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国际学生政策将保持不变

英国的国际学生政策将保持不变

一、英国的留学生政策将一如既往 采访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论文文献综述)

徐风[1](2021)在《忘记我》文中研究表明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二○○二年深秋。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布鲁塞尔时间上午十点。电话铃如期响起,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而温润的声音,是一口不走样的江南宜兴话:"您好!我是钱秀玲。""钱奶奶您好,我是家乡电视台的,前些天托您的亲属与您联系,想请您通过电话,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父老乡亲……""是的,钱奶奶,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就是想念您,想听听您的声音。"

贾一村[2](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刘江永[3](2019)在《日本皇室与中日关系》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即位,日本进入令和时代。在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无论从正面还是负面看,日本皇室的作用都不容忽视。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梳理日本天皇制的历史变迁与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重点回顾1992年明仁天皇访华的历程,论述德仁天皇及日本皇室成员同中国的接触、交往及对中国的态度,特别是对隋唐以来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和概述,有助于把握日本皇室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给日本令和时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张柠[4](2018)在《三城记》文中指出卷一沙龙一2006年年初,我们的主人公顾明笛,从上海东山公园管理处辞职,把人事档案放到市第二人才交流中心,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一年他26周岁。也正是这一年,顾明笛突然决定离开上海,要出去闯荡一番。顾明笛祖籍江苏句容,祖父辈开始定居上海。母系姓竺,祖籍浙江上虞,外祖父竺燕生年轻时就到了上海,推销绍兴绸缎,生意正要发达起来的时候,上海就解放了。因为还没有发大

白哲[5](2018)在《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研究》文中认为参赞,在中国古代有两种释义。其一,为地方官,清末东三省总督之下及驻藏办事大臣之下均置参赞;其二,为外交官,清末始置,为使馆中仅次于出使大臣的高级外交人员,佐大臣办理外交事务。出使大臣兼使数国的,则设立分馆,以参赞代办使事。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使馆与公使馆均置参赞,掌办机要和调查报告。大使或公使因故不能视事时,通常由参赞代理其职务,充任临时代办。(1)本文论及晚清驻外参赞群体,其参赞定义取其二。而本文研究对象为晚清中国参赞群体,所研究时间范围从驻外大臣派驻至外务部成立之前,即1875-1901年。时段划分的原因在于晚清自庚子事变后,列强强令清政府另设外务部,基于内外变化,晚清政府遂对外交制度开始进行变革,而外务部成立后的参赞制度设计与此前则有所差异。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的共性特征因外务部改革而有所区别,因此为区别探究晚清驻外参赞的群体特征,特将研究时间范围进行了界定。而本文尝试以1875-1901年的驻外参赞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清代官员人物传记史料以及奏疏文稿等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文献解读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勾勒这一群体的概貌。本文内容主要涉及参赞的国别分布、科贯出身以及后续出路和作用影响等情况,下面就各章进行简要概述。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清前期的中外交往和晚清驻外使节制度。其下主要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介绍清前期的中外交往,内容涉及交往形式和清前期的对外交往机构;第二节介绍晚清驻外使节制度的形成,即追溯晚清时期从总理衙门的设置到驻外公使的派遣这一主要发展背景与过程。第二章:晚清驻外参赞的选派及国别分布。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为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的选派及其群体的形成,首先宏观梳理出1875年至1901年间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的概貌,如招募方式、驻在国家、籍贯来源和出身结构等方面内容;第二节为探讨晚清驻外参赞的国别分布状况,包括英、俄、德、日、美五个主要国家,并分别概括参赞在不同的国别有其具体的职责区分。第三章:晚清驻外参赞的科贯和后续出路。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论及参赞的籍贯分布特征和原因,多分布于东南的闽粤和沿海的苏皖浙地区,这与东南和沿海地区的区域优势和人才地理优势息息相关,同时旗籍出身者因清朝的统治属性也占相当比例;第二节探讨晚清驻外参赞的出身结构,其出身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于大多数参赞均为异途出身者,且其头衔多为捐纳所得,同时也有部分学堂学生出身者,这与晚清官场壅滞和学堂的兴起有关,而且驻外差使即可获得保奖,更是吸引多数异途者愿意远赴海外;第三节涉及晚清驻外参赞的后续出路包括回国继续任京官或担任地方官、进入高官幕府担任幕僚以及留任外交界继续从事外交事务活动。第四章:晚清驻外参赞的作用和影响。本章内容包括两节,第一节探讨参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出色地完成了参赞本职工作并为驻外使馆的正常运行做出了贡献;其二,有效协助公使的对外交涉事务,保证了晚清公使外交的顺利开展。第二节探讨晚清驻外参赞的具体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不足之处,一则对后世中国对外工作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则其具体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于不利于晚清外交官的职业化发展,同时参赞制度的职责不清以及选派无标准,导致参赞整体素质偏低且工作成效无保障。

李德俊[6](2017)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中国的应对之策》文中指出美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历史悠久,自美国建国开始,无论是在冷战之前,还是在整个冷战期间,文化外交一直是美国政府整体外交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伴随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和一国外交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美国开始把文化外交视为其在冷战后巩固和扩大全球霸权地位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不断加大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外交力度。具体到对华文化外交而言,美国在冷战后不断加强对华文化外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冷战后美国学界所涌现的各种新理论,也有美国对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世界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发展状况的现实判断。总体来讲,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既着眼于目前美国在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利益,又立足于未来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需要,其外交本质在于通过价值观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等方式在华谋求霸权地位,使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对外政策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诉求。从实施效果看,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持续推进,虽然对中美两国本身、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明显的霸权主义特征以及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也给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对此,在看待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实施效果时,应秉持辩证的态度,既要坚决抵制美国对华文化外交中的霸权行为,扞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与安全,又要主动吸收美国对华文化外交中的积极因子,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用。为了更好地应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我们除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美国文化霸权外,还需要注重发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扞卫国家文化主权、扩大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既要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又要不断增强中国的对外文化交往能力。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效地抵制美国的文化入侵,不断扩大在中美文化交往中的发言权。

常依煊[7](2017)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孔子学院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以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孔子学院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作为研究出发点,以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品牌传播优势作为研究背景,以全球孔子学院的“大本营”和“大管家”——孔子学院总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孔子学院”作为主要案例研究对象,同时对比借鉴世界四大知名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官方微信的品牌传播优质策略,进而运用品牌传播相关理论工具探讨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孔子学院品牌传播策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对孔子学院的内涵式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一、品牌识别传播策略。一是品牌理念识别的全球标准化传播策略,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介绍”和“首次问候”中加入能够体现孔子学院品牌理念的品牌口号“学习汉语,体验文化,读懂中国”;二是品牌视觉识别的全球本土化传播策略,海外孔子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头像设计应坚持全球标准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二、品牌定位传播策略。一是微信公众平台底部菜单的一级菜单应该包括孔院简介、汉语学习、中华文化三大内容,并及时更新菜单内容,形成流动性的自定义菜单设置;二是推文栏目的设置包括“孔院新闻”、“汉语学习/教学”、“中华文化”、“人物感言”等,其中“孔院新闻”和“人物感言”栏目可以依靠“用户生成内容”;三是开通垂直细分公众号,向受众提供更精准的推送服务。三、品牌叙事传播策略。一是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人物故事类“原创”栏目,通过“英雄之旅”叙事框架,让受众感受到孔子学院的品牌理念和品牌价值;二是采用多样化的叙事形式,更多地选择“图文”与视频、音频的组合形式。四、品牌互动传播策略。主要包括品牌所有者与目标受众互动、品牌家族内部互动和同类品牌互动三个方面。五、本土化品牌传播策略。一是保证推文呈现的时效性,二是采用双语式的推文形式,三是推文内容与孔子学院所在地的文化、名人、热点相结合。

刘雯[8](2015)在《1949年以来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外交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非政府组织,向他国政府和人民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具有非强制性、内外的互动性、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意识形态属性等四大特征。它可分为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政府授权由社会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以及政府参与的文化交流三种形式。文化外交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得非洲国家成为中国争取友好合作的对象之一。在文化外交服务政治、文化外交应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等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以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契机开始了对非文化外交。此后,中国通过高层外访、教育合作、艺术团访演、文化展览、电影输出、主持或参加国际多边活动等方式加强同非洲国家的文化互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对非文化外交戛然而止,直至70年代初才逐渐恢复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主要任务在于推动中非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促进中非经贸合作。这一阶段,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化。进入21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需要以及政府对文化的重视使得中国对非文化外交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相关机制趋于成熟,并且确立了由文化部主管并协调各部委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管理体制。新时期中非的人文往来密切,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媒体合作初具规模。总的来说,建国后的中国对非文化外交呈现出了始终以和平为目标、注重双方互动、意识形态不断弱化、从政府主导到官民协作的特点。它为加强中非政治互信、推动中非经贸往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文化软实力以及促进非洲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进一步推动对非文化外交的发展中国具有文化资源丰富、硬实力基础坚实、中非关系牢固等三大优势,同时也面临中非文化差异较大、管理机制分散、资金不足、文化传播手段相对单一等四个方面的挑战。中国应采取加强教育文化合作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推动文化外交管理体制的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重视公共媒体与文化外交的结合、充分发挥在非华人华侨的桥梁作用等措施应对之。

杨腾飞[9](2014)在《国外在华“微传播”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以来,社交网站蓬勃发展,微博由此应运而生。2009年8月推出的新浪微博很快占领了中国微博网站的制高点,国外政府机构、政要、媒体和国际组织纷纷进驻新浪微博,向中国网民传递信息和价值观,构成国外在华“微传播”的主体。本文以国外主要政府机构、政要、媒体及国际组织入驻新浪微博概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探析这些机构和个人在华“微传播”现象,总结其“微传播”的特征和经验。研究发现,国外政府机构和人员善于利用微博等自媒体社交工具进行“微传播”,以亲切自然的话语风格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借助经济、文化、生活等多领域话题,展开全方位的信息传播与价值输出,对中国网民、中国社会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影响。微博成为其进行公共外交的重要工具。对此,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并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理念的我国,一方面要关注、警惕,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借鉴。

陈弢[10](2014)在《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研究(1960-197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曾经是东欧国家中经济最发达,地缘政治地位最特殊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的小国。自建国以来,民主德国的外交政策深受苏联的影响,但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却凭借其自身的弱实力,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上影响了苏联的外交政策,并实现了自身的外交目标。六十年代初期,中苏分裂在社会主义阵营扩散开来后,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国,北越和北朝鲜是三个与苏联及民主德国在内的苏东阵营陷入意识形态争论的国家,同时却又在一系列问题上与民主德国有着共同点。此外,民主德国与中越朝的关系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民族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问题的矛盾。从1960年到1977年,民主德国对中越朝三国的政策逐渐从中国中心脱离,形成了越南中心。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的发展中,苏联起到了一种牵引的作用,并为民主德国的外交活动提供了大的背景平台,但却不能阻挡和掩盖民主德国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民主德国对中越朝三国的政策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一、民主德国与其交往中能否获得政治经济外交,尤其是德国问题上的好处。二、统社党能否通过发展关系来动员及整合国内民众,增强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对国内社会的控制。三、该国与苏联的关系至少不能陷入完全对抗的状态。本文将在民主德国外交部档案,统社党档案,民主德国秘密警察(斯塔西)档案,中国外交部和地方档案,越共中央档案,以及其他前苏东阵营国家已解密的档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当事人的回忆录,年谱以及报刊等材料,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探讨了民主德国外交政策的组织机构,苏联因素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其外交的影响,并讨论了五十年代民主德国与中越朝的关系。指出了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民主德国可以凭借自身的弱实力,反过来影响超级大国苏联的德国政策,扮演“尾巴摇狗”角色,实现自身的外交目的和国家利益。社会主义阵营是民主德国追求国际承认的重要基石。五十年代期间在处理与中越朝三国关系之时,民主德国外交政策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国中心”。第二章主要分析了1960年到1966年,民主德国与中越朝三国尽管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有争论,但彼此都还保持着国家关系上的合作。北越和朝鲜尽管在意识形态争论上尾随中国,但并未放弃同民主德国发展关系。尽管中越朝对德国问题的意见和民主德国不完全一致,但从德国问题上出发寻找对话和进一步合作的机会,成为了民主德国在国家关系上与这三国接近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尽管与中国逐渐从合作走向斗争,但民主德国仍借助中国的支持成功制衡了苏联与联邦德国的接近。同时,在遏制中国在越影响和越战升级的情况下,民主德国开始更加介入越南战争,越南事务逐渐成为民主德国在这个区域的关注重点。总的说来,这段时期,民主德国在该地区的外交政策开始了脱离中国中心的过程。第三章分析研究了1966至1970年初将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的危与机。这段时期,民主德国与中越朝三国的关系发展中,“危”与“机”并存。在中国,随着“文革”的开始及中国外交的极左化,与民主德国的党际和国家关系近乎完全破裂。中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成为了民主德国的主要敌人之一,与中国的交往在这几年内近乎中断。与此同时,“文革”背景下中国与北越和朝鲜在党际和国家关系上的恶化,却为民主德国开展与这两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六十年代末期,北越与北朝鲜逐渐停止了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民主德国的公开争论,且都强调了发展双方关系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德国加大了对越朝两国的经济援助,并通过一系列互访和在重大问题上交流意见大大加深了双方的政治关系。第四章论述了1970年以来,整个亚太及国际冷战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背景下,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民主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在七十年代初期曾有过短暂的缓和。但伴随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联美抗苏,以及德国问题自身的变化,中国放弃了在德国问题上始终支持民主德国的态度,不但同联邦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反对民主德国的两个德国和两个民族政策。因此,事实上是认同了联邦德国不在国际法上承认民主德国的做法。在处理与北越及北朝鲜的关系时,与苏联一致,民主德国的分析报告也越来越强调这两个国家强大的“民族主义”趋势会对其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造成消极影响。但在实际的行动中,民主德国外交政策却展现出了更灵活的态度。尤其是民主德国与北越及统一后的越南关系发展程度远超其与中朝的关系。越南统一后,双方在1977年签署了《友好互助协定》,协定中不再提及统一德国的口号,事实上承认了民主德国的两个德国政策,消除了双方在统一问题上的矛盾。越南作为民主德国对这一地区政策中心的地位终于形成。

二、英国的留学生政策将一如既往 采访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的留学生政策将一如既往 采访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论文提纲范文)

(1)忘记我(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
一、杰罗姆想听听奶奶老家的故事
二、一座古桥的宿命
三、钱家祠堂的乌托邦
四、黄浦江,唯君懂我心事
五、失忆的莫瑞斯,幸好还有巴斯塔护士
六、鲁汶大学,钱秀玲在一间教室里等我
七、快,叫辆马车
八、梦里关山
九、留他一条命,便是天大造化
十、乱云飞渡,何堪从容
十一、上帝派来的使者
十二、人质大街:莫瑞斯把回忆的棒子交给了雷蒙
十三、那条路
十四、天堂的门是窄的
十五、人生就是,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
十六、寻找挂过张大千山水画的那面墙
十七、海水岂可斗量
十八、尘归尘,土归土
十九、无法补偿的亏欠
二十、我奶奶是英雄吗?
尾声杰罗姆踏上了奶奶的土地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日本皇室与中日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天皇制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一)中日正式交往与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期
    (二)日本古代天皇制国家的兴盛与中日友好交流的繁荣期
    (三)日本古代天皇制国家的衰落与中日官方交往的疏离期
    (四)镰仓幕府掌权与中日对立期
    (五)皇室衰落的战乱时代与中日从海禁到勘合贸易期
    (六)德川幕府统治与中日从交恶到恢复交往期
    (七)日本近代天皇制与军国主义统治下的中日战乱期
    (八)二战后日本象征天皇制与中日和平期
二、从邓小平与裕仁天皇的握手到明仁天皇访华
    (一)裕仁天皇对侵略战争的反省与邓小平的胸襟
    (二)明仁天皇访问中国来之不易
    (三)明仁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与美智子同中国同学的友谊
    (四)开创中日关系史新篇章的明仁天皇访华
    (五)明仁天皇访华后对中国更为亲近,经常接待来访的中国领导人
    (六)明仁天皇夫妇退位前渴望日本同中国、韩国关系的改善
    (七)明仁天皇访华后中日关系缘何出现反复
三、德仁天皇对中国充满善意与好感
    (一)德仁天皇爱好广泛并具有国际视野
    (二)德仁天皇与皇后雅子
    (三)音乐、古代文化使德仁与中国结缘
    (四)德仁天皇继承了明仁上皇在遵守宪法和反省历史问题上的认识
    (五)德仁天皇夫妇在方便时访华将为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注入活力
四、日本皇族中其他成员同中国的友好交往
    (一)德仁的胞弟文仁亲王曾访问中国
    (二)明仁天皇的胞弟常陆宫正仁夫妇对华颇为友好
    (三)真诚反省战争历史的三笠宫崇仁亲王
    (四)令和时代日本皇室成员将远离靖国神社
五、结论、启迪与展望
    (一)历史的规律值得注意
    (二)令和时代的中日关系展望:机遇与挑战
    (三)日本能否在《日本国宪法》下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关键

(4)三城记(论文提纲范文)

(5)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眸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前期的中外交往和晚清驻外使节制度
    一、清前期的中外交往
    二、晚清驻外使节制度的形成
第二章 晚清驻外参赞的选派及国别分布
    一、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的选派及其群体的形成
    二、晚清驻外参赞的国别分布状况
第三章 晚清驻外参赞的科贯和后续出路
    一、晚清驻外参赞的籍贯分布
    二、晚清驻外参赞的出身结构
    三、晚清驻外参赞的后续出路
第四章 晚清驻外参赞的作用与影响
    一、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的作用
    二、晚清驻外参赞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中国的应对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小结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实证分析法
        (四) 动态研究与规律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外交概念阐述
    第一节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
        一、文化概念界定
        二、文化在一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文化外交概述
        一、文化外交的概念界定
        二、文化外交的基本特性
        三、文化外交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美国文化外交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美国文化外交的缘起
    第二节 美国开展文化外交的思想根源
        一、美国文化中的宗教“使命观”
        二、美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价值观
        三、美国文化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四、美国文化中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第三节 冷战结束前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发展演变
        一、20世纪3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
        三、20世纪70年代初至冷战结束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推进对华文化外交的驱动因素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推进对华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终结论
        二、文明冲突论
        三、软实力论
        四、民主和平论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推进对华文化外交的现实原因
        一、世界政治格局变革的影响
        二、国际社会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三、在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
        四、在华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需要
        五、对华未来发展走向预判的推动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二、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手段
        三、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环境
        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二、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三、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四、三个阶段的比较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本质及特征
        一、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本质
        二、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一、国家大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二、国家外交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
        一、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目标的评价
        二、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手段的评价
        三、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目标与手段匹配程度的评价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冷战后美国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二、冷战后美国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消极影响
第六章 中国未来应对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对策
    第一节 坚持辩证看待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两面性
        一、积极吸收对华文化外交中的新的积极因子
        二、继续强烈抵制对华文化外交中的意识形态渗透
        三、坚决反对对华文化外交中的一切文化霸权行为
    第二节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一、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第三节 增强中国对外文化交往能力
        一、坚持文化共存共赢理念,塑造中国文化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拓展文化国际传播途径,拓宽中国对外文化交往空间
        三、建立对外文化传播长效机制,增强中国文化外交能力
结论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孔子学院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以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孔子学院的品牌建设
        二、移动互联时代促进品牌传播方式的转变
        三、微信的发展现状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孔子学院品牌传播现状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孔子学院品牌建设的研究综述
        二、基于社交媒体的品牌传播研究综述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品牌传播研究综述
        四、关于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实证性研究综述
        五、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品牌传播
        二、品牌识别
        三、品牌定位
        四、品牌叙事
        五、两级传播理论
        六、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描述分析
    第一节 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基本概况
        一、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背景
        二、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头像
        三、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首次问候形式
        四、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设置
        五、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导视图
    第二节 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描述分析
        一、推文数量和推文频次——月推送量稳定、日推送量有波动
        二、推文时段——17:00-21:00集中,匹配阅读高峰
        三、推文来源——来源广泛、重视原创
        四、推文栏目设置——类型丰富,传播广泛
        五、推文标题设置——风格鲜明、巧用标点/数字
        六、推文形式——形式多样、图文为主
        七、推文互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用户生成内容
        八、推文阅读量和点赞量——重视头条/原创、巧借名人/热点
        九、推文文本——话题丰富、主体广泛、情感积极
    第三节 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品牌传播策略评价
        一、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品牌传播优质策略
        二、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品牌传播策略不足
第三章 四大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描述分析
    第一节 微信公众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描述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基本概况
        二、微信公众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推文描述分析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描述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基本概况
        二、微信公众号“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推文描述分析
    第三节 微信公众号“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描述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基本概况
        二、微信公众号“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推文描述分析
    第四节 微信公众号“法语联盟”描述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法语联盟”基本概况
        二、微信公众号“法语联盟”推文描述分析
    第五节 四大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官方微信品牌传播优质策略
        一、全球本土化的视觉识别
        二、流动性的菜单设置
        三、垂直化的帐号开通
        四、双语式的推文形式
        五、多样化的互动体验
        六、本土化的机构合作
第四章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孔子学院品牌传播策略建议
    第一节 品牌识别传播策略
        一、品牌理念识别的全球标准化传播策略
        二、品牌视觉识别的全球本土化传播策略
    第二节 品牌定位传播策略
        一、底部菜单设置
        二、推文栏目类型
        三、垂直细分公众号的开通
    第三节 品牌叙事传播策略
        一、“英雄之旅”叙事框架
        二、多样化叙事形式
    第四节 品牌互动传播策略
        一、品牌所有者与目标受众互动
        二、品牌家族内部互动
        三、同类品牌互动
    第五节 本土化品牌传播策略
        一、时效性推文呈现
        二、双语式推文形式
        三、推文内容与当地文化、名人、热点结合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16年11月73个孔子学院相关机构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
    附录2: 2016年9月——12月“孔子学院”所设主要栏目阅读数和点赞数统计表
    附录3: 2016年9月——12月“孔院新闻一周报”涉及国家统计表
    附录4: 2016年9月——12月“孔子学院”视频时长统计表
    附录5: 2016年9月——12月“孔子学院”留言区留言内容汇总
致谢

(8)1949年以来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文化外交的理论探析
    第一节 文化外交的含义
        一、文化与外交的定义
        二、文化与外交的关系
        三、文化外交的定义
    第二节 文化外交的基本特征
        一、非强制性
        二、内外的互动性
        三、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四、意识形态属性鲜明
    第三节 文化外交的三种形式
        一、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项目
        二、政府支持的文化交流项目
        三、政府参与的文化交流项目
    第四节 文化外交的功能
        一、文化外交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二、文化外交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外交是树立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探索阶段(1955-1977年)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起步
        一、中国文化外交的指导思想
        二、对非洲未建交国家的文化外交
        三、对非洲建交国家的文化外交
        四、国际多边舞台上的中国对非文化外交
    第三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挫折和恢复
        一、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挫折
        二、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恢复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发展阶段(1978-1999年)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进一步发展之背景
        一、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
        二、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发展
        一、规模的扩大
        二、内容的丰富
        三、形式的多样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成熟阶段(2000—至今)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背景
        一、中非关系全面发展
        二、政府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机制化和组织体系
        一、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机制化
        二、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组织体系
    第三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繁荣
        一、人文往来
        二、教育合作
        三、媒体合作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特点
        一、始终以和平为目标
        二、注重双方的互动
        三、意识形态不断弱化
        四、从政府主导到官民协作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作用
        一、增进中非互信
        二、推动经贸的往来
        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促进非洲的发展
    小结
第六章 当前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优势、挑战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优势
        一、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中国硬实力稳步提升为文化外交提供物质基础
        三、中非关系稳固发展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面临的挑战
        一、中非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
        二、管理机制分散
        三、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四、文化传播手段尚待发掘
    第三节 加强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文化合作,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
        二、推动文化外交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拓宽资金来源扩大资金投入
        四、重视公共传媒在文化外交中的桥梁作用
        五、充分发挥在非华人、华侨的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国外在华“微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2 国外在华“微传播”的总体概况
    2.1 国外主要政府机构入驻新浪微博概况
    2.2 国外重要政要入驻新浪微博概况
    2.3 国外主要媒体入驻新浪微博概况
    2.4 主要国际组织新浪微博概况
    2.5 本章小结
3 国外在华“微传播”的内容及特点
    3.1 国外主要政府机构在华“微传播”的内容及特点
    3.2 国外重要政要在华“微传播”的内容及特点
    3.3 国外主要媒体在华“微传播”的内容及特点
    3.4 主要国际组织在华“微传播”的内容及特点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在华“微传播”的典型案例分析
    4.1 国外主要政府机构在华“微传播”的典型案例
    4.2 国外重要政要在华“微传播”的典型案例
    4.3 国外主要媒体在华“微传播”的典型案例
    4.4 主要国际组织在华“微传播”的典型案例
    4.5 本章小结
5 应对国外在华“微传播”挑战的策略
    5.1 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应对策略
    5.2 微博发布主体的应对策略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10)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研究(1960-197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民主德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民主德国外交政策的机制和组织结构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与民主德国的外交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主德国对中越朝政策的调整(1960-1966)
    第一节 民主德国和中国从合作走向斗争
    第二节 大规模援越的开始
    第三节 寻找与北朝鲜的共同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的“危”与“机”(1966-1970)
    第一节 “文革”背景下民主德国和中国关系的极端恶化
    第二节 中越裂痕下民主德国和北越关系的全方位加强
    第三节 支持北朝鲜脱离中国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越南成为民主德国外交的地区中心(1970-1977)
    第一节 在德国问题上与中国分道扬镳
    第二节 援越的继续与《友好互助协定》的签署
    第三节 对北朝鲜事务的有限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英国的留学生政策将一如既往 采访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论文参考文献)

  • [1]忘记我[J]. 徐风. 芳草, 2021(02)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日本皇室与中日关系[J]. 刘江永. 日本学刊, 2019(05)
  • [4]三城记[J]. 张柠. 当代, 2018(06)
  • [5]晚清驻外参赞群体研究[D]. 白哲. 西南大学, 2018(01)
  • [6]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中国的应对之策[D]. 李德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7]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孔子学院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以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为例[D]. 常依煊. 厦门大学, 2017(07)
  • [8]1949年以来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研究[D]. 刘雯. 武汉大学, 2015(01)
  • [9]国外在华“微传播”研究[D]. 杨腾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10]民主德国与中越朝关系研究(1960-1977)[D]. 陈弢.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英国的国际学生政策将保持不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