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黔东南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一、生态旅游与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仕玲[1](2021)在《西南地区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云贵川三省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铠伊[2](2021)在《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黔东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不仅需要解决一些棘手的深度问题,还需要我们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强调个性化服务,继续完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从而打造出更加舒适的旅游服务体验,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范围,更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当地旅游资源利用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带动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文章以"黔东南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

李如跃[3](2020)在《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中国政府关于消除贫困的目标是坚定的,一贯的。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面积的贫困状况已经基本得到消除,这就要求今后的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下沉到村、精确到户。传统的以区域性经济增长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宏观扶贫思路,暴露出不少问题,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认识还不足够全面,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基层细节和具体落实轨迹,科学分析其中的减贫路径,探索实现旅游扶贫中精准对焦村寨中的目标主体的有效途径。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探索减贫效果、培育地方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本文选取了贵州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民族村寨为案例地,分析了他们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历程、经验及问题,对于探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次研究的思路。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分析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案例地进行选择和调研计划。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和分析理论,掌握贫困、旅游扶贫的内容和特点,并确定反贫困理论、分配正义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精准扶贫理论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指引。第三,对贵州省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状况,从贫困现状、资源禀赋到民族村寨特点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了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并梳理了其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历程。第四,调查了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案例地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情况,以及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情况;调查了村寨居民在旅游扶贫的多方面感知,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整体上持支持态度,但对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不高,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第五,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经验以及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三个村寨的实际调查情况归纳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着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活动中受益不足、社区参与不足且贫困人口发展机会被剥夺、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合理、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等现实问题,并梳理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六,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实现长效发展的机制,重点明确了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为了实现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多元合作,须对六大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在旅游扶贫中进行清晰的定位,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构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打造合适的旅游扶贫动力机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旅游收益分配机制要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方便贫困人口表达观点、融入旅游扶贫发展的参与机制;从金融、产权等制度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黔东南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二,虽然目前在民族村寨开发旅游之后,当地获得了客观上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真正的贫困居民往往无法有效从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发展机会,实际上他们没有成为旅游扶贫的重点对象,这就使得旅游扶贫的靶向性不足。第三,作为当地公共利益的重要代言人,基层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四,贫困人口是旅游扶贫的核心主体,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人力资本,使其具备起码的参与旅游接待或相关产业链的专业技能和服务常识;并增加各类扶贫贷款或专项资金投入,强化民族地区社区和贫困居民的旅游经营能力。第五,围绕着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中贫困人口如何获得公平的参与机会,激发其自身发展动力,完成自身能力提升,最终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要构建起来一套完整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活动在未来较长时期中的健康、稳定发展。

盘劲呈[4](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罗兰[5](2019)在《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等六个部门印发共同制定的《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从政策上落实了生态扶贫的重要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两个宝贝”,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贵州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结合,笔者所选取的田野调查点是位于苗疆腹地黔东南州的下司镇,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乡镇,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于生态脆弱区。并且下司镇曾是清水江上游的商埠重镇,繁荣一时,也是黔东南唯一以商贸促进文化融合的古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14年9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划归凯里市管辖。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了下司镇在生态扶贫中取得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下司镇的生态种植业和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给当地贫困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民族文化传播就是铜鼓村的农民画受到国内外的青睐,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然后就是下司镇在生态扶贫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包括四个方面的困境。最后根据之前的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想富裕起来,就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扶贫的根本目的。传统的扶贫模式无法有效增加贫困人口的持续性收入,生态扶贫则是要根据当地具体的生态环境情况,生态好的地区在尽量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就需要建立生态移民城,搬离当地的居民,然后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要保证生态环境,还要满足生态移民作为文化拥有者的文化发展需求。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同时说明全文研究理论基础;理论研究意义、现实意义,创新之处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第二部分,田野调查了下司镇的地理位置、生态资源情况、贫困概况、贫困原因、贫困人口、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现行的扶贫政策、当地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当地进行生态扶贫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下司镇生态扶贫的成就与困境,成就主要在生态种植业、生态移民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三个方面。困境则是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研究认为,下司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同质化”“飞地化”;贫困人口被边缘化难以享受福利;以及农村人才的流失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完善。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下司镇生态扶贫的困境进行研究探讨,对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提出三点思考。一是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科学规划,包括生态扶贫机制、生态移民与民族文化和扶贫资金的充分有效利用;二是创新“造血式”生态扶贫,包括生态文化资源整合、阻断贫困待机传递以及“输血式”与“造血式”扶贫方式的结合;三是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包括避免“飞地化”“同质化”、提高当地居民的认识与参与程度、开发灵活的运营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段,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六点结论。一是主要有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扶贫体系,认为民族贫困地区未来的生态扶贫具有的重要价值;二是重视地方性生态扶贫知识的发掘与利用,生态扶贫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地方性知识有着一定的调节性和支持性;三是重视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的复制多样性,这就注定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扶贫模式;四是不可忽视收益的边缘化问题,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尊重他们的话语权;五是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当地生态文化,重新和发现其理念,运用传统的民族智慧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六是生态扶贫为主的多样扶贫方式才能够把生态扶贫做到更好。

华雪莹[6](2019)在《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以雷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的“全域旅游”,作为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成为推进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机遇。旅游型小城镇是指镇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业在城镇产业结构中处于支柱性地位或可以作为城镇主导产业来培育的,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小城镇。旅游型小城镇是当今中国特色小城镇中的重要类型,因适应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旅游升级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让旅游型小城镇抓住全域旅游的机遇,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实现旅游型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发展和绿色发展成为本研究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位于我国西部的黔东南地区虽然经济起步较晚,小城镇规模均不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对传统工业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但是由于地域内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异,近年来获得一定的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度。在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浪潮中,黔东南地区迎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良机。因此,将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既有资源禀赋的典型性、针对性,也有城镇社会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研究首先对全域旅游、旅游型小城镇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其次,通过全域旅游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城乡规划学视角下全域旅游内涵的解读,并基于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提出发展要求。再次,以研究对象在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生态以及城镇建设和规划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归纳其发展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又次,提出全域旅游导向下研究对象的两个发展目标:一方面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实现城镇的整体全面发展。然后进一步区分了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基本类型、发展重点和发展框架,提出了“资源开放全域化、空间结构全域化、旅游扶贫全域化、产业融合全域化、产品体系全域化、业态丰富全域化、服务设施全域化、生态保障全域化、景观风貌全域化”九个全域化发展策略。最后,以雷山县为实例,基于现状反思的研究,提出“空间重构、系统支撑、产城一体、城景融合、乡村扶贫”五大重点发展策略并在空间层面落实,检验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探析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西部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

宁永丽[7](2019)在《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与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我国乡村地区面临着新的“三农问题”,民族地区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民族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生计作为居民家庭生存的基本需求,是居民所拥有的资产、能力和活动要素的集中反映。但是,学者多从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方面阐释旅游影响,对旅游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关注度较低。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对于家庭、村落乃至整个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居民可持续生计水平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在21世纪初达到巅峰,是一种从多方面评估居民生计能力的方法。本文从微观视角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影响下的居民个人和家庭发展予以关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及应用研究,并进行研究述评,总结目前研究的侧重点和不足之处,结合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与居民可持续生计之间的关系。在少数民族村寨中,传统的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企业及政府管理水平对民族文化旅游具有重大影响,进而对居民生计产生影响。在生计结果方面,除了关注传统的三大效益,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其次,论文在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指标梳理、居民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影响下居民可持续生计指标体系。本文选取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典型的西江苗寨为案例地,通过对西江苗寨居民可持续生计水平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实证研究,探索如何提升居民可持续生计水平,为其他民族文化旅游地提升居民可持续生计水平提供借鉴。最后,基于对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和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探讨,从降低脆弱性、提高生计资本等方面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延伸旅游产业链,降低生计脆弱性;(2)提高居民生计认知,改进居民生计策略;(3)改善生计资本状况,提升居民生计能力;(4)推行规范经营模式,强化旅游服务意识;(5)加强景区建设管理,优化居民生计结果。

曾敬[8](2019)在《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生态体育旅游是近年来在体育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相比体育旅游显得更加的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山地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拥有少数民族深厚底蕴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旅游业发展基础好,拥有一个5A级国家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一个4A级国家旅游景点(夜郎洞风景区),并且生态环境保护完整,这为镇宁县发展生态体育旅游奠定了基础。借助生态体育旅游可以促进镇宁县旅游方式的转型以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使本民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传承和保护。本文主要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现状进行调查,对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进行全面的SWOT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最后得出结论:1.镇宁县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但需要新一代人的传承2.镇宁县游客参与生态体育旅游人数少,且学历越高越积极;法定节假日与双休日是游客常选择的出游时段;安全、时间以及项目是游客看中的游玩因素3.镇宁县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生态体育旅游场所众多,但旅游业发展缓慢4.镇宁县目前所开展的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程度低,与景区结合程度低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5.镇宁县对于生态体育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方法单一,投资手段陈旧等等。

符莲[9](2019)在《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及调控策略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文中认为喀斯特主要是由碳酸盐岩等发育的特殊地形及形成的相关生态系统,是地理学中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景观地貌,从寒带地区自赤道热带地区皆有分布,成为大自然壮观的主角之一。地上地下水文结构分布是喀斯特的普遍现象,敏感性、脆弱性、复杂性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土壤贫瘠、耕地减少和经济贫困是存在的普遍问题,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复合矛盾尖锐。实践表明,以喀斯特景观及其它山地资源为吸引壮大的旅游经济是促进自然修复、改善经济结构、扩充收入的重要途径。选取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耦合协调理论为支撑基础,借助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在2016-2018年期间,通过文献阅读、野外考察、问卷调查、函数模型及资料归纳,针对喀斯特生态脆弱、遗产保护与生态产业的关联问题,分析施秉喀斯特旅游变迁、生态保护现状、社区概况及遗产保护利用,尝试建立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机理及调控机制,构建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评价。1.喀斯特生态环境是旅游效益、世界自然遗产和社会发展的物质支撑,与遗产保护、旅游效益和社区发展相互依存,关联密切。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由驱动机制、约束机制、合作机制、互馈机制四部分构成。驱动机制中政府政策的引导,地方经济增长及旅游消费需求刺激是主要的驱动力,建立良好的驱动协调机制,需要强调遗产地的多重管理属性和多个利益主体的特征;约束机制中喀斯特遗产地具备多重管理体制,具备系统规范的利用和保护要求,要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合作机制中政府机构是遗产地宏观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是协调机制中众利益体的核心主体;遗产地旅游效益是互馈机制建立的动力之一,旅游效益和遗产地管理部门、旅游经营者、社区居民存在着利益共享和保护互馈。2.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及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要求,构建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评价模型,形成4个系统层11个要素层34个评价指标,四个系统层为旅游效益系统、生态环境系统、遗产保护系统和社会发展系统。依据施秉喀斯特旅游效益、生态状况、遗产保护、社会发展整合构建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评价体系,主要依据遗产地可持续旅游目标和生态系统理论及耦合协调理论,随着遗产地旅游、生态系统、社区和遗产保护发展,在后期协调评价时具体指标的选取应作出相应的调整。3.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为:生态环境>遗产保护>旅游效益>社区发展,生态环境系统值最高,其余各系统综合指数接近,系统耦合协调度为0.26,属于中度不协调状态,表现为生态环境优于遗产保护,遗产保护优于旅游效益,旅游效益优于社区发展。施秉喀斯特旅游接待历史悠久,但其形成的生态影响在生态承载之内,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状态。至2014年申遗成功后,接待水平整体提升,但旅游效益影响范围、受众群体数量有限,使旅游效益系统、社会发展系统水平不高,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时间较短,形成旅游效益、生态环境、遗产保护、社会发展各系统关联较低且耦合协调类型偏低的结果。总结来看,源于施秉喀斯特处于旅游地生命早期阶段。由于施秉喀斯特申遗时间较短和实地数据难收集特点,仅对施秉喀斯特进行系统间协调现状类型评价分析,在其他较早申遗成功的喀斯特遗产地研究中要注重具体时间段内的对比研究,加强不同喀斯特遗产地的协调差异对比分析。4.提出以下调控策略:(1)增强遗产地生态及环境指标监测体系建设,尤其关注水环境质量变化与景区旅游及社区生产生活的关联;(2)增强喀斯特生态环境与遗产保护、旅游效益、社区发展的基础数据信息统计,为系统研究遗产地协调类型提供全面的数据;(3)加大环保建设投入,改善白垛乡、牛大场镇人口密集区污染物收集设施和处理设施,建立污染物乱丢乱弃惩戒制度;(4)增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县域旅游规划与旅游经营主体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协调。

胡旭艳[10](2019)在《民族村寨旅游的自主发展模式实践研究 ——以白马乡厄哩寨为个案》文中提出本文以平武县厄哩寨为个案,对其居民自主式的民族发展旅游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不用建构、变迁、再生等概念去描述在旅游经济背景下的白马社会文化现状,即不将某一时刻的白马文化作为一种外在的既存的标准模式,来与后来发生的文化变迁做对比,进而发现和归纳其文化的重构、变异等特征,而是从当地居民视角出发来观察和解释行动主体如何参与民族旅游、如何进行文化展演等问题,并呈现此种自主式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本文以当地居民视角对村寨景观打造过程和当前同质化的接待模式形成过程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呈现了当地居民参与民族旅游的微观实践经验。通过对厄哩寨的旅游实践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在面对旅游情境时并不是被动与盲目的,反之能够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发挥主动性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当地居民对文化元素的利用和呈现并不能单纯用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来解释,这其中既有居民既往的生活痕迹,也有对于旅游的理解、对于成本和竞争因素等的考虑。虽然这种自主式的旅游发展模式显示了居民在发展中的活力,给居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是也受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限制,使得当地旅游发展呈现同质化、传统文化失真等现象。同时研究发现在自主式发展过程中居民普遍较关注经济利益与发展机会,此时若只强调外部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刺激和引导,社区内部却缺少力量来强调和维系本土文化实践,并不能有效促进社区内部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传承。

二、生态旅游与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旅游与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生态旅游概述
二、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一)黔东南地区的位置
    (二)生态旅游资源
    (三)多样化的风景区
三、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优势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二)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三)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四)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四、黔东南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一)总体规划,协调发展
    (二)建设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
    (三)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培养生态保护理念
五、结语

(3)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旅游扶贫问题的相关研究
        1.2.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贫困的类型
        2.1.3 贫困线
        2.1.4 绝对贫困的衡量方法
        2.1.5 旅游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反贫困理论
        2.2.2 分配正义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社区参与理论
        2.2.5 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
        2.2.6 精准扶贫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3.1 贵州民族地区贫困概况
        3.1.1 贵州贫困状况较严峻
        3.1.2 扶贫工作难度大
    3.2 贵州民族村寨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
        3.2.1 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
        3.2.2 可开发旅游资源丰富
        3.2.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基础广泛
        3.2.4 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3.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3.3.1 探索起步阶段
        3.3.2 初步发展阶段
        3.3.3 快速发展阶段
        3.3.4 攻坚阶段
    本章小结
第4章 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案例调查
    4.1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4.1.1 西江苗寨概况
        4.1.2 西江苗寨旅游资源概况
        4.1.3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历程
        4.1.4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4.2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4.2.1 郎德上寨概况
        4.2.2 郎德上寨旅游资源概况
        4.2.3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历程
        4.2.4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4.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4.3.1 肇兴侗寨概况
        4.3.2 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4.3.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4.3.4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4.4 西江苗寨、郎德上寨和肇兴侗寨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调查研究
        4.4.1 研究设计
        4.4.2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4.4.3 量表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
    5.1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5.1.1 探索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
        5.1.2 旅游扶贫效果显着,产业带动能力强
        5.1.3 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5.1.4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
        5.1.5 社区居民维权意识和自治能力不断提高。
    5.2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5.2.1 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中受益不足
        5.2.2 贫困人口社区参与不足
        5.2.3 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分配不合理
        5.2.4 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6.1 对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认识
        6.1.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应该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6.1.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应有利于贫困居民发展
        6.1.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应适度向贫困居民倾斜
        6.1.4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应持续有力
    6.2 旅游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的原则
        6.2.1 政府主导原则
        6.2.2 协同发展的原则
        6.2.3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6.2.4 居民主体的原则
        6.2.5 因地制宜的原则
    6.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内容
        6.3.1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动力机制
        6.3.2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参与机制
        6.3.3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
        6.3.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保障机制
    6.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
        6.4.1 政府要发挥关键性作用
        6.4.2 贫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根本
        6.4.3 利益分配是核心
        6.4.4 制度建设是保障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2.访谈纪要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2.4.1 乡村社区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2.4.3 体育旅游减贫
        2.4.4 旅游减贫感知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2.5.2 中心地理论
        2.5.3 社会交换论
        2.5.4 公民参与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综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2 下司镇概述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范围
    2.2 下司镇自然资源概况
    2.3 人文历史与社会经济
    2.4 下司镇贫困概况
        2.4.1 下司镇的贫困人口
        2.4.2 资源的匮乏
    2.5 当地现行的扶贫政策
        2.5.1 生态文化旅游扶贫
        2.5.2 生态种植业扶贫
        2.5.3 生态移民搬迁
    2.6 下司镇贫困的复杂性
        2.6.1 贫困的连片性
        2.6.2 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封闭”
        2.6.3 农业生产方式的“内卷化”
3 下司镇的生态扶贫现状
    3.1 生态扶贫中的成效
        3.1.1 生态扶贫与经济发展
        3.1.2 传统生态观的文化复兴促进经济发展
    3.2 生态扶贫中的困境
        3.2.1 “造血式”扶贫不足
        3.2.2 生态文化旅游的“飞地化”“同质化”
        3.2.3 受益人被边缘化
        3.2.4 人才流失与职业技术教育不成熟
4 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思考
    4.1 生态扶贫的科学规划
        4.1.1 关于生态扶贫机制
        4.1.2 生态移民与民族文化
        4.1.3 扶贫资金的充分有效利用
    4.2 创新“造血式”生态扶贫
        4.2.1 生态文化资源整合
        4.2.2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4.2.3 “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
    4.3 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4.3.1 避免“飞地化”“同质化”
        4.3.2 提高当地居民的认识度和参与程度
        4.3.3 开发灵活的运营模式
5.结语
    5.1 构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体系
    5.2 地方性生态扶贫知识的发掘与利用
    5.3 重视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的复杂多样性
    5.4 不可忽视受益人的边缘化问题
    5.5 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地位
    5.6 生态扶贫为主的多样化扶贫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6)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以雷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1.1.2 国家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和全域旅游的发展
        1.1.3 黔东南旅游型小城镇处于战略机遇期
    1.2 研究对象与切入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2.1 理论意义
        1.3.2.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研究法
        1.4.2.2 案例研究法
        1.4.2.3 实地调研法
        1.4.2.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研究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全域旅游
        2.1.2 旅游型小城镇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2.2.5 增长极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全域旅游
        2.3.1.1 全域旅游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2.3.1.2 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2.3.2 旅游型小城镇
        2.3.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3 小结
第三章 全域旅游和旅游型小城镇
    3.1 全域旅游理念的发展历程
        3.1.1 理念初创时期——以“全”为主
        3.1.1.1 “四新八全”理念架构
        3.1.1.2 “四全”模式
        3.1.1.3 “十全”理念
        3.1.2 发展成熟时期——从“全”到“域”
        3.1.2.1 “四域”理念架构
        3.1.2.2 “六全六域”核心要义
        3.1.2.3 “九大转变”理念
        3.1.3 发展历程小结
    3.2 全域旅游理念的内涵
        3.2.1 资源整合、全域协同
        3.2.2 旅游引领、产业融合
        3.2.3 统筹发展、共建共享
    3.3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小城镇实践案例
        3.3.1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3.3.2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3.3.3 广西省桂林市阳朔县
    3.4 全域旅游对黔东南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要求
        3.4.1 空间域:协同性
        3.4.2 产业域:独特性
        3.4.3 要素域:共享性
第四章 黔东南旅游型小城镇的现状和问题
    4.1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现状
        4.1.1 旅游资源的基础现状
        4.1.1.1 旅游资源的分类
        4.1.1.2 旅游资源的特征
        4.1.2 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现状
        4.1.2.1 经济发展层面
        4.1.2.2 社会文化层面
        4.1.2.3 自然生态层面
        4.1.3 城镇建设和相关规划的现状
        4.1.3.1 城镇建设层面
        4.1.3.2 相关规划层面
    4.2 城镇发展的问题总结
        4.2.1 城乡协同性亟待改善
        4.2.2 品牌独特性仍需加强
        4.2.3 全域共享性有待提升
    4.3 城镇发展问题的原因解析
        4.3.1 空间域
        4.3.1.1 旅游资源开发较落后
        4.3.1.2 空间结构发展不充分
        4.3.1.3 乡村地区脱贫任务重
        4.3.2 产业域
        4.3.2.1 旅游产品供给不足
        4.3.2.2 产业体系较为薄弱
        4.3.2.3 业态同质化倾向重
        4.3.3 要素域
        4.3.3.1 服务设施功能缺口
        4.3.3.2 生态环境部分恶化
        4.3.3.3 景观风貌单调平庸
第五章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
    5.1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及原则
        5.1.1 发展目标
        5.1.1.1 实现小城镇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加速优化
        5.1.1.2 实现小城镇产品供给和服务设施全面覆盖
        5.1.1.3 满足小城镇居民和游客的美好生活需求
        5.1.2 发展原则
        5.1.2.1 统筹发展原则
        5.1.2.2 差异发展原则
        5.1.2.3 渐进发展原则
        5.1.2.4 绿色发展原则
    5.2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5.2.1 资源主导型
        5.2.1.1 类型特点
        5.2.1.2 发展重点
        5.2.2 区位主导型
        5.2.2.1 类型特点
        5.2.2.2 发展重点
        5.2.3 综合型
        5.2.3.1 类型特点
        5.2.3.2 发展重点
    5.3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框架
    5.4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
        5.4.1 空间整合层面——全域协同,城乡融合
        5.4.1.1 全域协同,资源开放全域化
        5.4.1.2 城乡融合,空间结构全域化
        5.4.1.3 三农改革,旅游扶贫全域化
        5.4.2 产业发展层面——旅游引领,产业融合
        5.4.2.1 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全域化
        5.4.2.2 旅游引领,产品体系全域化
        5.4.2.3 业态创新,业态丰富全域化
        5.4.3 要素共享层面——全域覆盖,福利共享
        5.4.3.1 系统支撑,服务设施全域化
        5.4.3.2 生态文明,生态保障全域化
        5.4.3.3 特色塑造,景观风貌全域化
第六章 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的雷山实证
    6.1 雷山概况、优势与旅游发展现状
        6.1.1 历史溯源
        6.1.2 区位交通
        6.1.3 资源禀赋
        6.1.4 城镇发展
    6.2 全域旅游导向下雷山发展须实现四大转变
        6.2.1 功能定位
        6.2.2 空间演变
        6.2.3 产业发展
        6.2.4 人的城镇化
    6.3 全域旅游导向下雷山城镇发展的重点策略和空间布局
        6.3.1 空间重构:全域旅游规划引导,资源开放全域化
        6.3.1.1 全域空间分工联动
        6.3.1.2 menu绿道游线串联
        6.3.2 系统支撑:城镇总体规划引导,服务设施全域化
        6.3.2.1 全域城镇体系优化
        6.3.2.2 全域服务设施优化
        6.3.3 产城一体:创新园区策划引导,产业融合全域化
        6.3.3.1 创新旅游产业园区
        6.3.3.2 产业融合重点项目
        6.3.4 城景融合:特色城市设计引导,景观风貌全域化
        6.3.4.1 城关镇的新区发展
        6.3.4.2 城关镇的旧城改造
        6.3.5 乡村扶贫: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旅游扶贫全域化
        6.3.5.1 新农村建设为基础
        6.3.5.2 推动乡村旅游扶贫
        6.3.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与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族文化旅游缺乏对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关注
        1.1.2 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
        1.1.3 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相关文献分析
        2.3.2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2.3.3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
        2.3.4 研究述评
    2.4 民族文化旅游与可持续生计
第三章 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3.1 旅游区位与自然概况
    3.2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3.2.1 建筑文化
        3.2.2 服饰文化
        3.2.3 饮食文化
        3.2.4 歌舞文化
        3.2.5 民间习俗文化
    3.3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3.3.1 发展历程
        3.3.2 发展现状
    3.4 民族文化旅游与西江苗寨社区生计变迁
        3.4.1 传统农业生计向旅游为主的服务业生计方式转变
        3.4.2 民族文化旅游成为西江苗寨重要的生计策略
第四章 民族文化旅游影响下居民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构建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4.2 西江苗寨居民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构建
        4.2.1 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构建
        4.2.2 指标体系及其内涵
        4.2.3 指标权重确定
第五章 西江苗寨居民可持续生计调查与分析
    5.1 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5.1.1 研究设计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分析
    5.2 西江苗寨居民可持续生计结果分析
        5.2.1 居民可持续生计水平评价结果
        5.2.2 脆弱性背景分析
        5.2.3 生计策略分析
        5.2.4 生计资本分析
        5.2.5 转化结构和过程分析
        5.2.6 生计结果分析
第六章 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与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
    6.1 延伸旅游产业链,降低生计脆弱性
    6.2 提高居民生计认知,改进居民生计策略
    6.3 改善生计资本状况,提升居民生计能力
        6.3.1 人力资本
        6.3.2 社会资本
        6.3.3 自然资本
        6.3.4 物质资本
        6.3.5 金融资本
        6.3.6 民族文化资本
    6.4 推行规范经营模式,强化旅游服务意识
    6.5 加强景区建设管理,优化居民生计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1.2 贵州旅游产业转型的需求
        1.1.3 安顺市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2.1.2 关于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研究
        2.1.3 关于安顺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2.1.4 关于山地户外体育旅游资源研究
        2.1.5 关于生态体育公园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SWOT分析法
        3.2.7 逻辑分析法
4.结果与分析
    4.1 相关概念解读
        4.1.1 生态旅游
        4.1.2 生态体育
        4.1.3 体育旅游
        4.1.4 生态体育旅游
    4.2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
        4.2.1 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概况
        4.2.2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文化
        4.2.3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景点与场所
        4.2.4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项目
    4.3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3.1 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年龄构成
        4.3.2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游客不同文化程度的态度差异分析
        4.3.3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参与者的旅游时段分析
        4.3.4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游客参与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4.4.1 生态体育旅游环境
        4.4.2 镇宁县对生态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
        4.4.3 镇宁县对生态体育旅游的资金投入
    4.5 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5 安顺市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5.1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
        5.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5.1.2 美丽的自然环境
        5.1.3 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5.1.4 后发优势
    5.2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分析
        5.2.1 镇宁县经济基础薄弱
        5.2.2 镇宁县体育基础薄弱
        5.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受到冲击
        5.2.4 缺乏生态体育旅游人才与培养
        5.2.5 缺乏生态体育旅游选宣传力度
    5.3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分析
        5.3.1 政策支持
        5.3.2 游客旅游体验的新需求
    5.4 安顺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威胁分析
        5.4.1 改变大众所习惯的旅游方式
        5.4.2 省内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兴起
6.安顺市镇宁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6.1 生态体育旅游项目融入景区氛围
    6.2 打造生态体育旅游示范村
    6.3 坚持生态为前提,市场为导向
    6.4 注重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凸显特色
    6.5 夯实体育基础,引入体育赛事
    6.6 加强宣传针对性,使用新兴推广软件
7.结论
    7.1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9)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及调控策略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 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研究
    1 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理论
    2 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机理
    3 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调控机制
四 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五 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评价
    1 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2 耦合协调度分析
    3 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水环境质量相关分析
    4 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调控策略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附录

(10)民族村寨旅游的自主发展模式实践研究 ——以白马乡厄哩寨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一、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塑造与变迁过程的研究
        二、旅游经济背景下对四川白马藏族的研究
    第三节 调研方法和研究角度
第一章 走近白马藏人
    第一节 平武白马人的自然与文化环境
        一、自然生活环境与田野点概况
        二、历史与族属问题
        三、文化特点
    第二节 经济发展概况
        一、白马乡经济发展史
        二、厄哩寨民族旅游发展特征:社区自主式发展
第二章 旅游村寨景观的生成
    第一节 房屋:旅游参与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 打造“传统”木楼
    第三节 第三代藏家乐的出现
第三章 白马旅游接待模式的形成与固化
    第一节 接待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一、试点接待:接触与探索
        二、初具形态:发展道路上的借鉴与复制
        三、白马模式固定:民族文化中的狂欢
    第二节 产品同质化探析
    第三节 新竞争背景下的行动与展望
第四章 歌唱中的厄哩寨
    第一节 伴随旅游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第二节 寨外的生活,寨里的家
        一、向外寻找发展机会
        二、文化维系与家园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生态旅游与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地区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云贵川三省的分析[D]. 陈仕玲. 吉首大学, 2021
  • [2]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 杨铠伊. 旅游纵览, 2021(06)
  • [3]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李如跃.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2)
  •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为例[D]. 罗兰.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6]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以雷山县为例[D]. 华雪莹.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与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 宁永丽.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8]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研究[D]. 曾敬.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及调控策略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D]. 符莲.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民族村寨旅游的自主发展模式实践研究 ——以白马乡厄哩寨为个案[D]. 胡旭艳.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黔东南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