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错觉研究综述

记忆错觉研究综述

一、记忆错觉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克忠[1](2015)在《预警时刻对目击证人错误记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辨认的结果可以作为定案的重要依据,但目击证人的错误陈述又是案件错判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提高目击证人辨认的准确性有利于惩罚犯罪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通过探测奖励方式、预警呈现时刻对目击证人错误记忆影响,结果表明:(1)预警呈现时刻主效应显着,即预警提示可以降低错误记忆;(2)奖励方式主效应不显着,即奖励方式对错误记忆的产生没有明显作用;(3)项目类型主效应非常显着,即实验成功引发了DRM范式的错误记忆效应。

马莉,王玉静,陶晋[2](2014)在《记忆错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记忆错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方法通过举例从图式对文句记忆的影响、关联效应、干扰和误导信息效应、词语遮蔽效应、记忆中的错误联接效应等5个造成记忆错觉的形式,分析记忆错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结论广告人应通过对造成记忆错觉的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广告,使观众可以正确地记住广告内容。

郭萌萌[3](2012)在《听觉编码条件下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记忆错觉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拓宽了记忆研究的领域,对于我们理解记忆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DRM范式是一种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诱发可靠错误记忆效应的实验范式。本实验采用DRM范式研究听觉编码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影响。实验为单因素的组内设计,自变量是词汇类别,因变量是关键诱饵的再认率。实验发现被试通常会再认出关键诱饵,甚至认为清晰地记得关键诱饵呈现当时的各种细节特征。结果显示,关键诱饵的虚报率显着地高于无关的干扰项目,甚至接近学习项目的击中率,揭示了关联效应在使用听觉编码时可以有效地引发虚假记忆。

张凡,耿海燕[4](2010)在《从错误记忆的角度透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障碍》文中提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AD患者)的记忆障碍在心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除了在传统的记忆测验中对其正确记忆的考察,近年来通过对比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各种类型的错误记忆中的不同表现,揭示了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发展进程中记忆障碍的各个层面.本文通过对AD患者的关联性记忆错觉、流畅性记忆错觉和源记忆错误的相关研究的分析和讨论,并与正常老化相对照,明晰了AD患者在编码阶段的梗概加工及表征能力受损,提取阶段基于熟悉性和回想的再认提取过程也受到损伤,正是由于这些损伤使得AD患者可以利用的信息非常有限,导致其更倾向于依赖提取时的加工流畅性做出记忆判断.此外,源记忆和源监控能力的降低,又影响了AD患者通过监控过程抑制错误记忆的能力.对于AD患者记忆障碍的产生机制的分析,将会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莫映桃[5](2009)在《论记忆的社会建构本质》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记忆的心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整个心理学中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研究领域之一。这种研究进展的突破性不仅表现在具体的研究工作方面,如发现多种不同的记忆形态、提出很多新的理论术语和概念,而且还表现在关于记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之本质的理解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基本要义,就是从过去把记忆理解为过去经验的重现,向现在把记忆理解为社会建构之产物的过渡。本文从理论的层面对此过渡中日渐凸现的关于记忆的社会建构思潮做一系统的梳理,以期对记忆的社会建构本质获得更深入的把握,并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论文也希望,这种理论反思的结果,将有助于扩展关于记忆的科学研究的视野,共同推进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钱锦[6](2008)在《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想象膨胀研究范式是研究错误记忆的范式,研究者通过指导被试想象自己经历某件从未经历过或是未发生过的事请,提高被试认为这件发生过的确信程度,这就是想象膨胀效应,想象膨胀实际上是一种信心膨胀。想象膨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研究,在商业、法律、教育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研究表明,影响想象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差异、实验操作、想象对象等。但是,在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采用想象膨胀的经典研究范式,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想象膨胀效应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结果表明:合理化信息以及合理化、概要性相结合的双重信息在想象情景中可以引发显着的想象膨胀效应。实验二结果表明:1、非应激性事件与应激性事件相比,有更显着的想象膨胀效应。2、不同想象方式在引发的想象膨胀效应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非应激事件事件的想象膨胀特点存在年龄差异。4、想象具体过程的与想象情绪相比,可以产生更显着的想象膨胀效应。

夏瑞雪[7](2007)在《灵魂跨越时间旅行 ——记忆错觉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记忆错觉是人类记忆的重要现象之一,它是指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自1885年H.Ebbinghaus发表《论记忆》以来,人类真正开始了科学探讨自身记忆的历程。记忆心理学遵循着数量取向(quantity oriented)的研究范式,注重记忆过程的量化研究,用回忆率、再认率来评估正确记忆,而将记忆错误简单地认为是猜测或遗忘;1932年巴特莱特(Bartlett)的“幽灵之战”开始了记忆心理学准确取向(accuracy oriented)的研究范式,记忆被看做是过去经验的表征或重构。对记忆的评估不仅仅依据其输出信息的数量,还依据其是否与过去的经验相对吻合。因此,研究不仅关注记住了多少,记住了什么,而且关注记错了什么以及误记源何因素。随着记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记忆错觉逐渐成为近年来记忆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在记忆错觉的个体差异方面,人们虽然很早就设想过,是不是某种类型的人更容易出现记忆错觉,这对法庭审判、心理治疗、日常工作学习等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纵观国内外研究,这方面的相关实证研究却非常缺乏。本研究选择了被试年龄性别、想象力特征以及人格特征三个方面的变量,采用经典的DRM范式和想象膨胀范式,运用测验法和实验法,通过三个系列实验,考察了个体差异对记忆错觉的影响。得到下列结论:(1)年龄对被试的记忆错觉产生了显着影响。基于DRM范式的单词记忆错觉,老年被试的错误记忆率显着高于青年人。而日常事件的错误记忆发生率,老年人显着低于青年人;性别对记忆错觉不具有预测力。(2)想象力高低对由想象膨胀引发的错误记忆率并未产生显着性影响。被试主要是通过想象日常事件,导致了对未发生事件的熟悉感,发生了源检测障碍并引发了记忆错觉。(3)人格特质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加工方式进而影响被试的记忆错觉的。被试的16种人格特质中,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四种特质对错误记忆率有显着影响。侍强性的高分组被试更倾向于场独立型的认知加工,而低分组的被试更倾向于依存型的认知加工,低分组的错误再认率显着高于高分组;敢为性高分者倾向于认知冲动型加工,高分者的错误再认率明显高于低分者。(4)研究结果支持了激活-监测双加工理论模型。

段碧花[8](2005)在《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记忆错觉研究是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它对记忆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文对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概念界定、几种类型、理论模型等作一综述。

胡娟[9](2005)在《消费活动中品牌错觉产生和错觉类型的年龄特征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记忆错觉与消费者的年龄有关,老年组的错误率最高,青年组的错误率最低;(2)记 忆错觉类型与年龄有关,老年组在英文和色彩项目上错误率最高,少儿在英文和汉字项目上错误最高,而对形状和色彩相对要 敏感,青年组比较平均,是错误率最低的一组被试:(3)消费者记忆错觉的产生与消费者具体的消费实践有关,接触少的品牌产 生错觉的概率高,接触得比较多的品牌错觉率相对要低。

梁九清,刘爱伦[10](2004)在《记忆源检测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围绕记忆信息源检测这一二十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着重介绍了有较大影响的信源检测框架理论及其在源记忆错觉和神经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最后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二、记忆错觉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忆错觉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预警时刻对目击证人错误记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程序
二、结果与分析
    (一)正确再认
    (二)错误再认
    (三)信号检测指标的分析
三、讨 论
四、结 论

(2)记忆错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图式对文句记忆的影响
2 关联效应
3 干扰和误导信息效应
4 词语遮蔽效应
5 记忆中的错误联接
6 结语

(3)听觉编码条件下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概念界定
        1.2.1 记忆错觉
        1.2.2 关联效应
        1.2.3 DRM范式
        1.2.4 听觉编码
    1.3 研究综述
        1.3.1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特征
        1.3.2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影响因素研究
    1.4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
        2.4.1 学习阶段
        2.4.2 干扰阶段
        2.4.3 再认阶段
        2.4.4 登记结果
        2.4.5 结果统计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描述统计量分析
    3.2 t检验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听觉编码条件下的关联性记忆错觉
    4.2 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4.2.1 避免警告提示效应
        4.2.2 避免被试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分散
        4.2.3 避免被试在报告过程中互相影响
5 结论

(4)从错误记忆的角度透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 AD患者的关联性记忆错觉
2 AD患者的流畅性记忆错觉
3 AD患者的源记忆错误
4 总结与展望

(5)论记忆的社会建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记忆研究的历史线索与当代趋势
    2.1 记忆概述
        2.1.1 记忆的定义
        2.1.2 记忆活动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
    2.2 历史线索
        2.2.1 前科学心理学时期的记忆研究概述
        2.2.2 Ebbinghaus 与记忆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2.2.3 Ebbinghaus 之后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2.3 当代进展及发展趋势
        2.3.1 研究领域的扩展
        2.3.2 方法论的变革
        2.3.3 记忆研究的综合趋势
        2.3.4 记忆本质的新理解
第3章 记忆过程的建构
    3.1 编码过程的建构
    3.2 保持过程的建构
    3.3 提取过程的建构
第4章 记忆错觉的建构论阐释
    4.1 记忆错觉概述
    4.2 记忆错觉的类型
    4.3 记忆错觉的建构
第5章 记忆建构的社会性
    5.1 社会建构论作为当代心理学基本思潮的普遍兴起
    5.2 社会建构论的实质
    5.3 从社会建构论看记忆的社会性
第6章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6)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记忆错觉与错误记忆
        1.1.2 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
        1.1.3 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本研究的背景
        1.2.2 本研究的目的
        1.2.3 本研究的假设
        1.2.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一
        2.1.1 研究方法
        2.1.2 数据处理与结果
        2.1.3 分析与讨论
    2.2 实验二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处理与结果
        2.2.3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总的讨论
    3.1 想象膨胀效应的影响因素
        3.1.1 信息类型与想象
        3.1.2 事件性质与错误记忆
        3.1.3 情绪、具体过程与错误记忆
        3.1.4 年龄与想象膨胀
        3.1.5 影响想象膨胀的心理机制
    3.2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3.3 未来研究与展望
        3.3.1 对临床人群的错误记忆的研究
        3.3.2 对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
        3.3.3 在应用领域开展想象膨胀的研究
第四章 总的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7)灵魂跨越时间旅行 ——记忆错觉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记忆错觉及理论解释
        2.1.1 记忆错觉的概念解析
        2.1.2 记忆错觉的几种类型
        2.1.3 记忆错觉的理论模型
    2.2 记忆错觉的研究历程
        2.2.1 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
        2.2.2 记忆错觉的研究范式
        2.2.3 记忆错觉个体差异研究的现状
3 研究构思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4 实验部分
    4.1 基于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实验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方法
        4.1.3 实验结果
        4.1.4 分析与讨论
        4.1.5 结论
    4.2 基于想象膨胀引发记忆错觉的实验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预备实验
        4.2.3 方法
        4.2.4 实验结果
        4.2.5 分析与讨论
        4.2.6 结论
    4.3 基于不同人格特征的记忆错觉的实验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预备实验
        4.3.3 方法
        4.3.4 实验结果
        4.3.5 分析与讨论
        4.3.6 结论
5 总讨论
6 全文的总结
    6.1 全文的结论
    6.2 全文研究思路及结果总结
7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消费活动中品牌错觉产生和错觉类型的年龄特征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试验方法
    2.1 被试
    2.2 试验设计
    2.3 仪器和材料
    2.4 程序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10)记忆源检测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源检测框架理论
2 源检测记忆错觉的研究
    2.1 三种源检测错觉类型
    2.2 源检测错觉的发展研究
    2.3 如何降低源记忆错觉的研究
3 源检测的神经机制的研究
    3.1 前额叶
    3.2 颞叶和间脑
    3.3 前扣带皮层
4 源检测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1 理论意义
        4.1.1 源记忆与项目记忆
        4.1.2 源记忆与情景记忆
    4.2 现实意义

四、记忆错觉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预警时刻对目击证人错误记忆的影响研究[J]. 刘克忠.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 [2]记忆错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J]. 马莉,王玉静,陶晋. 包装工程, 2014(16)
  • [3]听觉编码条件下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研究[J]. 郭萌萌. 林区教学, 2012(05)
  • [4]从错误记忆的角度透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障碍[J]. 张凡,耿海燕. 科学通报, 2010(30)
  • [5]论记忆的社会建构本质[D]. 莫映桃. 吉林大学, 2009(09)
  • [6]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钱锦.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1)
  • [7]灵魂跨越时间旅行 ——记忆错觉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D]. 夏瑞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8)
  • [8]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综述[J]. 段碧花.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11)
  • [9]消费活动中品牌错觉产生和错觉类型的年龄特征的试验研究[J]. 胡娟. 心理科学, 2005(01)
  • [10]记忆源检测研究综述[J]. 梁九清,刘爱伦. 心理学探新, 2004(02)

标签:;  

记忆错觉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