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艺术与绿化

论园林艺术与绿化

一、谈园林艺术及绿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1](2018)在《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人才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没有合适的人才也就没有成功的企业。作为企业的推动者和创造者,人才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拥有比对手更优秀、更主动、更适合企业战略的人才是构建企业发展优势最难能可贵的因素,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要由内而外的,循循渐进关注人才的招聘问题。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招聘仍然是以被动的填补职位空缺为目标,不仅没有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后续工作的极大隐患,其中SQ园林公司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日常招聘工作中,SQ园林公司招聘工作往往是随意的,招聘岗位没有具体标准,用人部门也没有招聘岗位的具体要求,招聘实施人员也无法以科学的方法辨识应聘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这一切都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招聘结果的效能十分有限,故而需要针对SQ园林公司招聘工作探究较为科学的招聘策略。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员招聘的基本理论,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通过对SQ园林公司招聘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全面归纳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招聘流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聘,以期提高SQ园林公司招聘水平,最后针对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杨天雅[2](2017)在《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的科技大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变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带来了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竞争性、创新性的工作方式。这一社会现象使得员工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这就对于承载办公活动的载体即办公空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而办公空间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员工和设计师的重视,在满足其实用性特征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的研究。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其美学影响力有目共睹,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园手法不仅在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对于现代空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入手,理论联系实际考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障景与透景,框景与漏景,添景与点景,对景与借景,在剖析和类比苏州、扬州、南京等地的园林造园手法之后,以深入探讨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特征与意义。分析江南园林造园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之后,论文第三章就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和典型案例分析进行探讨其现代价值。最终文章通过作为核心部分的第四章,对国内外一些现代办公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造园手法在办公空间中结合功能、动线、布局、色彩、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应用,以营造动静相宜、天人合一、演绎唯美的办公环境。本文用现代建筑语言进行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解读,提炼出适合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办公空间设计理念,以求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为现代空间服务,打造突显企业内涵的人性化、灵活性、交流式、健康型的办公空间。

韩鹏[3](2016)在《建构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建筑中山水城市精神复归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合体。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代建筑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断层问题。山水城市精神源自鸦片战争前我国封闭自主所形成的朴素的山水文化传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理念,这一理念对当今千城一面的中国城市建设与缺乏情感的建造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其在当代的建造过程中分别以不同的发展方向表现为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对新的科技手法的追求等。建构理论形成于西方,其研究内容基于地域文化“诗意建造”的过程,实践内容丰富,理论体系相对成熟。山水城市精神中完整而诗意的建造体系与建构理论所追求的对地域文化“返魅”精神有诸多相似之处,建构文化对于中国当代建筑中山水城市精神的复归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山水城市精神,理论基础为建构文化,最终的落脚点是复归策略。核心章节按照建构文化的三个层面展开,以此寻找在中国当代建筑中山水城市精神“返魅”的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总结梳理传统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精神的历史脉络,根据其历史时期与表现特征的不同将其分为:朴实的自然观阶段:翳然的山水观阶段;“儒”、“道”、“禅”的意境交融阶段:“有我”、“无我”的思辨阶段与理景的普及阶段。再根据中国当代建筑在体现山水城市精神中的表现类型与发展情况作出兴趣方向上的分类,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二、根据建构文化综合建筑的结构与艺术特征所给出的三个层面的定义:1、平实的材料建造;2、结构建造秩序(技术之面具);3、对人类故事、神话与幻想的叙述(面具之面具)——即:材料-结构-艺术的过程——对山水城市精神与传统山水文化在建筑层面的体现分别进行材料,空间结构秩序与文化内涵的研究。三、以上三部分的研究构成论文的核心章节,核心章节按照:1、概念梳理;2、现状研究;3、现状反思;4、提出策略的思路展开。四、对论文的研究做总结性陈述,分析论文在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给予建议。

王玲玲[4](2015)在《园林工程假山景观施工要点分析》文中指出假山景观已经成为了园林工程的主要项目,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假山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园林项目进展的关键,对整个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假山景观是园林建设的重点项目,对园林建设具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从园林景观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对园林假山景观建设中的要素做了详细阐述,希望可以为假山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带动园林工程假山景观向更远的方向发展。

董丽娜[5](2014)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贵柔”思想》文中研究表明“贵柔”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道家传统文化思想从农业生产中发现了“贵柔”的美学思想,植物的幼苗虽然柔弱,但它能从柔弱中壮大;当它壮大了,反而接近死亡。由此他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法思想。也就是达到“道可道,非常道”的境界。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就是“贵柔”思想的具体体现,道出了人与环境的景观设计美学的共生观,从古至今贯穿于中国景观艺术设计的灵魂。深刻领会道家的“贵柔”景观设计美学思想,对于当代如何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的改扩建过程中,不少学校的校园建设出现了贪大求洋的低俗现象,完全丧失了中国校园文化景观的个性和特色的“场所精神”。所谓的中国校园文化景观的个性和特色的“场所精神”,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在校园文化景观中的自然应用,这种应用即是“贵柔”。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性和自觉性的不断提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高等院校,其文化景观的“场所精神”及校园文化景观的美学价值,必须承担起这种历史的责任。重新审视当前众多大学校园的文化景观,我们感到在众多校园文化景观中无法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一些低俗的校园文化景观场景与中国高校校园文化景观的“场所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令人感到十分痛惜。本课题是从道家思想认识论的角度,以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贵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中的影响。论述校园文化的“场所精神”中所包含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和校园文化景观的关系;校园景观营造与校园科研产业和旅游观光的关系,力求营造新时代高校校园新景观的灵魂。

林佳[6](2014)在《中国石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景观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置石叠山艺术理论体系,在选石、相石等方面都已趋于成熟。正是因为山石造景的独特魅力与浓厚底蕴,使得传统石景观艺术得以后世传承和延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取向的转变,现代石景观在形态、功能、材料、工艺等方面较古代都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山石造景设计理论及艺术手法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现代石景观设计应结合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发展成果,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石景观。只有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才能使石景观艺术拥有持久永恒的生命力。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中国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论文以古典园林石景观为切入点,分别解析中外石景观艺术形成、演变过程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等内容,总结出中外传统山石造景对中国现代石景观设计的启示。其次,分析了中国现代石景观设计的发展状况和现存问题,并与国外现代石景观设计进行差异性比较。最后,通过对前几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中国现代石景观艺术的发展定位,列举出现代石景观的设计要点,总结出现代石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对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以具体实例来探究石景观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力求为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宋黎[7](2014)在《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实践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始广泛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假山景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严格结合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本文简要分析了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实践,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黄小华[8](2012)在《在树林中办公——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办公环境》文中指出以海口市第二办公区设计为例,探讨园林式办公区的景观设计思路,为目前城市市政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沈娟[9](2011)在《园林绿化假山景观施工技术》文中提出好的艺术效果是园林工作者追求,其中假山是现代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现代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重点探讨假山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以供同行参考。

魏保枝[10](2011)在《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它代表了自然式(即不规则式)园林的发展主流,同西方规则式园林在园林布局、造景手法和设计理念上绝然不同。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苑、囿、园、圃等园林雏形之后,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古典园林逐渐形成了“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独特的园林风格。“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对于我国园林事业而言,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园林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弘扬和借鉴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园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只有对传统园林造景手法有一个完整、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去继承其中的造园精髓和精神内涵;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为现代园林服务。本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出发点,从古典园林的特点系统地分析阐述传统造景手法的特点和分类,并着重分析了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国传统绘画对传统造景手法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同时,本文还从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设计目的、园林功能、构成要素及服务对象等角度系统地对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得出两者在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上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影响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同时,通过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为实例,深入分析阐述了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应用的特点,并详细分析了主配手法、借景手法、框景、障景等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创造新意,如何体现时代感、地域特色及文脉的传承等问题。理论结合实践,明确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实践指导作用,期望从传统造景手法为我国现代园林景观提供一些创新性的设计思路,丰富现代园林景观风格,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作品,创造出更具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二、谈园林艺术及绿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园林艺术及绿化(论文提纲范文)

(1)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招聘的概念与原则
        2.1.1 招聘的概念
        2.1.2 招聘的原则
    2.2 员工招聘的相关理论
        2.2.1 员工招聘的4P理论
        2.2.2 员工招聘匹配理论
        2.2.3 胜任力模型理论
第3章 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管理现状
    3.1 SQ园林公司概况
        3.1.1 SQ园林公司简介
        3.1.2 SQ园林公司组织结构
        3.1.3 SQ园林公司人力资源结构
    3.2 SQ园林公司招聘工作的组织实施
        3.2.1 招聘渠道
        3.2.2 招聘流程
    3.3 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特点
        3.3.1 类型多专业性强
        3.3.2 层次多差异性大
        3.3.3 人才少流动性大
    3.4 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招聘规划重量轻质,规划不科学
        3.4.2 招聘需求不明确,缺乏科学性
        3.4.3 缺乏胜任力标准,招聘效率较低
        3.4.4 招聘手段单一,缺乏合理性
        3.4.5 招聘缺乏量化依据,主观影响较大
        3.4.6 缺乏追踪问效机制,招聘实效差
第4章 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对策
    4.1 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路
    4.2 招聘岗位进行科学工作分析
    4.3 选择合理适当的招聘来源
    4.4 选择行之有效的招聘方法
    4.5 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过程
    4.6 提高企业招聘团队的素质与要求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2)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的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性
第二章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研究
    2.1 障景与透景
        2.1.1 障景手法分析
        2.1.1.1 起点障景
        2.1.1.2 承接处障景
        2.1.1.3 转折处障景
        2.1.1.4 末端障景
        2.1.2 透景手法分析
    2.2 框景与漏景
        2.2.1 框景手法分析
        2.2.2 漏景手法分析
    2.3 添景与点景
        2.3.1 添景手法分析
        2.3.2 点景手法分析
    2.4 对景手法
        2.4.1 单线对景手法
        2.4.2 放射状对景手法
        2.4.3 网状对景手法
    2.5 借景手法
        2.5.1 远借手法
        2.5.2 邻借手法
        2.5.3 仰借手法与俯借手法
        2.5.4 应时借手法
    2.6 小结
第三章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现代演绎
    3.1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现代意义
        3.1.1 江南园林的自然美
        3.1.2 江南园林的社会美
        3.1.3 江南园林的艺术美
        3.1.4 小结
    3.2 江南园林在国外的案例研究
        3.2.1 江南园林在日本——以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例
        3.2.2 江南园林在西方——以美国的明轩庭院为例
    3.3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国内案例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3.3.1 江南元素的融合
        3.3.2 造园手法的运用
        3.3.3 完整空间的叙述
第四章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4.1 现代办公空间的概述
        4.1.1 办公空间中的共性与个性
        4.1.2 办公空间中的私密与沟通
        4.1.3 办公空间中的工作与娱乐
        4.1.4 办公空间中的人工与自然
    4.2 办公空间的动静相宜
        4.2.1 空间动线
        4.2.2 空间衔接
        4.2.3 情景制造
    4.3 办公空间的天人合一
        4.3.1 功能分区
        4.3.2 模糊界限
        4.3.3 触景生情
    4.4 办公空间的演绎唯美
        4.4.1 高雅清新
        4.4.1.1 办公空间的色彩构成
        4.4.1.2 办公空间的线性构成
        4.4.1.3 办公空间的材质构成
        4.4.2 内外渗透
        4.4.3 兼容并蓄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毕业设计

(3)建构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建筑中山水城市精神复归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3.3 论文框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推广价值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山水城市的脉络:山水城市精神与传统山水文化的建构
    2.1 山水城市与传统山水文化
    2.2 传统山水文化的历史脉络
        2.2.1 蒙昧的缘起——朴实的自然观
        2.2.2 认知的思辨——翳然的山水观
        2.2.3 审美的认知——“儒”、“道”、“禅”的意境交融
        2.2.4 “有我”、“无我”的思辨
        2.2.5 极致的发展——理景的普及
    2.3 中国当代建筑体现山水城市精神的表现类型与发展情况
        2.3.1 中国山水城市的发展概述
        2.3.2 山水城市在建筑上的表现类型与发展情况
第三章 山水城市的形式:材料的运用与建造
    3.1 材料的理论建构
        3.1.1 材料的建造逻辑
        3.1.2 材料的建构与非建构
        3.1.3 材料的数字建构
    3.2 基于建筑材料的中国当代山水城市的研究
        3.2.1 建造的地点
        3.2.2 建造的时间
        3.2.3 建造的文化性
        3.2.4 建造的生态性
    3.3 基于材料的当代建筑反思
        3.3.1 建构的精度——传统材料的当代建造现实
        3.3.2 建构的分离——建造材料的“真实性”思辨
        3.3.3 建构的整合——材料内涵的建造评价
    3.4 材料的使用策略
        3.4.1 材料工艺的技术化提升
        3.4.2 材料表现的多样性转变
        3.4.3 材料使用的表皮化倾向
        3.4.4 材料风格的传统性回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城市的空间秩序:对技术的再现
    4.1 空间秩序理论建构
        4.1.1 山水空间元素秩序组织
        4.1.2 山水空间结构秩序组织
        4.1.3 山水空间的“形”与“意”
    4.2 基于空间的中国当代山水城市的研究
        4.2.1 山水空间的“实用空间”
        4.2.2 山水空间的“结构空间”
        4.2.3 山水空间的“审美空间”
    4.3 基于建筑空间秩序的当代建筑反思
        4.3.1 建构的移植——山水空间的回归动力探索
        4.3.2 建构的矛盾——传统空间的批判性前行
        4.3.3 建构的分歧——空间建造的和而不同
    4.4 空间的建构策略
        4.4.1 山水之立意——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4.4.2 总体之布局——体悟外化,“远”式空间
        4.4.3 元素之组织——不尽尽之,多元并立
        4.4.4 体悟之手法——有我之境,小中见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水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对秩序的再现
    5.1 山水文化的理论建构
        5.1.1 写实
        5.1.2 传神
        5.1.3 妙悟
    5.2 基于中国当代山水城市精神建构策略下的反思
        5.2.1 建构的联系——传统与当代的纽带
        5.2.2 建构的生存——山水文化的新陈代谢
        5.2.3 建构的经营——传统山水文化的现代之路
    5.3 山水城市精神在建筑层面的复归策略
        5.3.1 现代技艺的催化与移植
        5.3.2 空间氛围的关注与表达
        5.3.3 山水文化的地域性塑造
        5.3.4 建造体系的抉择与重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语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园林工程假山景观施工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园林假山设计景观要点
    2.1 假山平面设计
        2.1.1 点元素设计要点
        2.1.2 线元素的设计要点
    2.2 假山立体面设计
        2.2.1 线元素设计要点
        2.2.2 面元素设计要点
3 假山盆景设计要点
    3.1 在施工前进行定点放线
    3.2 积极做好假山施工处理工作
        3.2.1 打桩工作的完善
        3.2.2 上灰土
        3.2.3 混泥土的使用
    3.3 塑石模型处理
    3.4 展面处理
4 结束语

(5)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贵柔”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解决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贵柔”思想的相关概述
    2.1. 道家中的"贵柔"思想与人性化设计
    2.2 道家中的"贵柔"思想与“反对设计”
    2.3. 道家“贵柔”思想与“场所精神”
    2.4. 道家中的“贵柔”与“乡土性”设计
    2.5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相关概念
第三章 “贵柔”思想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贵柔”思想与校园文化
    3.2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贵柔”与“生产性”
    3.3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以“贵柔”与旅游观光
第四章 “贵柔”思想对大学校园景观元素的影响
    4.1. 校园水景
    4.2 校园景观小品——以石为例
    4.3 校园景观小品
    4.4 校园铺装
    4.5 校园景观节点
第五章 “贵柔”思想对现代大学景观设计的指导意义
    5.1 解决办法
    5.2 未来趋势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石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范围与概念界定
        1.4.1 课题研究的范围
        1.4.2 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古典园林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解析
    2.1 中国古典园林石景观艺术形成的历史渊源
        2.1.1 萌芽阶段——秦汉时期
        2.1.2 转折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2.1.3 兴盛阶段——唐宋时期
        2.1.4 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2.2 中国古典园林石景观艺术形成的基础
        2.2.1 哲学基础
        2.2.1.1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2.2.1.2 “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
        2.2.1.3 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
        2.2.2 美学基础
        2.2.2.1 石景的审美与鉴赏
        2.2.2.2 山水画的意境与模式探索
        2.2.2.3 山水画技法的表现
    2.3 中国古典园林石景观的设计手法
        2.3.1 叠石成山
        2.3.2 独石成峰
        2.3.3 点石成景
        2.3.4 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组合造景
        2.3.4.1 石与建筑
        2.3.4.2 石与水体
        2.3.4.3 石与花木
    2.4 同期国外石景观艺术设计及启示
        2.4.1 日本古典园林石景观设计
        2.4.1.1 筑山林泉法
        2.4.1.2 组石法
        2.4.1.3 枯山水
        2.4.2 西方古典园林石景观设计
        2.4.2.1 石制构造
        2.4.2.2 石雕塑
        2.4.2.3 岩石园
        2.4.3 国外古典园林石景观艺术的现代演绎
        2.4.4 中外古典园林石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石景观设计的启示
        2.4.4.1 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2.4.4.2 注重石的思想文化内涵
        2.4.4.3 把握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
        2.4.4.4 追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分析
    3.1 中国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发展状况
        3.1.1 中国石景观艺术演变的现状和原因
        3.1.1.1 社会环境的改变
        3.1.1.2 文化和审美取向的变化
        3.1.1.3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3.1.1.4 应用形态的转化
        3.1.1.5 功能和作用的转变
        3.1.1.6 应用场所与领域的延伸
        3.1.2 中国现代石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2.1 石景体量位置不当
        3.1.2.2 忽视人性化比例与尺寸
        3.1.2.3 缺乏形式美与文化内涵
        3.1.2.4 盲目模仿、缺少个性
        3.1.2.5 追求名贵石材、造价高
        3.1.2.6 缺乏城市维护和管理
    3.2 中国现代石景观艺术在景观中的作用
        3.2.1 现代石景观的人文功能
        3.2.2 现代石景观的美学功能
        3.2.3 现代石景观的造景功能
        3.2.4 现代石景观的使用功能
        3.2.4.1 城市器设
        3.2.4.2 导游识别
        3.2.4.3 土建结构
        3.2.4.4 空间营造
    3.3 中国现代石景观的设计手法
        3.3.1 假山造景
        3.3.2 置石造景
        3.3.3 抽象石景
        3.3.4 雕塑石景
        3.3.5 面材装饰石景
    3.4 中国现代石景观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结合运用
        3.4.1 石与石相配合
        3.4.2 石与水体相依托
        3.4.3 石与植物相掩映
        3.4.4 石与建筑相联系
        3.4.5 石与道路相呼应
        3.4.6 石与地形相结合
        3.4.7 石与灯光相衬托
        3.4.8 石与其他元素融合
    3.5 中外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对比分析
        3.5.1 日本现代石景观设计
        3.5.2 西方现代石景观设计
        3.5.3 中外现代石景观设计比较
        3.5.3.1 与现代艺术流派的融合
        3.5.3.2 “生态设计”理念的结合
        3.5.3.3 细节与技艺的把握
        3.5.3.4 “少即是多”的简约设计风格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发展研究
    4.1 中国现代石景观艺术发展的目标定位
        4.1.1 形成极具个性的石景观艺术
        4.1.2 走大众化的石景观设计路线
    4.2 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要点
        4.2.1 注重石景观的创作主题和内涵
        4.2.2 符合公众的行为心理需求
        4.2.3 强调石的美学性与功能性并存
        4.2.4 体现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特征
        4.2.5 树立生态石景观设计观念
    4.3 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4.3.1 继承和发扬中外古典园林石景观艺术成就
        4.3.2 借鉴国外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理念
        4.3.3 完善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理论
        4.3.4 注重技术与材料的创新
        4.3.5 新形式、新内容、新风格的探索
    4.4 对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4.5 现代石景观艺术设计表象实例探索
        4.5.1 项目概况
        4.5.1.1 实地调研
        4.5.1.2 设计方案的总体规划
        4.5.2 石景观艺术创作构思
        4.5.2.1 创作主题
        4.5.2.2 设计原则
        4.5.3 石景观的空间布局设计
        4.5.3.1 空间布局规划结构
        4.5.3.2 空间布局内容
        4.5.4 石景观艺术的造景手法
        4.5.4.1 设计手法的沿用与创新
        4.5.4.2 与园区要素组合成景
        4.5.5 石景观的体量与尺度
        4.5.5.1 体量大小的适宜
        4.5.5.2 比例与尺寸的把握
        4.5.6 石景观的选材与配色
        4.5.6.1 材质的选择
        4.5.6.2 色彩的配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施工准备
2 施工工艺
    2.1 定点放线
    2.2 基础处理
    2.3 铁丝网塑石模构造
    2.4 填充物的处理
    2.5 展面抹面处理
    2.6 安装水源和配种植物
3 结语

(8)在树林中办公——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办公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园林设计目标及方针
    1.1 设计目标
    1.2 设计方针
2 园林设计方法
    2.1 空间布局设计
    2.2 重点设计
        2.2.1 水体设计
        2.2.2 广场及开放空间设计
        2.2.3 景观小品设计
        2.2.4 户外照明设计
        2.2.5 道路景观设计
        2.2.6 种植系统策略
3 结语

(10)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园林理论研究
        1.2.2 当代园林实践
    1.3 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1.3.1 中国传统园林
        1.3.2 园林造景
        1.3.3 中国园林造景手法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传统造景手法的研究进展
    2.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传统造景手法的关系
        2.1.1 儒家思想对传统造景手法的影响
        2.1.2 道家思想对传统造景手法的影响
        2.1.3 禅宗思想对传统造景手法的影响
    2.2 中国绘画艺术与园林造景
    2.3 园林理论名着《园冶》中的造景手法
    2.4 传统造景手法的分类
        2.4.1 江南园林的造景手法特点
        2.4.2 北方园林的造景手法特点
        2.4.3 岭南园林的造景手法特点
第三章 现代园林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3.1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3.1.1 现代园林的形成与内涵
        3.1.2 现代园林的文化取向
        3.1.3 现代园林的功能要求、布局特点
        3.1.4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3.1.5 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
    3.2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
        3.2.1 中国古典园林
        3.2.2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区别
        3.2.3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联系
    3.3 西方园林与中国现代园林
        3.3.1 西方园林
        3.3.2 中国现代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
        3.3.3 西方园林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
第四章 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4.1 主配手法
        4.1.1 主体升高
        4.1.2 空间构图的重心
    4.2 层次手法
    4.3 借景手法
        4.3.1 借景内容
        4.3.2 借景方法
    4.4 对景与分景
        4.4.1 对景
        4.4.2 分景
    4.5 前景处理手法
        4.5.1 框景
        4.5.2 夹景
        4.5.3 漏景
        4.5.4 添景
    4.6 点景手法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示例一
    5.2 示例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谈园林艺术及绿化(论文参考文献)

  • [1]SQ园林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刘凯.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1)
  • [2]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天雅.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4)
  • [3]建构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建筑中山水城市精神复归策略的研究[D]. 韩鹏.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4]园林工程假山景观施工要点分析[J]. 王玲玲. 花卉, 2015(15)
  • [5]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贵柔”思想[D]. 董丽娜. 南昌大学, 2014(03)
  • [6]中国石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象研究[D]. 林佳. 吉林建筑大学, 2014(04)
  • [7]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实践分析[J]. 宋黎. 现代园艺, 2014(10)
  • [8]在树林中办公——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办公环境[J]. 黄小华. 技术与市场, 2012(03)
  • [9]园林绿化假山景观施工技术[J]. 沈娟. 科技风, 2011(13)
  • [10]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 魏保枝.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论园林艺术与绿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