 环境安排
3 雪米莉小说的创作模式
    3.1 雪米莉小说的题材模式
        3.1.1 黑道犯罪题材
        3.1.2 警匪言情题材
    3.2 雪米莉小说的人物模式
        3.2.1 俊男靓女模式
        3.2.2 “众星捧月”模式
        3.2.3 大亨模式
        3.2.4 警探模式
        3.2.5 “异女”模式
    3.3 雪米莉小说的情节模式
        3.3.1 追捕——逃避模式
        3.3.2 受难——复仇模式
        3.3.3 夺宝纵欲模式
        3.3.4 “画卷式”悬念模式
    3.4 雪米莉小说的结构模式
        3.4.1 “二元对立”模式
        3.4.2 半团圆模式
    3.5 雪米莉小说的语言模式
        3.5.1 “混血儿”模式
        3.5.2 图像化的语言模式
4 雪米莉小说的影响
    4.1 文学市场的“破冰者”
        4.1.1 大陆通俗文学开始复苏
        4.1.2 大陆通俗文学题材得以拓宽
        4.1.3 开启欲望化书写叙事模式
    4.2 知识分子寻求另类创作的探索者
        4.2.1 作家变成写手
        4.2.2 开启了假面写作的先例
        4.2.3 市场“登龙术”的传递
    4.3 凸显了市场文学所具有的价值
        4.3.1 雪米莉小说的经济价值
        4.3.2 雪米莉小说的精神关怀
    4.4 对雪米莉小说的反思
        4.4.1 通俗文学不能无“根”
        4.4.2 重视创新
        4.4.3 作品能与影视联姻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的中国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国书写的特点
    第一节 关注民族历史大事件的中国书写
    第二节 身处异质文化中的个人化书写
    第三节 文化“对看”视角下的反思立场
第二章 多样文化影响下的主题选择
    第一节 重视个体命运的中国书写
    第二节 注重人性探索与反思的中国书写
第三章 民族性和异质性关照下的写作姿态
    第一节 从边缘性体验到多元文化融合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
    第三节 文化民族主义和东方主义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国书写的艺术得失
    第一节 现实主义影响下的双重叙事时空
    第二节 中国书写中的影像化因素
    第三节 写作模式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与模式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电影工业发展与高概念电影形成
    第一节 “高概念”与高概念电影
        一、“高概念”的提出
        二、“高概念”的发展与重释
    第二节 电影的本质属性:高概念电影形成的内部因素
        一、当代电影商业属性的强化
        二、技术属性的充分开掘利用
        三、视觉文化勃兴的推波助澜
    第三节 电影工业的结构性变化:高概念电影兴起的外部因素
        一、制片模式横向化
        二、娱乐形式多元化
        三、经营方式协同化
        四、观众群体低龄化
        五、产品市场全球化
    第四节 高概念电影对类型电影的继承与突破
        一、反馈流程——类型电影的生成机制
        二、泛类型化——高概念电影的类型特征
        三、题材同质——高概念电影的类型趋向
第二章 高概念电影的基本特征与商业属性
    第一节 视效奇观性
        一、电影的发明与视觉文化转向
        二、高概念电影的视觉奇观策略
        三、奇观叙事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第二节 叙述精简化
        一、主题浅显集中
        二、情节简洁明了
        三、叙述直白清晰
    第三节 市场中心性
        一、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
        二、明星契合保障产品差异性
        三、整合营销开发利润增长点
        四、互文生产建立品牌影响力
第三章 高概念电影的叙事模式与审美表达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的表层意义场:故事元素
        一、主题定位:传统母题与当代的非现实变奏
        二、结构框架:因果律原则与传统结构的加强
        三、角色塑造:清晰明确的角色功能与成长弧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时空结构
        一、溢出与断裂:高概念电影的时间符号规划
        二、测绘与建构:高概念电影的空间符号设置
第四章 高概念电影的意识形态建构与形象化传播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对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一、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
        二、民主自由与强权政治的缜密缝合
        三、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对现实的显影与遮蔽
        一、高概念电影的现实指涉:现实问题的游戏化呈现
        二、高概念电影的梦幻功能:现实问题的非常规性解决
    第三节 高概念电影中的“他者”形象
        一、父权主导与作为“他者”的女性
        二、白人中心主义与作为“他者”的有色人种
        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与作为“他者”的自然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高概念电影的创作与审美接受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中艺术与技术的互动
        一、电影技术:电影叙事的根本前提
        二、数字技术:高概念电影成熟的关键动力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高概念电影创作的影响
        一、奇观修辞的强化
        二、超验英雄的建构
        三、影像表达精致化
    第三节 消费主义语境中的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
        一、资本逻辑: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原罪烙印”
        二、虚拟真实: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认同迷途”
        三、文化融合: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全球化”
结语
    一、“高概念”作为商业制作模式的开放性
    二、高概念电影的“局限性”辨析
    三、高概念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一、论文创新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一、盖尔简介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一、理论价值
        二、局限性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一、叙述者的声音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三、语言文字叙事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西美学:经验扬抑与当代回归
    第一节 西方美学:经验浮沉与范式转换
        一、艺术、美感与哲学:经验的形上提升
        二、现代反思:经验的现实回归
    第二节 中国美学:西学调试与经验坚守
        一、经验坚守:西学影响及三种应对
        二、实践美学:经验维度的突显
        三、后现代及审美经验拓展
第二章 经验的理论重构:英雄形态与审美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三重基点
        一、基于经验的审美
        二、基于中国经验的审美
        三、基于中国英雄经验及形态的审美
    第二节 过渡时代:英雄观念与时代情状
        一、中西英雄观念及其形态流变
        二、文化的发现:变局、创局与过渡时代
        三、理性的反拨:现代、后现代与反现代
    第三节 阶段突显:英雄形态与审美
        一、神性英雄的激情与迷狂
        二、凡性英雄的人情之美
        三、才性英雄的超越与自由
    第四节 英雄形态的价值指向:经验与终极
        一、经验与先验:英雄、圣贤与宗教
        二、经验的终极:三种指向
第三章 经验的个案呈现:多重形态
    第一节 神性英雄:鬼神、宗教中的政治、信仰与自由
        一、门神画与神性观念:传统与现代
        二、战士门神画:神道设教与政治叙事
        三、商人与金刚门神画:拜物中的虚拟与真实
    第二节 凡性英雄:情义与欲望
        一、物质缺失与底层尊严
        二、体制应对与时代新人
        三、精神缺失与情义传统
    第三节 才性英雄:自由与境界
        一、文人英雄:西方视角下的笔墨自由
        二、快乐天才:现代反思下的“近情”与尊严
        三、才性英雄:当下语境下的经验与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三、想象力的匮乏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第一节 “笑”的盛宴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一、视听的奇观化
        二、人物的日常化
        三、叙事的类型化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妥协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一、艺术性的追求
        二、类型化的转向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余论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四、俄罗斯传媒大亨的浮沉(论文参考文献)

  • [1]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李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D]. 战丽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谢雨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研究[D]. 杨芙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的中国书写[D]. 冯晨旖.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D]. 王亮. 吉林大学, 2018(12)
  • [7]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8]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
  • [9]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D]. 王维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俄罗斯媒体大亨的兴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