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后学科索引的排列规范

学术期刊后学科索引的排列规范

一、学术期刊刊后主题索引的编排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丁斯甘[1](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研究说明《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王彦祥[2](2019)在《新世纪中国索引编纂与研究述评(下)——基于2000—2017年索引成果的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承袭上篇之定量分析研究,针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7年)中国索引编纂和研究进行具体而翔实的定性分析研究。在结构布局上,从索引理论、索引编纂、索引技术和索引软件、索引历史与文化、索引评价与利用、索引标准与索引国际化等六大索引研究领域进行成果分析和概括。在具体内容铺陈上,索引理论研究涉及索引理论发展创新、索引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张琪玉索引理论研究梳理、索引理论代表性观点总结等内容;索引编纂研究从文献类型角度分别探究年鉴索引、地方志索引、古籍索引、图书索引、期刊索引的研究成果,并就专题和主题索引研究与索引编纂数量相背离、标引技术研究成果偏少亟需加强、索引编纂流程归纳成为研究薄弱点等方面,指出索引编纂研究的特点和不足;索引技术和索引软件研究方面总结出新技术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多途径探讨索引编纂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索引辅助编制,多方面长时间开展中文索引软件开发,中国索引软件研发跟进时代发展等若干成果和特性;索引历史与文化研究包括对第一次索引运动梳理和讨论、对中国索引发端和索引之乡的研讨与争论、对平保兴索引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回顾、对中国索引学会引领索引事业进行归纳总结;索引评价与利用研究概括出该领域的聚焦点、引文索引研制及其评价应用、国外索引系统推介与科学评价应用等几个方面;索引标准与索引国际化研究则梳理了中国索引标准研究与制订历程、索引国际化讨论与践行、中国索引界努力步入世界索引舞台中心等问题。在最后结论中,通过五大标志性特征阐明中国索引研究已全面走向世界,研究水平和质量稳定提升,索引编纂和研究已形成核心力量,并列举出中国索引编纂和研究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十大索引编纂核心作者、十大索引领域核心研究者,以及中国索引研究核心载体和核心出版机构,以供研究者参考借鉴。

赵丽华[3](2017)在《学术期刊刊后作者索引的研究》文中指出作者索引是按文献资料的作者姓名字顺排列的一种索引,通过作者索引可以有效而又方便地跟踪某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并查到某一作者的全部着作。然而,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排刊后作者索引的却很少,而且编排不规范,不利于学术期刊的检索和利用。本文阐明了作者索引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学术期刊刊后作者索引的现状,论述了作者索引的编制原则,提出了作者索引的编排规范。

赵燕[4](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说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荣立宇[5](2013)在《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仓央嘉措(1683-1706/1746),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藏地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藏地家弦户诵,历300年而不衰。1930年,于道泉教授将仓央嘉措诗歌同时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仓央嘉措诗歌汉、英全译之先河,同时也构成了其域内外文本旅行的滥觞。这犹如一条主河在某一点分出两脉不同的支流,各自冲积成不同的景观,衍生出别样的风景。截止2012年,仓央嘉措诗歌的跨语际旅行己走到第82个年头。在此期间,先后问世的汉语译本有21个之多,英语译本也多达15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初,仓央嘉措诗歌更是在汉语文化圈中掀起一股热潮,带动了影视、出版、文化、艺术、旅游等多方面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仓央嘉措的经典作家地位。本论文以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语文化圈中的翻译与传播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汉、英翻译的译介脉络,各个译本之间的生成、参考关系,译文生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藏学发展概况),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文化中的传播、影响、接受情况,主要汉、英译本的特色及相关的文学翻译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汉、英译介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特征并且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复译进行反思;对藏语诗歌汉、英翻译在语言、诗律方面的可比性进行讨论,对翻译的跨语种对比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挖掘翻译现象背后隐藏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涉及到重译、复译、学术性翻译、创意翻译等问题。最后还特别讨论了交集理论观照下的翻译问题,分析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复杂关系。本研究发现,仓央嘉措诗歌的域内外传播表现出不同的脉络特征,其汉译与1930年以来中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关联密切,其英译则与海外藏学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诸多译本(包括汉、英语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译本与创意翻译产生的译本,不同特色的译本又折射出译者不同的身份特征,即前者对应学者型译者,而后者指向诗人型译者。事实上,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翻译与创意翻译分别代表了译者不同的诗学追求。鉴于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信”与“雅”的自然分流,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作为两种策略在它们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接下来,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的比较研究凸现了许多翻译问题。例如,汉语翻译领域很多译本缺乏特色,部分译者版权意识淡漠,直接来源于藏语的译本相对较少,一些译者率尔操觚,相关翻译批评缺席,值得注意。与之相对,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比较规范,大多数译本直接从藏文译出,即使是转译,译本的特色也十分鲜明。对比藏、汉、英三种语言(音节、音调)及其诗学(韵律、节奏与诗歌体式)特征,藏汉之间在语言、诗学方面的相似性便显露出来(与藏英在语言、诗歌方面相比较而言)。尽管音韵、节奏、音节发音等方面的因素常被视为不可译,但鉴于上述相似性的存在,藏、汉语之间诗歌体式的再现会更加逼真,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会比较自然,译入语诗学规范的满足也近于浑然天成。本研究首次将交集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赋予交集理论新的涵义,试图用这个理论解释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中具有普适意义的翻译现象。从规范拘谨的学术性翻译到自由创造的创意性翻译,翻译与创作的概念分界渐次变得不再明显,译文本也由源文本的互文本渐次过渡成为承文本。事实上,对字翻译、学术翻译、创意翻译、临界翻译等类型分别处于从源语文本到译入语创作这一连续统的不同位置,它们之间呈现出渐次过渡的倾向。从严谨的对字翻译到极端的临界翻译,存在一个幅度很大的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的逐渐演变区域,由此构成文学翻译的丰富的创造性空间。本文指出对字翻译与学术翻译的单调性,创意翻译与临界翻译的丰富性,而诗歌翻译的丰富性无疑更加契合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和语言临界点所展示的无限可能性。

王梦湖[6](2011)在《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外文学理论史上,历来的理论着作都把文学活动的要素划分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这四大部分。可以说,这种划分忽略了传播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传播媒介是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传播媒介的变革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变革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来说,如果没有以现代印刷技术为支撑的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在晚清时期的繁荣,就不会有“五·四”文学革新,也不会有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研究期刊媒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探索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之间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形态,并进一步研究期刊媒介的主体性与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理解期刊媒介与现当代文学理论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个别到普遍的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就报刊媒介的基本功能而言,报刊媒介作为现代印刷技术发明之后产生的一种传播媒介,它的核心功能是以大规模快速“印刷”的方式为人类思想的“物化”、传播、接受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这种方式比人类以往任何时代所创造的传播媒介都具有革命性——信息容量巨大、传播速度快捷、影响范围广泛、信息存储稳定等等。因此,报刊媒介的首要功能就是以大规模“印刷”的方式实现了人类思想与主体之间的分离,把人类意识领域中的活动“物化”为具体可见、可感的物质形态,从而使人类个体的思想观念实现了脑外巨量存储与快速传递。故尔,可以说,现代报刊媒介的诞生突破了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传播模式在时空中所受的限制,把人类的思想意识、情感观念传递到口、耳所不能及的时空维度之中。因此,报刊媒介是促进近代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推动者和思想“倍增器”。任何新媒介一旦参与到人类精神的生产、传播活动之中,不但会改变思想意识的原有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也会改变人类接受信息的模式,从而导致与物质生活相适应的人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延伸”的观点,人类发明的任何新媒介本质上都是人体某种器官功能的放大和延伸。这意味着,报刊媒介就是人类手的书写功能、口的传播功能、眼睛和耳朵接受功能的无限放大和延伸。因而,自晚清以来兴起的现代报刊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影响并不在于报刊媒介传播的内容,而在于现代报刊媒介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传播、阅读及批评的模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形态。另外,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普通民众以文学批评、文化批判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一个言论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一个舆论空间,而且是处于国家权力组织和市民社会之间的代办机构和缓冲地带。在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中,报刊媒介不仅发挥了重大的联结作用,而且报刊媒介本身就是文学公共领域典型的构成机制。也就是说,当报纸和杂志成为近代以来文学批评的组织者和文学批评的工具时,报刊媒介就成了近现代社会文学公共领域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和支配性力量。这意味着,报刊媒介以连续刊载、定期发行的传播优势为近代知识分子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媒介支持。就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的一般关系而言,首先,期刊媒介作为一种容量巨大、传播快捷、影响广泛的现代新兴传播工具,它在改变了传统的文学创作、传播和阅读行为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转型,即在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现代期刊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一,期刊媒介以提出文学新口号、新命名的方式促进了近代文学观念的推陈出新;其二,期刊媒介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促使传统文学理论抛弃了词话、诗话等的理论表达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学理论语言的大众化转变:其三,期刊媒介以其追求最大发行量的生存之道,促进了小说在晚清时代的繁荣,使小说成为了近代文学的正宗,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诗为宗的文体观念。因此,晚清末期,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报刊与文学艺术宣传他们改良群治、启蒙国民的过程中,报刊媒介以其高效的印刷技术、巨量的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快速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理论口耳相传与手工抄传的局限性,使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在文学观念的转变、理论话语的大众化以及文体观念的变革等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其次,由于期刊媒介能以快捷、迅速的传播速度把文艺界的最新动向及知识分子圈子中的某个话题迅速地传递给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期刊媒介于晚清时期出现后很快就成为了近代文学史上多次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潮的推动者。报刊通过组织文艺运动、推动文学思潮在短期内解决了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重要问题,为近代文学及文学理论在晚清末期以来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另外,现代期刊通过“读者来信”之类的交流栏目,为作家与读者之间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化的交流空间。这个文学交流空间不仅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重塑了作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而且这个公共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近代知识分子以文学批评的方式进行民族、国家现代性想象的文化活动空间。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的关系由于后者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自身地位、作用、角色的改变而呈现出特殊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最终会引起文学及文学理论在话语模式、功能特征等方面相应的变化。例如,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新旧意识形态的更迭,中国社会开始了一次政治社会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文学理论来说,由于文学理论领域历来是一个充满了思想冲突与理论争论的意识形态重阵,因此,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就成为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的最为直接的方面。文学理论的政治化就是当政治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支配性力量后,文学的理论形态开始与政党政治思想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文学理论向政治意识形态的阐释者与鼓吹者单向转向的过程;对于期刊媒介来说,政治化就是体制化的过程。期刊媒介体制化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自晚清以来形成的同人刊物被迫消失,所有的期刊媒介经过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变成了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宣传机器;另一方面,在对地方文艺刊物的整顿和对于全国性文艺刊物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文艺报》以其特殊的身份开始崭露头角,由此成为建国初期党领导全国文艺事业的思想平台和组织工具。期刊媒介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新文学理论的宣传和对旧文学理论的批判方面,也体现在期刊媒介对文艺学学科建制活动的影响方面。众所周知,中国当代文艺学是建国初期从苏联引进的一门新学科。在这门学科的建立之初,它的课程主要是由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史课程承担的。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对于知识稳定性的追求,使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当时现实的文艺运动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这种状况引起了少数青年学生的不满。作为“文艺战线司令台”的《文艺报》以此为契机,在建国初期发起了一场关于高等学校文艺学教学偏向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促使文艺学教学完成了以借鉴苏联文艺学教学模式为中心任务的文艺学教学模式的改造,从而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大学文科教育领域内的绝对主导地位。此外,建国初期,随着这次文艺学教学偏向问题讨论的深入发展,文艺学教材问题随之浮出了历史地表。对于刚刚诞生的文艺学来说,教材建设的滞后性相当明显:教材基础薄弱、种类单薄、教材内容与当时风云激荡的时代变革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于是,在对文艺学教学偏向进行批判的余波中,《文艺报》针对文艺学教学中使用的各类旧教材展开了严厉的批判,确立了以文艺教师思想改造为主的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对新中国50年代第一批文艺学教材的编撰主旨、编写体例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期刊媒介对文学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特定时期文艺运动、文艺思潮的推动方面。事实上,建国初期发生的多次文艺批判运动(如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萧也牧小说创作的批判等)既与新政权对思想界进行的意识形态规训诉求有关,也与作为“文艺战线司令台”的《文艺报》参与文学批判的方式有关。可以说,建国初期发生的多次重要的文艺批判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艺报》组织发起来的。从期刊媒介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艺报》是通过这样一些特定的方式发动起这些文艺批判的:其一,组建庞大的文艺哨兵队伍,为《文艺报》搜集各地区、各部门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思想战线上的动态情报;其二,通过附加“编者按”发动文艺批判运动。《文艺报》“编者按”不仅是当代文学史上多次重要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发起者,而且党在建国后对于全国文艺格局的筹划与发展方向的界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艺报》“编者按”实施完成的;其三,放大个别事件,使其进入公共舆论领域。《文艺报》放大个别事件的主要方式有:将学术批评行政化以及展示批评对象等等。可以说,《文艺报》通过组建文艺哨兵队伍、附加“编者按”以及放大个别事件而进行的文艺批判方式,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当代文学在草创时期的发展方向,而且构建了50年代初期以至“文革”时期文学批评的基本模式。在决定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之间关系形态的众多因素中,除了政治权力、时代变革等外在因素之外,还有期刊媒介自身经营模式、管理制度及生存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例如,80年代初期的期刊改制导致了随后文艺期刊经营模式的分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很快淡出了娱乐性大众文艺刊物,开始向大学学报、各研究机构的机关报等精英文艺刊物上转移。90年代以后,虽然互联网的兴起为文学理论的生产、传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但是由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依然只承认发表在纸质媒介上的学术成果,文学理论的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以大学学报、各研究机构的机关刊物等学院化的期刊媒介中才能获得其合法性。这种现状决定了文学理论只能在学院化的期刊媒介这一狭小的媒介领域中生产、传播。近年来,在学院化的期刊媒介领域,无论是文学的创作,还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的理论生态日益受到了期刊趣味的明显影响。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报纸和期刊是文学公共领域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期刊媒介的主体性就成为决定文学公共领域自主性的关键性因素。所谓期刊媒介的主体性就是它在传播什么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播,以及选择哪类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受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等外在强制性因素的影响而获得的传播特性。因此,可以说,文学公共领域作为处于国家权力组织和市民社会之间的舆论空间,它的自主性、平等性、对话性特征均来源于报刊媒介所具有的主体性身份。只有报刊媒介获得了足够的主体性,由报刊媒介构成的文学公共领域才能在平等、对话和认可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相应地,文学公共领域才能发挥它作为一个舆论空间对国家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和文化批判的作用,从而成为政治权力意志与普通民众之间意见缓冲、观点融合、利益协调的中间地带。但是,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在晚清发轫之际就肩负着启发民智、挽救危亡的宏大历史使命,导致现代文学理论从一开始就与社会革命、政治运动等外在因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由政治化、社会化的文学理论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期刊媒介相结合所构建而成的现代文学公共领域自然呈现出鲜明的政治化特征。同样,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新政权对全国报刊媒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报刊媒介全部被纳入到了政治化的管理体制之中,报刊的主体性遭到了严重削弱。因而,由这些主体性严重缺失的报刊媒介所构成的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自主性、差异性和对话性特征随之几乎完全消失。那么,在这种既没有自主性,也没有差异性,更没有对话性的公共领域中所发生的文学批评与理论论争自然从一开始就走向了政治同一性状态:政治批判重于学术批评、政治表态多于理论论争、思想立场上的党同伐异淹没了个体间平等的学术对话,如此等等。总之,期刊媒介作为文学及文学理论生产、传播、阅读与文学批评的重要机制和文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中心联结地带,它的主体性地位是决定文学公共领域基于平等、自主、认可差异性特征之上存在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没有期刊媒介的主体性,就没有文学公共领域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对话性。在一个既没有自主性,也没有平等性,更没有对话性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文学公共领域必然将沦为某种强制性力量的奴仆和工具。自然,在这种差异性严重缺失的文学公共领域中,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文学理论都必然地将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和某种经济利益的维护力量。可以说,一个时代传播媒介主体性的丧失,就是这个时代文学公共领域倾斜、变形以至于瓦解、崩溃的开始。也是这个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走向政治化、他者化、工具化的开始。因此,对于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健康发展来说,不仅需要对独特的文学观念的尊重、对多元化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的尊重,更需要对作为文学公共领域重要构成机制的期刊媒介主体性的尊重与维护。

邱少明[7](2011)在《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之所以要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其目标诉求和价值意蕴表征以下五点:第一,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我们能够洞悉马克思主义是薪火相传的,因为它透显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普遍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苦闷彷徨,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门新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当时在中国被摘译、节译、全译、出版、传播是不可避免的。毋庸置疑,颠扑不破的马克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第二,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史,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一步一步中国化、大众化、群众化和民间化的,这为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第三,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我们可以察觉译者的政治意图、翻译主旨和学术风格,体悟他们是如何追求马克思主义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译介者提供启示,即我们需要要继承和弘扬他们的优良传统。第四,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史,我们可以从翻译学视角考量,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者留下哪些宝贵翻译经验,比如他们的文本选择、翻译理念、所用术语、表述技巧等,其中的得与失,成功与不足,为我们当下乃至以后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第五,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的着作,只是一些专着、论文、报告等论述、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本论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翻译史属史学范畴。“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乃严格遵循史学研究的编年体例进行分期研究,乃对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进行史学考证、史学阐述、史学析论、史学实践的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共分成前后相继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第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至1928年);第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年)。由于讲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必须先提及晚清的翻译,所以本论文第一章首先述论晚清翻译概况。第二、三章分别讲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至1928年)。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年)是22年,于这一历史时期,无论共产党人士还是其他党派人士,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均相当重视,翻译成果非常之多,因而在编排上,将其划分为上、中、下三章,即分别为第四、五、六三章。第七章通章是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相互关联。第八章为结语。最后还有三个附录,附录材料或属珍贵史料或系学术前沿,有助于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有一个深广内蕴的洞察和纵横向度的思索。第一章绪论,先讲缘起: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中文报刊首次正式出现马克思恩格斯之名并翻译马克思主义,肇始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2月下旬的第一百二十二号的《万国公报》(由沪广交学会出版)中,这一号登载了由李提摩太摘译、我国教士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晚清时我国的马克主义译介的诱因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维度。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仅仅为摘译和节译,而且错讹较多,但是有助于国人接触和认知马克思主义。再讲民国史分期,本人是依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的分法。接着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厘定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厘定以及经典作家的经典着作厘定。最后进行“翻译史”释义:“翻译史”的性质和特征,“翻译史”的对象和方法,“翻译史”的旨趣和意义,“翻译史”的掘进和创新,文献综述。关于创新,本人认为,首先,欲创新必须温史;其次,欲创新必须“论从史出”;再次,欲创新必须多维思维;最后,欲创新必须实践。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年)这一章,首先阐述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包括《泰西民法志》情况和《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不过,众所周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仅仅3个月,时间非常之短,众多理论翻译者这时都只顾侧耳倾听民国刚建时的隆隆政治惊雷,同时还在观察、思考、比较和观望之中,所以,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至1928年),该章内容如下:1、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至1916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以及这一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6至1920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多维考量。3、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0至1924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4至1928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1920年的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当成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首种正式出版发行面世。《资本论》最早的部分中译文,是1920年10月上海出版的《国民》月刊第2卷第3号刊载的一篇署名费觉天译的《资本论自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和传播工作特别重视。于此时期,我党培养了一大批工人阶级进步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翻译家,像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他们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和传播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陈望道于1920年8月出版了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掀起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进步知识分子中间的传播热潮,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上)这一章,内容安排的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1937),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大革命”惨痛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开展独立的武装革命,脚踏实地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求索中国式革命发展道路。这一深刻转换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否定了国共关系中的右倾投降主义,而且正式开始拒斥唯书(马列经典)唯上(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在该阶段,苏俄替换日本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的主渠道,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被大量地译成汉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价格和利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等等。尤须指出的是,193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正式出版(译者华岗),《资本论》亦有4个译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中)这一章,首先讲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37至1945年),接着讲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多维考量。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既为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的圣地,亦是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工作的中枢。当时在国统区和日占区,我党依托秘密的组织系统,坚持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出版、发行及传播工作。当时的上海,是我党出版发行的重点地区。比如,读书生活出版社于1938年出版发行了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3卷本《资本论》,同一年还出版发行了《中国问题评论集》(由沪珠林书店出版)、马恩合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译者郭沫若)及《马恩科学的文学论》。但囿于当时环境,抗日战争时期还无力将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全部翻译,并且翻译时经常出现乱删情况,导致质量上的欠缺和读者的精准理解。比如:第一,随意删节,导致了译文谬误。马列原文,只出节本时应把删节之处向读者讲清,否则会造成读者误读。第二,存在着过多的摘译,以应急需,但读者不能理解全貌和掌握全文精神实质。第三,一些转述不准确,比较断章取义。第四,翻译过程中有时随意加入自己的理解。在翻译时,一些译者有时不遵照原文,而加入自己感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中译本的质量。第六章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下),该章内容如下:1、国共协商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5至1946年)。2、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6至1949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很多地区的出版发行机构均陆续出版发行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然而,出版、发行及传播的工作是以各大解放区为基本阵地,像延安解放社在短短的几年间出版发行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中译本。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该章内容如下:1、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脉络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3、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脉络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诉求,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八章结语,在学理层面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的基本规律,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的理论运思的基本脉络,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现实启示的基本视角。本文还设计了三个附录。附录1《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出版概述》,附录2《1949年后台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研究概述》,附录3《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研究概述》。通篇论文采用“史学史体例”,不仅将“通论”、“分论”有机融合,而且在笔墨泼洒上,“史”占约70%,“论”占约30%,以规避结构失衡。同时,本论文的拾遗补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补充不为大家所熟悉的、注重的经典着作翻译情况;二是对一些名气很小的译者对经典着作的翻译情况进行补遗。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研究,仅仅看谁翻译了什么着作,而忽视多维考量,比如对译者“解读的解读”。本论文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重维度,做好一段时期的析论和整个民国时期的析论,并指出其当代意蕴,尤其是深入反思当前今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魏民[8](2010)在《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具有报道性质的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系列期刊,共18个分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两个分册的英文版),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系列杂志,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的广泛应用等,该系列刊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所以,该系列的大部分刊物已经转变为一次文献,但仍有少部分刊物继续坚持原有办刊宗旨与方向,继续出版文摘类期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本系列刊物做全面、深入地分析,获得对其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研究适合中医检索类刊物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电话咨询、发放调查问卷、直接去杂志社访谈、网上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的发展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1出版情况调研分析调研国内医学文摘系列杂志创办、发展的状况,分析各种影响期刊发展的因素。2典型分析选择2-3种有代表性的刊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栏目设置、内容收录、广告安排等方面的特点。3不同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选择发展较好、转为一次文献的期刊和停刊杂志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4文摘刊物与全文数据库相关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代表意义的国内的全文数据库对文摘刊物的冲击;以及对文摘刊物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的分析。5医学文摘发展方向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对中医文摘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18个分册的生存状况:①转为一次文献:从2006年开始,先后共计有10种杂志转为一次文献,同时变更了刊名。他们分别是:2006年5月,《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更名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8月,《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更名为《内科》。2009年更名的共有8种,《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更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更名为《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②停刊及休刊:《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于2002年停刊;《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于2009年休刊1年。③保持原有办刊形式:2009年,《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仍有6种期刊继续编辑、出版、发行,包括:《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期刊转型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的发展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活跃度,文摘型18种期刊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医药研究文献海量增加,仅凭几十页或上百页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收录承载。再有,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越来越全,医疗科研人员更习惯用网络搜寻信息。因此认为,医学文摘类期刊基本上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本系列多数期刊已改为一次性文献,这样,不仅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广告的投放也将十分有益。(3)中医文摘特殊性分析: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摘类期刊,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新的机遇,有利因素和条件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些地区,文摘类杂志还起着图书馆的作用。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问世以来,传统医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当年的发行量,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赖程度,也表明中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可以继续办下去,但要向全(收录信息文献全)、便(检索应用方便)、快(出版周期短)方向发展,向国内外传递我国最新的中医药研究信息,及时报道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服务,为弘扬中医药事业服务。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对全国医学类检索期刊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调研。2.对办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3.对我国中医领域中发展文摘刊物提出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作为检索类刊物可以与中医药类一次文献竞争的对策。

王雅戈[9](2007)在《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及信息组织研究 ——兼论民国索引史》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农业文献,通常是指中华民国时期产生的与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等内容相关的各类文献的总称,有时也泛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农业文献。狭义地说,民国农业文献仅指1912年至1949年期间国内的农业文献,且不包括翻印或重印的古籍文献以及国外的文献。广义而言,民国农业文献指产生于包括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在内的,甚至上溯到鸦片战争前后时期的,与中国农业问题内容相关的各种类型、各个国家、各种语言文字的农业文献。本文所研究的民国农业文献,具体指近代以来中国国内产生的汉文文献。限于条件和项目任务,外文文献和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均不包含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民国农业文献是中国文化典籍史上特定阶段(民国时期)、特定领域(农业历史)所产生的文献,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农业文献记载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是研究民国时期农业、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民国农业文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损耗,大部分已经纸张松脆、结块,有的已经失去了使用的可能性;在翻阅或利用过程中,还经常发生人为损坏或遗失现象,有的甚至已经不复存在;加之纸质文献的查询、阅览、传播局限很大,开发利用极为不便。因此,在传统方式收藏、整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数字化文献整理技术手段,系统地收集、整理民国农业文献,传播和利用民国农业文献,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相关的公共服务水平,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也是农史学界以至国家范围内信息资源保护和文献开发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任务。本文采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组织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研究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的整理。(1)民国农业文献索引史研究。索引是治学的利器,是传统方式下最有力的信息组织基础工具之一。本文对民国文献索引史进行了回顾,并以万国鼎先生的索引成就为主线,研究民国农业文献索引史。万国鼎先生的索引学成就主要有索引排检法、索引学理论、索引教育、索引编纂、主持索引机构工作等方面,本文对他的索引学成就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万国鼎先生在“索引运动”理论研究和索引排检法研究方面的贡献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他编纂的《新桥字典》和他领导编纂的《农业论文索引》进行了重点评析。研究民国农业文献索引史的启示是,图书内容索引和期刊主题索引是整理民国农业文献、研究民国农业问题的有力工具,其索引思想,索引原理、技术、方法,对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可以提供参考。(2)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重点研究了民国农业文献索引自动编纂、民国农业文献电子图书编纂、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建设和民国农业文献主题网关构建等方面的内容。①民国农业文献索引的自动编纂。主要研究了机编索引的步骤与方法,对索引之星、WORD索引软件和自编语词索引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索引排序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中国茶叶问题》索引编纂为例,对机编索引的方法和索引软件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经过研究认为,索引是以信息资源中知识单元的标记符号——主题概念或语词等微观内容为对象,通过标引词或词串的方式,指引内容的检索,对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开展农史研究具有一定作用。②民国农业文献电子图书编纂。对电子图书的存储格式进行了综合评介,分析了民国农业文献电子图书编纂的意义和技术要点。以民国农业图书《中国茶叶问题》和金陵大学学位论文《二十种柑橘类果树比较形态及杂交育种之初步研究》为例,应用Easy CHM软件,对民国农业文献电子图书编纂进行了实验。③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馆藏为主要对象,建立了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档案资料、地方文献等6种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数据库的类型有题录型、全文型、图像型、图文对照等类型。④民国农业文献主题网关构建。系统论述了主题网关的理论和方法,得出了主题网关是优质网络资源信息服务的精选器和精确导航器的结论,对主题网关建设中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元数据制定、主题和分类标引、可视化检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茶文献主题网关构建为例,对民国农业网络资源的信息组织进行了实验。民国农业文献主题网关的构建对提高农史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有必要扩大构建的范围。总而言之,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实证调研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验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信息组织技术,对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进行了试验,开展了大规模的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将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应用于民国农业文献的数字化整理,对于农史学科而言,是引入一种新方法、新技术,是一种移植创新;对于情报学而言,是本学科理论和方法在某一具体学科实际应用的探索,是一种实践创新。希望本研究对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和农史研究有所裨益。

张培富[10](2006)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文通过追溯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与中国近代化学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学的体制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化学家共同体内部来讨论化学的体制化问题。贯穿全文的有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 从论文结构看,本文由导言、正文六个部分、结束语,及两个重要的附录组成。尽管把关于中国近代留学活动背景的描述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群体资料的整理放在“附录”部分,但它们却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两个附录的内容。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这部分概况性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是在怎样一个社会和留学大背景下出现与发展起来的。从留学时间上看,制度化的留学活动在民国时期形成,化学留学生正是在制度化的留学活动中诞生的。从留学主题来看,正是在多元化主题留学的大潮中,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才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正是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的产物。从留学地域上看,欧洲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稳定的留学地域,日本曾经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中国近代科学强国杰出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中坚力量正是留学美国的归国化学家。 附录Ⅱ,“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共收录377名近代化学留学生,这是一份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名录》共分为姓名、生卒年、性别、籍贯及出生地、出国前受教育学校、出国时间、留学国家、国外受教育学校及其他机构、所获最后学位及学校、回国时间、回国后的工作专业及职业、国外学习和国内外工作简况等12个指标与栏目,具有指标分类合理,表格直观有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相当于一个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小传。

二、学术期刊刊后主题索引的编排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期刊刊后主题索引的编排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学术期刊刊后作者索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期刊刊后作者索引的现状
2 编制作者索引的原则
    2.1 中文作者索引
    2.2 外文作者索引
3 作者索引的编排
    3.1 作者索引的编排规范
    3.2 作者索引的着录格式
4 小结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1.1.1 身世之谜
        1.1.2 作品之谜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综述
        1.3.1 国内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1.3.2 国外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五节 文章基本结构
第二章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文本研究
    第一节 藏语诗歌传统与仓央嘉措诗歌
        2.1.1 藏语文学中的诗歌传统
        2.1.2 “谐”体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仓央嘉措诗歌
    第二节 《诗镜》及其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影响
        2.2.1 《诗镜》概况
        2.2.2 《诗镜》对仓央嘉措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主题思想
        2.3.1 情歌、道歌抑或政治抒情诗
        2.3.2 开放的阐释与封闭的阐释
        2.3.3 仓央嘉措诗歌的初步分类
    第四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艺术风格
        2.4.1 诗歌体式
        2.4.2 诗歌意象
        2.4.3 诗歌修辞
        2.4.4 诗歌语汇
    第五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及版本
        2.5.1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
        2.5.2 仓央嘉措诗歌的藏文版本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与传播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概述
        3.1.1 越出越多的汉语译本
        3.1.2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版本关系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译介
        3.2.1 三十年代的汉语译本
        3.2.2 建国初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语译本
        3.2.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
        3.2.4 新世纪初年的汉语译本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
        3.3.1 仓央嘉措真诗的传播与伪作的流布
        3.3.2 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相关书籍的出版
        3.3.3 以仓央嘉措本事及诗歌为主题的文艺创作
        3.3.4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经典化
        3.3.5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流俗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英译与流布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外译概述
        4.1.1 英译概况
        4.1.2 其它语种的译本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4.2.1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的滥觞(1906-1930年)
        4.2.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全译本的问世(1930-1969年)
        4.2.3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类型的多样化(1969-至今)
        4.2.4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与海外藏学的关联
        4.2.5 仓央嘉措诗歌与英语诗歌创作
    第三节 英语主流诗学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基于韵律的考察
        4.3.1 英语诗歌韵律的变迁
        4.3.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用韵情况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译本研究
    第一节 于道泉藏、汉、英对照译本
        5.1.1 译诗体制的新颖独造
        5.1.2 赵元任记音的文化学意义
        5.1.3 于道泉译本的客观评价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汉语译本
        5.2.1 诗人创意性的发挥:曾缄译诗
        5.2.2 三台体诗歌对译:毛继祖译诗
        5.2.3 参差格律体译诗:龙冬译本
        5.2.4 马辉以译诗为名的当代诗歌创作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英语译本
        5.3.1 古典英语译诗的尝试:泰霖译本
        5.3.2 “音节对应”的英译:威廉姆斯译本
        5.3.3 五音步英语格律体译诗:邓肯译本
        5.3.4 诗人惠格姆的创意英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模式与理论问题探讨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的统计学特征
        6.1.1 从频率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6.1.2 从译者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6.1.3 从译本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6.1.4 重译与复译的理论探讨
        6.1.5 小结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英翻译比较
        6.2.1 语言方面的探讨
        6.2.2 格律方面的探讨
        6.2.3 小结
    第三节 交集理论与翻译问题
        6.3.1 交集与交集理论
        6.3.2 杂合创作:以《十诫诗》的创作为例
        6.3.3 创意翻译、创作以及伪译
        6.3.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仓央嘉措大事年表
    附录2 仓央嘉措诗歌敬语使用情况统计(于道泉本)
    附录3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版本收录概况
    附录4 仓央嘉措诗歌期刊刊载情况
    附录5 近年来(2003-2012)国内出版的仓央嘉措相关书籍
    附录6 仓央嘉措“伪诗”期刊刊载情况
    附录7 于道泉与索伦森译诗顺序对照
    附录8 藏文拉丁字母转写方案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主要成果

(6)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期刊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学理论与媒介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研究的理论资源
第一章 期刊媒介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思想的“倍增器”
    第二节 媒介即“延伸”
    第三节 公共领域的典型机制
第二章 期刊媒介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传播工具
    第二节 文艺思潮的推动者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
第三章 期刊媒介的体制化与建国初期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政治化
    第二节 期刊媒介的体制化
    第三节 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的政治意识形态再造活动
第四章 期刊媒介与当代文艺学学科构建
    第一节 文艺学教学方向的规划
    第二节 文艺学教材建设的筹划
第五章 期刊媒介与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
    第一节 组建文艺哨兵队伍、发动文艺批判运动
    第二节 通过“编者按”发动文艺批判
    第三节 放大个别事件
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专业化转向与期刊改制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专业化转向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
第七章 期刊媒介的主体性与文学公共领域
    第一节 文学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及其主体性
    第二节 文学公共领域主体性的缺失与当代文学理论的政治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7)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1.1.2 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述要
        1.1.2.1 受质疑的《泰西民法志》的翻译
        1.1.2.2 学界认同的《万国公报》的最早翻译
        1.1.2.3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翻译
        1.1.2.4 赵必振在《近世社会主义》里对《共产党宣言》摘译
        1.1.2.5 马君武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里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1.1.2.6 朱执信等在《民报》的翻译
        1.1.2.7 刘师培等在《天义报》的翻译
        1.1.2.8 其他翻译(以时间为序)
        1.1.3 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1.1.3.1 民国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三重诱因
        1.1.3.2 民国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译学向度
        1.1.3.3 翻译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态度
    1.2 民国史分期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界定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界定
        1.3.2 经典作家的经典着作界定
    1.4 “翻译史”释义
        1.4.1 “翻译史”的性质和特征
        1.4.2 “翻译史”的对象和方法
        1.4.3 “翻译史”的旨趣和意义
        1.4.4 “翻译史”的掘进和创新
    1.5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 年)
    2.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2.1.1 南京临时政府的正式诞生
        2.1.2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总体概貌
    2.2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2.2.1 《泰西民法志》里的翻译
        2.2.2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第三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 至 1928 年)
    3.1 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 至 1916 年)
        3.1.1 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3.1.2 袁世凯统治时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3.2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6 至 1920 年)
        3.2.1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3.2.2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
        3.2.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3.2.2.2 《雇佣劳动与资本》翻译
        3.2.2.3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翻译
        3.2.2.4 《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翻译
        3.2.2.5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3.2.3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3.2.3.1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原因
        3.2.3.2 早期国民党人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评价
        3.2.3.3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助推
    3.3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0 至 1924 年)
        3.3.1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3.3.2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3.3.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3.3.2.2 《资本论》翻译
        3.3.2.3 《哥达纲领批判》翻译
        3.3.2.4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翻译
        3.3.2.5 《工资价格和利润》全译
        3.3.2.6 《反杜林论》翻译
        3.3.2.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翻译
        3.3.2.8 《家庭私有财产与国家的起源》翻译
        3.3.2.9 《国家与革命》翻译
        3.3.2.10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翻译
        3.3.2.11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翻译
        3.3.2.12 《恩格斯〈资本论〉入门》翻译
        3.3.2.13 《阶级争斗》翻译
        3.3.2.14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3.3.3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3.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传播及中国共产党诞生
        3.3.3.2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构成
        3.3.3.3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3.3.3.4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表征
    3.4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4 至 1928 年)
        3.4.1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3.4.2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3.4.2.1 《列宁主义基础》翻译
        3.4.2.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翻译
        3.4.2.3 《国家与革命》翻译
        3.4.2.4 《左派幼稚病》翻译
        3.4.2.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译
        3.4.2.6 《哲学的贫困》翻译
        3.4.2.7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翻译
        3.4.2.8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的翻译
        3.4.3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3.4.3.1 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传播辨析
        3.4.3.2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强烈的实践性
        3.4.3.3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列宁着作的翻译出版述评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 至 1949 年)(上)
    4.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 至 1937 年)
        4.1.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4.1.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4.1.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4.1.2.2 《资本论》翻译
        4.1.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翻译
        4.1.2.4 《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
        4.1.2.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翻译
        4.1.2.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翻译
        4.1.2.7 《自然辩证法》翻译
        4.1.2.8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翻译
        4.1.2.9 《反杜林论》翻译
        4.1.2.10 《哲学的贫困》翻译
        4.1.2.11 《工资、价格及利润》翻译
        4.1.2.12 《雇佣劳动与资本》翻译
        4.1.2.13 《神圣家族》翻译
        4.1.2.14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翻译
        4.1.2.15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
        4.1.2.16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翻译
        4.1.2.17 《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翻译
        4.1.2.18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4.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4.2.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唯物辩证法翻译热”的深层诱因
        4.2.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唯物辩证法翻译热”主要表征
        4.2.3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列宁着作的翻译出版述评
        4.2.4 《德意志意识形态》译本的评价
        4.2.4.1 高语罕《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译本的评价
        4.2.4.2 杨东莼、宁敦伍《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译本的评价
        4.2.4.3 荃麟《社会意识形态概说》译本的评价
        4.2.5 艾思奇《大众哲学》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4.2.5.1 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契合
        4.2.5.2 首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先河
        4.2.5.3 为抗战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做出重要功绩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1949 年)(中)
    5.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37 至 1945 年)
        5.1.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总体概貌
        5.1.2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5.1.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5.1.2.2 《资本论》的翻译
        5.1.2.3 《工资、价格和利润》翻译
        5.1.2.4 《雇佣劳动与资本》翻译
        5.1.2.5 《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
        5.1.2.6 《哥达纲领批判》翻译
        5.1.2.7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翻译
        5.1.2.8 《从空想的社会主义到科学的社会主义》翻译
        5.1.2.9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
        5.1.2.10 《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摘译
        5.1.2.11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翻译
        5.1.2.12 《帝国主义论》翻译
        5.1.2.13 《马克思墓前演说》翻译
        5.1.2.14 《从猿到人过程中劳动底作用》翻译
        5.1.2.15 《哲学底贫困》翻译
        5.1.2.16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5.2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5.2.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乃时局与党理论建设之迫切诉求
        5.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是我党一贯的理论需要
        5.2.1.2 党迫切需要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用以指导当时斗争实际
        5.2.2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社会条件
        5.2.2.1 国民党反动派严加查禁
        5.2.2.2 根据地翻译出版条件极端困难
        5.2.2.3 我党高度重视并有效组织翻译工作
        5.2.3 《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的历史评价
        5.2.3.1 郭沫若摘译《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评价
        5.2.3.2 章克标以“名着精髓”形式推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评价
        5.2.3.3 吴恩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略评价”述评
        5.2.3.4 周建人摘译《德意志观念体系》述评
        5.2.4 抗日战争时期列宁着作的翻译出版述评
        5.2.5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5.1 延安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5.2 重庆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5.3 上海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5.4 武汉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5.5 其他地区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6 抗日战争时期国外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5.2.7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类别
        5.2.7.1 马克思主义哲学类
        5.2.7.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类
        5.2.7.3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类
        5.2.7.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类
        5.2.8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特点
        5.2.9 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着作翻译概述
        5.2.10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5.2.10.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
        5.2.10.2 有力促进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最终形成
        5.2.10.3 大力促进了党的干部教育
        5.2.1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 至 1949 年)(下)
    6.1 国共协商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5 至 1946 年)
    6.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6 至 1949 年)
        6.2.1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6.2.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6.2.2.1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翻译
        6.2.2.2 《剩余价值理论》翻译
        6.2.2.3 《共产党宣言》翻译
        6.2.2.4 《哲学的贫困》翻译
        6.2.2.5 《政治经济学批判》翻译
        6.2.2.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
        6.2.2.7 《自然辩证法》翻译
        6.2.2.8 《国家与革命》翻译
        6.2.2.9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翻译
        6.2.2.10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翻译
        6.2.2.11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6.2.3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6.2.3.1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度认知
        6.2.3.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要求
        6.2.3.3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经典着作翻译对整党运动助推
        6.2.3.4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经典着作翻译对党自身建设助推
        6.2.3.5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经典着作翻译对党制度建设助推及现实启示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1.1 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1.2 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回顾
        7.1.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2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7.2.1 何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7.2.1.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多维内涵
        7.2.1.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厚重意蕴
        7.2.1.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
        7.2.2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7.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7.3.1 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7.3.2 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脉络梳理
        7.3.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肇始
        7.3.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探
        7.3.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奠基
        7.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诉求
        7.3.4 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7.3.4.1 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掌握群众
        7.3.4.2 握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
        7.3.5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7.3.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7.3.5.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吁求
        7.3.5.3 民国时期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二、中文着作(以时间排序)
    三、中外报刊论文
        (一)建国前报刊及论文
        (二)建国后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以时间排序)
    五、国外学者着作译着
        (一)德国学者着作译着
        (二)英国学者着作译着
        (三)美国学者着作译着
        (四)日本学者着作译着
        (五)匈牙利学者着作译着
        (六)其他国家学者着作译着
    六、外文资料
附录 1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出版概述
    一、全集和补卷类
    二、选集类
    三、选读本类
    四、单行本类
    五、专题文集、言论集类
附录 2 1949 年后台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研究概述
    一、50 年代概况
    二、60 至 70 年代概况
    三、80 年代以来概况
    四、总体评价
附录 3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研究概述
    一、近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翻译出版概况
    二、近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若干具体话语
    三、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译介与研究
    四、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译介与研究
    五、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核心课题
致谢
读博期间所发文章及所获奖励
    一、发学术期刊论文(29 篇)
        (一)发核心期刊论文(8 篇)
        (二)发其他期刊文章(21 篇)
    二、发各级报纸的学术论文(22 篇)
    三、发报刊的言论、散文等(10 篇)
    四、获奖统计(13 项)
    五、发中央级等最重要媒体并引较大反响的论文和散文(38 篇)

(8)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1 与学科发展同步
        1.1.2 维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1.3 适应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发展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刊物调研
        1.3.2 办刊情况
        1.3.3 典型案例分析
        1.3.4 文摘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的探讨
        1.3.5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方向的研究
    1.4 技术路线
        1.4.1 电话咨询
        1.4.2 问卷调查
        1.4.3 去杂志社访谈
        1.4.4 网上文献数据库调查
        1.4.5 会议座谈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专家咨询法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2.1 国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2.1.1 美国《化学文摘》的发展概况
        2.1.2 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的发展概况
    2.2 国内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2.2.1 国内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研究情况
        2.2.2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的发展概况
    2.3 对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发展的综合评述
3 调研方法实施情况
    3.1 刊物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
        3.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
        3.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3.3 直接去杂志社访谈
    3.4 对文献数据库进行调查
    3.5 会议座谈
4 研究工作主要结果
    4.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历史
        4.1.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名称
        4.1.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创刊年,见表9
        4.1.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主管单位及主办单位
        4.1.4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语种
    4.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现状
        4.2.1 已经更名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计10种
        4.2.2 2002年停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4.2.3 2009年休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4.2.4 2009年继续保留《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名的杂志有6种
    4.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入选全文数据库情况
    4.4 调查问卷回复情况
    4.5 典型案例分析
        4.5.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4.5.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4.5.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
        4.5.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4.5.5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4.5.6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4.5.7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4.6. 对文献数据库的初步调查
    4.7. 会议座谈
5 对策研究
    5.1.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现存状况分析
    5.2.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发展方向探讨
        5.2.1 在内容上力求"全、便、快"
        5.2.2 加强人才管理与开发,提高期刊质量
        5.2.3 加强网站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读者意见调查表
    附录3:《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及信息组织研究 ——兼论民国索引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及创新之处
2 民国农业文献现状与数字化进展
    2.1 民国农业文献现状
        2.1.1 民国农业文献的范畴及其保存现状调查
        2.1.2 民国农业文献类型及规模分析
    2.2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研究进展
        2.2.1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的研究现状
        2.2.2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的研究内容
        2.2.3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的技术方法
3 民国农业文献索引史研究
    3.1 民国文献索引史重要典籍研究
        3.1.1 我国近代索引史的开山之作——《老解老》评析
        3.1.2 中国近代索引史的里程碑——《引得说》研究
    3.2 近代文献索引研究的先驱——万国鼎索引成就研究
        3.2.1 索引运动
        3.2.2 万国鼎的农业文献索引编纂实践及其学术成就
        3.2.3 索引排检工具——《新桥字典》评介
    3.3 民国时期农业文献索引的典范——《农业论文索引》
        3.3.1 《农业论文索引》内容评介
        3.3.2 《农业论文索引》的标题词评介
        3.3.3 《农业论文索引》的特点
    3.4 小结
4 民国农业文献索引及电子图书编纂
    4.1 民国农业文献索引开发方案设计
    4.2 民国农业图书索引编纂
        4.2.1 机编语词索引
        4.2.2 机编主题索引
    4.3 索引软件应用与开发
    4.4 机编民国农业图书索引示例——《中国茶叶问题》索引编纂
    4.5 民国农业文献电子图书编纂
        4.5.1 电子图书的理论与实践
        4.5.2 民国农业文献电子图书编纂
        4.5.3 电子索引改进
    4.6 小结
5 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建设
    5.1 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开发平台简介
    5.2 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建设
        5.2.1 民国农业期刊篇名数据库
        5.2.2 民国农业图书书目数据库
        5.2.3 民国农业报纸全文数据库
        5.2.4 民国农业档案全文数据库
        5.2.5 民国农业学位论文图像数据库
        5.2.6 民国地方志图-文数据库
    5.3 小结
6 民国农业网络信息组织——主题网关构建
    6.1 主题网关的理论探讨
        6.1.1 优质网络资源信息服务的精确导航器:主题网关
        6.1.2 主题网关改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6.1.3 主题网关开发
    6.2 民国农业网络信息主题网关构建——以茶主题网关构建为例
        6.2.1 茶类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
        6.2.2 茶主题网关的元数据制定
        6.2.3 茶主题网关的信息组织
        6.2.4 茶主题网关中嵌套搜索引擎
        6.2.5 茶主题网关的二次文献功能
    6.3 茶主题网关检索示例
    6.4 小结
7 结语
附录1:《农业论文索引》标题表
附录2:《民国农业论文索》二级标题词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1.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社会史研究
    2.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研究
    3. 研究思路与方案
    4. 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指标分析
    1.1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1.1.1 出生年代情况分析
        1.1.2 籍贯情况分析
        1.1.3 受教育情况分析
        1.1.4 出国年代情况分析
        1.1.5 出国年龄情况分析
    1.2 留学生出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2.1 留学国家情况分析
        1.2.2 留学大学情况分析
        1.2.3 获得学位情况分析
        1.2.4 留学时间情况分析
    1.3 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3.1 回国年代情况分析
        1.3.2 回国年龄情况分析
        1.3.3 回国后专业分布情况分析
    1.4 结论
二、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2.1 留学生组建海外化学社团
        2.1.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学社团
        2.1.2 创建中国最大的海外化学社团
        2.1.3 创建中国化学工程学会
    2.2 留学生创建国内化学社团
        2.2.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工社团
        2.2.2 创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化学社团
    2.3 留学生创办化学化工期刊
        2.3.1 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化工期刊
        2.3.2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外文核心期刊
        2.3.3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中文核心期刊
    2.4 结论
三、发展高等教育——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重要依托
    3.1 留学生带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兴起
        3.1.1 化学教育的初建
        3.1.2 化学教材的奠基
    3.2 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3.2.1 化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3.2.2 化学课程体系的形成
        3.2.3 化学教育物质条件的建设
        3.2.4 化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3.2.5 开创化工教育事业
    3.3 留学生力鼎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3.3.1 留学生群体的整合和壮大
        3.3.2 强化教育体制的管理职能
        3.3.3 扩张国立高校化学教育
        3.3.4 发展西部高等化学教育
    3.4 结论
四、建立研究机构——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核心建制
    4.1 留学生创设独立的化学研究建制
        4.1.1 创建国家化学研究中心
        4.1.2 创建国内北方化学研究中心
        4.1.3 创建国内中草药化学研究中心
        4.1.4 创建国内放射化学研究中心
        4.1.5 创建国家工业化学研究中心
        4.1.6 创建国家化学武器研究中心
    4.2 留学生创设高校化学研究建制
        4.2.1 开创高校化学研究建制化的先河
        4.2.2 战火中创建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机构
    4.3 留学生创设企业化学研究建制
        4.3.1 创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
        4.3.2 推进中国近代民办化学研究的建制化
    4.4 结论
五、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成果
    5.1 留学生出版的近代化学经典着作
    5.2 留学生发表的近代化学代表性论文
    5.3 留学生取得的近代化工开创性成就
    5.4 结论
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家角色形成的最高体现
    6.1 中国首批国家科学院院士——100%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2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院士
    6.3 近代留学生最多的院士增选
    6.4 最后增选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5 结论
结束语
    1. 困难的结束与总结
    2. 有益的借鉴与展望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附 1.1 负岌西方的先驱——宗教留学生
    附 1.2 走出研习神学的圈子——从留美开始
    附 1.3 洋务运动的深化——官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附 1.4 创办海军 加强海防——官费留学欧洲
    附 1.5 留学救国——东渡扶桑
    附 1.6 庚款留学——再启留美航船
    附 1.7 勤工俭学——奔向法兰西
    附 1.8 民国欧美留学生——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之中坚
附录Ⅱ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附2.1 入选《名录》人员标准
    附2.2 附表2-2-1 《名录》
    附2.3 制作《名录》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
承诺书

四、学术期刊刊后主题索引的编排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世纪中国索引编纂与研究述评(下)——基于2000—2017年索引成果的定性研究[J]. 王彦祥. 中国索引, 2019(00)
  • [3]学术期刊刊后作者索引的研究[J]. 赵丽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02)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D]. 荣立宇. 南开大学, 2013(07)
  • [6]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D]. 王梦湖. 南京大学, 2011(04)
  • [7]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D]. 邱少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8]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D]. 魏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2)
  • [9]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及信息组织研究 ——兼论民国索引史[D]. 王雅戈.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4)
  • [10]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D]. 张培富. 山西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学术期刊后学科索引的排列规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