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高雨潮[2](2020)在《全球化视野下签证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际移民现象由来已久,全球化时代的人口跨国流动更是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且呈现规模化与复杂化的发展态势,从而与主权国家管理边境以控制人口流动的主观愿景形成矛盾。因此,出于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经济发展等国内因素以及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等国际因素,主权国家作为谋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大多仅从本国利益需求出发收紧或放宽签证政策,从而使全球签证政策呈现合作与冲突并存的态势。但是,国际移民问题作为全球议题,需要国际社会对其进行全球治理与开展国际合作;而签证作为人口跨国流动的准入性管控措施,在签证领域进行合作,也就成为规制国际移民流动、构建国际移民全球治理机制的可行途径。但是,存在签证合作的必要性并不等同于自动成为现实。相反,囿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存有差异,加之签证本身具有的国家主权属性以及受到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对于签证合作的认识仍较为模糊:在签证领域进行合作,是否可行?有何意义?如何实现?我国应如何应对?以此为导向,厘清签证合作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通过签证合作实现国际移民安全、有序和正常流动,进而实现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维度价值,扼制其潜在威胁的衍生,探究其完善的可行路径,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首先以签证合作的概念为切入点,选取国家主权理论以及主权让渡、国际合作理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分析签证合作问题的理论框架;其次,梳理与归纳当前全球、跨区域以及区域(国家间)层次的部分签证合作机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分析,探讨签证合作的价值意义与潜在威胁,以及当前签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签证合作的必要性,并从理性看待主权的有限让渡、注重利益问题、建立合作观念、构建合作机制以及延伸现实基础等方向探索完善签证合作的可行路径;最后,着眼于我国,从我国签证合作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我国当前移民与出入境管理改革契机,从强化政府主导、注重国家安全、完善法律体系、整合管理体制、强化信息科技、拓展签证合作机制以及提高国际话语权等方向,展望我国签证合作的应对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杨天宇[3](2020)在《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赫德利·布尔的《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中的秩序研究》在1977年出版以来,全球秩序理论研究就成为了国际关系学界的新关注点。它可以理解为是关于国际体系如何运行与管理的一种整体性安排。全球秩序的沿革反映了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价值规范和治理路径的新变化与新趋势。当代全球秩序的基本框架由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在二战之后塑造和建立。它历经七十余年的国际政治时代变革不断演进,一度被西方学界视为一种“完美”的全球秩序版本。然而在冷战结束近30年后的今天,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却相继涌现出严重的领导权威危机、合法性认同危机和全球治理失灵等问题。对此,在大国权力政治复兴的背景下,西方学界开始认真反思全球秩序出现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应对新现实和新变化。因而,本文研究一个核心问题是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对于全球秩序现状、挑战与前景的新观点与新看法。它关注的是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全球秩序范式在全球大变局的背景下能否与如何进行自我修正和调适以及研判中国与全球秩序的关系互动。对此,不同理论学派也展开了丰富的争鸣。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兴起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中国等新兴大国的集体性崛起标志着新一轮权力转移趋势在不断加快。继而,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出现了新的竞争者,自由主义价值规范认同也受到他者崛起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的竞争。另一方面,布什主义、特朗普主义、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化失衡与全球治理失灵等一系列政治问题严重削弱了西方全球秩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内涵和要素指向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关注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在全球秩序框架下将如何互动,自由主义价值与多元主义价值的割裂将如何弥补,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将如何迈向更高水平以及新的领导权威、价值规范和治理模式如何发挥作用。在扞卫自由主义价值基础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是对于全球秩序安排进行的一种功能性修正,以有效应对危机与挑战。在领导主体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强调全球秩序的领导权威要向新兴大国开放,它寻求跨越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价值和文化分界线建立的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在价值目标上,包容的自由主义是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它支持一种为不同的价值理念表达提供空间的地区主义新范式。在合法性问题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提出通过培育全球共性规范和增强国家自主性作为重塑合法性的新来源,以调适西方和非西方在全球秩序视域下的紧张关系。在有效性问题上,不同行为体承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多元利益攸关方模式被西方新全球秩序观视为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实现涵盖不同行为体的全球合作的新路径。在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关注的众多议题中,以国际体系权力转移向全球秩序施加的结构性压力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组变量是中美关系的互动与走向。自此,全球秩序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评介大国权力转移视域下全球秩序的前景,即它是和平稳定导向的还是冲突对抗导向的,它会是自由主义全球秩序范式的延续,还是中国等新兴大国会贡献新的全球秩序版本或价值观念。对于这一问题,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回应是尽管在短期内全球秩序的稳定将面临着来自大国政治复兴压力的严峻挑战,但总体而言,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等规范性因素能够帮助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实现彼此紧张关系的调适和避免霸权战争的历史宿命。中美关系不必然是历史上崛起国与守成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翻版。双方若能构建出一种相互尊重与理解、共同管控与应对全球风险的良性关系,全球秩序的前景将是稳定与有序的。在未来展望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认识到尽管自由主义范式仍是全球秩序的重要支柱,但它不再是唯一的价值路径,非西方国家将成为重要领导者和参与者,全球秩序将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全球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在一个后西方化的世界里,全球秩序的最终面貌将是由西方主导转向为新兴大国和西方大国共同主导的新形式。围绕“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研究主题,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全球秩序及西方理论论争”,它对全球秩序的概念进行了探析以及梳理了不同理论学派关于全球秩序的论争。第二章为“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内涵”,通过比较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观和美国治下秩序观的异同,它分析了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在全球性与国家性、普遍性与差异性、自由性和保守性方面展现的新内涵和新特征。第三章为“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要素”,分别从领导主体、价值目标、合法性与有效性四个维度对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具体内涵予以了论述。第四章为“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兴起的动因”,指出全球化进程对于全球秩序的重构、美国政治变迁的内在驱动和大国权力转移的结构性压力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兴起。第五章为“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思考”,评介了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合理性因素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美竞争新态势对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冲击以及一些关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威斯特伐利亚主义、西方中心主义、民族主义、现实主义和后西方全球秩序观的辨析。

潘晓珍[4](2015)在《理论、制度与现实:全球治理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审视》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治理日益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一个倍受关注的重要领域。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正在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变迁,这种变迁很大程度上对过去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国际社会不可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势必引起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甚至带着几分恶意的诋毁,如“中国威胁论”的盛行。这对于意欲融入全球治理进程的中国来说,无疑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和更加复杂诡谲的外部环境。如此境遇,需要中国积极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去应对,但同时,中国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在全球治理时代又遭致了国际社会更多的担忧和质疑。这无疑是中国在全球治理时代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无法回避的一个国际性“悖论”处境。本论文即直面全球治理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遭际的上述国际性“悖论”处境,运用全球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现实主义国家关系理论,从理论、制度和现实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既回应中国在全球治理背景下加强国家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明确中国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不足;又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在全球治理时代如何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由于中国在全球治理时代加强国家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既有理论和制度维度的挑战,更有现实维度的挑战。这也要求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加强国家能力建设需要从理论、制度和现实三个维度展开。首先,从理论维度看,由于全球治理的发展对中国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理论挑战,即全球治理背后的全球化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多元主体对主权国家弱化的理解对中国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正当性的挑战,以及各种“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担忧和恶意质疑。但面对这些理论挑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理论对话能力偏弱,缺乏国际对话的足够理论实力,致使中国在全球治理时代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缺乏足够话语权和理论话语支撑。对此,中国必须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深入把握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其与主权国家的关系,阐明中国发展对于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质的全球治理的理论话语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对话,表达中国的声音,争取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话语能力。其次,从制度维度看,由于目前的国际机制主要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确立的,对于日益融入全球治理却在国际机制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国而言,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在制度层面始终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挑战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面临的国际制度挑战。对于这些制度挑战,中国目前不仅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全球治理的回应能力较弱问题;而且明显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化能力不足问题。对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的中国来说,要最终化解全球治理对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制度挑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化能力,一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回应能力和自信心;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化能力。最后,从现实维度看,中国在全球治理时代加强国家能力建设不仅面临诸多全球治理问题的挑战,而且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但与之相对应,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国家能力却存在很多不足。如国家经济能力方面,经济结构失衡比较严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国家政治能力方面,政治危机在一定层面上仍然存在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社会整合能力不强以及政治动员能力有所下降等;国家军事能力方面,军事现代化基础薄弱,军事技术装备整体依然落后以及国防动员能力有待提高等。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承担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并在这个进程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中国需要在正视全球治理对中国国家能力建设带来的各种现实挑战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建设,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国家能力。

袁亚琦[5](2014)在《全球化进程中人权和主权的关系及中国的对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主权与人权关系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中重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探讨中国人权问题,中国在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同时,也应当致力于国内的人权建设,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成就。因此也有必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提出政策思考,促使我们对国家主权和人权相互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分析。中国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引起了不少西方国家的猜疑和敌意,视对西方的制度威胁是中国的强大的问题,进而在民主、自由、人权、宗教和民族等问题上不断指摘中国,并且针对现在的人权问题提出了主权终结论、主权让渡论以及人权高于主权论。本文在分析人权国际化和主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权与主权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当今世界各地的人权问题以及人权问题所受到的威胁;综合以上问题,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国家主权所面临的挑战,回顾了中国人权的建设,并列举了中国人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对待人权和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上,认清人权与国家主权的相关互动性,面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能否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权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执行。在坚持尊重国家主权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前提下,加强人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开展广泛的人权对话,实现全球范围真正的人权保护。我国只有在现有国际人权法律制度的框架下,与世界各国之间依靠充分交流与合作,人权才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得到保护和尊重。

陈柳钦[6](2010)在《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博丹,霍布斯,格劳秀斯,洛克,卢梭和黑格尔等。传统国家主权理论虽为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一直在国际法理论界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纷纷崛起和国际组织的大量出现,尤其是历史的车轮驶进全球化时代以后,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化时代,有关国家主权的各种新理论和新思潮相继出现,诸如:否定主权论,主权弱化论,主权过时论,主权让渡论,主权强化论以及全球治理理论等不一而足。因此,我们要辩证地正确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国家主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次,辩证地摆正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再次,辩证地审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赵雄[7](2010)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最早产生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历经曲折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就被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大多是苦难。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思考和探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与路径。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年对经济全球化的有限参与,中国以改革开放的崭新姿态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带来问题和挑战。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其本身固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因此,在一个互动、开放的经济全球化系统中,中国如何采取积极稳妥的策略和途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本文选题的目的和基本出发点。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首先从考察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开始,沿着其产生发展的脉络,逐一探讨经济全球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厘清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结合中国自身的具体情况,就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策略和路径进行了探索。除序言外,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经济全球化概述,考察了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概念、发展历史、实质及主要特征。第二章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与跨国公司,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跨国公司的影响。第三章是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全球问题,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了反全球化运动的特征、诉求及其根源。第五章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主要的全球治理理论,结合欧盟一体化治理实践初步探讨了全球问题的全球治理办法。第六章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考察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从被动参与到自主参与的曲折历程,探讨了中国积极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和路径。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一是提出经济全球化起源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根据。通过对经典着作的反复研读,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是以地理大发现作为充分条件,以工业革命为必要条件,两者结合造就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并明确提出地理大发现孕含了经济全球化的可能性,是外部条件,工业革命最终将经济全球化由可能变为现实,是内部根据。二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在全球范围内所做的自我调整,突破了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主流视角。三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提出了反全球化运动存在于经济全球化产生发展全过程的观点,突破了反全球化运动出现在20世纪末的传统看法。四是提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自主选择与被动参与两种方式,完善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扩张范式,以及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五是探索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探讨了中国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平发展实现惠己及人-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的发展路径。此外还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做了新的提炼,等等。

黄萍[8](20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相比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基础的变动,个独立国家的国家主权战略也必然需要作出相应的适应调整。本文分两个部分,即引言和正文部分。引言部分,一方面对正文论述的要点和整体脉络进行概括性论述;另一方面对以本命题作为论文选题的理由说明,亦即为论文之意义。正文部分。一是基本理论部分。从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及沿革和国家主权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介绍入手,再主要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理论阐释,重点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家主权的认识上区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三个问题。二是命题引出和初步论述部分。根据上一部分对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的论述,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必然影响国家主权的行使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得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对国家主权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命题。从而主要站在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国情的角度,得出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最大利益这两个根本原则,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主权战略基本原则的结论。三是对诸多主权理论的整合与分析部分。通过系统论述和评价了诸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家主权理论”,既否定了这些国家主权理论中否定、限制、削弱国家主权的主张,也否定了机械地、绝对地过分固执于主权的倾向,在这一部分中,论述的重点是: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区域经济组织、新技术的发展、全球性问题等国际因素和一些国内因素入手,全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国家主权,尤其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深刻影响。四是对策研究部分。先后提出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各个主权领域遭遇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我们自己的法律体系等对策,并且系统归纳了中国国家主权战略基本原则及保障其实现的建议。

于沄[9](2010)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理论自产生以来,汇集了许许多多的学者的观点和学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甚至是相反的方面阐述各自的理论,经过长期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国家主权理论。这些理论仍然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国家理论基础。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属性,任何国家都视其为生命。但有些国家却总是把别的国家的主权视为障碍,这是国际社会上不争的现实。探究这一国际社会的现实,我们会发现,正是国家主权理论上的不足导致了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实践中的混乱。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就必须确认国家主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进而扩大主权权利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主权权利是在国际社会现实中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国家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中所主张或行使的是国家的主权权利,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只要国家正确地主张并行使主权权利,包括限制、放弃或让渡主权权利,就能解决国家主权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国际法上国家主权理论中的主权权利概念,正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国家主权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的关键所在。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国际合作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法律领域和文化生活等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国际合作,因此,也或多或少地显现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全球性军事合作也开展起来。尽管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原因多种多样,形式和层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把全球一体化进程推进到全球化治理的阶段。事实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国家主权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就是国家如何放弃、让渡国家主权权利和放弃、让渡那些或多少国家主权权利的问题。这一点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欧洲一体化进程正是为了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发展,从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始,通过不断放弃和让渡主权权利,使欧洲的共同治理演化为欧洲多领域的一体化,再到欧洲一体化的高级形式——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不但成功地演示了一体化进程的途径,而且揭示了一体化进程的规律。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等原则,才能够使国家自愿放弃、让渡国家主权权利,才能有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如果我们把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比,同样有其客观必然性。当然全球一体化进程远不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状况,这正说明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和坚持国家主权原则仍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真正实现国家主权平等,消灭国际霸权,是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有主权权利的放弃和让渡,才能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和平和发展,才能有正常的国际法律秩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尽管在这一进程中国家主权遇到了新问题和挑战,但对构建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提供了机遇。同样,构建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能够为国家维护国家主权、主张并行使国家主权权利提供理论基础,对全球一体化进程也是极大的推动。中国是个世界大国,必须积极面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但可以使中国把握住发展机遇,更可以使中国解决诸多国内和国际问题,特别是台湾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

雷新超[10](2008)在《经济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国家主权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国家主权面临着中国弱势与西方强势、民族性与全球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稳定环境与非安全因素上升、政府调控与世界市场化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中国国家主权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领域的行使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为此,中国必须构建国家安全、制度建设、市场发育、国际环境四位一体的国家主权应对战略。

二、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一、人民性
        二、实践性
        三、发展性
        四、包容性
        五、正义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全球化视野下签证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概念与理论:全球化视野下的签证合作
    2.1 概念界定与关联性分析
        2.1.1 全球化与国际移民
        2.1.2 签证
        2.1.3 签证合作与签证便利化
        2.1.4 签证壁垒与签证武器化
        2.1.5 相关概念间的关联性分析
    2.2 签证合作的理论基础
        2.2.1 国家主权理论
        2.2.2 国际合作理论
        2.2.3 人类命运共同体
3 现状:全球化视野下签证合作的实践
    3.1 现代签证体系下的人口跨国流动
    3.2 全球层次的签证合作
        3.2.1 联合国(UN)
        3.2.2 世界贸易组织(WTO)
        3.2.3 国际移民组织(IOM)
    3.3 跨区域层次的签证合作
        3.3.1 布达佩斯进程
        3.3.2 非加太集团—欧盟移民论坛
    3.4 区域(国家间)层次的签证合作
        3.4.1 欧盟(EU)
        3.4.2 亚太经合组织(APEC)
4 分析:全球化视野下签证合作的影响与困境
    4.1 签证合作的价值意义
        4.1.1 便利人员流动,带动经济发展
        4.1.2 增进信息对称,凝聚政治互信
        4.1.3 提升移民管理能力,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
        4.1.4 延伸国际合作领域,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4.2 签证合作的潜在威胁
        4.2.1 移民流入增加,影响国家安全
        4.2.2 形成合作依赖,降低话语权
        4.2.3 签证身份难控,形成非法移民
        4.2.4 结盟式签证合作,存在逆合作风险
    4.3 签证合作存在的问题
        4.3.1 签证合作存在认知分歧
        4.3.2 签证合作客观能力失衡
        4.3.3 签证合作受制因素过多
        4.3.4 签证合作现有机制脆弱
        4.3.5 签证合作过于区域化集中
5 趋势与对策:全球化视野下签证合作的路向
    5.1 签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5.1.1 国家间共同利益的驱动
        5.1.2 国际移民总数上升的趋势
        5.1.3 国际恐怖主义外溢的挑战
        5.1.4 全球化多维度交流的需求
    5.2 签证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5.2.1 签证合作的信息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
        5.2.2 签证合作的依托渠道进一步多样化
        5.2.3 签证合作的困境短时间内较难以消解
        5.2.4 签证合作呈现动态化渐进性完善与发展
    5.3 完善签证合作的可行途径
        5.3.1 重点方向:正确看待国家主权的有限让渡
        5.3.2 利益协调:注重各国签证合作的利益问题
        5.3.3 理念认知:树立合作共赢的签证合作观念
        5.3.4 机制创新:构建完善的签证合作机制平台
        5.3.5 现实条件:延伸签证合作达成的现实基础
6 启示与应对: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签证合作的方略
    6.1 我国签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6.2 我国签证合作的现实问题
        6.2.1 签证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有待加强
        6.2.2 签证对外开放指数较低且缺少动态评估机制
        6.2.3 签证互免协定中普通护照所占比例低
        6.2.4 签证合作与国家发展战略尚未完全对接
    6.3 我国签证合作应秉持的原则
    6.4 我国签证合作的发展方向
        6.4.1 强化政府主导,完善我国签证法律体系
        6.4.2 结合改革契机,明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筹
        6.4.3 深化合作机制,拓展签证合作可行路径
        6.4.4 注重信息科技,提高我国签证合作能力
        6.4.5 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全球秩序及西方理论论争
    第一节 全球秩序的概念
        一、国际秩序
        二、世界秩序
        三、全球秩序
    第二节 西方全球秩序观的理论论争
        一、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
        二、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
        三、建构主义学派的观点
        四、西方左翼和激进理论的观点
        五、比较与评价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内涵
    第一节 西方全球秩序观的演变
        一、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观
        二、美国治下秩序观
        三、西方新全球秩序观
    第二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争鸣
        一、西方全球秩序持续论
        二、西方全球秩序终结论
    第三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特质
        一、全球性与国家性的辨析
        二、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析
        三、自由性与保守性的辨析
    小结
第三章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要素
    第一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领导主体
        一、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的领导权再分配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第二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价值目标
        一、包容的自由主义
        二、地区主义新范式
    第三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合法性
        一、全球秩序的合法性
        二、全球共性与合法性
        三、国家自主性与合法性
    第四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有效性
        一、新有效性路径:多元利益攸关方模式
        二、现实案例:巴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小结
第四章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兴起的动因
    第一节 全球化进程对于全球秩序的重构
        一、全球秩序与全球化、全球治理
        二、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失灵
        三、反全球化浪潮与民粹主义
    第二节 21世纪美国政治变迁的内在驱动
        一、布什主义与单边主义政策
        二、奥巴马主义与多边合作策略
        三、特朗普主义与反全球化政策
    第三节 大国权力转移的结构性压力
        一、新一轮国际体系权力转移
        二、中国崛起与西方策略选择
        三、新兴大国的全球秩序观表达
        四、西方学界的回应:走向地区主义新范式的多样化世界
    小结
第五章 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思考
    第一节 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评介
        一、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合理性因素
        二、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几点辨析
        一、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威斯特伐利亚主义
        二、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西方中心主义
        三、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民族主义、现实主义
        四、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后西方全球秩序观
    第三节 中美竞争新态势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冲击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关系的演变与实质
        二、中美竞争关系的走向
        三、对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冲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理论、制度与现实:全球治理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治理和全球治理
        (二)国家能力及相关概念辨析
        (三)国家能力建设
    二、理论基础
        (一)全球治理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三、理论、制度和现实三个维度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二章 全球治理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窘境
    一、全球治理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遭受的理论性质疑
        (一)“国家主权弱化论”与国家能力建设的合理性质疑
        (二)“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否定性理解
    二、全球治理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遭际的制度性挑战
        (一)中国国家制度遭际的“普适性”质疑
        (二)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边缘化处境
    三、全球治理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性压力
        (一)全球治理问题的凸显
        (二)参与全球治理与维护国家利益面临的压力
第三章 全球治理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回应
    一、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理论回应
        (一)主权国家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
    二、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制度回应
        (一)中国国家制度的世界历史性价值
        (二)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性作用
    三、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现实回应
        (一)应对全球性问题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
        (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
第四章 参与全球治理与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考察
    一、参与全球治理与中国的理论对话能力
    二、参与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制度化能力
        (一)中国国家制度对全球治理的回应能力
        (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制度化能力
    三、参与全球治理与中国的现实国家能力
        (一)国家经济能力
        (二)国家政治能力
        (三)国家军事能力
第五章 全球治理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应对
    一、深化理论研究,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对话能力
        (一)深化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研究
        (二)深化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
        (三)深化全球治理与国家能力建设相关议题的设置与理论研究
    二、推进制度建设,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化能力
        (一)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增强国家制度对全球治理的回应能力
        (二)积极参与国际机制,提高中国的国际制度化能力
    三、加强综合国力建设,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国家能力
        (一)加强国家经济能力建设
        (二)加强国家政治能力建设
        (三)加强国家军事能力建设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5)全球化进程中人权和主权的关系及中国的对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人权与主权关系研究
        1.2.2 国外人权与主权关系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框架
第2章 人权与主权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人权的概念
        2.1.1 思想渊源
        2.1.2 国际人权概念的形成
        2.1.3 人权国际化
    2.2 主权的概念
        2.2.1 国际法学角度的定义
        2.2.2 国际关系学的定义
        2.2.3 主权的要素
    2.3 全球化背景下人权对主权的挑战
        2.3.1 主权终结论
        2.3.2 主权让渡论
        2.3.3 人权高于主权论
    2.4 人权与主权的互动关系
        2.4.1 人权与主权的同质性
        2.4.2 人权与主权关系的变化与转移
        2.4.3 国际人权法的国家主权基础
        2.4.4 国家主权的不可超越性
第3章 人权与主权的紧张关系在世界各国的具体体现
    3.1 各国案例分析
        3.1.1 阿拉伯世界
        3.1.2 前南联盟
        3.1.3 前苏联国家
        3.1.4 非洲国家
    3.2 当代世界的人权与主权冲突
        3.2.1 当代战争的人权与主权悖论
        3.2.2 国际恐怖主义对人权与主权的双重挑战
        3.2.3 非政府人权组织对国家主权的结构性侵蚀
        3.2.4 建立国际新秩序进程中的人权与主权问题
第4章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人权与国家主权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4.1 中国的人权建设
        4.1.1 人权建设的历史
        4.1.2 人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4.2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4.2.1 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4.2.2 西方的新干涉主义攻势
第5章 我国国家主权所面临的挑战的对策
    5.1 加强我国国家主权理论探索与研究
    5.2 坚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
    5.3 加强国家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和我国国际竞争力
        5.3.1 加强国家政治建设
        5.3.2 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5.3.3 加强文化领域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概述
    一、经济全球化起源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1.关于经济全球化起源的争论
        2.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探索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3.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涵义解析
        4.理解经济全球化涵义的新角度
    二、世界历史与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经济全球化历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3.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主要特征
        1.关于经济全球化实质的不同认识
        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3.经济全球化的三个主要特征
    小结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与跨国公司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1.传统国家主权观念
        2.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国家主权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实质
        2.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3.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全球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与生态环境
        1.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2.经济全球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3.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经济全球化与安全
        1.经济全球化早期的侵略与殖民
        2.经济全球化中利益争夺的战争与对峙
        3.非传统安全对经济全球化的的挑战
    小结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一、反全球化运动及特征
        1.反全球化运动主要事件
        2.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特征
    二、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诉求
        1.主要的反全球化运动力量及其诉求
        2.反全球化运动的世界社会论坛
    三、反全球化运动的根源
        1.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2.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3.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扩大
    小结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治理理论
        1.西方主要全球治理理论
        2.其他全球治理理论
    二、以欧盟为例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治理实践
        1.欧盟一体化进程
        2.里斯本条约与欧洲制宪之路
        3.欧盟的治理实践
    小结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
        1.近代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历程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有限参与
        3.改革开放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二、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1.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必须面对的风险与挑战
    三、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考
        1.以我为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2.兼收并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四、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发展实现路径
        1.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2.和平发展实现惠己及人
        3.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家主权原则的沿革和时代背景
    1.1 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及沿革
    1.2 国家主权原则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
第2章 经济全球化观念和国家主权理论
    2.1 经济全球化观念
        2.1.1 经济全球化概念
        2.1.2 国外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不同观点
        2.1.3 中国关于经济全球化概念的观点
        2.1.4 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
        2.1.5 两种相反的前景: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
    2.2 国家主权理论
        2.2.1 国家主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2.2 国家主权的涵义
        2.2.3 国家主权的基本特征
        2.2.4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主权理论观念的转变
        2.2.5 中国国家主权理论观念上的发展
        2.2.6 国家的不同发展程度反映出其主权观念上的差异性
    2.3 辩证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2.3.1 国家主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2.3.2 辩证理解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2.3.3 辩证审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国家主权理论
        2.4.1 各种新国家主权理论
        2.4.2 "新国家主权理论"评析
第3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3.1.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
        3.1.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异质性
    3.2 分析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性
    3.3 有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关系的两种观点
        3.3.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辅相成"论
        3.3.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互矛盾"论
        3.3.3 对两种观点的评价
    3.4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3.4.1 主权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
        3.4.2 经济全球化为国家主权理论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第4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主权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4.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1.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硬碰撞"和"软侵蚀"
        4.1.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本质的影响
        4.1.3 经济全球化减弱了国家通过行使主权干预经济的力量
        4.1.4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方式方法
    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与挑战
    4.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1 生产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2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3 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4 非政府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5 区域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6 新技术发展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7 全球性问题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4 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表现及原因
        4.4.1 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弱势表现
        4.4.2 在国际体系结构方面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的原因
        4.4.3 当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成因
        4.4.4 发展中国家主权处于弱势地位的内在因素分析
第5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理性思考与选择
    5.1 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维护和适应性选择
        5.1.1 适应主权观念,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5.1.2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逻辑重构
        5.1.3 调整内部体制,增强能力,从内部化解主权困境
    5.2 强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5.2.1 对国家主权予以强化的理论依据
        5.2.2 对国家主权予以强化的现实依据
    5.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主权
        5.3.1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5.3.2 中国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5.3.3 中国应对挑战的对策
    5.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思考
        5.4.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
        5.4.2 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
    1.1 国家主权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1.1.1 国家主权概念和理论在古代和近代的产生及发展
        1.1.2 主权概念和理论在现代的发展
        1.1.3 国家发展状况对主权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2 国际法的基本范畴——国家主权
        1.2.1 国家主权的含义
        1.2.2 国家主权概念的理论意义
        1.2.3 国家主权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1.3 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
        1.3.1 国家主权原则的含义
        1.3.2 国家主权原则是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3.3 国家主权原则的内容
    1.4 国家主权的价值取向
        1.4.1 国家主权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1.4.2 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全球共同利益的关系
        1.4.3 国家主权价值取向的实现
    1.5 国家主权及其理论的评析
        1.5.1 国家主权理论的历史分析
        1.5.2 现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国际法律基础
        1.5.3 产生弱化、否定国家主权学说原因
第2章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理论及其发展
    2.1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是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的结果
        2.1.1 国际合作的范围和深度的新发展
        2.1.2 未来国际合作的趋势
        2.1.3 国际合作必然导致全球化、一体化
    2.2 全球一体化进程概述
        2.2.1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涵义
        2.2.2 全球化、一体化及全球一体化的异同
        2.2.3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2.3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表现形式
        2.3.1 经济领域的全球一体化进程
        2.3.2 世界政治领域一体化趋势征兆
        2.3.3 法律制度趋向一体化的实践
        2.3.4 文化生活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认同
    2.4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
        2.4.1 国家对国家利益的重视和追求
        2.4.2 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
        2.4.3 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发展的结果
        2.4.4 国际经济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2.5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全球化治理
        2.5.1 全球化进程与全球化治理的关系
        2.5.2 全球化治理的涵义
        2.5.3 全球化治理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3章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3.1 当代国家主权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3.1.1 国家主权理论上的新观点
        3.1.2 国家主权在国际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3.1.3 国家主权遇到新问题和新挑战的原由
        3.1.4 国家主权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历史视角
    3.2 国家主权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遇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的特点
        3.2.1 历史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
        3.2.2 以战争的形式挑战国家主权日趋减少
        3.2.3 维护世界和平也会给国家主权带来压力
        3.2.4 推行价值观外交是新动向
    3.3 国家主权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实质
        3.3.1 国家主权并非直接面临问题和挑战
        3.3.2 "主权权利"是国际法上主权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3.3.3 主权权利是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
第4章 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国家主权方面的实践和启示
    4.1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4.1.1 欧洲早期的一体化构想
        4.1.2 一战后的欧洲一体化的尝试
        4.1.3 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4.1.4 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现代的发展
    4.2 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关键环节
        4.2.1 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正确处理国家主权与一体化的关系
        4.2.2 完备的法律体系,确保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和可持续发展
        4.2.3 经济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起点
        4.2.4 构建欧洲共有的文化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规律的探讨
        4.3.1 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前提
        4.3.2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逻辑起点和途径
        4.3.3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动力
        4.3.4 欧盟机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4.4 欧洲一体化进程给予我们关于主权的启示
        4.4.1 国家主权是第一位的
        4.4.2 欧洲联盟以"超国家"的模式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4.4.3 妥协和让步的经济一体化极大地拉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4.4.4 法制建设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4.4.5 不断创新,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成功而有效发展动力源泉
        4.4.6 欧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和增强了对欧洲一体化的认同感
第5章 全球一体化进程是构建和完善的主权理论的最佳机遇
    5.1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5.1.1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5.1.2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基础
        5.1.3 全球一体化进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
    5.2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共同基点
        5.2.1 世界和平是人类的永恒理想
        5.2.2 经济一体化进程强劲地引领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5.2.3 国际法律制度已成为各国自愿遵守的法律
    5.3 国家主权和主权国家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5.3.1 尊重国家主权是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的基础
        5.3.2 主权国家是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发展的主要力量
        5.3.3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构建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
    5.4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5.4.1 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必须尊重国家主权,消除国际霸权,实现主权平等
        5.4.2 大力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5.4.3 确立完善的国际法律体系
        5.4.4 确立新的安全观念,建设新的国家安全防范体系
        5.4.5 加强人权的国际保护,使全人类享有充分的人权
        5.4.6 积极推动和促进区域一体化是迈向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5.5 主权权利的放弃和让渡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决定因素
        5.5.1 国家放弃和让渡主权权利是国家的主权行为
        5.5.2 国家主权权利的放弃和让渡,必须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
        5.5.3 国家放弃和让渡追求主权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决定了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程度
第6章 中国有关主权问题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6.1 全球一体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6.1.1 中国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6.1.2 中国也在吸收普世性价值观
        6.1.3 中国也要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
    6.2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以及遇到的问题
        6.2.1 中国的国家主权问题
        6.2.2 民族分裂的问题
        6.2.3 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问题
        6.2.4 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应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
        6.2.5 中国的安全问题
        6.2.6 全方位地促进国际合作,依靠国际组织解决全球性问题
        6.2.7 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全球其他文化、传统的融合和交流的问题
    6.3 中国需要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
        6.3.1 中国只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和平崛起
        6.3.2 中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也是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6.3.3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中国的对外关系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6.3.4 全球一体化进程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经济
    6.4 中国应当积极面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6.4.1 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立法,消除国际霸权
        6.4.2 建立主权平等的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促进国际合作
        6.4.3 全球一体化进程也给中国解决自身的主权问题提供了机遇
    6.5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全球一体化进程
        6.5.1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应当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6.5.2 避免对抗,维护世界和平
        6.5.3 促进世贸组织下的国际合作
        6.5.4 促进国际交流和沟通,增强国际认同
        6.5.5 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使其符合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需要
        6.5.6 中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也应发挥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经济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国家主权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矛盾
    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强势之间的矛盾
    2.中国作为独立自主国家所产生的民族性和全球性之间的矛盾
    3.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产生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
    4.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与非安全因素上升之间的矛盾
    5.中国政府调控与世界市场化要求的矛盾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国家主权带来的问题
    1.经济制度和经济安全问题
    2.政治制度和政治安全
    3.非传统安全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三、21世纪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主权问题的基本对策
    1.注重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
    2.注重国家制度建设,强化国家主权
    3.注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主权的对内职能
    4.注重国际环境的建设,为行使国家主权创造条件

四、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全球化视野下签证合作问题研究[D]. 高雨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研究[D]. 杨天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理论、制度与现实:全球治理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三维审视[D]. 潘晓珍. 苏州大学, 2015(02)
  • [5]全球化进程中人权和主权的关系及中国的对策问题研究[D]. 袁亚琦. 湖南大学, 2014(03)
  • [6]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 陈柳钦. 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 2010
  • [7]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D]. 赵雄.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 黄萍.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1)
  • [9]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D]. 于沄.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8)
  • [10]经济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国家主权问题分析[J]. 雷新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标签:;  ;  ;  ;  ;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