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校企人才供需会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校企人才供需会

一、北京市教委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学校-企业人才供需见面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丽芳[1](2020)在《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加快发展校园足球是国家教育和足球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青少年校园足球工程复杂,任务繁多,单靠某一个部门或区域内无法解决。鉴于此,职能部门率先提出创新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治理格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回顾,分析当前校园足球治理现状和现实困境,借鉴域外校园足球治理经验,继而以利益相关者、治理和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从主体架构和运行机制构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框架,并以北京市为案例进行实践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校园足球在场地稀少、设备简陋、人才奇缺的薄弱基础上起步,率先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中小学开展,进而普及到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泛开展,逐渐突破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活动项目,发展定位逐渐指向大多数学生,相关配套制度保障逐渐完善,管理体制逐渐转向公共治理演进。第二,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主体的整体网络密度不高,关系紧密度不强,协作网络较为离散。同一系统内部组织协作关系比较紧密,集聚程度较高,其中教育部门是校园足球协同网络的核心群体。不同系统之间网络密度水平较低,体育部门对其他组织影响力较弱,各级足协、校园足球协会、俱乐部等参与互动增多,但联系不紧密,增加了校园足球协同治理的阻力。第三,当前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存在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管理体制不健全、整体供给不足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政府部门多头混治、企业自律与制度他律缺失、社会组织监督强制差、青少年及家长参与意识不强等。协同治理是完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提升校园足球治理能力的现实选择。第四,域外校园足球治理主体结构呈现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立足俱乐部、社会多方支持等特征,运行机制具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多元化的资源动员、畅通的利益分配等特点。域外校园足球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优化校园足球治理机构,发挥足协、俱乐部等专业组织力量,加强不同主体间利益表达渠道,提升校园足球质量发展,完善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职业足球合作框架。协同治理成为国外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趋势。第五,校园足球以教育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架起普及和提高足球运动的桥梁,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抓手,在治理理念上实现了“行政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在参与主体上实现了“单一主体”向“多方参与”转变,在运行机制上实现了“任务驱动”向“需求驱动”演进,“各自为政”向“利益契合”推进,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第六,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框架。在治理主体结构方面,综合考量了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能力特点,确立了强调跨部门联合的部门协同、关注委托代理的内外协同、寻求不同等级的府际协同、搭建承上启下的服务平台。在运行机制方面,选择资源动员,多元共治,利益分配,实现多元主体走向集体行动过程的重要保证。第七,北京市在推进校园足球政策落实、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发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益于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框架。治理主体结构上,追求教体融合的部门协同,关注政社合作的内外协同,形成国家、市、区、校四级校园足球府际协同网络,搭建多样化的服务平台。运行机制上,呈现资源动员多元参与,利益分配精准契合,多元共治科学高效特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资源动员、多元共治、利益分配影响多元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与协同进程,有利于提升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效果。

陈幼茹[2](2017)在《基于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以新大陆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这些年以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引和高度重视下,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的发展是近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依据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切入点。然而遗憾的是,就目前我国的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而言,部分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由于对企业要求门槛高以及短期收益低等原因,以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的一头热局面是很难实现合作共赢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综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可知:新大陆杯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个发展相对成熟的校企合作平台,企业实质性参与赛项组织与赛项活动等各个环节,赛项的设计、执行和评判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和标准,这为高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翔实资料与企业的技能需求方向;同时,依托于新大陆企业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2.0 NLE-JS2000,所设置的移动物联网等应用赛项,能够应对产业急需,并直接将本企业的高新技术引入职业教育。而且,这种模式也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回报,一方面,冠名参与大赛的新大陆企业在行业中展示企业实力并提高影响力;另一方面,企业能够通过大赛参与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大量行业企业急需人才。最后,本文指出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企业参与程度不够,高校过度追求竞赛结果,以及校企合作缺乏互惠共赢机制和互动交流平台等。并针对存在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了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构建途径。包括发挥高职院校主导作用、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完善政府在大赛中的各项职能等,使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支持下,取得长久发展。

周兴平[3](2015)在《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以H市民办教育改革为例》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1月)和《民办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的出台为民办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而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列为四项重点综合试点任务之一,将民办教育体制改革推向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更是将民办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可见,当前政府对民办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其重要性可概括为如下“三个重要”:一是民办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三是民办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民办教育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民办义务教育作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关注其改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其所处的“场域”,即关注改革的历史趋势、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等社会情景。就民办义务教育改革政策而言,既包括政策的历史发展趋势,也包括当前政策发展的特点。通过历史分析发现我国民办义务教育改革政策如下趋势:一是我国民办义务教育改革轨迹呈明显“钟摆现象”,二是民办义务教育定位由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向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三是管理方针由“歧视”向“扶持”转变。历史分析表明我国民办义务教育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强化管理体制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则发现我国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如下特点:一是改革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上,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学生等问题关注较少,二是改革政策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强制性。文本分析表明当前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重在“规范”和“管理”,旨在民办教育“秩序”的建设。研究管理体制改革必然需要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管理体制作为一个复合概念,既有“管理”,又有“制度”的含义,其本质上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因此,本文根据《通知》的试点任务安排,从H市民办义务教育改革实践出发,将“管理体制改革”分为四个构成要素:一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产权与法人属性体制;二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内部治理体制;三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利益分配体制;四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监督管理体制。以此为分析框架贯穿全文每一环节,按照改革实施的“背景—内容—效果与问题—影响因素—对策”的逻辑深入、系统剖析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构成要素与教育外部因素间的关系和改革模式。分析认为,产权与法人体制改革是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所在。只有先明晰产权和法人属性方能构建合理的学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在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举办者的投资利益,又维护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同时,辅之以内外部结合的监督机制,保证改革各环节的有效实施。为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本研究选择承担民办教育改革任务的H市为例,并在H市实地调研近2个多月。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座谈会的形式对H市区县教育局民办教育负责人、学校举办者、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广泛调查,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和官方统计数据。同时,采用Nvivo10.0、RCM、HLM等软件对所搜集的质化材料和量化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发现,H市针对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多项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如在产权与法人属性方面,实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二分类法人登记管理制度”;在学校内部治理方面,强调建立现代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学校利益分配方面,坚持实施合理回报制度,并积极构建市县两级民办学校公共财政扶持体系,实施兼顾公益性,保障投资性的“奖补结合”的民办学校利益分配制度;在监督管理方面,大力推行民办学校监事制度,“完善内部、强化外部”的民办学校监管制度等。分析结果也表明H市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改革成效,但实践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分类管理制度在实践中面临“架空”的危险,主要源于区县教育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和配套政策不完善;(2)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权”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自主权”间的冲突明显;(3)民办学校内部管理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管办分离待落实;(4)改革过程中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博弈现象明显,导致部分改革措施执行受到制约;(5)管理体制改革缺乏长效监督机制,改革效果难以保障。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深化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对策建议:(1)制定适宜的民办义务教育“合理回报”测算标准和实施模式以推进民办学校利益分配体制改革。合理回报作为民办学校举办者参与利益分配的重要机制,是当前法治环境下,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投资办学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银行贴现利息计算方法,构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测算指标体系,并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设计激励回报、结余回报、固定回报三者实施模式。(2)构建区域民办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评价机制以评测管理体制各要素间相互关系,以及分析民办学校与教育外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3)完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管办分离”的内部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管办分离后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4)建立和完善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的多元监督机制促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我国民办义务教育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此类模式虽能有效保证改革的力度和速度,但容易导致基层主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足,演变成“计划性事项”的被动改革。建立多元监督机制能够弥补“自上而下”改革模式的缺陷,引导和促进各利益主体参与改革。通过对H市改革的系统研究,本文对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如下思考,并得出几点结论:第一,发展民办学校是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有效方式;第二,民办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应从顶层设计着手,进行“一揽子”的制度建设或重建,而非对单一制度的修补和完善。民办教育须以教育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才能克服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在竞争机制和动力机制上的缺陷,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而完整的教育市场机制包括如下三大体系: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办学校参与体系,二是开放的、竞争性的教育市场体系,三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包含上述三大机制的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才是完整的改革。第三,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充斥改革各环节,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区(县)政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民办义务教育改革本质上是对己有利益格局的再平衡过程。民办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均衡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此类关系是改革在实践层面面临的重要障碍。H市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设计对整个域内民办教育发展是积极有利的,但再好的政策设计也不能兼顾所有利益者的利益。然而,正是这些“诉求”导致在实践中充满了利益博弈,最终影响改革的效果。第四,“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在保障改革执行力度和速度的同时,忽视了地区差异,降低了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第五,改革自身监管制度的缺失致使改革实施遭遇“消解”或“名存实亡”的危机。第六,改革政策应符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民办学校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和必要性都取决于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曹扬[4](2014)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创新创业活动,提出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上述指导思想和国家发展战略为本论文赋予了特殊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在一个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经济已经对经济发展方式、教育改革走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人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吻合时代主流精神,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新确证和新响应。它以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根本目标,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并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在认识与实践的起步阶段,虽然它得到了体制的反复确认,但还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内外环境,包括:(1)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社会和高校的足够重视;(2)未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充分结合起来;(3)适应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理论、实训与实践体系还有待研究破解和完善成熟。从上述认识出发,本文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吉林省为例,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借助区域资源优势;研究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1)梳理相关文献,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问题、意义,理清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本文对尚未形成共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给出界定和梳理,包括:第一,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驱动”的关系。本文将“知识型创业”作为中介将二者密切联系起来,即创新驱动需要知识群体大规模的投身于知识型创业过程中,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知识型创业为核心来组织和设计教育内容、模式与方法,从而呈现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意义;第二,研究了传统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将后者作为一种基础性和通用性才能的公共教育而与专门培养创业者的前者相区分。(3)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本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省内高校进行了调研,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经济、文化条件下的运行状况、特征及存在问题,并进行了问题成因分析,以找到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及其根源。(4)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本部分重点考察能够适应和支撑大学生开展知识型创业的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结合国内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5)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大学生在给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与效果,研究了吉林省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产业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区域资源互动互促。(6)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策略立足于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需求实际,探讨了通过贯彻“三个统一”原则(生存型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统一;教育广谱化和个性化统一;知识传授与实践体会统一);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整合资源、鼓励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力争对提高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实践支持。

于冠华[5](2013)在《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职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多元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精英化教育阶段向普及化教育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人性化、学生自治化的特色,具有理念明确、体系完整、专业化、科学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比较、借鉴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做法,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进程,更好更快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等进行阐释和梳理。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关于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的系统研究。国内对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论文集中在英国高校考察后的感想上,对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系统研究较少;而英国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系统分析、比较,梳理出各自的优势及弱势,尝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有效模式,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进程。第二章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探寻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现状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体制背景;展现出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哲学理论和实践应用基础都是建立在比较坚实而又丰富的科学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上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支撑,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及自身的一些特点,但没有形成学生工作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形成学科。第三章对比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及职责的异同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服务为主要目的,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则以服务学生为主要目的。因此,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责便出现了差异,通过详细的比较,不难看出,英国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四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对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比较。我国传统的宣传等途径及集中教育等方法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在借鉴英国的新媒体等途径以及环境渗透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是本章着重探讨的问题。第五章应用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理论、模型来研究中英两国高校各自的学生事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内、外部特征,探讨我国学生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按照管理学的理念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进行比较,特别是对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遴选、考核和发展制度进行对比与分析,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路径。第六章综合教育学与法学的知识,探究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高校内外的制度保障及评价问题。在保障方面,英国高校的自治化、法制化非常明显,而我国目前在此方面还比较欠缺及薄弱;在评价方面,中英两国高校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借鉴英国的优秀做法,对推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法制化、系统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七章综合归纳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在发扬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既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发展的建议和构想。

任江[6](2010)在《对口援疆篇》文中提出楔子20多年前,我曾在北京市的一所小学就读过一年。那是一所北京的重点小学。校门口的宣传窗有一专栏,写着许多名字,他们都是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知名人物,可惜,当时的我对这些名字都很陌生,以至于现在连一个名字都想不起来。记忆中,只有密密麻麻的一排排一列列的人名,

王振如[7](2006)在《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以京郊现代化建设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在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城乡统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下提出并着手思考和研究的。该论文是以北京郊区现代化建设为视角,从京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京郊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及其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考证和横向比较,在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以及京郊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充分地调查、分析和研究,探索性地提出北京高等职业教育为京郊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进而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功能体系以及发展模式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研究结果显示: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可持续发展、能力本位和突出特色的原则。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北京经济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为导向,把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方向;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须以北京郊区现代化建设为依托,开拓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和服务领域;必须面向未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等。 本论文的创新点: 一是开辟了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论文以京郊现代化建为视角,研究了与京郊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具体道路和方法。在对郊区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与其相适应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社会功能等问题。 二是拓展了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功能和服务领域。本论文提出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实用性人才培养和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体功能为基本定位。全面参与京郊的现代化建设,为解决北京的“三农”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提出了北京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新思路。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应实行集团化运作的模式,通过资源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始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历史考证和现实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际比较相结合,资料较充分,数据较详实,论证方法也较为适当和充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适应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但是对于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仍是一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李平[8](2005)在《我国高教改革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及思考》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各国从来没有像现在如此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寄望于青年。劳动就业是青年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起点。同时,青年的劳动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因此能否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劳动市场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并保证就业机会、竞争条件等各方面的社会公平,不仅关系着青年就业压力的缓解问题,而且关系着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对主导价值观念的接受和认可。近几年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社会所普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自1999年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在2003年毕业,2003年是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也是就业高压年。毋庸置疑,继2003年之后,“人才市场超载”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最显着的特征。大学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栋梁,能否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数理统计和社会学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因进行解析,从揭示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紧迫形势及相应的社会影响入手,借鉴国外职业辅导的理论及经验,分析我国高校职业辅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力图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特点与文化要求的学校、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就业辅导体系。

戚新[9](2005)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校自迅速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劳动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市场调节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正逐渐成为人才配置的主要方式,现在全国各高校基本上实现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以“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然而就目前来看,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剖析,力图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就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扩招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与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存在差距;人力资源配置体系的改革与变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成压力与挑战;大学生择业期望值高于现实可能性,择业观念仍需改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尚未解决等实际问题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重阻碍。最后阐述了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是:国家制定有利就业的政策,加大配套制度的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充分发挥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市场的作用,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将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本论文创新之处在于本人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不仅着眼于对就业本身,而且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就业的对策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研究。

曾玉兰[10](2004)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职业指导对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使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对高等学校而言,尤其对转型期的高等学校,职业指导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教育中处于特殊地位。 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调整,特别是人事制度、就业制度等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影响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招生与就业的矛盾客观存在,而且更趋于激化。大幅度的扩招与比较低的社会就业率,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的: 第一部分,职业指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是在对职业指导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概念的比较,明确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和实践类型,并探讨了本研究展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国外高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外一些职业指导开展比较早的国家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为我国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提供经验借鉴。 第三部分,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问题。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开展的历史追溯和发展现状,由于历史的影响和现实的新问题导致了高校职业指导出现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部分,完善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对策。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讨论通过建立高校职业指导系统、确立高校职业指导递进式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进政府对高校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高校毕业肇硕士学位论文入1人凡’l工R’5’l飞I工:5 15生指导信息网络化建设等措施来完善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是一个跨学科课题,涉及教育、经济、管理等学科,是当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职业指导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指导的改革上,而较少深入分析高校职业指导的发展与实践。而且研究也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本文唯有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指导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在高校职业指导的理论上有所创新和提升,并因此更好指导高校职业指导的顺利开展,并试图探究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高校必须确立职业指导的递进式目标,高校要把职业指导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从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把职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北京市教委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学校-企业人才供需见面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教委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学校-企业人才供需见面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校园足球
        二、协同治理
        三、校园足球协同治理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第五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回顾及治理现状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回顾
        一、发展历程
        二、制度变迁
        三、治理演进
    第三节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现状
        一、管理体制
        二、治理模式
        三、评价方式
    第四节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校园足球服务供给不足
    第五节 导致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多头混治
        二、企业自律与制度他律缺失
        三、社会组织监督强制差
        四、青少年及家长参与意识不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经验
    第一节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校园足球
        一、健全行政管理体制
        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四、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第二节 立足俱乐部的校园足球
        一、植根俱乐部的治理主体
        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三、依靠社会资金渠道
        四、激发俱乐部的广泛参与
    第三节 依托社会多方支持的校园足球
        一、依托英足总管理体制
        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三、源于社会的资源支持
        四、实现学校与俱乐部共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框架构建
    第一节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概念框架
        一、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学习的场域
        二、校园足球:普及和提高足球运动的桥梁
        三、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供给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主体架构
        一、部门协同
        二、内外协同
        三、府际协同
        四、治理服务平台承上启下
    第三节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
        一、资源动员有力
        二、多元共治有序
        三、利益分配合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区域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实践-以北京市为例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总体概况
        一、总体介绍
        二、发展历程
        三、宏观体制
        四、治理体系
    第三节 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主体架构概况
        一、部门协同
        二、内外协同
        三、府际协同
        四、治理服务平台承上启下
    第四节 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概况
        一、多方参与的资源动员
        二、精准契合的利益分配
        三、科学高效的多元共治
    第五节 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一、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二、资源动员对协同治理效果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多元共治对协同治理效果的多元回归分析
        四、利益分配对协同治理效果的多元回归分析
        五、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制度保障
        二、培育多元主体,提高有效参与
        三、实现合作共赢,完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2 专家访谈一览表
    附录3 地方校园足球相关负责人访谈一览表
    附录4 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5 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6 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遴选专家访谈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2)基于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以新大陆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校企合作
    2.2 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分析
    3.1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概况
    3.2 建构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下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3.2.1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在校企合作中凸显平台作用
        3.2.2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3.2.3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有益于加强高校人才培养
        3.2.4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完善高职职业技能竞赛的管理
    3.3 建构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下校企合作模式符合各方利益
        3.3.1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新平台的各方态度
        3.3.2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新平台的路径分析
第4章 新大陆杯全国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下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4.1 新大陆杯全国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概述
    4.2 新大陆杯全国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现状分析
    4.3 新大陆杯全国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模式相关因素分析
        4.3.1 参与各方动力机制
        4.3.2 参与各方成效分析
        4.3.3 发展局限
        4.3.4 原因分析
第5章 新大陆杯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模式管理建议
    5.1 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
        5.1.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搭建企业与院校有效沟通平台
        5.1.2 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保证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顺畅发展
        5.1.3 政府部门对企业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5.2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5.2.1 协调和巩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利益
        5.2.2 培养“双师型”教师
        5.2.3 发展“企业化”实训教学
    5.3 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
        5.3.1 学校的管理资源优势
        5.3.2 企业的管理资源优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以H市民办教育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大势所趋
        1.1.2 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普九目标的达成和择校问题的解决
        1.1.3 管理体制改革是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1.4 H市是我国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代表地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对已有研究评述与本研究创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民办义务教育
        1.3.2 体制与教育体制
        1.3.3 管理体制
    1.4 研究价值
        1.4.1 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1.5.1 公共产品理论:民办教育属性的讨论
        1.5.2 教育市场化改革理论:民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
        1.5.3 博弈理论:民办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逻辑
        1.5.4 新制度主义:民办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的新视角
    1.6 研究设计与方法
        1.6.1 研究问题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思路
        1.6.4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
        2.1.1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与发展
        2.1.2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征变化
    2.2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文本分析
        2.2.1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结构分析
        2.2.2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话语分析: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为例
    2.3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制度矛盾
        2.3.1 民办义务教育国家垄断与市场办学间的矛盾关系
        2.3.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公益性与营利性间的矛盾关系
        2.3.3 民办义务教育之“义务”与民办学校之“民办”间的矛盾关系
第3章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构成要素及其改革内容分析
    3.1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1.1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
        3.1.2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产权与法人体制改革内容
        3.2.1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产权主体
        3.2.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产权改革模式
        3.2.3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法人体制改革
    3.3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内容
        3.3.1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权的组织与分配
        3.3.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权的管理体制
    3.4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利益分配体制改革内容
        3.4.1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3.4.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利益分配的形式与途径
    3.5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监管体制改革内容
        3.5.1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监事会制度
        3.5.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
        3.5.3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工会、家长委员会
        3.5.4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外部行政监管制度
第4章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状况、效果与问题分析
    4.1 调研的基本概况
        4.1.1 调研内容与时间进度
        4.1.2 调研数据采集情况
    4.2 H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
        4.2.1 H市民办义务教育办学规模改革与发展状况
        4.2.2 H市民办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改革与发展状况
        4.2.3 H市民办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革与发展状况
    4.3 H市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的效果
        4.3.1 学校法人分类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并取得一定实施成效
        4.3.2 市县两级财政资助体系的建立降低了民办学校投资办学风险
        4.3.3 产权制度不断完善促进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4.3.4 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了民间资本投资民办义务教育的积极性
        4.3.5 改革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扩大
    4.4 H市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4.1 会计审核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分类管理制度被“架空”
        4.4.2 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与民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矛盾突出
        4.4.3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管办分离待落实
        4.4.4 改革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致使部分主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4.4.5 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改革实施和效果难保障
第5章 影响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正式制度因素
        5.1.1 民办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
        5.1.2 实施改革的组织制度
        5.1.3 公办学校的改革政策
    5.2 影响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非正式制度因素
        5.2.1 教育管理者的观念认识
        5.2.2 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
        5.2.3 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
第6章 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实施的对策分析
    6.1 制定适宜的民办义务教育“合理回报”测算标准和实施模式
        6.1.1 建立“合理回报”测算标准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6.1.2 制定“合理回报”测算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6.1.3 构建因地制宜的“合理回报”实施模式
    6.2 构建区域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体制
        6.2.1 构建区域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体制
        6.2.3 H市区域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
    6.3 落实“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促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6.3.1 建立明确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办分离”职权体系
        6.3.2 管办分离的学校治理模式需要处理好部门与部门的“联动”关系
    6.4 建立和完善民办义务教育多元监督管理机制和信息管理机制
        6.4.1 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多部门、多环节”的多元监督管理体制
        6.4.2 建立民办义务教育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民办教育市场
        6.4.3 建立民办教育决策数据库系统追踪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二)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民办教育改革调查问卷(管理人员版)
    附录2:H市民办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座谈会提纲(节选)
    附录3:民办教育改革试点单位自评问卷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经历与主要成果
    一、主持和主研的科研项目
    二、学术科研成果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发展战略呼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二) 适应于创新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与分解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 研究思路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 可能创新之处
第一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一、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
        (二)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与路径
        (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机理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化路径
        (三) 知识型创业的内涵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型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四、 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性
    五、 我国高校开展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 调查设计
    二、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兴趣不高、态度不积极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专业知识或技术含量不高
        (三)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于浅层
        (五) 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少、成果转化率低
        (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不理顺
    三、 吉林省大学创新创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有缺失
        (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支持不足
        (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第三章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一、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一)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况
        (二) 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二、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模式及启示
        (一)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高校现有创业教育的模式与特点
        (三) 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
    一、 “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政策环境
    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环境
    三、 “高教大省走向强省”的教育环境
    四、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知识环境
第五章 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策略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
    二、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发挥政府牵动作用
        (一) 充分认识构建完备的社会环境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畅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实施环节
        (三) 建立创新与创造的社会风尚,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与精神
    三、 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体系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走向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
        (四)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建设
        (五) 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
        (六)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
    四、 整合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平台的联动机制
        (一) 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
        (二) 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三) 社会与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
    五、 政府鼓励高校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
        (一) 创业型大学的职能、定义与特征
        (二) 创业型大学与传统大学的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基本概念释义
        1.3.1 学生事务管理
        1.3.2 学生工作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个案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研究创新点
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础比较
    2.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基础比较
        2.1.1 中英两国政治经济体制比较
        2.1.2 中英两国文化传统比较
        2.1.3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2.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比较
        2.2.1 指导思想比较
        2.2.2 理论流派比较
3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和职责比较
    3.1 目标比较
        3.1.1 高等教育目标比较
        3.1.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目标比较
    3.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责比较
        3.2.1 思想教育
        3.2.2 咨询指导
        3.2.3 学习管理
        3.2.4 生活服务
        3.2.5 学生组织管理
4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途径与方法比较
    4.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途径比较
        4.1.1 宣传引导
        4.1.2 组织建设
        4.1.3 制度建设
        4.1.4 互联网
        4.1.5 其他途径
    4.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法比较
        4.2.1 一般方法比较
        4.2.2 具体方法比较
5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机制与队伍比较
    5.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比较
        5.1.1 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比较
        5.1.2 外部管理机制比较
    5.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比较
        5.2.1 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核比较
        5.2.2 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比较
6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保障与评价比较
    6.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保障比较
        6.1.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外部法律保障
        6.1.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部制度保障
    6.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价比较
        6.2.1 评价主体
        6.2.2 评价指标
        6.2.3 评价方法
        6.2.4 评价的影响
7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的启示
    7.1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
        7.1.1 职能多样化
        7.1.2 工作标准化
        7.1.3 人员职业化
        7.1.4 管理法制化
        7.1.5 服务人性化
        7.1.6 学生自治化
    7.2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不足
        7.2.1 重法制轻情感
        7.2.2 重自主轻引导
        7.2.3 重服务轻教育
        7.2.4 重被动轻主动
    7.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借鉴
        7.3.1 理论化
        7.3.2 专业化
        7.3.3 职业化
        7.3.4 科学化
        7.3.5 人本化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以京郊现代化建设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的理论原则、主要方法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
    2.1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 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2.3 “十一五”时期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第三章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思路
    3.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是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2 北京高职教育创新的基本原则
    3.3 适应北京郊区发展的高职教育创新的主要思路
第四章 以就业为导向 创新高职教育专业体系
    4.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环节
    4.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4.3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重在创特色、树品牌
    4.4 以服务京郊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规划
第五章 以能力为核心 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5.1 以岗位需求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5.2 以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
    5.3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5.4 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
第六章 实行弹性学制 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机制
    6.1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6.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主要经验
    6.3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分析
    6.4 北京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七章 深化产学研结合 创新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7.1 对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理性认识
    7.2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
    7.3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实践的主要模式
    7.4 北京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7.5 积极创新北京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
第八章 强化劳动力培训 创新高职教育功能体系
    8.1 京郊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特点分析
    8.2 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保障机制
    8.3 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8.4 高职教育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第九章 探索集团化道路 创新高职教育发展模式
    9.1 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与发展情况
    9.2 高职教育集团的主要功能
    9.3 北京高职集团化的实践基础
    9.4 发展北京高职集团化的主要措施
第十章 主要结论和发展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我国高教改革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两次高等教育改革
    1.1 20 世纪80 年代对“干部”教育观念的突破
    1.2 20 世纪末我国教育的转型
第二章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求职方式变化
    2.1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
    2.2 大学生传统求职方式及其演变
        2.2.1 大学生传统的求职方式
        2.2.2 大学生求职新方式种种
第三章 我国高教改革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探究
    3.1 我们到底如何看待高校扩招政策
        3.1.1 扩招—加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3.1.2 中国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3.2 客观解析“就业难”现象
        3.2.1 人事管理制度上的限制影响毕业生就业
        3.2.2 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完备
        3.2.3 多数高校学科及专业设置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就业要求
        3.2.4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3.2.5 毕业与就业的时间冲突,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学业实现“双赢”
        3.2.6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才上存在误区
        3.2.7 毕业生自身还存在弱点,不适应社会需求
    3.3 客观看待“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3.3.1 生理上的差异
        3.3.2 就业能力差异
        3.3.3 就业价值观及就业人格特征问题
        3.3.4 性别歧视
第四章 香港及国外先进职业指导理论简介及经验借鉴
    4.1 国外就业指导理论简介
    4.2 香港地区、日本及美国的就业指导实践经验
        4.2.1 香港地区
        4.2.2 日本
        4.2.3 美国
    4.3 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考
第五章 建立学校、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职业辅导模式
    5.1 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就业指导应适应市场需求
        5.1.1 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5.1.2 就业指导应力求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5.2 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社会机制
        5.2.1 政府该做什么
        5.2.2 企业该做什么
    5.3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达到与社会的整合
        5.3.1 企业看好什么样的人才
        5.3.2 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 改革后到扩招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二) 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二、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二) 对我国的启示
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职业指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职业指导的概念
    1.2 职业指导的分类
    1.3 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1.4 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 国外高校职业指导比较
    2.1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概述
    2.2 国外职业指导发展新趋势
    2.3 国外职业指导对我国的启示
三、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历史追溯
    3.2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3.3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四、 完善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对策
    4.1 建立高校职业指导系统
    4.2 确立高校职业指导递进式目标
    4.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4 改进政府对高校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4.5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网络化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北京市教委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学校-企业人才供需见面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协同治理研究[D]. 吴丽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以新大陆杯为例[D]. 陈幼茹. 华侨大学, 2017(12)
  • [3]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以H市民办教育改革为例[D]. 周兴平. 西南大学, 2015(04)
  •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曹扬.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 于冠华. 武汉大学, 2013(06)
  • [6]对口援疆篇[J]. 任江. 西部, 2010(24)
  • [7]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以京郊现代化建设为视角[D]. 王振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我国高教改革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及思考[D]. 李平. 天津大学, 2005(05)
  • [9]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戚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5)
  • [10]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曾玉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校企人才供需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