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老年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一、老年高血压治疗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仝兴瑞[1](2019)在《清化瘀热方干预瘀热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清化瘀热方干预瘀热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相关血脂、凝血、hs-CRP、Hcy指标的影响。方法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选取符合诊断为瘀热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40例)、西药组(4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0例)共三组。治疗期间:西药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 bid,中药组给予自拟清化瘀热方(丹参15g、葛根10g、赤芍10g、生地10g、郁金10g、石菖蒲10g、钩藤15g、夏枯草15g)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 bid基础上给予自拟清化瘀热方治疗。三组研究疗程均为2个月,将治疗前、治疗后患者所测得血脂、凝血、hs-CRP、Hcy指标,及其降压疗效、中医证候、安全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价药物对于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中药组39例完成试验,西药组39例完成试验,中西医组40例完成试验,三组各脱落1例,对此118(包括脱落3例)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治疗前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无差异。1)诊室血压:三组治疗前、治疗后,组内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医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中西医组降压效果更为明显,降压幅度更大,中西医联合用药优于单用中药和西药。2)降压有效率:中西医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7.5%(显效22例,有效17例),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6.9%(显效10例,有效20例),西药组总有效率69.2%(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3)影响因子改善:(1)血脂四项:治疗后三组血脂较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TC和LDL-C:中药组与中西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组>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组>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无意义。HDL-C: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结即为中西医组>中药组>西药组。TG:结果同HDL-C。(2)CRP、Hcy比较:三组经治疗后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不符合预期。(3)凝血指标:经治疗后,只有PT指标有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中西药组;对于APTT和D-D,治疗后,三组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所以测得凝血PT、APTT、D-D皆不符合预期。4)中医证候积分: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组,组内前后对比,在改善情况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证候积分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改善情况总结为:中西医组>中药组>西药组。5)改善中医证候有效率:三组在改善中医证候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61.54%和95%,显效率分别为:20.51%、2.56%和25%,总结即为中西医组>中药组>西药组。6)安全性比较:中药组1例发生不良事件,西药组2例发生不良事件,中西医结合组未见不良事件发生,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均有效,且清化瘀热方联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和单用中药治疗,能够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减轻瘀热互结型高血压中医证候,是治疗瘀热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效、安全的药物。图0幅;表21个;参137篇。

王乔硕[2](2018)在《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收集机械通气下的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观察患者晨峰血压增高的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晨峰血压增高的因素,有助于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级以指导临床护理。2.分析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峰值的时间点,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方法1.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诊断为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行机械通气和持续心电监测的125例患者,记录患者的社会学资料、疾病资料、应用长效降压药物的类型、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本研究规定的日间时段为6:00~21:59,夜间时段为22:00~5:59),并据此计算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值,观察研究对象晨峰血压增高(MBPS≥35mmHg)的发生率;对不同特征(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APACHEⅡ评分、长效降压药物类型)患者的MBPS值进行比较。2.根据晨峰血压增高的标准(血压晨峰≥35mmHg)将研究对象分为晨峰组(MBPS≥35mmHg)和非晨峰组(MBPS<35mmHg),根据记录的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数据,计算24h脉压、日间脉压、夜间脉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昼夜节律类型[杓型血压(夜间下降率为10%~20%)、非杓型血压(夜间下降率为0%~10%)、超杓型血压(夜间下降率为>20%)、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比较两组间的不同动态血压指标值的差异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并分析晨峰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3.根据记录的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均值、舒张压均值,分析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峰值、舒张压峰值出现的时间点。结果1.符合纳排标准的125例机械通气下的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部进入本研究,其中男性66例,女性59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6.78±5.11岁,其中年龄≥80岁患者33例(26.4%);患者MBPS值12~62.5mmHg,平均39.13±9.53mmHg,晨峰血压增高(≥35mmHg)现象比例较高,占64.8%(81 例)。2.对不同特征患者的MBPS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高龄组(≥80岁)MBPS 值高于老年组(62~79 岁)(43.21±9.35mmHg vs 37.67±9.2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7,P=0.004);APACHEⅡ评分的高分组(≥21.05分)MBPS 值高于低分组(<21.05 分)(42.04 ± 10.05mmHg vs 37.44 ± 8.8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3,P=0.009);不同性别、不同高血压级别、服用不同长效降压药物类型的患者之间的MBPS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晨峰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均高于非晨峰组(分别为144.72±8.78mmHgvs 139.73±9.52mmHg,68.28±7.10mmHgvs 64.35±8.25mmHg,151.75±8.83mmHgvs 144.71±11.04 mmHg,72.50 ±7.73mmHg vs 66.95±9.21 mmHg,13.95±3.85 mmHg vs 9.93±6.00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48,-2.789,-3.892,-3.576,-4.015,P值均<0.01)。晨峰组与非晨峰组之间的昼夜血压节律类型构成比不同,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7.551,P=0.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是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5.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结果显示,全天的收缩压之间和舒张压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1),并且显示8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为一天之内的最高值;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将每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与8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可见,8时的收缩压除与7时的收缩压无差异外(t=-0.663,P=0.509),与其他各时段的收缩压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均<0.001),8时的舒张压除与7时的舒张压(t=0.308,P=0.758)、9时的舒张压(t=1.890,P=0.061)无差异外,与其他各时段的舒张压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 均<0.001)。结论1.机械通气下的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BPS波动大于既往研究中的预定值,晨峰血压增高比例较高,高于既往我国老年人的晨峰血压增高的发生率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增高的发生比例。2.24h平均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是机械通气下的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筛查晨峰血压增高的危险人群,并建议使用控制24h平均收缩压疗效及减少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保证杓型节律的前提下)的长效降压药物,并提供及时的用药观察和护理对策。3.机械通气下的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峰值的容易出现在上午7时~9时,建议完善降压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案,增加此时段护患配比、加强此时段血压监测和评估,有预见性地制定护理计划,有效控制血压,减缓靶器官的损害,保证危重患者安全。

熊桂华,张展[3](2016)在《八段锦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八段锦作为中医药养生保健体系中传统的健身运动,其动作简单、形式多样、功效显着,既能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人体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防病抗病及抗衰老能力,并能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亚健康、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原发性高血压、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骨关节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适应于不同人群锻炼,对居民身心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值得推广的保健运动。

罗群[4](2012)在《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膳食干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平衡膳食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腰围、体质指数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应用“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平衡膳食干预。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的高血压患者39例进行调查和平衡膳食干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信息、膳食情况、人体测量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在保证研究对象未重新调整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运动、睡眠习惯无明显改变的前提下,我们应用“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通过集体授课、个体干预、门诊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平衡膳食干预。膳食干预3个月后评价患者血压、体质指数、腰围和血脂的变化。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干预前后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比较。[结果](1)对患者的膳食调查发现,分别有74.4%、69.2%、51.2%的患者对奶类及奶制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分别有59%、51.2%、53.8%的患者对食盐、烹调油和畜肉摄入过量;对患者的饮食嗜好调查发现,59%的患者喜食咸和腌制食物,30.5%的患者喜食煎炸和油腻食物,20.5%的患者喜食高胆固醇食物;(2)平衡膳食干预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增加,对烹调油、食盐和畜肉的摄入减少。其中,对奶类及奶制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患者比例分别降至38.4%、28.2%、25.6%;对食盐、烹调油、畜肉摄入过量的患者比例分别降至23.1%、20.5%、20.5%;经x2检验,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平衡膳食干预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①平衡膳食干预3个月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明显下降:收缩压均值下降了10.31mmHg,舒张压均值下降了3.36mmHg,脉压均值下降了6.95mmHg,干预前后血压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平衡膳食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降压效果更为明显:对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平衡膳食干预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分别下降11.85mmHg、3.44mmHg;对原未服药患者,平衡膳食干预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分别下降7mmHg、3.17mmHg;干预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平衡膳食干预使患者的腰围、体质指数水平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平衡膳食干预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干预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平衡膳食干预,可使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明显下降;平衡膳食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降压效果更为明显。(2)应用“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平衡膳食干预,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腰围、体质指数和血脂的水平。(3)实施平衡膳食干预,尤其是减少烹调油、食盐和畜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的摄入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必要而有效的措施。

文玉萍[5](2000)在《老年高血压治疗近展》文中认为

林轶勤[6](1999)在《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合并症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与合并症的关系及防治。方法 依据WHO及国际高血压协会的诊断标准诊断老年ISH,对老年高血压病组(ISH) 及对照组( 血压正常)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组的糖、脂质代谢紊乱及心、脑、肾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老年ISH与重要靶器官合并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效控制ISH 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徐桂芳[7](1999)在《老年高血压病34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王元琦[8](1999)在《老年高血压治疗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患病率随年龄而递增。老年高血压与血压正常者比较,心血管危险增高3倍,脑血管意外危险增高2倍。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以及代偿机制、药物代谢和排泄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在处理上有一定特殊性。

徐桂芳[9](1998)在《老年高血压病34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最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它是老年人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340例离休干部高血压病作了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 老年高血压病340例,男290例,女50例。年龄62~86岁,平均69岁。62~70岁209例(61.5%),71~80岁124例(36.5%),大于80岁7例(2%)。老年前期(老前期)高血压129例(38%),老年期高血压

陈日锦[10](1998)在《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近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递增。1995年卫生部统计,每年新发脑卒中150万例,其中大半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生产力和生活自理能力(1)。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与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可以共存,称Reaven...

二、老年高血压治疗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高血压治疗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清化瘀热方干预瘀热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试验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1.1.6 治疗方法
        1.1.7 观察指标和方法
        1.1.8 疗效判定标准
        1.1.9 安全性评价方法
        1.1.10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病例入选与完成情况
        1.2.2 三组基线资料比较
        1.2.3 三组降压疗效比较
        1.2.4 三组hs-CRP、Hcy治疗前后比较
        1.2.5 三组血脂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1.2.6 三组凝血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1.2.7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对比
        1.2.8 安全性指标评价
    1.3 讨论
        1.3.1 清化瘀热方治疗EH的理论基础
        1.3.2 清化瘀热方组方依据和药物分析
        1.3.3 EH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
        1.3.4 清化瘀热方联合西药治疗E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3.5 问题与展望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西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2.1.1 诊断标准和分类
        2.1.2 流行病学研究
        2.1.3 发病机制
        2.1.4 西医治疗现状
    2.2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2.2.1 中医病名
        2.2.2 病因病机
        2.2.3 中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病历资料调查表
附录B 中医证候积分分级量化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资料收集
    1.2 研究方法及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1.2.2 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
        1.2.3 动态血压监测数据
    1.3 统计方法
    1.4 伦理原则
        1.4.1 自愿原则
        1.4.2 保密原则
    1.5 质量控制
        1.5.1 选择偏倚控制
        1.5.2 测量偏倚控制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特征
    2.2 不同特征患者间血压晨峰值的比较
    2.3 晨峰组与非晨峰组间动态血压指标的比较
    2.4 影响晨峰血压增高现象的多因素分析
    2.5 血压峰值时间点的分析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3.1.1 年龄
        3.1.2 APACHEⅡ评分
        3.1.3 长效降压药物
    3.2 晨峰血压增高的单因素分析
        3.2.1 性别与晨峰血压增高
        3.2.2 年龄与晨峰血压增高
        3.2.3 高血压分级与晨峰血压增高
        3.2.4 APACHEⅡ评分与晨峰血压增高
        3.2.5 24h动态血压指标与晨峰血压增高
    3.3 影响晨峰血压增高现象的多因素分析
        3.3.1 24h动态收缩压均值对晨峰血压增高的影响
        3.3.2 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对晨峰血压增高的影响
    3.4 血压峰值的时间点分析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八段锦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八段锦对人体的影响机制
2 八段锦治疗失眠的中医机制
3 展望

(4)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膳食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膳食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合并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及生化测定结果
    2.2 两组主要合并症发生率比较
    2.3 转归
3 讨论

四、老年高血压治疗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化瘀热方干预瘀热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D]. 仝兴瑞.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机械通气下COPD合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研究[D]. 王乔硕.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3]八段锦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J]. 熊桂华,张展. 中国医药科学, 2016(05)
  • [4]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膳食干预的研究[D]. 罗群.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5]老年高血压治疗近展[J]. 文玉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06)
  • [6]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合并症的关系[J]. 林轶勤. 广东医学, 1999(12)
  • [7]老年高血压病340例临床分析[J]. 徐桂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9(04)
  • [8]老年高血压治疗特点[J]. 王元琦.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1999(01)
  • [9]老年高血压病340例临床分析[J]. 徐桂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998(04)
  • [10]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近况[J]. 陈日锦. 广西医学, 1998(05)

标签:;  ;  ;  ;  ;  

老年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