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印象

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印象

一、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观后感(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陈日红[2](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黄勇军[4](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徐静琪[5](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林常鑫[6](2016)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研究(1942-1944)》文中提出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是1940年代延安最主要的文艺阵地之一。某种程度上,副刊的变迁折射着延安文学发生、发展与转向的丰富信息。“改版”作为《解放日报》文艺副刊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我们考察延安文学的生成及文学史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1942年4月1日至1944年2月16日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为中心,考察了副刊改版的背景与版式变化,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结合史料研究,一方面分析了文艺副刊参与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探寻了延安知识分子在政治规训下的创作转向。本文分四章对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改版展开具体研究。第一章论述了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的背景与版式变化,从背景入手分析了副刊改版的必然性以及版式变化背后蕴含的政治规训意义。第二章从编辑立场和编辑方针两个方面入手,考察副刊改版前后编辑理念的嬗变过程,展现了副刊改版期间从多元到统一的文学面貌。第三章从创作心态、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论述了改版下延安文人的创作转向,再以何其芳为个例,探寻知识分子在政治与文学张力之间的个性选择,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考察得知延安文入在政治规训下并没有陷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而是呈现了纷繁复杂的心灵选择之路。第四章论述了副刊改版的文学史影响。

张彦芬[7](2016)在《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例》文中指出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传统民间手工艺往往是特定地区、民族的文化象征,是该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自然物产、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等多方面的体现。传统民间手工艺扎根生长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并且与地域社会中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缺一不可,就像企业需要品牌一样,“文化即国家的品牌”。传统民间手工艺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时代下机械产品的单一化、批量化、标准化、可复制性等弊端显露,人们开始逐渐向往精致、纯朴而又充满人性化的手工艺品,曾一度出现手工艺产品的“回归热”。那么,时代变迁下传统民间手工艺应如何更好地融入民众的生活,实现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呢?本文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研究个案,在详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以探讨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模式及未来发展之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就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难点、本选题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成果文献综述等进行阐释说明。第二部分是文章正文部分,主要是在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和深入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的基础上,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研究个案,对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进行反思性研究。又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在分析、梳理文献资料基础上论述了关于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理论研究成果,包括传统民间手工艺概述、整体性活态传承理论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研究三个小节;第二章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作为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研究个案,论述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历史生成、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现实际遇及现代受众审美心理的嬗变;第三章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个案研究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又分为民间手工艺传承模式的变迁、传统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危机及原因分析、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当代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三个小节;第四章机遇与建构:传统民间手艺的新型传承模式前瞻,主要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时代变迁分析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生长点,并介绍分析了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多种不同的新型传承模式。第三部分(即第五章)是结论部分,主要从整体上回应全文主旨,得出有关传统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几点思考,指出多主体共生协作是推进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有效途径、传承模式多元化是当代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共识、未来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可能性等总结性结论。

姜超[8](2015)在《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1950年代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在全国展开,服务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政方面,全面移植苏联模式、走苏联式发展道路;外交方面,巩固中苏同盟,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上海是开展中苏友好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随着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政府对上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强调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及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同一时期,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与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合流。随着中苏两国矛盾日益尖锐,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发生变异,转为重点宣传中国成就,尤其是“三面红旗”。1960年中苏两国矛盾公开化,中苏友好宣教运动随即成为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与苏共争夺话语权的工具。1965年召开的莫斯科三月会议标志着中苏同盟瓦解,中苏友好宣教运动随之终结。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受到欧美文化影响,最终使上海成为一座带有欧美情结的多元文化都市。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则是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将苏联革命文化灌输给上海社会,试图将多元文化和心理的上海改造成单一文化和心理的城市。苏联革命文化与欧美文化属于异质文化,代表不同的思维模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政府向上海社会灌输苏联革命文化时,把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层面内容作为宣传重点。近代以来形成的心理积淀使一些人认为欧美在这些方面比苏联优越,所以他们对苏联革命文化持保留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欧美文化的影响对政府宣传苏联革命文化并非都是阻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代欧美艺术表现形式对上海社会影响颇深,尤其是俄罗斯文艺,所以人们对政府在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中采用的美术、电影、音乐、舞蹈等宣传手段并不陌生。上海社会在中苏友好运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心理图景,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近代受欧美文化影响。中苏友好运动开展之初认同、漠视、怀疑、抵触等各种声音并存。随着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全面展开,认同苏联的言论愈发普遍。不过口头表态未必能反映内心想法、沉默不一定意味着没有怀疑。同一时期,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声音始终存在,包括怀疑苏联和崇尚欧美,这类言论在“鸣放”运动中大量出现。由此可见,认同苏联的言论愈发普遍这一现象并不能全面呈现上海社会的心理图景。此外,很可能存在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一度产生认同感的人,由于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等形势变化而心存疑虑。这就是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中上海社会心理图景的复杂性所在,认同、漠视、怀疑甚至抵触等心理始终处于博弈状态,正所谓“此消彼长”,部分人的认知很可能出现过反复和波动。此后,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入们近乎“一边倒”地表示拥护苏联,怀疑苏联、崇尚欧美的言论则基本销声匿迹。这种现象固然与政府开展的各项宣教活动有关,反右运动亦不容忽视,在当时那种氛围下保持沉默或迎合主流话语显然对自己更有利。1960年中国政府开始公开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多数人对中国政府批判苏联表示认同,不过对于政府长时间内宣传的苏联“老大哥”突然蜕变成“修正主义”,部分人亦心存疑问。由此可见,一些人对政府通过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塑造的苏联形象确实产生了认同感,所以当政府转而批判苏联时他们会感到疑惑和诧异。

邹雨杉[9](2015)在《“工业叙事”—湖北工业版画的历史沿革》文中指出早在晚清洋务运动后期,湖北汉阳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以湖北枪炮厂(又名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等工厂企业为代表,使湖北工业一跃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发展、崛起、成熟为湖北工业版画的生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建国后湖北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时期,湖北武汉一直是国家工业经济建设的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武汉钢铁公司从全国各地选出技术骨干在湖北武汉建立起工厂,于是湖北武汉在维系历史上的工业地位之外,成为了华中地区的工业重镇。湖北钢铁冶金业工业的新兴发展,一批从事繁重的工业生产劳动产业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专门从事与自身身份相符的业余版画创作,即以工业叙事为题材的工业版画作品。工业版画创作群体基于工厂企业文化逐渐发展起来。湖北工业版画最初主要以”武钢”“一冶”企业为依托,从业余版画群体逐渐发展为一批有艺术修养高水平的专业版画队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建立成为湖北工业版画高峰期的里程碑。现如今,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组织工业版画群体在全国各地建立工业版画研究院,使得工业版画群体的规模逐渐扩大,以此湖北工业版画不断推进着工业版画群体由湖北省内向全国扩展,并且向着与国际交流的方向与德国联合举办展览,从而将工业版画推向国际化进程,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以湖北工业版画独特现象为研究对象,立足本土文化,梳理工业版画的历史渊源,阐述固有别于其他版画样式的独特艺术形态。本文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探究湖北工业版画的历史源头,论述其艺术特征。第二部分湖北工业版画的转型,归纳总结”中国版画研究院”以及主要工业版画群体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宏观解构湖北工业版画的历史意义以及总结所遇到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以”湖北工业版画”为研究对象,纵观湖北省本土的文化背景,以湖北工业版画的起源、发展和展望为主线梳理出湖北工业版画群体的历史脉络,阐述其发展进程以及对现有情况的叙述,展望湖北工业版画在版画史上的学术品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总结出湖北工业版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并在专业化、学术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越走越远。

李宜潇[10](2015)在《上海书业会展研究 ——以上海书展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会展业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书业会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书展的发展体现着、同时也引领着都市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书展作为亚洲三大书展之一,研究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沉淀和品牌塑造,上海书展从一个沪版图书看样订货会和区域性的地方书展,逐步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盛会和书业盛事,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品牌和全民阅读活动的示范平台。本文在收集国内有关上海书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通过到上海书展主办单位实习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在对主办方领导的采访中更深切体会到了上海书展举办的用心良苦。本文结合所得材料,以时间为轴纵向梳理了上海书展的前世、转型及今生,通过进场人数、销售码洋、参展品种数、活动场次、名人到场数、服务读者的举措等梳理总结了上海书展十一年的办展状况。以不同地域代表性书展为轴横向比较了上海书展与大陆代表性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南国书香节)、亚洲代表性书展(香港书展、台北书展),通过运作模式、主题侧重、宣传手法和销售情况的不同总结上海书展的特色,继而将其与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书展——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进行比较,探索对继续办好上海书展的借鉴意义。之后,本文从上海书展可以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进行探索,丰满对书展的全面研究。最后为结语,提出对书展未来发展的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上海书展现已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协力、市场运作的模式,以高端论坛、童书嘉年华及其他品牌活动作为依托,正进行由“推广图书”到“推广阅读”的转变。十一年时间,上海书展带来的经济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未来,建议主办单位可以从扩大参展商范围和完善官方网站等方面入手,将书展越办越好。

二、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观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观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2.2.1 工部美术学校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2.2.3 东京美术学校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4.3.3 其他日本教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二、向苏联学习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三、图书横排变革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一、毛泽东着作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三、鲁迅全集
        四、《中国》画册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一、文字的运用
        1. 书法体
        2. 印刷体
        3. 美术字
        4. 手写体
        二、图像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一、美学的回响
        二、文化的回馈
        三、诗性的塑造
        四、网格的探索
        五、构成的先锋
        六、设计的参照
        七、神态的朦胧
        八、系列的设计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一、“书卷气”的思考
        二、书籍的形态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图版说明
作者简介
后记

(6)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研究(1942-194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概况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的背景与版式变化
    第一节 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的背景
        一、战时文艺的需求
        二、作家与读者的错位
    第二节 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的版式变化
        一、《解放日报·文艺》的停刊
        二、综合副刊的诞生
第二章 从“亭子间”到“山顶上”:文艺副刊编辑理念的嬗变
    第一节 编辑立场的明晰走向:文艺副刊是党的舆论武器
        一、明晰:围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讨论
        二、实践:对王实味的批判
    第二节 编辑方针的蜕变:从多元到统一
        一、活泼多元:丁玲主持下的《解放日报·文艺》
        二、肃穆统一:舒群主持下的文艺副刊
第三章 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与延安文人的创作转向
    第一节 文人创作心态:进退失据的“旁观者”
        一、从“启蒙者”到“旁观者”
        二、“旁观者”的消失
    第二节 创作主题的转变:从现代意识到革命情怀
        一、平民偶像的树立
        二、阶级信念的强化
        三、社会新图景的展现
    第三节 表现形式的变更:由“虚”入“实”的民间探寻
        一、虚构性的减弱
        二、民间形式的探索
    第四节 个例研究:何其芳的“转向”
        一、延安寻梦
        二、在摇摆中抉择
        三、缄默之路
第四章 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的文学史影响
    第一节 “公家人”身份意识的强化
        一、身份法定的“公家人”
        二、层级机构下作家身份的等级化
    第二节 “工农兵文学”的实践推进
        一、“工农兵文学”特质的凸显:从人性“爱”到阶级“恨”
        二、培养具有话语指向的工农兵作家:《大众习作》专栏的开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作品目录(1941年5月16日-1941年9月
附录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作品目录(1941年9月16日-1942年3月
附录三: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作品目录(1942年4月1日-1944年2月
致谢

(7)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主要研究方法
    0.3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0.4 本选题相关概念界定
    0.5 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1. 关于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理论研究巡礼
    1.1 传统民间手工艺概述
        1.1.1 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意义
        1.1.2 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现状
    1.2 整体性活态传承理论研究
        1.2.1 “文化生态论”观点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2 当代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主体的活态化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研究
        1.3.1 “非遗”的认定与保护
        1.3.2 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
        1.3.3 “非遗”视角下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他山之石——日本、韩国提倡推广的“一町一品,一人一艺”
    1.4 本章小结
2. 作为当代传承研究个案的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及其他
    2.1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历史生成
        2.1.1 历史概况
        2.1.2 风俗习惯
        2.1.3 山东土布开发纪实
    2.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2.2.1 山东土布的艺术特色分析
        2.2.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传承价值
        2.2.3 与其他织物的比较
    2.3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现实际遇
        2.3.1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传统传承方式
        2.3.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时代变迁
        2.3.3 作为“非遗”的山东土布织造技艺
    2.4 山东土布受众审美心理的嬗变
        2.4.1 不同时代受众审美心理的特点
        2.4.2 当代文化语境中审美观念的转换
        2.4.3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相辅相成
    2.5 本章小结
3. 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个案研究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
    3.1 民间手工艺传承模式的变迁
        3.1.1 民间手工艺传统传承模式的式微
        3.1.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当代传承模式
    3.2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及原因分析
        3.2.1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
        3.2.2 传统民间手工艺面临危机的原因分析
        3.2.3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古今传承方式的断层
    3.3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当代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
        3.3.1 传承主体的缺失,传统传承模式的瓦解
        3.3.2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保护意识欠缺
        3.3.3 产销模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4. 机遇与建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新型传承模式前瞻
    4.1 传统民间手工艺与当代生活
    4.2 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时代变迁看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生长点
        4.2.1 融入现代生活,满足当代审美需求
        4.2.2 民用、民间性向艺术性转化
    4.3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模式前瞻
        4.3.1 传承主体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主体的多样保护
        4.3.2 “博物馆式”传承与保护机制
        4.3.3 政策支持——政府收购、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创办各种文化艺术节等
        4.3.4 从“遗产”到“资源”:展览、展演的产业化路径
        4.3.5 传统民间手工艺进校园
        4.3.6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传承保护的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传统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几点思考
        5.1.1 “文化自觉”中的活态性传承
        5.1.2 “文化生态优化”下的整体性保护
        5.1.3 “和而不同”下基于受众审美心理的创新应用
    5.2 多主体共生协作是推进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有效途径
    5.3 传承保护模式的多元化是当代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共识
    5.4 未来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传承人及田野调查对象一览表
    附录2:中国各省市特色生态博物馆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调查简表
    附录3:中国各省市重点民俗博物馆调查简表
    附录4:中国各省市主要文化创意园区调查简表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三、方法思路
    四、研究资料
第一章 异域文化渗透的东方国际都市
    第一节 近代上海与欧美文化
    第二节 俄罗斯文化因素
第二章 宣教运动载体:中苏友好协会
    第一节 成立
        一、背景
        二、宗旨和任务
    第二节 机构和职能
    第三节 基层组织和会员
        一、个人会员制
        二、团体会员制
第三章 宣教手段和场所
    第一节 形式与内容
        一、文字宣传
        二、口头宣传
        三、形象化宣传
    第二节 中苏友谊馆
        一、电影
        二、音乐欣赏会
        三、曲艺
        四、图片展览
        五、幻灯
        六、图书阅览
        七、大字报
        八、书刊销售
        九、演讲报告
        十、歌咏
        十一、知识测验
        十二、广播
    第三节 “中苏友好月”
第四章 宣教运动中的上海社会众生相
    第一节 敌乎?友乎?
    第二节 “优越”或“落后”?
    第三节 “灭自家威风”
    第四节 “坐享其成”或“自力更生”?
第五章 宣教运动与各群体回应
    第一节 工人:“向苏联学习”或“苏联工业不行”?
    第二节 农民:“搞好互助组”与“互助没意义”
    第三节 学生:“学习苏联青年优秀品质”
第六章 宣教运动的变异与终结
    第一节 国际形势变化与社会思想异动
    第二节 宣教运动的变异
        一、“三面红旗”
        二、“反对苏修”
    第三节 宣教运动的终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档案
    二、年谱、资料汇编
    三、日记、回忆录
    四、文集
    五、报刊
    六、论着
    七、论文
    八、访谈资料
后记

(9)“工业叙事”—湖北工业版画的历史沿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湖北工业版画历史源起及时代特征
    1.1 湖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1.2 湖北工业群体版画的时代特征
        1.2.1 湖北工业版画的题材及其艺术特点
        1.2.2 湖北工业版画中现实主义精神
2. 湖北工业版画的现代转型
    2.1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创立
    2.2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发展
    2.3 湖北工业版画的现代转型
3. 湖北工业版画的社会文化功能和前景展望
    3.1 湖北工业版画的社会文化功能
    3.2 湖北工业版画的局限性
    3.3 湖北工业版画的学术品格
    3.4 湖北工业版画的社会功能和前景展望
结语
附录一 湖北工业版画活动年表
附录二 一冶版画群体活动年表(1956年-1979年)
附录三 宋恩厚先生的艺术成就年表
附录四 武钢工人版画群体活动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海书业会展研究 ——以上海书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海书展发展概述
    一 上海书展的雏形
        (一) 大型书市
        (二) 中型书展
    二 上海书展的变身
        (一) 内部因素
        (二) 外部因素
    三 上海书展的今生——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
        (一) 进场人数分析
        (二) 销售码洋分析
        (三) 活动场次分析
        (四) 名人到场数分析
        (五) 主宾省的设置分析
        (六) 服务读者的举措
第三章 上海书展与代表性书展的比较研究
    一 上海书展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南国书香节的比较
        (一) 运作模式比较
        (二) 定位理念比较
        (三) 活动特色比较
        (四) 宣传手法比较
        (五) 销售情况比较
    二 上海书展与中国香港书展、台北书展的比较
        (一) 运作模式比较
        (二) 主题侧重的比较
        (三) 宣传手法比较
        (四) 参展商构成比较
    三 上海书展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比较
        (一)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发展概况
        (二)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成功因素
        (三) 法兰克福书展对上海书展的启示
第四章 上海书展的影响力分析
    一 经济影响力
        (一) 体验经济影响力
        (二) 整合营销影响力
        (三) 经济发展影响力
    二 文化影响力
    三 社会影响力
结语
后记
附录

四、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观后感(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6]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改版研究(1942-1944)[D]. 林常鑫.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7]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例[D]. 张彦芬.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8]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D]. 姜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9]“工业叙事”—湖北工业版画的历史沿革[D]. 邹雨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10]上海书业会展研究 ——以上海书展为中心[D]. 李宜潇.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