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一、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辛中华[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祁连造山带东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多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带,如今表现为盆地的地貌特征,该区域正处于高原向外扩展的最前缘,是研究地壳增厚、物质流动等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地区。沿北西走向的马衔山断裂,可分为西南侧的临夏地块和东北侧的陇中地块。经历了多个期次的构造演化事件,包括祁连洋的闭合以及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并导致频发的地震事件。基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以及年代学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目标主要集中于北祁连褶皱带地区的演化过程以及构造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对于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的基底属性认识仍不清晰。论文研究祁连造山带东段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深部电性结构,对于理清两地块差别、推断该区域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利用两条北东方向剖面的长周期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共采集54个宽频测点和10个长周期测点,宽频点距约5 km,长周期点距20 km左右,过西秦岭地块、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三个构造单元。通过大地电磁数据的精细处理与分析,得到地下结构的维性特征和电性主轴方位角,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二维及三维反演,并获得两剖面60 km深度的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1)祁连造山带东段南侧临夏地块在电性上表现为层状特征,浅部低阻结构对应盆地沉积盖层,上地壳中高阻,中、下地壳为较连续的高导层,电阻率在10Ω·m左右;(2)祁连造山带东段北侧陇中地块浅层为3 km厚度的低阻沉积物,地壳尺度表现为完整的高阻结构;(3)两地块之间马衔山断裂表现为深大的电性梯度带,向下可延伸至下地壳甚至穿透莫霍面。基于电阻率模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论文揭示了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的基底属性及差别,并对研究区域可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探讨:(1)临夏地块地壳结构代表了日本式岛弧的结构特征,高导层为发生形变、存在裂隙并填充了含盐流体的地壳物质;(2)陇中地块的结构代表了马里亚纳式岛弧的结构特征,高阻且完整的地壳结构为形成于大洋环境的玄武岩的特征;(3)马衔山断裂代表了祁连洋闭合东部缝合线的位置,大洋俯冲过程中除了祁连地块一侧的日本式岛弧(今临夏地块),还于洋域内发生洋-洋俯冲,形成了马里亚纳式岛弧(今陇中地块),随后伴随着大洋闭合,发生两种形式岛弧的碰撞;(4)祁连洋闭合时强烈的挤压应力导致临夏地块下地壳发生形变,故新生代碰撞的远程应力在中、下地壳以塑性变形的方式被吸收,而刚性的上地壳有利于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李连海[2](2021)在《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西北部,全长约400km,北起四川甘孜东谷附近,经炉霍、道孚、康定向南延伸,消亡在石棉县公益海附近。总体呈NW-SE向、向NE凸出的弧形展布,和东侧的龙门山断裂带、南侧的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一起组成的巨大的“Y”字型断裂系统共同影响着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为明确断裂带深部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及深浅构造响应关系,本文以国家项目《巴颜喀拉地块北缘与东缘大型断裂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开展了两条测线共计194.5km的数据采集工作,经数据精细化处理分析,阻抗张量GB分解、相位张量分析,获得了研究区的构造维性特征及电性主轴方向,对不同反演模式及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正则化因子为10、TM模式下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结果揭示出研究区整体上具有良好的二维电性结构特征,其深部呈现复杂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得到成果如下:1、根据MT反演结果,显示上地壳呈现高阻异常、中下地壳以发育较大规模低阻异常为特征,基本呈横向分块、纵向分层展布。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上地壳均以发育中高阻体为主要特征,在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的中下地壳广泛发育规模较大的壳内高导体,而在丹巴构造带和康定构造带以高阻体发育为主;在断裂发育的地方普遍表现为低阻特征,表明高导体发育具有不均匀性,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2、对反演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剖面范围内断裂发育,表现为低阻异常或电性梯度带,且以倾角陡立的深大断裂为主,断裂延伸多终止于上地壳,断裂构造倾向以北东为主,少部分倾向南西,断裂倾角浅部较陡,往深部渐变缓,主要的深大断裂为各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对本区其它构造活动起主导作用;鲜水河构造带内发育的断裂呈似花状特征,鲜水河主干断裂为切割深度达莫霍面的超壳断裂;3、研究区上地壳高导体的产生可能和断裂走滑挤压过程中生热、岩石破碎造成孔隙变大并被含水(盐)流体所充填等因素有关;中下地壳规模较大的高导体可能是在含盐(水)流体参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所形成,高导体发育规模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遇到较刚性块体阻挡时,高导体向上或向下沿断裂分支流动,进而引起地壳增厚、地表隆升形变。

吴逸影[3](2021)在《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秦岭,由复杂地壳组成,作为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经历了长期、不同构造的演化,为各种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作为中央造山带的主要部分,秦岭西邻青藏高原向东延至大别山,北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扬子地块。探索其壳-幔变形特征、相互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对进一步约束秦岭造山带深部构造变形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SKS波分裂法和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的方法,对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反演,并推断壳-幔耦合型式。SKS波分裂法可以有效计算分析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变形对其构造演化及成因的作用。利用“叠加”分析分别求得最小切向(T)能量法和最小(较小)特征值法计算获取的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φ,δt)。Ps转换波应用接收函数集(JOF)能更有效地估算研究区水平地壳各向异性,进而分析地壳变形特征。该方法包括计算三个单体接收函数和一个联合接收函数,并对估计的各向异性进行可靠性分析。将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方法应用于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多个台站数据,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更精确地计算出地壳各向异性参数、Moho深度和Vp/Vs值结果。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覆盖了 41个地震台站,依据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绘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发现δt的大小不随造山带走势变化,而φ自西向东有南缘呈SW-NE,W-E,NW-SE变化,北缘呈NW-SE,W-E,SW-NE变化,显示出南缘略向北凸、北缘略向南凸的弧形展布,推断造山带两侧刚性较强的扬子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旋转对秦岭造山带南、北缘上地幔变形有约束作用。地壳各向异性在有断裂带的区域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下有较明显的分层,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裂缝及断裂带影响,中-下地壳与上地幔相互作用较多,因此秦岭造山带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地幔的耦合型式有区域性变化。联合Ps转换波接收函数与SKS波分裂的观测结果,对比发现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和上地幔都表现出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两种方法分别观测到秦岭造山带自西向东的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壳-幔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值Δφ变化反映了秦岭造山带下壳-幔耦合类型的变化:Δφ在秦岭造山带西-中部较小,说明壳-幔变形有较强的一致性,壳-幔垂直连贯变形对上地幔变形影响较大,属壳-幔强耦合型;Δφ在秦岭造山带东部较大,且偏离造山带走势发生弧形旋转,一致性较弱,说明秦岭造山带东部发生壳-幔解耦,软流圈物质流动是影响该区域上地幔变形的主控因素。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同时受到裂缝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上地幔变形也存在垂直连贯变形与地幔流动两种机制,因此推断秦岭造山带壳-幔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并不单一且存在自西向东的区域性转换。

杨鹏宇[4](2020)在《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连,是着名的活动带与稳定地块的过渡地带,其构造位置独特,构造变形及后期改造强烈,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地区。而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多种能源基地,研究其南缘构造演化与改造及秦岭造山带与其的盆山关系,可以为在该区域进行的多种矿产勘探提供有力支撑。大地电磁法被证明是有效利用被动源探测地壳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且不对地面造成破坏,对于城市林立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是相对友好的地球物理勘探方式之一。因此我们使用了“中央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项目”及“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 Probe)中在108°E~110°E,33°N~35°N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地下浅部以二维东西向构造为主,深部三维性明显。沿108°E和109.5°E选取两条剖面进行二维反演,得到电性模型表明,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和秦岭北侧断裂呈电性梯度带特征,并将区域中的三个构造单元分割。进一步使用区域内挑选的69个测点进行三维反演,并得到了可靠的三维电性模型。模型表明,研究区地壳整体表现为高低阻相间的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其边界与深大断裂的位置一致: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前部以高阻特征为主,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阻异常,其西南部低阻体一直延伸至上地幔;渭河盆地表层出现了低阻异常,其中下地壳亦存在大规模低阻层;秦岭造山带内部电性结构差异较大,北秦岭整体表现为巨厚高阻特征,而南秦岭下地壳出现低阻异常。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勘探结果和地球化学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南部中下地壳的低阻可能是含盐流体和局部熔融共存的体现,其成因可能与青藏高原的北东向挤压有关;渭河盆地浅部的低阻可能是第四纪沉积物的显示,可能印证了其长期接受沉积的地质历史,深部的低阻层可能是地幔物质上涌的体现;北秦岭的巨厚高阻则很可能是稳定的结晶基底,南秦岭下地壳的低阻层可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流体,讨论认为可能由于经历长期地质运动,使得秦岭造山带内部岩性和构造分布不均。

孙翔宇[5](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王金鹏[6](2020)在《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处于亚洲大陆的南端。因为它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演化历史,吸引了世界地球科学界的瞩目。青藏高原中、东部的交通和自然环境条件比西部略好,因此以往开展了较多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原西部虽是演化活动剧烈的地带,却研究甚少。本论文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青藏高原西南部(29°N-33°N、80°E-85°E)进行分析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International Deep Profiling of Tibei and The Himalayas(简称INDEPTH)国际合作计划和“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一项目(Sino Probe-01)的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相位张量、阻抗张量以及磁感应矢量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内主要以二维构造为主,构造走向大致为SE110°;研究区局部区域存在三维效应,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的三维性较为强烈。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构造走向角,构建了2条二维MT剖面,使用Win Glink软件进行了二维反演;考虑到三维影响的存在,对全区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并对所得到的电性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研究区域电性结构模型表明,青藏高原西南缘电性结构表现为纵向分层的特点,大体上具备高阻-低阻-高阻的分层特征,浅部电性结构以高阻为主要特征,分析认为是浅部大量的花岗岩的电性反映。中下地壳有明显的低阻特征,呈零星状分布,认为是部分熔融和含盐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深部高阻层,通过分析讨论后,认为是印度岩石圈在电性上的反映。对深部高阻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东西向高阻体形态在深部的不一致性,推测为印度板块俯冲的前缘位置。高阻体东西向分布不均匀,其形态的差异性反映印度板块俯冲前缘的东西向差异。从电阻率模型看,研究区中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高阻体向北缓倾,反映印度板块的俯冲角度较小,俯冲距离较大,向北穿过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进入到冈底斯-拉萨块体下方。而西南缘的西部和东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高阻体向北陡倾,反映印度板块的俯冲角度较大,俯冲距离较小,81°E和84°E南北向深度切片显示,高阻体位置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这种俯冲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了印度板块的撕裂。

王桥[7](2020)在《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川滇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和生长变形过程的重要窗口。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支为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支为金河-箐河断裂以及程海断裂)斜切川滇地块,前人研究认为该构造带对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屏蔽和吸收作用,但其深部驱动机制及动力学过程并不清楚,同时研究区一带地震频发,其孕震背景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围绕“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孕震背景”等科学问题,主要完成了二条宽频大地电磁(MT)剖面和一条宽频+长周期大地电磁(MT+LMT)剖面观测,进行了大地电磁三维壳幔电性结构建模;利用地震和重磁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并配合开展了地表变形数据的联合分析;辅以完成了三个地质构造控制点以及一个遥感解译点的调查研究等工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和动力学解释模型。首先,通过大地电磁资料的精细处理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深部结构定性的认识并明确了数据的反演方案;通过开展精细化的二维三维反演,建立了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对各剖面电性结构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进一步划分了浅表的地层构造单元,推测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部延展情况;同时,结合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探讨了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的成因机制及构造作用;其次,针对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特点以及深浅动力学关系的分析需要,开展了地表地质调查研究,基本厘清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变形样式,认为川滇地块中部不均衡的地壳运动,不仅体现在地表构造性质的分段性差异,而且也体现在深部电性结构上的分块性差异,这似乎表明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某种耦合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活动时限及运动学特征,论述了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分三个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通过对历史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构造特点及区域运动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的孕震背景特征。总体上,本文主要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川滇地块中部的壳幔电性结构具有分块性特征。木里-攀枝花(南北向)、永胜-冕宁(东西向)一带深部呈现高阻结构(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体)并发育少量的高导层,该高阻结构外围发育大套的高导层。这些高导层存在显着的各向异性,不仅在分布的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电阻率值也存在一定差别,其对于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重要作用。(2)川滇地块中部存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呈现”三高(高电阻率、高速度、高密度)”地球物理特征,该“三高”异常可能具有同源性,推测是二叠纪晚期古地幔柱构造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岩石力学性质,可能是稳定且不易变形的刚性地质体,其构成了对晚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被动阻挡的深部动力学背景。(3)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具有分段性特征。构造带北东段: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与金河-箐河断裂为现今弱活动或不活动断裂,构造性质以逆冲为主要特征,金河-箐河断裂的规模和变形程度显着大于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带南西段: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为左旋走滑断裂兼具一定的逆冲分量,程海断裂为正断左旋走滑断裂。(4)晚新生代以来,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分三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调节作用:中-中新世,在壳(内)幔高导层作用下,青藏高原的地壳介质往东向扩展,受到了古地幔柱成因的刚性壳幔高阻地质体阻挡,导致了上地壳介质的抬升,复合形成了以逆冲为主要性质的小金河-箐河构造带,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协调了高原的东向扩展;中新世中晚期,鲜水河断裂割裂了青藏高原东缘,开始了左旋走滑运动,随着高原东缘持续的东南向扩展,进一步加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逆冲作用,导致了构造带北东段的就位,进一步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上新世,随着多期次的构造“改造”作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可能已经被割裂了,呈现出不如早期那样强的刚性了,特别是西北部;小江断裂开始左行滑移,鲜水河断裂的滑移分量更多的分配给小江断裂等一系列的南北向断裂系来协调川滇地块东部的构造变形,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及金河-箐河断裂停止了大规模的变形,可能不再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参与协调作用;与此同时,红河断裂开始了右行滑移,受尾部拉张效应的影响,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及程海断裂开始了左行滑移运动,继续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5)川滇地块中部孕震背景。全新世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构造背景,多个断裂复合的“拐角”地带是大地震频发的背景之一。高电阻率-低电阻率陡变带是研究区地震发生的最佳电性结构组合。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是川滇地块中部大地震发生的基本动力学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金河-箐河构造西南段可能会有大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险。

师钦俊[8](2020)在《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块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由西北部的扬子地块、东南部的华夏地块以及两者之间的接触边界-江南造山带构成。为了从大地电磁测深的角度划分江南造山带的北中段边界以及探究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华南地块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钦杭结合带及邻区大地电磁阵列观测与地壳电性结构调查2016、2017年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二项目第二课题(编号:Sino Probe-02-04)采集的宽频大地电磁测深点以及从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油气室收集的宽频大地电磁测深点共计877个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这套数据包含了扬子地块东北部、江南造山带北中段以及华夏地块的大部分区域。电性主轴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华夏地块的电性主轴的大致范围为北东30°-45°,江南造山带中段局部地区电主轴方向混乱,没有规律可循,说明该区域深部的电性结构较为复杂,有很强的三维特征。研究区相位张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浅层具有良好的一维性。而在深层,研究区除东部表现出不太明显的二维性之外,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均表现出明显的三维性。利用反演程序对研究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反演结果表明,扬子地块东部整体呈现高导特征,华夏地块整体呈现高阻特征,江南造山带的东边界显示为明显的低阻特征,与东侧高阻的华夏岩石圈之间形成明显的电阻率梯度带,指示江南造山带东边界的深部位置;而江南造山带的西边界则与之相反,表现为高阻的江南造山带与相对低阻的扬子地块之间的分界线。换而言之,江南造山带的西侧表现为非常高的高阻,可能指示基底未受后期改造;而其东侧表现为相对低阻,可能是由于其东侧受到了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后期改造。研究发现华夏地块电性特征为高阻的岩石圈被岩浆侵入和破坏,下地壳至上地幔附近出现了沿着屯溪-鹰潭-安远和上虞-大浦-政和断裂北东向展布的条带状低阻和高阻相间异常,这样的条带状异常指示了俯冲的太平洋在重力拖曳作用下发生了后撤,使得华夏出现拉张环境,深部物质沿华夏地块内的北东向断裂上涌,形成和断裂位置相对应的低阻条带。研究区北侧存在明显的东西向电阻率梯度带,可能与华南、华北之间的碰撞挤压有关,研究区南侧也出现大范围低阻,可能与印支地块的碰撞挤压有关。

胡敏章,金涛勇,郝洪涛,李忠亚,王嘉沛,张勇[9](2020)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基于EIGEN6C4布格重力异常和SIO V15.1地形数据,计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0~100km,四川盆地和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最大,达50~100km;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大部、滇西等地区岩石圈强度弱,有效弹性厚度一般小于15km;羌塘块体东部的玉树—德格附近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于40km;滇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10~30km,大于云南北部地区.研究区域有效弹性厚度分布特征与岩石圈结构关系密切.四川盆地、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内部结构稳定,因而岩石圈强度大.川滇菱形块体等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小的地区与壳内低速、低阻/高导层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推测壳内岩石的部分熔融软化可能是造成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强度较弱的重要原因.羌塘块体东部的局部高力学强度岩石圈则可能是高原形成过程中的残留克拉通.根据本文计算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特征,结合地震学、大地电磁等研究成果,认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缘挤出后受四川盆地等阻挡,造成下地壳软弱物质在理塘—稻城—丽江一带堆积,少部分物质可能穿过鲜水河断裂带的康定—道孚地区向北运动,但大部分物质向南运动,在受到滇南块体阻挡后一支流向西南的腾冲方向,另一支流向东南的攀枝花—东川方向.

李宝春,张乐天,叶高峰,金胜,魏文博,谢成良,陈显荣[10](2020)在《基于电性结构模型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深部物质结构对于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扩张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将青藏高原东缘实测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反演所得的岩石圈电性结构模型与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测得的上地幔矿物和熔融体导电性定量关系相结合,通过Hashin-Shtrikman(HS)边界条件建立上地幔电导率与温度、熔融百分比等参数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及熔融百分比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所探测到的上地幔低阻体可以解释为由高温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熔融区域.其中,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高导体对应的温度介于1300~1500℃之间,熔融百分比可高达10%,支持前人将松潘—甘孜地块内部的低阻体解释为局部熔融的观点.龙门山断裂带以东、四川盆地西缘的上地幔高导体温度介于1200~1400℃之间,熔融百分比介于1%~5%左右,表明扬子克拉通的西缘可能正在经历一定程度的活化作用.龙门山断裂带下方的上地幔高阻体温度介于1100℃附近,基本没有发生局部熔融,具有较冷的刚性块体特征,与该区域频发的地震活动相吻合.四川盆地东部的扬子上地幔温度介于800~900℃之间,没有发生局部熔融,符合古老稳定的克拉通块体的基本特征.

二、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1.2.2 祁连洋闭合认识
    1.3 存在问题
    1.4 创新点
    1.5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3 研究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异常
        2.3.2 磁异常
        2.3.3 电性结构
        2.3.4 速度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
    3.1 方法概述
    3.2 工作原理
    3.3 数据处理
        3.3.1 时频转换
        3.3.2 维性分析与电性主轴计算
    3.4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3.4.1 反演理论
        3.4.2 反演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祁连造山带东段数据采集、处理与反演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4.2 大地电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2.1 视电阻率相位曲线
        4.2.2 维性分析
        4.2.3 电性主轴分析
        4.2.4 穿透深度计算
        4.2.5 静态位移校正
    4.3 二维反演
    4.4 三维反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祁连造山带东段电性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意义
    5.1 电阻率结构模型
        5.1.1 二维电性结构
        5.1.2 三维电性结构
        5.1.3 异常敏感度测试
    5.2 临夏地块结构特征及控震作用
    5.3 地块属性及祁连洋闭合东段缝合线位置
    5.4 祁连造山带东段演化动力学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大地电磁测深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
    2.2 鲜水河断裂带地球物理特征
        2.2.1 地震研究
        2.2.2 重磁研究
        2.2.3 大地电磁研究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础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综述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理论
第四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
    4.1 野外数据采集
        4.1.1 测点布设
        4.1.2 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4.2.1 数据处理
        4.2.2 数据质量评价
    4.3 数据分析
        4.3.1 阻抗张量分解
        4.3.2 相位张量分解
第五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与综合解释分析
    5.1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综述
        5.1.1 二维反演网格剖分
        5.1.2 二维反演正则化因子Tau的选取
        5.1.3 二维反演模式的选取
    5.2 研究区Line1、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分析与解释
        5.2.1 Line1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5.2.2 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5.3 二维反演结果综合解释与分析
        5.3.1 Line1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5.3.2 Line2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的地质认识
    6.1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讨论
    6.2 高导异常块体成因探讨
    6.3 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论文的主要结论
    7.3 不足之处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研究
        1.2.2 重磁资料分析
        1.2.3 大地电磁测深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SKS波分裂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SKS波分裂原理
    2.2 SKS波分裂的识别与计算
第三章 SKS波分裂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及各向异性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地震台站的方位校正
    3.3 结果验证
    3.4 综合分析
第四章 接收函数原理与计算方法
    4.1 接收函数原理
    4.2 计算方法
第五章 接收函数研究秦岭造山带地壳各向异性
    5.1 数据来源
    5.2 数据处理
        5.2.1 Ps转换波方位角变换特征
        5.2.2 单个接收函数横波分裂及其影响因素
        5.2.3 接收函数集(JOF)横波分裂算法
    5.3 结果验证
        5.3.1 信噪比测试
        5.3.2 谐波分析
        5.3.3 Moho面倾斜
    5.4 综合分析
第六章 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
    6.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6.2 壳幔变形及耦合型式
        6.2.1 地壳变形特征
        6.2.2 上地幔变形特征
        6.2.3 壳幔耦合型式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区地质概况
        1.2.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1.2.2 渭河盆地构造演化
        1.2.3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1.3 地球物理场研究现状
        1.3.1 区域重力场和地磁场研究
        1.3.2 人工源地震研究
        1.3.3 电性结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2.1 概述
    2.2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础
        2.2.1 Maxwell方程组
        2.2.2 波阻抗与视电阻率
        2.2.3 趋肤深度
3 研究区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3.1 野外数据采集
        3.1.1 采集仪器设备
        3.1.2 测站布设及测点部署
    3.2 数据处理
        3.2.1 频谱分析
        3.2.2 阻抗张量估计
        3.2.3 远参考处理技术
    3.3 数据分析
        3.3.1 相位张量分析
        3.3.2 阻抗张量分解
        3.3.3 磁感应矢量分析
4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
    4.1 二维反演
        4.1.1 测线选取
        4.1.2 网格剖分
        4.1.3 反演模式选择及参数选择
        4.1.4 二维反演结果评价
    4.2 三维反演
5 研究区电性结构分析及地质解释
    5.1 研究区电性结构模型对比分析
    5.2 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5.3 研究区三维电性结构特征
    5.4 电性结构地质解释
        5.4.1 鄂尔多斯地块南部低阻体成因
        5.4.2 渭河盆地岩石圈减薄
        5.4.3 秦岭造山带壳幔结构差异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完成工作
    6.2 主要结论
    6.3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1.2.3 大地测量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2.1.1 基本方程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2.2.1 相位张量分解
        2.2.2 磁感应矢量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3.1.1 主要断裂分布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1.2 数据分析
        4.1.3 三维反演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三维反演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2 论文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2.1 地质、构造及演化的研究现状
    2.2 区内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概况
        2.2.1 壳内地震波速度结构研究
        2.2.2 区域重磁场研究
        2.2.3 深部导电性结构研究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3.1 大地电磁测深简介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基础
        3.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3.2.2 边界条件
        3.2.3 趋肤深度
    3.3 一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3.4 二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3.5 三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第四章 研究区数据质量分析及处理、反演
    4.1 野外数据采集
        4.1.1 采集仪器设备
        4.1.2 测点与测站布置
    4.2 研究区数据质量分析
        4.2.1 频谱分析
        4.2.2 选参考处理
        4.2.3 阻抗张量估计
        4.2.4 功率谱挑选
    4.3 研究区数据处理
        4.3.1 相位张量处理
        4.3.2 阻抗张量处理
        4.3.3 磁感应矢量处理
    4.4 二维反演
        4.4.1 反演数据极化模式选择及参数设置
        4.4.2 反演结果评价
    4.5 三维反演
    4.6 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
第五章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分析及地质解释
    5.1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2 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深部动力学意义
        5.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与冈底斯-拉萨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5.3 印度板片在青藏高原西南缘东西向运动差异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成果
    6.2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
        1.2.2 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1.2.3 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2.1 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2.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与处理
        2.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2 宽频与长周期数据拼接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2.3.1 典型测点测深曲线分析
        2.3.2 维性分析
        2.3.3 电性主轴方位分析
    2.4 二三维反演
        2.4.1 反演方法简介
        2.4.2 三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2.4.3 二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2.4.4 二三维结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3.1 L1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1.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1.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2 L2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2.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2.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3 L3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3.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3.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东段浅表构造变形特征
    4.1 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特征
        4.1.1 木里构造控制点
        4.1.2 母猪达遥感解译点
    4.2 金河-箐河断裂构造特征
        4.2.1 箐河乡构造控制点
        4.2.2 金河乡构造控制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及孕震环境探讨
    5.1 川滇地块中部的深部构造背景
        5.1.1 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及其成因机制
        5.1.2 壳(内)幔高导体及其构造作用
    5.2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浅表构造属性
        5.2.1 构造带北东段浅表变形样式
        5.2.2 构造带南西段浅表变形样式
        5.2.3 构造带活动时限
    5.3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
    5.4 川滇地块中部孕震环境探讨
        5.4.1 历史地震震源电性结构特征
        5.4.2 地震深部孕震环境探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区地质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概述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2.3 趋肤效应
    2.4 大地电磁场场源
    2.5 阻抗张量及视电阻率
    2.6 地下介质电性主轴方向与维性分析
3 MT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1 MT数据采集
    3.2 MT数据处理
        3.2.1 单点数据处理
        3.2.2 远参考道处理技术
    3.3 MT数据分析
        3.3.1 相位张量分析
        3.3.2 电性主轴分析
4 MT数据反演
    4.1 反演方法介绍
    4.2 三维反演
5 电性模型讨论
6 构造涵义讨论
    6.1 扬子与华夏的接触关系
    6.2 江南造山带西部高导体推测
    6.3 太平洋板块俯冲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完成工作
    7.2 主要成果
    7.3 论文不足及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计算的有限差分法
    1.1 计算原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1.2 模拟计算分析
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2 计算结果
3 讨论
    3.1 与已有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计算结果的比较
    3.2 Te与岩石圈结构
    3.3 Te与下地壳流
4 结论

(10)基于电性结构模型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上地幔矿物组分模型
    1.2 上地幔矿物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1.3 混合模型的选取
    1.4 上地幔固态混合体系的计算
    1.5 上地幔固态-熔融态混合体系的计算
2 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
3 结论

四、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D]. 辛中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2]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D]. 李连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D]. 吴逸影. 西北大学, 2021(10)
  • [4]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研究[D]. 杨鹏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6]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 王金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D]. 王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研究[D]. 师钦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J]. 胡敏章,金涛勇,郝洪涛,李忠亚,王嘉沛,张勇.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3)
  • [10]基于电性结构模型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研究[J]. 李宝春,张乐天,叶高峰,金胜,魏文博,谢成良,陈显荣.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