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爆炸理论与应用研究

延时爆炸理论与应用研究

一、时延爆炸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勇,刘毅,任益佳,李化,林福昌,黄仕杰[1](2021)在《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的激波传播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伴随着强电磁场与机械冲击,导致近场的激波特性难以直接测量。为了探究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激波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基于经典水中爆炸经验公式的激波传播特性模型。从动力学角度描述了水中脉冲放电一次及二次激波的产生过程,建立了放电综合试验平台。借助阴影法与高速摄像技术捕捉了激波传播过程,分析图像并联立Tait方程和Rankine-Hugoniot方程得到了激波峰值特性。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不同位置激波并对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描述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激波的近场及远场传播特性,能够为激波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韩若愚,李柳霞,钱盾,刘毅,周海滨,姚伟博,孙滢,李元,黄逸凡[2](2021)在《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丝爆)不同于介质电击穿过程,涉及复杂金属相变,可产生具有更高能量效率的冲击波,已在化石能源开发等领域取得成功应用,也凸显出在地质勘探、矿山与安全工程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文中回顾了电爆炸冲击波技术的发展历程,基础研究方面分别从丝爆物理过程与冲击波产生机理、测量诊断和评估方法、冲击波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从理论与实验角度提出了现阶段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点;应用研究方面简述了液体中丝爆在石化能源开发、物性研究装置、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与工程实践,给出了当前电爆炸冲击波技术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和方向。最后,归纳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路线图。

张国栋[3](2019)在《基于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研究》文中认为聚焦的超短脉冲激光具有超高的峰值功率密度,可以空间选择性地诱导材料的非线性吸收,并形成高密度等离子体,进而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表面烧蚀、熔化、汽化、冷凝等系列受激响应过程。当聚焦激光作用于紧密接触的材料分界面时则可以在系列应激响应过程中建立材料的局部熔合,实现材料间的选区焊接。因此,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的实质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诱导材料界面局部改性进而建立强结合的过程。相比于传统的热熔焊接、阳极键合、胶合工艺等,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具有高适用性、高精度、高空间选择性、无嵌入层、“冷焊接”等众多优势,必将对嵌入式集成器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本论文从超短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入手,重点研究了超短脉冲激光在高精密选区焊接透明玻璃-金属、透明玻璃-半导体、透明玻璃-玻璃上的应用,致力于探究材料微焊接机理、优化微焊接工艺、推动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首次在非光学接触条件下实现了铝硅酸盐玻璃与铜的直接微焊接,探究了样品间隙对透明玻璃-金属微焊接质量的影响特点;分析了激光诱导界面烧蚀在材料微区焊接中的作用,阐明了光学接触与非光学接触条件下玻璃-金属材料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机制;通过优化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沉积密度、焊线间隔等参数,在非光学接触条件下实现了剪切力强度高达12 MPa的玻璃-金属选区焊接,焊线轨迹任意可控,焊线宽度约为40μm;进一步地,该焊接工艺被成功地推广到了铝硅酸盐玻璃-铝合金,以及铝硅酸盐玻璃-不锈钢上,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技术较高的材料适用性。2)首次通过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实现了极高熔点新型半导体材料碳化硅与融石英玻璃的直接微焊接,为半导体材料的封装及选区焊接提供了实验基础;通过微区形貌、化学组份表征,并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碳化硅与融石英玻璃的微区焊接机制;通过探究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下两种材料的吸收特性,并结合材料界面受激热弛豫过程的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了激光焦点轴向位置对样品界面材料熔合过程的影响特点;研究了激光脉冲能量及焊线间距对于碳化硅-融石英玻璃焊接强度的影响,并在焊线间隔为15μm的情况下,实现了剪切强度优于15 MPa的高精度焊接。3)搭建了时域分辨的相衬显微成像系统,对比研究了飞秒与皮秒脉冲激光作用融石英玻璃后材料微区折射率的瞬态演变特点;通过分析材料折射率与温度之间的应变关系,进一步推演出了融石英玻璃受激热弛豫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而得出超短脉冲激光诱导融石英玻璃的热弛豫过程结束于10μs量级;更重要地,从实验上展示了超短脉冲激光作用透明玻璃材料时热影响区域的空间局域性(3μm),进而说明了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技术在透明材料高精密选区焊接上的巨大优势。4)设计并搭建了具有在线监测功能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系统,探究了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融石英玻璃的结构响应特点,讨论了脉冲宽度、脉冲时间间隔、脉冲空间沉积密度对融石英玻璃改性机制、改性特点的影响;基于对激光焊接参数的优化,成功实现了融石英玻璃之间的高精度选区焊接,当焊线间隔为40μm时,样品剪切力强度可达14.2 MPa,透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在激光焊接区域仍具备较高的光谱透明度;进一步地,通过利用该焊接工艺并结合超短脉冲激光剥蚀、切割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融石英玻璃基微流控器件。5)首次提出了贝塞尔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方法;通过设计激光焦场几何尺寸,优化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沉积密度等参数成功实现了融石英玻璃之间的高质量、无应力选区微焊接,焊线宽度18μm,样品剪切力强度高达23 MPa;相比于高斯激光焊接,贝塞尔超短脉冲激光焊接区域的孔隙缺陷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谱透过率达到90%以上;同时,通过利用超短脉冲贝塞尔光束成功地将焊接工艺对于激光焦点轴向位置的窗口区间提高了4倍,这对于推进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张永立[4](2019)在《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获取枪、炮等武器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及超压场分布,从而为评估毁伤、评价武器和对暴露于武器冲击波超压场中的人耳损伤与防护提供定量的规范化可靠数据。随着大威力新型压制型武器的设计定型,冲击波超压场测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区域面积内测试系统的搭建及多通道数据的实时监控;低量程传感器的动态校准和补偿;噪声环境中的冲击波信号检测与提取;稀疏数据下的冲击波超压场建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LXI总线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架构,提出了自适应压缩算法,建立了所有通道(64路)的大量数据实时监测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及冲击波信号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验、仿真及理论验证,本系统达到了大区域面积内冲击波超压场的所有通道同步采集及实时监控,实现了低信噪比下冲击波复杂信号的提取和超压场的高精度建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感器动态校准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增广最小二乘算法的辨识方法对传感器建立高阶动态数学模型,通过零极点补偿拓宽传感器工作频带,修正了因压力传感器频响不足导致冲击波测试信号严重失真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烟花算法的动态补偿算法,改进适度函数,提高了校准精度,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动态补偿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验验证,经烟花算法动态补偿后的激波管校准信号超调量降低为7.83%,上升时间为17.5μs,满足了超调量≤10%,上升时间≤20μs的技术指标。(2)冲击波信号检测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高阶谱幂律检测和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的方法,通过高阶谱幂律检测器,分析不同信噪比和不同频率的冲击波信号,得到适合于冲击波信号的阈值判别门限,再经双树复小波变换,根据最大后验估计的软阈值去噪。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检测并提取出淹没在噪声中冲击波信号(瞬态信噪比低于-10db),均方误差降低了1.13%。(3)冲击波超压场建模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的冲击波超压场建模方法,分别对爆炸、大口径武器和小口径武器三种不同类型冲击波超压场进行了建模。通过交叉验证,对比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普通克里金插值算法、三次样条函数插值算法的冲击波建模效果,得出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效果最优的结论。并利用走时定位原理,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对某武器发射后36ms时间内的冲击波超压场进行建模,模拟了冲击波在中、远场的传播历程,为数值计算仿真冲击波中、远超压场提供了参考。

付彧[5](2017)在《火车轴承高速移动下阵列检测声信号重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轴承作为火车运行的重要部件,由于长期重载,极易发生剥蚀等故障,轻则导致列车停运,重则引发脱轨等恶性事故,对其进行健康检测极为必要。非接触式的声学诊断是其中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由于单传声器检测声信号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可采用阵列检测方式以提高信噪比。但是,如何去除高速移动下阵列检测声信号的多普勒效应以及建立合理的重构准则,是该技术工程应用所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本文重点探究火车轴承高速移动下阵列检测声信号重构方法,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通过对轴承故障机理、故障特征频率和声信号传播特性分析,推导建立了传声器阵列的部署准则,给出了阵列长度与车轮尺寸、轴承参数、行驶速度等参数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阵列长度、传声器间距与火车的运行速度无关。部署准则可为实验平台搭建以及算法验证奠定基础。其次,针对火车滚动轴承轨边声学诊断中高速移动带来的声信号频移和频带扩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DOA与时域插值的多普勒畸变信号矫正方法。通过对阵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和互相关分析,计算传声器间时延差、轴承位置曲线及传播时延序列,并且引入帧迭代机制来提高声源位置估计的精度,继而获得各传声器的收声插值时间序列,据此矫正原始声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矫正低信噪比的故障声信号,且适用于变转速场合。针对单传声器检测声信号存在的不完备、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和实时距离加权的阵列检测声信号重构方法。通过对传声器间检测信号相关分析获得时延差,并作为重叠信号的判别准则,继而引入距离因素对各传声器检测的同故障源声信号进行加权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信噪比以及凸显轴承故障特征频率。最后,搭建了模拟火车轴承高速移动的实验系统,进一步系统验证了多普勒矫正及阵列重构算法的有效性。

申洋赫[6](2016)在《应用于卫星编队星间距离测量的量子测距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子信息论与传统技术的跨学科结合可使一些经典系统的性能得以提升,近年来已经成为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分支领域的研究热点。量子理论与雷达探测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量子雷达技术,有望改善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探测性能;量子理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则产生了量子保密通信,增强了通信信道的保密特性;量子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则迎来了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有望显着提升计算机的运算性能。卫星编队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具有传统单颗卫星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近年来有关它的研究成为热点。提升星间测距精度既可以提高卫星编队工作的稳定性,还可改善其空间任务的性能,因此提高星间测距精度对卫星编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基于量子纠缠的测距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测距精度极限,本文对应用于卫星编队星间距离测量的量子测距技术开展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文分析出量子测距技术与卫星编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即量子测距技术可突破传统测距的精度极限,从而满足卫星编队对提升星间测距精度的需求;同时卫星编队又能为量子测距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量子纠缠分发)提供合适的平台。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将量子测距应用到卫星编队星间距离测量领域。2.为了使量子测距技术应用于卫星编队星间距离测量领域,本文提出了两种量子测距传感器,即两点式量子传感器和三角形量子传感器。基于常用量子测距技术设计了两点式量子传感器,分析了其测距原理和测距精度,发现两点式量子传感器需要引入额外的测距仪器(通常非常昂贵)才能测量星间距离d,从而降低最终的测距性能。于是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三角形量子传感器,它利用多星编队中的三角形几何结构来进行纠缠光子的分发,可抵消闲散光路的测量,从而解决两点式量子传感器的缺陷。3.针对目前有关量子测距技术的研究仅仅考虑静止目标的现象,本文研究了相对运动对量子传感器测距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消除上述影响的方法。研究发现在快速相对运动情况下,多普勒频移导致符合测量结果失效;在缓慢相对运动情况下,“累计时间效应”(即累计轮廓发生形变并拓宽)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发现可用模糊速度来衡量“累计时间效应”能否对测距精度造成影响,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超过模糊速度大小时,累计轮廓的形变程度会导致测距精度变差,反之则亦然。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发现引入一个随时间改变的延迟装置可消除上述两因素带来的影响。4.针对量子测距技术在低轨道长基线卫星编队任务中测距性能严重变差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导致它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研究发现在低轨道高度和远星间距离的情况下,卫星编队之间存在较为快速的相对运动,导致信号光路和闲散光路在累计时间Ta内的距离差产生较大的改变,从而使测距性能变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两种解决方法:缩短累计时间和引入时变的时延装置。当纠缠信号源采用一种共线非简并的0型自发参量下转换时,可以将累计时间由10 s缩短为0.126 s,此时的测距精度虽然得到改善,但距离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引入时变的延迟装置可以使符合计数率不再随时间改变,从而彻底消除相对运动的影响。

白钰[7](2015)在《光纤时频网络化精密同步及航天测量应用》文中指出基于光纤的时间频率同步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高精度时频同步,在光频原子钟比对、天文观测、深空探测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传统光纤时频同步方案仅适用于点对点同步的局限性,提出了多种光纤时频网络化传输的解决方案,并且重点对其在航天测量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本文介绍了光纤时频同步的可多点下载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在已经实现点对点时频同步的光纤链路任意位置提取高精度的频率信号。光频同步实验在任意位置下载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3×10-16/s,4×10-18/104s,微波频率同步实验在任意位置下载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7×10-14/s和5×10-18/天。该技术的提出可以极大地拓展光纤时频同步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长距离同步情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许多应用领域提出的多分支网络化时频同步需求,本文介绍了基于光纤的网络化被动同步技术及其实验演示,该技术通过在各接收端对传输过程中光纤引入的相位噪声进行被动补偿的方式实现了高精度的时频网络化同步。与传统主动补偿方式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多分支相互独立并且易于扩展等优势,在10 km的传输距离上,其同步精度可以达到6×10-15/s与7×10-17/104s,有望应用于平方公里阵列天文望远镜(SKA)等大型科学项目。作为该技术的初步应用举例,本文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地区区域时频同步网络。本论文还重点介绍了在某卫星观测站进行的短基线卫星干涉测量实验,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光纤时频同步样机,结合搬运钟时标比对方法,实现了相距70 km两观测站间的高精度时频同步,站间频率相对稳定度达到了5×10-15/s,6×10-19/104s,时标比对精度优于5 ns。通过对两站观测某同步轨道卫星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估计测轨精度理论上可以达到米量级。实验结果初步表明采用光纤时频同步技术,可以提高传统干涉测量技术的站间时频同步精度,从而缩短观测基线并提高观测精度。

王鹏飞[8](2015)在《室内复杂环境60GHz频段毫米波传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毫米波的宽频带特性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宽带无线接入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因此毫米波尤其是60GHz频段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室内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室内短距离无线通信由于环境、大气吸收、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其电磁传播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因此,研究室内复杂环境的毫米波传播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SBR/Image方法对室内复杂环境60GHz频段毫米波传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典型环境仿真建模,重点分析了接收功率、多径传播、均方根时延扩展等传播特性。本文分析结果可为室内短距离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网络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了毫米波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与发展,介绍了毫米波的传播特性,包括大气吸收的衰减特性和粗糙反射表面的散射特性,重点介绍了SBR/Image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机实现过程。(2)利用已知文献中的室内环境进行建模与仿真,并把本文仿真所得结果与已知文献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一致性良好,验证了基于SBR/Image方法的Wireless InSite软件预测室内复杂环境中毫米波传播特性的有效性与正确性。(3)利用SBR/Image方法仿真分析了60GHz频段毫米波在室内复杂办公环境中的传播特性。首先,讨论了最大反射次数的计算深度问题。然后,研究了考虑有无绕射和透射对60GHz频段毫米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平均到达方向角等传播参数;最后在考虑大气吸收的衰减特性的情况下,仿真对比了60GHz频段和2.4GHz频段的接收功率和均方根时延扩展等传播特性,重点讨论了不同粗糙度对毫米波室内传播的接收功率和均方根时延扩展的影响。(4)考虑仿真的实用性,在实际室内复杂家居环境中基于SBR/Image方法对60GHz频段毫米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分别讨论了视距环境和非视距环境的传播特性。主要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式的接收天线对均方根时延扩展的影响,以及反射面的不同粗糙度对接收功率和均方根时延扩展的影响。

张亚坤[9](2014)在《战斗部热易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战斗部热易损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弹药的安全使用及降低弹药的热易损性提供指导。首先,根据热爆炸理论,建立了RDX为基炸药装药在不同长径比条件下热爆炸临界温度的数值解法,并计算了Φ19和Φ30两种试样在不同长径比条件下的临界温度。结果表明,长径比大于5时,临界温度趋于定值;长径比相同时,直径大的试样临界温度低。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增大直径提高了战斗部的热易损性。其次,展开了炸药装药热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关系,特别是试样的热响应特性与自由空间关系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恒温时间是影响RDX为基炸药装药从分解转爆轰的两个主要因素,且环境温度大于175℃分解速率显着增加;而且自由空间是影响试样热响应特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增大自由空间试样热响应的剧烈程度增加。在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的同时,借助FLUENT软件,首次模拟计算了自由空间对试样热响应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自由空间的增加,点火位置及点火数量发生变化。这一结果能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自由空间对试样热烤剧烈程度的影响。同时,模拟计算了试样长径比、外约束强度、升温速率、炸药装药量等因素对试样热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降低试样热烤易损性的措施。上述研究结果为实际工作中战斗部的安全使用及低易损战斗部的设计技术提供了技术参考。

刘杨[10](2013)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复杂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当代建筑创作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向,新奇、复杂的建筑语言及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在这多元化的建筑创作现象中出现了一种以德勒兹哲学概念为创新方法的建筑形式,并相应的涌现出一批先锋建筑师和大量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创新特征,并迎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由此,德勒兹哲学也体现出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巨大推动力。本文就是以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差异哲学为理论基础,旨在阐明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之间的系统关系,并以德勒兹哲学为工具,通过分析当代复杂的建筑现象,构建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建筑创作思想及理论。使德勒兹哲学更好的指导建筑实践,并为当代复杂、多元建筑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解读提供理论和思想依据。本文将研究视阈定为受德勒兹哲学影响的当代建筑创作现象。因此,研究对象相应的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工业社会转向至今的近五十年来,建筑在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出的趋于复杂化、差异化、多元化的特征及现象,以及后工业社会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技术、生物智能技术与德勒兹哲学和建筑创作相关联而产生的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其二,德勒兹与建筑创作相关的哲学思想及理论内容。本文在深入研究德勒兹思想框架、理论纲领及思想特质的基础上,试图建立其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之间的对话关系。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并非当代建筑创作的发展全貌,而是与德勒兹哲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现象。本文借用了德勒兹哲学四个基本理论,即时延电影理论、平滑空间理论、无器官身体理论、动态生成论,对这些建筑创作现象进行分析与梳理,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创新形式及特征进行探究,力图构建反映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特点、适应时代发展方向的建筑创作思想,以期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德勒兹的哲学视角来诠释当代多元、复杂的建筑现象;客观解析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的内在特征及发展趋向。在整体的研究过程中,采用宏观理论思考、中观思想提炼、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德勒兹哲学思想的整理研究,运用德勒兹哲学中的非理性法、差异法、非逻辑法分析当代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向、建筑的生成过程及形式特征,以期在德勒兹哲学层面上获得一种对当代建筑创作现象的思想性梳理与解读。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德勒兹的哲学特质、核心概念、哲学纲领等思想框架的系统梳理,分别从时间、空间、身体、生态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其哲学与建筑创作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相应的提炼出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相关的四个基本理论。即:时延电影理论,平滑空间理论,无器官身体理论,动态生成论。进而,明确了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之间的关系,建构了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之间的理论转换平台,并创建性的构建了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四种建筑创作思想。即:基于时延电影理论的“影像”建筑思想,基于平滑空间理论的“界域”建筑思想,基于无器官身体理论的“通感”建筑思想,基于动态生成论的“中间领域”建筑思想。同时,本文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对这些建筑创作思想进行阐释,对其建筑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对建筑创作思想下的建筑创新特征进行解析。最终以期获得指导当代建筑创作实践的系统理论。通过本文关于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建构,可以看出,德勒兹哲学从时间、空间、身体感知、生态发展层面指引了当代建筑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当代建筑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思想上的借鉴和操作手法上的指导。

二、时延爆炸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延爆炸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的激波传播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激波
    1.1 激波产生动力学
    1.2 激波传播过程
    1.3 激波峰值与波速关系
2 水中脉冲放电激波传播特性模型
3 激波传播特性模型参数辨识
    3.1 脉冲放电综合试验平台
    3.2 典型结果分析
    3.3 模型参数辨识
4 模型适用性评估
    4.1 激波传播特性模型验证
    4.2 激波上升时间及压强-时间积分量分析
    4.3 模型误差来源分析
5 结论

(2)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液体中金属丝爆过程及其冲击波效应
    1.1 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的过程
    1.2 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的冲击波效应
        1.2.1 冲击波的产生机制与特点
        1.2.2 冲击波的测量与诊断
        1.2.3 冲击波的特性与评估
    1.3 影响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冲击波行为的因素
        1.3.1 金属丝尺寸与最佳匹配
        1.3.2 金属丝材质的影响
        1.3.3 环境介质的影响
2 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1 液体中金属丝爆在化石能源开发方面的应用
    2.2 液体中金属丝爆在基础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2.2.1 温稠密等离子体与金属物性参数
        2.2.2 冲击波物理
    2.3 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3.1 纳米材料制备
        2.3.2 液电成形
        2.3.3 震源与声源
        2.3.4 矿山开采工程
3 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发展路线图
4 结论和建议

(3)基于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具体安排
第2章 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相关的基本理论及表征方法
    2.1 超短脉冲激光的线性传播
    2.2 超短脉冲激光的非线性传播
    2.3 超短脉冲激光诱导的能量传递过程
        2.3.1 线性吸收过程
        2.3.2 非线性电离过程
        2.3.3 晶格升温及热驰豫过程
    2.4 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材料界面的响应过程及响应特点
        2.4.1 材料界面的响应过程
        2.4.2 材料界面的响应特点
    2.5 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材料界面的微区焊接
        2.5.1 超短脉冲激光诱导非交融式焊接
        2.5.2 超短脉冲激光诱导交融式焊接
    2.6 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相关的常用表征手段
        2.6.1 样品焊接质量表征
        2.6.2 微观形貌测试系统
        2.6.3 微观结构及组份测试系统
第3章 铝硅酸盐玻璃与金属之间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
    3.1 实验材料与系统搭建
    3.2 铝硅酸盐玻璃与金属铜的吸收特性
    3.3 铝硅酸盐玻璃与金属铜之间的微焊接
        3.3.1 非光学接触条件下样品微区焊接机理
        3.3.2 激光脉冲能量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3.3.3 扫描速度及焊线间距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3.4 焊接工艺在其他金属材料上的适用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石英玻璃与碳化硅之间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
    4.1 实验材料与系统搭建
    4.2 融石英玻璃与碳化硅的吸收特性
    4.3 飞秒激光直接焊接融石英玻璃与碳化硅
        4.3.1 飞秒激光作用下样品焊接界面的热仿真分析
        4.3.2 融石英玻璃与碳化硅微区焊接机制
        4.3.3 脉冲能量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4.3.4 焊线间隔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石英玻璃之间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及其应用
    5.1 实验材料与系统搭建
    5.2 融石英玻璃的吸收特性
    5.3 泵浦探测融石英玻璃的热弛豫过程
    5.4 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融石英玻璃的结构响应特点
    5.5 融石英玻璃之间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
        5.5.1 焊接样品的形貌表征
        5.5.2 样品焊接质量的表征
    5.6 融石英玻璃基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空间光整形技术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
    6.1 无衍射贝塞尔光束的产生
    6.2 超短脉冲贝塞尔光束的参数设计
    6.3 实验材料与系统搭建
    6.4 贝塞尔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融石英玻璃的响应特点
    6.5 贝塞尔超短脉冲激光焊接融石英玻璃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冲击波超压测试技术现状
        1.2.2 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1.2.3 冲击波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1.2.4 冲击波超压场建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传感器动态补偿
    2.1 传感器辨识及补偿模型
        2.1.1 辨识及补偿流程
        2.1.2 校准设备
        2.1.3 辨识模型
        2.1.4 补偿模型
    2.2 基于烟花算法的动态补偿算法
        2.2.1 爆炸算子
        2.2.2 变异因子
        2.2.3 选择策略
        2.2.4 适度函数改进
        2.2.5 算法对比
    2.3 动态补偿应用
        2.3.1 数据预处理
        2.3.2 模型辨识结果
        2.3.3 动态补偿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冲击波信号检测与提取
    3.1 冲击波信号模型
        3.1.1 信号带宽
        3.1.2 信号完整性
    3.2 冲击波信号检测
        3.2.1 幂律检测器
        3.2.2 高阶累积量谱
        3.2.3 1-1/2 谱幂律检测器
    3.3 冲击波信号提取
        3.3.1 复小波原理
        3.3.2 双树复小波原理
        3.3.3 与小波对比优势
    3.4 检测与提取分析
        3.4.1 判别检测
        3.4.2 信号提取
    3.5 实测信号处理
    3.6 小结
第四章 冲击波超压场建模
    4.1 冲击波超压场分布特性
    4.2 插值算法原理
        4.2.1 反距离加权插值
        4.2.2 克里金插值
        4.2.3 径向基函数插值
        4.2.4 三次样条函数插值
    4.3 插值精度分析
        4.3.1 误差评价
        4.3.2 插值精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系统搭建与测试仿真
    5.1 测试系统框架
        5.1.1 硬件框架
        5.1.2 软件框架
        5.1.3 触发总线
        5.1.4 数据传递
    5.2 冲击波超压场测试
    5.3 冲击波超压场仿真
        5.3.1 绘制等压线
        5.3.2 模拟场传播历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工作成果

(5)火车轴承高速移动下阵列检测声信号重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普勒效应
        1.2.2 信号重构技术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轴承故障检测声信号与阵列布置准则
    2.1 引言
    2.2 轴承故障特性分析
        2.2.1 轴承故障成因及特征分析
        2.2.2 轴承故障仿真信号模型
    2.3 运动声源的声发射
        2.3.1 运动学
        2.3.2 亚声速运动声压场模型
    2.4 传声器布置准则
        2.4.1 单传声器局限性讨论
        2.4.2 阵列布置规则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域插值法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轨边模型多普勒效应产生原理
    3.3 插值法数值逼近
    3.4 时域插值法原理及流程
        3.4.1 算法矫正流程
        3.4.2 插值拟合时间序列公式
        3.4.3 插值拟合取样
    3.5 仿真信号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DOA与时域插值的多普勒效应去除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到达时延差(TDOA)的定位方法
        4.2.1 广义互相关(GCC)时延估计方法
        4.2.2 最小均方(LMS)自适应滤波时延估计方法
    4.3 基于TDOA与时域插值的多普勒矫正方法
        4.3.1 算法流程
        4.3.2 仿真实验及分析
        4.3.3 算法误差分析
    4.4 帧迭代机制
        4.4.1 算法流程
        4.4.2 故障脉冲仿真信号多普勒矫正分析
        4.4.3 仿真实验信号多普勒矫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号重构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滚动轴承故障声学信号重构方法研究
        5.2.1 传声器间重叠信号判别方法
        5.2.2 基于实时距离加权的信号重构算法
    5.3 重构算法验证
        5.3.1 仿真信号实验验证
        5.3.2 基于小火车模型的重构算法验证
        5.3.3 基于BYDS6移动模拟实验系统的重构算法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应用于卫星编队星间距离测量的量子测距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卫星编队的优势及其对提升星间测距精度的需求
        1.1.2 基于量子纠缠的测距技术的优势
        1.1.3 量子测距和卫星编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星编队太空任务
        1.2.2 卫星编队星间测距技术的研究进展
        1.2.3 量子纠缠的研究进展
        1.2.4 基于量子纠缠的测距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
    2.1 引言
    2.2 基础理论
        2.2.1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2.2.2 纠缠态
        2.2.3 纠缠双光子的相关函数
    2.3 量子测距相关技术
        2.3.1 自发参量下转换
        2.3.2 分束器与极化分束器
        2.3.3 单光子探测器
        2.3.4 符合测量
    2.4 量子测距的两种方式
        2.4.1 基于Hong-Ou-Mandel干涉仪的测距
        2.4.2 基于纠缠双光子二阶关联函数的测距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PQR型和TQR型量子传感器
    3.1 引言
    3.2 卫星编队的构型设计
        3.2.1 常用坐标系的定义
        3.2.2 卫星编队的相对运动方程
        3.2.3 卫星编队构型的设计
    3.3 两点式量子测距(DPQR)传感器
        3.3.1 DPQR传感器的测距原理
        3.3.2 DPQR传感器的测距精度分析
        3.3.3 DPQR传感器的缺陷
    3.4 三角形量子测距(TQR)传感器
        3.4.1 TQR传感器的测距原理
        3.4.2 纠缠双光子的分发
        3.4.3 TQR传感器的测距精度分析
    3.5 仿真实验
        3.5.1 卫星编队的构型
        3.5.2 DPQR传感器的测距精度
        3.5.3 TQR传感器的测距精度
        3.5.4 量子传感器的视场角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对运动对量子测距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量子测距在相对运动中的分析
        4.2.1 多普勒频移对量子测距的影响
        4.2.2 “累计时间效应”对量子测距的影响
        4.2.3 背景噪声对量子传感器的影响
    4.3 仿真实验
        4.3.1 累计轮廓的形变
        4.3.2 模糊速度
    4.4 多普勒频移以及模糊速度的消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轨道长基线卫星编队任务中量子测距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量子传感器在类GRACE任务中的局限性
        5.2.1 DPQR型和TQR型传感器的回顾
        5.2.2 导致量子传感器局限性的根本原因
        5.2.3 仿真实验
    5.3 缩短累计时长
        5.3.1 技术途径
        5.3.2 对T_a随时间改变这一情况的分析
        5.3.3 仿真实验
    5.4 引入时变的延迟装置
        5.4.1 技术途径
        5.4.2 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光纤时频网络化精密同步及航天测量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时间频率的概念与意义
    1.2 时间与频率的关系
    1.3 时频测量发展历程
        1.3.1 原始测量阶段
        1.3.2 天文测量阶段
        1.3.3 原子测量阶段
    1.4 守时与授时
    1.5 世界协调时(UTC)的产生与发布
    1.6 时频同步技术的重要意义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时间频率的测量与表征方法
    2.1 频率准确度与稳定度
    2.2 稳定度时域表征——阿伦方差
        2.2.1 交叠阿伦方差
        2.2.2 修正阿伦方差
        2.2.3 时间方差
        2.2.4 哈达玛方差
    2.3 稳定度频域表征——相位噪声
    2.4 几种典型频标稳定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种时频同步方法及其精度对比
    3.1 搬运钟时频同步
    3.2 自由空间微波时频同步
        3.2.1 短波授时
        3.2.2 长波授时
        3.2.3 主动相位补偿微波时频同步实验
    3.3 卫星时频同步
        3.3.1 单向授时法
        3.3.2 卫星共视法
        3.3.3 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法
    3.4 光纤时频同步
        3.4.1 商用网络光纤时频同步
        3.4.2 高精度光纤时频同步
        3.4.3 时间频率同时传输与同步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纤时频同步多点下载技术
    4.1 光频同步多点下载技术
        4.1.1 原理演示实验
        4.1.2 传输稳定度分析
    4.2 微波频率同步多点下载技术
        4.2.1 原理演示实验
        4.2.2 传输稳定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纤时频网络化被动同步技术
    5.1 大型科学项目网络化同步需求
    5.2 网络化时频被动同步技术
        5.2.1 原理演示实验
        5.2.2 传输稳定度分析
    5.3 北京地区区域时频同步网络初步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光纤时频同步技术在航天测量领域的应用
    6.1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介绍
        6.1.1 基本原理
        6.1.2 测量误差来源
        6.1.3 发展趋势
    6.2 连接端干涉测量技术(CEI)介绍
    6.3 短基线干涉测轨实验
        6.3.1 时频同步实验框图
        6.3.2 基于光纤的频率同步
        6.3.3 采用搬运钟方法实现时标比对
        6.3.4 时频同步实验结果及分析
        6.3.5 时频同步实验结果总结
        6.3.6 卫星测轨结果初步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室内复杂环境60GHz频段毫米波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仿真技术的研究
        1.2.2 简单室内传播模型的研究
        1.2.3 复杂室内传播模型的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毫米波概述
    2.1 毫米波简介
    2.2 毫米波特点及其应用
        2.2.1 毫米波特点
        2.2.2 毫米波的应用及其发展
    2.3 60GHz频段毫米波传播特性
        2.3.1 大气的吸收衰减特性
        2.3.2 粗糙表面的散射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BR/Image的基本原理
    3.1 SBR/Image概述
    3.2 SBR/Image的实现
        3.2.1 射线的发射
        3.2.2 射线的接收
        3.2.3 射线的跟踪
        3.2.4 接收点的场强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确性验证
    4.1 Wireless In Site软件简介
    4.2 正确性验证案例一
        4.2.1 办公室房间中有隔墙的非视距传播环境
        4.2.2 仿真参数
        4.2.3 结果对比与验证分析
    4.3 正确性验证案例二
        4.3.1 室内T型走廊中的非视距传播环境
        4.3.2 仿真参数
        4.3.3 结果对比与验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室内复杂办公环境仿真与分析
    5.1 环境模型
    5.2 多径传播的研究
        5.2.1 最大反射次数的计算深度研究
        5.2.2 绕射和透射的影响
        5.2.3 平均到达方向角
    5.3 60GHz频段与 2.4GHz频段电波传播特性对比
        5.3.1 接收功率
        5.3.2 RMS时延扩展
    5.4 不同粗糙度对毫米波室内传播特性的影响
        5.4.1 室内接收功率分布
        5.4.2 室内RMS时延扩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室内复杂家居环境仿真与分析
    6.1 环境建模
    6.2 收发天线的设置
    6.3 视距传播
        6.3.1 不同极化类型接收天线的RMS时延扩展
        6.3.2 粗糙度对接收功率的影响
        6.3.3 粗糙度对RMS时延扩展的影响
    6.4 非视距传播
        6.4.1 不同极化类型接收天线的RMS时延扩展
        6.4.2 粗糙度对接收功率的影响
        6.4.3 粗糙度对RMS时延扩展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内容回顾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战斗部热易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战斗部热易损性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技术现状及进展
        1.2.2 国内的技术现状及进展
    1.3 低易损弹药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热爆炸理论及相关计算
    2.1 热爆炸理论概述
    2.2 均温系统的热爆炸理论
    2.3 非均温系统的热爆炸理论
    2.4 有限长柱状炸药装药热爆炸临界环境温度的计算
        2.4.1 直径φ19mm时RDX为基炸药装药的临界温度
        2.4.2 直径φ30mm时RDX为基炸药装药的临界温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斗部热易损性的试验研究
    3.1 战斗部装药热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3.1.1 试验装置
        3.1.2 烤燃弹状态
        3.1.3 试验原理
        3.1.4 结果与讨论
    3.2 战斗部在不同自由空间下的烤燃特性试验研究
        3.2.1 试验装置
        3.2.2 烤燃弹状态
        3.2.3 试验原理
        3.2.4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斗部热易损性的数值模拟
    4.1 概述
    4.2 FLUENT软件
        4.2.1 FLUENT软件简介
        4.2.2 基本控制方程
        4.2.3 FLUENT软件的计算流程
        4.2.4 求解中的关键技术
        4.2.4.1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的编写
        4.2.4.2 FLUENT软件中边界条件的设置
    4.3 相关材料参数
    4.4 数值模拟
        4.4.1 战斗部炸药装药热爆炸临界温度的数值模拟
        4.4.1.1 药量对热爆炸临界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4.2 战斗部在不同自由空间V_(空间)下烤燃特性的数值模拟
        4.4.3 战斗部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烤燃特性的数值模拟
        4.4.4 战斗部在不同长径比条件下烤燃特性的数值模拟
        4.4.5 战斗部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烤燃特性的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低易损战斗部的技术措施
    5.1 研制低易损炸药
    5.2 采用热导系数低的壳体材料
    5.3 采用新概念战斗部结构设计技术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1 德勒兹哲学思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德勒兹哲学与相关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理论建构
    2.1 德勒兹哲学的思想框架
        2.1.1 德勒兹哲学的差异性与生成性特质
        2.1.2 德勒兹哲学的核心概念
        2.1.3 德勒兹的哲学纲领及主体结构
    2.2 建筑创作与德勒兹哲学的相关性
        2.2.1 关注时间问题的同源性
        2.2.2 关注空间问题的同源性
        2.2.3 关注身体问题的相似性
        2.2.4 关注生态问题的相似性
    2.3 德勒兹哲学在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中的转换
        2.3.1 德勒兹哲学时延电影理论的引用
        2.3.2 德勒兹哲学平滑空间理论的引入
        2.3.3 德勒兹哲学无器官身体理论的借鉴
        2.3.4 德勒兹哲学动态生成论的衍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德勒兹时延电影理论的影像建筑思想
    3.1 影像建筑思想的时延电影理论基础解析
        3.1.1 线性时间的超越
        3.1.2 感知—运动模式的突破
        3.1.3 直接时间影像的呈现
    3.2 影像建筑创作思想阐释
        3.2.1 建筑空间的回忆—影像
        3.2.2 建筑空间的梦幻—影像
        3.2.3 建筑空间的晶体—影像
    3.3 影像建筑思想的创作手法分析
        3.3.1 空间的闪回表现
        3.3.2 建筑中超序的空间
        3.3.3 空间与时间的叠印
    3.4 影像建筑思想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3.4.1 建筑影像的透明与半透明性
        3.4.2 建筑影像的符号性
        3.4.3 建筑影像的虚拟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德勒兹平滑空间理论的界域建筑思想
    4.1 界域建筑思想的平滑空间理论基础解析
        4.1.1 界域的平滑空间运作模式
        4.1.2 平滑空间的界域开放性
        4.1.3 界域的形态与空间
    4.2 界域建筑创作思想阐释
        4.2.1 建筑与环境的结域
        4.2.2 建筑与环境的解域
        4.2.3 建筑的界域化
    4.3 界域建筑思想的创作手法分析
        4.3.1 地形拟态
        4.3.2 地势流变态
        4.3.3 界域情态
    4.4 界域建筑思想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4.4.1 建筑空间的维度性
        4.4.2 建筑形态的表达性
        4.4.3 建筑空间形态的动态连续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德勒兹无器官身体理论的通感建筑思想
    5.1 通感建筑思想的无器官身体理论基础解析
        5.1.1 无器官身体的通感感知图式
        5.1.2 通感的感觉逻辑
    5.2 通感建筑创作思想阐释
        5.2.1 建筑中的身体—感觉
        5.2.2 建筑中的身体—事件
        5.2.3 建筑中的身体—媒介
    5.3 通感建筑思想的创作手法分析
        5.3.1 感觉的建筑形式分化
        5.3.2 事件的建筑形式生成
        5.3.3 媒体的建筑形态拓展
    5.4 通感建筑思想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5.4.1 建筑的情感性
        5.4.2 建筑的互动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德勒兹动态生成论的中间领域建筑思想
    6.1 中间领域建筑思想的生成论基础解析
        6.1.1 中间领域的生成观
        6.1.2 中间领域的差异性内核
        6.1.3 中间领域的深层生态观念
    6.2 中间领域建筑创作思想阐释
        6.2.1 动态多元共生
        6.2.2 差异化生态意义生成
        6.2.3 联通式自组织更新
    6.3 中间领域建筑思想的创作手法分析
        6.3.1 图解的中间领域建筑生成图式
        6.3.2 块茎的中间领域建筑生成组式
        6.3.3 游牧的中间领域建筑生成变式
    6.4 中间领域建筑思想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6.4.1 建筑的开放适应性
        6.4.2 建筑的仿生性
        6.4.3 建筑形式的临时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时延爆炸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的激波传播特性[J]. 赵勇,刘毅,任益佳,李化,林福昌,黄仕杰. 高电压技术, 2021(03)
  • [2]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韩若愚,李柳霞,钱盾,刘毅,周海滨,姚伟博,孙滢,李元,黄逸凡. 高电压技术, 2021(03)
  • [3]基于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的超短脉冲激光微焊接研究[D]. 张国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9(05)
  • [4]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D]. 张永立.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5]火车轴承高速移动下阵列检测声信号重构方法研究[D]. 付彧.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6]应用于卫星编队星间距离测量的量子测距技术研究[D]. 申洋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12)
  • [7]光纤时频网络化精密同步及航天测量应用[D]. 白钰. 清华大学, 2015(07)
  • [8]室内复杂环境60GHz频段毫米波传播特性研究[D]. 王鹏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9]战斗部热易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亚坤. 中北大学, 2014(08)
  • [10]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D]. 刘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延时爆炸理论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