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测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护(论文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撰写组[1](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研究指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糖皮质激素规范应用在慢阻肺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循证证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慢阻肺糖皮质激素应用现状, 围绕慢阻肺稳定期初始治疗、随访期调整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征、急性加重风险、合并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结核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联合和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根据慢阻肺急性加重异质性, 选择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 撰写组提出7条推荐意见, 以进一步推动不同级别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落实中国慢阻肺指南中糖皮质激素在慢阻肺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实践。

牛国平[2](2021)在《肺康膏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肺康膏对COPD稳定期气虚痰阻血瘀证患者的影响,包括中医临床症状、mMRC、SGRQ、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血便常规、血糖等安全指标,探析肺康膏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2月一2020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治未病、膏方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的气虚痰阻血瘀证患者,依据SPSS 25.0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膏方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3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肺康膏,主要组成为黄芪、防风、白术、黄精、红景天、陈皮、桃仁、红花、鹿角胶、阿胶、砂仁、苏梗、莱菔子等,早晚各20g,共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记录患者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mMRC、SGRQ、入组前6个月及入组后6个月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FEV1、FVC、FEV1/FVC、FEV1%pred)、肝肾功能(ALT、AST、CREA、UREA)、心电图、血便常规(WBC、RBC、HGB、PLT、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尿糖)、空腹血糖,研究结束后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临床收集病例64例,脱落8例,最终纳入完整病例56例,两组各28人。1.基础资料比较:入组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和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入组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mMRC、SGRQ、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膏方组中医症状总分、主症评分、主症中气短、神疲、乏力、咳嗽、咳声、咯痰、舌质紫暗、舌脉粗张、次症中自汗、懒言、肢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SGRQ总分,其中的症状评分及疾病影响评分、急性加重次数较入组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膏方组FEV1较入组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均值有改善,但与入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膏方组无口干、咽痛等不良反应。结论:1 肺康膏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特别是咳嗽、痰量、气短、乏力、舌紫暗等方面;肺康膏可以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降低mMRC评分及SGRQ总分及呼吸症状及疾病影响评分,改善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肺康膏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2肺康膏可改善患者肺功能(FEV1、FVC、FEV1/FVC、FEV1pred%)均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肺康膏治疗COPD稳定期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可靠。

李俊莹[3](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期间早期肺康复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期间进行早期肺康复是否切实可行,安全性是否有保障,是否可以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呼吸功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减少ICU住院时间,提升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区住院治疗的符合标准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n=20)与对照组(n=18)。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无创机械通气,祛痰、抗感染等多种符合治疗原则的药物治疗方式,常规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以及吸痰、机械排痰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康复组于入院48小时内即开始相关肺康复治疗训练,直至出院,包含运动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相关的营养支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入院后及肺康复治疗干预7天后均行30秒坐立试验(30-second Sit-to-Stand Test,30s STS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评分(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 MRC)、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Rating Scale,MBI)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检测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氧分压(Pa O2),记录所有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康复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对以上8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这类病人采用早期肺康复治疗是否具有安全可行并对其效果评价。结果:1、经过7天的肺康复治疗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动脉Pa CO2下降更明显(康复组:40.4±3.6mm Hg,对照组43.7±3.0mm Hg),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过7天的肺康复治疗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动脉Pa O2升高更明显(康复组:71.8±3.9mm Hg,对照组69.4±2.7mm Hg),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经过7天的肺康复治疗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康复组m MRC评分显着下降(康复组:2.00±0.65分,对照组:2.67±0.69分),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4、经过7天的肺康复治疗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30秒坐立试验(30s STST)次数增加更明显(康复组:10.85±2.03次,对照组:9.44±1.92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经过7天的肺康复治疗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康复组CAT评分显着下降(康复组:14.45±2.0分,对照组:16.06±2.39分),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6、经过7天的肺康复治疗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康复组MBI评分升高更明显(康复组:45.35±7.78分,对照组:38.83±7.88分),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7、通过进行肺康复治疗之后,康复组和对照组病例的ICU住院时间差异不显着,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康复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1、通过采取早期肺康复治疗,可以使无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得到改善,改善肺通气功能。2、早期肺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无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了显着提升。3、无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无不良事件发生。

陈采玉[4](2021)在《下气汤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下气汤加减对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试验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下气汤加减,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呼吸困难指数(m MRC)的变化情况。结果:1.基线比较:最终纳入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3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齐,具有可比性(P>0.05)。2.疗效比较:(1)临床总疗效: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候积分: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自汗、乏力、纳呆、易感症状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便溏、腹胀症状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纳呆、易感症状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自汗、乏力、便溏、腹胀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肺功能:试验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疗效无差异(P>0.05)。(4)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MWD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呼吸困难指数(m MRC):试验组治疗后m MRC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m MRC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下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总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2.下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于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运动耐力,减轻中医症候,缓解呼吸困难等方面有独特作用;3.下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临床证明其安全有效,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陈玮贝[5](2021)在《AECOPD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特征和耐药性情况。2、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多重耐药感染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多重耐药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住院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11例A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检出病原菌构成、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年间本院共664例AECOPD患者中培养出病原菌有111例,男性102例,女性9例,80-8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46人,占41.44%);科室分布主要见于呼吸内科52例(46.89%),其次为ICU 34例(30.6%)、老年病科15例(13.51%);合并基础疾病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最多共65例(58.56%),其次为合并脑血管意外39例(35.14%),合并糖尿病30例(27.03%),合并冠心病17例(15.32%)。2、111例AECOPD患者共检出12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多重耐药菌占总检出致病菌25.98%,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3、本研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中对阿米卡星最敏感,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58.33%);流感嗜血杆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美罗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65.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最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高(93.3%);肺炎克雷伯菌也对替加环素敏感,对多西环素耐药率最高(83.3%);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拉考宁、利奈唑胺敏感,青霉素耐药率最高(100%);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各真菌未发现耐药。4、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肺癌、合并肾脏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在是否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合并呼吸衰竭,是否频繁更换抗生素、是否行机械通气及是否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否留置尿管、胃管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压、合并肺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及住院天数>14 d是AE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院AECOPD患者痰培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革兰阳性菌常见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达25.98%,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2、本院AECOPD患者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药物未见明显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替加环素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拉考宁、利奈唑胺敏感;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各真菌未发现耐药。3、合并高血压、合并肺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及住院天数>14 d是AE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桂丽[6](2021)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对痰液中MUC5AC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痰液中MUC5AC水平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AECOPD的作用机制,为治疗AECOPD拓展新途径,为今后开发和利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84例符合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雾化),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上加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2周后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痰量情况、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痰液中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水平情况。结果:(1)治疗组42例,脱落6例,完成36例;对照组42例,脱落6例,完成36例。(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咳嗽、喘息、气短、胸闷、腹胀纳呆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咳嗽、喘息、气短、胸闷积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的腹胀纳呆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痰量积分比较:两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量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痰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肺功能比较:治疗2周后,对照组及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治疗2周后,对照组及治疗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较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7)痰液中黏蛋白5AC(MUC5AC)水平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液中MUC5A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痰液中MUC5AC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能使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使痰液生成减少,刺激痰液排出,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2)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能够降低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痰液中MUC5AC水平,使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得到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UC5AC分泌有关。(3)本临床研究过程中根据安全性观察指标监测结果,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表明临床使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安全性较好,未见毒副作用。

姬新珂[7](2021)在《不同中医证型的COPD患者高分辨CT征象和定量指标的小样本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对比正常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患者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定量指标差异;2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T定量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COPD患者CT定量指标差异性,为COPD中医分型提供影像学量化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辨证为外寒内饮证及痰热壅肺证各30例为研究组。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美国GE公司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在患者最大吸气末时进行肺尖至肺底的螺旋CT扫描,将扫描图像上传至aw4.7后处理工作站,在Lobe Segmentation软件手动划分各肺叶,以-950HU为阈值,Parenchyma Analysis计算低衰减区占全肺容积的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low attenuation area,LAA%)。在右肺上叶观察支气管形态,选取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使用Airway Analysis软件手动选取、自动计算选取支气管的管腔内径(Lumen Diameter,LD),气道直径(Air Diameter,AD),管壁厚度(Wall Thickness,WT),管腔面积(Lumen Area,LA),管壁面积(Wall Area,WA),管壁面积比值(Wall Area Ratio,WA%),管壁厚度与气道直径的比值(Wall Thickness/Air Diameter,T/D),伴行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PA)直径。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健康组的CT定量值,探讨CT定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T定量指标差异。结果:1 COPD组各项肺气肿参数均高于健康组,COPD组管壁厚度更大,管腔面积更小,管壁面积比值及支气管壁厚与气道直径的比值均较大,COPD组存在支气管壁厚度增加和管腔狭窄。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肺LAA%与左右肺及各个肺叶LAA%均存在明显相关性,肺气肿分布较广泛,但CT肺气肿指标与支气管参数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3不同CT分型中E型肺动脉直径最大,与M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E型管壁厚度与气道直径的比值最小,与A型和M型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除A型和E型在左肺上叶LAA%存在统计学外,肺气肿总容积、全肺LAA%、右肺LAA%、右肺上叶LAA%、右肺下叶LAA%、左肺上叶LAA%方面均是A型和E型、A型和M型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E型和M型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4痰热壅肺证组在管壁厚度、管壁厚度与气道直径的比值、管壁面积比值方面均高于外寒内饮证组。肺气肿参数方面,两组仅在右肺中叶LAA%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CT定量指标包括肺气肿和支气管定量指标两大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定量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气肿程度和支气管狭窄程度。且胸部CT为无创性技术,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低,易于患者接受,可以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COPD外寒内饮证和痰热壅肺证支气管壁厚度存在差异,痰热壅肺证组支气管壁厚度更大。

吴茜[8](2021)在《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肺囊性纤维化等,它能使受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对于一些术前或者术中发生低氧血症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动脉高压等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往往会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进行呼吸或循环的支持,以便于肺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这一技术甚至延用至肺移植术后的继续治疗。但是是否在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对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的进一步治疗有无影响,尚无相关的对比研究,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双肺移植术中是否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中心完成双侧肺移植手术的病例,详细登记了所有受体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资料和术后短期的随访资料。该项目研究通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60例术后稳定状态的受体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具有肺移植的手术指征并得到临床医师关于肺移植治疗的建议。根据双肺移植手术患者麻醉后的呼吸支持方式是否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分为机械通气组(C组)和ECMO辅助组(E组)。机械通气组(C组)剔除3例死亡和2例资料不全患者,最终有25例患者入组;ECMO辅助组(E组)剔除2例死亡患者,最终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C组平均年龄为49.76±15.98岁,男性18例,女性7例,ASA分级22例为Ⅳ级,3例为Ⅴ级。E组平均年龄为56.42±12.66岁,男19例,女9例,ASA分级23例Ⅳ级,5例Ⅴ级。记录两组双侧肺移植受体的年龄、性别、体重、BMI(Body mass index,BMI)、ASA分级、术前呼吸状态、主要术前诊断、术前肺灌注和肺功能评级:包括肺功能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记录两组双侧肺移植受体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静脉输液量、术中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血浆、失血量、尿量;记录两组双肺移植患者移植术前和术后一个月内的的肺功能测量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比值(1秒率),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75/25);记录两组双肺移植患者移植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7)、术后第30天(T30)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E/A;记录两组患者双侧肺移植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治疗时间、E组的ECMO使用时间,住院期间费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例双肺移植患者,C组25例,其中男性肺移植受体18例,女性肺移植受体7例;E组28例,其中男性肺移植受体19例,女性肺移植受体9例。C组和E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量、术中输注白蛋白量、尿量上没有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C组小于E组(P<0.05)。两组患者双侧肺移植术前、术后一个月内的肺功能在FEV1、FVC、FEV1/FVC、PEF、MMEF75/25上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7)、术后第30天(T30)的心脏彩超在LVEF,LVEDD,LVESD,E/A上没有差异(P>0.05)。两组双肺移植受体的住院时间没有差异(P>0.05),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费用,C组小于E组(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双肺移植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后受体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治疗时间延长,但不影响患者术后短期一个与月内的心、肺功能和住院时间。

程思益[9](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闻诊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嗓音,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闻诊特点。初步建立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闻诊信息客观化采集标准,运用统一的数字听诊生理音监测设备采集嗓音建立闻诊数据库,然后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寻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闻诊特征性指标,探究不同证型、病位、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患者的闻诊特点。方法: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诊疗指南设计病例调查表,以中日友好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18岁到85岁的4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四诊信息采集,应用统一的数字听诊生理音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再将数据上传至“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数字听诊平台”对选定嗓音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平均谐波噪声比(HNR)、第一共振峰(Format1)、第二共振峰(Format2)、第三共振峰(Format3)、平均音高(pitch-mean)、声断度(degree of voice breaks)、平均基频(F0-mean)。运用 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疾病的症状体征特点、证型诊断流程、声学异常指标、不同证型、病位及肺功能分级间的差异,为现代数字化闻诊辅助中西医临床辨病、辨证论治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基础。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9例,并存疾病中频次最高3种疾病:高血压22例,占总人数51.16%,冠心病11例,占总人数25.58%,胃食管反流病9例,占总人数25.5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症状及体征为:“咳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畏风,易感冒”。高度相关的症状及体征(Spearman相关系数r>0.5)的有:“口粘腻”-“手足心热”(0.691);“手足心热”-“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爽(0.647)”;“舌下络脉迂曲粗乱”-“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0.618)”;“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0.581)”;“舌下络脉迂曲粗乱”-“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0.574)”。2.对症状及体征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临床情况可分为4类,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肺脾肾气虚证。将中医症状及体征纳入证型诊断建立决策树模型,正确性可达93%。主证决策树最重要的症状及体征共6条,依次为“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爽”、“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耳鸣或头昏或面目虚浮”、“纳呆或食少”。痰浊兼证决策树正确性可达95%以上,最重要的症状及体征2条:“痰多、白黏或呈泡沫状”;“口黏腻”。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声学客观参数明显异常的指标有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异常者占总人数85.37%。男女患者的谐噪比、平均音高、声断度、平均基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谐噪比、平均音高,平均基频低于女性患者,声断度高于女性患者。吸烟和非吸烟患者平均音高、平均基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的平均音高、平均基频低于非吸烟患者。不同主证及兼证的各声学指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按主证将患者分为病位在肺和(或)脾及肺肾两组,谐噪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在肺肾的谐噪比较低。将声学指标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位的决策树分析,决策树模型诊断准确性为85.4%。按各指标重要性排序为(前三位):振幅微扰、平均音高、平均基频。不同肺功能分级的慢阻肺中,第一共振峰、第三共振峰、声断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肺功能Ⅱ级患者的第一共振峰、第三共振峰最高,声断度最低。将声学指标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的决策树分析,决策树模型诊断准确性为80.5%。按各指标重要性排序为(前三位):声断度、谐噪比、平均音高。结论:1.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并存疾病中,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可影响疾病的辨证诊断。2.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舌下络脉迂曲粗乱”-“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高度相关,瘀血与肾气虚弱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3.将聚类分析及决策树分析运用于中医证型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仍需进一步完善。4.闻诊的客观声学指标与病情具有一致性,声音粗糙及嘶哑可能是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声学特点之一。5.数字化的闻诊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谐噪比在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病位及病性。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的声学特征指标体现在第一共振峰、第三共振峰、声断度。闻诊的病位及疾病分级决策树分析具有一定准确性及可行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闻诊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推广数字化声音采集设备的临床应用,建立客观数字化闻诊采集及体系,是闻诊客观化的发展方向。

焦凡[10](2021)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在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方案,探讨其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自我管理能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促进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76例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与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干预持续1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CAT评分)、肺功能(FEV1%、FEV1/FVC)、呼吸困难程度(m MRC)、运动耐力(6MWT)、自我管理能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平均每日用机时长、每日用机时长>4h天数百分比)。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76例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本研究并收集资料的患者有7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干预前,观察组CAT评分(25.78±3.87)分与对照组(24.81±3.70)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AT评分(19.42±3.99)分低于对照组(22.39±3.7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C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CAT评分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功能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28.69±7.60,FEV1/FVC:42.78±5.46)较对照组(FEV1%:29.09±7.49,FEV1/FVC:43.20±5.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33.13±7.68,FEV1/FVC:46.35±4.11)与对照组(FEV1%:28.99±7.31,FEV1/FVC:43.38±3.5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呼吸困难程度干预前,观察组m MRC等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 MRC等级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m MRC等级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 MRC等级干预前后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运动耐力干预前,观察组6MWT(233.14±33.65)米与对照组(237.45±32.61)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265.47±34.08)米高于对照组(239.24±30.81)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6MWT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MWT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33.53±17.63)分与对照组(130.47±17.9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55.64±15.35)分显着高于对照组(134.34±17.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显着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呼吸机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平均每日用机时长为(8.40±2.62)h,对照组为(5.74±2.65)h,观察组每日用机时长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机时长>4h的天数百分比为(71.06±12.74),对照组为(58.36±12.84),观察组用机时长>4h的天数百分比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可提高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促进运动耐力的增加。2.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可增加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戴机时间,提高呼吸机治疗依从性,且有助于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2)肺康膏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西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总结
        1 COPD的流行病学
        2 COPD的危险因素
        3 COPD的主要机制
        4 COPD的诊断及肺功能评价
        5 COPD稳定期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COPD的研究总结
        1 中医对COPD的认识
        2 COPD稳定期的中医防治方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膏方的发展历史及研究总结
        1 膏方的发展历史
        2 膏方的现代应用
        3 膏方在呼吸系统的应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2 方案
        2.1 培训研究人员
        2.2 分组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数据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基础资料统计
        3.2 疗效评价指标比较
        3.3 安全评价指标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2 肺康膏组方依据及作用
        4.3 肺康膏治疗COPD稳定期优点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附表1 急性加重次数
    附表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表3 呼吸困难分级量表(mMRC)
    附表4 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
    附表5 肺功能
    附表6 理化检查指标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期间早期肺康复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AECOPD 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期间早期肺康复的研究现状
    2.1 前言
    2.2 早期肺康复的可行性
    2.3 早期肺康复的介入时机
    2.4 早期肺康复的主要治疗策略
        2.4.1 运动功能训练
        2.4.2 呼吸肌训练
        2.4.3 神经肌肉电刺激
        2.4.4 有效咳嗽及排痰训练
        2.4.5 作业疗法
        2.4.6 物理因子治疗
        2.4.7 营养支持
        2.4.8 心理支持与干预
        2.4.9 健康教育
    2.5 早期肺康复的评价指标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2.3 康复治疗终止标准
    3.3 分组及研究方法
        3.3.1 分组
        3.3.2 研究方法
    3.4 资料收集
    3.5 观察指标
        3.5.1 动脉血PaCO_2、PaO_2
        3.5.2 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
        3.5.3 30 秒坐立试验(30sSTST)
        3.5.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 评分量表)
        3.5.5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MBI)
        3.5.6 ICU 住院时间
        3.5.7 不良事件发生率
    3.6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分组情况
    4.2 入院时基础情况对比
    4.3 早期肺康复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4.3.1 动脉血PaCO_2
        4.3.2 动脉血PaO_2
        4.3.3 mMRC评分
        4.3.4 30sSTST试验
        4.3.5 CAT评分
        4.3.6 MBI评分
        4.3.7 ICU住院时间
        4.3.8 不良事件发生率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下气汤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治疗疗程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比较情况
        2.1 两组性别比较情况
        2.2 两组年龄比较情况
        2.3 两组年龄段分布比较情况
        2.4 两组COPD综合评估分组比较情况
        2.5 两组病程比较情况
    3 疗效观察指标比较情况
        3.1 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情况
        3.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情况
        3.3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单项积分比较情况
        3.4 治疗前后FEV1%Pred比较情况
        3.5 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情况
        3.6 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情况
        3.7 治疗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比较情况
        3.8 治疗前后改良版呼吸困难指数(mMRC)比较情况
    4 不良事件结果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设计讨论与分析
        1.1 祖国医学对慢阻肺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的认识
        1.3 下气汤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的依据
        1.4 下气汤加减选方依据
    2 疗效分析与讨论
        2.1 基线资料分析
        2.2 疗效结果分析
    3 安全性指标分析
    4 创新性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AECOPD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基本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A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
    2 病原菌总体分布
    3 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
    4 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疗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对痰液中MUC5AC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医诊断标准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1.7 病例剔除标准
        1.8 伦理原则
        1.9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 临床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
        2.2 病例分组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两组一般基线情况比较
        3.1.1 性别构成对比
        3.1.2 年龄及病程构成对比
        3.1.3 治疗前肺功能分级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3 两组患者痰量积分情况比较
        3.2.4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3.2.5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比较
        3.2.6 两组患者痰液中MUC5AC水平比较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AECOPD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研究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4 现代医学对AECOPD治疗
    2 中医对AECOPD的认识
        2.1 中医对AECOPD的病名追溯
        2.2 中医对AECOPD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对AECOPD的治疗
    3 本研究与痰和痰液中黏蛋白5AC(MUC5AC)的相关性
        3.1 痰是AECOPD的病理产物
        3.2 MUC5AC是参与气道黏液高分泌过程的重要炎性因子
        3.3 中医理气化痰法在治疗AECOPD过程中的优势
    4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的源流和组方分析
        4.1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的源流
        4.2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的组方分析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结果分析
        5.2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分析
        5.3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痰量积分情况的结果分析
        5.4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肺功能情况的结果分析
        5.5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的结果分析
        5.6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痰液中MUC5AC水平的结果分析
结论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不同中医证型的COPD患者高分辨CT征象和定量指标的小样本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浅谈肺胀病机及中医分型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肺胀的认识
        2.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3. COPD中医证型与胸部CT相关性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定量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1. 肺功能检查局限性
        2. CT定量测量肺气肿
        3. CT定量测量小气道病变
        4. COPD患者CT分型
        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数及分组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检查方法
        2.2 图像及数据处理
        2.3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健康组和COPD患者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
        3.2 健康组和COPD患者组CT肺气肿及支气管参数比较
        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LAA%及支气管参数相关性分析
        3.4 COPD患者不同CT分型的CT定量指标差异性研究
        3.5 外寒内饮证组和痰热壅肺证组的COPD患者CT定量指标差异性研究
    4.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1 高分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的方法学探讨
        1.2 健康组与COPD患者CT定量参数比较分析
        1.3 COPD患者CT定量参数中肺气肿指标和支气管参数指标相关性分析
        1.4 不同CT分型的COPD患者的CT参数比较分析
        1.5 外寒内饮证和痰热壅肺证COPD患者CT定量参数差异性分析
        1.6 胸部CT是否应该作为COPD的一般临床指南
    2. 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2.1 存在的不足
        2.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试验设备与药物
        2.2.1 主要试验设备
        2.2.2 药物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一般资料
        2.3.2 麻醉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1.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3.1.2 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3.1.3 两组患者术前肺部主要检查结果
        3.1.4 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状况
    3.2 两组患者术中资料
    3.3 两组术前和术后心肺功能
        3.3.1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肺功能
        3.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3.4 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情况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
    3.6 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肺移植手术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闻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声学特征的现代医学研究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概况
        1 声学分析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声学特征研究基础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闻诊的研究进展及慢阻肺闻诊基础探析
        1 闻诊源流考释
        2 闻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3 慢阻肺闻诊基础探析
        4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筛选
        1.3 慢阻肺患者临床信息采集
        1.4 慢阻肺患者的语音特征参数提取及分析方法
        1.5 建立慢阻肺患者临床信息数据库
        1.6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慢阻肺患者基本信息
        2.2 慢阻肺患者临床信息
        2.3 慢阻肺患者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化探索
        2.4 慢阻肺患者声学特征分析
    3. 讨论
        3.1 研究方法的讨论分析
        3.2 慢阻肺患者基本资料的讨论分析
        3.3 慢阻肺患者临床信息讨论分析
        3.4 中医辨证诊断的讨论分析
        3.5 慢阻肺患者声学特征的讨论分析
        3.6 问题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在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庭NIV在 COPD患者中的应用
        1.2.2 信息化管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样本量计算
    2.3 样本分组方法
    2.4 干预实施内容
        2.4.1 前期准备
        2.4.2 观察组
        2.4.3 对照组
    2.5 研究指标与工具
        2.5.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5.2 生活质量
        2.5.3 肺功能
        2.5.4 呼吸困难程度
        2.5.5 运动耐力
        2.5.6 自我管理能力
        2.5.7 呼吸机治疗依从性
    2.6 资料收集
    2.7 资料整理与分析
    2.8 质量控制
    2.9 伦理原则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3.4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比较
    3.5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比较
    3.6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3.7 两组患者呼吸机治疗依从性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2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4.3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
    4.4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4.5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4.6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对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康复训练内容
附录 C 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 D COPD评估测试问卷
附录 E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问卷
附录 F 自我管理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远程医疗在家庭无创通气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J].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撰写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12)
  • [2]肺康膏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D]. 牛国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期间早期肺康复的效果评价[D]. 李俊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下气汤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采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AECOPD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D]. 陈玮贝.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对痰液中MUC5AC的影响[D]. 孙桂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不同中医证型的COPD患者高分辨CT征象和定量指标的小样本分析研究[D]. 姬新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D]. 吴茜.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闻诊特点研究[D]. 程思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肺康复在居家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焦凡. 南昌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