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五个误区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五个误区

一、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五大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顾海兵[1](2020)在《中国经济安全研究:误区再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回顾30多年来关于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总体上趋于同化,缺乏批判性研究,导致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缺乏创新、发展缓慢、偏离实际。基于此,本文就中国经济安全研究进行反思,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缺乏大系统意识,与军事安全、文化安全、技术安全分割明显,并分别就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经济安全与技术安全的紧密联系和分割现状进行讨论,最后结合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提出经济安全研究要与军事安全、文化安全、技术安全相结合,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鉴于军事安全、文化安全对经济安全是一种"外围性"影响,应将其纳入定性分析;技术安全"嵌入"到经济内部影响经济安全,应将其纳入定量分析。

陈倩[2](2019)在《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资产负债结构,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去杠杆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过度扩张,实际杠杆不断增大,资产错配,负债急剧上升,加之流动性监管薄弱,导致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剧,金融危机风险因素不断累积。为了“防控风险”,稳定金融市场,国家出台去杠杆政策,意在要求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本文是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定义以及分类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理论及实际情况来分析银行现有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利方面。接着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以及资产负债内部结构主动的调整响应。最后,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让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同业业务等通道业务受限。在资产端,商业银行更多地选择了低资本消耗的投资性资产;负债端,同资产一样,在总额方面是一直在上升的,但是增速逐渐放缓。负债的内部结构,从一开始由较为单纯的存款产品,发展成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债券发行、其他负债在商业银行的负债表里拥有着较高的份额。但随着杠杆率被纳入监管考核、MPA考核出台、同业存单纳入MPA等硬性约束上线,商业银行负债面临骤缩的压力,短期内依赖杠杆获取回报的商业银行的业绩也受到不利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也在改革后得到上升。商业银行不健康的资产负债结构带来了系统性风险,这会从根本上导致实体经济的成本增加。旨在“去杠杆”的各种监管政策加强了短期监管,也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从长远来看,应该在未来投资中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构与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框架,使之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演变和保持可持续性。商业银行也要钻研业务,做到在维持合规合法的业务经营下,需突破创新,寻找新的利润点。

蔡雪韵[3](2019)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负债率过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高杠杆给经济带来的危险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作为金融的重要参与者的商业银行来说,近几年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通过开展表外业务等方式加杠杆运行,导致银行业的杠杆持续增高,为了稳定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商业银行去杠杆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将“去杠杆”正式列为经济管理的核心任务。而商业银行则是这场“去杠杆”工程中的核心力量。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和杠杆以及“去杠杆”进行了定义,并对相关理论基础做了简单的介绍。接着针对供给侧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的主要目的,以及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在了解了相关背景后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7年10年间数据,利用Eviews6.0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的结果,以及综合各方面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去杠杆”的路径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给侧改革的促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稳步回升,但并不代表高杠杆所带来的风险已经得到控制,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加杠杆追求利润的现象仍然存在,“去杠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和监管环境,以及银行自身的规模,资产质量等,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银行的杠杆率产生影响。本文对商业银行“去杠杆”提出了8条路径,其中包括促进经济发展,金融业务转型,以及完善监管制度等。下一步的任务,是需要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在“去杠杆”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王敬一[4](2018)在《中国经济高杠杆的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的杠杆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本篇论文通过对我国杠杆现状进行全面地分析与对比,辨明我国杠杆究竟“高”在哪里,从而找到可能引爆风险的策源地。再通过分析杠杆与风险的关系,理清杠杆如何导致风险在各个经济部门内累积、辨明风险在部门之间传染的渠道,以及风险最可能在哪里引爆危机。通过对中国杠杆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中国杠杆率水平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整体杠杆率水平并不高,但在结构上存在问题。首先,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已经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且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和重资产行业;其次,地方政府杠杆率较高,存在较大隐患;第三,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不高,但增长较快,且较多来源于住房抵押贷款。最后,以发行的金融债为口径统计,我国金融部门杠杆率不高。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值得警惕。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重点分析了经济高杠杆的风险传导机制。在实证部分,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将风险量化,再建立VAR模型,研究风险与杠杆的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文章发现,首先,由于债务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和期限错配等问题,我国高杠杆不可持续发展,风险不断累积,经济体系更容易受到负面冲击影响而爆发危机。其次,在高杠杆的背景下,风险更容易通过负债渠道向外传输。一旦某个部门内产生大规模违约事件,损失首先会在部门内部传导,接着在部门间进行传导,最后持有债权最多的部门会受到最大的损失。在我国,各个部门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银行,所以银行很可能受到冲击最严重。至于大规模违约的策源地,非金融企业部门发生大规模违约事件的可能性较大。第三,在加杠杆过程中产生的资产泡沫破灭后,主体资产价值缩水,实体经济都不愿投资从而引发社会信贷紧缩,流动性不足,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起严重的萧条。这是高杠杆背景下的另一条风险传导机制。最后,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即杠杆率的升高会使金融风险加大,且银行部门子金融压力指数对杠杆率的反应更为明显。所以,我国面临着去杠杆的压力。但在通过杠杆转移和相应的配套措施配合去杠杆的同时,既要处理好经济健康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关系,也要防止去杠杆措施不当导致杠杆率在短期内波动过快,加剧风险累积。

顾海兵,张敏[5](2017)在《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五大误区与辩证方法论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关于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30多年来,尽管研究成果颇丰,但依然存在五大误区:对象泛化、方式同化、模式固化、方法僵化以及程度判定主观化。对误区的反思应落脚到对方法论的反思上。传统方法论以定量评估为主,不仅指标存在分歧,也缺少专家调查、国外经验借鉴等定性方法,尤其是没有结合巨国经济总体定位加以分析,导致后续研究越走越偏。中国经济安全研究必须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即采用辩证的方法论。它首先是巨国视角下的系统分析法,研究过程和结论都要结合巨国经济背景反复推敲。同时,还应当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先定量再定性,并且还需进行动态修正。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大量专家调查,结合最新国内外形势对旧指标、权重和警限做了初步调整。此外,文章研究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和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设立机制与发展经验,提出我国一方面应加强外资审查机构组织建设,加强外资审查,另一方面应增设中美经济安全关系立法机构,加快立法步伐,从而为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李子飞[6](2016)在《GXBBW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中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也面临严峻的发展问题。宏观经济下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过快,不良率上升压力增大。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冲击下,城商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发展战略研究不充分、服务手段趋同、竞争同质化、市场定位不明确,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不明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对比研究,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几种不同发展战略。进而选取GXBBW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描述GXBBW银行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内部环境分析,指出其优势与劣势所在。其次分析GXBBW银行目前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竞争环境强度,指出其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通过SWOT模型分析,指出GXBBW银行战略定位应该是立足广西,服务本土,立足小微企业,立足社区,做强零售,夯实对公基础。结合各方面因素,应采取增长型总体战略,重点采取社区(小微)银行发展战略、电子银行发展战略、上市战略,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强”的特色化、差异化竞争战略。本文同时也可为其他规模相近的城市商业银行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杨匡洁[7](2014)在《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地决定其经营的成功与否。因此,风险监管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竞争力。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现代商业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很早就引起商业银行的重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模式,但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关注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凸显。因此,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按照理论总结、实践启示、现状分析、问题揭示和对策研究的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和实证分析方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对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提出操作风险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先进的研究成果。再将理论结合实际,以国外对照国内,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理论和先进实践,探究了深圳市商业银行存在的相应的弊端。针对弊端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是健全操作风险监管制度框架:接着是实现对监管者的再监督;其次是大力推动深圳银行业操作风险治理体系改革;再次是加大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自制能力;最后是加强与香港金管局的信息共享和监管联动。通过改革,实现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加强商业银行的综合性市场竞争力。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让有关部门认识到操作风险监管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相应管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监管水平。

孙振华[8](2014)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仍会起到主宰城镇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作用。作为传统城镇化的新思维和新取向,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正处于开端之年,明确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能够为未来城镇化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2012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任务,外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放在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把城镇化发展作为战略的重点,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在潜力之所在,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当前各项经济事业发展的总抓手。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从概念到行动均存在着系列性的问题和矛盾,出现各种类型的片面性城镇化,如城镇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及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等等。这样的发展现实下,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身份不对等、职业不对等、社会保障不对等以及资源配置方式不对等。各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转移人口并没有享受到城镇原有居民所享有的国民待遇,生活质量完全没有达到城镇居民的同等标准,尽管是“人”这一单元居住在了城镇,但是最基本的权力却没有得到保障,这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衷相违背,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群体,他们所享有的待遇与原有居民差距更大,同工不同酬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更加明显,弱势的话语权和被动性成为他们最鲜明的特征。而且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部分地方政府热衷于加快征地、土地出让,来获取丰厚的土地财政,却忽略了征地所遵循的法律程序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备的现实下,此时往往会出现农民在农村没有宅基地、在城镇没有住房的悲剧,自然而然,这部分人就成了城镇化发展的牺牲品。这迫使我们对城镇化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明确其发展的动力机制、转变发展路径。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多倾向于单维度因素忽视多维度综合因素;倾向于政府因素忽视市场因素;倾向于外生因素忽视内生因素;倾向于数量型因素忽视质量型因素等。这样的动力机制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完全得不到提升,跟不上发展速度的步伐,致使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没有得到体现,这就需要对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全面转型,进而达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本旨要义。同时,各地区在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中多考虑的是本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是否对周边区域产生足够的影响,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却没有考虑,这就出现城镇化发展的区块化和独立化现象,不利于形成城市群和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格局。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之所在,清楚的知道各区域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引致的空间格局变化这一空间效应,进而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运用城市化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论,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主体行为的认识误区等三个方面对其解释说明,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应实现由单维度动力机制向多维度转变、由外生型动力机制向内外兼备型转变、由被动型动力机制向主动型转变及由产业发展数量型动力机制向质量型转变。其次,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在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等城镇化动力机制运行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传统城镇化动力因素的实证分析,引申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应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机制、收入和福利水平提升的核心机制、公共需求的保障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再次,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城镇化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测度,从中得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进而分析预测出新型城镇化所引致的区域空间格局新变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如何更好的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释放更大的空间溢出效应成为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第四,对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全面梳理,认为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动力、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产业集群及结构优化升级的持久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动力、政府宏观调控的外在动力及可持续的交通体系的重要动力,方能更有效的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第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进行设计。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效应及国外成功经验等方面的系统性分析,提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转换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内生型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城镇经济发展的质量化,提升社会成员福利水平;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公共需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走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强化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效应,推动其高质量运行六种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研究方法,借助于空间计量软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构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重新进行了综合测度。以往对城镇化的研究都是简单的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往往具有虚高性,本文将城镇化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并选取代表性的指标,对各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以明确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到底处在何种水平,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与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城镇化衡量标准的差距有多大等等,从而为促进各区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制定依据。②多维度构建了传统城镇化发展动力因素的计量模型,并通过对其进行实证测度与分析,引申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往往只是从某一方面展开分析,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收入差距等,动力因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并没有体现出来。本文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及政府宏观调控等层面来多维度构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模型,对其进行回归模拟分析,从中引申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大动力机制,即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机制、收入和福利水平提升的核心机制、公共需求的保障机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能够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③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预测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将引致的区域空间格局的新变化。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我国沿海与内地、三大区域及部分省份、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然而并没有学者对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探讨。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及三大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测,既能够明确空间溢出效应的方向和程度,合理预测出新型城镇化所引致的空间格局新变化,也能够为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照系,进而提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其发展动力机制如何对本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其空间溢出效应的方向和程度对相邻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所提出的观点,将有助于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扩大其空间效应,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徐澜波[9](2014)在《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政府理论和社会层面,对"宏观调控"内涵的理解和界定并不规范和统一,"宏观调控"大有被泛化的趋势。界定规范的宏观调控内涵的目的就是要求在规范化意义上、法治意义上明确和使用宏观调控的概念,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不同于社会意义、民间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也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控制式手段的干预社会经济,以及区别国家以直接投资经营方式参与和调节社会经济。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是政府以再生产需求总量调节方式、以经济总量所内含的经济参数手段和工具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真正的宏观调控,其与上述所称的几种"宏观调控"具有本质不同。对宏观调控的内涵作出科学和规范的界定,需要考虑的客观标准就是宏观调控的特性,其具体可以分解为:宏观调控的特有的目标;宏观调控行为的间接性;宏观调控特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有效性。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基础,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需要以我国宏观调控法治化加以保障并以宏观调控基本法来加以肯定和固定。

张向晨,徐清军[10](2013)在《国内外贸易增加值问题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以关境、总值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核算方式受到挑战,世贸组织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提出了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目前国际上已形成OECD和世贸组织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等五大数据库。中国学者将加工贸易从国内生产中分离出来,提出一套测算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方法论,建立了适合研究中国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贸易增加值核算数据库,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探寻转型升级的规律,为新一轮开放找准着力点,同时利用该方法和有关数据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制订一套全面的、能够充分反映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国际贸易核算体系当然最好,但制约因素也很多。

二、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五大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五大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安全研究:误区再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误区反思:文献综述
二、误区再反思之一: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分割
三、误区再反思之二: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分割
四、误区再反思之三:经济安全与技术安全分割
五、总结与前瞻

(2)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1.3.1 创新点
        1.3.2 本文的局限
2.文献综述
    2.1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背景
    2.2 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2.3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优化
    2.4 文献评述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现状及其变化
    3.1 资产负债结构转型调整的背景
    3.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现状及其变化
        3.2.1 商业银行总体规模状况
        3.2.2 商业银行资产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3.2.3 商业银行负债端情况
        3.2.4 商业银行负债内部结构变化
        3.2.5 小结
4.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模型设计
        4.2.1 事件分析法
        4.2.2 动态结构调整模型
    4.3 事件法实证分析
        4.3.1 数据说明
        4.3.2 事件设定
        4.3.3 描述性统计
        4.3.4 事件窗口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3.5 小结
    4.4 商业银行负债内部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分析
        4.4.1 债券发行对银行目标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4.4.2 同业存单对银行目标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5.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与对策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
        1.3.2 国内研究文献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3.4 研究发展趋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杠杆和杠杆率
        2.1.2 去杠杆的含义
        2.1.3 银行资本
    2.2 相关资本结构理论
        2.2.1 权衡理论
        2.2.2 代理成本理论
        2.2.3 优序融资理论
    2.3 研究假设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去杠杆”的目的和必要性
        3.1.1 供给侧改革背景概述
        3.1.2 商业银行“去杠杆”的目的
        3.1.3 商业银行去杠杆的必要性
    3.2 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3.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3.3.1 盈利能力增长的压力
        3.3.2 信用风险暴露的压力
        3.3.3 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的压力
        3.3.4 金融供给问题日益凸显
        3.3.5 同业竞争压力和综合经营能力提升压力
第四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分析
    4.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4.1.1 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地位特殊
        4.1.2 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特殊
        4.1.3 商业银行的经营体系特殊
    4.2 我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现状分析
        4.2.1 我国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4.2.2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杠杆率现状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
    5.1 商业银行杠杆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宏观经济因素
        5.1.2 外部监管因素
        5.1.3 银行自身因素
    5.2 样本设计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的选取
    5.3 模型的构建
    5.4 实证分析
        5.4.1 单位根检验
        5.4.2 协整检验
        5.4.3 模型形式的检验
        5.4.4 模型设定
    5.5 结果分析
    5.6 实证结论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路径选择
    6.1 建立长期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
    6.2 加快金融业务创新步伐
    6.3 优化货币政策操作
    6.4 加快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6.5 完善金融市场利率传导机制
    6.6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6.7 建立长期监管机制
    6.8 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国经济高杠杆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文章的创新之处
        二、文章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杠杆水平衡量
    第一节 杠杆有关概念
        一、杠杆的定义
        二、去杠杆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杠杆情况
        一、中国杠杆率测算
        二、中国杠杆率是否真的“高”
    第三节 总结
第三章 高杠杆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宏观杠杆与风险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部门杠杆与风险的关系
    第三节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与风险的关系
    第四节 居民部门杠杆与风险的关系
    第五节 金融部门杠杆与风险的关系
    第六节 总结
第四章 高杠杆与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构建
        二、金融压力指数
        三、变量的选取
    第二节 杠杆率与风险的实证研究过程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三、滞后阶数的确定
        四、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五、脉冲响应分析
        六、实证结果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果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保增长中降杠杆
        二、控制杠杆增长
        三、去杠杆的配套措施
        四、杠杆转移
        五、去杠杆的风险控制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银行部门子金融压力指数F1的实证检验过程
致谢

(5)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五大误区与辩证方法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误区
二、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辩证方法论:巨国经济定位
三、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辩证方法论:定量定性、动态修正
四、美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经验借鉴
    1.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2. 美国—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
    3. 启示。
五、结语

(6)GXBBW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外商业银行战略研究动态
        1.2.3 国内银行战略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商业银行战略研究评述
    1.3 论文研究框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GXBBW银行发展的环境分析
    2.1 内部环境
        2.1.1 GXBBW银行基本情况
        2.1.2 GXBBW银行发展特征
    2.2 外部环境
        2.2.1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2.2.2 国内经济金融形势
        2.2.3 广西经济金融形势
    2.3 竞争环境
        2.3.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强度
        2.3.2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2.3.3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2.3.4 新进入者的威胁
        2.3.5 替代品的威胁
第三章 GXBBW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3.1 GXBBW银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1.1 自身优势
        3.1.2 主要劣势
    3.2 GXBBW银行发展面临的外部机遇、威胁
        3.2.1 发展机遇
        3.2.2 主要挑战
    3.3 SWOT综合评价
第四章 GXBBW银行发展可借鉴的国内外实践
    4.1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启示
        4.1.1 富国银行基本情况
        4.1.2 富国银行社区银行战略的经验启示
    4.2 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启示
        4.2.1 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和社区支行战略模式
        4.2.2 区域性股份制发展战略模式
        4.2.3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模式
第五章 GXBBW银行发展战略制定和重点方向
    5.1 GXBBW银行总体战略选择
    5.2 GXBBW银行战略定位
        5.2.1 区域发展定位
        5.2.2 市场定位
    5.3 GXBBW银行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
        5.3.1 发展社区银行及小微专营支行
        5.3.2 发展电子银行
        5.3.3 上市发展
第六章 GXBBW银行发展对策措施
    6.1 持续加强改进公司治理
    6.2 加快产品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6.3 加快调整经营结构,突出零售银行转型
        6.3.1 做大做强零售业务,通过零售业务反哺公司业务
        6.3.2 做实做优对公业务
        6.3.3 推动小微金融服务全面升级
        6.3.4 做精做新投行业务
        6.3.5 积极参与沿边金融改革,打造面向东盟国际业务品牌
    6.4 强化内控,重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6.5 积极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
    6.6 加快推动跨组织战略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涵义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涵义
        2.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概念
        2.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2.1.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2.2 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的其他概念
    2.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理论依据
        2.3.1 法律经济学理论
        2.3.2 市场缺陷理论
        2.3.3 金融伦理学理论
3 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现状分析
        3.1.1 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1.2 深圳市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3.1.3 深圳市商业银行成长的示范效应——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
        3.1.4 深圳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
        3.1.5 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做法和成效
    3.2 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操作风险监管制度亟待完善
        3.2.2 缺乏对监管者的再监督
        3.2.3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及评估体系不健全
        3.2.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模式落后
        3.2.5 与香港金管局沟通合作不充分
4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4.1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经验和启示
        4.1.1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历史沿革
        4.1.2 上海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先进经验
        4.1.3 交通银行厦门市分行操作风险监管理的先进经验
    4.2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实践及启示
        4.2.1 英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实践及启示
        4.2.2 美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实践及启示
        4.2.3 新加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实践及启示
5 加强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建议
    5.1 健全操作风险监管制度
    5.2 大力推动操作风险治理体系改革
    5.3 实现对监管者的再监督
    5.4 提高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自制”能力
    5.5 加强与香港金管局的信息共享和监管联动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2.1.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城市化理论
        2.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2.3 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2.2.4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论
    2.3 小结
3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稳步提升趋势明显
        3.1.2 人口流动加速,双向转移趋势明显
        3.1.3 城镇化方式发生转变,民生型城镇化成为主流
        3.1.4 城镇空间集聚水平提高,城市群成为主体形态
        3.1.5 城镇建设投资稳步增长,公共服务能力增强
        3.1.6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空间体系逐步完善
    3.2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半城镇化问题突出,城镇化的质与量失衡
        3.2.2 房地产化愈演愈烈,土地城镇化加速进行
        3.2.3 城乡发展不协调,严重失衡
        3.2.4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下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3.2.5 系列性的社会矛盾激化
        3.2.6 城镇治理水平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足
    3.3 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揭示
        3.3.1 主体行为的认识误区
        3.3.2 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的因素解析
        3.3.3 制度动力的因素分析
    3.4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转变
        3.4.1 由单维度动力机制向多维度转变
        3.4.2 由外生型动力机制向内外兼备型转变
        3.4.3 由被动型动力机制向主动型转变
        3.4.4 由产业发展数量型动力机制向质量型转变
    3.5 小结
4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运行原理
        4.1.1 以人为本
        4.1.2 城乡一体化
        4.1.3 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4.1.4 系统综合运行
    4.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计量模型分析
        4.2.1 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
        4.2.2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4.2.3 动力因素间的协调性分析
    4.3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4.3.1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机制
        4.3.2 收入和福利水平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机制
        4.3.3 公共需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4.3.4 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4.4 小结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5.1 新型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1.1 新型城镇化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5.1.2 新型城镇化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5.1.3 新型城镇化将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5.1.4 新型城镇化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2 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2.1 模型的设定
        5.2.2 实证检验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新型城镇化引致的区域空间格局变化
        5.3.1 非均衡型向均衡型转变
        5.3.2 发展的区块性向连绵体转变
        5.3.3 发展的圈层式向网络化转变
        5.3.4 发展的不协调向协调性转变
    5.4 小结
6 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6.1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6.1.1 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优势发挥
        6.1.2 以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为发展动力
        6.1.3 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动力
        6.1.4 以完善的交通体系为引导
    6.2 日本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6.2.1 市场选择基础上的政府参与机制
        6.2.2 以工业化发展为推动机制
        6.2.3 以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基础保障
        6.2.4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协同性发展
        6.2.5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相结合
    6.3 欧洲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6.3.1 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相结合
        6.3.2 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持续动力
        6.3.3 推进可持续的低碳交通体系
        6.3.4 以城乡一体化为内生动力
    6.4 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6.4.1 缺乏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动力
        6.4.2 缺乏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6.4.3 缺乏政府的合理调控和引导
        6.4.4 缺乏产业的支撑作用
    6.5 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6.5.1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动力
        6.5.2 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
        6.5.3 产业集群及结构优化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持久动力
        6.5.4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6.5.5 政府宏观调控是城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
        6.5.6 可持续的交通体系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6.6 小结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7.1 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内生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7.1.1 坚持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7.1.2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
        7.1.3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势
    7.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与高级化
        7.2.1 调整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
        7.2.2 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7.2.3 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化
    7.3 实现城镇经济发展的质量化,提升社会成员福利水平
        7.3.1 调整城镇经济发展战略
        7.3.2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7.3.3 建立绿色GDP的考核机制
    7.4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公共需求
        7.4.1 建立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7.4.2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7.4.3 创建新的基础设施经营机制
    7.5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走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
        7.5.1 环境综合整治与绿色城镇建设
        7.5.2 推进智慧型城镇建设
        7.5.3 建立绿色城镇经济体系
    7.6 强化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效应,推动其高质量运行
        7.6.1 组织和成立城镇合作平台
        7.6.2 构建城镇政府间的横向网络组织
        7.6.3 优化城市群的形态和空间布局
    7.7 小结
8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的共识与分歧
二、经济法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的共识与分歧
三、科学、规范界定“宏观调控”的路径和标准
四、宏观调控的特性
    (一)宏观调控目标的社会经济宏观性和总体性
    (二)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
    (三)宏观调控行为的间接性
五、由宏观调控特性规定的宏观调控内涵
六、以规范化宏观调控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法治化

四、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五大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安全研究:误区再反思[J]. 张帅,顾海兵. 学术研究, 2020(03)
  • [2]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D]. 陈倩.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路径研究[D]. 蔡雪韵.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4]中国经济高杠杆的风险研究[D]. 王敬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
  • [5]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五大误区与辩证方法论反思[J]. 顾海兵,张敏. 经济学动态, 2017(02)
  • [6]GXBBW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李子飞. 广西大学, 2016(02)
  • [7]深圳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研究[D]. 杨匡洁.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8]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D]. 孙振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9]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J]. 徐澜波. 政治与法律, 2014(02)
  • [10]国内外贸易增加值问题研究的进展[J]. 张向晨,徐清军. 国际经济评论, 2013(04)

标签:;  ;  ;  ;  ;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五个误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