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水电站引水隧洞设计

金河水电站引水隧洞设计

一、金河电站导流隧洞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雷振云[1](2020)在《浅议转心湖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文中认为转心湖水电站施工导流通过四个方案比较,选定分期导流方案。分期导流方案分为二期,一期采用原河道清理整形作为明渠,填筑一期围堰修建左侧坝体和溢洪道以及导流底孔。当坝体填筑到溢洪道度大汛的高程后,封堵导流明渠,以底孔导流,填筑二期围堰和坝体,围堰度第三年春汛,以坝体挡第三年大汛,洪水通过溢洪道和底孔下泄,此方案不但技术可行而且经济合理。

彭继乐,刘道文,俞灵光,张毅驰[2](2012)在《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与导流工程简介》文中认为通过对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情况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将施工总布置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右岸(Ⅱ~Ⅲ级)台地施工区、江沟施工区、料场开采及业主营地区。场内7条主要公路、4条支线公路和3座桥梁,满足了场内交通运输要求。施工导流分3期进行。施工工厂的布置和规划与工程分标规划相协调,能适应各施工期的特点并减少施工干扰。江沟渣场结合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和合理的分区堆放,有效地节省了施工用地及减少料场开采。从目前现场施工情况反映来看,该工程施工总布置、场内交通布置和导流工程布置等设计总体上是成功的。

郑达[3](2010)在《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发西部山区的水能资源,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措施之一。但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山区水利枢纽的建设场地多处于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工程特性不良的地质环境,水利建设存在着如何适应复杂场地的适宜性问题。拟建的金沙江其宗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开挖边坡高度大,地下洞室密集,河床覆盖层厚度大,采用高心墙堆石坝方案及其配套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坝址区千枚岩边坡、洞室的稳定性问题与坝址区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问题。本文针对其宗水电站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千枚岩与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研究为核心,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该水电站建设高堆石坝的适宜性,同时在千枚岩与深厚覆盖层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运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论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包括:(1)论文将千枚岩岩石微结构特征、微观破裂机理分析与岩体结构特征研究相结合,采用以各向异性特征分析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千枚岩工程特性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对千枚岩工程边坡与洞室的失稳模式与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在千枚岩中进行大面积人工高边坡与大型地下洞室建设的适宜性。同时,论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西部水电工程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征,丰富和发展了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类型,形成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建坝适宜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2)通过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掌握坝址区千枚岩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千枚岩的微观结构形态、微观破裂机理与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千枚岩岩石矿物成分与微观断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绢云母与绿泥石含量高的岩石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发育,千枚状构造或定向构造特征明显,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剪破裂。而石英含量较高的千枚岩,其微观结构呈现细粒状,多形成微观脆性破裂形态,在外力作用下往往产生拉破裂。(3)通过一系列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性状差别较大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的各向异性特征,指出千枚岩的各向异性特征的评价应基于岩石强度相对于定位角的变化,采用各向异性率定量评价各向异性的程度,提出千枚岩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软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与相关的千枚岩环境条件下的工程进行类比研究,总结其宗水电站千枚岩的工程特性,提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建议值,为准确分析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提供依据。(4)根据其宗水电站水工建筑布置方案,采用室内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了坝址典型的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群进行变形稳定性分析,模拟工程建设后边坡与洞室岩体的应力与变形的特征。提出其宗水电站坝址千枚岩强度相对较高,在其范围内开挖工程边坡产生坡体整体失稳的可能性很小,千枚岩具备大面积开挖的地质条件。但洞室的开挖受岩体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较大,目前水工设计的洞室轴向对洞室围岩的稳定是不利的,须合理布置,加强支护。(5)通过对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论文建立了坝址区覆盖层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关系,进一步发展了河床深厚覆盖层成因的理论研究。论文提出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形成,适宜的地质环境是先决条件,复杂的区域构造演变、区域第四系气候和河谷形成演化历史是根本原因。深厚覆盖层是在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气候因素占主导地位。覆盖层下部的冲积和冰水堆积并非形成于现代,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复杂,并非由单一的河流冲积物组成,其主体应是末次冰期间冰段河谷的产物,覆盖层之所以深厚,是因为存在非河流成因堆积物的加积作用的结果。从目前深厚覆盖层建坝的工程经验分析,其宗水电站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物理力学参数与西部其它水电工程的取值相差不大,其粗粒土具有干密度较大,承载力较高的优势,坝基覆盖层的工程特性符合建高堆石坝的力学条件。(6)通过对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认为,坝址覆盖层深厚,以粗颗粒的卵砾石层为主,组织结构较密实,具有较高的强度,坝基产生浅层或深层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坝址覆盖层中③-1层和①层由粗粒土组成,渗透系数较大,具备发生管涌的条件;③-2层、②-2层以砂土及粉砂土为主,而②-1层夹细砂,这些部位具备发生流土的条件,坝基整体渗透变形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坝址覆盖层中③-2层、②-2层数目众多的砂层透镜体,其厚度变化较大,埋深不一,强度相对较低,不但坝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较严重,而且坝基承载力与液化问题也比较突出。(7)其宗水电站坝址地形条件对布置当地材料坝较为有利,经合理布置并加强支护,右岸横向山梁具备修建大型开敞式溢洪道、引水、泄洪、导流隧洞和地面厂房的条件;覆盖层坝基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存在渗透变形、不均匀沉降和浅部砂层液化问题。建议挖除浅部砂层透镜体,对坝基土体进行加密、固结灌浆与夯实等措施。经妥善处理后河床覆盖层具备修建高心墙堆石坝的工程地质条件,坝址修建高心墙堆石坝是适宜的。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高坝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的目标,在千枚岩各向异性的力学特征、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工程地质特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规律性认识,对在千枚岩地区开挖大型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及高山峡谷区深厚覆盖层上建高坝、大库的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均有着指导意义。

翟平国[4](2009)在《点亮西藏》文中指出一座水电站,一支水电铁军,是20世纪90年代西藏最着名的事件之一,在此后的近20年间,这支铁军建设的水电站已经点亮了雪域高原的万家灯火。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庆祝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不凡历程,西藏自治区确定每年的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张文倬[5](2005)在《大型导流隧洞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本文对大型导流隧洞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文倬[6](2005)在《大型导流隧洞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本文对大型导流隧洞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黎昀[7](2004)在《金河电站导流隧洞设计》文中研究指明1 引言 金河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境内,是澜沧江支流金河与澜沧江之间跨流域引水式电站,位于金河吉塘川藏公路大桥上游约6 km处,距昌都县城67 km,厂址建于昌都县城下游53 km的澜沧江干流右岸上.金河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无其他综合利用要

李华,李宏国[8](2004)在《西藏金河电站施工技术新成果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西藏金河电站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具体有:(1)自由式拉压复合型预应力锚索在厂房后边坡处理中的应用;(2)中空注浆锚杆在施工中的应用;(3)简易负压溜槽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多功能全站仪断面测量系统在施工得到广泛的应用,等等.

李宏国,杨福华[9](2004)在《金河电站截流施工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金河电站截流施工设计,具体包括:(1)施工布置;(2)截流料源;(3)截流设计;(4) 截流施工;(5)截流保证措施等.

祝全清[10](2004)在《金河电站质量安全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金河电站工程是西藏自治区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指挥部作为业主(西藏电力公司的派出机构)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和建好电站的重要意义,下面将金河电站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做一概述.

二、金河电站导流隧洞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河电站导流隧洞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议转心湖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施工导流
    2.1 导流标准
    2.2 导流方案比选
    2.3 导流建筑物设计
    2.4 截流
    2.5 下闸蓄水
    2.6 施工临时建筑物
3 结论

(3)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千枚岩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河床深厚覆盖层基础处理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及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区特征简述
        2.1.2 主要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特征
    2.2 区域新构造特征
        2.2.1 晚新生代地质地貌概述
        2.2.2 新构造运动特征
        2.2.3 新构造分区及各区简述
        2.2.4 川滇菱形块体的分布及其对其宗水电站的影响
    2.3 坝址区地形地貌
    2.4 坝址区地层岩性
    2.5 坝址区地质构造
        2.5.1 地质构造的总体特征
        2.5.2 褶皱构造
        2.5.3 断裂构造
        2.5.4 节理及裂隙
    2.6 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
        2.6.1 岩体风化
        2.6.2 岩体卸荷
        2.6.3 崩塌
        2.6.4 滑坡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地震
第3章 其宗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 高坝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的阶段划分
    3.2 其宗水电站坝型方案
    3.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第4章 坝址区千枚岩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4.1 坝址区千枚岩空间分布特征
    4.2 坝址区千枚岩岩石物质组成与微观结构特征
        4.2.1 岩性薄片鉴定
        4.2.2 断口微观断裂机理SEM 试验
    4.3 坝址区千枚岩结构特征
        4.3.1 坝址区千枚岩结构面特征
        4.3.2 坝址区千枚岩岩体结构类型
第5章 千枚岩工程特性研究
    5.1 千枚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5.1.1 物理性质
        5.1.2 力学性质
        5.1.3 小结
    5.2 千枚岩工程特性类比分析
    5.3 千枚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
第6章 坝址区千枚岩边坡与洞室稳定性研究
    6.1 千枚岩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6.1.1 导流洞边坡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
        6.1.2 计算参数
        6.1.3 导流洞边坡稳定性分析
    6.2 千枚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研究
        6.2.1 模型的构建
        6.2.2 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应力场分析
        6.2.3 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变形特征分析
    6.3 边坡与洞室交叉组合整体稳定性研究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开挖后的应力场对比分析
        6.3.3 开挖后的变形特征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分布及其成因类型研究
    7.1 西部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基本特征
        7.1.1 覆盖层的分布特征
        7.1.2 覆盖层的结构特征
        7.1.3 覆盖层的成因分析
    7.2 其宗河谷演化分析
    7.3 坝址河床覆盖层特征
        7.3.1 覆盖层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7.3.2 覆盖层形成机制与成因类型
第8章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工程特性研究
    8.1 西部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概述
        8.1.1 覆盖层一般物理力学性质
        8.1.2 覆盖层承载力及变形特征
        8.1.3 覆盖层渗透变形特征
        8.1.4.覆盖层砂土液化特征
    8.2 坝址河床覆盖层工程特性
        8.2.1 覆盖层物理性质
        8.2.2 覆盖层力学特性
        8.2.3 覆盖层渗透特性
        8.2.4 覆盖层动力特性
    8.3 坝址河床覆盖层参数取值与评价
        8.3.1 覆盖层参数取值
        8.3.2 覆盖层工程特性及参数评价
第9章 坝基覆盖层稳定性研究
    9.1 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9.1.1 坝基滑动模式及影响因素
        9.1.2 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9.2 坝基变形稳定性分析
        9.2.1 计算模型与方法
        9.2.2 计算成果与分析
    9.3 坝基渗透稳定性评价
        9.3.1 覆盖层渗透变形形式
        9.3.2 抗渗强度参数的评价
    9.4 坝基砂土液化评价
        9.4.1 坝址饱和砂土分布特征
        9.4.2 砂土抗液化强度分析
        9.4.3 砂土液化判别
    9.5 小结
第10章 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10.1 坝址千枚岩的建坝适宜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
    10.2 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建坝适宜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
    10.3 建坝适宜性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金河电站导流隧洞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转心湖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J]. 雷振云.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01)
  • [2]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与导流工程简介[J]. 彭继乐,刘道文,俞灵光,张毅驰. 人民长江, 2012(14)
  • [3]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D]. 郑达.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4]点亮西藏[J]. 翟平国. 报告文学, 2009(03)
  • [5]大型导流隧洞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张文倬. 施工组织设计, 2005(00)
  • [6]大型导流隧洞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张文倬. 施工组织设计, 2005(00)
  • [7]金河电站导流隧洞设计[J]. 黎昀. 水利水电技术, 2004(S1)
  • [8]西藏金河电站施工技术新成果应用综述[J]. 李华,李宏国. 水利水电技术, 2004(S1)
  • [9]金河电站截流施工设计[J]. 李宏国,杨福华. 水利水电技术, 2004(S1)
  • [10]金河电站质量安全管理[J]. 祝全清. 水利水电技术, 2004(S1)

标签:;  ;  ;  ;  

金河水电站引水隧洞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