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2004年总索引1至6号

《微处理器》2004年总索引1至6号

一、《微处理机》2004年总索引第1~6期(论文文献综述)

贾军[1](2017)在《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机交互方式智能化、人工智能算法等共同推动着当前的媒介平台、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转向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媒体智能化发展从新闻内容形态、新闻生产者、新闻制作、编辑、分发等环节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带来变化和创新。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危机。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于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以新闻生产理论、技术取向的媒介环境学作为理论资源,在媒介形态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宏观背景下,以案例法、溯因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新闻生产进行考察,分析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影响,尝试构建智能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模式,以弥补现有模式解释力的不足。在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构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传统媒体在智能化过程新闻生产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媒体智能化发展改变媒介形态是本文研究问题的起点,智能媒体的媒介形态回归口语传播时代的特征,实现对人各项感官的全面调动和再平衡。媒介形态的改变推动了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创新。本文在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内容、新闻生产者及工作方式、新闻编辑、新闻分发和受众的分析框架。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内容的总体特征是再现式新闻报道,突出沉浸感和临场感,优化传播效果。新闻传播主体维度上表现为新闻机构、普通用户、自媒体和人工智能计算程序共存的新闻生产图景。新闻编辑部的功能退守到内容编辑领域内,编辑部职能向平台层面转型,呈现出更多自组织、自动化的特征。智能媒体的受众实现了从“不定量的多数”向具有清晰存在感的“节点”转向。算法的本质在于,基于新闻内容的标记和用户画像,主动向用户提供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信息。智能媒体依靠人工编辑和算法协同实现新闻分发,有利于解决受众信息阅读碎片化、资讯信息大规模产出这两大趋势之间存在的注意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智能媒体、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循环系统、智能媒体树形模型、智能媒体生产主体的煎蛋模型等,试图再现智能媒体多主体共存、传统新闻生产主体去中心化以及普通用户以社会化方式参与新闻生产的特征,是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协同的信息传播流动联盟。本文最后提出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坚持内容价值,编辑部职能转向UGC内容的公司化接管、对新闻资讯内容的知识化管理和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在智能化媒体的内容形态方面,要遵循媒介发展规律创新进行内容创新,智能化媒体要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表达方式向视觉转换,同时增加新闻内容的场景因素。以组织及其成员的观念和技能为切入点,推动新闻组织机构内组织规范、新闻常规与新媒介配套发展,以智能媒体算法驱动实现人工编辑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媒介组织创新是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组织机构保证,本文认为要以互联网为主体、以吸引和汇聚用户为目的、以三个平台建设为核心、同时争取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寇经纬[2](2014)在《集成化可编程遥感图像并行降噪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CCD图像在其获取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引入一定噪声,这将给后续的图像处理工作带来一定不便,因此,对其进行降噪处理则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硬件处理方法如DSP和ASIC等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缺点,对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SIP)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既具有速度快的优势又具有一定的可编程特性,因此对于本文中遥感大幅图像的并行处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依托某实际项目,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结合实际需要设计了本文所用的小波处理算法,并重点介绍了本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并行使用方法。其次,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化可编程遥感图像并行降噪处理机。此系统以FPGA为载体,采用基于ASIP的SIMD结构并行阵列处理方式实现大幅图像的分块实时降噪。整个并行处理机主要由ASIP并行处理电路和数据分发与合成电路构成。其可在单片FPGA中集成132个处理内核,集成度高。与传统的SIMD并行处理机不同,此系统中ASIP阵列内部设计有保护性功能单元,使得系统中每个ASIP处理单元具有了一定的指令自主执行能力。最后,通过对上述降噪处理机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参数配置模块,以便于地面站对其进行工作状态控制和处理参数调整。此外,我们还对运算电路进行了优化,使得处理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经过验证,该处理机各项性能及降噪效果达到指标要求。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并行降噪处理机是正确有效的。

朱玉龙[3](2012)在《基于NoC的众核系统级建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片上网络(NoC)与众核技术的结合在带来高并行度、高扩展性的同时,也带来高复杂度等设计挑战。如何在系统级设计的早期探索基于NoC的众核设计空间,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SystemC为建模工具,研究基于NoC的众核系统级建模方法,建立优化的RTL级、周期精确的事务级NoC模型和集成ARM的众核系统级仿真平台。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使用周期精确的寄存器传输级(RTL)建模方法,建立NoC系统级模型,并针对NoC可扩展性问题研究提高仿真速度的建模优化方法。以包-连接电路作为NoC协议,建立仲裁、路由和网络规模可配置的RTL模型;通过定量分析RTL模型中的模块、信号以及进程与网络规模的关系,提出弱化路由结点层次结构、进程归并和交叉开关虚拟化的优化方法,对大规模NoC网络的仿真效率进行了有效优化。“满”负载测试表明:RTL优化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比优化前的仿真时间平均减少了48%。其次,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和研究网络性能,使用周期精确的事物级建模方法,建立NoC系统级模型。使用隐式状态机和事件驱动完成NoC路由结点建模;通过分析归纳出3x3标准网格,对其它规模的网络,根据其结点在标准网格中的映射关系,设计一种自动互连算法,完成高维序数网络的自动生成。“满”负载测试结果表明:事务级模型比RTL优化模型的仿真时间平均减少53%。最后,使用周期精确的事物级建模方法,建立集成NoC与ARM处理器的众核仿真平台。先对ARM指令集模型进行SystemC封装,针对开源的事务级AHB总线设计主设备接口、资源网络接口和DMA,建立ARM-SoC系统,再与事务级片上网络集成,得到MPSoC-NoC系统级仿真平台。矩阵连乘两种方案的量化分析表明该平台可用于设计空间探索。

冯涛[4](2011)在《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一直是地图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参阅、分析国内外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控制论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为指导,以制图控制为切入点,进行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研究与实践,包括专题制图的控制论特征及分步协同控制的本质、控制链的研究方法、地图符号表达的分步协同控制及其详细控制链构建、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制图模式,其中控制链的构建和应用是作者进行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技术研究所围绕的核心。具体为:1、在总结和分析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制图控制为切入点,以控制论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为指导,进行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设想;并从研究目标、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文章如何进行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技术研究。2、针对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专题制图(专题地图制图或专题地图制作的简称)概念和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研究对象、难点作了进一步界定和分析。简述了控制论的含义和影响,对研究中引入控制论理念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包括专题制图的控制特征,专题制图研究中的控制方法,专题制图控制系统,初步实现了专题制图与控制论的结合。分析和阐述了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制图分布协同控制的本质特征。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控制方法:控制链方法和控制替换方法(又叫信息替换方法)。3、详细阐述了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链方法的思想起源、特征、意义、构成、构建过程、应用方法、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链内涵等,从而形成了控制链的研究思想及其方法体系。4、从计算机制图环境下符号易于控制的角度,提出了电子地图符号的形态变换理论——把地图符号分为图形记号、图例符号、图中符号三种形态,并从控制论的角度对符号化过程中三者变化的动因和实质进行分析;以视觉变量为控制对象,通过符号可控变量与视觉控制器的提出与构建,论述了符号表达的分步协同控制方法。以上述理论方法为指导,实践了专题制图控制链方法体系中的“打开”黑箱,构建黑箱内部详细控制链的研究方法。5、从控制链的角度,论述了向导式分步制图和模板专题制图的概念和控制本质;在分析两者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制图规则控制为基础,对两者进行优化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实现技术基础和细节进行了设计;基于MGISII平台进行了原型系统的开发,实践了基于控制链进行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方法。

陶方华[5](2011)在《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测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虚拟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远程控制系统正朝着通用化、智能化、简便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为代表的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是目前发展得最好、使用客户最多的虚拟仪器开发软件。并在各个工业自动化应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当今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状况下,远程控制系统迅速崛起并渗透到各个工业应用领域。以Labview软件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虚拟仪器技术正彻底改变着传统测量测试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当今远程数据采集的先进应用手段之一。本论文以机电测控实验中心德普施实验平台为基础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对网络化远程控制的发展状况及目前国内外应用做了简单的描述,并对网络化远程控制主流组网模式C/S(客户端/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做了详细介绍及比较。重点描述了论文研究工作中使用到的Labview通讯技术,并以DataSocket为重点介绍其优缺点。同时还详细介绍了Labview LabSQL工具包对数据库的访问及实现,以及远程访问面板的发布实现。本远程测量系统以用户名密码安全登录为前提构造网络化实验。实现远程用户的登录及控制命令的传输及实验结果的提交保存。本远程测量系统针对德普施实验平台转子实验开展具体实验编程,包括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磁电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加速度传感器振动实验、速度传感器振动实验、轴心轨迹测量实验。本系统集实验教学、远程操作于一体。具备良好安全性和可开发性,是解决高校扩招以来学生多实验设备少这类突出矛盾的有效办法。并为高校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技术上的先行性。

未晓霞[6](2011)在《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1877年德国技术哲学家卡普(E.Kapp)出版《技术哲学纲要》一般被认为是技术哲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技术哲学建立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学者们对于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看法各不相同,对技术哲学的转向问题也多有不同意见。技术哲学之“转向”,就是改变了原有技术哲学的主题和观念,实现了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的变换。对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相关联的背景和文化转向进行分析与梳理,可以看出技术哲学发展的大致路线。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实用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的伦理转向、及技术哲学文化转向,具有不同研究范式,以及不同的研究侧重点,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对技术哲学文化转向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进行技术史以及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以此作为对其内因和外因的追究与分析,能够更清晰地理清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未来。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技术哲学是一种广义的技术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技术哲学的人文理解。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向表明,传统的技术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溢出其本身的亚文化圈而面向整个技术文化。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意义对于技术本身来说,能够使技术更加地人性化,规范化。牛顿机械决定论的范式,导致技术统治论和各种危机,应该建立文化的范式,从人与自然关系上理解技术范式,从价值观、思维方法、行为模式来反思由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消费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同时,使传统的技术哲学走向一种更加关注人文、关怀人的生存与价值的新技术哲学,为新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新范式、新视野与新路径,也使技术哲学的研究精细化、具身化。我国的技术哲学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50年代技术哲学在我国起步以来就受到重视,尤其是近三十年来论文与着作迅猛增加、关于技术文化的学术会议热情不减以及技术哲学研究人员兴趣渐转。通过对技术哲学三大期刊录用的论文研究领域统计分析、技术哲学两大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以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技术哲学的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崭露头角。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征,技术创新离不开文化,探索技术哲学文化转向,希冀发挥技术哲学对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功能,若能促进政策研究和创新,促进科技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则不失为其当代价值。

刘有贵[7](2011)在《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使用基于GPRS通信的GPS车载定位终端,结合互联网技术和GIS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对车辆进行定位跟踪,为车辆定位使用单位带来管理上的巨大便利和经济上的高效益。目前,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在车辆定位管理应用方面已经非常普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时,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也很多,给车辆的使用和管理部门带来不少麻烦。为此,拥有运营车辆超过3万辆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将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的设计和系统在线故障检测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设计GPS/GPRS车载定位网络系统,掌握系统总体结构原理,仔细研究系统各个部分的相关技术实现,并对系统各个部分的故障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实施快速有效的在线故障检测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互联网TCP/IP协议原理,设计了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将系统的总体结构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GIS网络工作站、网络通信服务器和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系统这三个部分的具体实现都相对独立,又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无线网络技术构成一个整体的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然后,对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相关技术原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GIS网络工作站、网络通信服务器和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的设计原理,同时研究了系统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运行期间可能因各种故障而引起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考核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并验证了故障在线检测的有效性。(1)从GIS空间数据的描述、GIS空间数据的录入与处理、GIS空间数据的管理和GIS地理信息的可视化等4个方面研究了GIS技术原理,结合互联网技术,设计了GIS网络工作站,实现将GPS定位坐标转化为在电子地图相应位置上的车辆图标;研究了GIS网络工作站网络通信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提出了定时向网络通信服务器发送TCP网络数据包进行TCP连接状态检测技术,解决了GIS网络工作站与网络通信服务器之间TCP连接状态的在线故障检测问题。GIS网络工作站是一个以GIS应用为主的,基于互联网TCP/IP通信的客户端人机界面程序,在系统中作为网络通信服务器的客户端,与网络通信服务器之间有两条使用TCP协议的SOCKET通信链路,且都是基于互联网TCP/IP协议传输。一条用于向网络通信服务器发送“设置GPS定位数据回传时间间隔”指令,设置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定时回传GPS定位数据包。另一条用于实时从网络通信服务器接收GPS定位数据包。GIS网络工作站负责对收到的GPS定位数据包进行解析,以图标的形式在电子地图相应位置上呈现车辆。在GIS网络工作站运行期间,会因各种原因出现网络通信故障,导致GIS网络工作站不能正常收发数据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定时向网络通信服务器发送TCP网络数据包进行TCP网络连接状态的在线检测技术,来实现GIS网络工作站与网络通信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状态故障检测。使用定时向网络通信服务器发送TCP网络数据包进行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技术,可以在最短30秒的时间内确定GIS网络工作站与网络通信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正常,为GIS网络工作站的网络通信故障的发现和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实用技术手段。(2)研究了基于TCP网络通信协议的网络服务原理,设计了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服务器,实现了与GIS网络工作站通信的指令设置和实时数据通信服务,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的指令设置和定位数据回传的通信服务;研究了网络通信服务器通信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使用DOS工具命令TELNET方法来检测服务是否处于正常侦听状态及定期查询各个TCP在线连接无数据包收发时间间隔来检测TCP在线连接状态的技术。网络通信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通信核心,内含三个通信子服务,且都是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服务。第一个子服务是指令接收服务,用于接收GIS网络工作站发来的设置指令;第二个子服务是实时GPS定位数据分发服务,用于向GIS网络工作站发送实时GPS定位数据包;第三个子服务是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通信服务,用于与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通信,向GPRS车载定位终端发送设置指令,同时接收GPRS车载定位终端传回的GPS定位数据包。网络通信服务器中的三个子服务在运行期间可能会因各种不同原因,出现侦听故障。同时,已经处于通信状态的通信连接也可能因各种复杂的情况导致通信异常故障。为此,本文提出了使用TELNET方法来检测服务是否处于正常侦听状态及定期查询各个TCP在线连接无数据包收发时间间隔来检测在线连接状态的技术。使用DOS工具命令TELNET来检测网络通信服务器的三个子服务端口是否处于正常侦听状态,可以在最短30秒的时间内确定服务端口侦听是否正常。使用定期查询各个TCP在线连接无数据包收发时间间隔,将查询的结果与设定的允许时间间隔比较,以确定TCP在线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在网络通信服务器程序内部,是极其快速的,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3)研究了GPS定位技术和移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实现了GPS定位数据的读取以及通过GPRS无线网络向网络通信服务器发送GPS定位数据包;研究分析了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的通信故障和定位故障产生机理,提出了三个检测方法:第一个,向终端设备发送短信或对终端设备进行语音拔号检测GPRS模块是否处于带电工作状态;第二个,从服务端查询GPRS车载定位终端上传的数据包时间间隔是否大于设定的允许时间间隔来判断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是否网络在线;第三个,沿着开阔的大道移动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将设备上传的坐标信息与相应位置的坐标进行比较,以确定GPRS车载定位终端里GPS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是安装在车辆中基于GPRS模块通信的GPS定位终端,里面有GPRS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和集成电路板,外接有GPRS天线和GPS天线。GPRS模块通过CMNET方式接入互联网,作为网络通信服务器的客户端,使用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方式,接收从网络通信服务器发来的设置指令,同时向网络通信服务器发送GPS模块采集的GPS定位数据。由于终端设备是安装在车上的,随车运动,网络通信条件非常复杂,也是最容易出现网络异常的环节。本文提出的对GPRS车载定位终端故障在线检测的三个方法可以快速定位设备的故障,为有效排除GPRS车载定位终端故障,使GPRS车载定位终端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4)进行了GPS定位数据包上行和发送“设置GPRS车载定位终端定时回传GPS定位数据的时间间隔指令”数据包下行两个实验,说明了使用GPRS车载定位终端,结合互联网技术和GIS技术,实现在网上对车辆进行定位跟踪,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证明是可行的。同时对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进行了故障在线检测实验,验证了故障在线检测的有效性。使用此系统,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车辆的动态位置信息,为方便快捷地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度提供了技术依据。本文对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所涉及的主要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设计了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并对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实现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本文对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里三个组成部分的运行故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中故障检测方法和技术,实现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快速检测和排除,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工作与高效运行。

董济洲[8](2010)在《基于WEB服务的高校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已经由概念逐渐转化成现实,许多高校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和教育网络平台,高校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信息技术正在促成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并引领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产生新的重大飞跃。但现有的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没有形成标准的步骤和理论方法,而且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部署往往彼此孤立,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交互。尤其是在数据存储格式和表现方式上差异巨大,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无缝连接,出现了所谓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平台综合建设的进程。为了完善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并且探求解决高校教育资源分布的“信息孤岛”问题,本文从网络系统建模的角度出发,在对高校教育网络平台功能进行充分分析之后,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构建了系统的模型,之后结合WEB服务技术找出了解决高校教育资源部署问题的方案,然后基于WEB服务构建了高校教育网络平台系统集成的模式。WEB服务的技术体系可以在各个具体的教育和教学事务顺利实现的基础上,保障教育资源信息的发布、注册、搜索、共享、交互,保障各教育教学子系统和各教育资源库的互连集成,针对“信息孤岛”问题给出了解决良策。

吴延军[9](2006)在《基于FLASH芯片的加密存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已经在人类生产活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固化在存储器中程序代码及其相关数据,而这些存储代码和相关运行数据存储器主要是NOR型Flash存储器。Flash存储器有着功耗低、数据容量大、可整片擦除和分扇区擦除等优点,但其中所存储程序代码容易被读取出来,非法拷贝仿制。 作为人类商品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产品,程序代码生产难度大却复制容易;生产成本高但复制费用低。由此造成世界范围内这种非法复制现象泛滥,严重的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防止这种知识偷窃现象的方法,除了法律手段以外,对程序代码和运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文提出了一种加密技术,可以有效的防范各种针对嵌入式计算机的软件程序的恶意窃取。整个加密体系包括两个部分,PC机上运行的预加密软件和安全芯片,它们使用同样的密钥分别对该程序加密和解密。先将嵌入式计算机运行所需程序用加密软件加密处理,再固化到Flash芯片上;嵌入式计算机读取指令和数据时,由安全芯片实时解密,还原为正确的程序代码,送给嵌入式系统的CPU执行;当嵌入式计算机需要向Flash存储器写入数据时,数据先送给安全芯片进行加密,然后再送给Flash存储器。在Flash存储器上存储的是经加密处理过后的数据,包括加密软件处理过的程序数据和经安全芯片加密后实时写入的数据,如果没有安全芯片以及与之配套的密钥,即便Flash中的数据被非法读取出来,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混乱数据。 安全芯片将Flash存储器与嵌入式计算机其它部件隔离,如同加上一把牢靠的锁,密钥便是这把开锁的钥匙。如此设计达到了加密技术与密钥分离的目的,使同一种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做到“一机一密”,开发厂商便可以将密钥作为licence进行授权,颁发给合法用户使用,为知识产权保护打下技术基础。

程传鹏[10](2005)在《基于分类的智能信息检索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通常指文本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组织、表现、查询、存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为文本信息的索引和检索技术。从历史上看,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到目前网络化、智能化检索等多个发展阶段。 目前,信息检索的对象从相对封闭、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Web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情报专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现有的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为了提高信息检索工具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算法,旨在使信息检索工具更趋于智能化和人性化。 本文在研究传统信息检索技术实现的同时,结合现有的网页分类技术,对智能信息检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分类的智能信息检索中的中文分词、网页索引、网页特征提取、网页分类、提出了一定的思考和见解。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首先针对网页结构的特点,分析了网页中对分类过程有贡献的信息成分。使用了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词典存储方式,使其在切分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所得到的切分结果也基本上满足网页分类中对中文分词的要求。采用了词串统计的方式,提高了未登录词的识别几率。 (2)传统的中英文分类的特征提取方式并没有考虑汉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在本文中,我除了考虑了语义关联,还提取了网页标题,一起参与特征词的提取,使特征词的提取较传统的方法更为合理,并对CHI公式做了一些改进,使之更符合中文Web的特征表示。 (3)研究了现有的网页分类方法,结合了网页的特点,在传统的特征加权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页分类的特征加权公式。 (4)对网页的索引及搜索进行了探讨,并这两项技术进行了编程实现。 (5)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类检索系统,使用VC++6.0开发环境,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实现了一个分类检索系统,并对实验结果做出了评价。

二、《微处理机》2004年总索引第1~6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处理机》2004年总索引第1~6期(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创新和研究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变革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1.2.2 智能媒体与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新闻生产理论
        1.3.2 媒介环境学理论
    1.4 概念界定
        1.4.1 媒体智能化
        1.4.2 新闻生产
        1.4.3 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媒体智能化发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2.1 新技术与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
        2.1.1 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领域发展迅速
        2.1.2 信息领域相关的人工智能加快迅速
        2.1.3 国家利益需求、国家政策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
    2.2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媒介形态变迁
        2.2.1 媒体智能化发展驱动媒介形态变迁
        2.2.2 媒体智能化趋势下的媒介形态
    2.3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生产发生变化
        2.3.1 虚拟现实新闻:新闻内容形态发生变化
        2.3.2 机器人写作:新闻生产主体的变化
        2.3.3 受众、用户的智能化迁移
        2.3.4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编辑部发生变化
        2.3.5 算法主导新闻内容分发
3 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媒体新闻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传媒当前新闻生产的现状
    3.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SWOT分析及存在问题
        3.2.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面临的问题
    3.3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新闻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发生革新
        3.3.2 媒介技术及媒介形态持续创新
        3.3.3 用户及用户关系发生变革
        3.3.4 传统媒体面临政治、商业和技术的多重诉求
        3.3.5 传统媒体组织及其人员认知、观念的局限
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建思路
    4.1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构成要素
        4.1.1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的再现式特征
        4.1.2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与数据流密切相关
        4.1.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主体系统模式构成
        4.1.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用户
        4.1.5 智能媒体系统的新闻编辑部
        4.1.6 智能媒体新闻分发
    4.2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过程模式:与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对接
    4.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成模式
        4.3.1 智能媒体
        4.3.2 智能媒体系统模式
    4.4 当前阶段智能媒体新闻分发的案例分析
        4.4.1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以《今日头条》为例
        4.4.2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模式的结构性制约
5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
    5.1 走向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
        5.1.1 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仍需坚持内容价值
        5.1.2 新闻机构对UGC内容的机构化接管
        5.1.3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知识化管理
        5.1.4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
    5.2 智能化媒体遵循媒介发展规律进行新闻内容创新
        5.2.1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从数据、信息到价值
        5.2.2 新闻内容的形态向视觉化转向
    5.3 走向人机协同的新闻生产者
        5.3.1 提升媒体智能化形态下的新闻生产实践技能
        5.3.2 算法技术驱动人工编辑升级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
        5.3.3 改革新闻机构内组织结构和常规,克服路径依赖
    5.4 智能化媒体的媒介组织创新
        5.4.1 新闻生产智能化重构与组织变革
        5.4.2 组织变革应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
        5.4.3 组织变革应以汇聚用户为主
        5.4.4 新闻编辑部要建设三大基础平台
        5.4.5 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2)集成化可编程遥感图像并行降噪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图像降噪方法概述
    1.3 常用硬件实现方法
    1.4 ASIP 技术简介
    1.5 本文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整数 5/3 提升小波图像阈值降噪算法研究
    2.1 小波变换理论基础
        2.1.1 连续小波变换
        2.1.2 离散小波变换
    2.2 提升小波变换理论
    2.3 整数 5/3 提升小波图像阈值去噪算法
        2.3.1 提升小波的选取
        2.3.2 阈值估计和阈值函数的选取
    2.4 本文降噪算法的并行实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降噪处理机 ASIP 及其并行阵列结构设计
    3.1 降噪处理机 ASIP 设计
        3.1.1 降噪处理机 ASIP 指令集设计
        3.1.2 降噪处理机 ASIP 体系结构设计
    3.2 降噪处理机并行阵列结构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成化可编程遥感图像并行降噪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难点分析及方案设计
    4.2 集成化可编程遥感图像并行降噪处理机总体设计
    4.3 并行降噪处理机处理电路设计
        4.3.1 ASIP 控制器设计
        4.3.2 ASIP 专用数据处理单元设计
    4.4 并行降噪处理机数据分发与合成电路设计
    4.5 并行处理机阵列结构的优化
    4.6 保护性功能单元设计
    4.7 小波阈值去噪的工程化实现
        4.7.1 小波软阈值降噪程序的设计
        4.7.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噪处理机参数配置接口及运算电路优化设计
    5.1 参数配置接口单元设计
        5.1.1 工作状态控制模块设计
        5.1.2 降噪处理参数调整模块设计
    5.2 运算电路优化设计
        5.2.1 ALU 后处理电路设计
        5.2.2 优化前后指令使用情况统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NoC的众核系统级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片上网络 RTL 级建模与优化
    2.1 概述
    2.2 网络建模规范
        2.2.1 拓扑结构
        2.2.2 通讯协议
        2.2.3 仲裁算法
        2.2.4 路由算法
    2.3 片上网络的 RTL 级建模
        2.3.1 路由结点的功能描述与端口信号定义
        2.3.2 模块划分与子模块设计
        2.3.3 RTL 级仿真测试
    2.4 RTL模型的优化
        2.4.1 路由结点层次结构的弱化
        2.4.2 进程归并
        2.4.3 交叉开关的虚拟化
        2.4.4 优化的 RTL 级仿真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OC 周期精确事务级建模方法研究
    3.1 片上网络的周期精确事务级建模
        3.1.1 片上网络的事务级抽象及接口方法定义
        3.1.2 路由结点的隐式状态机描述
        3.1.3 事件驱动实现进程同步
        3.1.4 多重继承构造电路模型
        3.1.5 参数化进程提高代码重用率
        3.1.6 自动互连算法完成事务级端口绑定
        3.1.7 事务级模型的仿真测试
    3.2 片上网络性能研究
        3.2.1 性能指标
        3.2.2 通讯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3.2.3 注入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3.2.4 通讯量与注入率对网络性能的联合影响
    3.3 片上网络的可观测性建模
        3.3.1 路由结点传输状态实时记录
        3.3.2 传输路径追踪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片上网络互连架构的众核系统级建模
    4.1 指令集 ARM 模型的 SystemC封装
    4.2 事务级 AHB总线简介
        4.2.1 事务级 AHB总线的总体结构
        4.2.2 事务级 AHB总线的仿真机制
    4.3 事务级 AHB总线主接口设计
    4.4 资源网络接口设计
    4.5 事务级 DMA设计
    4.6 众核网络系统集成
    4.7 底层函数库与仿真平台的易编程性设计
    4.8 基本功能测试
    4.9 应用程序测试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4)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图的时代特征
        1.1.2 地图制图: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1.1.3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现实需求
    1.2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研究现状
        1.2.1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发展历程
        1.2.2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研究现状
    1.3 专题制图控制问题的提出
        1.3.1 控制的含义
        1.3.2 专题制图控制的特征
        1.3.3 为什么要引入控制论
    1.4 如何控制: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论文研究目标
        1.4.2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
        1.4.3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理论研究
    2.1 专题地图概念的变迁
        2.1.1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2.1.2 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
        2.1.3 专题地图和专用地图
        2.1.4 电子专题地图概念的把握
        2.1.5 面向自动化制作的专题地图分类
    2.2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难点
        2.2.1 需要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
        2.2.2 制图环境的不确定性
        2.2.3 知识的获取与形式化困难
        2.2.4 难以实现标准化
    2.3 控制论与专题制图
        2.3.1 控制论
        2.3.2 专题制图的控制论特征
        2.3.3 专题制图研究中的控制论方法
        2.3.4 地图制图控制系统
    2.4 专题制图的分步协同控制特征
        2.4.1 地图制图为什么要采用分步协同控制
        2.4.2 分步协同控制是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本质特征
        2.4.3 专题制图分步协同控制的意义
    2.5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控制方法
        2.5.1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研究目标
        2.5.2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研究原则
        2.5.3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控制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链方法
    3.1 专题制图控制链方法
        3.1.1 控制链方法的思想起源
        3.1.2 专题制图控制链的构成
        3.1.3 专题制图控制链构建依据
        3.1.4 专题制图控制链方法的意义
    3.2 专题制图控制链构建过程
        3.2.1 分步专题制图流程的提出
        3.2.2 理想控制链的构建
        3.2.3 额外信息接口的确定
        3.2.4 现实控制链的构建
        3.2.5 “打开”黑箱
        3.2.6 “合并”黑箱
    3.3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制图控制方式
        3.3.1 人机交互同步控制方式
        3.3.2 控制信息反馈控制方式
        3.3.3 功能模拟前馈控制方式
    3.4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中的地图符号表达控制
    4.1 地图符号形态变换及其分步协同控制
        4.1.1 地图符号的三种形态
        4.1.2 基于控制论的符号形态变换分析
        4.1.3 符号形态划分的意义
        4.1.4 符号形态变换过程中的分步协同控制
    4.2 地图符号可控变量
        4.2.1 地图符号可控变量的概念及其特点
        4.2.2 地图符号可控变量的体系构成
    4.3 视觉变量的控制装置:视觉控制器
        4.3.1 视觉控制器的概念
        4.3.2 视觉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4.3.3 视觉控制器的构建过程
        4.3.4 对定量专题地图符号编辑器的一种思考
    4.4 地图符号表达的详尽控制链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实践
    5.1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制图模式
        5.1.1 向导式分步专题制图模式
        5.1.2 模板专题制图模式
        5.1.3 制图规则控制下两种专题制图模式的结合与优化
    5.2 专题制图规则的内容构成
        5.2.1 数据过滤规则
        5.2.2 图形记号
        5.2.3 地理底图图例符号显示规则
        5.2.4 专题数据图例符号显示规则
        5.2.5 电子地图显示控制规则
    5.3 基于模板的制图规则管理和应用机理
        5.3.1 专题制图模板类型和应用机理
        5.3.2 基于模板的制图规则索引管理
        5.3.3 模板的选取控制
    5.4 原型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5.4.1 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
        5.4.2 制图规则控制下的向导式分步专题制图
        5.4.3 制图规则控制下的模板专题制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研究工作
        6.1.2 主要创新点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6.3 后记——思维历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5)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因特网远程测量概述
    1.2 虚拟仪器
        1.2.1 虚拟仪器概述
        1.2.2 虚拟仪器结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远程控制系统开发基础
    2.1 远程访问组网模型
        2.1.1 客户/服务器(C/S)组网模式
        2.1.2 浏览器/服务器(B/S)组网模式
        2.1.3 C/S与B/S组网模式的优缺点
        2.1.4 C/S与B/S组合组网模式
    2.2 系统开发工具选择LABIEW
        2.2.1 Labview简介
        2.2.2 Labview特点
        2.2.3 Labview的应用
    2.3 LABVIEW网络与通信
        2.3.1 TCP/IP协议网络通信
        2.3.2 DATASOCKET通讯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及远程通信实现
    3.1 因特网远程测量实验方案设计
    3.2 整体方案设计
    3.3 通信关键技术LABVIEW DATASOCKET
        3.3.1 DATASOCKET通信编程实例
    3.4 Labview远程访问
        3.4.1 服务器的设置
        3.4.2 远程面板控制
        3.4.3 浏览器访问
    3.5 数据库简介
        3.5.1 数据源的创建
        3.5.2 数据源的连接
第四章 LABVIEW数据库访问实现
    4.1 LabSQL工具包访问数据库实现
        4.1.1 LabSQL条件查询应用实例
    4.2 用户名密码登录设计
        4.2.1 用户登录子Ⅵ
        4.2.2 用户管理子Ⅵ
        4.2.3 修改密码子Ⅵ
第五章 远程实验设计
    5.1 德普施实验平台简介
        5.1.1 德普施测控实验基础平台
        5.1.2 转子实验装置
    5.2 德普施实验相关程序
        5.2.1 动态链接库的调用
        5.2.2 调用动态链接库程序举例
    5.3 德普施远程控制实验设计及实现
        5.3.1 远程实验台微机端程序开发
        5.3.2 远程实验服务器端程序开发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化的界定
        1.3.2 国外技术哲学发展阶段研究
        1.3.3 我国技术哲学发展历程
        1.3.4 技术哲学的转向研究
    1.4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技术哲学研究文化转向的关联背景
    2.1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2.1.1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产生
        2.1.2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基本特征
        2.1.3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影响
    2.2 技术哲学的实用主义转向
        2.2.1 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产生
        2.2.2 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表现
        2.2.3 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影响
    2.3 技术哲学的伦理转向
        2.3.1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的产生
        2.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表现
        2.3.3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的意义
第三章 技术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理论分析
    3.1 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向的表现
        3.1.1 技术哲学研究新范式
        3.1.2 技术活动新模式
        3.1.3 技术规范的新体系
    3.2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动因分析
        3.2.1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内在因素
        3.2.2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外在动力
    3.3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价值
        3.3.1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理论价值
        3.3.2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我国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向实证分析
    4.1 科学技术哲学三大期刊技术文化论文统计分析
        4.1.1 《自然辩证法通讯》“技术并含文化”论文统计分析
        4.1.2 《自然辩证法研究》“技术并含文化”论文统计分析
        4.1.3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并含文化”论文统计分析
        4.1.4 三大期刊“技术并含文化”论文比较
    4.2 科学技术哲学两大研究机构技术文化研究状况统计分析
        4.2.1 技术哲学的专业设置情况
        4.2.2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技术并含文化”研究状况统计分析
        4.2.3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技术并含文化”研究状况统计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1.3 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故障检测技术研究状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
    1.6 课题来源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TCP/IP通信技术及系统的总体方案
    2.1 TCP/IP通信技术原理
    2.2 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总体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IS网络工作站设计原理及故障检测
    3.1 GIS技术概述
    3.2 GIS网络工作站设计方案
    3.3 GIS网络工作站网络故障研究及故障在线检测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通信服务器设计原理及故障检测
    4.1 客户与服务器
    4.2 网络服务器
    4.3 网络服务器并发处理
    4.4 网络通信服务器设计
    4.5 网络通信服务器故障研究及故障在线检测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设计原理及故障检测
    5.1 GPS技术原理概述
    5.2 GPRS技术原理概述
    5.3 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设计方案
    5.4 GPS/GPRS车载定位终端故障检测技术研究及解决方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定位和系统故障在线检测实验
    6.1 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对车辆定位的可行性和精度实验
    6.2 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故障在线检测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情况及获奖情况

(8)基于WEB服务的高校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高校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概述
    2.1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1.1 信息技术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
        2.1.2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2.2 高校教育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3 高校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
第3章 相关技术支撑
    3.1 网络平台的B/S 结构
    3.2 面向服务的架构
    3.3 基于WEB 应用的系统层次架构
        3.3.1 两层架构
        3.3.2 三层架构
        3.3.3 基于WEB 服务的分布式架构
    3.4 Web Service 体系
        3.4.1 Web Service 定义
        3.4.2 Web Service 的特点
        3.4.3 Web Service 体系结构
        3.4.4 Web Service 体系的标准协议
        3.4.5 Web Service 的协议栈
    3.5 教育网络平台开发集成环境.NET 框架结构
    3.6 Web Service 体系架构安全机制
    3.7 数据库产品简介
第4章 高校教育网络平台结构框架设计
    4.1 高校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4.2 教育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4.3 教育网络平台的总体逻辑构架
    4.4 基于UML 的网络平台系统建模
        4.4.1 UML 简介
        4.4.2 用例模型的建立
        4.4.3 活动模型的建立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的要求
        4.5.2 系统中的实体分析
        4.5.3 概念结构设计
        4.5.4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5.5 物理模型设计
第5章 基于WEB 服务的高校教育网络平台集成的设计
    5.1 .NET 平台与WEB 服务
    5.2 基于Web Service 的教育网络平台系统集成模式
    5.3 系统的安全考虑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9)基于FLASH芯片的加密存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嵌入式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简介
    1.1 易失型存储器与非易失型存储器
    1.2 NOR型与NAND型Flash存储器
    1.3 M29系列NOR型Flash存储器介绍
    1.4 NOR型Flash存储器的CFI命令集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加密技术及加密算法简介
    2.1 加密技术数学模型介绍
    2.2 古典加密算法简介
        2.2.1 单表代换加密
        2.2.2 多表代换加密
        2.2.3 “谜”密码机
        2.2.4 置换加密
    2.3 分组加密技术简介
        2.3.1 DES加密技术
        2.3.2 RC5加密技术
        2.3.3 RC6加密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lash芯片加密存储方案总体设计
    3.1 软件形式的明文文本介绍
    3.2 加密体系总体方案设计
    3.3 预加密软件设计概述
    3.4 安全芯片设计概述
        3.4.1 安全芯片管脚说明
        3.4.2 安全内部模块概述
        3.4.2.1 命令甄别模块
        3.4.2.2 密码机模块
        3.4.2.3 加密/解密模块
        3.4.2.4 地址置换模块
        3.4.2.5 地址计数模块
        3.4.2.6 内部控制模块
    3.5 加密方案密钥设计概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全芯片详细设计
    4.1 集成电路设计简述
    4.2 安全芯片总体设计
    4.3 命令甄别模块设计
        4.3.1 算法设计与实现
        4.3.2 信号输入与输出
    4.4 密码机模块设计
        4.4.1 算法设计与实现
        4.4.1.1 索引生成器设计与实现
        4.4.1.2 转轮映射器设计与实现
        4.4.1.3 待选密码数组设计与实现
        4.4.2 密钥组成设计
        4.4.3 信号输入与输出
        4.4.4 伪随机密钥流分析
    4.5 加密/解密模块设计
        4.5.1 8位数据宽度模式
        4.5.1.1 算法设计与实现
        4.5.1.2 信号输入与输出
        4.5.2 16位数据宽度模式
        4.5.2.1 算法设计与实现
        4.5.2.2 信号输入与输出
        4.5.3 组合密钥生成器的设计
    4.6 地址置换模块设计
        4.6.1 算法设计与实现
        4.6.2 信号输入与输出
    4.7 地址计数模块设计
        4.7.1 算法设计与实现
        4.7.2 信号输入与输出
    4.8 密钥体系设计
        4.8.1 地址置换模块密钥设计
        4.8.2 密码机模块密钥设计
        4.8.3 加密/解密模块密钥设计
        4.8.4 安全芯片密钥整体构成
    4.9 BYTE#管脚功能修正
    4.10 安全芯片兼容性设计
        4.10.1 与非易失性存储器件FRAM的兼容性设计
        4.10.2 与RAM等易失性存储器件的兼容性设计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结论与前景展望
附表1
附图2
附表3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分类的智能信息检索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分类的智能信息检索研究与实现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的工作
        1.3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网页预处理及中文分词的研究
        2.1 网页预处理
        2.2 中文分词
        2.2.1 中文分词概述
        2.2.2 汉字编码问题
        2.2.3 分词词典的建设
        2.2.4 词表的查找
        2.2.5 分词过程描述
        2.2.6 未登录词的识别
        2.2.7 空间利用率和查找时间复杂度分析
    第三章 特征提取
        3.1 特征选取的目的
        3.2 常见特征提取方法介绍及评价
        3.2.1 文档频次
        3.2.2 互信息
        3.2.3 信息增益
        3.2.4 CHI统计方法(开方拟和检验)
        3.3 本文所采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3.4 特征提取算法描述
    第四章 中文网页分类的研究
        4.1 类的定义
        4.2 网页分类概述
        4.3 基于KNN文档分类介绍
        4.4 文档的机器表示
        4.4.1 传统的特征加权方法
        4.4.2 本文中采用的特征加权方法
        4.5 分类算法描述
    第五章 索引和搜索
        5.1 倒排文件
        5.2 倒排文件的搜索
        5.3 本文的搜索方法
    第六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实验
        6.1 系统总体结构图
        6.2 各功能模块介绍
        6.3 中文网页数据集
        6.4 中文网页分类实验结果及评价
        6.5 讨论
    第七章 将来的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n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bstract
    Chapter one Preface
        1.1 Background of Study
        1.2 The thinking of research of this paper and main work
        1.3 Framework of paper
    Chapter Two the Predisposing of Web Page and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2.1 The pre-disposed of Web Page
        2.2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2.2.1 Summarize of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2.2.2 Code question of Chinese word
        2.2.3 Construction of segmentation lexicon
        2.2.4 Finding of dictionary
        2.2.5 Describes of segmentation course
        2.2.6 Discernment of not recorded word
        2.2.7 Space utilization ratio and the complexity analyze of looking up
    Chapter three The Selection of Feature
        3.1 the purpose of selection of feature
        3.2 the recommending and appraising of common method of feature selection and appraise
        3.2.1 Document Frequency
        3.2.2 Mutual Information
        3.2.3 Information gain
        3.2.4 the statistic of x~2
        3.3. Method of Feature Extraction in this paper.
        3.4 Description of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Chapter Four the study of Chinese Web Page Classification
        4.1 Definition of class
        4.2 summary of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4.3 the introduction of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KNN
        4.4 The machine expression of the web page
        4.4.1 the tradition feature weight method
        4.4.2 Feature weighting method adopted in this system
        4.5 Description of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Chapter Five the Index and Retrieval
        5.1 Inversed file
        5.2 search of inversed file
        5.3 The search methods of systems
    Chapter six the Whole Design and Experiment
        6.1 the whole strut graph of system
        6.2 the introduction of every function module
        6.3. Material of Chinese web page train sets
        6.4 the result and appraise of Chinese web page
        6.5 Discussions
    Chapter seven the Prospective of Work
    REFERENCE
3. 文本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综述
    第一章 文本搜索引擎概述
        1.1 前言
        1.2 搜索引擎发展简史
        1.3 常见的搜索引擎
        1.3.1 目录搜索引擎
        1.3.2 全文搜索引擎
        1.3.3 元搜索引擎
        1.3.4 小结
    第二章 网络蜘蛛
        2.1 前言
        2.2 常见搜索策略
        2.2.1 IP地址搜索策略
        2.2.2 深度优先搜索策略
        2.2.3 宽度优先搜索策略
        2.2.4 基于内容评价的搜索策战略
        2.2.5 基于未来回报价值评价的搜索策略
        2.2.6 基于巩固学习的搜索策略
        2.3 爬虫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4 网站与网络爬虫
        2.5 小结
    第三章 中文分词
        3.1 前言
        3.2 中文分词研究现状
        3.2.1 基于字符串匹配的方法
        3.2.2 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
        3.2.3 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
        3.2.4 其他的方法
        3.3 分词方法评价准则
        3.4 分词中存在的困难
    第四章 特征选取
        4.1 前言
        4.2 常见特征选取的方法
        4.2.1 文档频次
        4.3.2 信息增益
        4.3.3 CHI统计
        4.3.4 互信息
    第五章 分类和聚类
        5.1 前言
        5.2 类的定义
        5.3 分类算法
        5.3.1 简单向量距离分类法
        5.3.2 贝叶斯算法
        5.3.3 KNN算法
        5.3.4 基于投票的方法
        5.2 聚类
        5.2.1 聚类概述
        5.2.2 常见聚类方法
    第六章 索引
        6.1 前言
        6.2 索引中的关键技术
        6.2.1 文本的词法分析
        6.2.2 索引词条的选择
        6.2.3 词典
        6.2.4 倒排文件
    第七章 检索技术
        7.1 布尔逻辑模型
        7.2 模糊逻辑模型
        7.3 向量空间模型
        7.4 概率检索模型
    第八章 搜索结果的排序
        8.1 前言
        8.2 词频位置加权排序算法
        8.3 PageRank的排序方法
        8.4 HillTop的排序方法
    第九章 结束语
        9.1 内容总结
        9.2 搜索引擎的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4. A Survey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Text Search Engine
    Chapter one A survey of text search engines
        §1.1 Preface
        §1.2 History of search engines
        §1.3 Normal search engines
        §1.3.1 Catalog search engines
        §1.3.2 Full text search engines
        §1.3.3 Meta-search engines
        §1.3.4 Evaluate of kinds of search engines
    Chapter two WebCrawler
        §2.1 Preface
        §2.2 Search tactics of WebCrawler
        §2.2.1 Search tactics based on IP address
        §2.2.2 Depth first
        §2.2.3 Width first search tactics
        §2.3 Question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of the WebCrawler
        §2.4 Website and WebCrawler
        §2.5 Brief summary
    Chapter three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3.1 Preface
        §3.2 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ese segmentation method
        §3.2.1 Segmentation method string match based
        §3.2.2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understand
        §3.2.3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statistics
        §3.2.4 Other segmentation method
        §3.3 Evaluation of segmentation method
        §3.4 Difficult in segmentation method
    Chapter four Feature Selection
        §4.1 Preface
        §4.2 Usual methods of characteristic extraction
        §4.2.1 Frequency of document
        §4.2.2 Information Gain
        §4.2.3 Statistic of x2
        §4.2.4 Mutual information
    Chapter five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5.1 Preface
        §5.2 Definition of class
        §5.3 Methods of classification
        §5.3.1 Simple vector distance classification
        §5.3.2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5.3.3 KNN algorithm
        §5.3.4 According to the polling method
        §5.4 clustering
        §5.4.1 Summary of clustering
        §5.4.2 Procedure of clustering
    Chapter six Index and Search
        §6.1 Significance of index
        §6.2 Kernel technology in index
        §6.2.1 Analysis of text syntax
        §6.2.2 Choice of index term
        §6.2.3 Lexicon
        §6.2.4 Inversed file
    Chapter seven Search Technology
        §7.1 Boolean logic model
        §7.2 Fuzzy logic model
        §7.3 Vector space model
        §7.4 Probability search model
    Chapter eight the Sort of Search Result
        §8.1 Preface
        §8.2 Sort method by word frequency weight
        §8.3 Page Rank sort method
        §8.4 Hilltop sort method
    Chapter nine Conclusion
        9.1 Summaries
        9.2 Prospects of search engine technology
    Reference literature

四、《微处理机》2004年总索引第1~6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 贾军. 武汉大学, 2017(06)
  • [2]集成化可编程遥感图像并行降噪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D]. 寇经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3]基于NoC的众核系统级建模技术研究[D]. 朱玉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4]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技术研究[D]. 冯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5]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测量系统设计[D]. 陶方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6]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D]. 未晓霞.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6)
  • [7]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刘有贵. 长春理工大学, 2011(06)
  • [8]基于WEB服务的高校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研究[D]. 董济洲. 吉林大学, 2010(09)
  • [9]基于FLASH芯片的加密存储技术研究[D]. 吴延军. 暨南大学, 2006(06)
  • [10]基于分类的智能信息检索研究与实现[D]. 程传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微处理器》2004年总索引1至6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