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

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

一、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贾晓明[1](2021)在《1926年4月13日,唐生智派代表前来黄埔军校参观》文中提出1926年4月13日,唐生智派代表前来黄埔军校参观,并与校方领导举行会议,联络关于北伐事宜。唐生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曾历经和参与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湖南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作为国民党军队里的高级将领,他在几十年的军政生涯中,没有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解放军作过战。在这里,

贾晓明[2](2020)在《1926年3月25日,陈铭枢、白崇禧作为广州国民政府代表抵达长沙,与唐生智举行会谈》文中研究表明1926年3月25日,陈铭枢、白崇禧作为广州国民政府代表抵达长沙,与唐生智举行会谈,坚定了唐生智彻底归附国民政府的信心。鉴于此次会谈对于推动国民革命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参加会谈的陈铭枢、唐生智和白崇禧均对黄埔军校的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如陈铭枢曾任南京中央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唐生智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长沙分校校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开办黄埔军校湖南长沙分校;抗日战争时期,白崇禧曾在桂林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内设回民大队),特在此将本次会谈的背景和内容做一梳理。

李勇[3](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指出《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张文魁[4](2019)在《权力互动与政治分流 ——大革命时期“恢复党权”运动研究》文中指出“三二○”事变后,国民党中央权力结构发生变动,至北伐前后,军事独裁体制已初步建立。国民党左派及共产党认为,自1924年国民党改组以后,建构的以党治国、以党治军的根本权力体制,因蒋介石以军权挟持党权而遭到扭曲和破坏。为了重建国民党党治体制,北伐兴起后,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一直进行着“恢复党权”的酝酿和努力。从“迎汪复职”运动的兴起到中央及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召开,再到1926年底至1927年初武汉临时联席会议的设立,以国民党左派为主体的“恢复党权”运动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场旨在重建国民党中央权威,限制、打击乃至于剥夺蒋介石个人军事独裁权力的运动,不仅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的剧烈分化,而且对之后的国共政治走向及关系演进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这场运动不仅交织着党权与军权的较量、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的对立冲突,而且掺杂着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1927年3月,在汉口召开了以国民党左派为主体的二届三中全会,大会以会议决议的形式实质性地削弱了蒋介石的权力,将“恢复党权”运动推向了高潮。当“恢复党权”运动所造就的权力对垒形成后,这场源于“内部”的权力冲突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共”运动,其结果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本文试图将探究的重点放在“恢复党权”运动背后双向互动的权力博弈之中,将各方的矛盾冲突置于动态的视角下进行全面考察,从而揭示权力互动中矛盾是如何步步升级的,并试图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纠葛和政治冲突中寻找国共合作破裂之深层原因。

黄迎旭[5](2019)在《南昌起义从动议到决策》文中研究表明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度危机关头挽救革命的壮举,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南昌起义从提出动议到最后决策这一曲折过程,展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深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以及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郭幼茂[6](2019)在《武汉当局对“八一”南昌起义的善后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汉国民政府在南昌暴动发生后,因应形势变化,颁布一系列惩处共产党人的法令,虚构、夸大事实,丑化、抹黑起义部队,采取宽容态度和柔性手法拉拢张发奎等,意在极力撇清、切割与共产党的关系;同时,采取调整军事部署、堵截追击、合力围剿起义部队等措施,借南昌"八一"暴动之机扩大与南京、广州方面的反共共识,求得谅解,以谋合流。最后,武汉当局达成其政治图谋,实现了宁汉合流。

黎志辉[7](2017)在《政党、军系与暴动组织——中共南昌起义的跨界关系网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民革命军北伐引发南方各省,尤其是两广、云贵、四川等省的地方军系跨出原先的防区或地盘,汇聚和交错于湘鄂赣等省区域。借助党部、学校等机构以及军中党代表、政工制度等路径,国共两党在加强对地方和军队进行渗透与控制的过程中,迅速扩散了两党在北伐过境区域的党政军关系网络。与此同时,军人们的地域观念、部队情感以及军校认同感等因素充斥其间,成为其相互联络或结成团体的重要关系纽带。1927年武汉国民党中央即将"分共"之际,张发奎第二方面军以"东征讨蒋"为名驻守江西九江、南昌沿线地带,中共精英人物也随之聚拢于此。后者正是在上述复杂的关系网络背景下,通过调遣和运用渗透其中的关系资源,以此推动"党""军"之间结成南昌暴动的组织架构,并获得暴动前期的某种政治掩护。但另一方面,对现有关系资源、尤其是军系力量的过度依赖,也使中共难以完全贯彻其政治纲领。南昌暴动的失败经验,启示中共此后确立并贯彻工农革命的路线和"党指挥枪"的原则,中共与军队的关系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型态。

刘小花,齐刚[8](2017)在《南昌起义爆发后武汉国民政府的应对——基于《汉口民国日报》等媒体信息的考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光辉起点。该事件对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造成了深刻影响。考察《汉口民国日报》等史料,可梳理出南昌起义爆发后武汉国民政府的应对之策。具体表现为:在舆论上,借机大肆攻击中共,为其"分共""清党"增加理由;在"分共"方式上,从"和平分共"转为"严厉驱共";在军事上,武汉国民政府虽声称要"合力围剿"中共,但所部各怀心思,"追剿"只限口诛笔伐,没有形成统一行动。南昌起义后,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再无分歧,逐步走向合流。

郑立柱,郑皓予[9](2017)在《保定军校毕业生对北伐战争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伐前夕,保定军校毕业生积极推动两广统一,促成湖南归附广东革命政府,为北伐战争的发动奠定了基础。北伐军革命阵营的中高级将领中保定军校出身者占很大比重,"革命军的中坚将校"多半是"保定军校同学"。在北伐战争中,保定军校毕业生或率部浴血奋战,或开展政治工作,或从事策反工作,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文涛[10](2016)在《“佛化革命,革命佛化”:唐生智与北伐前后的湖南政教关系》文中研究表明1926年,"佛门将军"唐生智投身国民革命,并在北伐中迅速崛起。他的佛教信仰也从私领域进入公领域,全面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深刻地影响到时局的发展。其时,唐生智组织、利用佛化会,推行所谓"佛化的革命"和"革命的佛化",试图对三民主义与佛教教义兼收并蓄。从积极意义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僧人群体参与国民革命的热情。但是,随着北伐的推进,三民主义的独尊地位由国民党内波及社会,工农革命运动在事实上也对佛教利益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唐生智的政教主张及其实践无以为继,不仅事与愿违,且其后授人以柄。

二、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1926年4月13日,唐生智派代表前来黄埔军校参观(论文提纲范文)

建立“佛教军”
四度武力反蒋
领导参与湖南和平解放

(3)《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权力互动与政治分流 ——大革命时期“恢复党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主要研究现状
        (一) “恢复党权”运动相关研究
        (二)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及武汉国民政府研究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冲突研究
    三、论文构思
        (一) 本文旨趣
        (二) 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伐前夕的权力重组
    第一节 “三二○”事变: 开个人独裁之渐,启武人专横之端
    第二节 国民党中央权势结构的变动
    第三节 军事独裁体制的初步建立
第二章 量变: “恢复党权”运动兴起
    第一节 “迎汪复职”运动兴起
    第二节 中央及各省区联席会议的召开
    第三节 武汉临时联席会议之设立
第三章 激变: “恢复党权”运动发展
    第一节 扞卫党权: 反对迁都南昌
    第二节 党权运动全面进行
        (一) 恢复党权、反对军事独裁
        (二) “迎汪复职”运动高涨
第四章 质变: “恢复党权”运动高潮
    第一节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二节 国民党中央权力格局的重建
第五章 裂变: 政治分流与运动失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武汉当局对“八一”南昌起义的善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极力撇清、切割与共产党的关系
二、调整军事部署、堵截追击、合力围剿
    (一) 制定和实施“南堵北追”的军事部署
    (二) 摒弃前嫌, 与广州方面合力围剿, 猛进追击, 务求尽歼
三、扩大反共共识, 加速推进宁汉合流

(7)政党、军系与暴动组织——中共南昌起义的跨界关系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党和军系的关系演化
二、军系与中共的合作
三、关系编织的暴动组织
四、余论

(8)南昌起义爆发后武汉国民政府的应对——基于《汉口民国日报》等媒体信息的考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舆论上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南昌起义军
二、在“分共”方式上从“和平分共”彻底转为“严厉驱共”
三、在军事上“合力围剿”南昌起义军
结语

(9)保定军校毕业生对北伐战争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定军校毕业生与北伐战争的发动
二、“革命军的中坚将校”多半是“保定军校同学”
三、保定军校毕业生与北伐战场
    (一)多谋善策,屡挫强敌
    (二)坚持国共合作,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从事策反工作,加速战争进程

(10)“佛化革命,革命佛化”:唐生智与北伐前后的湖南政教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生智以佛法治军
二、 唐生智与湖南佛化运动
三、唐生智治下佛教与三民主义的合离
四、余论

四、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1926年4月13日,唐生智派代表前来黄埔军校参观[J]. 贾晓明. 黄埔, 2021(06)
  • [2]1926年3月25日,陈铭枢、白崇禧作为广州国民政府代表抵达长沙,与唐生智举行会谈[J]. 贾晓明. 黄埔, 2020(05)
  • [3]《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 [4]权力互动与政治分流 ——大革命时期“恢复党权”运动研究[D]. 张文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南昌起义从动议到决策[J]. 黄迎旭. 军事历史, 2019(02)
  • [6]武汉当局对“八一”南昌起义的善后处理[J]. 郭幼茂.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7]政党、军系与暴动组织——中共南昌起义的跨界关系网络[J]. 黎志辉. 苏区研究, 2017(04)
  • [8]南昌起义爆发后武汉国民政府的应对——基于《汉口民国日报》等媒体信息的考察分析[J]. 刘小花,齐刚. 军事历史研究, 2017(03)
  • [9]保定军校毕业生对北伐战争的贡献研究[J]. 郑立柱,郑皓予. 保定学院学报, 2017(01)
  • [10]“佛化革命,革命佛化”:唐生智与北伐前后的湖南政教关系[J]. 张文涛. 武陵学刊, 2016(01)

标签:;  ;  ;  ;  ;  

论唐生智与共产党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