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综述

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郝鸿俊[1](2021)在《洱海湿地昆虫网络行为分析》文中认为湿地环境与昆虫多样性保护是近些年的热门研究课题。湿地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而昆虫可以作为监测湿地环境的指示性物种。为了解洱海湿地昆虫群落对其生境的自适应性,研究昆虫网络行为并评价洱海湿地昆虫群落与生境的发展状况,本文选取了洱源东湖、洱海月、罗时江湿地三个实验基地,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昆虫生态网络、多模多维昆虫生态网络和昆虫生态时序动态网络模型。首先,利用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理论定义了三个模型,并基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的昆虫与生境样本数据,以昆虫种群、植被群落、多维度信息因子作为网络节点,以相关性等规则生成网络边,构建了昆虫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并对网络的基本统计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其次,通过网络模型特征参数分析,得出网络模型符合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特征,节点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运用拓扑结构破坏方法仿真了昆虫物种消失后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网络中重要物种和濒危物种消失对网络稳定性将造成指数级影响。再次,通过昆虫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研究,验证了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区域湿地昆虫群落的组成成分,发现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昆虫优势类群的变化。探讨了昆虫群落结构时序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洱海三个湿地昆虫群落结构具有相似性,原生湿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改造湿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后,结合网络模型的行为分析与昆虫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演变具有自然普适规律,维持网络稳定性是昆虫生态保护的关键策略。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是维持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洱海湿地昆虫群落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表征了当前洱海湿地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发展,并针对洱海湿地建设与昆虫群落稳定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李慧[2](2021)在《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响应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昆虫作为一种变温动物,高温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平均气温的升高和高温事件的频发,给昆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逐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行为、生理生化及遗传上的应对高温的响应机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我国重大检疫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森林资源从经济上和生态上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松墨天牛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成虫在野外常常面临37.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松墨天牛的耐热性及耐热机制直接影响其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的种群动态和地理分布,进而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类分子伴侣,可在生物体遭遇热胁迫时保护底物蛋白热变性聚集和非正常降解,是昆虫应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松墨天牛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本论文在明确松墨天牛成虫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基础上,以热激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记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系统探究高温胁迫下HSP在雌雄成虫的虫体、组织和生殖细胞中的响应模式,异源表达后对其体外分子伴侣活性进行测定,最后通过RNA干扰实验验证HSP基因在松墨天牛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测定成虫的存活、取食、繁殖和子代适合度指标,对其耐热性进行评估。设置连续高温胁迫处理,测定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在37.5、40、42.5和45℃条件下的致死中时间。设置每天3 h的周期重复性热胁迫处理,发现37.5℃周期重复性热胁迫对成虫的存活情况、取食量、产卵量与子代适合度等参数未产生显着影响。当胁迫温度提高至40和42.5℃时,雌雄成虫寿命缩短、取食量和产卵量降低及子代适合度下降。但仍有部分个体可继续延续种群,并且成虫出现了热适应性及产卵策略的改变。研究结果可知,松墨天牛成虫的耐热性较强,夏季常见的37.5℃高温天气不会对其种群动态产生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40℃及以上的高温频率增加,仍有部分个体可成功存活及繁殖。2.利用RACE和RT-PCR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13条MaltHSP20s基因、2条MaltHSP40s基因和6条MaltHSP70s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HSPs的结构特点,发现这些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域、序列标签、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均符合所属家族的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广泛分布于胞外、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与内质网等部位。对来自不同类群昆虫的HSP20、HSP40和HSP70基因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松墨天牛的HSP基因均聚类在鞘翅目分支上,且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HSP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表明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的结构较为保守。3.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21条HSP基因在雌雄成虫在短时高温胁迫下的转录响应,结果表明:HS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35℃的处理下开始上调,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在42.5℃条件下达到峰值;热胁迫下,MaltHSP20-5、MaltHSP20-11、MaltHSP70-2这3条基因在雌雄成虫中的上调倍数最高;辅助分子伴侣MaltHSP40s和保守型Malt HSC70s的上调倍数较低;大多数HSP基因在卵巢和精巢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触角、足和翅等组织,热激后HSP基因在头部上调倍数很高。筛选MaltHSP20-5、MaltHSP20-11及MaltHSP70-2为松墨天牛成虫热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推测其优先保护生殖相关蛋白质。4.通过体外原核表达纯化成功获得了高浓度的MaltHSP20-5、MaltHSP20-11及MaltHSP70-2蛋白。体外分子伴侣活性验证实验表明MaltHSP20-5和MaltHSP20-11可有效保护苹果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在43℃下的热聚集,且与底物摩尔浓度比例为1:1时保护效果较好,MaltHSP20-5的分子伴侣活性显着优于MaltHSP20-11。MaltHSP70-2在25至40℃温度区间内具备较高且稳定的ATP酶活力,过表达MaltHSP70-2的大肠杆菌细胞耐热性显着提高。说明松墨天牛HSP具备较高的分子伴侣活性,可在热胁迫下对松墨天牛体内蛋白质进行保护并提高细胞耐热性,从而帮助机体抵御热胁迫。5.通过蛋白免疫印记实验对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在翻译水平上的表达特性进行检测。发现热胁迫后MaltHSP20-5、MaltHSP20-11及MaltHSP70-2蛋白在雌雄成虫及卵巢和精巢叶中大量上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对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精巢叶中的分布进行检测,表明MaltHSP20-5和MaltHSP70-2均主要分布于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并且热胁迫后平均荧光强度显着提高,而在精细胞中分布较少且无显着差异;热激后MaltHSP20-5蛋白在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中有分布。从翻译水平上验证了HSP参与松墨天牛的热胁迫响应及其对生殖细胞的保护。6.利用RNA干扰技术探究降低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在松墨天牛体内的表达量对成虫耐热性及其他HS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发现注射8μg 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片段的双链RNA后,3~5d内检测到靶标基因的下调。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下调使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在42.5℃下的致死中时间缩短及存活率降低。同时,MaltHSP20-5基因下调后,MaltHSP40-1和MaltHSP70-2的表达量下调;MaltHSP70-2下调后,MaltHSP20-5和MaltHSP40-1的表达量上调。说明热激蛋白各家族之间存在互作关系,进一步验证了热激蛋白基因参与松墨天牛的热胁迫响应。

刘亚男[3](2021)在《泰安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山东作为江北茶区的新型代表,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茶叶生产成为一项特色产业,但相对于条件优越的南方茶区,基础性的调查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针对泰安九曲白茶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园,通过系统调查,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进行了害虫和天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明确了其时间格局,为更好地制定茶园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经过对茶园28次的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包括害螨)和天敌共42种,隶属于2纲、9目、32科。其中有害虫(包括害螨)2纲、5目、25科,共31种,占总种数的73.81%;天敌有2纲、5目、7科,共11种,占总种数的26.19%。茶园害虫(包括害螨)主要有黑刺粉虱、小贯小绿叶蝉、绿盲蝽、茶蚜、茶黄蓟马、茶细蛾、茶橙瘿螨以及茶叶瘿螨。调查发现茶园的主要天敌有桨角蚜小蜂、中华通草蛉、龟纹瓢虫、黑带食蚜蝇、异色瓢虫以及圆蛛、跳蛛等。2.分析了茶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相对多度。结果表明,茶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群落中的植食性类群占总个体数的93.55%,主要为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分别占总个体数的75.59%和15.97%。刺吸式口器害虫中黑刺粉虱占总数的48.16%,捕食性天敌中的草蛉类、蜘蛛类、瓢虫类、食蚜蝇类分别占0.45%、0.59%、0.64%、0.84%,寄生性天敌中桨角蚜小蜂占寄生天敌总数的3.9%。3.根据优势度指数分析了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在整个茶园生长期内,主要害虫为黑刺粉虱和小贯小绿叶蝉。从6月至10月初,黑刺粉虱是茶园优势害虫,保持最明显的优势度;从6月9日调查开始到调查结束,除10月17日至11月5日三次调查中茶黄蓟马发生量达到高峰,黑刺粉虱和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一直都较为严重,是危害茶树的优势种害虫。从6月至8月,桨角蚜小蜂和黑带食蚜蝇是天敌优势种,其次是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9月份,异色瓢虫保持较高的优势度,9月底至11月,中华通草蛉在天敌类群中保持优势度,11月至12月,圆蛛成为优势度最高的天敌,从12月到调查结束,温度骤降,天敌种类急剧减少,优势度最高的天敌为黑带食蚜蝇。4.分析了茶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标。采用时间序列最优分割法,将茶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时间格局分为4个时段(6月9日-7月17日、7月25日-9月12日、9月20日-10月17日、10月27日-12月23日)。结合茶树生长期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了茶园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特点。

祝令顺[4](2021)在《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薄壳山核桃因其重要的营养保健、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逐渐在汶上地区推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本研究通过利用昆虫生态学的常规方法和抽样调查法,对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调查研究。统计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确定物种组成并进行相对多度分析。计算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优势度,确定主要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绘制种群动态曲线,分析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的种群动态。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主成分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特征。将调查时间进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明确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生态学知识,科学保护天敌生存环境、抑制害虫生长繁殖,探索绿色防治技术,保障汶上及山东地区薄壳山核桃种植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抽样调查确定了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发现主要害虫及天敌共24种,隶属于2门,3纲,10目,19科,其中害虫13种,占总种数的54.17%,天敌11种,占总种数45.83%的。对主要害虫及天敌部分类群进行比例计算和相对多度分析,明确了主要害虫相对多度高的种类有刺吸类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地下害虫。天敌中相对多度高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捕食性螨类,食蚜蝇类等。结果表明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较少,适宜推广种植,部分天敌与害虫之间有较好的跟随现象。2.通过物种优势度分析表明,薄壳山核桃害虫的优势种有山核桃刻蚜、桃蚜、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中国绿刺蛾、烟粉虱、美国白蛾和蝽类。天敌的优势种是龟纹瓢虫、大草蛉、大灰优食蚜蝇、大腹园蛛、大赤螨和喜鹊。3.通过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在展叶期内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升高,叶片停止生长后,多样性指数出现下降。随着气温的升高,害虫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重新升高并达到最高点。结合主成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在群落中的重要作用。4.通过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进行数据处理,将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划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为5月9日-6月13日,6月20日-8月8日,8月15日-9月26日,10月3日-11月14日。明确了各个时间段内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发生规律。

卢绍辉[5](2020)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遗传结构及扩散传播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属半翅目Hemiptera网蝽科Tingidae昆虫,该虫原产美国中东部温带地区,主要为害悬铃木属(Platanus)植物。该虫具扩散快、为害重等特点,在新的栖息地,常常在短期内爆发成灾,很难进行有效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自入侵中国以来,快速扩散到我国栽植悬铃木的多个地区,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扩散方式及路线尚不明确。因此,作者利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的方法分析了长沙、武汉、上海、北京、石家庄、济南、太原、杭州、成都、重庆、贵阳、郑州等12个地理种群的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遗传结构,使用昆虫飞行磨系统和荧光粉标记-释放-回收的方法,测试了悬铃木方翅网蝽飞行能力及该虫的短距离扩散的能力和方式;并结合HYSPLIT轨迹分析模型模拟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扩散传播路径,进而摸清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扩散传播机制。这对于我国林业部门制定悬铃木方翅网蝽这一外来入侵害虫的防控措施提供生物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对于有效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扩散传播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发现,在12个采集地理种群中,共有9个单倍型,其中有4个为独享单倍型,占所有单倍型的44.44%。4个独享单倍型的存在说明不同地理种群的悬铃木方翅网蝽之间发生了遗传分化。通过建立单倍型网络图,推测出单倍型H1为祖先单倍型(Ancestry haplotype)。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沙种群、上海种群无多态性,其余10个方翅网蝽种群均有多态性(平均Hd、π和k值依次为0.584、0.00299和2.276),贵阳、重庆和北京种群拥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武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国内种群中,长沙、上海、武汉三个地理种群与德国(Bavaria)等欧洲种群遗传距离最近,因此我们推测,我国的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可能是由欧洲种群入侵到我国长沙后开始进行扩散。把中国主要分布区12个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分为华中、华东、华北和西南4个组群进行AMOVA分析发现,组群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26.03%,组群内种群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21.78%,种群内个体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52.19%。因此,中国主要分布区12个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间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种群内个体间变异。(2)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研究,主要分析了4个组群间及12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和基因流(Nm值),以此来判断不同组群及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关系的远近和基因交流的频繁程度。结果表明,华中组群与华东组群分化程度不高,而华中组群与西南、华北组群极度分化,而华东组群与西南、华北组群也出现很高程度的遗传分化。CS种群、SH种群、WH种群相互之间的Fst值都为0,说明这3个种群之间无遗传分化或遗传分化较低。SH种群与TY种群;CS种群与TY种群之间的Fst均为0.8868,说明这两组种群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Mantal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2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不是由地理距离引起的,种群间不存在距离隔离现象。悬铃木方翅网蝽12个地理种群采样点的单倍型多样性与采样位点的经度和纬度均无显着的相关性。4个组群的虫口历史分析和有效迁移率分析结果均表明,华中组群经历了种群扩张过程,其余3个组群未经历种群扩张。本部分研究初步推测出12个地理种群间的迁移扩散路径为:该虫向东形成长沙→武汉→上海→杭州的扩散路径;向西南形成长沙→贵阳→重庆→成都的扩散路径;向北形成长沙→武汉→郑州扩散路径,之后在郑州经过两个路径扩散到北京,一是通过太原→北京,另外一条是济南→石家庄→北京的扩散路径。(3)利用昆虫飞行磨系统,测试了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日龄、不同温度及不同性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平均飞行距离和平均飞行时间,随着日龄的增加先呈逐渐上升趋势,10日龄时达到最大,然后再逐渐下降。10日龄成虫24h平均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分别为1361.75m和4580.36s。但不同日龄成虫间的飞行速度无显着差异。不同测试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10日龄成虫在气温25℃时平均飞行距离及平均飞行时间达到最大,分别为1160.53m和6518.92s,气温28℃平均飞行速度最快,为0.25m/s。雌性成虫在平均飞行距离(t=2.191,df=141,P=0.03)和平均飞行时间(t=2.919,df=141,P=0.004)上显着高于雄虫,而雄虫的平均飞行速度(t=2.014,df=141,P=0.04)显着高于雌虫。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理想的条件下(10日龄,25℃),具备较强的自主飞行能力。(4)采用标记-释放-回收方法对方翅网蝽在不同季节的短距离扩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西、北两个方向的回收数量较多,东、南两个方向的回收成虫数量较少;西向平均扩散距离最远,为190.9m,西、北两个方向的平均扩散距离显着高于东、南方向。四个方向的平均扩散距离均随着释放时间增加先逐渐变大,第10d左右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减少;秋季西向的回收数量最多,北、东、南向回收到的成虫数量依次减少。西向的平均扩散距离最远,为254.6m,北向南向次之,均显着高于东向平均扩散距离(180.2m)。四个方向的平均扩散距离均随释放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在第10d左右达到峰值,然后再逐渐减小,与夏季相似。秋季的回收数量和平均扩散距离均显着高于夏季。悬铃木方翅网蝽在野外具备一定的短距离扩散能力,其短距离扩散受到种间竞争和自然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与风向密切相关。(5)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长沙、武汉、上海、杭州、贵阳、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太原、济南、石家庄、北京12个城市的迁出与迁入路径;结合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推测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种群扩散路径,模拟出了方翅网蝽在我国的迁移扩散轨迹:该虫在我国以长沙为中心扩散路径为:长沙→武汉→上海→杭州,长沙→贵阳→重庆→成都,长沙→武汉→郑州;以郑州为中心扩散路径为:郑州→太原→北京,郑州→济南→石家庄→北京。本部分研究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在24h内可随气流扩散距离较远,几天之内即可扩散上千公里。从郑州市模拟连续迁出路线,到张家口市仅仅需要4d时间。本文利用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飞行能力测试、短距离扩散能力测定、随气流扩散轨迹模拟等昆虫行为学方法,结合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的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分析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主要分布区的种群遗传结构,并模拟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的扩散传播路径,摸清了该虫在我国的扩散传播机制,对该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的扩散趋势及扩散路线预测和进行科学的防控和管理等入侵生物学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王秀梅[6](2020)在《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桃蚜(Myzuspersicae)是世界范围内危害经济作物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除了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还可以通过传播植物病毒病对作物造成间接损害。当前,化学防治仍是桃蚜防治的主要策略,但由于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已使桃蚜对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等在内的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在此背景下,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将为桃蚜有效防治提供保障。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作为三种新型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包括桃蚜在内的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在桃蚜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三种杀虫剂对桃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同时阐释了亚致死效应的生理代谢机制,并挖掘出三种杀虫剂作用下桃蚜的差异性基因。从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及基因水平揭示了桃蚜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作用机制,全面评价了三种新型杀虫剂对桃蚜的潜在影响,为三种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减缓其抗性发展、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短期(24 h)处理桃蚜四龄若虫,均可显着降低桃蚜染毒个体(F0代)的繁殖量和寿命,这种不利影响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着的增强。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以及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组均可缩短染毒个体子代(F1代)的发育历期及产卵前期,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刺激作用;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组可使F1代发育速度减缓,生殖力显着降低。从种群参数上看,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以及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组亚致死浓度胁迫,会促进桃蚜子代种群的增长,表现为内禀增长率显着升高,平均世代显着缩短;但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组桃蚜子代种群的增长受到严重的制约,表现为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显着降低,而平均世代周期延长。终上所述,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及氟啶虫胺腈LC10剂量均可引起桃蚜种群的毒物兴奋效应,但氟啶虫胺腈LC30剂量处理可显着抑制桃蚜种群增长。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行为均受到明显的刺激,但不同药剂引起的扩散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处理组,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能力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但利用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浓度处理桃蚜,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除了2 h),桃蚜的扩散行为无显着性差异。桃蚜扩散能力的增强可能是生物体应对神经毒剂的反应,也可能是桃蚜应对不良环境的忌避作用,这一行为将有利于桃蚜逃离不利的生存环境,重新建立种群,这对害虫防治是十分不利的。3.在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作用下,桃蚜体内的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应激反应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乙酰胆碱酯酶(ACh E),三种杀虫剂均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均表现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作用,且随作用时间延长,ACh E活性降低,而环氧虫啶供试浓度均会显着诱导ACh E活性,且随作用时间延长,活性升高;对于羧酸酯酶(Car E),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处理组酶活力均受到显着的抑制,而环氧虫啶处理组Car E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三种杀虫剂对桃蚜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药剂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强;氟吡呋喃酮LC10浓度处理后,桃蚜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LC30浓度处理组桃蚜体内的MFO活性受到显着抑制,而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处理,桃蚜体内MFO随作用时间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处理,也会使桃蚜体内MFO活性升高,但LC10浓度处理MFO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LC30浓度处理MF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除了GSTs,其他三种酶均参与了桃蚜的解毒代谢过程,但各种酶在解毒不同杀虫剂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4.利用GC-MS方法测定了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下桃蚜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三种杀虫剂均会使桃蚜体内总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总糖含量显着升高,但各处理组脂肪酸及单糖组成及含量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会显着降低桃蚜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氟啶虫胺腈LC10浓度处理游离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会显着降低,而LC30浓度处理游离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会显着升高。表明桃蚜体内脂肪、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有可能参与了杀虫剂的降解及代谢过程。5.为了探明桃蚜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作用机制,本文对7组虫体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得到145.24Gb Clean Data,各样品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3.72%。通过组装共得到77960条Unigene,Unigene的N50为1672,组装完整性较高。最终获得33940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桃蚜经三种杀虫剂不同剂量处理后,转录图谱发生显着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89和427条差异表达的基因,氟啶虫胺腈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762和2418条差异表达的基因,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48和388条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能量、物质代谢以及防御系统方面,包括与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以及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s基因。综上所述,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均可不同程度诱导桃蚜子代(F1)产生毒物兴奋效应,因此,三种杀虫剂均存较高的抗性发展风险及再猖獗现象产生的可能,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科学合理用药,并降低农药使用频次。另外,在三种杀虫剂胁迫下,桃蚜通过提高扩散能力,增强营养代谢功能等实现生理解毒,使部分昆虫个体保存下来。通过功能注释发现,所有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表达量上调,表明三种杀虫剂解毒代谢与P450s关系密切。

王一[7](2020)在《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害虫化学防治弊端的不断显现,倡导对害虫绿色防控成为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向。诱虫灯作为常用的昆虫预测预报和害虫物理防治工具,在农业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防治害虫种类多、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但由于害虫与有益昆虫在趋光波段具有重叠部分,诱虫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提高诱虫灯预测预报准确性和全面性,改进诱虫灯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了马氏网与诱虫灯的系统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证明了马氏网和诱虫灯在有效运行时段和目标昆虫类别上具有互补性。扇吸式诱虫灯收集到的植食性害虫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居多,收集到的天敌昆虫以脉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对日行性和无明显趋光性昆虫不具备监测作用;马氏网收集到的昆虫以天敌昆虫为主,多是寄主为鳞翅目害虫的膜翅目昆虫,能够对日行性昆虫起到监测作用。2.优化诱虫灯运行时段和各时期开灯频率。诱虫灯诱杀植食性害虫的同时造成有益昆虫死伤,一方面通过对不同昆虫功能团夜间活动规律的调查,划定最优运行时段,来调整每晚诱虫灯运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昆虫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规律,来调整不同月份运行频率。将两方面结合形成一套完整实验方案,做到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有益昆虫杀伤,同时达到提高诱虫灯生态效益、降低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朱玉[8](2019)在《植物介导的大型草食动物对蝗虫的间接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草地是以植物和草食动物为核心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及其复杂的种间关系是维系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服务的关键因素。研究物种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并且更好地预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虽然植物介导的种间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普遍性已得到研究者的公认,但大多数的研究关注的是相同体尺的草食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诸如植物调节的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种间关系,其中很少涉及到大型草食动物。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的草地生态系统,大型草食动物的放牧活动是人类对草地资源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大型草食动物可以对系统内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尤其是植食性昆虫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生态学家逐渐认识到生态系统内间接作用的重要性。大型草食动物引发的间接作用是维持草地生物种群分布以及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然而与物种间的直接作用相比,大型草食动物引发的间接作用更加复杂和隐蔽,并且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这导致间接作用的发生机制难以被研究。因此,关于大型草食动物引发的间接作用的研究目前仍十分薄弱,围绕这一内容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被解决。本研究以松嫩草地的代表性植食性动物,大型草食动物——牛(Bos taurus),以及草地优势昆虫——素色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和邱式异爪蝗(E.cheui)为研究对象,从异爪蝗的个体、种群、及群落的多个水平,系统地探究大型草食动物对异爪蝗的间接作用及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一系列的野外及室内控制实验,通过分析植物数量、植物质量、以及微环境等多个生境因素揭示大型草食动物对异爪蝗的作用途径;基于对植物性状复杂性的认识,本研究同时考察了植物性状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结合养分添加实验深入分析植物性状在调节大型草食动物对异爪蝗种间关系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发展物种共存理论,同时对控制草地虫害,维持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及有效地进行草地放牧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开展为期3年的短期放牧实验,探讨大型草食动物对素色异爪蝗种群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型草食动物和素色异爪蝗的食谱高度重叠,两者都偏爱采食草地的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基于此,大型草食动物可以通过影响素色异爪蝗的食物资源潜在地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研究发现,素色异爪蝗的种群密度在放牧样地内下降了51%(相对于无牧样地)。大型草食动物显着抑制了素色异爪蝗的性能(生存率、增重和体尺)。进一步对生境因素的检测发现,大型草食动物没有显着影响植物群落组成,以及各植物功能群的生物量。但大型草食动物显着降低了羊草的高度,显着提高了微环境的空气温度(距地表35 cm)。同时,大型草食动物显着提高了植物的质量:羊草叶片的氮含量在放牧样地升高了38%,而碳氮比在放牧样地下降了27%。综合多个生境因素(植物数量、植物质量以及微环境)对素色异爪蝗种群特征的分析表明,植物氮含量的改变对异爪蝗的种群密度和性能产生了最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型草食动物......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质量对植食性昆虫产生强烈的间接作用..........................。虽然在不同体尺草食动物种间关系的研究中,植物数量、植物结构或生境条件的调节作用常常被强调,但鉴于大型草食动物可以快速且深刻的影响植物的质量,而植食性昆虫对植物质量的变化高度敏感,植物质量同样是草食动物种间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2)基于蝗虫生态位分化的现象,本研究分析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对蝗虫群落以及优势异爪蝗种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草食动物显着改变了蝗虫的群落组成。虽然放牧处理没有改变两种优势异爪蝗(邱式异爪蝗和素色异爪蝗)的总数,却显着降低了其占蝗虫群落总数的比例(65%降至57%)。进一步观测发现,两种优势异爪蝗的种群在时间生态位上发生分离,种群发生的高峰时间间隔45周。大型草食动物并没有影响它们种群的时间分配格局,也没有影响两种异爪蝗的种间关系强度。但是,大型草食动物的存在却显着影响了它们各自的种群数量,而这种作用的效应是相反的。放牧使邱式异爪蝗的数量在蝗虫群落中的比例提高了34%,使素色异爪蝗的数量在蝗虫群落中的比例降低了46%,进而导致两种异爪蝗在蝗虫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发生逆转。同时大型草食动物显着提高了羊草的氮含量和总酚含量,使其在整个生长季内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型草食动物对异爪蝗种群数量的影响主要由羊草氮含量的变化引起。本研究表明,大型草食动物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营养水平对不同时间分布的昆虫.............................种群产生反向的作用,进而对昆虫群落产生影响.....................。本研究强调大型草食动物可以通过植物营养水平影响昆虫的群落组成,群落内各组分的变化依赖于昆虫对资源(营养)的不同需求。(3)通过养分添加实验,检验异爪蝗寄主植物质量的改变是否会引起异爪蝗种群及个体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叶片的性状在不同施氮处理下产生显着的分异。施氮处理显着降低羊草的碳氮比,提高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叶片韧度,却提高了总酚含量。而野外和室内实验分别验证了羊草性状的改变可以显着...........影响异爪蝗的种群密度、个体的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施氮处理显着降低了野外条件下素色异爪蝗的种群密度和性能。在室内条件下饲喂两种异爪蝗不同施氮处理的羊草,发现邱式异爪蝗偏爱采食高氮处理的羊草,而素色异爪蝗偏爱采食低氮处理的羊草。并且高氮处理的羊草显着提高了邱式异爪蝗的性能,却降低了素色异爪蝗的性能。研究并没有发现两种异爪蝗具有补偿性采食的行为,说明异爪蝗主要依靠选择性采食来实现营养摄入的平衡。本研究验证了营养平衡假说,即食物的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相对于单一营养含量的绝对值对蝗虫的生长发育更为重要。昆虫的生存需要平衡的营养,而不是单项营养的最大化。因此,任何外界营养的输入都会通过改变植物的营养比例,对系统内更高营养级的昆虫产生复杂的影响。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本研究获得了对植物介导的不同体尺草食动物种间关系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大型草食动物和植食性昆虫可因重叠的食物资源发生强烈的间接关系。通过系统性地检测所有潜在的作用途径以及后续严格的控制实验,本研究发现,大型草食动物对植食性昆虫的间接作用可以通过植物的营养进行传递,并且这种传递的效应可以反映在昆虫的个体、种群及群落等多个层面上。而且,这种基于植物性状调节的物种间接作用具有明显的种间特异性。即使是亲缘关系相近的昆虫,对植物性状的改变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响应。因此,植物性状调节的间接作用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或人类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增添了不确定性。本研究对放牧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认为,适度的放牧强度和轮牧方式有益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因为适度放牧或轮牧制度可以促使草地在景观尺度上产生更高的资源异质性。异质的环境可以为不同食物、营养或生境需求的草食动物提供更多的生态位,使群落内的物种达到最优化的共存状态。但是,当草地持续遭受重度放牧或长期无牧的情况下,草地可能会面临资源同质化的问题。这种条件仅有利于少数物种的生存,而不利于草地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功能稳定性的维持。但是,关于这一推论仍需要进一步验证。总之,本研究从草食动物对资源需求的特异性的角度,强调了适度放牧对平衡草地动植物种间关系、维持草地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武磊[9](2019)在《美国白蛾中国种群的遗传结构时间动态变化及快速分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近年来,美国白蛾在我国的疫区数量不断上升,对我国农林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前期研究发现,美国白蛾在我国扩散过程中已经发生遗传分化,形成东、西两个种群组,进一步研究美国白蛾在扩散过程中的遗传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揭示美国白蛾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机制、制定合理的检疫和防控措施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美国白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揭示新疫区种群分化程度及其入侵来源,明确原有疫区美国白蛾种群的稳定性,探讨导致美国白蛾产生快速分化的因素。主要结果如下: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了美国白蛾两个种群组在我国的扩张过程。结果表明美国白蛾西部种群组扩散的速率明显快于东部种群组。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原有6个疫区不同年份的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Wilcoxon检验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种群间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差异不显着,遗传多样性维持稳定。Wilcoxon检验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种群间的Fsr差异不显着,原有疫区的美国白蛾种群未产生与年份相关的遗传分化,而东、西两个种群组间的遗传分化呈增大趋势。系统发育分析和Structure聚类结果均表明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种群遗传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DAPC分析则检测到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种群遗传结构存在微弱变化。总之,原有疫区的美国白蛾种群在本研究期间能够保持遗传结构的稳定。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美国白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美国白蛾新疫区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富度高于东部种群组和西部种群组。Structure聚类分析将美国白蛾种群划分为3个种群组。新疫区美国白蛾种群与原有疫区6个种群的遗传分化显着,已经分化为新的种群组。固定指数(FsT)、系统发育树、DAPC和TESS分析结果均表明新疫区的美国白蛾种群最有可能来源于西部种群组。基于微卫星数据分析地理隔离和气候因素对美国白蛾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探讨遗传分化形成机制。通过基因流分析发现,基因流主要存在于种群组内,而种群组间的基因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并且种群组间的基因流在年份间呈减小趋势。IBD(isolation by distance)分析表明,美国白蛾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显着性相关。RDA(冗余分析)表明,地理距离和气候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变异的贡献大于两者分别的贡献。综上所述,美国白蛾原有疫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保持相对稳定,而扩散前沿的种群在我国广阔地理空间和复杂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随着向新地区的不断扩散而发生快速分化,逐渐形成了更为复杂的遗传结构和更高的遗传多样性。

杜丹[10](2019)在《蓝莓典型虫害声信息特征与种类自动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莓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研究表明,多食蓝莓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因此,蓝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蓝莓的种植过程中,蓝莓虫害严重影响蓝莓的品质与产量,所以需要对蓝莓虫害进行防治。传统的蓝莓害虫防治方法是通过大量喷洒农药来杀死所有可能存在的害虫,这种方法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不利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健康。合理使用农药的前提是明确蓝莓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因此准确判断蓝莓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讨论了蓝莓害虫识别的意义,分析了主要的蓝莓发声害虫及其发声原理,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出发,对昆虫声音识别的各个环节的方法进行介绍,搭建了用于害虫声音信号采集的硬件装置,利用MATLAB软件对蓝莓害虫声音信号进行识别,还对昆虫种群大小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利用小波降噪法对蓝莓典型害虫声音信号进行降噪,用双门限检测方法进行端点检测,经过预处理的声音信号提高了声音的识别率。经过算法的比较,选用GMM分类器和EM算法对五种典型的蓝莓害虫进行识别,最高平均识别率可达到87%。与BP神经网络相比,GMM更适用于蓝莓典型害虫声音识别。改进特征提取算法,把蓝莓典型害虫声音信号预处理的分帧环节调整到进行滤波的三角形滤波器组之后,即MFCCE方法,使用该方法能达到的最高平均识别率为90%,且缩短了识别时间,同时改进预加重参数,预加重阶段可直接使用硬件实现。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一个GUI界面,该界面用于待测蓝莓害虫MFCCE声音的录音、训练、识别及识别结果展示。对昆虫种群大小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选用标志重捕法和去除采样法对面包虫种群大小进行预测,标志重捕法表现出更优性能。

二、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洱海湿地昆虫网络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网络的发展
        1.2.2 湿地生态保护
        1.2.3 复杂网络在湿地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前期工作及相关概念
    2.1 数据样本采集
        2.1.1 研究区域简介
        2.1.2 昆虫数据样本
        2.1.3 生境数据样本
    2.2 复杂网络中的重要概念
        2.2.1 复杂网络图的表示
        2.2.2 复杂网络特征参数指标
        2.2.3 无标度网络
        2.2.4 网络鲁棒性
        2.2.5 多模网络
        2.2.6 时序网络
    2.3 昆虫群落中的重要概念
        2.3.1 昆虫群落结构的特征参数
        2.3.2 昆虫群落稳定性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模多维昆虫生态网络模型的建立
    3.1 多模多维昆虫生态网络模型设计思路
    3.2 多模多维昆虫生态网络模型的基本定义
        3.2.1 网络结构定义
        3.2.2 相关参数定义
    3.3 多模多维昆虫生态网络模型构建
        3.3.1 昆虫生态网络模型拓扑结构的建立
        3.3.2 多模多维昆虫生态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
    3.4 昆虫生态时序动态网络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昆虫生态网络行为分析
    4.1 网络特征分析
        4.1.1 小世界特征
        4.1.2 幂律分布
        4.1.3 鲁棒性分析
    4.2 时序动态网络分析
    4.3 生境因子干扰分析
        4.3.1 多维度信息因子影响分析
        4.3.2 人为干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昆虫群落结构与稳定性分析
    5.1 昆虫群落组成分析
    5.2 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参数比值分析
    5.3 特征参数时序演化分析
    5.4 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
    5.5 生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6 多模多维生态网络模型适用性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全文总结
        6.1.2 湿地建设与昆虫保护建议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响应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高温胁迫对昆虫的影响
        1.1.1 高温胁迫对存活的影响
        1.1.2 高温胁迫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高温胁迫对繁殖的影响
        1.1.4 高温胁迫对昆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1.2 昆虫耐热性研究进展
        1.2.1 昆虫耐热性评价方法
        1.2.2 昆虫耐热性机制
        1.2.3 昆虫耐热性的研究意义
    1.3 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1.3.1 热激蛋白家族的分类与结构特性
        1.3.2 热激蛋白家族的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1.3.3 昆虫高温胁迫响应与热激蛋白
        1.3.4 昆虫热激蛋白研究的局限性
    1.4 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1.4.1 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病
        1.4.2 温度对松墨天牛的影响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温胁迫下松墨天牛成虫的存活及繁殖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供试昆虫
        2.1.3 连续性高温胁迫
        2.1.4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连续高温胁迫下成虫的致死中时间
        2.2.2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下成虫的存活情况
        2.2.3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下成虫的取食量
        2.2.4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下成虫的产卵量
        2.2.5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后松墨天牛的子代适合度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1.2 供试昆虫
        3.1.3 松墨天牛成虫RNA制备
        3.1.4 松墨天牛成虫DNA提取
        3.1.5 松墨天牛成虫cDNA合成
        3.1.6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cDNA序列克隆
        3.1.7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组DNA序列克隆
        3.1.8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序列基本特征分析
        3.1.9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系统进化树构建与保守Motif分析
        3.1.10 松墨天牛HSP蛋白结构预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序列基本特征分析
        3.2.2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序列进化分析
        3.2.3 松墨天牛HSP蛋白结构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所用试剂及设备
        4.1.2 供试昆虫
        4.1.3 高温胁迫处理
        4.1.4 RNA提取
        4.1.5 cDNA合成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松墨天牛HSP20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4.2.2 松墨天牛HSP40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4.2.3 松墨天牛HSP70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松墨天牛HSP20和HSP7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所用试剂及仪器
        5.1.2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5.1.3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诱导表达
        5.1.4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纯化及透析浓缩
        5.1.5 热激蛋白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altHSP20和MaltHSP70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5.2.2 MaltHSP20s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5.2.3 MaltHSP70-2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松墨天牛HSP20和HSP70基因的蛋白印迹及免疫荧光定位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所用仪器及设备
        6.1.2 MaltHSP20-5、MaltHSP20-11和MaltHSP70-2多抗血清制备及效价测定
        6.1.3 试虫饲养
        6.1.4 实验样品准备
        6.1.5 MaltHSP20-5、MaltHSP20-11和MaltHSP70-2的Western blot检测
        6.1.6 石蜡组织切片及HE染色
        6.1.7 MaltHSP20-5和MaltHSP70-2免疫荧光染色
        6.1.8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MaltHSP20-5、MaltHSP20-11和MaltHSP70-2的WB分析
        6.2.2 松墨天牛精巢管叶的HE染色分析
        6.2.3 MaltHSP20-5和MaltHSP70-2在松墨天牛精巢叶中的IF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基于RNA干扰对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的功能验证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7.1.2 供试昆虫
        7.1.3 RNA的制备及cDNA的合成
        7.1.4 双链RNA合成
        7.1.5 松墨天牛的RNA干扰处理
        7.1.6 MaltHSP20-5和MaltHSP70-2的干扰效应检测
        7.1.7 松墨天牛成虫耐热性测定
        7.1.8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双链RNA的合成
        7.2.2 MaltHSP20-5和MaltHSP70-2的RNA干扰效应
        7.2.3 松墨天牛HSP基因的互作关系
        7.2.4 干扰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对成虫耐热性的影响
    7.3 结论与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3)泰安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我国茶树种植生产现状
    1.2 我国主要茶区茶树害虫及天敌研究进展
    1.3 山东茶区茶树害虫及天敌研究进展
    1.4 害虫及天敌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研究
        1.4.1 害虫及天敌种群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
        1.4.2 害虫及天敌群落及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茶园概况
    2.2 调查方法
        2.2.1 震落调查及目测法
        2.2.2 扫网法
        2.2.3 黄板法
        2.2.4 室内观察法
    2.3 分类与鉴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4.1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统计
        2.4.2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分析
        2.4.3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特征分析
        2.4.4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时间格局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3.1.1 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动态
        3.1.2 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动态
        3.1.3 茶蚜的种群数量动态
        3.1.4 绿盲蝽的种群数量动态
        3.1.5 天敌类种群数量动态
    3.2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3.2.1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3.2.2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3 茶园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3.1 茶园主要害虫优势度与优势种分析
        3.3.2 茶园主要天敌优势度与优势种分析
    3.4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3.4.1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总数
        3.4.2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动态
        3.4.3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动态
    3.5 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4 讨论
    4.1 茶园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
    4.2 茶园害虫及天敌优势种
    4.3 影响茶园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4.4 茶园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及简单管理措施
5 结论
    5.1 明确了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以及优势种
    5.2 明确了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时序上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时间格局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薄壳山核桃发展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薄壳山核桃发展情况
        1.1.2 薄壳山核桃利用价值
        1.1.3 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
        1.1.4 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
    1.2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研究概况
        1.2.1 当前薄壳山核桃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调查情况
        1.2.3 昆虫生态学部分研究内容概况
    1.3 薄壳山核桃害虫的防治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器材
    2.3 调查方法
    2.4 分类与鉴定
    2.5 数据统计与处理分析方法
        2.5.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统计
        2.5.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2.5.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2.5.4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主成分分析
        2.5.5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数量分析
        3.1.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及比例
        3.1.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1.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1 薄壳山核桃蚜虫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2 薄壳山核桃蝽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3 薄壳山核桃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4 薄壳山核桃金龟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5 薄壳山核桃害虫大青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3.2.6 薄壳山核桃害虫烟粉虱种群动态分析
    3.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3.3.1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瓢虫类种群动态分析
        3.3.2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大草蛉种群动态分析
        3.3.3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蜘蛛类与螨类种群动态分析
        3.3.4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大灰优食蚜蝇种群动态分析
    3.4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3.4.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丰富度及个体总数
        3.4.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3.5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主成分分析
        3.5.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的主成分分析
        3.5.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的主成分分析
    3.6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4 讨论
    4.1 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4.2 影响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和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4.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防治措施
    4.4 薄壳山核桃绿色防控建议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5)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遗传结构及扩散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悬铃木方翅网蝽研究进展
        1.2.1 生物学特征
        1.2.2 生态学特性
        1.2.3 风险评估及综合防控技术
    1.3 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3.1 昆虫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1.3.2 昆虫遗传标记
        1.3.3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3.4 基于微卫星标记技术的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4 昆虫飞行能力测试
    1.5 昆虫迁飞和扩散
        1.5.1 昆虫迁飞
        1.5.2 昆虫扩散
        1.5.3 昆虫标记技术研究
    1.6 昆虫的迁飞扩散轨迹分析
    1.7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路线
2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2.1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与试剂
        2.1.1 方翅网蝽的采集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PCR扩增与检测
        2.1.5 序列拼接及确认
        2.1.6 种群遗传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2.2.2 PCR扩增与检测
        2.2.3 序列测定与比对确认
        2.2.4 基于COI的种群遗传结构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2.3.1 主要分布区内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遗传结构
        2.3.2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起源及其扩散趋势和路线
3 悬铃木方翅网蝽飞行能力测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日龄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3.2.3 不同性别悬铃木方翅网蝽飞行能力测试
    3.3 本章小结
4 悬铃木方翅网蝽短距离扩散能力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荧光粉标记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标记效果及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
        4.2.2 悬铃木方翅网蝽夏季短距离扩散能力测定
        4.2.3 悬铃木方翅网蝽秋季短距离扩散能力测定
        4.2.4 悬铃木方翅网蝽夏季和秋季短距离扩散能力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方翅网蝽迁移扩散路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高度粘板捕获的方翅网蝽情况
        5.2.2 不同时期粘板诱捕方翅网蝽数量
        5.2.3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12个城市的迁出迁入轨迹模拟
        5.2.4 我国悬铃木方翅网蝽扩散路径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方翅网蝽9个单倍型CO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致谢

(6)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桃蚜的概述
    1.2 亚致死效应
    1.3 杀虫剂影响下昆虫的营养学因素
    1.4 杀虫剂影响下昆虫的转录组学研究
    1.5 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概况
    1.6 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三种杀虫剂对桃蚜相对毒力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三种杀虫剂对桃蚜亚致死效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桃蚜扩散行为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桃蚜主要酶系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桃蚜体内营养物质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诱导后桃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影响
    8.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扩散行为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8.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诱导后桃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GC-MS 法检测到的桃蚜体内营养物质
致谢

(7)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害虫综合治理
    1.2 农业昆虫的预测预报
        1.2.1 预测预报工具的发展
        1.2.2 农业害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1.2.3 农业害虫发生量的预测方法
    1.3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1.3.1 农业防治
        1.3.2 化学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3.4 物理机械防治
    1.4 昆虫种群动态
        1.4.1 马氏网对昆虫种群动态的调查
        1.4.2 利用灯诱法对昆虫夜间活动节律的调查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诱虫灯与马氏网的昆虫收集效果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装置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组成
        2.2.2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功能团构成
        2.2.3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结构
        2.2.4 马氏网收集昆虫集群动态比较
        2.2.5 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集群动态比较
        2.2.6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比较
        2.2.7 北南两区物种多样性稀疏曲线比较
        2.2.8 同一区域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动态比较
        2.2.9 鳞翅目害虫与膜翅目天敌集群动态对比
        2.2.10 昆虫收集量与非生物因素间关系
    2.3 讨论
第三章 诱虫灯诱集昆虫的年度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诱集昆虫总量动态
        3.2.2 植食性害虫数量动态
        3.2.3 天敌昆虫数量动态
        3.2.4 中性昆虫数量动态
        3.2.5 两种主要植食性害虫种群动态
    3.3 讨论
第四章 诱虫灯每日运行时段探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装置
        4.1.3 调查方法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每时段扑灯昆虫总量变化
        4.2.2 昆虫功能团占比变化
        4.2.3 诱虫灯每日运行时段探究
        4.2.4 相同时段马氏网与诱虫灯诱集效果比较
    4.3 讨论
第五章 总讨论、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植物介导的大型草食动物对蝗虫的间接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生物种间关系及间接作用
        1.2.2 植物性状介导的间接作用
        1.2.3 昆虫对植物性状的响应
        1.2.4 大型草食动物对昆虫的作用
        1.2.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实验样地
    2.1 研究区域
        2.1.1 地理概况
        2.1.2 植被组成与昆虫类群
        2.1.3 草地的利用历史
    2.2 实验样地
        2.2.1 实验样地概况
        2.2.2 研究对象
第3章 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对素色异爪蝗种群特征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设计
        3.2.1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实验
        3.2.2 植物与微环境测定
        3.2.3牛和蝗虫的食性选择实验
        3.2.4 蝗虫种群调查
        3.2.5 蝗虫性能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牛和素色异爪蝗的食性选择
        3.3.2 素色异爪蝗密度的变化
        3.3.3 素色异爪蝗性能的变化
        3.3.4 放牧对植物数量的影响
        3.3.5 放牧对植物质量的影响
        3.3.6 放牧对微环境的影响
        3.3.7 放牧对素色异爪蝗种群的影响途径
    3.4 讨论
        3.4.1 蝗虫对植物氮含量的响应
        3.4.2 大型草食动物对蝗虫的作用
        3.4.3 结论
第4章 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对优势异爪蝗种间关系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设计
        4.2.1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实验
        4.2.2 蝗虫群落调查
        4.2.3 植物取样与测定
        4.2.4采食选择实验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放牧对蝗虫群落组成的影响
        4.3.2 放牧对异爪蝗种间关系的影响
        4.3.3 放牧与植物群落及微环境的变化
        4.3.4 放牧与植物性状的变化
        4.3.5 植物性状与异爪蝗数量的响应
        4.3.6 异爪蝗的采食选择
    4.4 讨论
        4.4.1 蝗虫的生态位分化与种群多度对放牧的响应
        4.4.2 植物的质量与蝗虫的营养选择性
        4.4.3 放牧对蝗虫种间关系的级联效应
        4.4.4 结论
第5章 植物质量变化对异爪蝗的作用
    5.1 前言
    5.2 实验设计
        5.2.1 异爪蝗响应的野外观测
        5.2.2 异爪蝗响应的室内检测
        5.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羊草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5.3.2 异爪蝗种群特征的响应
        5.3.3 羊草叶片性状的变化
        5.3.4 异爪蝗个体采食行为的响应
        5.3.5 异爪蝗个体性能的响应
    5.4 讨论
        5.4.1 植物的数量和质量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5.4.2 影响昆虫对植物偏好的植物因素
        5.4.3 影响昆虫对植物偏好的动物因素
        5.4.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内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9)美国白蛾中国种群的遗传结构时间动态变化及快速分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美国白蛾研究概况
        1.1.1 美国白蛾的入侵扩散现状
        1.1.2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
        1.1.3 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学研究概况
    1.2 昆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时空动态研究概述
        1.2.1 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空间分布
        1.2.2 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1.3 昆虫种群遗传分化的机制
        1.3.1 地理隔离导致遗传分化
        1.3.2 气候环境差异的选择导致遗传分化
        1.3.3 人类活动对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影响
        1.3.4 其他生物因素对种群遗传参数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美国白蛾中国种群的扩散路径及分布
        2.1.1 美国白蛾空间扩散分布图
        2.1.2 美国白蛾新增疫区曲线图
    2.2 标本采集
    2.3 试验步骤
        2.3.1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2.3.2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2.4.1 微卫星分型
        2.4.2 遗传多样性
        2.4.3 遗传结构
        2.4.4 遗传分化影响因素分析
        2.4.5 基因流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美国白蛾在我国的扩散分布特点
        3.1.1 美国白蛾新增疫区的空间分布
        3.1.2 不同时期新增疫区的数量变化
    3.2 不同时期美国白蛾中国种群的遗传动态
        3.2.1 不同时期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多样性
        3.2.2 不同时期美国白蛾种群的遗传结构
    3.3 美国白蛾扩散前沿种群遗传学研究
        3.3.1 扩散前沿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
        3.3.2 扩散前沿种群遗传结构
    3.4 种群遗传分化的机制
        3.4.1 地理距离对美国白蛾遗传分化的影响
        3.4.2 地理和气候对美国白蛾遗传分化的影响
        3.4.3 美国白蛾种群基因流
4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美国白蛾的扩散与分布
        4.2.2 美国白蛾扩散前沿种群遗传的研究
        4.2.3 不同时期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4.2.4 美国白蛾适应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蓝莓典型虫害声信息特征与种类自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昆虫声音识别主要面临的问题
        1.2.4 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蓝莓生长中的主要害虫以及发声昆虫的发声原理
    2.1 蓝莓主要虫害
        2.1.1 花和芽虫害
        2.1.2 果实虫害
        2.1.3 叶片虫害
        2.1.4 茎干虫害
    2.2 昆虫的发声原理
        2.2.1 由发声器产生的鸣声
        2.2.2 非专门发声器产生的鸣声
    2.3 昆虫声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2.3.1 昆虫声信号的特征
        2.3.2 昆虫声信号作用
    2.4 昆虫发声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2.4.1 繁衍行为
        2.4.2 攻击-报警行为
        2.4.3 社会性和半社会性行为
    2.5 昆虫鸣声的应用
        2.5.1 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2.5.2 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2.6 讨论
第三章 昆虫鸣声识别原理
    3.1 识别技术概述
        3.1.1 预处理过程
        3.1.2 端点检测
        3.1.3 特征参数提取
        3.1.3.1 线性预侧倒谱系数
        3.1.3.2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3.2 模式识别
        3.2.1 模式识别的概念
        3.2.2 模式识别的特点
        3.2.2.1 学习和分类识别
        3.2.2.2 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3.2.2.3 模式的紧致性
        3.2.2.4 相似性判断
        3.2.3 模式识别系统的组成
        3.2.3.1 信息获取
        3.2.3.2 预处理
        3.2.3.3 特征选择和提取
        3.2.3.4 分类器设计
        3.2.3.5 模式分类
        3.2.4 模式识别的方法
        3.2.4.1 模板匹配
        3.2.4.2 统计模式识别
        3.2.4.3 聚类分析
        3.2.4.4 模糊模式识别
        3.2.4.5 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3.2.4.6 支持向量机
        3.2.4.7 结构模式识别
    3.3 昆虫声音自动分类识别的主要模型
        3.3.1 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
        3.3.2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3.3.3 隐式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
        3.3.4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
    3.4 GMM模型训练和识别算法
第四章 蓝莓典型害虫声音识别与分析
    4.1 声音数据源获取
        4.1.1 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4.1.1.1 模块说明
        4.1.1.2 采集系统采集声音
        4.1.2 手机录音
        4.1.2.1 手机型号及配置
        4.1.2.2 录音过程
        4.1.3 利用网站声音数据库
    4.2 实验硬、软件环境介绍
        4.2.1 实验硬件环境
        4.2.2 实验软件环境
    4.3 识别方法及结果
        4.3.1 获取叶蝉鸣声的时域波形、幅频特性
        4.3.2 声音的预处理
        4.3.2.1 去噪与预加重
        4.3.2.2 分帧和端点检测
        4.3.3 特征参数的提取
        4.3.4 GMM模型训练和识别
        4.3.5 识别结果
        4.3.5.1 运用GMM的识别结果
        4.3.5.2 运用BP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
    4.4 结果及改进算法分析
        4.4.1 蓝莓昆虫声音降噪结果分析
        4.4.2 特征提取结果分析
        4.4.3 特征提取算法的改进
        4.4.3.1 改进蓝莓典型害虫声音的特征参数提取过程
        4.4.3.2 改进预加重参数
        4.4.3.3 应用改进算法的实验结果
    4.5 GUI界面搭建
    4.6 本文方法与昆虫种群大小预测法结合
第五章 蓝莓害虫种群大小预测
    5.1 昆虫种群群落
        5.1.1 群落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5.1.2 昆虫种群的生态适应
    5.2 昆虫种群的扩散理论
        5.2.1 建立生长-扩散模型的前提
        5.2.2 理论基础及模型
    5.3 昆虫种群大小预测方法
        5.3.1 昆虫种群的混沌诊断与预测法
        5.3.2 标志重捕法
        5.3.3 黑光灯诱捕法
    5.4 实验分析
        5.4.1 利用两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5.4.2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四、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洱海湿地昆虫网络行为分析[D]. 郝鸿俊. 大理大学, 2021
  • [2]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响应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D]. 李慧.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泰安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 刘亚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 祝令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遗传结构及扩散传播机制研究[D]. 卢绍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6]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D]. 王秀梅.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D]. 王一. 浙江大学, 2020(01)
  • [8]植物介导的大型草食动物对蝗虫的间接作用及机制[D]. 朱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美国白蛾中国种群的遗传结构时间动态变化及快速分化机制研究[D]. 武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蓝莓典型虫害声信息特征与种类自动识别研究[D]. 杜丹. 贵州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