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教育重新定位

社会转型与教育重新定位

一、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芮[1](2021)在《川广网络基于媒体融合的业务再定位研究》文中认为

康雯嘉[2](2021)在《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宁[3](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顾重云[4](2021)在《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论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中的克莱门特七世》文中研究指明16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化,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世俗化、君权强大与教权衰落、宗教多样化,这些相互关系决定了欧洲近代化的总体方向,也为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施展个人野心和宗教政策提供了历史舞台。克莱门特七世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教皇。这一时期的教皇政府热衷于谋求权力和荣誉,积极地表现出教皇对世俗和宗教双重最高权力的追求。教会干政和追名逐利的形象为人们所诟病,而教皇与世俗君主之间冲突也日益加剧。一方面,意大利长期面临外国干涉的处境,欧洲最强大的两位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与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为了争夺欧洲霸权,在意大利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另一方面,以苏莱曼大帝为首的土耳其人正在向欧洲东部入侵。马丁·路德新教势力的影响正在欧洲不断地扩大,天主教会面临愈发严重的宗教分裂危机。1525年帕维亚战役之后,查理五世的帝国野心使克莱门特七世深感威胁,他一改前任与帝国结盟的传统,转而与法国缔结了神圣联盟(即科涅克同盟)。这一背叛激怒了查理五世,皇帝授意波旁公爵的军队入侵意大利。1527年5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攻占并洗劫了罗马城,克莱门特七世被困于圣天使堡内,教皇承诺交出巨额赎金和人质换取自由,最后趁机逃亡。这一事件即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这次洗劫严重打击了罗马的文艺复兴运动,众多艺术品被毁,大量艺术家四处流亡。意大利奉行的独立城市国家体系瓦解,帝国确立了对意大利的主导地位。对此,一些史学家给克莱门特七世冠以“最不幸的教皇”之称(除了他以外还有几位教皇)。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沉重打击了罗马文艺复兴和教会地位,形成了意大利臣服帝国的局面,如何应对这次危机成为教廷存续的历史性考验。克莱门特七世犹豫不决的性格,加上教皇政府摇摆不定的政治措施,已经无法应对16世纪越发激烈的争霸战争所带来政治军事危机。尽管克莱门特七世作为教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16世纪意大利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意大利朝着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这是由当时的欧洲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所决定的。本文将从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为切入点,将克莱门特七世置于16世纪欧洲剧烈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之下,展现他的教皇政治对当时意大利政局的深刻影响。16世纪作为欧洲近代化的重要时期,民族国家的崛起与教会权势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因而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后克莱门特七世对世俗权力的妥协是符合这一历史大势的。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洗劫后的教皇选择了妥协和进一步回归宗教本位的道路,为后续制定教廷政策和改革教会指明了方向。教会事务重心转向保持其在信仰上的最高权威,近代教会逐步建立起来。16世纪天主教会对教俗势力的重新定位,实现了自身与近代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其继续保有生命力地发展至今。

王君超[5](2021)在《都市报转型:如何重塑影响力》文中指出都市报在上世纪90年代诞生之后即走向繁荣,缔造了发展历程中的"黄金二十年"现象,谱写了报业发展新篇章,但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都市报面临转型困境,这一报种还能否重塑影响力,对此本文进行了探讨,解读了在"第四次浪潮"中都市报重塑影响力的路径之选。

贾佳[6](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认为

李莹芳[7](2020)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由“农业”向“工业”,“传统”向“现代”双重社会转型的新篇章,囿于我国户籍制度与城乡割据的特殊制度背景,“半工半耕”成为农村家庭普遍的生计模式,儿童在父母务工和教育监护的现实两难抉择下成为留守群体的大多数。留守儿童个人生命历程中极为关键的成长阶段与留守周期重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亲密关系、家庭生活和社会效用的影响不可小觑。时间跨度上留守儿童进入成年并逐渐适应各自的社会角色,留守经历之于个体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被淡忘与忽略,因而本文以有留守经历的女青年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留守家庭父女关系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追踪研究,对深入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研究,拓展与丰富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结合深入访谈法和过程—事件分析法,对M乡有留守经历女青年访谈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将父女关系建构的过程置于宏观社会时空场域和微观个体生命事件的关联中进行考察。聚焦于双系抚育解体后留守情境中父女互动与关系建构的过程,分析留守经历的劣势累积给成年早期的女儿造成的困境,剖析全新社会境遇下父女关系的动态演变,试图论证留守这一生命事件之于父女关系的形塑作用与特殊意义。研究发现,留守家庭内部的父亲“流动”与儿童“留守”是制度与文化双重强制的时空场域下农村家庭的自主理性决策。双系抚育的解构包含父亲缺位、母亲缺位与父母皆缺位三种形式,父女关系中重要他人的作用方式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留守情境中父女互动方式和内容的差异性建构出亲密型、矛盾型、疏远型和畏惧型的关系模式。留守期父女关系中劣势累积在女儿成年早期仍旧发挥作用,同时全新环境为留守中定型的父女关系带来新的转机,因而留守经历的累积效应与成年早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双重张力下,父女互动、父女地位、父亲评价和父女情感等维度呈现出动态性演变。

张杰[8](2020)在《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基于视频监控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视频感知应用体系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防领域的重要核心技术,更是整个平安城市感知体系的关键底座和数据来源。中国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视频技术开发及智能化应用的企业,安防行业发展迅猛,安防类企业利好消息不断,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公安、交通、大型活动安保、智能园区、平安小区等领域以及机场、车站等重点部位对安防市场提出了更要的产品及能力需求,如何将视频资源及视频处理技术与客户需求合二为一,快速抢占市场,是很多企业当前的重要难题。本文的研究对象山东HB科技公司就是视频技术开发及智能化应用企业中的一员,是一家以视频应用软件开发和视频技术融合为主业的安防市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虽然个体小、规模不大,但数量多、市场活跃度高、潜力强,在整个经济发展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合起来其实能够占据我国经济的一大半江山,但同时,正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基础弱、市场位置不突出,让他们在同领域市场竞争中容易不占优势,而且比较被动。结合近年来诸多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等失败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总结出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中小企业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一味的产品开发、拓展业务、寻找客户,但比较盲目,不成体系,容易走入误区,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不大重视发展策略的研究,有时候策略制定太大落地实施不够科学,难以操作,有时候策略制定太多、太乱,为制定策略而制定策略,有时候完全抛弃策略,目光只顾眼前,这是导致企业失败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小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营销层面,没有形成合理的、科学的营销策略,直接跳到营销行为是不科学的,所以为像HB科技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是关系到他们发展盈利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山东HB科技公司为例,基于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描述HB科技公司安防类产品营销特点及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公司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借鉴国内知名软件企业的成功经验,调研消费者需求,采取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环境、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以及技术因素四方面,对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有效分析公司的外部竞争环境,考察掌握公司的内部环境和产品,技术以及营销的现状、特点,通过SWOT分析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加以对照,从内外环境相互联系中做出深入的分析与评价,明确HB科技公司的优、劣势,提出HB科技公司营销策略,分析公司现有产品特点,找出与一般产品在营销活动中的差异,确定一款人工智能端边云产品作为分析模型分析公司的STP策略,综合地理因素、业务因素两方面将全国市场进行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范围,按照人均GDP指数、客户的接受程度、体检机市场规模、体检机市场占有率等因素,确定目标市场的重点市场城市,根据重点市场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市场城市市场定位,最终实现公司长期和短期营销策略目标。本文为找出山东HB科技公司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开发拓展新的安防一体化产品,实现新技术余产品的融合,强化自身技术护城河、不断深挖客户需求、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业务场景、分级建立全国渠道、运用灵活的营销方式、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把产品做成爆品,注重关系营销的比重,与行业第一梯队建立合作关系,在自由市场深耕的同时注重开发垂直领域和细分市场,将企业做大做强。

杨丽[9](2020)在《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以TH公司为例》文中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第一批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在国营设计院改制的浪潮中成立,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国有设计院、民营设计企业和外资设计企业三大主体为主要参与者的局面。在市场竞争中,这些行业参与者建立了各自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一些民营设计企业凭借市场化的管理与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专业的设计质量和优质的客户服务,已经跻身行业前列。然而,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深受房地产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国内住宅地产进入白银时代,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房地产企业对于建筑设计的内容要求也更加丰富。许多房地产企业加大了对商业地产、物流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等其他地产领域的投入,并且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对建筑设计供应商的需求呈现综合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出现发展瓶颈,许多大型民营公司逐渐开始将业务领域由单一的住宅领域向多元综合的领域拓展延伸,走上战略转型之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价格的竞争,第二层是质量的竞争,最高层才是品牌的竞争。企业想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市场,不仅需要适时地进行战略转型,还需要树立有竞争力的品牌,具有强势品牌的企业能够建立更加持久的盈利能力。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战略转型中,管理的重心都放在新业务领域的开发和拓展中,从而忽视企业品牌的重塑和建设,这就导致企业品牌难以匹配新的企业战略,更无法助力企业转型后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国内领先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TH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在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品牌管理问题,如品牌定位与企业战略不符、品牌传播力度不足、品牌管理职能缺失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企业品牌、企业战略转型等概念进行描述,归纳整理营销管理理论中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论以及品牌传播等理论。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还通过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企业战略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元业务领域转型的这一背景环境进行分析,探寻TH公司面临的企业品牌管理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其中,在问题的分析和方案的提出过程中,本文将结合多方受众对企业品牌感知的调研访谈内容,并适时借鉴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实践经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企业品牌管理问题放在战略转型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以及品牌管理职能三个方面探讨企业品牌管理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以此丰富品牌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方向。本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第二章是对本文所涉及的文献进行描述和归纳,为后续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本文的案例对象TH公司的概况以及其战略转型的背景,同时对案例企业目前品牌管理的现状进行充分描述。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探讨案例企业在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面临的三大问题并逐一分析,然后在第五章对企业品牌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概括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经研究还发现,传统的B2C企业(企业对个人)面对消费大众,尤其重视其品牌的营销管理,而本文研究的案例企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往往被外界界定为B2B企业(企业对企业),该类企业主要关注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以及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而更容易忽视企业品牌的塑造和整体营销。实际上,B2B企业不仅需要用品牌影响客户公司中的关键决策人,也需要用品牌实现对员工的承诺。因此,本文认为品牌管理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企业中都不应被低估。本文涉及的案例企业正是典型的B2B企业,所以笔者希望为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的同类企业提供可行的品牌管理策略,使品牌更好地协同公司层面的战略发展,让企业在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也为其他专业服务型企业提供借鉴。

曹海苓[10](2020)在《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显,给政府老年服务行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政府经济上不堪重负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我国缓解养老负担压力的现实出路。作为一种现代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是指在遵循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下,通过社会途径,由包括政府、家庭、市场、社区等在内的多元服务主体为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共担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方式。从提供主体视角讲,社会化养老强调养老资源由传统的家庭、政府的一元或二元向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转化。从社会化养老的客体角度讲,社会化养老面向社会全体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化。同时,社会化养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决定作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主体专业化服务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完善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作为关系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其解决得程度如何与执政党的执政成效息息相关,决定民心向背,政府作为执政党意志的集中体现者,应当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政府的本质来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资源的控制者,促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的施政目标。养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基础性、现实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是衡量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尺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构想以来,养老服务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痕迹,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然而,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供给缺乏、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市场化运行中监管缺失等缺陷与不足,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未能真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其职能。由于养老服务兼具政府保障特征和社会公益福利性质,适应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培育和扶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治理能力已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立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借鉴政府职能、准市场、协同治理等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框架,以社会化养老为研究背景,以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发挥为主体框架,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历史回溯、实践形态、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完善路径为叙事脉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系统探讨和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内容、边界、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以推动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承担适度、有效职责。这对于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空间,巩固和维护我国政治和谐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了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政府职能理论,从政府管理过程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对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等四个要素,厘清了各要素的功能,为我国政府职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设计了针对负责养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调查与访谈,在系统分析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2.先行研究中存在重客体研究、轻主体研究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关键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其他核心主体联动作用的研究视角关注较少。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多元主体共同行动的过程,主体间关系结构复杂,行动逻辑不尽统一。处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政府如何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资源整合与动员,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是本文研究的亮点之一。3.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提炼出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研究的新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决策过程是政府行政的核心,政府决策是否科学与公正是决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否健康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2)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表明,任何单一供给主体独立提供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重构中国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建立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强强联合”。(3)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缺位与越位问题,说明政府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作用的边界与范围。因此,本文提出,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

二、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文献述评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2.2.1 “主线”的弱化
        2.2.2 “辅线”的核心化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论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中的克莱门特七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6世纪初的意大利局势
    第一节 意大利与欧洲列强
    第二节 宗教改革的兴起与教会的内部分裂
    第三节 土耳其人入侵意大利
    小结
第二章 克莱门特七世谋求世俗权力的政策
    第一节 平衡欧洲列强的教皇均势政治
    第二节 科涅克同盟为中心的意大利联盟政策
    第三节 战时同盟的内部分化与挫败
    小结
第三章 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第一节 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对教会的冲击
    第二节 教皇权威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节 洗劫后罗马教廷的困境
    小结
第四章 天主教会对教俗势力的重新定位
    第一节 教皇妥协与教会权势的回归
    第二节 教会淡出欧洲权力斗争中心
    第三节 克莱门特七世作为教皇的历史作用
        一 最后的文艺复兴式教皇
        二 顺应教会近代化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克莱门特七世年表(Clement VII)
附录B 克莱门特七世画像(Clement VII)
附录C 1527年罗马之劫相关画作
致谢

(5)都市报转型:如何重塑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都市报的黄金时代
“第二次创业”与“主流化”
“第四次浪潮”与都市报转型
    1.“重新定位”下的多品牌战略
    2.坚持都市报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3.发挥“都市报精神”与内容生产的优势

(7)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父女关系相关研究
        1.2.2 留守经历相关研究
        1.2.3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群体研究
        1.2.4 既有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父女关系
        1.3.2 留守经历
        1.3.3 成年早期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双重强制: “流动”与“留守”的时空场域
    2.1 M乡的资源与生活机会
    2.2 留守个案概况
    2.3 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强制
        2.3.1 制度: 城乡二元割据
        2.3.2 文化: 流动中的父权
    小结
第3章 父亲外出与“双系抚育”的解构
    3.1 双系抚育的解构
        3.1.1 父亲缺位
        3.1.2 母亲缺位
        3.1.3 父母皆缺位
    3.2 留守场域中父女关系的“重要他人”
        3.2.1 “女性”重要他人
        3.2.2 “男性”重要他人
    小结
第4章 留守场域中的父女互动与关系建构
    4.1 亲子分离状态下的父女互动
        4.1.1 互动方式
        4.1.2 互动内容
    4.2 留守中父女关系的建构与情感体验
        4.2.1 亲密型:亲密而有“间”
        4.2.2 矛盾型:爱在心而口难开
        4.2.3 冷漠型:熟悉的“陌生人”
        4.2.4 畏惧型:敬而远之的“严”父
    小结
第5章 留守累积效应与父女关系的动态演变
    5.1 留守期父女关系的劣势累积
        5.1.1 不均衡的亲子相处模式
        5.1.2 理性而被动的情感表达
        5.1.3 异性交往观念消极
        5.1.4 婚育迟疑与焦虑
    5.2 留守终止后的父女关系新格局
        5.2.1 从“留守”到“流动”的女儿
        5.2.2 数字媒介下的“缺位”与“在场”
        5.2.3 父女角色的重新定位
        5.2.4 留守经历的综合性解读
    5.3 双重张力下的父女关系动态演变
        5.3.1 父女互动:亲子隔离到缺位在场
        5.3.2 父女地位:亲子依附到亲子平等
        5.3.3 父亲评价:依赖“他人”到自我确认
        5.3.4 父女情感:感性主导到理性主导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与讨论
        6.1.1 结论
        6.1.2 讨论
        6.1.3 对策与建议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市场营销
    2.2 营销策略
    2.3 营销策略分析
        2.3.1 STP分析法
        2.3.2 SWOT分析法
        2.3.3 波特五力模型
3 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山东HB科技公司简介
    3.2 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3.3 山东HB科技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1 山东HB科技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3.3.2 产品地位的分析
        3.3.3 研发技术能力的分析
        3.3.4 组织能力的分析
        3.3.5 技术能力的分析
        3.3.6 营销能力的分析
    3.4 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问题分析
4 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1 山东HB科技公司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图
        4.1.2 经济因素分析
        4.1.3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4.1.4 技术因素分析
    4.2 山东HB科技公司五力模型分析
        4.2.1 所属行业特征
        4.2.2 五力模型分析
    4.3 外部环境分析综合评价
5 山东HB科技SWOT分析及STP分析
    5.1 SWOT分析
    5.2 市场营销STP分析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选择
        5.2.3 市场定位
6 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多方位寻找资金支持
    6.2 建立更完善的市场营销组织体系
    6.3 推动市场营销团队建设
    6.4 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营销薪酬体系
    6.5 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6.6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以TH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观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概述
        一、品牌定位理论
        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
        三、品牌传播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章 TH公司介绍与品牌管理现状
    第一节 TH公司介绍及行业概况
        一、TH公司介绍
        二、行业概况
        三、TH公司SWOT分析
    第二节 TH公司的战略转型
        一、公司战略转型的原因
        二、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
        三、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
    第三节 TH公司品牌管理现状
        一、企业品牌的市场表现
        二、品牌相关部门的管理
        三、受众的品牌感知访谈
第四章 TH公司品牌管理问题
    第一节 企业品牌定位缺乏战略思考
        一、模糊的品牌定位与企业战略发展不符
        二、模糊的品牌定位难以形成竞争差异
    第二节 企业品牌传播力度不足
        一、品牌传播内容失焦
        二、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第三节 企业品牌管理职能缺失
        一、企业全员品牌意识薄弱
        二、企业品牌管理部门专业度低
第五章 TH公司品牌管理对策
    第一节 明确企业品牌定位
        一、调整企业品牌定位
        二、升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第二节 优化品牌传播策略
        一、聚焦品牌传播内容
        二、打造多元的品牌传播方式
    第三节 完善公司品牌管理体系
        一、设立品牌管理及监督机构
        二、优化品牌管理流程
        三、制定品牌贡献积分管理制度
        四、定期评估品牌绩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TH公司品牌感知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10)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的背景
        (二)问题的呈现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职能
        (二)政府治理
        (三)公共服务
        (四)社会化养老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准市场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管理者、创建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政府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广网络基于媒体融合的业务再定位研究[D]. 李长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D]. 康雯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3]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论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中的克莱门特七世[D]. 顾重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都市报转型:如何重塑影响力[J]. 王君超. 中国报业, 2021(07)
  • [6]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D]. 李莹芳.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8]山东HB科技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张杰. 西南大学, 2020(05)
  • [9]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以TH公司为例[D]. 杨丽.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10]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曹海苓.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社会转型与教育重新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