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彭珊珊[1](2021)在《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Chronic Durationof Bronchial Asthma,CDBA)和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的用药规律。同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养润肺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为中医药理论“异病同治”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儿”and“中医药”and“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or“哮喘迁延期”or“哮喘非发作期”作为关键字段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相关文献;相同方式以“儿”and“中医药”and“变应性咳嗽”or“慢性咳嗽”or“内伤咳嗽”or“久咳”为检索词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出中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相关文献,使用SPSS Modeler18.0和SPSS26.0对筛选后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2)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患儿(Chronic Dur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CDBA-LSQDS)78 例,以及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Allergic Cough-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AC-LSQDS)患儿7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用导师经验方“清养润肺方”治疗,对照组均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4周。分析比较同一中医证候的两种疾病治疗前后患儿主次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1)数据挖掘方面: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5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有黄芪、甘草、白术、茯苓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陈皮-茯苓,陈皮-白术,防风-黄芪,防风-白术,茯苓-白术,以及半夏-白术-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半夏-茯苓-陈皮,半夏-黄芪-茯苓,半夏-黄芪-白术等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7个新处方。中医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2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甘草、杏仁、陈皮、半夏、白术、桔梗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黄芪-白术,半夏-桔梗-陈皮,茯苓-半夏-陈皮,黄芪-陈皮-防风,茯苓-黄芪-白术等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 8个新处方。(2)临床研究方面,总体疗效上:治疗2周后,CDBA-LSQDS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SQDS患儿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BA-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气喘、鼻痒、咽痒、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咳嗽、胸闷、鼻塞、流涕、喷嚏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咳嗽、胸闷、咽痒、喷嚏、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气喘、鼻塞、鼻痒、流涕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AC-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夜间咳嗽、咽痒、面色、精神、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日间咳嗽、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食欲食量等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咽痒、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精神等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脾二脏为核心辨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符合临床实践活动,清养润肺方治疗肺脾气虚证CDBA和AC患儿均产生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异病同治的内涵。

蔡思宇[2](2021)在《宣肺健脾颗粒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本虚标实证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由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会对儿童的生活、学习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受到了广大医师和家长的关注。本课题针对本虚标实型过敏性鼻炎患儿,对宣肺健脾颗粒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同时,在治疗前后对患儿的IgE抗体、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初步探讨宣肺健脾颗粒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共计纳入48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6例,脱落2例(均为失访),对照组22例,脱落1例(失访),最终纳入45例,试验组24例,对照组21例。试验组予宣肺健脾颗粒口服,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口服,共观察3周,分别统计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2、3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VAS积分,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gE抗体、EO%和hs-CRP的水平,以期客观评价宣肺健脾颗粒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 疾病总疗效比较:试验组痊显率为95.83%,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痊显率4.76%,总有效率95.2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有疗效;两组痊显率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01),说明试验组痊显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2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比较:两组治疗1、2、3周后主症积分组内比较P值均<0.01,说明两组在改善主症方面均有疗效。两组主症积分治疗1、2、3周后进行组间比较,P值均<0.05,说明两组主症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试验组在治疗1、2、3周后对四大主症均有较好疗效,且时间与疗效成正比。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对鼻塞症状有一定疗效;在治疗1、2、3周后对其余主症均有疗效,且时间与疗效成正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各主症积分组间比较,P值均<0.01,说明两组主症治疗后疗效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3中医证候次症积分比较: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试验组次症总积分P值均<0.01,说明试验组在3周内对次症有疗效,且时间与疗效成正比;对照组次症总积分P值在治疗2周后<0.05,说明对照组在治疗次症2周后有一定疗效。两组治疗1、2、3周后次症总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值均<0.05,说明两组次症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经检验,试验组在治疗3周后对各个次症均有疗效,除了消瘦治疗前后积分改变P值为0.046,其余P值均<0.01,说明除消瘦症状外,宣肺健脾颗粒治疗3周后均有明显疗效,对于消瘦症状亦有一定改善,只是不如其余次症改善明显;对于纳呆症状疗效最快,在治疗1周时即有改善,时间与疗效成正比;对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均在治疗1周后有改善,时间与疗效成正比;对于自汗、舌象、脉象在治疗2周后有疗效,时间与疗效成正比;对对照组进行组内比较,除了大便溏薄、脉象在治疗3周后有改善外(P<0.05),其余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P>0.05),说明孟鲁司特钠在辨证论治治疗中医次症改善方面,疗效欠佳。对各个次症治疗1、2、3周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纳呆、自汗、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症状在2周和3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气短懒言、舌象、脉象在治疗3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消瘦症状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时发现,P=0.531>0.05,说明两组对消瘦的疗效无明显差异。4鼻炎视觉模拟量表分析:两组治疗1、2、3周后组内比较,P值<0.01,说明两组治疗1、2、3周后总体症状均有改善,两组治疗1、2、3周后进行组间比较,P=0.000<0.01,说明两组治疗1、2、3周后鼻炎视觉模拟评分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5理化指标分析:试验组治疗前后IgE抗体以及EO%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宣肺健脾颗粒能够有效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研究结论:宣肺健脾颗粒改善本虚标实型过敏性鼻炎患儿疗效确切,且总体来说疗效明显优于孟鲁司特钠,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经初步探索,宣肺健脾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IgE抗体以及EOS在机体内的含量水平来发挥作用的。

廖欣婷[3](2021)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的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中医从肺脾气虚论治儿童变应性鼻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客观提出现阶段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相关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全面搜集所有有关中医药从肺脾气虚论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的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日期均从建库到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肺脾气虚的变应性鼻炎患儿,试验组的干预措施采用中医健脾补肺益气法治疗(治疗途径不受限制)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安慰剂。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制定合理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合适的检索策略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再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将检索的相关文献导入EndNote X9软件中,排除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题目与摘要,排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献,获取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全文。阅读全文后再排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资料提取表,提取相关资料,包括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试验方法学特征。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对中医试验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总有效率、鼻部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血清IgE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随访后有效率以及随访后复发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通过I2数值来评定纳入文献统计学异质性的等级。若计算结果I2≤50%,P>0.05,则提示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并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若计算结果I2>50%,P<0.05,则提示研究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异质性,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寻找异质性的来源。二分类变量数据结果可通过合并相对危险度(RR)来分析效应量;连续性变量数据结果则根据纳入研究的结局评分标准采用均数差(MD),区间估计一律使用95%CI进行分析。当结局指标单位或测量方法不一致时,采用标准均数差(SMD)值进行效应量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25篇随机对照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总样本量为2184例;对照组干预措施均为西医治疗方案,试验组干预措施包含中药治疗、中医外治治疗、中医内外合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试验组共有1148名患儿,对照组有1036名患儿。Meta分析显示:从肺脾气虚论治的中医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西药组(RR:1.14,95%CI=[1.09,1.19],Z=5.59,P<0.00001)。9 篇研究从鼻塞症状改善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在改善鼻塞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4,95%CI=[-0.96,-0.13],Z=2.56,P=0.01);9 篇研究从喷嚏症状改善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在改善喷嚏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86,95%CI=[-1.34,-0.39],Z=3.57,P=0.0004);9 篇研究从鼻痒症状改善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在改善鼻痒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4,95%CI=[-0.95,-0.13],Z=2.57,P=0.01);9 篇研究从流涕症状改善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在改善流涕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4,95%CI=[-0.98,-0.09],Z=2.37,P=0.02);7篇研究从鼻部体征改善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51,95%CI=[-1.30,0.27]);4篇研究从主要鼻部症状的总积分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在改善鼻部症状方面比西药治疗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64,95%CI=[-1.96,-1.33],Z=10.21,P<0.00001);4篇研究从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的改变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在降低IgE水平方面相比西药治疗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6.98,95%CI=[-135.46,-38.50],Z=3.52,P=0.0004);2篇研究从中医证候总积分疗效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1,1.33],Z=2.14,P=0.03);2篇研究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74,95%CI=[-6.50,1.01]);9篇研究报告了治疗后随访的总有效率,中医治疗组的随访后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4,95%CI=[1.28,1.61],Z=6.16,P<0.00001);5篇研究报告了治疗后随访的复发率,中医治疗组的随访后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37,0.72],Z=3.89,P=0.0001)。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文献方法质量普遍低下,异质性较高,选择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报告偏倚风险较大。结论: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在改善鼻部症状和降低血清IgE水平方面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更好,但在改善鼻部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在长期疗效方面比用西药治疗更有优势。中药治疗在改善流涕和鼻痒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但在改善鼻塞和喷嚏症状及鼻部体征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西药治疗在改善鼻部体征方面优于中医外治法,但在改善鼻部症状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鼻部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在改善鼻部体征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有一定的疗效,然而本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仍需在未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双盲设计、更规范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证实。

曹蕾[4](2021)在《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疗效评价及血清IL-33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表(ACTTM)、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过敏性鼻炎视觉模拟量表(VAS)、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剂量、肺功能(FEV1、FVC、FEV1-pre、FVC-pre、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白细胞介素-33(IL-33)等观测指标,评估日常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疗效,为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增添新的常规治疗手段。方法:采集、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符合哮喘疾病,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56例,分为两组,随机分配。穴位敷贴组,28例,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敷贴方案:于入组之日起每隔七天敷贴一次,采用中药敷贴于天突、风门、定喘、肺俞,7贴每次,一次敷贴2-4小时,可根据患者敷贴处皮肤,对药物的反应适当减少敷贴时间,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西药组28例,予常规西药治疗。入组前、出组后对每位患者抽取静脉血(每次一管,每管约5ml)进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的含量检测。观察期每周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服帖后的不良反应,每一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测肺功能、哮喘控制量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过敏性鼻炎视觉模拟表等,治疗期为三个月。经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穴位敷贴治疗与血清中细胞因子IL-33含量的相关性。结果:1、穴位敷贴组、西药组性别、年龄、BMI(体重/身高2)等基本情况,入组前的肺功能、ACTTM、AQLQ、VAS、IL-33等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IL-33:经与治疗前比对,两组患者血清中IL-33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291>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33含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490>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33改善情况,改善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与去年同期三月相较,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总数、感染次数总数较去年有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西药基础用药无明显变化(P>0.05)。4、ACTTM:分别在入组前、4周、8周、12周检测该量表,分析:治疗前穴位敷贴组、单纯西药组就控制良好、不佳、较差三个等级比较,P值为0.85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穴位敷贴组三个等级分析得出:P为0.032<0.05;经治疗,两组比较,P值为0.01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AQLQ:经治疗,单纯西药组患者组内对比,AQLQ活动、症状、心理、刺激原、自我关心及总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组内比较除AQLQ-心理(P=0.126>0.05)、AQLQ-刺激原(P=0.169>0.05)、AQLQ-自我关心(P=0.130>0.05)外,其余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VAS:治疗后穴位敷贴组除流涕、鼻痒症状外,喷嚏、鼻塞均有改善,且与单纯西药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内对比,单纯西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敷贴组除鼻塞症状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肺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数值,组间进行比较P>0.05;三个月治疗后,穴位敷贴组患者第12周肺功能较入组时改善,FEV1的P值为0.040、FVC-pre的P值为0.010、FVC的P值为0.047、PEF的P值为0.032<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次研究发现,为期三个月的临床试验时间内,穴位敷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情况得到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穴位敷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降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33的含量,可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病情,未见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孙宁[5](2021)在《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文中指出目的哮病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参照其辨证论治。这其中部分支气管哮喘极为顽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约5%会发展为难治性哮喘,尤其是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 dependent asthma,SDA),需要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才能控制。现代医学对SDA的治疗措施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撤药与治疗的矛盾,临床多应用中医中药进行干预。然针对其中医证候类型划分、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尚无证候学与治疗学相结合的规范化治疗指南或共识出现,严重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崔红生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经验。并重点分析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治疗SDA的分子机制。最后围绕SDA的中医中药应用过程中尚未达共识的证型、遣方用药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初探,详细地进行了专家访谈,拟定了关于SDA中医药诊治的量表,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方法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为计算载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统计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经崔红生教授诊治哮病的医案,筛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后纳入病历,通过中国科学院研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录入审核数据,最后利用平台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的用药经验。2.对崔红生教授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进行分子机制研究,分别通过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加减乌梅丸中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蛋白和人类激素依赖型哮喘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3.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构建SDA治疗量表初稿,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治疗量表各级指标,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结果1.研究纳入病历2011例/次,共计有效处方1040张。纳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5,年龄区间8~99岁。医案中处方用药涉及273味,药物四气以寒、凉为主(共占50.52%),其中寒性药使用最多(占45.92%),其次为温性药、平性药;药物五味以以甘、苦、辛为主(共占87.69%);药物归经以归肺、胃、脾为主(共占57.86%)。医案涉及高频用药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总用药比22.86%),其次为止咳平喘药(占总用药比16.37%)。根据统计结果及组方规律,通过频数及置信度统计得出常见药物组合:麦冬-芦根、芦根-黄芩、炙甘草-枇杷叶、麦冬-黄芩、乌梅-白芍。通过基于网络的关联性分析得出纳入医案中运用的核心方药为:乌梅、白芍、黄芩、紫苏子、金银花、麦冬、芦根、薏苡仁、杏仁、生石膏、桃仁、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炙甘草、菊花、防风、桑叶、法半夏、蝉蜕、浙贝母。多项结果均显示治疗中多与吾师的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有密切关系。2.经过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多个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在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 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核心基因表达上参与加减乌梅丸方的治疗。KEGG富集分析所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3.建立了 2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34项三级指标的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量表初稿。结论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主要通过祛邪扶正、调补阴阳的治法,提出从肝论治,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应用频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用药经验。2.加减乌梅丸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对激SDA起到治疗作用。3.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分析、整合出适合SDA的治疗量表初稿,对未来指南的拟定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

胡金涛[6](2021)在《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速效平喘合剂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核心靶点及潜在机制,再通过细胞实验探讨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的抑制作用及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为治疗人类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网络药理学:利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ADME平台筛选出速效平喘合剂中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其靶点;运用Cytoscape3.8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检索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重塑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速效平喘合剂、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共同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细胞实验:采用脂多糖刺激NCI-H29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率,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及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Smurf2及Smad3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将30只雄性和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P组)和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由5只雄鼠和5只雌鼠组成;采用卵白蛋白诱导法建立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组对应治疗1周后,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计数BALF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3、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录生长因子β1水平;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肺组织中TGF-β1、Smad3和Smurf2阳性表达物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本研究共获得速效平喘合剂1 19个活性成分,816个相关靶点,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相关靶点分别为874个和1645个,速效平喘合剂调节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作用靶点203个,再次筛选得到核心共同靶点32个;GO富集分析共得主要条目中涉及生物过程913条,细胞组成15条,分子功能48条。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核心信号通路78条。细胞实验: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均显着升高(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均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其中后3组数据指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Smurf2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动物实验: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体重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速效平喘合剂各组小鼠体重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且速效平喘合剂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支气管管腔较窄,气道平滑肌和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腺体增生肥大,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肺泡内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速效平喘合剂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小鼠BALF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模型组BALF液中WBC、EO及NEUT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而速效平喘合剂各组中的WBC、EO及NEUT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呈浓度依赖性改变。ELISA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13和TGF-β1水平均升高(P<0.01),TNF-α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IL-1β、IL-13和TGF-β1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TNF-α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murf2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Smurf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结论:网络药理学:速效平喘合剂可能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MAPK14、IFNG、mTOR及STAT1等靶点,通过调节细胞迁移、细胞对激素及生长因子刺激等反应,调控HIF1、PI3K-Akt等信号通路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重塑。细胞实验:速效平喘合剂能显着促进气道上皮细胞活力和增殖,其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发挥其对脂多糖诱导NCI-H29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速效平喘合剂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调控Th1/Th2类细胞因子平衡,达到对哮喘免疫的调节作用。其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机制可能与调控Smurf2介导的Smad3单泛素化,从而抑制TGF-β1/Smad3信号转导有关。

王诗淇[7](2021)在《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作用机制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1受体(NK-1R)、即早基因(c-Fos)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伏九贴膏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选取BALB/c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支气管哮喘模型组(模型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伏九贴膏组、假穴位贴膏组(凡士林贴剂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制作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在激发同时,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一般状态;实验结束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HIC)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P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NK-1R及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1.小鼠一般状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学表现为进食、进水量减少,竖毛、毛发喑淡,雾化激发时小鼠出现点头呼吸,呼吸加深加快,倦怠,站立不稳,大小便失禁等典型哮喘样发作;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的小鼠毛发稍暗,哮喘样发作也比模型组要轻,凡士林贴剂组小鼠状态比模型组稍好;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伏九贴膏组的小鼠在精神状态、动作灵活度、进食、进水方面要更好一些。2.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甚至可见红色粘液栓,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脱落,肺泡间隔增厚等明显的病理损伤;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凡士林贴剂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与模型组差异不大;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伏九贴膏组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管壁更厚,炎性细胞浸润更严重。3.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SP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内P物质的阳性表达为棕黄色区域,其主要集中在胞浆内。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内P物质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肺组织内P物质阳性表达面积明显较少(P<0.01),凡士林贴剂组肺组织内P物质阳性表达面积比模型组少,但是差异不大(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伏九贴膏组肺组织内P物质阳性表达面积更大,但是差异不大(P>0.05)。4.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内NK-1R和c-Fos的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凡士林贴剂组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伏九贴膏组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稍高,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伏九贴膏和地塞米松能够下调哮喘小鼠肺组织中SP、NK-1R、c-Fos的表达,地塞米松下调效果更明显。2.伏九贴膏和地塞米松可以减轻支气管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其中地塞米松效果更明显;但是在改善小鼠一般状态上,伏九贴膏效果更明显。

司东旭[8](2021)在《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前期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Chronic dur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CDBA)中医干预方案研究成果,温润方组(Wenrunformulagroup,WRFG)良好控制率75.44%,明显优于常规辨证组(Rout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group,RSDG)良好控制率 48.33%。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的中医干预思路充分反映了中医治疗CDBA的优势与特色。构建基于“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CDBA免疫调控的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依托课题——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干预方案,分别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四个研究中心,开展同时期、多中心、随机、对照、三盲的临床实用性随机对照优效设计研究。应用“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观指导思想下形成的“温润辛金培本”原理系列方药(简称温润方)为中医干预方案。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病例128例,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WRFG和RSDG。为进一步观察两组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白介素谱系分布特点,以及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白介素谱系变化趋势,对符合要求的入组患者进行了二次筛选。同时,招募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group,HG),并收集受试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竞争检测方法进行血清标本检测,开展“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治疗CDBA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免疫调控研究。结果1病例信息分析本研究根据现有各组血清病例数,结合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WRFG24例,RSDG 14例、HG 14例。WRFG与RSDG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中,只有腰膝酸软1(1,2)(WRFG)、0(0,1)(RSDG),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单项中医症状体征及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WRFG与RSDG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WRFG组患者疗前疗后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中,喘息、乏力、口干、心悸、头晕、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咳嗽、咳嗽性质、咳痰不爽、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单项中医症状体征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RSDG组患者疗前疗后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中,气短、乏力、口干、畏寒肢冷、咳嗽、咳嗽性质、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单项中医症状体征多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WRFG与RSDG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差值比较中,WRFG在喘息、口苦、口干、心悸、纳呆、腹胀、口渴喜饮、大便不调、夜尿频、头晕、腰膝酸软、总分等方面较RSDG症状积分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WRFG与RSDG疗前疗后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在FEV1%FVC、PEF%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血清免疫球蛋白2.1治疗前组间比较WRFG血清IgA、IgG水平较RSDG和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WRFG血清IgE水平较RSDG无统计学差异,较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RSDG血清IgA、IgG、IgE水平较HG无统计学差异。2.2治疗后组间比较WRFG血清IgA、IgG水平较RSDG和HG无统计学差异。WRFG血清IgE水平较RSDG高,具有统计学差异,较HG无统计学差异。RSDG血清IgA、IgG、IgE水平较HG无统计学差异。3血清促炎白介素3.1治疗前组间比较WRFG 血清 IL-1β、IL-2、IL-5、IL-7、IL-8、IL-13、IL-20、IL-25、IL-36y 水平较RSDG、HG 低,具有统计学差异。WRFG 血清 IL-3、IL-4、IL-6、IL-9、IL-33 水平较RSDG无统计学差异,较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RSDG 血清 IL-1β、IL-7、IL-8、IL-9、IL-13、IL-20、IL-25、IL-33、IL-36γ 水平较HG无统计学差异。RSDG血清IL-2、IL-3、IL-4、IL-5、IL-6水平较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3.2治疗后组间比较WRFG 血清 IL-1β、IL-4、IL-5、IL-6、IL-7、IL-9、IL-33、IL-36γ 水平较 RSDG 无统计学差异,较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WRFG血清IL-2、IL-3、IL-8、IL-13、IL-20、IL-25水平较RSDG、HG无统计学差异。RSDG 血清 IL-1β、IL-3、IL-7、IL-8、IL-13、IL-20、IL-33 水平较 HG 无统计学差异。RSDG 血清 IL-2、IL-4、IL-5、IL-6、IL-9、IL-25、IL-36γ 水平较 HG 低,具有统计学差异。4血清抗炎白介素4.1治疗前组间比较WRFG 血清 IL-10、IL-21、IL-27、IL-28A、IL-35 水平较 RSDG、HG 低,具有统计学差异;WRFG血清IL-29水平较RSD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较HG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L-12、IL-37水平较RSDG无统计学差异,较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RSDG 血清 IL-10、IL-12、IL-21、IL-27、IL-28A、IL-29、IL-35、IL-37 水平较 HG无统计学差异。4.2治疗后组间比较WRFG血清IL-10、IL-12、IL-21水平较RSDG无统计学差异,较H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WRFG血清IL-27、IL-29、IL-35、IL-37水平较RSDG、HG无统计学差异;WRFG血清IL-28A水平较RSDG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较HG无统计学差异。RSDG 血清 IL-10、IL-12、IL-21、IL-27、IL-28A、IL-29、IL-35、IL-37 水平较 HG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 WRFG组在改善哮喘患者喘息、咳嗽、咳嗽性质、咳痰不爽、乏力、口干、心悸、头晕、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总分等全身症状体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体现了WRFG“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整体诊治CDBA的优势与特色。2 WRFG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促炎和抗炎白介素水平升高并接近健康人水平,可能与温润方减轻了哮喘患者气道慢性炎症这一基础病理损害,使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局部对较高的血清促炎白介素水平耐受性增强,提高了气道对损伤因子的免疫防御及修复能力有关。3 CDBA具有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病理变化基础,炎症、免疫参与了疾病宏观表现的微观病理变化。反之,不同的微观炎症免疫调控失衡状态影响着宏观中医哮喘的病机演变。CDBA存在着“肺脾为核心多脏虚”的关键病机共性规律。“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是在全面客观认识CDBA脏腑关系与病机演变规律基础上对中医整体观念、脏腑辨证的继承、发展、应用,强调以“肺脾为核心”的整体观揭示哮喘发病机制。

田丽[9](2021)在《“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对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理论进行学术思想总结和理论探讨,论述该理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分析儿童中医体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尝试总结健康儿童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为“儿为虚寒”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研方向和思路。3.通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制定的儿童变应性鼻炎健康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初步验证“儿为虚寒”理论在岭南地区以外儿童人群的适用性。4.建立“儿为虚寒”理论指导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为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小儿体质认识的古籍文献资料,梳理、总结“儿为虚寒”体质观的学术理论渊源、学术理论特点,通过与传统小儿体质认识进行对比,分析其创新性。2.以“许尤佳、儿为虚寒”为关键词、主题词,网络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儿为虚寒”理论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汇总、梳理、分析,总结“儿为虚寒”理论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许师“儿为虚寒”理论的学术思想内涵。3.检索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纳入1978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所有以健康儿童为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分布研究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基本特征、研究结果、方法学等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Stata1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健康儿童人群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单组率的meta分析及图形绘制,按年龄分段、性别、研究人群所在地域进行亚组分析,用Q检验来评价异质性,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4.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以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长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A采用中药颗粒剂口服,观察组B采用中药颗粒剂联合中医健康管理方案。观察周期为24周,每4周随访一次,并于入组时、第12周、第24周记录患儿鼻炎症状评分、中医日常表现积分等,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中,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儿为虚寒”体质观以内经“重阳”思想为根基,是对小儿体质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与传统小儿体质理论并无矛盾。2.通过检索,共获得37篇“儿为虚寒”理论相关研究文献,包括理论综述、文献研究共18篇,临床研究19篇,实验研究1篇;研究内容包括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相关研究13篇,儿童体质及保育研究3篇,小儿脾胃疾病诊治7篇,其他小儿肺系疾病7篇,小儿肾系疾病4篇,涉及到疾病种类10种,取得了临床良好疗效,并进行了研究验证。3.纳入41篇文献进行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研究的系统评价,包括横断面研究24篇,病例对照研究15篇,队列研究2篇。发表类型主要为期刊文献(58.5%)和学位论文(41.5%),研究设计类型主要为横断面研究(58.5%),其次为病例对照研究(36.6%);2009年之后发表文献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研究地域以华南地域最多(29.3%);高校和医院是开展健康儿童体质分布研究的主体。方法学方面: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多直接使用王琦体质九分法标准或改良标准,并采用量表测评法为主进行儿童体质测量与判定,方法质量学评价总体属于中等,存在一定偏倚风险。纳入26项研究进行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meta分析,包括16项横断面研究,9项病例对照研究,1项为队列研究,涉及总样本量为15080例。结果显示:健康儿童人群中比例最高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占41%(30%-53%),其余根据比例高低依次为阴虚质(15.76%)、气虚质(14.18%)、阳盛质(11.13%)、痰湿质(9.61%)、特禀质(7.35%)、阳虚质(7.03%)等。年龄亚组分析结果:0-6岁年龄段儿童中气虚质(21.93%)、阳虚质(10.93%)、阳盛质(17.84%)的比例均分别高于7-14岁年龄段气虚质(6.83%)、阳虚质(2.75%)、阳盛质(3.4%)的比例,而7-14岁年龄段儿童中平和质的比例(52.34%)高于0-6岁年龄段平和质的比例(26.96%);地域亚组分析结果:南方平和质、阳虚质的比例低于北方,阴虚质、气虚质、阳盛质、痰湿质的比例高于北方,南方湿热质的比例高于北方。方法质量学评价:16项横断面研究方法的质量学评价属于中等,存在一定偏倚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总体偏低,存在较高偏倚风险。4.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病例105例,其中对照组35例,观察A组35例,观察B组35例。研究中脱落8人,剔除9人,最终88例患儿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29例,观察A组31例,观察B组28例。三组患儿数据的人口学资料、试验分析资料基线均具有可比性(P>0.05)。(1)中医体质分布情况88例纳入患儿中,各体质类型分布人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阳盛质、阴虚质、平和质,其中以气虚质最多,其次为痰湿质、阳虚质。(2)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第12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示3组患儿12周时的鼻炎症状总评分及4项具体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12周与入组前前后差值)在症状总评分方面、每日擤鼻次数方面,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为观察组B、观察组A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B与观察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与第12周:组内比较显示观察组B在各项症状评分以及总评分方面,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鼻炎症状总评分、连续喷嚏个数、鼻塞次数方面,观察组A在鼻炎症状总评分、每日擤鼻次数、鼻塞方面,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4周与第12周前后差值)显示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与入组前: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在连续喷嚏个数、鼻痒方面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擤鼻次数、鼻塞及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鼻炎症状总评分以及4项具体评分,与入组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4周与入组前后差值)显示观察组B在总评分、连续喷嚏个数、每日擤鼻次数、鼻塞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评分、每日擤鼻次数方面与治疗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仅在鼻塞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评价12周时,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观察组A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与观察组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日常生理表现积分24周与入组前的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在日常生理总积分、除精力以外其他11个具体评分方面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在日常生理积分总分以及除皮肤以外11个具体评分方面,观察组B在日常生理积分总分以及全部12个具体评分方面,均较入组前提高,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与入组前的组间比较显示:3组患儿在日常生理总积分以及除舌苔以外的11项具体评分方面的前后差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观察组B在总积分以及除舌苔外的11项具体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在总积分以及面色、排便、口气、患病情况方面优于观察组A(P<0.05)。(5)中医体质改善效果总评价中医体质改善结果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B与对照组、观察组A与对照组、观察组B与观察组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为虚寒”体质学说是许尤佳教授提出的关于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的创新理论,是对小儿体质传统学说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已被应用于儿科各类疾病诊治、中医体质研究、儿童保健研究中,取得了显着临床效果,并得到了研究验证。2.健康儿童体质分布研究目前仍然处于早中期发展阶段,缺乏大样本、高质量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如何界定年龄阶段、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划分类型,中医儿童体质量表的编制,量表或调查问卷的制定及科学性评价等,目前都存在较大争议,是小儿体质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小儿体质研究仍亟需进一步发展。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是健康儿童人群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且随着年龄增长,健康儿童人群中气虚质、阳虚质、阳盛质、阴虚质的比例下降,而平和质的比例则升高;健康儿童人群中阳盛质、阴虚质的比例南方要高于北方,而平和质、气虚质,则北方高于南方。但受原始文献研究质量及其他等因素所限,本次研究结果可能具有明显偏倚性,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健康儿童中医体质调查研究进一步验证。3.临床研究初步验证了以“儿为虚寒”体质观指导郑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其中以该理论指导建立的变应性鼻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在中药停止后,仍可一定程度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病情,减少复发,提高中药方案疗效的持续性。同时,该方案尚可有效调节改善患儿脾胃功能,继而改善体质,并可能通过体质的改善,最终达到减少疾病发作的目的,为构建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思路,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但由于样本量少等因素,部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王建新[10](2021)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目前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本研究拟运用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方法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制定手册,系统检索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参考当前最佳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遴选出临床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意见高度支持的中成药,解决哮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中成药滥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规范化并推广中成药在成人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并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研究方法:1.形成指南制定小组:指南发起者中国中药协会建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确立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南秘书处和指南专家顾问。2.指南选题:依据PICO(P:人群;I:干预措施;C:对比;O:结局指标)模式,确定指南范围、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本指南主要关注中成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优势。通过两轮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并使用专家共识法完成临床问题的确立和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临床问题通过PICO进行解构,达成共识。结局指标分为关键结局(7-9分)、重要结局(4-6分)、不重要结局(1-3分),由指南小组组员进行打分并有效排序。3.中成药遴选:基于全面的数据库(《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药品查询网站)检索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中成药的筛选。4.证据获取与系统评价:制定高效准确的检索策略,运用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如果为质量较高的系统评价则直接利用,如果需要更新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新。如需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则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本指南充分考虑中医古典文献、中医教科书中推荐的中成药并将中医经典方药的汤剂文献也纳入到指南证据当中。5.证据质量分级:对于证据数量充足的中成药,采用GRADE方法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制定证据总结表和从证据到决策的框架表。证据数量不足、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中成药由秘书组制作共识意见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根据GRADE方法,专家应在充分考量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间接性、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和3个升级因素(大效应量、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基础上形成证据总结表,得出初步推荐意见。6.推荐意见形成与共识方法:指南共识小组成员基于当前最佳研究证据,考虑经济学因素、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公平性、可及性等因素就形成推荐意见。对基于临床证据水平的推荐意见采取1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法,对于某些中医传统经典名方和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化裁的中成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1轮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共识。研究结果:1.循证研究:共纳入10种中成药(循证证据支持:8种,专家共识推荐:2种),涉及研究文献69篇,包括13篇小青龙汤研究、32篇苏黄止咳胶囊、3篇玉屏风颗粒、2篇丹龙口服液相关、3篇平喘益气颗粒、喘可治注射液10篇、2篇固本咳喘胶囊、三拗片4篇,另有寒喘祖帕颗粒、止喘灵口服液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共识法纳入指南。2.指南推荐意见:(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极低质量,强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怕风怕冷(气虚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低质量,弱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粘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2)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以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期患者,如胸闷、咳嗽较重,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胸闷,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怕风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肾虚挟痰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丹龙口服液、止喘灵口服液或喘可治注射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3)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以出汗多,怕风怕冷,气短乏力,体弱易感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极低质量,弱推荐);以气短乏力,咳痰,食少,面色萎黄,手脚发冷,腰腿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固本咳喘胶囊(低质量,弱推荐);(4)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风咳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低质量,强推荐);以咳嗽声重,咳嗽有痰,痰白清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三拗片(低质量,弱推荐)。3.指南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方面,本指南纳入的多数研究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证据水平,因此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质量等级较低,只有1项B级(中等质量)、4项C级(低质量)和3项D级(极低质量)。指南方法学方面,基于AGREE-Ⅱ工具的指南评价显示本指南的得分较高,范围与目的得分为96.3%、参与人员为75.9%、制定的严谨性为93.1%、清晰性与可读性为90.5%、应用性为16.7%、编辑的独立性为100%,全面评估方面均为建议使用。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本指南的制定,将中成药治疗哮喘从经验用药发展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推荐。经专家共识后得出以下推荐意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正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强推荐,极低质量)、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弱推荐,低质量),热哮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推荐痰热壅肺证患者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胸闷咳嗽痰多患者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肾虚挟痰证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以上中成药(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推荐表虚自汗证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弱推荐,极低质量)、脾肾气虚证患者使用固本咳喘胶囊(弱推荐,低质量)。咳嗽变异性哮喘,推荐风咳证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强推荐,低质量)、咳嗽声重有痰患者使用三拗片(弱推荐,低质量)。本指南基于循证方法,严格遵循指南制定方法学,但局限于低质量的临床研究和有限的证据,本指南推荐意见证据质量较低,且依赖于间接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因此本指南的推荐意见可靠性较低。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哮喘提供有力的证据。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异病同治的阐述
        1.1 异病同治的发展历程
        1.2 历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1.3 现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1.4 异病同治的现代应用
        1.5 异病同治的现代研究
        1.6 异病同治的总结与展望
    2. 支气管哮喘的阐述
        2.1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 变应性咳嗽的阐述
        3.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4. 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小结
    5. 儿童变应性咳嗽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合并用药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情况
        4.2 一般资料
        4.3 疗效分析
        4.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袁斌教授运用清养润肺方治疗小儿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经验探讨
        2.1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2.2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经验
        2.3 袁斌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3. 立方分析
        3.1 组方理论探讨
        3.2 组方药物分析
        3.3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说明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宣肺健脾颗粒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本虚标实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概述
        1 病名探讨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调查
        2 发病原因
        3 发病机制
        4 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案
        2 观察指标
        3 统计方法
    三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疗效分析
        3 实验室指标分析
    四 讨论
        1 从宣肺健脾论治小儿过敏性鼻炎
        2 宣肺健脾颗粒药味及组方分析
        3 宣肺健脾颗粒治疗本虚标实型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4 宣肺健脾颗粒可能的作用机理
        5 课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结语
    一 总结
    二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参与课题
    2 发表文章
个人简历

(3)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研究概述
        1. 变应性鼻炎的古代文献研究
        2. 现代中医对鼻鼽的认识
        3. 鼻鼽的中医外治法
    综述二 现代医学关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1. 现代流行病学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变应性鼻炎的西医诊断
        5. 合并症
        6. 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前言
    研究资料和方法
        1. 文献纳入标准
        2. 文献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4. 数据提取
        5. 数据文献质量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文献筛选的流程图
        2. 纳入研究的特征
        3.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
        4. 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的Meta分析
    讨论分析
        1. 研究的结论
        2. 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学分析
        3. 纳入研究的发表性偏倚分析
        4. 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分析
        5. 从肺脾气虚论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
        6. 从肺脾气虚论治小儿鼻鼽的理论依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疗效评价及血清IL-33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分期标准
        1.2.3 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方案
    2.2 试验材料
        2.2.1 敷贴药物制备
        2.2.2 体外血清制备
        2.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敷贴穴位选择
    2.4 敷贴方法及时间
    2.5 敷贴注意事项
    2.6 治疗方案
    2.7 血清中IL-33检测前准备
    2.8 实验操作步骤
    2.9 观察时间
    2.10 监测指标及评估标准
        2.10.1 一般情况资料
        2.10.2 病史资料
        2.10.3 安全性指标
        2.10.4 监测指标
    2.11 随访方式
    2.12 数据处理
3 临床试验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一般情况比对
    3.3 观察指标比对
        3.3.1 三月内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总数
        3.3.2 吸入激素药量增减
        3.3.3 ACTTM值
        3.3.4 AQLQ比对
        3.3.5 VAS比对
        3.3.6 肺功能分布及比较
        3.3.7 血清中IL-33含量分布及比较
讨论
    1 西医对CARAS的认识
    2 发病机制
    3 细胞因子IL-33
        3.1 IL-33的命名
        3.2 IL-33的受体
        3.3 IL-33/ST2的作用机制
    4 中医对CARAS的认识
    5 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
    6 穴位敷贴的作用机制
    7 敷贴穴位及处方的选择
        7.1 穴位选取
        7.2 药物选取
    8 临床疗效评价
        8.1 近三月内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
        8.2 评分量表
        8.3 肺功能
        8.4 血清IL-33
    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 西医治疗
        1.1 避免接触变应原
        1.2 糖皮质激素治疗
        1.2.1 上、下呼吸道联合使用ICS
        1.2.2 鼻内激素联合ICS
        1.3 抗变态反应药物
        1.3.1 抗组胺药物
        1.3.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4 特异性免疫治疗
        1.5 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
        1.6 对症治疗
    2 中医对于CARAS的认识
    3 中医治疗
        3.1 中医内治法
        3.1.1 中药复方
        3.1.2 中药单药
        3.2 中医外治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激素依赖型哮喘概述
        2 激素依赖性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难治性哮喘之间的关系
        3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诱因
        4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5 鉴别诊断
        6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2.1 分期辨证论治
        2.2 脏腑辨证论治
        2.3 分型辨治
        2.4 专方专治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6 其他治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三步序贯法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1 三步序贯法理论的产生及内涵
        2 三步序贯法治疗SDA的理法方药
        3 三步序贯法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中药用药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统计
        2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讨论
        1 哮病概述
        2 SDA的中医证治机理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 从肝论治治疗哮病
        5 加减乌梅丸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与SDA的共同作用靶点
        3 关键化学成分-共同靶点网络构建
        4 PPI网络构建
        5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6 分子对接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加减乌梅丸方-SDA靶点预测
        3 加减乌梅丸方中活性成分与SDA基因网络构建
        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5 GO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8 分子对接结果
        第四节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DA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的初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激素依赖型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方案构建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专家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
        2 专家协调程度
        3 专家咨询建议
        4 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5 构建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
        第四节 讨论
        1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2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依据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治疗诊疗进展
        1 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与局限
        2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中医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机制
        2 支气管哮喘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速效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关键靶点和潜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免疫组化实验验证
        4 讨论
实验研究
    第二章 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速效平喘合剂对OVA/Al(OH)3致敏的Balb/C小鼠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作用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研究
        前言
        1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免疫调控特征
        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炎性因子与免疫调控的相互关系
        3 免疫调控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预后转归的影响
        4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的临床需求
        5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的临床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研究
        前言
        1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观
        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临床特征与免疫炎症的相关性
        3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病机演变与免疫调控的相互关系
        4 中医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炎性因子与免疫调控的作用
        5 中医通过免疫调控影响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预后转归
        6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免疫调控的优势与特色
        7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免疫调控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理论研究
    1 “脏腑整体辨证”观
        1.1 整体观念
        1.2 脏腑辨证
        1.3 “脏腑整体辨证”的含义
    2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观
        2.1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关键病机的共性规律特征
        2.2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的含义
    3 “温润辛金培本”原理方药的临床应用
        3.1 “温润辛金培本”治则理论基础
        3.2 “温润辛金培本”原理方药系列疗法
        3.3 温润辛金培本原理内服方药
        3.4 温润方
    4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与西医免疫调控的异同
        4.1 免疫调控失衡的认识思路不同
        4.2 免疫调控的方法有别
        4.3 免疫调控的目的一致
    5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继承与发展了中医解决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问题的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研究
    研究一 基于RCT的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临床信息分析及血清标本收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调节促炎ILs水平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四 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调节抗炎ILs水平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附录
    附件1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案
    附件2 试验过程的标准作业程序质量控制(即SOP管理)
    附件3 各中心血清采集及哮喘控制情况

(9)“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探索
    1.1 “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内涵
        1.1.1 “儿为虚寒”为生理特点,非病理“虚寒”之证
        1.1.2 小儿体质的基础特征为“气虚质”
        1.1.3 重视“脾胃之气”,时刻以顾护脾胃之气为首要
        1.1.4 “儿为虚寒”体质观与传统小儿体质学说并无矛盾
    1.2 “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背景
        1.2.1 基于岭南地区儿童体质特点
        1.2.2 针对现代社会育儿、医疗时弊提出
    1.3 “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溯源
        1.3.1 “儿为虚寒”创新理论的根基---内经“重阳”思想
        1.3.2 “儿为虚寒”理论是对小儿体质传统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1.3.3 “儿为虚寒”理论是岭南小儿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章 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体质观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2.1 “儿为虚寒”体质观临床应用文献检索结果
    2.2 “儿为虚寒”体质观临床应用文献分析与讨论
        2.2.1 建立“儿为虚寒”理论指导的小儿体质保健方案
        2.2.2 将“儿为虚寒”理论与现代小儿体质研究结合
        2.2.3 “儿为虚寒”体质观贯穿小儿常见疾病“理法方药”始终
    2.3 小结
第三章 小儿中医体质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
    3.1 小儿中医体质特点现代研究综述
        3.1.1 体质可分---小儿体质分类研究
        3.1.2 体病相关---小儿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
        3.1.3 体质可调---小儿体质干预研究
    3.2 健康儿童中医体质分布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3.2.1 资料与方法
        3.2.2 研究结果
        3.2.3 讨论
    3.3 现代小儿体质学研究对“儿为虚寒”体质理论研究的启示
第四章 “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4.1 研究对象
        4.1.1 病例来源
        4.1.2 临床研究标准
    4.2 研究方案
        4.2.1 方案设计
        4.2.2 样本含量估算
        4.2.3 治疗方案
        4.2.4 观察指标
        4.2.5 随访
        4.2.6 质量控制方法
        4.2.7 技术路线图
        4.2.8 伦理学信息
    4.3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4.4 结果
        4.4.1 一般情况
        4.4.2 脱落、剔除情况
        4.4.3 基线资料
        4.4.4 临床疗效比较
    4.5 讨论
        4.5.1 “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小儿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理论基础
        4.5.2 小儿变应性鼻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依据
        4.5.3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近20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述评
        一、前言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五、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六、文献质量评估结果与结论
        七、讨论
        八、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我国中成药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分析
        一、前言
        二、中成药的概念
        三、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四、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五、中成药常见剂型与制备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以连花清瘟胶襄为例
        七、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八、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临床问题
        2. 中成药遴选
        3. 文献检索
        4. 纳排标准与资料提取
        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6. 证据综合分析
        7. 证据体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8. 推荐意见形成
    三、结果
        1. 研究概述
        2. 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2.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2.3 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4. 指南质量评价
    四、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组
    附录2: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3 常用产品使用临床情况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临床应用指南》常用产品临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慢性持续续期中成药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成药的调查问卷
    附录5 新增中成药及修改意见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中成药品种及修改推荐意见调查问卷
    附录6 中成药筛选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D]. 彭珊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宣肺健脾颗粒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本虚标实证的临床疗效评价[D]. 蔡思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儿童变应性鼻炎从肺脾气虚论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 廖欣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疗效评价及血清IL-33的影响[D]. 曹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D]. 孙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胡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作用机制的探讨[D]. 王诗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辨证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免疫调控研究[D]. 司东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 田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王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