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H) 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

19-99(H) 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

一、19—99(H)型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仕飞[1](2020)在《枯草芽孢杆菌XZ18-3的鉴定及其抗菌机制和菌剂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禾谷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纹枯病对小麦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近年来对小麦真菌性土传病害的防治多采用的是化学方法,利用各种化学杀菌剂杀死或者抑制小麦纹枯病病原菌,但是化学防治容易造成耐药性,不利于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还会加重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带来威胁。采用生物农药来防治小麦纹枯病是比较理想的选择。(1)禾谷丝核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荒漠草原采集的黑钙土,采用梯度稀释法从中分离得到119株形态差异的菌株。以禾谷丝核菌为病原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进行抑菌实验,复筛出6株对禾谷丝核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菌株XZ18-3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对禾谷丝核菌的抑菌率为36.57%;抗菌谱广,对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离蠕孢菌等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通过对菌株XZ18-3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XZ18-3)。(2)枯草芽孢杆菌XZ18-3的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菌株最适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接菌量、pH值、发酵时间和转速分别为:葡萄糖2.0%、蛋白胨2.0%、MgSO40.5%、接菌量1.0%、pH7.0、发酵时间60 h、转速100 r/min。为了确定其可靠性,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对枯草芽孢杆菌XZ18-3进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以抑菌率(Y)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主要因素分别为无机盐、发酵时间和转速。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基础上利用Box-Behnten试验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以抑菌率(Y)为响应值,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响应值进行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0%、蛋白胨2.00%、MgSO4 1.25%、接菌量1.00%、温度37℃、pH6.97、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抑菌率达到57.25%,与之前(36.57%)相比提高了56.55%,对其进行发酵验证结果是可靠的。(3)菌株XZ18-3发酵液的理化性质研究。通过对XZ18-3菌株发酵液进行理化性质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发酵液长时间在紫外和光照条件下比较稳定,蛋白酶对其进行处理也能保持较高稳定性,其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对菌株发酵液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XZ18-3菌株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在相对极端环境条件下性质稳定、抑菌率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耐受力。(4)拮抗菌XZ18-3发酵液对禾谷丝核菌的抗菌机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过发酵液处理后的菌丝体数量较多,菌丝体颜色较深,且不规则呈网状交叉,菌丝细胞膜出现凸起、凹陷、破裂,细胞内有的细胞器解体,形成了大量的空白区域。XZ18-3菌株发酵产生的代谢物能够抑制菌丝的生长,在生物量的测定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菌丝湿重和干重分别减少了53.08%、30.00%。结果表明,XZ18-3菌株发酵液破坏了禾谷丝核菌的细胞膜,致使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核酸等大分子的泄漏,导致菌体死亡。对XZ18-3菌株发酵代谢物中的酶进行检测显示,该菌株产蛋白酶、葡聚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蛋白酶和葡聚糖酶的含量最高。(5)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Z18-3水剂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以抑菌活性为指标,对表面活性剂、紫外保护剂、稳定剂、防腐剂等进行筛选,确定了Bacillus subtilis菌株XZ18-3水剂的最佳配方为:0.10 mg/mLSDS、0.02 mg/mL蔗糖、0.02 mg/mL羧甲基纤维素钠、0.14 mg/mL柠檬酸钠。以润湿时间、悬浮率、含水率、菌株活性等为指标,对载体、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紫外保护剂等进行筛选,确定了Bacillus subtilis XZ18-3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高岭土30.0%、聚乙烯醇4.0%、吐温-80 8.0%、山梨醇2.0%、聚乙二醇2.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补足100%。对该制剂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均达到标准。盆栽防效实验表明:该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将其稀释100倍后防治效果也能达到60.29%,并且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无致病性的安全微生物,可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防菌剂应用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廖庆权[2](2018)在《基于微流控双乳液凝胶法形成高活性的细胞包裹》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进行细胞包覆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单细胞研究中,使得高均匀性微凝胶细胞包覆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的细胞包覆方法就如何保持良好的细胞活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展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双乳液凝胶法形成高活性的细胞包覆方法。基于一个双流聚焦机制,细胞先均匀的分散在生物相容性好的海藻酸钠(SA)液滴中,然后携带了海藻酸钠(SA)液滴的油相在外水相(OA)剪切力的作用下被夹断形成双乳浊液滴。通过调节流体的流速,双乳浊液滴的尺寸和填充率都可以被调控。外水相(OA)中的Ca2+扩散透过油膜,使得SA液滴凝胶化形成海藻酸钙(CA)凝胶珠。这种间接化的凝胶过程,伴随着油滴从海藻酸钙(CA)凝胶珠上自发的脱落,通过FDA/PI着色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使得细胞保持良好的活性。基于细胞包覆,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法在生物工程学实验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对细胞活性要求苛刻的工程应用。

刘聪敏[3](2014)在《不同基质止痛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止痛贴膏是一疗效确切的临床经验方,由川芎、白芷、花椒、细辛、冰片、薄荷素油和松节油组成,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效。原工艺将处方中各味药以粉末形式制成糊剂,载样量小,成型性差,使用不方便,且容易污染衣服和皮肤,因此本课题旨在对原止痛贴膏进行剂型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剂型进行药效学的验证。由于方中所含药味较多,因此要选择一种基质与方中各药味都有较好的相容性,且由该基质制备所得的贴膏剂具有合适的黏附性、良好的释放和透皮性能、对皮肤刺激性小。本课题选取亲水性高分子材料——NP-700,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和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分别设计实验,制备三种止痛贴膏,并分别对其感官指标、黏附性、体外释放及透皮性能、对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率和皮肤刺激性等进行评价,综合各种指标筛选出一种最适宜该止痛贴膏的基质。对筛选出的止痛贴膏进行进一步的工艺优化,使其符合生产的实际要求。最后,对优化好的止痛贴膏进行抗炎药效的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和结果如下:1.止痛贴膏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以方中君药川芎、白芷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欧前胡素为非挥发性成分指标,建立HPLC方法,同时对膏中两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方中挥发性成分松节油中α-蒎烯,薄荷油中薄荷脑,冰片中龙脑,及细辛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4种成分作为三种基质止痛贴膏的挥发性指标成分,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中多种成分的GC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分离度良好,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2.止痛凝胶膏剂的制备及评价实验室前期对止痛贴膏进行剂型优化时,也曾制备凝胶膏剂,但所得贴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三氯化铝导致交联速度难控制、将提取物干粉加入导致药物与基质相容性不好、贴膏涂展性差、粘性过强、易泛油等。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选取了新型的铝化合物——甘羟铝,并用药材的提取液代替干粉入药,对止痛凝胶膏剂进行进一步剂型优化及评价。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初黏力、膜残留为评价指标,考察了黏合剂(NP-700)、交联剂(甘羟铝)、保湿剂(甘油)、pH调节剂(酒石酸)的配比,用星点设计安排实验,对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了考察因素和考察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描绘出三维效应面图和二维等高线图;通过等高线重叠,得到符合止痛凝胶膏剂设计目标的优化区域;根据载药量最大原则,得到各基质的最佳用量。通过验证,最佳处方能够满足凝胶膏剂的要求,且模型预测性良好。对供试品的制备方法进行考察,确定了膏中药物的提取方式、提取溶剂体积和提取时间。提取方法加样回收率符合要求,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含量分别为0.455、0.371 mg·g-1。止痛凝胶膏剂中4种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率分别为92.19、27.49、70.26、78.67%。以阿魏酸和欧前胡素为指标,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裸鼠腹皮为体外模型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通过考察药物在不同接收介质中的饱和溶解度和稳态渗透速率,最终确定以20%乙醇-pH8PBS为接收介质;测定接收液中的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含量,计算累计渗透率,并对透皮结果进行模型的拟合;建立皮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对透皮吸收实验结束皮中的药物残留量进行测定。释放实验以0.8 μm微孔滤膜为释放介质,20%乙醇-pH8PBS为接收介质,测定接收液中和残留膏中的药物浓度,计算累计释放率,并对释放结果进行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24h内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累积透过率分别为41.45%,5.60%;皮中滞留量分别为0.95%,4.40%;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阿魏酸与欧前胡素体外经皮渗透分别以零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拟合为优,说明阿魏酸的渗透与浓度无关,欧前胡素的渗透以扩散为主。阿魏酸和欧前胡素12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6.31%,6.43%;膏中残留率分别为3.83%,84.96%;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释放为扩散和溶蚀的双重机制,其中扩散起主要作用。3.以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的止痛贴膏的制备及其评价以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考察了加水量、氨水加入量、增稠剂加入量及pH对空白贴剂的影响;通过考察药液的加入顺序和基质的载药量,进一步对含药贴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通过体外释放和透皮实验,确定药液的浓缩程度,和最后制备工艺。通过对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考察,确定了以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的止痛贴膏中药物的提取方法,加样回收率和重复性实验结果均符合要求。对不同浓缩程度药液制备所得的贴剂进行含量测定,药液的浓缩程度为1、2、3g生药/mL时,止痛贴膏中阿魏酸含量分别为89.34、91.37、88.89 μg·g-1;欧前胡素的含量分别为16.59、16.55、15.91 μg·g-1。体外释放和透皮实验方法均同止痛凝胶膏剂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药液的浓缩程度越大,贴膏中阿魏酸在12h内的累计释放量和释放率越大,因此,确定药液的浓缩程度为3g生药/mL,在此浓度下,阿魏酸12h内的累计释放率为22.59%,释放过程为零级,是药物扩散和基质溶蚀双重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起主要作用。然而,欧前胡素大部分残留于膏中没有释放。体外透皮实验结果表明,24h内阿魏酸和欧前胡素大部分残留于膏中,没有透过皮肤。膏中4种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率分别为42.73、22.13、33.58、62.73%。4.以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的止痛贴膏的制备及其评价以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单因素考察了溶剂乙酸乙酯的加入量,乙醇的用量和基质能承载的药量,对该基质的止痛贴膏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膏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含量分别为0.157、0.074 mg·g-1,12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2.77、3.55%,24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32.72、3.30%。4种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率分别为22.90、16.60、34.88、47.16%。5.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的比较及基质筛选通过对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在感官指标、黏附力、体外释放及透皮吸收、对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率及皮肤刺激性等方面的评价和比较,得出结论,凝胶膏剂在各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基质的贴剂。因此,将凝胶膏剂作为该止痛贴膏剂型优化的目标。6.止痛凝胶膏剂工艺再优化及再评价为使止痛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更符合实际的生产条件,进一步考察了药液的浓缩程度,对涂布时的基质黏度进行了量化,并对成型时的温度和放置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了考察。优化结果:药液浓缩程度宜在1.5g生药/mL,制备时温度宜控制在50℃以内;凝胶膏剂宜在湿度小于50%,温度低于40°C的环境下储存。按照药典的标准,对优化后的止痛凝胶膏剂进行了含膏量、赋形性、耐热性和耐寒性的评价。含膏量为13.60±0.37g/100ccm2,赋形性、耐热性和耐寒性均符合要求。7.止痛凝胶膏剂抗炎药效学研究剂型优化后的止痛贴膏在外观性状、黏附性、皮肤刺激性及使用方便程度方面均比原剂型有所改善,但是抗炎效果如何仍需做进一步评价。因此,以空白凝胶膏剂为空白对照,以地塞米松乳膏为阳性对照,设计实验考察了止痛凝胶膏剂的抗炎药效。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止痛凝胶膏剂能显着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但是与阳性对照相比,效果稍弱。止痛凝胶膏剂和阳性对照能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但效果不显着。

梁晶晶[4](2013)在《导电芳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纺织纤维,特别是化纤,极易产生和积累大量静电,在易燃易爆环境中,静电放电火花作为点火源常会引起燃爆灾害事故。同时绝大多数化学纤维又都属于可燃或易燃材料,遇到高热或明火会产生熔融、滴落,对使用者容易造成二次灼伤。芳纶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阻燃,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军工、防护领域、产业领域及复合材料增强体等等。在芳纶纤维表面镀覆导电金属,使纤维表面金属化,可使其具有消除静电、导电、电磁屏蔽的功能,而且具有比金属线质轻、柔软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芳纶纤维的表面预处理,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导电性能良好的镍-铜复合镀层和银镀层的导电芳纶纤维,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金属化与溶胀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金属化试剂“DMSO-NaH”,即二甲基亚硫酰钠的二甲亚砜溶液,对芳纶纤维进行金属化溶胀处理,可得到较好的改性效果。控制处理时间在10min,金属化试剂的浓度为5gNaH-150gDMSO,处理温度为30±5℃;处理后,纤维表面均匀布满50300nm的凹坑,这些凹坑在化学镀过程中作为锚固点,增加镀层与纤维的机械咬合力,从而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2)芳纶纤维进行化学镀前的预处理工艺条件如下:金属化溶胀处理(金属化试剂5gNaH-150gDMSO;温度30℃;处理时间10min;)、敏化(SnCl220g/L,浓HCl20ml/L;温度30℃,时间10min)、活化(PdCl20.33g/L,浓HCl4ml/L;温度30℃,时间10min)、中和(NaOH10g/L,甲醛20ml/L;室温下2min)。(3)通过电位-pH图等热力学分析,研究了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的热力学可行性。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化学镀镍的配方和工艺:硫酸镍25g/L、柠檬酸钠16g/L、氯化铵28g/L、次亚磷酸钠28g/L、硫脲2mg/L、pH值8.5、温度50°C。对化学镀铜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出镀镍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铜的动力学方程r=16.68[Cu2+]0.73[HCHO]0.64[OH-]0.14exp[6.515*((T-308)/T)通过正交试验和优化实验,得到化学镀铜的配方和工艺:硫酸铜18g/L、甲醛10ml/L、酒石酸钾钠45g/L、甲醇5ml/L、聚乙二醇(6000)4mg/L、亚铁氰化钾10mg/L、pH值12.5、温度35°C。制备的镍-铜复合镀层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阻为0.4/cm,并保持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断裂强力为45N,强度保持率高达97%。冷热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镍-铜镀层与芳纶纤维的结合力较好。(4)通过电位-pH图等热力学分析,研究了化学镀银的热力学可行性,并绘制了乙二胺、氨水为双络合剂,葡萄糖、酒石酸钾钠为复合还原剂的银-水体系电位-pH图。通过正交试验和优化实验,得到化学镀银的优化配方和工艺:硝酸银10g/L、氨水60ml/L、乙二胺20ml/L、氢氧化钾6g/L、葡萄糖8g/L、酒石酸钾钠2.5g/L、乙醇40ml/L、聚乙二醇(1000)75mg/L、温度25~30°C。对化学镀银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出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银的动力学方程为:r=2.4591[Ag+]0.27[L1]-0.25[L2]-0.57[C4O6H42]0.21[C6H12O6]0.24[OH-]0.05exp[4.95*((T-298)/T)通过优化配方制备的镀银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阻为0.25/cm,并保持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断裂强力为44N,强度保持率高达95.7%,并且银镀层与芳纶纤维的结合力较好。(5)经苯骈三氮唑和丙烯酸树脂处理后的镀银芳纶纤维,银镀层的耐腐蚀能力大大提高。

周一万[5](2011)在《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组分多元化,有害生物较难产生抗药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点,是新型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农药”。对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也已经成为当今新农药创制的一个热点。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农用活性的植物资源筛选、活性化合物分离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开发出了一系列植物源杀虫剂制剂产品并将其产业化。但是由于我国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没能有效的解决,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生产和应用。本论文通过对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1.植物源农药指纹图谱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以植物精油为原药的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图谱分析精密度试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TR的RSD小于0.061%,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RSD小于2.29%,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试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小于0.07%,相对峰面积RSD小于3.0%,试验方法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24h内分析稳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以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为原药的0.15%鬼臼毒素微乳剂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精密度试验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TR的RSD小于0.15%,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AS的RSD小于1.00%,方法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TR的RSD小于0.20%,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AS的小于3.0%,试验方法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溶液在24h内检测稳定。分别于热贮前和热贮后测定原药组成相同而助剂配方不同制剂的生物活性和指纹图谱,试验结果发现,尽管热贮前后制剂中含量较高的某一主效成分分解率合格,但助剂配方不同,热贮前后指纹图谱变化仍有所不同,制剂中某些组分热贮前后相对峰面积变化率过大,则制剂生物活性可能会显着降低。2.植物源农药增效剂研究以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和川楝素为增效对象,筛选出了对多种植物源杀虫剂具有较好增效作用的增效剂组合(Silwet408:PBO=4: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增效剂对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和川楝素的增效比分别为5.1639、4.3645、2.4260和3.087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制剂中添加5%的该增效剂可提高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川楝素和鬼臼毒素的田间防治效果10%左右,有较为显着的增效作用。3.植物源农药稳定剂研究筛选出了对除虫菊素、鱼藤酮和川楝素均有较好稳定作用的稳定剂TBHQ。将一定浓度的TBHQ加入到含有除虫菊素、鱼藤酮或川楝素的溶液当中,能分别延长这三种物质的光降解周期3.8倍、2.8倍和3.2倍。TBHQ对除虫菊素光分解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处理浓度越大,对除虫菊素光分解的抑制作用越强。在川楝素乳油中添加2%TBHQ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川楝素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其降解半衰期延长0.44天。4.植物源农药包合物制剂研究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冬青油HP-β-CD包合物,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冬青油HP-β-CD包合物的较佳工艺条件:HP-β-CD和冬青油质量比10:1,包合时间为2 h,包合温度45℃。通过配方筛选试验确定了冬青油HP-β-CD包合物水剂的配方:40%冬青油HP-β-CD包合物+10%表面活性剂(农乳600:BY-125=1:1)+5%硫酸铵+水补足100%。按该配方配制的冬青油HP-β-CD包合物水剂各项指标合格。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冬青油HP-β-CD包合物水剂对菊小长管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要略低于乳油制剂,而其持效期优于乳油制剂。施药后第5天其防效达到最大为98.34%,施药后7 d药效仍能维持在90%以上。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川楝素HP-β-CD包合物,明确了川楝素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P-β-CD与川楝素的质量比为3:1,包合温度为60℃,包合反应时间为12小时。通过配方筛选试验确定了川楝素HP-β-CD包合物可溶性粉剂的配方组成:40%川楝素HP-β-CD包合物+3%润湿分散剂(NNO:DW200=5:2)+57%白炭黑。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川楝素HP-β-CD包合物可溶性粉剂对菜青虫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但速效性不强,制剂的持效期显着增加,制剂稀释1000倍常量喷雾药后7d的防效才达到最高97.58%,药后11d防效仍能维持在95%以上,这说明川楝素被环糊精包合后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5.植物精油微胶囊剂研究以冬青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位聚合法制备植物精油微胶囊剂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其较佳工艺条件为:芯材:壁材=1:1,成囊促进剂剂为SMA:Tween80=1:1的混合物,用量为3.0%,乳化转速为800r/min、调酸转速400r/min,乳化和调酸温度为30℃,调酸时间90150分钟,调酸pH在2.0左右,固化温度65℃,固化时间90min,固化结束后将pH调至7.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冬青油微胶囊平均粒径在7.5μm左右,微胶囊载药量40%左右,冬青油包封率在95%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冬青油微胶囊悬浮剂对菊小长管蚜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施药后1天校正防效均在到90%以上,施药后第11天其防效仍然能够维持在90%以上。6.植物源农药环保乳油研究筛选出了适合于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环保乳油加工溶剂的植物精油组合(松节油:冬青油=6:4),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所筛选出的植物精油为基础溶剂加工植物源杀虫剂乳油,可以显着提高其杀虫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本研究所筛选出的植物精油为溶剂配制的除虫菊素环保乳油、鱼藤酮环保乳油、烟碱环保乳油、川楝素环保乳油和鬼臼毒素环保乳油对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均显着优于相应的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的相同含量的常规乳油;以植物精油为溶剂的2%鱼藤酮环保乳油稀释800倍药后7天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达到93.41%,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都显着优于以二甲苯为溶剂的2%鱼藤酮乳油。7.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研究通过溶剂、乳化剂、助表面活性剂、水质等的筛选和透明温度范围调节等试验,成功配制出了砂地柏乙醇提取物浸膏含量为10%的鬼臼毒素微乳剂。制剂质量检测和室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性能稳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微乳剂要求,所得微乳剂对小菜蛾的LC50为442.79mg/L;稀释200倍药后7d对菜青虫的防效达70.79%。本论文通过对植物源农药质量控制方法、增效剂、稳定剂以及不同活性物质的适宜剂型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明确了以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室内生物测定等技术手段对植物源农药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合理的使用增效剂和稳定剂来提高植物源农药制剂的持效期和防治效果,根据原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载体和环保安全的溶剂(如植物精油)将其加工成适宜剂型是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的关键。

孙刚正[6](2010)在《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含油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用絮凝剂和吸附剂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水,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处理时间短且成本低廉。但是目前使用的水处理剂都会有其使用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体系。因此,针对这些难降解污染物,研究开发新型的具有高选择性、高效率和廉价实用的吸附剂,就成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废水吸附处理法的一个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被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是由于其pH使用范围的缺点,限制了其使用。本论文提出用长链烷基油酸基修饰羧甲基壳聚糖,这样可得到两亲性的大分子。这种壳聚糖的糖酯衍生物可以用来弥补壳聚糖在中性和偏碱性含油废水水体中难以絮凝乳化油的缺点,不但能扩大其在废水处理中的适用pH值范围,而且能增强壳聚糖的吸附油能力,为壳聚糖衍生物在处理含油废水中的应用开辟一条新途径。因此,本实验通过对壳聚糖进行特定的修饰,力图合成一种絮凝效果好、生物可降解、绿色环保并且能够回收处理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剂。1、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本论文制备了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复合物(0-CMCS),并检测了0-CMCS的物理化学性质。本论文利用丙酮冰浴的体系,油酰氯和羧甲基壳聚糖反应的方法制备了0-CMCS,利用红外扫描、核磁共振、紫外扫描三大图谱以及热分析法来证明其被成功合成,并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制备的0-CMCS的溶解性较差,随pH的变化趋势类似于羧甲基壳聚糖,其溶解性随着分子量的增高、油酰取代度的增高而降低。利用双突跃法测定了0-CMCS在合成前后羧甲基度的变化,证明了在所采用的丙酮冰浴体系中,羧甲基壳聚糖在引入油酰基团时,并不会取代原先羧甲基基团的位置,影响羧甲基取代度。利用PVSK胶体滴定法分两步准确测定了0-CMCS的油酰取代度,当羧甲基壳聚糖和油酰氯的摩尔量投入比为1:0.5时,所得到的实际取代度有8.7%;1:1时为20.66%。通过对0-CMCS油酰取代度的分析,证明了所采用的丙酮冰浴体系,更加有利于油酰氯和羧甲基壳聚糖反应的进行,所制备的0-CMCS在投入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油酰取代度高于利用其他方法制备的0-CMCS.利用SEM成功观察到壳聚糖在修饰前后的形态学变化。2、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含油废水中残余油的吸附行为的研究本论文采用的含油废水体系,是来自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联合站(1-6站)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含油废水体系,废水的水质参数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定,废水中所含的油浓度远远超过国家所颁布的排放水质标准。本论文首先在所制备的壳聚糖样品、羧甲基壳聚糖样品、油酰壳聚糖样品、羧甲基油酰壳聚糖样品中进行筛选,其中90h 1:1 H-O-CMCS对所处理的含油废水表现出比较好的絮凝效果,并研究了90h 1:1 H-O-CMCS物理化学性质中,影响其对残余油吸附能力比较重要的性质。如通过XRD实验结果证明,在引入羧甲基和油酰基两种基团后,油酸基的引入打破了壳聚糖分子原来的排列,并且占据了部分氨基的位点,氨基数量的减少导致氢键含量的减少,因此90h 1:1 H-O-CMCS的晶体度弱于壳聚糖;通过BET比表面积实验证明在引入两种功能性基团后,90h 1:1H-O-CMCS的比表面积要大于壳聚糖,这也是由于油酰基团的引入可能带来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接触角实验、表面能实验数据证明90h 1:1 H-O-CMCS是一类非极性比较强的物质,与含油废水中的油同为非极性较强的物质;激光粒度仪可以分析90h 1:1 H-O-CMCS在水体系中,所呈现的具体粒子粒径的状态,用来更好的证明90h 1:1 H-O-CMCS是一类用来处理含油废水比较好的水处理剂。随后本论文探讨了90h 1:1 H-O-CMCS对于含油废水中残余油的吸附行为。讨论了吸附体系中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pH、温度和初始油浓度等因素对残余油去除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于处理含油废水具有用量少、吸附速度快、pH适用范围广、温度影响较大、油浓度影响较大等特点。选用高温烘烤法和有机溶剂漂洗法两种方法来实现对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再生,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于羧甲基油酰壳聚糖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再生作用,两种方法同时作用,会更好的实现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再生。本论文中选取了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两种水处理剂聚酯氯化铝(PAC)和活性炭,将两种水处理剂与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同时处理含油废水,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在三者里表现出较好的处理含油废水的特性,所处理后的含油废水油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含油废水中残余油的吸附机理的研究本论文中应用静态吸附方法,将该新型吸附剂用于吸附含油废水中的残余油。利用壳聚糖作为吸附对比,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以及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优化了吸附条件。并将实验数据应用于动力学的准一级方程和准二级方程,以及吸附等温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通过与壳聚糖吸附行为的对比,探究了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残余油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说明吸附剂是以单分子层形式吸附的。应用Langmuir等温方程所得参数KL,可以求得羧甲基壳聚糖对于残余油的q0为714.2857 mg/g。在热力学分析中在吸附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ΔG 0都为负数,说明吸附剂对残余油的吸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而壳聚糖的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壳聚糖和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残余油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说明残余油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是化学吸附过程。利用粒子内部扩散模型来解释壳聚糖和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残余油的吸附的具体吸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本论文中首次提出“翻转”理论模型,来解释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如何吸附残余油,并利用SEM、粉末表面能参数等手段来加以论证。

刘瑞娟[7](2009)在《产低温碱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渤海湾盐碱地被油污染的土样中筛选出一株产低温碱性脂肪酶的菌株34-5,对该菌株的产酶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菌株34-5所产脂肪酶的纯化工艺和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在25℃和pH 9.6的低温碱性条件下,分离出354株脂肪酶产生菌。采用平板扩散方法定性检测酶活,通过改变平板的pH值和平板反应温度,筛选出51株产碱性脂肪酶的菌株,8株产低温碱性脂肪酶,其中菌株34-5所产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9.6。该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的同源性为99%。摇瓶实验表明,菌株34-5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淀粉10,黄豆饼粉20,玉米浆20, K2HPO4 1,聚乙烯醇大豆油乳化液20,最适产酶温度28℃,最佳产酶pH 9.0,发酵44 h达到产酶高峰,低温碱性脂肪酶的酶活达到7.67 U/mL。对菌株34-5产的低温碱性脂肪酶进行了分离纯化,菌体发酵液经过离心、硫酸铵沉淀、DEAE-52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等步骤处理,经电泳检测达到电泳纯。对菌株34-5所产脂肪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为30℃,pH 9.0,该酶在10、15、20和25℃时分别保持63、66、74和95%的活性。洗涤剂、柠檬酸钠、牛黄胆酸钠、甘氨酸和NaCl等溶剂对该脂肪酶的激活作用较强;TritonX-100, Tween-20, Tween-80, SDS及皂角苷等溶剂对该脂肪酶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该脂肪酶对氧化剂(过氧化氢、NaClO3、过硼酸钠)有较好的稳定性;碱性蛋白酶、硼砂、洗衣粉等溶剂的浓度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较大,其高浓度抑制脂肪酶活性,低浓度促进脂肪酶活性。结果显示,菌株34-5所产脂肪酶为低温碱性脂肪酶,具有较好的洗涤剂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潜力。

徐同成[8](2008)在《1,3-甘油二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选择性水解甘油三酯sn-2位酯键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文中认为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升高,且日趋年轻化。研究表明,T2DM与膳食脂肪摄入之间存在相关性。1,3-甘油二脂(1,3-DAG)是天然油脂的微量组成成分,以1,3-DAG替换膳食中的甘油三酯(TAG),可以降低T2DM老鼠血清胰岛素和瘦素的浓度,改善T2DM人群的血脂代谢。但1,3-甘油二酯的摄入是否可以改善T2DM患者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目前尚无大规模人体实验证实。天然油脂中1,3-DAG的含量极低,需通过对现有油脂资源进行改造而制备。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富含1,3-DAG的食用油是采用化学法制备而成,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而利用脂肪酶制备1,3-DAG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A(CAL-A)具有倾向性水解TAG sn-2位酯键的特性,可以利用其制备1,3-DAG。但该酶在原始菌株中产量极低。本学位论文拟调查1,3-DAG对T2DM的影响,并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中对编码CAL-A的基因进行表达,利用表达的重组脂肪酶水解TAG而制备1,3-DAG。本学位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采用双盲的、平行对照的膳食干预研究,评价1,3-DAG对T2DM的影响。共招募杭州地区127名40~65岁的T2DM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摄入等量DAG(1,3-DAG占64%)或TAG 120天。分别在第0、60和120天测定受试者生理参数并采集血液样品。采用商业化试剂盒对受试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血脂代谢指标、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浓度进行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血清磷脂脂肪酸组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由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OMA-IR=空腹胰岛素浓度×空腹血糖浓度/22.5。共有112名受试者完成本次实验,其中DAG组60人(36名女性,24名男性,平均年龄54.1±6.7岁),TAG组52人(29名女性,23名男性,平均年龄53.9±6.0岁)。结果发现,DAG组和TAG组受试者的体重均显着下降(p<0.05),但DAG组的下降幅度(1.2 kg)显着大于TAG组的幅度(0.5kg)(p<0.05)。DAG组受试者的腰围和臀围显着下降(p<0.05),TAG组的腰围和臀围未出现显着变化。DAG组受试者的血清葡萄糖浓度由第0天的7.4 mmol/L下降至第120天的7.06mmol/L,而TAG组则由第0天的7.81 mmol/L上升至第120天的7.88 mmol/L,均未达到显着水平。DAG组受试者的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浓度均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显着水平,而TAG组胰岛素和瘦素浓度均显着升高(p<0.05)。DAG组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下降(p<0.05),而TAG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但未达到显着水平。两组之间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磷脂必需脂肪酸组成无显着差异。以南极假丝酵母基因组为模板,对编码CAL-A的基因序列进行扩增,然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成重组载体,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通过抗生素平板和PCR扩增,筛选和鉴定重组子,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重组脂肪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采用尿素处理后,未恢复其活性。将编码CAL-A的PCR扩增产物与酵母分泌型载体pPIC9K连接构建成重组载体,并将其电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中。通过最小葡萄糖培养基和最小甲醇培养基及PCR扩增,筛选和鉴定重组子。重组酵母经192 h培养后,发酵液上清酶活达到17.4 U/mL。SDS-PAGE显示,重组脂肪酶分子量约为50 kD。粗酶液经中空纤维素膜超滤浓缩和离子柱交换层析后,得到经SDS-PAGE分析表明为单一条带的重组脂肪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5℃;热稳定性高,在70℃及以下温度保持30 min后仍具90%以上的酶活性;最适反应pH值为7.0,在pH 6.0~8.0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Co2+和EDTA溶液对重组脂肪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Hg2+对脂肪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a2+、Zn2+、Ag+等离子对脂肪酶的活性无显着影响。将三油酸甘油酯与水以3:1(w:w)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占三油酸甘油酯重量2%的重组脂肪酶,60℃200 rpm反应35 h后,反应体系中的1,3-DAG含量约为14%。采用短程蒸馏法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水、甘油、自由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后,最终产物中1,3-DAG的含量可以达到43%。本学位论文检验了1,3-DAG对T2DM的影响。与TAG相比,1,3-DAG的摄入可显着降低T2DM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胰岛素抵抗、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浓度等指标:1,3-DAG可提供与TAG相同的必需脂肪酸,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毒副作用。将CAL-A基因序列与酵母分泌型载体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载体,并将其转化进入组氨酸缺陷型酵母GS115中,成功进行了表达。重组脂肪酶分子量约为50kD;粗酶液经纯化后,得到电泳纯的重组脂肪酶。该重组脂肪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且对金属离子的毒害作用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利用重组CAL-A倾向性水解TAGsn-2位酰基,成功制备了1,3-DAG,1,3-DAG的含量可达43%。

张懋[9](2006)在《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聚乙烯醇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产品营销策略是随着外界环境、市场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主要体现在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营销观念、营销手段、营销组合策略随之发生变化,使企业能动地适应环境、控制环境。企业要以顾客需求和市场为导向,关注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提供给顾客质优价廉的产品和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营销组合策略,不仅考虑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还必须以顾客为中心,考虑顾客、成本、服务与沟通,真正做到一切替顾客着想,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福纺纤聚乙烯醇系列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竞争的加剧和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变化多端,导致企业要进行重新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设计。通过对该企业的产品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对同行及相类似企业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论文详细剖析聚乙烯醇的三种生产工艺路线的优劣,分析聚乙烯醇国内外市场状况及市场结构和特点,并对竞争对手进行甄别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福纺纤企业概况、聚乙烯醇系列产品结构、企业资源状况和企业的SWOT分析,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从营销战略的高度指导福纺纤营销策略的实施重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制定福纺纤聚乙烯醇系列产品营销策略,突出做好关系营销和服务营销,实施好顾客满意战略,最后制定并落实营销计划,并对本论文的不足和福纺纤营销策略未来的思路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

尚会建[10](2004)在《反应精馏在醋酸甲酯水解工艺中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催化精馏技术的发展及几种类型的反应精馏塔,综述了催化精馏水解乙酸甲酯的研究现状及催化剂的种类、装填方式,并阐明了其优缺点。研究了在701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的乙酸甲酯的水解反应动力学,实验验证了此反应为二级反应,测定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不同进料水酯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获得了乙酸甲酯水解的活化能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醋酸甲酯水解的催化反应精馏塔,具有催化剂装填量大、不易泄漏、更换方便等优点,通过实验验证,发现其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耦合良好,易于调整,开发了醋酸甲酯反应精馏水解新工艺,简化了流程,提高了过程的可操作性。用填料催化反应精馏塔对乙酸甲酯的催化水解过程进行了小试和中间过程试验研究找到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实验证明节能降耗明显(4吨蒸汽/吨PVA),指出了反应精馏水解醋酸甲酯研究过程数据及工业化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19—99(H)型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H)型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枯草芽孢杆菌XZ18-3的鉴定及其抗菌机制和菌剂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纹枯病概况
    1.2 枯草芽孢杆菌
    1.3 菌剂剂型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拮抗菌XZ18-3的发酵工艺优化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优化后菌株XZ18-3发酵液的理化性质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拮抗菌XZ18-3发酵液对小麦纹枯病的抗菌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小麦纹枯病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XZ18-3菌剂的研制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微流控双乳液凝胶法形成高活性的细胞包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历史简介
    1.2 微流控芯片
    1.3 微流控芯片中流体的基本特征
        1.3.1 连续性近似
        1.3.2 层流
        1.3.3 微流控系统中的扩散
    1.4 表面张力和润湿性
        1.4.1 表面张力
        1.4.2 表面张力和液滴
    1.5 微流控的优点
    1.6 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学应用
        1.6.1 遗传分析(DNA/RNA)
        1.6.2 蛋白质组学
        1.6.3 细胞分析
        1.6.4 药物输运和相容性
    1.7 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1.8 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与液滴微流控技术
    2.1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材料
    2.2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
        2.2.1 光刻技术
        2.2.2 软光刻技术
    2.3 其他新兴技术
    2.4 液滴微流控技术
第三章 双乳浊液滴的制备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材料
        3.2.2 芯片设计和制作
        3.2.3 微通道表面修饰
        3.2.4 双乳浊液滴的形成以及海藻酸钙(CA)凝胶珠的形成
        3.2.5 细胞封装以及细胞活性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双乳浊液滴的生成以及高细胞活性的细胞包裹
        3.3.2 微通道表面修饰后润湿性的变化
        3.3.3 调节W/O/W双乳浊液滴的形成
    3.4 细胞包裹及活性测试
    3.5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基质止痛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皮给药系统中常用高分子材料
    综述二 透皮贴剂制备工艺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三 止痛贴膏处方中组成药味的研究概况
前言
第一章 止痛贴膏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GC分析方法的建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止痛凝胶膏剂的制备及体外评价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止痛凝胶膏剂基质处方优化
        2.2 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2.3 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2.4 体外透皮实验
        2.5 皮中滞留量的测定
        2.6 体外释放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3.1 止痛凝胶膏剂的制备
        3.2 止痛凝胶膏剂体外透皮实验
        3.3 止痛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
第三章 以乳液型压敏胶为基质的止痛贴膏的制备及体外评价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空白贴剂的制备
        2.2 含药贴剂的制备
        2.3 膏中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2.4 体外释放试验
        2.5 体外透皮实验
        2.6 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以溶剂型压敏胶为基质的止痛贴膏的制备及体外评价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止痛贴膏剂的制备
        2.2 膏中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2.3 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2.4 体外释放实验
        2.5 体外透皮实验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的比较及筛选
    1. 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感官指标、黏附力比较
    2. 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的体外释放及透皮吸收比较
    3. 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中挥发性成分保留率比较
    4. 三种基质止痛贴膏剂皮肤刺激性比较
    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止痛凝胶膏剂工艺再优化及再评价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止痛凝胶膏剂工艺优化
        2.2 止痛凝胶膏剂再评价
    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止痛凝胶膏剂抗炎药效学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
        2.2 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2.3 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
        3.2 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3.3 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4. 讨论与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导电芳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导电纤维概述
        1.2.1 导电纤维的种类及特点
        1.2.2 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1.2.3 导电纤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芳纶纤维概述
        1.3.1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PPTA)
        1.3.2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1.3.3 聚砜酰胺纤维
        1.3.4 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
        1.3.5 导电芳纶纤维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芳纶纤维的预处理研究
    2.1 引言
    2.2 芳纶纤维预处理
        2.2.1 除油
        2.2.2 金属化溶胀处理
        2.2.2.1 金属化试剂“NaH-DMSO”的合成
        2.2.2.2 金属化溶胀工艺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2.2.2.2.1 金属化试剂浓度对芳纶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2.2.2.2.2 金属化溶胀处理时间对芳纶纤维表面形貌和强度的影响
        2.2.2.2.3 金属化溶胀处理温度对芳纶纤维表面形貌和强度的影响
        2.2.2.3 表面改性前后芳纶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
        2.2.2.4 表面改性前后芳纶的 XRD 和 XPS 分析
        2.2.3 敏化
        2.2.4 活化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芳纶纤维化学镀镍-铜复合镀层的研究
    3.1 引言
    3.2 化学镀镍-铜复合镀层的热力学可行性分析
        3.2.1 化学镀镍的热力学分析
        3.2.2 化学镀铜的热力学分析
        3.2.3 化学镀镍-铜复合镀层沉积机理
    3.3 芳纶纤维化学镀镍
        3.3.1 芳纶纤维化学镀镍正交实验
    3.4 镀镍芳纶纤维表面镀铜
        3.4.1 镍镀层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3.4.2 化学镀铜正交实验
        3.4.3 化学镀铜的动力学分析
        3.4.4 添加剂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3.5 镍-铜复合镀层芳纶纤维的性能
        3.5.1 导电性和机械性能
        3.5.2 热稳定性能
        3.5.3 镍-铜镀层厚度与基体结合力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芳纶纤维化学镀银
    4.1 引言
    4.2 化学镀银的热力学可行性分析
        4.2.1 还原剂的选择
        4.2.2 络合剂的选择
        4.2.3 银-水系电位-pH 图
    4.3 芳纶纤维化学镀银正交实验
    4.4 芳纶纤维化学镀银过程中各因素影响的讨论
        4.4.1 硝酸银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2 复合络合剂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3 复合还原剂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4 KOH 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5 乙醇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6 聚乙二醇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7 温度对化学镀银的影响
        4.4.8 施镀时间对化学镀银的影响及镀层的生长过程
        4.4.9 芳纶纤维化学镀银优化工艺配方
    4.5 化学镀银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4.5.1 反应动力学参数 a、b、c、d、e、f 的测定
        4.5.2 反应活化能 Ea 的测定
        4.5.3 反应速率常数 k 的计算及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6 镀银芳纶纤维的性能研究
        4.6.1 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4.6.2 热稳定性能
        4.6.3 银镀层厚度和镀层与基体结合力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芳纶纤维的表面金属镀层的保护研究
    5.1 引言
    5.2 银镀层变色机理
    5.3 金属镀层保护方法
    5.4 镀银纤维耐腐蚀实验
        5.4.1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5.4.2 腐蚀试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附录二 测试与表征

(5)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1.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1.1.2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1.1.3 植物源除草剂
        1.1.4 植物源抗病毒剂研究
    1.2 农药剂型与制剂技术
        1.2.1 农药制剂及剂型的概念和意义
        1.2.2 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
        1.2.4 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研究现状
    1.3 我国植物源农药产品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植物源农药制剂指纹图谱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2 植物源农药绿神1 号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2.1.3 植物源农药0.15%鬼臼毒素微乳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2.1.4 植物源农药指纹图谱在其制剂热贮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
        2.1.5 药剂对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2.1.6 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2.2.2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指纹图谱分析稳定性试验结果
        2.2.3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指纹图谱分析精密度试验结果
        2.2.4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指纹图谱分析重复性试验结果
        2.2.5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2.2.5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稳定性试验结果
        2.2.6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精密度试验结果
        2.2.7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重复性试验结果
        2.2.8 植物源农药指纹图谱在其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色谱指纹图谱是植物源农药制剂质量检测的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2.3.3 指纹图谱技术可作为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较为合理的检测方法
第三章 植物源农药增效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植物源杀虫剂及增效剂单剂对烟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3.2.2 八种增效剂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
        3.2.3 八种增效剂对鱼藤酮的增效作用
        3.2.4 八种增效剂对烟碱的增效作用
        3.2.5 八种增效剂对川楝素的增效作用
        3.2.6 Silwet408 与PBO 不同比例混合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
        3.2.7 混合增效剂对鱼藤酮、烟碱和川楝素的增效作用测定结果
        3.2.8 田间试验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植物源农药稳定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除虫菊素的光分解特性
        4.2.2 鱼藤酮的光分解特性
        4.2.3 川楝素的光分解特性
        4.2.4 溶剂对三种植物源农药光稳定性的影响
        4.2.5 9 种稳定剂对3 种植物源农药的稳定作用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植物源农药环糊精包合物制剂加工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仪器及试剂
        5.1.2 包合物制备方法
        5.1.3 植物源农药环糊精包合物制剂加工方法
        5.1.4 包合物制剂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冬青油HP-β-CD 包合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
        5.2.2 川楝素在不同浓度HP-β-CD 溶液中的相溶解度实验结果
        5.2.3 投料比对川楝素HP-β-CD 合作用的影响
        5.2.4 温度对川楝素HP-β-CD 包合作用的影响
        5.2.5 包合反应时间对HP-β-CD 包合川楝素的影响
        5.2.6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稳定性试验
        5.2.7 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表面活性剂筛选结果
        5.2.8 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抗冻剂筛选结果
        5.2.9 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各项技术指标测定
        5.2.10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填料筛选结果
        5.2.11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润湿分散剂筛选结果
        5.2.12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技术指标
        5.2.13 40%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对菊小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5.2.14 40%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试验结果
    5.3 小结与讨论
        5.3.1 环糊精包合技术值得在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中进一步研究
        5.3.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是植物源农药包合物制剂加工配方选择的关键
        5.3.3 植物源农药包合物制剂适合于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植物精油和活性物质单体的制剂加工
        5.3.4 植物精油的环糊精包合物加工成水基制剂较为适宜,低挥发性的植物源农药活性物质单体的环糊精包合物加工成固体制剂较为适宜
第六章 植物精油微胶囊悬浮剂加工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6.2.2 冬青油微胶囊成囊条件优化方法
        6.2.3 冬青油微胶囊性能表征
        6.2.4 20%冬青油微胶囊悬浮剂防治菊小长管蚜田间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影响
        6.3.2 温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6.3.4 pH 值对冬青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6.3.5 体系搅拌速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6.3.6 成囊促进剂对冬青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6.3.7 冬青油制备工艺稳定性考察
        6.3.8 微胶囊的缓释性能测定结果
        6.3.9 20%冬青油微胶囊悬浮剂防治菊小长管蚜田间试验结果
    6.4 小结与讨论
        6.4.1 小结
        6.4.2 将植物精油加工成微胶囊悬浮剂,可提高其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持效期
        6.4.3 具有缓释功能的剂型是植物精油制剂加工较为适宜的剂型
第七章 植物源杀虫剂环保乳油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供试植物精油与4 种植物源杀虫剂相容性试验结果
        7.2.2 供试植物精油对4 种植物源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测定结果
        7.2.3 植物精油混合溶剂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测定结果
        7.2.4 田间试验结果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砂地柏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加工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配方筛选试验结果
        8.2.2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的指纹图谱建立
        8.2.3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质量检测结果
        8.2.4 砂地柏乙醇提取物微乳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8.2.5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8.3 小结与讨论
        8.3.1 小结
        8.3.2 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的透明温度范围调整过程中作用突出
        8.3.3 微乳剂是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环保化的一个重要剂型
第九章 全文总结
    9.1 主要试验结果
        9.1.1 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植物源农药制剂质量检测的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9.1.2 合理的使用增效剂可以显着的提高植物源农药制剂的生物活性
        9.1.3 通过在植物源农药制剂中添加稳定剂可以提高有效成分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药剂持效期
        9.1.4 环糊精包合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精油及植物源单体化合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其持效期,值得在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中进一步研究
        9.1.5 将植物精油加工成微胶囊悬浮剂,可以提高其在田间的稳定性,延长持效期
        9.1.6 植物精油是植物源农药尤其是以植物粗提物为原料的乳油加工的理想溶剂
        9.1.7 研制出砂地柏乙醇提取物浸膏微乳剂
    9.2 主要结论
    9.3 本论文的创新点
    9.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甲壳素、壳聚糖的基本性质
    1.2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1.2.1 N-取代反应
        1.2.1.1 N-烷基化
        1.2.1.1.1 用环氧化合物N-烷基化
        1.2.1.1.2 用卤代烷N-烷基化
        1.2.1.1.3 用醛N-烷基化
        1.2.1.1.4 用稀烃衍生物N-烷基化
        1.2.1.2 N-酰化反应
        1.2.1.2.1 用酸酐N-酰化
        1.2.1.2.2 用羧酸N-酰化
        1.2.1.2.3 用酰氯N-酰化
        1.2.1.2.4 用酯N-酰基化
        1.2.2 0-取代反应
        1.2.2.1 0-位烷基化
        1.2.2.2 0-羟基化反应
        1.2.2.3 0-羧基化反应
    1.3 含油废水的概况及胜利油田针对含油废水现行处理方法说明
        1.3.1 含油废水的来源
        1.3.2 含油废水的危害
        1.3.3 胜利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现状
        1.3.4 含油废水的基本性质及其含油废水现行常见处理方法
        1.3.4.1 含油废水的基本性质
        1.3.4.2 含油废水现行常见处理方法
        1.3.4.3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污水处理联合站现行处理工艺
    1.4 常见絮凝剂与吸附剂介绍
        1.4.1 絮凝剂
        1.4.1.1 无机絮凝剂
        1.4.1.1.1 无机絮凝剂的分类和性质
        1.4.1.1.2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1.4.1.1.3 改性的多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1.4.1.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4.1.2.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种类和性质
        1.4.1.2.2 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4.1.2.3 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4.1.2.4 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4.1.3 微生物絮凝剂
        1.4.2 常见吸附剂
        1.4.2.1 碳质吸附剂
        1.4.2.1.1 活性炭
        1.4.2.1.2 煤基吸附剂
        1.4.2.1.3 膨胀石墨
        1.4.2.2 黏土类吸附剂
        1.4.2.2.1 膨润土
        1.4.2.2.2 蛭石
        1.4.2.2.3 沸石
        1.4.2.3 废弃物制备的吸附剂
        1.4.2.3.1 粉煤灰
        1.4.2.3.2 其他废弃物
        1.4.2.4 新型吸附剂
        1.4.2.4.1 高吸油树脂
        1.4.2.4.2 其他新型复合吸附剂
    1.5 壳聚糖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6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1.6.1 选题的意义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
    2.1 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
    2.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2.2.1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样品的制备
        2.2.2 油酰氯的制备
        2.2.3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2.2.4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
    2.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检测方法
        2.3.1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2.3.2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2.3.2.1 双突跃电位滴定法
        2.3.2.2 PVSK胶体滴定法
        2.3.3 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测定
        2.3.3.1 羧甲基取代度电位滴定法方法
        2.3.3.2 羧甲基壳聚糖中游离氨基含量测定
        2.3.4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取代度测定
        2.3.4.1 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
        2.3.4.2 油酰基取代度的测定
        2.3.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溶解性测定
        2.3.6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2.3.7 NMR
        2.3.8 紫外扫描光谱
        2.3.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的观察
        2.3.10 热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壳聚糖的性质检测
        2.4.1.1 壳聚糖降解时间与粘均分子量的关系
        2.4.1.2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2.4.1.2.1 双突跃电位滴定法
        2.4.1.2.2 PVSK胶体滴定法
        2.4.1.3 不同降解时间壳聚糖的红外光谱检测
        2.4.2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质检测
        2.4.2.1 壳聚糖与羧甲基壳聚糖红外光谱检测
        2.4.2.2 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度的测定
        2.4.2.3 羧甲基壳聚糖溶解性的测定
        2.4.2.3.1 壳聚糖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溶解性比较
        2.4.2.3.2 不同羧甲基度壳聚糖的溶解性比较
        2.4.2.4 羧甲基壳聚糖游离氨基含量的测定
        2.4.2.5 羧甲基壳聚糖的选择
        2.4.3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性质测定
        2.4.3.1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合成
        2.4.3.2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红外光谱测定
        2.4.3.3 核磁光谱测定
        2.4.3.4 紫外光谱扫描
        2.4.3.5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油酰壳聚糖溶解性的比较
        2.4.3.6 不同分子量对Na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溶解度的影响
        2.4.3.7 不同油酰取代度对Na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溶解度测定的影响
        2.4.3.8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羧甲基度的测定
        2.4.3.9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油酰取代度的测定
        2.4.3.10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热分析
        2.4.3.11 SEM形态学观察
    小结
3.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含油废水吸附行为的研究
    3.1 材料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及测定方法
        3.2.1 含油废水性质测定方法
        3.2.1.1 水体中含油浓度的测定方法
        3.2.1.2 含油废水其他参数的测定方法
        3.2.2 影响吸附剂吸附能力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方法
        3.2.2.1 X射线衍射
        3.2.2.2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
        3.2.2.3 接触角实验
        3.2.2.4 表面能测定实验
        3.2.2.5 激光粒度测定法
        3.2.3 静态吸附实验
        3.2.4 壳聚糖以及其衍生物对于含油废水吸附能力检测
        3.2.4.1 吸附实验及其最优吸附剂的选择
        3.2.5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对含油废水吸附实验
        3.2.5.1 不同分子量对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2 不同油酰取代度对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3 投入量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4 搅拌时间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5 pH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6 温度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7 初始油浓度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2.6 再生实验
        3.2.7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性能与常用吸附剂极性比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含油废水的性质
        3.3.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性能测定
        3.3.2.1 最佳吸附剂的选择
        3.3.2.1.1 壳聚糖以及其衍生物对于含油废水吸附能力检测
        3.3.2.1.2 不同分子量对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2.1.3 不同油酰取代度对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3 影响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物理化学性质
        3.3.3.1 X射线衍射
        3.3.3.2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
        3.3.3.3 接触角实验
        3.3.3.4 粉末表面能测定实验
        3.3.3.5 激光粒度实验
        3.3.4 各类因素对于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4.1 投入量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4.2 搅拌时间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4.3 pH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4.4 温度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4.5 初始油浓度对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3.3.4.6 含油废水经90h 1:1 H-O-CMCS处理前后效果比较
        3.3.5 90h 1:1 H型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再生实验
        3.3.6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性能与常用吸附剂极性比较
        3.3.6.1 投入量对三种水处理剂的吸附能力影响
        3.3.6.2 搅拌时间对三种水处理剂的吸附能力影响
        3.3.6.3 pH对对三种水处理剂的吸附能力影响
        3.3.6.4 温度对对三种水处理剂的吸附能力影响
        3.3.6.5 含油废水经三种水处理剂处理后的水质主要参数
    小结
4.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吸附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静态吸附实验
        4.2.2 吸附机理探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各类因素对于壳聚糖和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
        4.3.1.1 投入量对两种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
        4.3.1.2 搅拌时间对两种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
        4.3.1.3 水体pH对两种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
        4.3.1.4 水体温度对两种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
        4.3.2 壳聚糖与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平衡曲线
        4.3.3 吸附等温线
        4.3.4 吸附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o的计算
        4.3.5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4.3.5.1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4.3.5.2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4.3.5.3 吸附过程模型
        4.3.6 吸附机理的研究
        4.3.6.1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吸附残余油的吸附机理理论推导
        4.3.6.2 SEM
        4.3.6.3 翻转理论
        4.3.6.4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与残余油结合力分析
    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存在问题和可持续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专业术语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
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奖励
个人情况简介

(7)产低温碱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脂肪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简介
        1.1.2 脂肪酶的研究背景
    1.2 脂肪酶的性质
        1.2.1 作用机理
        1.2.2 反应类型
        1.2.3 底物特异性
    1.3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1.4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用途
        1.4.1 洗涤添加剂
        1.4.2 药物
        1.4.3 食品加工
        1.4.4 油脂工业
        1.4.5 皮革脱脂
        1.4.6 造纸
        1.4.7 化妆品
        1.4.8 制备化工产品和试剂
        1.4.9 手性化合物制备
    1.5 碱性脂肪酶的研究现状
        1.5.1 国外碱性脂肪酶的发展状况
        1.5.2 我国碱性脂肪酶的发展现状
    1.6 本课题的立体依据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培养基
        2.1.5 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测酶活方法
        2.2.2 酶纯度的分析及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2.2.3 产脂肪酶菌株的分离
        2.2.4 菌株34-5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
        2.2.5 脂肪酶的初步纯化工艺
        2.2.6 相对酶活力的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产脂肪酶菌株的分离
    3.2 菌株34-5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结果
    3.3 菌株34-5产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3.1 碳源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3.2 氮源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3.3 诱导剂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3.4 pH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3.5 Ca~(2+)和Mg~(2+)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4 发酵条件的优化
        3.4.1 发酵温度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4.2 发酵时间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4.3 装液量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3.5 脂肪酶的初步纯化
        3.5.1 硫酸铵沉淀
        3.5.2 透析脱盐
        3.5.3 DEAE-52离子交换层析
        3.5.4 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
        3.5.5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3.5.6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化回收情况
    3.6 酶学性质
        3.6.1 最适温度
        3.6.2 温度稳定性
        3.6.3 最适pH
        3.6.4 pH稳定性
        3.6.5 洗涤剂成分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8)1,3-甘油二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选择性水解甘油三酯sn-2位酯键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2 型糖尿病及其防治现状
        1.1.1 2型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1.1.2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1.3 2型糖尿病的诊断
        1.1.4 2型糖尿病的治疗
    1.2 膳食脂肪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1.2.1 膳食脂肪简介
        1.2.2 膳食脂肪总量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1.2.3 膳食脂肪种类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1.3 1,3-甘油二酯的健康功效
        1.3.1 1,3-甘油二酯降低体脂组成
        1.3.2 1,3-甘油二酯降低血脂水平
        1.3.3 1,3-甘油二酯促进脂肪酸β-氧化
        1.3.4 1,3-甘油二酯健康功效的机理
    1.4 1,3-甘油二酯的制备、纯化及检测
        1.4.1 1,3-甘油二酯的制备
        1.4.2 1,3-甘油二酯的检测
        1.4.3 1,3-甘油二酯的纯化
        1.4.4 利用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A制备1,3-甘油二酯的可行性
    1.5 研究背景、课题的意义及实验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1,3-甘油二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受试者
        2.2.3 实验设计
        2.2.4 实验指标的检测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
        2.3.2 血清磷脂脂肪酸组成
        2.3.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3.4 肝肾功能指标
        2.3.5 血脂代谢指标
        2.3.6 血糖代谢指标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2.3 培养基、抗生素及各类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南极假丝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3.3.2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3.3.3 重组载体的构建流程
        3.3.4 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及鉴定
        3.3.5 大肠杆菌BL21的转化、诱导表达及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南极假丝酵母基因组的提取及PCR扩增
        3.4.2 重组载体的构建图谱
        3.4.3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3.4.4 重组脂肪酶的鉴定
        3.4.5 包涵体的复性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溶液及培养基
        4.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4.2.2 实验溶液及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4.3.2 重组载体的构建流程
        4.3.3 大肠杆菌DH5α的生物转化及鉴定
        4.3.4 毕赤酵母GS115的转化及鉴定
        4.3.5 重组菌体的诱导及表达产物的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南极假丝酵母基因组的提取及其PCR扩增
        4.4.2 重组载体的构建图谱
        4.4.3 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及鉴定
        4.4.4 毕赤酵母GS115的转化及鉴定
        4.4.5 重组脂肪酶的诱导表达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重组脂肪酶的纯化、性质及1,3-甘油二酯的制备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重组脂肪酶的纯化流程
        5.2.3 重组脂肪酶性质的研究
        5.2.4 重组脂肪酶水解sn-2位酰基的能力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重组脂肪酶的纯化
        5.3.2 重组脂肪酶的性质
        5.3.3 1,3-甘油二酯的制备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6.2.1 1,3-甘油二酯健康功效的深入研究
        6.2.2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A的改造
        6.2.3 新脂肪酶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习经历
    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9)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聚乙烯醇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传统市场营销概述
    §2-2 营销策略的创新和发展
        2-1-1 关系营销策略
        2-1-2 服务营销策略
        2-1-3 顾客满意营销战略
        2-1-4 供应链管理
        2-1-5 整合营销策略
第三章 聚乙烯醇市场分析
    §3-1 聚乙烯醇产品基本情况介绍
        3-1-1 生产方法
        3-1-2 聚乙烯醇产品的主要用途
    §3-2 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3-2-1 世界PVA市场供求状况
        3-2-2 中国PVA 供求市场状况
        3-2-3 PVA 产品市场结构分析
        3-2-4 PVA 不同生产工艺与质量成本分析
        3-2-5 PVA 主要生产厂产品一体化分析
    §3-3 市场竞争分析
        3-3-1 竞争模型分析
        3-3-2 主要竞争对手甄别
    §3-4 竞争战略分析
        3-4-1 竞争对手的战略目标分析
        3-4-2 竞争战略分析
        3-4-3 竞争对手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经营状况分析
    §4-1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4-2 产品结构分析
    §4-3 资源状况分析
        4-3-1 生产和技术水平
        4-3-2 资金分析
        4-3-3 人力资源分析
    §4-4 福纺纤的 SWOT 分析
第五章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营销战略
    §5-1 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5-1-1 目标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依据
    §5-2 营销战略
        5-2-1 福纺纤的市场状况和市场定位
        5-2-2 福纺纤营销战略
    §5-3 营销策略
        5-3-1 关系策略
        5-3-2 服务策略
        5-3-3 顾客满意策略
第六章 营销策略的实施
    §6-1 营销组织
        6-1-1 组织机构
        6-1-2 营销模式
    §6-2 营销计划
    §6-3 营销策略实施和控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 A
附表 B
附表 C
附表 D
致谢

(10)反应精馏在醋酸甲酯水解工艺中的开发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 言
    1.1 前言
        1.1.1 醋酸甲酯的来源
    1.2 传统工艺流程介绍
    1.3 该工艺最主要的缺点
    1.4 醋酸甲酯的分解方法
第二章 综述
    2.1 催化精馏概述
    2.2 催化精馏的发展历史
    2.3 催化精馏的优点
    2.4 催化剂的布置方法
        2.4.1 拟固定床填装方式
        2.4.1.1 板式塔催化剂构件
        2.4.1.2 催化剂散装式催化精馏塔结构
        2.4.1.3 Koch公司的降液管装填方式
        2.4.2 拟填料装填方式
        2.4.2.1 金属网箱式
        2.4.2.2 捆扎包式
        2.4.2.3 复合波纹板网结构
        2.4.2.4 催化剂活性材料填料
    2.5 催化精馏水解醋酸甲酯的研究现状
    2.6 反应精馏水解醋酸甲酯存在的技术难题
        2.6.1 催化剂的填装问题
        2.6.2 催化过程和精馏分离过程的耦合匹配
    2.7 本课题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动力学实验研究
    3.1 反应动力学探讨
        3.1.1 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3.1.2 催化剂的选择
        3.1.2.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3.1.2.2 其他类型的催化剂
    3.2 动力学模型
    3.3 动力学实验
        3.3.1 催化剂活性研究
        3.3.1.1 实验药品与原材料
        3.3.1.2 分析方法
        3.3.1.3 气相色谱数据校正因子
        3.3.1.4 实验步骤
        3.3.1.5 催化剂筛选实验
        3.3.1.5.1 催化剂的预处理
        3.3.1.5.2 醋酸甲酯的预处理
        3.3.1.5.3 实验装置
        3.5.1.5.4 化学平衡常数
        3.5.1.5.5 反应速率常数
        3.3.2 动力学实验
        3.3.2.1 动力学实验流程
        3.3.2.2 实验
        3.3.2.3 数据处理
        3.3.2.4 动力学方程讨论
第四章 实验室研究
    4.1 工艺过程探讨
        4.1.1 催化剂装填方案的选择
        4.1.2 反应精馏过程分析
    4.2 小试实验装置
        4.2.1 主要仪器、试剂、催化剂: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3.1 进料位置的影响
        4.2.3.2 操作条件的实验研究
        4.2.3.3 回流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4.2.3.4 水酯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4.2.3.5 沿塔浓度分布
        4.2.3.6 精馏分离段高度的影响
第五章 中试试验研究工作
    5.1 中试实验的重要性
    5.2 中试实验的主要目的
    5.3 中试装置
    5.4 实验装置流程
    5.5 实验原料
    5.6 开车步骤
        5.6.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6.2 中试开停车步骤
    5.7 分析方法
    5.8 实验结果
    5.9 实验结果讨论
        5.9.1 中试结果
        5.9.2 新工艺开发
第六章 工业生产装置
    6.1 工业应用结果
    6.2 应用前景展望
第七章 结 论
第八章 存在问题及改进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四、19—99(H)型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枯草芽孢杆菌XZ18-3的鉴定及其抗菌机制和菌剂制备研究[D]. 刘仕飞.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微流控双乳液凝胶法形成高活性的细胞包裹[D]. 廖庆权. 武汉大学, 2018(06)
  • [3]不同基质止痛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评价研究[D]. 刘聪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4]导电芳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梁晶晶. 上海大学, 2013(11)
  • [5]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 周一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6]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D]. 孙刚正.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 [7]产低温碱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D]. 刘瑞娟. 天津科技大学, 2009(S1)
  • [8]1,3-甘油二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选择性水解甘油三酯sn-2位酯键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徐同成. 浙江大学, 2008(04)
  • [9]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聚乙烯醇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张懋.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6)
  • [10]反应精馏在醋酸甲酯水解工艺中的开发研究与应用[D]. 尚会建. 北京化工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19-99(H) 聚乙烯醇新产品通过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