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珊瑚礁礁无脊椎动物分布

徐闻珊瑚礁礁无脊椎动物分布

一、徐闻珊瑚礁礁栖无脊椎动物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廖芝衡[1](2021)在《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文中认为底栖海藻是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大量生长会妨碍珊瑚的生长、繁殖和恢复等过程,因此受到高度关注。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但迄今对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南海珊瑚礁区(含南海北部未成礁的大亚湾珊瑚群落,全文不再特别标注)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开展深入研究。研究范围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到北部大亚湾共覆盖约13个纬度(9–22°N,相距约1500 km),包括南沙群岛(三角礁、仙娥礁和信义礁)、中沙群岛(黄岩岛)、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东岛、华光礁和浪花礁)、海南岛三亚鹿回头、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涠洲岛和广东大亚湾,对这7个珊瑚礁区的13个珊瑚礁开展生态调查的时间为2015–2019年。本研究具体瞄准以下科学问题:1)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2)南海珊瑚群落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3)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素;4)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对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所研究的生态指标包括珊瑚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珊瑚补充量密度、珊瑚物种特征(生长形态和珊瑚直径)、珊瑚耐热性组成、底栖海藻覆盖度及其功能群组成、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海藻和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组成等;主要分析的生态因子包括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绿素-a(Chl-a)、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性活性磷(SRP)、颗粒有机碳(POC)、海水透明度、有效波高(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用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和珊瑚礁离岸距离(公里)衡量。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活珊瑚覆盖度、珊瑚种类数和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受区域生态因子所调控。南海整体的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18.7%(基于调查珊瑚礁区的平均值)。从南海北部至南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的活珊瑚覆盖度分别为25.9%、8.5%、10.2%、17.4%、20.3%、9.5%和22.2%,珊瑚种类数分别为33种、30种、18种、38种、158种、64种和160种。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珊瑚种类数相一致,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规律较混乱。随机森林模型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海水透明度可能是调控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并与珊瑚覆盖度显着正相关;营养盐(SRP、DIN和Chl-a)和海水透明度是影响珊瑚种类数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并与珊瑚种类数分别呈显着负相关和显着负相关;海水透明度和SST则是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的最主要调控因素,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显着相关;而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和离岸距离量化)与海水透明度、营养盐均呈显着负相关。据此推测,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水透明度降低和营养盐升高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及其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最主要原因,而高海水透明度和高SST是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能够维持较高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南海珊瑚补充量(直径0–5 cm的小珊瑚)密度和亚成体珊瑚(直径0–10 cm)优势属组成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南海珊瑚补充量的平均密度为13.6 ind m-2。从南海北部到南部,珊瑚补充量密度呈递增趋势,其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分别为6.0 ind m-2、3.4 ind m-2、2.7 ind m-2、8.0 ind m-2、8.3 ind m-2、15.7 ind m-2和26.1 ind m-2。亚成体珊瑚的优势属在南海北部珊瑚礁区基本上为块状珊瑚,包括滨珊瑚属(Porites)、蜂巢珊瑚属(Favia)、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牡丹珊瑚属(Pavona)和角孔珊瑚属(Goniopora),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则为不同生长形状的珊瑚,包括枝状的杯形珊瑚属(Pocillopora)、鹿角珊瑚属(Acropora)以及块状的滨珊瑚属、蜂巢珊瑚属、角蜂巢珊瑚属和菊花珊瑚属(Goniastrea)。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环境压力耐受性更强的块状珊瑚属正逐渐成为南海珊瑚礁的优势类群。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耐热性组成分析表明,珊瑚群落在南海北部的三维结构简单且恢复力弱,而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的三维结构复杂且恢复力更高,南海珊瑚群落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环境压力耐受性。(3)南海底栖海藻,包括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主要受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所控制(除大型海藻外)。南海底栖海藻的平均覆盖度为29%(基于不同珊瑚礁区的平均值),其中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均占12%,大型海藻仅占5%。从南海北部到南部,随着珊瑚礁离岸距离的增加,草皮海藻覆盖度的空间分布逐渐递减(从22%减少到6%),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则逐渐递增(从2%增加到18%),但是大型海藻覆盖度的梯度变化不明显(其在西沙群岛和涠洲岛最高,分别为11%和8%)。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草皮海藻、壳状珊瑚藻与SST、PAR、Chl-a、DIN、SRP、POC、海水透明度、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等10种生态因子都显着相关;而大型海藻(包括总的大型海藻、肉质大型海藻和仙掌藻)则与这10种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很弱。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营养盐(DIN和SRP)、珊瑚礁鱼类密度和海水透明度是调控草皮海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SST、海水透明度、DIN和草食性鱼类种数是调控壳状珊瑚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生态因子已经不能准确地预测大型海藻的空间变化,因为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已经破坏了大型海藻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自然关系。(4)底栖海藻(特别是草皮海藻)通过改变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对健康珊瑚造成压力,继而影响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并最终导致珊瑚群落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和珊瑚恢复力的改变。对共生微生物的分析表明,草皮海藻通过促进珊瑚共生细菌群落大量增殖、增加潜在致病菌和减少珊瑚益生菌,导致珊瑚共生的细菌群落与其接触的海藻重组和同质化,进而危害珊瑚健康。底栖海藻中的草皮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最为广泛,能降低珊瑚覆盖度;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恢复力都造成了显着负面影响,壳状珊瑚藻的影响则恰好相反。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个体的竞争影响(接触或损害影响)是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2–18倍。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包括竞争影响)因人类活动强度和珊瑚属、珊瑚生长形态、珊瑚直径、珊瑚虫直径的不同而异。(5)南海多数珊瑚礁区内珊瑚群落的优势地位已经被底栖海藻取代,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与海藻功能群类型及其覆盖度直接相关。底栖海藻的总覆盖度百分占比几乎在所有珊瑚礁区(除大亚湾外)均高于珊瑚及所有其它底栖生物。从南海北部到南部,草皮海藻覆盖度逐渐递减,此时,草皮海藻接触珊瑚边缘的比例呈梯度性减少,但是其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并没有显着减少。在大型海藻覆盖度更高的涠洲岛、西沙群岛,大型海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均显着高于其他珊瑚礁区。壳状珊瑚藻覆盖度从南海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增时,壳状珊瑚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比例均小幅度地增加。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低覆盖度的草皮海藻也能够对珊瑚造成最多的损害影响,而最高覆盖度的壳状珊瑚藻对珊瑚反而造成更少的影响,揭示了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的生态影响更为广泛。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加剧,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持续退化,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将会成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和演变的关键因素。

薛保铭[2](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黄丁勇,王建佳,陈甘霖,郑新庆[3](2021)在《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文中指出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等礁栖生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信息是全面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必要基础数据。基于录像样带法,分析了2018年12月底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珊瑚礁区17个站位礁栖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数量分布及相似性,揭示了其中的生态警示,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旨在保护和恢复亚龙湾的珊瑚礁。结果表明:亚龙湾西岸及东排、西排共发现鱼类8科21属35种,以雀鲷科、隆头鱼科为主,平均密度为0.20尾·m-2,金尾雀鲷、斑棘眶锯雀鲷和细鳞光鳃鱼为优势种;最近15年来,亚龙湾的鱼类资源持续衰退,目前已近于枯竭。另一方面,调查区的大型底栖生物以软珊瑚、大型底栖藻类、海百合和海胆为主,各类群的数量分布有所不同;造礁珊瑚的敌害生物小核果螺和长棘海星密度皆很低,目前尚不会对珊瑚礁构成威胁;整体而言,大型礁栖生物群落在亚龙湾西岸与东排、西排有较大的差异,间接反映出岛礁与岸礁环境存在差别,不过亚龙湾西岸湾口段的环境条件可能更接近岛礁;由于部分海区大型底栖藻类较多及可能存在的富营养化趋势,维持金尾雀鲷或其他植食性鱼类与藻类规模两者间的平衡,对恢复和保持亚龙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同时,管控来自青梅河等的陆源污染,也是控制亚龙湾大型海藻增殖的关键;相比于海参,海百合对大型底栖藻类的依赖程度较低。调查区造礁珊瑚覆盖率与礁栖生物数量之间没有显着相关,可能与亚龙湾珊瑚礁退化严重及现存的种类以团块状造礁珊瑚为主,其构建的珊瑚礁生境空间异质性相对较低有关。为更好地保护亚龙湾的珊瑚礁,建议关注亚龙湾的水质,加强对捕鱼、潜水观光等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应该立即实施长时间的渔业禁捕来恢复亚龙湾的渔业资源,并定期监控关键种群的数量变动。

朱文涛[4](2020)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珊瑚礁通常位于营养较贫乏的水域,却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适合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大亚湾是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东侧的半封闭式海湾,近年来随着周边工业、旅游业、养殖业和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海域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退化。珊瑚礁是海洋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大亚湾珊瑚礁正面临着白化退化、资源严重下降的压力。目前,对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原生生物多样性、底栖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构建来对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理解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资料以及珊瑚礁礁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亚湾珊瑚礁区域和非礁区海域中原生生物群落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主,其次是绿藻门Chlorophyta(23.88%)、隐藻门Cryptophyta(13.41%)、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10.17%)、子囊菌门Ascomycota(5.67%)、壶菌门Chytridiomycota(4.98%)、红藻门Rhodophyta(1.15%)、Cryptomycota(0.95%)、未定地位的Eukaryota_norank(0.23%)、Picozoa(0.13%)等。原生生物的物种丰富度Richnes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9±128、4.85±1.06、0.60±0.10,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采样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原生生物多样性在春季和夏季是高于珊瑚礁区域的,珊瑚礁原生生物多样性在秋季和冬季高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主坐标轴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生物群落随所处季节变化的不同明显会区分成四个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相同季节内,珊瑚礁原生生物的群落组成与开放海域对照区均无区域的显着性差异(P>0.05)。共生网络拓扑特性参数表明,在珊瑚礁中参与网络互作的总节点数目、网络连通性、模块性系数、介数中心性和度中心性低于开放海域。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受海水温度、p H、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素限制,与使用Mantel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原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是最大的。原生生物的季节演替和时空分布能反映研究大亚湾海域海域明显的亚热带气候季节特征、沿岸水和外海水季节消长等水文气象因素。由于珊瑚礁区的水动力、波浪、营养物质相对贫乏等特征,开放海域原生生物共生网络具有比珊瑚礁区更复杂的相互作用或者生态位重叠、较强的稳定性。(2)在大亚湾珊瑚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34种,底栖生物物种数季节变化为冬季(49种)=夏季(49种)>春季(48种)>秋季(39种);均以软体动物为主,其中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e是各季节中都存在的优势种。平均密度季节变化为冬季(1962.51ind.·m-2)>夏季(179.38ind.·m-2)>秋季(96.98ind.·m-2)>春季(76.27ind.·m-2),平均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693.37 g·m-2)>夏季(617.11 g·m-2)>秋季(314.18 g·m-2)>春季(107.09 g·m-2)。大亚湾珊瑚礁底栖生物群落的种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2.83±0.83、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85±0.58、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48±0.17。根据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等级聚类(CLUSTER)分析结果,大亚湾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群落可分划分为4组。底栖生物生物量、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大亚湾海域中营养盐和水环境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底栖生物的丰度和密度都是远远高于大亚湾开放海域的数次调查,符合珊瑚礁作为热带雨林的特点。ABC曲线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在冬季和秋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而在春季和夏季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大亚湾珊瑚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偏低可能与旅游等人类因素有关。与传统的珊瑚礁监测方法和常用的海洋底栖采样装置相比,ARMS标准化具备低成本和对珊瑚礁友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良好取样方法。(3)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δ13C值范围为-23.22‰~-10.76‰,δ15N值的范围为4.32‰~15.82‰。潜在食源的δ13C值为-23.22‰~-13.27‰,潜在食源的δ15N值范围4.32‰到11.34‰;各潜在食源和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亚湾珊瑚中生物食源组成较为复杂,不同来源的有机物对食物网的贡献各不相同。浮游植物、POM、SOM可能是浮游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SOM对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碳源贡献相对较小,浮游植物和藻类是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重要初级生产者和驱动食物网的重要碳源。主要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营养位置,不同类群的部分消费者的δ15N数值间存在重叠,这与它们摄食共同饵料生物产生种间竞争有关。消费者营养级范围为1.70~3.64,其中腹足类、双壳类、蟹类、棘皮类和鱼类、头足类的营养级分别为1.84~2.68、1.70~2.49、2.61~2.79、2.58~2.83、2.45~3.64、3.04~3.40,它们营养级差别主要与食性有关。主要消费者呈现顶端营养级生物种类少、中间层次种类较多的营养层次分布特征,营养级偏小可能与样品体长偏小、样本量和种类数较低有关。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可能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栖息地的特点和采集底栖动物的个体大小有关。底栖动物在春季的食物来源较少、种群内营养层级差别较大、群落竞争较激烈,而在冬季底栖群落营养冗余度最高。总体而言大亚湾珊瑚礁底栖动物的营养多样性水平和食物网相对较为稳定。

李媛洁[5](2020)在《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珊瑚礁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生产力极高,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生物类群。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珊瑚礁鱼类处于急剧衰退之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珊瑚礁是中国南海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了解礁栖性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是开展珊瑚礁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的基础。根据1999年以来的调查数据,结合20世纪70年的历史资料,系统总结了渚碧礁及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G(属级)-F(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分析其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渚碧礁春、9月礁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根据2018年春9月在渚碧礁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对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组成、优势种群季节性变动、食性特征及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2018-2019年在南沙海域以及中西沙海域样品,对礁栖性鱼类的优势种——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的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1)渚碧礁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以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76%);渚碧礁鱼类的Δ+为58.75,Λ+为102.60。与国内外其他生态系统鱼类群落组成的对比发现,渚碧礁鱼类的Δ+高于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低于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而Λ+则均低于其他群岛。说明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更为接近,但比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远。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渚碧礁礁栖鱼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2)七连屿礁区鱼类物种多样性。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约为112.35。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对比发现,七连屿鱼类的Δ+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Λ+则均低于东海陆架和大亚湾,高于渚碧礁;科级多样性指数(F-指数)平均值为6.23,属级多样性指数(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40。以上结果表明,七连屿鱼类群落物种间的分类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更为接近。从G-指数、F-指数、G-F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较为合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3)渚碧礁春、9月礁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渚碧礁春9月共有鱼类45种,隶属于5目14科25属,其中以鲈形目占绝对优势。5月优势种主要有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和珠斑眶棘鲈(Scolopsis margaritifer)等3种,9月优势种主要有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eolineatus)、四带笛鲷(Lutjanus kasmira)、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绿尾唇鱼(Cheilinus chlorourus)、三带副鲱鲤(Parupeneus trifasciatus)、豹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leopardus)、彼氏眶棘鲈(Scolopsis affinis)8种。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春9月鱼类食性功能群特征变化明显,以杂食性鱼类占优势,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已对水质变化产生响应。且春9月鱼类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9月多样性指数高于5月。(4)南海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对南沙海域及中西沙海域的礁栖性鱼类的优势种—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沙、中西沙海域蜂巢石斑鱼体长范围为62~195 mm,优势体长组80-140 mm,为平均体长为113.86mm;体质量范围为6.15~132.98 g,平均体质量为35.07g;两区域蜂巢石斑鱼雌性、雄性群体体长分布均差异极显着;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各月份雌性性腺成熟比例均高于雄性。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两区域平均肥满度分别为2.24和2.02,肥满度均值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两区域其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值分别为2.7835和2.5925;59个耳石样品中,年龄最小为1龄,最大为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占64.29%;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南沙海域生长参数为:L∞=120.20mm、k=1.28、t0=—0.356;中西沙海域生长参数为:L∞=141.54mm、k=0.99、t0=—0.103。

朱文涛,秦传新,段丁毓,马欢,马鸿梅,席世改,左涛,潘莞倪,黎小国[6](2020)在《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文中提出为系统掌握底栖生物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在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利用采样工具珊瑚礁监测结构(autonomous reef monitoring structures,ARMS)和采样方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的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包括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藻类、节肢动物5大门类91种,其中,在冬季获得底栖生物5大门类49种,软体动物最多(36种);春季采获底栖生物4大门类48种,软体动物最多(32种)。冬春两季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分别为1 962.51个·m-2、76.27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93.37 g·m-2、107.09 g·m-2。冬春季丰富度指数(D)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春季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显着高于冬季(P<0.05)。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说明冬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春季底栖动物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基于丰度进行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图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相似性系数的季节性差异远远大于相同季节各站间的差异;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冬季和春季的群落结构差异显着(R=0.44,P=0.01)。冬春两季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温度、营养盐和降雨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大亚湾珊瑚礁较高的生物量和丰度显示了其具有丰富的底栖生物资源,而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能与陆源污染、旅游等人类干扰有关,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董栋,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寇琦,甘志彬,许鹏[7](2015)在《海南岛三亚珊瑚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海南省三亚市3个典型珊瑚礁区的底栖生物群落现状,并依此反映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和受扰动程度,作者于2011年11月22日23日在海南岛三亚西岛、鹿回头和亚龙湾3个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潜水方法采集底栖动物,并对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类群、丰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以及生物量/丰度比较曲线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共获得三亚珊瑚礁大型底栖动物166种,优势类群为甲壳动物,优势种为珊瑚铠甲虾(Galathea coralliophilus)。调查区底栖动物平均栖息丰度为566.29个/m2,平均生物量为82.146 g/m2;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0581、7.9116和0.8494。其中亚龙湾的上述3项指数均高于其他两个采样地点。生物量/丰度比较曲线表明亚龙湾的底栖群落最稳定,受扰动程度最小。

徐兵[8](2013)在《珊瑚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全球珊瑚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因全球变暖而消失的生态系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周期性地获取全球范围内珊瑚礁的各类信息,已经发展成为珊瑚礁调查和监测的主要手段。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适用于我国珊瑚礁遥感监测的技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徐闻珊瑚礁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开展珊瑚礁水下地形遥感反演、底质光谱特征分析、珊瑚信息提取、健康状态变化检测等相关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研究区TM遥感影像和水深数据,建立了珊瑚礁区水下地形的遥感反演模型。基于水深反演专题图,结合珊瑚礁生态地貌特点,初步划分了珊瑚礁水下生态带。通过遥感解译从更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珊瑚礁水下地貌概况,表明了水深遥感方法在珊瑚礁区水下地形反演中的可行性。(2)通过对珊瑚礁不同底质的光谱测量与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类底质光谱反射率总体上呈现出一个高反射区(400~580nm)、快速衰减区(580~740nm)和一个低反射区(740~900nm),不同的底质光谱之间存在特征差异,且底质光谱反射率受到水深和水质环境的影响较大。对比野外实验采集的五种珊瑚优势种的光谱反射率,研究发现不同珊瑚优势种之间光谱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种珊瑚在健康与白化两种状态下光谱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光谱的一阶微分处理可以更清晰地发现这些差异。而对于同属不同种的珊瑚而言,其光谱差异非常细微,光谱可分性较差。通过对ETM+、QuickBird、IKONOS和SP0T5等几类常用的传感器进行光谱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简单的底质粗分类,这几种传感器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而对于更细致的底质精分类,则需要借助高光谱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光谱测量与分析为遥感监测工作的后续开展提供了光谱学基础,也为遥感数据源选择和底质分类提供了依据。(3)通过研究珊瑚信息提取方法,在水深反演基础上提出利用礁盘水深识别模型来提取大型礁盘信息。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能够提取出潜在的大型礁盘信息,但是受模型精度的影响对一些礁盘存在误判情况,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进一步检验,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大型礁盘。基于底质光谱特征,应用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对珊瑚礁底质进行粗分类研究,采用监督和非监督分类分别提取出珊瑚信息,并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珊瑚主要分布于近岸lkm附近的区域,水深2m以浅范围;监督分类提取珊瑚信息的精度约为71%,高于非监督分类的精度。受水深和遥感数据影响,底质信息提取的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工作初步建立起了珊瑚礁浅海底质信息提取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4)基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研究基于多时相影像空间统计的变化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识别出珊瑚礁健康状态发生变化的区域。论文对研究区2004、2007和2010年三景TM影像资料进行空间局部自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年份局部区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空间统计变化特征,空间低值聚集区和高值聚集区变化较为明显,反映出了2004~2010年研究区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通过对2004~2010年间的4个野外调查样方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空间统计上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遥感解译,结果证实了变化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受连续多年的强台风影响,近岸海域覆盖了大量的死亡珊瑚碎片和泥砂混合物,空间统计分析上近岸区域表现为明显的同质性增强趋势,表明了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台风灾害影响较明显。该变化检测方法具有对深度、水体等不太敏感的优点,降低了实际应用难度,为珊瑚礁遥感动态监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研究了珊瑚礁遥感监测方法,讨论了遥感技术在珊瑚礁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方面的可行性,对一些技术和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尝试。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虽然以徐闻保护区为例取得了初步的结果,但是未来还需要在水下光谱、物理模型、水体影响、多源遥感相结合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杨国欢,孙省利,侯秀琼,陈春亮[9](2012)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珊瑚礁鱼类营养层次研究》文中提出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鱼类作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徐闻珊瑚礁海区采集到的鱼类样本分类鉴定后,运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进行鱼类营养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δ13C值和δ15N值的跨度都很大,δ13C值的范围为–20.98‰~–9.05‰,相差11.93‰;δ15N值的范围为11.66‰~18.15‰,差值达6.49‰。与其他海区相比,δ13C值和δ15N值显得更为富集。由δ15N值计算出来的营养层次表明,徐闻珊瑚礁鱼类分布在两端(杂食性鱼类与高级肉食性鱼类)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居于中间的层次(低级肉食性鱼类与中级肉食性鱼类)。在134种鱼类中,种类数最多的是以条尾鲱鲤、少鳞代表的低级肉食性鱼类,有70种,占鱼类总数的52%;其次是以细鳞鯻、龙头鱼为代表的中级肉食性鱼类,有47种,占鱼类总数的35%;鰶以斑、前鳞骨鲻为代表的杂食性鱼类和以宽尾斜齿鲨、杂食豆齿鳗为代表的高级肉食性鱼类各有11种、6种,分别占鱼类总种类数的8%和5%。在此基础上选取54种鱼类进行稳定同位素方法与胃含物法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约85%的鱼种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只有少数鱼种的差值大于0.5个营养级。由此可见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海洋食物网营养层次的有效方法。

刘苗苗,沈建伟,王月,杨红强[10](2011)在《雷州半岛徐闻西岸珊瑚岸礁造礁珊瑚群落结构及其演变》文中提出雷州半岛徐闻西南海岸发育中国陆地最南端的珊瑚岸礁,这也是目前陆地海岸仅存的珊瑚岸礁。该区域内现生石珊瑚以滨珊瑚、蜂巢珊瑚、鹿角珊瑚、角蜂巢珊瑚、蔷薇珊瑚、扁脑珊瑚、牡丹珊瑚等为优势种,礁栖生物主要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构成鹿角珊瑚―蜂巢珊瑚―滨珊瑚群落。根据珊瑚生态特征和礁坪发育的地貌特征,可以把徐闻灯楼角岸礁从岸向海分为潮间砂石覆盖带、潮下内礁坪珊瑚碎块沉积带、潮下外礁坪活珊瑚生长稀疏带和潮下礁坪外缘活珊瑚繁盛带。潮下外礁坪和礁坪外缘带以角孔珊瑚为优势种,珊瑚礁区相对海平面和表层海温的变化以及沿岸的富营养物质注入,对珊瑚礁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从珊瑚礁的发育中可知该区珊瑚礁主要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近几年,珊瑚礁覆盖率的调查显示,气候和沿海岸城镇建设及人口增加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了本区珊瑚礁优势种的转变,并诱发了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二、徐闻珊瑚礁礁栖无脊椎动物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闻珊瑚礁礁栖无脊椎动物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
        1.2.1 全球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1.2.2 南海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1.3 珊瑚的生物学结构
    1.4 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1.5 底栖海藻的功能群划分及其生态功能
        1.5.1 物种多样性特征
        1.5.2 功能群划分
        1.5.3 生态功能
    1.6 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
        1.6.1 影响珊瑚的生长过程
        1.6.2 影响珊瑚的繁殖与恢复力
    1.7 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机制
        1.7.1 物理机制
        1.7.2 化学机制
        1.7.3 微生物机制
    1.8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1.8.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8.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9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南海珊瑚礁的分布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2.1 广东大亚湾珊瑚群落
    2.2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
    2.3 广东雷州半岛珊瑚礁
    2.4 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
    2.5 西沙群岛珊瑚礁
    2.6 中沙群岛珊瑚礁
    2.7 南沙群岛珊瑚礁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3.1 南海珊瑚礁区生态因子(海水环境因子和珊瑚礁鱼类)数据的获取方法
    3.2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结构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2.1 研究地点
        3.2.2 珊瑚群落结构的样带调查法
        3.2.3 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珊瑚物种特征和珊瑚耐热性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3.1 珊瑚补充量的样方调查法
        3.3.2 亚成体珊瑚物种组成调查方法
        3.3.3 珊瑚物种特征(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珊瑚耐热性的调查方法
        3.3.4 数据分析方法
    3.4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4.1 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样方调查法
        3.4.2 数据分析方法
    3.5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宏观调查、微观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3.5.1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调查
        3.5.2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调查
        3.5.3 草皮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调查
        3.5.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
    4.1 南海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1.2 南海各珊瑚礁区的珊瑚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4.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覆盖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1.5 调控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标的生态因子的重要性排序
    4.2 南海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4.3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4.4 低透明度和高营养盐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避难所功能正常发挥的主要障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恢复力及其群落结构演变预测
    5.1 珊瑚亚成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物种组成、物种特征和耐热性
        5.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1.2 南海珊瑚礁区亚成体珊瑚的物种组成
        5.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直径、生长形态组成
        5.1.4 亚成体和成体珊瑚的耐热性类型组成
    5.2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5.3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组合的演变方向
    5.4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组合的地理分布模式转变—来自珊瑚物种特征和耐热性组成的证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梯度性生态因子的响应
    6.1 南海底栖海藻功能群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6.1.1 南海各珊瑚礁区固着底栖生物的组成
        6.1.2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在南海珊瑚礁区的空间变化和组成
        6.1.3 底栖海藻与海水环境因子、珊瑚礁鱼类的关系
        6.1.4 调控底栖海藻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6.1.5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相互之间的关系
    6.2 海水水质和草食性鱼类可以有效地调控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空间分布
    6.3 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破坏了生态因子对大型海藻空间分布的有效调控
    6.4 底栖海藻增加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底栖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
    7.1 底栖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7.1.1 草皮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2 大型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3 壳状珊瑚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4 底栖海藻对珊瑚礁退化的响应及其对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7.2 底栖海藻与珊瑚个体竞争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2.1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7.2.2 不同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7.2.3 人类活动、珊瑚物种特征对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影响
        7.2.4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是南海珊瑚的最主要的海藻竞争压力源
    7.3 底栖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以草皮海藻为例
        7.3.1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导致珊瑚共生细菌的α、β多样性改变
        7.3.2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干扰了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组成
        7.3.3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潜在地增加了珊瑚致病和死亡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南海调查珊瑚礁区的不同食性的鱼类种数
    附表2 各珊瑚礁区调查站位的样带数量、样方数量和站位特征
    附表3 南海珊瑚礁珊瑚种类组成(2015~2018年)
    附表4 各珊瑚礁的珊瑚种类数量
    附表5 各珊瑚礁优势度排序前10名的珊瑚种类
    附表6 南海各个珊瑚礁的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
    附表7 季节变化对涠洲岛底栖生物分类群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附表8 涠洲岛珊瑚礁水肺潜水所采集的珊瑚和海藻样本信息
    附表9 在属水平上对珊瑚和海藻样品的共生细菌组成进行了ANOSIM分析
附图
    附图1 珊瑚覆盖度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2 珊瑚补充量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3 南海珊瑚礁区滨珊瑚直径等级的组成
    附图4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覆盖度在南海各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5 珊瑚群落恢复力及其物种多样性应对珊瑚覆盖度变化时的响应趋势
    附图7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在南海不同离岸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
    附图8 涠洲岛珊瑚礁底栖生物功能群的季节性变化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鱼类
    2.2 大型底栖生物
        2.2.1 大型底栖生物的覆盖率
        2.2.2 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
3 讨论
    3.1 鱼类群落
    3.2 大型底栖生物群落
        3.2.1 大型底栖藻类
        3.2.2 棘皮动物
        3.2.3 软珊瑚
    3.3 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相似性
    3.4 大型礁栖生物与造礁珊瑚的相关性
4 结论与建议

(4)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进展
        1.1.1 珊瑚礁主要生物组成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
        1.1.3 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珊瑚礁及开放海域原生生物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原生生物18SrDNA分析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物种组成
        2.2.2 原生生物α多样性
        2.2.3 原生生物β多样性
        2.2.4 共生网络分析
        2.2.5 原生生物群落与环境驱动
    2.3 讨论
        2.3.1 大亚湾原生生物主要门类组成
        2.3.2 原生生物群落季节性变化
        2.3.3 原生生物在珊瑚礁和开放海域栖息地的分布
        2.3.4 原生生物的共发生模式
        2.3.5 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素
    2.4 结论
第三章 珊瑚礁底栖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区域
        3.1.2 采样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种类组成
        3.2.2 优势种
        3.2.3 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
        3.2.4 多样性指数
        3.2.5 群落结构
        3.2.6 群落稳定性
    3.3 讨论
        3.3.1 种类组成
        3.3.2 丰度和生物量
        3.3.3 季节差异
        3.3.4 ARMS方法的优缺点
    3.4 结论
第四章 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采样采集
        4.1.3 样品处理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4.2 结果
        4.2.1 珊瑚礁区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4.2.2 营养级
        4.2.3 底栖动物的季节差异
    4.3 讨论
        4.3.1 食物网的碳氮同位素特征
        4.3.2 消费者的营养级分析和营养谱特征
        4.3.3 底栖群落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1.2.1 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 珊瑚礁鱼类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生物学数据采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种类组成
        2.2.2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
    2.3 讨论
        2.3.1 鱼类种类组成
        2.3.2 渚碧礁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特征
第三章 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生物学数据采集
        3.1.3 数据分析
        3.1.4 G-F指数
    3.2 结果
        3.2.1 鱼类物种组成
        3.2.2 分类学多样性
        3.2.3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3.3 讨论
        3.3.1 鱼类物种组成
        3.3.2 分类学多样性特征
        3.3.3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第四章 南海渚碧礁礁栖鱼类群落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样品采集
        4.1.3 样品测量
        4.1.4 鱼类食性特征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种类组成
        4.2.2 重要种类优势度与结构的变化
        4.2.3 食性功能群特征
        4.2.4 生物多样性
        4.2.5 不同区域鱼类多样性指数
    4.3 讨论
        4.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食性功能群特征
        4.3.3 生物多样性指数
        4.3.4 不同区域鱼类多样性指数差异分析
第五章 南沙海域与中西沙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生物学测定
        5.1.3 年龄鉴定
        5.1.4 体长与体质量关系
        5.1.5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5.1.6 肥满度
    5.2 结果
        5.2.1 群体组成
        5.2.2 体长、体质量
        5.2.3 性比与性成熟度
        5.2.4 摄食强度
        5.2.5 年龄组成
        5.2.6 肥满度
    5.3 分析和讨论
        5.2.1 生长特征
        5.2.2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5.2.3 摄食强度和肥满度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文章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渚碧礁礁栖鱼类的物种名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区域
    1.2 采样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2.2 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
    2.3 多样性指数
    2.4 群落结构
    2.5 群落稳定性
3 讨论

(7)海南岛三亚珊瑚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点和取样时间
    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1.3 数据分析
        1.3.1 群落结构
        1.3.2 丰度、生物量和优势种分析
        1.3.3 生物多样性分析
        1.3.4 群落受干扰情况
2 结果
    2.1 物种组成
    2.2 生物丰度
    2.3 生物量
    2.4 优势种
    2.5 物种多样性指数
    2.6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 曲线)
3 讨论

(8)珊瑚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珊瑚及珊瑚礁简介
        1.1.3 珊瑚礁遥感监测概述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野外调查数据
        2.2.3 水质数据
        2.2.4 其他数据
第三章 珊瑚礁区水下地形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3.1 浅海水深遥感基本原理
    3.2 水深遥感的数学模型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数据来源
        3.3.2 遥感图像处理
        3.3.3 水深数据处理
    3.4 反演模型的建立
        3.4.1 样本选取
        3.4.2 模型建立
        3.4.3 精度检验
        3.4.4 水深专题图制作
    3.5 结果分析与评价
        3.5.1 珊瑚礁水下生态带遥感解译
        3.5.2 水深数据的精度影响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珊瑚礁底质光谱特征分析
    4.1 底质光谱测量原理与方法
        4.1.1 光谱测量的原理
        4.1.2 光谱测量方法
    4.2 底质光谱数据处理
        4.2.1 数据测量
        4.2.2 反射率计算
    4.3 底质光谱分析
        4.3.1 不同底质光谱特征
        4.3.2 光谱影响因素分析
        4.3.3 光谱响应函数模拟
        4.3.4 光谱可分性分析
    4.4 优势种珊瑚与白化珊瑚光谱分析
        4.4.1 珊瑚优势种与白化概述
        4.4.2 光谱测量与数据处理
        4.4.3 优势种珊瑚的光谱特征分析
        4.4.4 白化珊瑚光谱特征分析
        4.4.5 健康与白化珊瑚的光谱对比分析
        4.4.6 同属不同种珊瑚光谱对比分析
        4.4.7 优势种与白化珊瑚光谱一阶微分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珊瑚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5.1 原理与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分类方法
    5.2 数据处理
        5.2.1 遥感影像处理
        5.2.2 水深数据处理
    5.3 大型礁盘信息提取及结果分析
        5.3.1 礁盘水深识别模型建立
        5.3.2 信息提取及结果分析
    5.4 基于QUICKBIRD影像的珊瑚信息提取
        5.4.1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结果
        5.4.2 影响因素分析
    5.5 水体校正法原理及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时相影像的珊瑚礁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6.1 变化检测方法概述
        6.1.1 基本原理
        6.1.2 检测方法
    6.2 变化检测实例研究
        6.2.1 影像数据处理
        6.2.2 G_i~*统计
        6.2.3 计算机程序实现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统计结果
        6.3.2 结果分析
        6.3.3 方法评价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7.3.1 讨论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珊瑚礁鱼类营养层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1.2 样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徐闻珊瑚礁各种鱼类的δ13C值、δ15N值
    2.2 徐闻珊瑚礁鱼类的营养层次
    2.3 本研究鱼类营养层次与其他海区胃含物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10)雷州半岛徐闻西岸珊瑚岸礁造礁珊瑚群落结构及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条件
2 岸礁珊瑚礁群落结构特征
    2.1 主要生物组构
    2.2 造礁石珊瑚分布
        2.2.1 潮间砂石覆盖带
        2.2.2 潮下内礁坪珊瑚碎块沉积带
        2.2.3 潮下外礁坪活珊瑚生长稀疏带
        2.2.4 潮下礁坪外缘活珊瑚繁盛带
    2.3 空间结构及异质性
3 造礁珊瑚群落的演化
    3.1 与地壳升降和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3.2 群落优势种转变
4 结论

四、徐闻珊瑚礁礁栖无脊椎动物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D]. 廖芝衡. 广西大学, 2021
  • [2]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3]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J]. 黄丁勇,王建佳,陈甘霖,郑新庆. 生态学杂志, 2021(02)
  • [4]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D]. 朱文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D]. 李媛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J]. 朱文涛,秦传新,段丁毓,马欢,马鸿梅,席世改,左涛,潘莞倪,黎小国. 海洋渔业, 2020(02)
  • [7]海南岛三亚珊瑚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董栋,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寇琦,甘志彬,许鹏. 海洋科学, 2015(03)
  • [8]珊瑚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 徐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9]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珊瑚礁鱼类营养层次研究[J]. 杨国欢,孙省利,侯秀琼,陈春亮. 中国水产科学, 2012(01)
  • [10]雷州半岛徐闻西岸珊瑚岸礁造礁珊瑚群落结构及其演变[J]. 刘苗苗,沈建伟,王月,杨红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6)

标签:;  ;  ;  ;  ;  

徐闻珊瑚礁礁无脊椎动物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