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垂向分带及保存条件探讨——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纪盆地为例

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垂向分带及保存条件探讨——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纪盆地为例

一、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与保存条件纵向分带性讨论——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系盆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卢鹏羽[1](2021)在《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地处羌塘地块和冈底斯地块的结合带上,从西到东可划分为蒋日阿错、江加错及爬错三个凹陷,资源潜力巨大。本文选取优质烃源岩层段始新统牛堡组三段下亚段(E2n3-3)、牛堡组二段上亚段(E2n2-1)、牛堡组二段中亚段(E2n2-2)进行研究,通过TOC、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元素分析等地球化学实验,饱和烃、芳烃等生物标志物特征,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对伦坡拉盆地纵向上三个亚段以及平面上蒋日阿错凹陷、爬错凹陷、江加错凹陷进行了烃源岩评价,并计算生烃量,取得以下认识:1.查明研究区牛堡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比各种烃源岩评价指标明确了适用于伦坡拉盆地的烃源岩评价标准。通过镜检干酪根类型指数、岩石热解等有机地球化学实验进行了烃源岩评价,其中牛三下段、牛二上段、牛二中段烃源岩均属于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显示腐泥组和镜质组占主要成分,牛三下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混有部分Ⅰ型;牛二上和牛二中有机质类型为Ⅰ型、Ⅱ1型共存,少量样品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三个层段的有机质成熟度都达到生烃门限,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成熟度不断升高。2.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烃源岩的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特征。总体上样品植烷优势明显且伽马蜡烷和硫芴含量很高,反映出牛堡组沉积时处于高盐还原环境,其中牛三下亚段的咸化程度最高、还原性最强。四环萜烷含量较低,芳烃中二甲基菲呈“V”字型分布,甾烷中牛三下C28占据主要优势,牛二上、中亚段C29占据优势,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质母质来源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混杂有部分陆源植物。3.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有机碳含量的预测,针对对研究区三套烃源岩进行了生烃量计算。优选出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体积密度(DEN)及深度作为输入层,结果显示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拟合程度良好并克服了Δlog R法中人为去除异常点的情况。有机碳含量预测结果显示从盆地边缘至中心TOC含量增加,在0-1.5%之间,与实测数据相吻合。使用有机碳法计算盆地生烃量,三套烃源岩总生油量达1.179×109t,总生气量达158.266×109m3。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生油量较高,同时蒋日阿错凹陷生气量也很高,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而纵向上,牛二段中亚段无论是生油量还是生气量都比较高,有较大的生烃潜力。

易立[2](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张鑫[3](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刘一茗[4](2019)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是在燕山褶皱期海相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经历了断陷、拗陷及构造隆升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期的构造隆升对盆地原生油气藏有着强烈的调整改造作用。伦坡拉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实际资料和理论认识也比较少,但作为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不管是勘探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伦坡拉盆地实际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料状况,充分利用研究区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并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勘探最新进展,补充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及相关测试分析工作,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点(钻井)-线(剖面)-面(平面)相结合,系统分析评价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储层、保存及温压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定量、动态刻画其油气生排运聚过程,并探讨油气藏的调整改造过程,最后在典型油藏对比解剖的基础上,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成藏主控因素,进而预测盆地有利油气成藏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油气地质成藏条件伦坡拉盆地以始新统牛堡组为主要烃源岩,且有机质丰度在不同凹陷不同层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横向上,各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总体上有“西高东低、北高于南”的特征,好烃源岩(TOC>0.8%)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元素分析法、显微组分分析法、岩石热解分析法和氯仿沥青“A”族组成判别法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1型为主,I型次之。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揭示,牛堡组二段烃源岩现今大多处于中成熟阶段(0.7%<Ro<1.3%),牛堡组三段烃源岩则多处于低成熟阶段(0.5%<Ro<0.7%)。油源对比证实,储集于牛堡组二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烃源岩,属自生自储型,而储集于牛堡组三段的原油部分来源于牛堡组二段,部分来源于其自身,既有自生自储型,也有下生上储型。伦坡拉盆地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底扇等储集体,岩性以砂砾岩、细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及白云岩等为主,其储集物性多呈低孔低渗的特征,且不同凹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东部爬错凹陷以牛堡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物性最好,而中部江加错凹陷牛堡组二段下亚段储集物性最好。伦坡拉盆地发育牛堡组二段、牛堡组三段、丁青湖组二段及丁青湖组三段四套泥质岩盖层,其中以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和牛堡组三段下亚段盖层最为重要,其单层泥岩厚度最大可达600m,泥地比最高达0.9,排替压力最高达13MPa,具有较强的区域封盖能力,为油气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封盖条件。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地层水型以NaHCO3型为主,pH值普遍高于7,Ca2+与Mg2+成正相关关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反映该区地层水处于积极交替带内,多为开启的、氧化-弱氧化水文地质环境,油气保存条件多为较差-差级别。伦坡拉盆地受晚期断裂改造强烈,中东部发育大量张扭性质的调节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调整改造作用,西部则多为“通天”类型的大断裂,对原生油气藏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2.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地层对比法恢复的牛堡组顶界面剥蚀量在平面上表现为中部剥蚀量小,南北剥蚀量大,且北部大于南部的特征;应用地层对比法估算的丁青湖组顶界面剥蚀厚度在盆地西部约600m,东部约300m。伦坡拉盆地单井埋藏史曲线呈“两段式”,断陷期的总沉降速率及构造沉降速率明显高于坳陷期及调整改造期。伦坡拉盆地具有较高的古、今地温梯度,属于典型的“热盆”,受牛堡组沉积末期和丁青湖组沉积末期两次地壳抬升的影响,盆地地温场经历两期“升温-降温”演化过程。不同凹陷烃源岩热成熟史存在较大差异,蒋日阿错凹陷牛堡组一段和牛堡组二段下亚段烃源岩进入生油及生气门限的时间均早于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中-高成熟阶段(Ro=0.7%-2.0%),而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烃源岩则表现为中东部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进入生油门限的时间早于西部蒋日阿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低成熟阶段(Ro=0.5%-0.7%)。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同一层段烃源岩开始生排油的时间早于生排气时间,且生排油率大于生排气率,但排气效率高于排油效率,排气效率多高于50%,而排油效率则多小于50%;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深部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早于浅部烃源岩,生排油气率也相对较大;牛堡组二段中亚段及其以上烃源岩层段至今尚无规模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伦坡拉盆地主成藏期的压力和流体势平面分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古压力在平面上呈现为“中部高两侧低”,古流体势在平面上呈现为“中南部高,西北及东部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烃源岩热成熟度以及封盖能力分布对油气二次运移路径和圈闭预测的结果揭示,盆地中央凹陷带的岩性圈闭是原生气藏的有利聚集区。显微岩相学观察揭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储层发育盐水、含烃盐水及烃类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并主要呈线状、带状分布在石英微裂隙和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包裹体的荧光颜色丰富,具蓝白色、蓝色、黄色及橙黄色等,定性指示不同成熟度原油的多期充注;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存在495nm与540nm两个峰值,定量揭示盆地牛堡组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基于与烃类包裹体相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地层埋藏史图上的投点结果,确定出伦坡盆地牛堡组储层两期油气充注的时间分别为距今30-27Ma与23-21Ma,并以第二期为主。伦坡拉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地层褶皱、抬升剥蚀及地层切割作用强烈,原生油气藏形成后普遍经历了物理调整改造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大多遭受了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化学调整与改造作用,导致其原油轻质组分减小,重质组分增加,密度变大,黏度增高,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稠油藏。3.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伦坡拉盆地目前已发现的8个油藏中有7个为稠油藏,1个为轻质油藏,且现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凹陷带的断裂发育区,并具纵向分布层位多,横向运移距离长,油藏调整改造活跃的特点。基于典型油藏精细解剖,可将伦坡拉盆地油藏的成藏模式划归为“晚期破坏型”与“晚期保存型”两大类。其中,“晚期破坏型”多形成稠油藏,如红星梁稠油藏(早期超压-断层联合封闭晚期断层破坏型)、红山头稠油藏(近源断层垂向输导晚期断层破坏型)及长山古油藏(中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抬升破坏型),而“晚期保存型”则形成常规油藏,如罗马迪库油藏(远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保存型)。综合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成藏动力学过程重建及典型油藏精细解剖等成果,提出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受烃源、储层和保存“三元”复合控制,并进而将伦坡拉盆地的勘探区带按成藏条件评价划分为I、II、III三类,其中I类区带2个,包括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凹陷及爬错凹陷,其成藏条件最为优越;II类区带2个,为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达玉山逆掩推覆带及以岩性圈闭为主的江加错凹陷;III类区带3个,包括以构造圈闭为主的鄂加卒逆冲褶皱带与伦坡日-长山褶皱隆起带及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南冲断褶皱带,其成藏条件相对较差。

刘中戎,曹强,何志勇[5](2017)在《西藏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一段沉积特征及勘探意义》文中提出西藏伦坡拉盆地是经勘探证实的含油气盆地,已提交控制储量721万t,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早期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揭示储层薄、物性差,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受低勘探程度制约,牛堡组的已有地质认识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对牛堡组一段在中西部沉积充填模式的认识不够深入。前期认为盆地的断陷期主要发生在牛二段,是盆地烃源岩主发育期。近期研究表明牛堡组一段沉积时期,存在"南主断、西主洼"的盆地格局,西南部为沉积中心,发育较好的烃源岩,打破了早期牛堡组一段为一套红层不发育烃源岩的认识,研究结果对下一步拓宽勘探思路及勘探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马鹏飞[6](2016)在《西藏高原中部新生代陆相盆地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成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了 60%,国内供应形势变得愈发严峻,西藏是我国目前陆地上面积最大,勘探程度最低,资源潜力最大的新区,高原中部的新生代陆相盆地因为其巨大的勘探潜力成为了近年来调查的热点。盆地中堆积的沉积地层连续记录了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古气候和构造事件,是我们探究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与全球、区域古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高原中部代表性的盆地(伦坡拉盆地和南木林-乌郁盆地)为目标,使用沉积学、旋回地层学、有机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对盆地内部沉积的富有机质细粒沉积物展开研究,初步查明了其沉积环境、物质来源、形成年代、区域气候演化、岩石有机及元素特征等,进一步探讨了富有机质细粒沉积物的沉积过程及主要控制机制。研究表明,伦坡拉盆丁青湖组油页岩主要沉积于25.93-16.64 Ma之间,但从剖面上来看,上部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这主要由于区域构造抬升后古气候在23.53 Ma发生干化,但总体来看样品有机质均为主要源自于湖泊的Ⅰ型干酪根。物源区分析显示所有样品的物质来源较为稳定,均为位于盆地南部的含白垩纪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的班戈岩体。流域重建显示,该古流域系统包括一条源自南部的主要河流、上游的班戈湖盆以及下游的伦坡拉湖盆。化学风化指数显示流域范围内古气候条件不利于水系的大量发育,因此尽管区域古植被重建显示高等植物占据流域内有机质供给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流域内河流不发育,主要河流仅能搬运一定量的来自于高等植物的有机质进入湖泊;另外受上游湖盆的过滤作用影响,只有极少的陆源有机质能够进入伦坡拉湖盆。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湖泊藻类可以作为主要有机质来源沉积于水体分层的盐湖中并最终形成了高原储量最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南木林-乌郁盆地渐新世-中新世芒乡组可以划分为均衡填充阶段和过填充阶段。均衡填充阶段,较深的湖泊环境沉积了易生油的页岩,该层位样品总有机碳含量在5%左右,氢指数值可达316 mg HC/gTOC,指示了较差的Ⅱ-Ⅲ型干酪根,对比显微组分和有机化学特征发现氢指数偏低可能是热演化程度较高造成的。较高的伽马蜡烷指数指示了古湖泊的水体分层。在这一阶段水和沉积物供给约等于湖盆可容纳空间演化,湖泊水体稳定分层、接纳高等植物输入较少,发育了大量的湖泊藻类。随后受区域逆断层活动影响,盆地可容纳空间集聚缩小,大量的碎屑物质从盆地周边通过河流、扇三角洲汇入湖盆,导致了古湖泊从均衡填充转变为过填充,在这一阶段形成了淡水、氧化的沼泽环境,并沉积了总有机碳大于30%、氢指数较低、含Ⅲ型干酪根的煤系地层。

刘皓[7](2016)在《藏北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西南唐古拉山南侧的藏北高原,处于藏北高原腹地。通过1∶100万的石油地质概查、1∶20万伦坡拉盆地普查和专题研究以及对局部地段的地质详测,发现了地表油砂、沥青脉等;1∶5万航空重力、磁力普查和1∶10万的地震测量中,解析地质构造31个,中央凹陷带存在断鼻8个。本文综合运用已有的地质资料,对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沉积特征开展系统的研究。依据3条实测地层剖面,结合30余口钻井资料,对牛堡组岩性组合、岩层厚度、沉积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对比,认为砂岩中长石及杂基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低,主要为近源沉积物。结合区域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沉积格架和变化规律,为岩相古地理和盆地分析提供了依据。沉积相可识别出:河道、心滩、边滩及堤岸等沉积亚相、微相;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滨湖相、浅湖相、半深湖-深湖相等。表明盆地内古近纪沉积盆地主要发育洪-冲积体系、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依据上述资料和分析,编制了牛堡组一段(E1-2n1)、牛堡组二段下亚段(E1-2n2-1)、牛堡组二段上亚段(E1-2n2-2)、牛堡组三段下亚段(E1-2n3-1)、牛堡组三段中亚段(E1-2n3-2)、牛堡组三段上亚段(E1-2n3-3)等6个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系统分析认为:伦坡拉盆地为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分布的古近系陆相断陷盆地,经历了断陷期(E1-2n1)、坳陷期(E1-2n2-E1-2n3)和萎缩期(E3d)三个演化阶段。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牛堡组烃源岩特征及油气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

李宇平,范小军[8](2015)在《西藏地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原油稠化地质成因》文中研究说明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惟一发现工业油流的古近系陆相残留盆地。早期勘探已揭示,油藏埋藏深度超过1 500 m为稀油,然而新完钻的W1井在1 800 m钻遇的原油仍偏稠,可见该盆地原油纵向分带性复杂。为明确原油稠化地质成因及有利稀油富集带,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原油性质、原油分布规律、原油稠化地质成因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盆地古近系牛堡组原油稠化主要受次生改造作用控制,并非低熟油所致;W1井油藏位于牛堡组顶部不整合面以下800 m油气氧化界面以内,由于该井位于盆地中央凹陷带中部断裂带,构造解释和岩心观察均显示断裂及高陡裂缝发育,导致原油轻组分散失,故油质偏稠,从而明确了该盆地原油纵向分带性。

王进军[9](2015)在《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构造分析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羌塘盆地作为青藏高原最大海相盆地之一,发育晚三叠世、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是油气勘探的处女地。本文从盆地构造背景、沉积特征、构造特征、油气保存条件等方面论述了构造与油气保存关系,评价羌塘油气资源潜力。1)基础地质特征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中段的羌塘-昌都地块上,沉积厚度超过8000m。本文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地质、石油、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结合本课题5年来的地质调查、重点区块详查、地质大剖面调查等工作,发现盆地存在古老变质基底,作者等在俄久卖地区发现的变质片麻岩证实这点,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基底埋深不一致,南北羌塘深些,中央隆起带浅。通过盆地地层划分、对比,证实中下三叠统主要沉积于北羌塘坳陷,南羌塘坳陷仅有上三叠统上部出露;中上侏罗统在整个羌塘盆地广泛充填,且各组地层连续,下侏罗统主要沉积在南羌塘坳陷,北羌塘坳陷仅见火山岩。本文收集、测制了各个地层的剖面,编制了主要含油气地层的等厚线分布图,分析了生物礁、白云岩及石膏等特殊岩性的分布及特征;同时把地表出露地层特征与钻井资料对比,发现调查的目标层往深部变质减弱、厚度增大。综合研究发现羌塘盆地构造线以近东西向、北西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近南北向,并分析了盆地边界断裂的性质、物质组成以及对盆地形成的影响。剖析了盆地内各个构造形迹特征,解析断裂、节理的规模、延伸深度、破碎带宽度和物质组成;断裂以逆冲断层为主,构造主应力来自南北-北北东向挤压力。重点研究褶皱的形态、式样、圈闭形态等特征,褶皱以短轴褶皱和中常褶皱为主,短轴褶皱组成复式褶皱。将盆地划分为4个二级构造单元,8个三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在盆地内划分了4个级别改造强度区,其中中央隆起带为极强改造区,南、北坳陷的大部分地区为弱改造区。2)石油地质特征本文收集分析前人工作成果,通过野外调查并取得大量分析数据,综合评价盆地的烃源层、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探讨三者的时空分布关系。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以三叠统肖茶卡组含煤岩系、中侏罗统布曲组灰岩、中侏罗统夏里组泥页岩和上侏罗统泥晶灰岩等为主。烃源岩质量以中侏罗统布曲组最好,厚度大和有机质丰度高的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北羌塘坳陷中部和中央隆起及潜伏隆起两侧,有机质类型以Ⅱ1为主;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要比同时期泥质的好。地表烃源岩有机质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钻井中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于地表,有机质类型比地表好,热演化程度比地表低。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肖茶卡组、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中,岩性为细砂岩、颗粒灰岩、生物礁灰岩和白云岩等,主要分布层位为上三叠统,物性为低孔、低渗的特点。钻井岩心显示井下的储层的裂缝比地表少。盆地盖层为肖茶卡组和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等,岩性为泥质岩、膏盐岩、微泥晶灰岩、泥灰岩等,具有良好的封盖性。研究发现盆地中侏罗统布曲组-中侏罗统夏里组生储盖组合是最好的。3)构造与油气保存在物探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盆地内部454个褶皱、740余条大中型断裂,结合重点区块的构造解剖,并对盆地内的构造样式、形成时代、构造作用强度、构造保存条件等进行了剖析。盆地构造线以EW-NWW向为主,改造程度南北强、中部弱,东部强,西部弱的特点。盆地发育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定型在燕山晚期,与主要排烃期同期或早于主排烃期,有利于油气聚集。综合研究认为羌塘盆地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油气勘探前景好,勘探目标层为上三叠统肖茶卡组砂岩段和中侏罗统布曲组颗粒灰岩段。综合考虑影响油气的各种因素,圈出了有利区带和区块。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地球物理、地质调查、生储盖及其组合、构造解析、圈闭条件及保存条件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和优选羌塘盆地的构造特征、构造与油气关系,为盆地石油勘探提供一定依据。

杜开元[10](2014)在《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高原中部,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是一个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的具有走滑特征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同时该盆地也是西藏地区发育为数众多的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已知油气地质条件较好,勘探程度最高,并已获得工业油气流的一个盆地。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研究以丁青湖组油页岩为重点,综合分析了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特征。但对于盆地上部丁青湖组油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存在不同认识,论文以丁青湖组沉积和油气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取得如下认识:1、进一步明确了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证实了盆地共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两个演化阶段,对应着牛堡组和丁青湖组地层沉积时期。研究表明丁青湖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页岩及油页岩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2、对丁青湖组烃源岩综合分析得出丁青湖组一段烃源岩为较好烃源岩,是丁青湖组的主力烃源岩,丁二、丁三段为较差-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型-Ⅱ1型;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丁一段烃源岩大多处于低成熟阶段,丁二、丁三段处于未成熟阶段。丁青湖组烃源岩分布面积约426平方公里,厚约200米。3、丁青湖组油页岩主要在爬爬、伦坡日和蒋日阿错地区出露,综合分析认为油页岩的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矿物,油页岩具高含油率、高灰分和低全硫含量的特征。油页岩主要为好-极好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基本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环境中。油页岩有机质来源较复杂,既包含陆生高等植物也包含水生浮游生物。沉积环境为强还原和高盐度环境。通过对伦坡日丁青湖组剖面分析得出油页岩分布面积为374平方公里,厚度为69.5米。4、利用有机碳法和体积法分别评价丁青湖组的油气资源和油页岩资源,经查,丁青湖组油气资源量为0.1134×108吨和2.268×108亿立方米。油页岩和页岩油资源量为675.8×108吨和48.59×108吨。

二、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与保存条件纵向分带性讨论——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系盆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与保存条件纵向分带性讨论——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系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概况
        1.2.2 烃源岩研究现状
        1.2.3 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伦坡拉盆地地层特征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1 样品来源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2.1 有机质丰度划分标准
        3.2.2 有机质丰度特征
    3.3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3.1 有机质类型划分标准
        3.3.2 有机质显微组分分析
        3.3.3 干酪根元素分析
        3.3.4 烃源岩热解参数分析
    3.4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3.4.1 烃源岩成熟度划分标准
        3.4.2 镜质体反射率(R_o)分析
        3.4.3 岩石热解峰温(T_(max))分析
    3.5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5.1 饱和烃色谱
        3.5.2 芳烃类化合物
    3.6 烃源岩总体评价
4 神经网络法预测盆地有机碳分布
    4.1 TOC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
    4.2 神经网络方法及应用
        4.2.1 BP神经网络原理
        4.2.2 Δlog R法与神经网络法拟合结果比较
    4.3 TOC平面分布预测
5 牛堡组烃源岩潜力分析
    5.1 主要参数确定
    5.2 有机碳法计算生烃量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异常超压研究
        1.2.2 成藏过程分析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泌阳凹陷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充填演化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3.1 基本原理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3.2.2 成岩作用过程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5.2.1 盆地模拟法
        5.2.2 流体包裹体法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6.4.2 油气充注过程
    6.5 源-汇耦合关系
        6.5.1 烃源岩条件
        6.5.2 储层条件
        6.5.3 圈闭条件
        6.5.4 运移输导体系
        6.5.5 充注成藏分析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6.5.7 成藏模式
    6.6 勘探潜力分析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成藏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伦坡拉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位置及构造区划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青藏高原演化
        2.2.2 构造边界及邻盆特征
        2.2.3 伦坡拉盆地构造演化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3.1 牛堡组(E2n)
        2.3.2 丁青湖组(E3d)
第三章 成藏地质条件
    3.1 烃源条件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3 油源对比
    3.2 储集条件
        3.2.1 岩石类型
        3.2.2 沉积环境
        3.2.3 储层物性
    3.3 保存条件
        3.3.1 盖层发育特征
        3.3.2 水文地质条件
        3.3.3 断裂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3.4 温压条件
        3.4.1 地温条件
        3.4.2 压力条件
第四章 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
    4.1 构造-沉积演化史
        4.1.1 剥蚀厚度恢复
        4.1.2 埋藏史及构造沉降史
    4.2 热史及热成熟度史
        4.2.1 热演化史
        4.2.2 烃源岩热成熟演化史
    4.3 生排烃史
        4.3.1 生烃史
        4.3.2 排烃史
    4.4 油气充注史
        4.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4.4.2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4.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4.4.4 油气充注时间
    4.5 油气运聚史
        4.5.1 油气运移动力
        4.5.2 油气运聚史
    4.6 油气调整改造过程
        4.6.1 现今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4.6.2 油气藏的物理调整与改造
        4.6.3 油气藏的化学调整与改造
第五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5.1.1 罗马迪库常规油藏
        5.1.2 红星梁稠油藏
        5.1.3 红山头稠油藏
        5.1.4 长山古油藏
    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成藏区带评价优选
        5.2.1 烃源岩控藏效应
        5.2.2 储层控藏效应
        5.2.3 保存控藏效应
        5.2.4 有利成藏区带评价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5)西藏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一段沉积特征及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牛堡组沉积特征
    1.1 牛堡组一段 (E2n1) 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1.2 牛堡组二段 (E2n2) 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1.3 牛堡组三段 (E2n3) 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2 牛堡组一段沉积特征新认识
    2.1 牛堡组一段在野外发现大套黑色泥页岩
    2.2 地震资料揭示牛堡组沉积早期的沉积沉降中心位于西南部
    2.3 沉积厚度反映牛堡组一段沉积沉降中心位于盆地西南部
3 结论及勘探启示意义

(6)西藏高原中部新生代陆相盆地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1.2.1 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概念
        1.2.2 西藏高原中部新生代陆相盆地概述
        1.2.3 目标盆地及层位优选
        1.2.4 目标盆地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盆地地质背景
    2.1 伦坡拉盆地地质背景
        2.1.1 基本地质概况
        2.1.2 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
    2.2 南木林-乌郁盆地地质背景
        2.2.1 基本地质概况
        2.2.2 南木林-乌郁盆地新生代地层
3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剖面测制与样品采集
    3.2 沉积岩相分析
    3.3 旋回地层学分析
    3.4 有机地球化学及有机岩相学分析
    3.5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 目标层位地层格架与沉积相组合
    4.1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
    4.2 南木林-乌郁盆地芒乡组
5 目标层位沉积时代
    5.1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
    5.2 南木林-乌郁盆地芒乡组
6 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特征
    6.1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
        6.1.1 有机地球化学及有机岩相学特征
        6.1.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 南木林-乌郁盆地芒乡组
7 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沉积机制
    7.1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
        7.1.1 源区化学风化及古气候条件
        7.1.2 丁青湖组物源
        7.1.3 区域汇水系统重建
        7.1.4 湖盆演化事件
        7.1.5 有机质沉积
    7.2 南木林-乌郁盆地芒乡组
        7.2.1 古湖泊环境演变
        7.2.2 有机质沉积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7)藏北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1.2.2 油气地质调查与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第3章 研究区古近系沉积特征
    3.1 牛堡组剖面特征
        3.1.1 牛堡组地层特征
        3.1.1.1 牛堡组(E_(2n))地层
        3.1.1.2 牛堡组(E_(2n))野外剖面特征
    3.2 研究区沉积地层岩石学特征
        3.2.1 岩石类型
        3.2.2 重矿物特征
    3.3 盆地古近系发育特征
        3.3.1 牛堡组一段(E_(2n)~1)
        3.3.2 牛堡组二段(E_(2n)~2)
        3.3.3 牛堡组三段(E_(2n)~3)
第4章 沉积体系与沉积盆地特征
    4.1 沉积体系的识别划分
    4.2 伦坡拉盆地古近系岩相古地理特征
        4.2.1 古近纪—始新世古地理(E_(1-2n))
        4.2.2 古近纪—渐新世古地理(E_3d)
    4.3 盆地构造发展演化及盆地类型
        4.3.1 盆地演化发展
        4.3.2 沉积盆地类型
第5章 牛堡组烃源岩特征及远景分析研究
    5.1 牛堡组烃源岩厚度及分布
    5.2 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2.1 伦坡拉盆地烃源岩评价标准
        5.2.2 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3 牛堡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
        5.3.1 有机质类型划分
        5.3.2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
    5.4 烃源岩层综合评价及有利烃源岩区带优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西藏地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原油稠化地质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概况
2原油性质
3原油分布规律及油源
4原油稠化地质成因
    4.1不整合面
    4.2断裂及高陡裂缝
5结论

(9)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构造分析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基础地质方面
        1.2.2 石油地质方面
        1.2.3 地球物理方面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方案
    1.3 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课题的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及成果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构造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区域重力特征
        2.2.2 区域航磁特征
        2.2.3 区域大地电磁特征
        2.2.4 区域地震特征
        2.2.5 地球物理技术的综合利用
        2.2.6 地球物理综合分析
    2.3 羌塘盆地的演化
    2.4 控盆构造特征
        2.4.1 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
        2.4.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5 羌塘盆地基底探讨
        2.5.1 基底的组成
        2.5.2 基底构造及埋深
    2.6 中央隆起带的性质
        2.6.1 物质组成
        2.6.2 构造特征
第3章 盆地地层及生储盖特征
    3.1 地层
        3.1.1 巴塘山-若拉岗日分区
        3.1.2 北羌塘分区
        3.1.3 南羌塘分区
        3.1.4 东巧-改则分区
    3.2 盆地生储盖特征
        3.2.1 盆地烃源岩特征
        3.2.2 盆地储层特征
        3.2.3 盆地盖层特征
        3.2.4 盆地生储盖组合特征及评价
第4章 羌塘盆地的构造特征
    4.1 构造单元、构造层划分及特征
        4.1.1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4.1.2 构造层划分及其特征
        4.1.3 构造期次划分
        4.1.4 盆地改造强度分析
    4.2 羌塘盆地构造变形特征
        4.2.1 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
        4.2.2 构造应力场分析
        4.2.3 构造组合类型、基本特征和成因探讨
        4.2.4 重点区块深部构造分析
第5章 羌塘盆地构造与油气保存关系
    5.1 盆地成藏条件简析
        5.1.1 盆地油气显示特征
        5.1.2 钻井油气显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5.1.3 圈闭构造条件
        5.1.4 含油气系统
        5.1.5 与相似盆地类比
    5.2 构造和油气保存关系
        5.2.1 盆地构造活动与油气保存分析
        5.2.2 断层、节理构造与保存关系
        5.2.3 褶皱与油气保存关系
        5.2.4 岩浆活动、地热与油气保存关系
第6章 油气资源评价及有利区带(块)优选
    6.1 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资源量
        6.1.1 油气资源综合评价
        6.1.2 羌塘盆地油气资源量估算
    6.2 简述羌塘盆地有利远景区带及重点区块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伦坡拉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古-始新统牛堡组
        2.1.2 丁青湖组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格局
        2.2.2 盆地发展演化
    2.3 伦坡拉盆地沉积特征及沉积相
        2.3.1 洪-冲积体系
        2.3.2 河流沉积体系
        2.3.3 三角洲沉积体系
        2.3.4 湖泊沉积体系
第3章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特征
    3.1 伦坡拉盆地烃源岩评价标准
    3.2 丁青湖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
第4章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特征
    4.1 野外露头特征
        4.1.1 伦坡日油页岩野外露头特征
        4.1.2 爬爬及蒋日阿错油页岩野外露头特征
    4.2 丁青湖组油页岩品质评价
        4.2.1 含油率分析
        4.2.2 灰分分析
        4.2.3 全硫含量分析
    4.3 油页岩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4.3.1 伦坡拉油页岩的矿物组成
        4.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4.1 有机质丰度
        4.4.2 有机质类型
        4.4.3 有机质成熟度
        4.4.4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第5章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资源潜力分析
    5.1 常规油气资源量评价
    5.2 油页岩资源量评价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与保存条件纵向分带性讨论——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系盆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D]. 卢鹏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 刘一茗.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5]西藏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一段沉积特征及勘探意义[J]. 刘中戎,曹强,何志勇.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6)
  • [6]西藏高原中部新生代陆相盆地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成因研究[D]. 马鹏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7)
  • [7]藏北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评价[D]. 刘皓.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8]西藏地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原油稠化地质成因[J]. 李宇平,范小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06)
  • [9]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构造分析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D]. 王进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10]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D]. 杜开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标签:;  ;  ;  ;  ;  

含油气盆地油气氧化界面垂向分带及保存条件探讨——以西藏伦坡拉陆相第三纪盆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