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平衡影响的观察

间断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平衡影响的观察

一、间歇导尿对神经原膀胱功能平衡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黄玉梅,曾连有,张敏玲[1](2021)在《不同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综合康复及间歇性导尿在其功能恢复中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效果,以及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脑卒中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效果差异。方法:(1)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针灸、低周波治疗、温热治疗、盆底肌训练等康复治疗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2)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根据不同病因(脑卒中、脊髓损伤)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均在上述措施基础上进行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平衡膀胱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1)30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B组、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B组、平衡膀胱率及满意度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结合间歇性导尿还可帮助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缩短自主排尿的恢复时间,减少残余尿量,恢复平衡膀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相较于脑卒中,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效果可能更加显着,但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予以探讨。

蓝嘉欣[2](2021)在《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对肾阳衰惫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厦门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泌尿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肾阳衰惫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间歇导尿治疗,试验组39例用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每日1次,7次/周,治疗2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最后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前,经检验,患者上述指标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均较前好转(P<0.05),膀胱残余尿量均较前减少(P<0.05),且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白细胞阳性率: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阳性率均较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白细胞阳性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导尿时间及拔管率:治疗后,试验组导尿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且试验组拔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均较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可以改善肾阳衰惫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能力,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患者导尿时间,提高拔管率,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陈晓彤[3](2021)在《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盆底肌肌电生理评估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电值变化,并结合相关量表评估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将8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针刺组、经颅直流电组和联合刺激组,三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内科疾病常规治疗+中风常规针刺+康复训练);针刺组取穴以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经颅直流电刺激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联合刺激组在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同时针刺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在首次治疗前、治疗四周后均由同一人员对三组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以及盆底肌电评估分析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电电生理改变。结果:(1)盆底肌电快肌(II类)纤维收缩波幅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周后,三组快肌纤维收缩波幅均有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快肌纤维快速收缩波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盆底肌电综合肌(I&II类)纤维收缩波幅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三组在治疗4周后综合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均有所改善(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联合刺激组综合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盆底肌电慢肌(I类)纤维收缩波幅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周后,三组慢肌纤维收缩波幅均有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联合刺激组慢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量表评分结果分析:三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对比,治疗4周后各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有所改善(均P<0.05);治疗4周后,联合刺激组ICI-Q-SF、I-QOL评分量表分值变化明显大于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对比,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均能提高盆底肌肉的肌力、耐力以及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改善尿失禁的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提高慢肌纤维耐力、协调肌群活动以及改善尿失禁的程度中的作用更显着。

刘凡[4](2020)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与间歇性导尿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更优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刺配合雷火灸)与对照组(间歇性导尿),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口服弥可保片为基础治疗,同时每日饮水量也做具体规定。试验组:治疗穴位分为两组,每位患者分别针刺A、B两组穴位。A组: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双),同时配合雷火灸关元、气海两穴;B组:次髎、膀胱俞、肾俞、气海俞、委中(均双侧),同时配合雷火灸命门、腰阳关两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雷火灸治疗为每穴各10min,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具体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来决定实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生活舒适度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对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生活舒适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较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残余尿量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膀胱残余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最大尿流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最大尿流率较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最大尿流率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最大尿流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舒适度评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舒适度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生活舒适度评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生活舒适度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有效率为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配合雷火灸能有效改善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能显着改善患者生活舒适度评分。2.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优于间歇性导尿术。

李格格[5](2020)在《基于NGF-PI3K/AKT/mTOR轴调节自噬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夹脊穴”干预大鼠脊髓损伤尿潴留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将探讨自噬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修复的调控及作用机制,揭示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自噬干预作用,为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雌性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是空白组(K):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J):只暴露脊髓硬脊膜,不给予打击;模型组(M):只给予Allen’s打击,不采取任何治疗;低频组(D):进行Allen’s打击,打击造成脊髓损伤尿潴留模型后24h进行治疗。治疗部位分为两组,共计4个电极片:第一组2个电极片,将电极片的负极放置在大鼠耻骨之上膀胱区,将正极片放置在大鼠第3个骶椎位置上;第二组2个电极片放置脊髓损伤处上、下节段的夹脊穴,正级在上,负极在下,输出波形为三角波,低频电刺激(50Hz),根据电流强度最大不超50m A,以出现适度肌肉收缩为度,20min/次,1次/d,连续干预7d;低频+针刺组(DZ):先进行Allen’s打击,打击造成脊髓损伤尿潴留模型,24h后进行治疗,先进行低频电刺激(50Hz)治疗,10min后采用毫针(0.35×25mm)直刺入T6、T9、T11夹脊穴2mm,留针20min,针刺期间不给予补泻手法,不通电,1次/d,连续干预7d。尿动力学记录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并计算差值。透射电镜法观察脊髓组织中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LC3B和P6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F、Trk A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PI3K、pAKT、AKT、p-m TOR、m TOR、LC3B和P62蛋白表达,观察自噬在脊髓损伤后尿潴留中的相互作用和机制。2.以改良Allen’s造成脊髓损伤尿潴留大鼠为模型,利用透射电镜法直接观察自噬情况,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P62蛋白表达间接衡量自噬流,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调控细胞自噬进而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1.最大膀胱容量治疗前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最大膀胱容量分别为1.014±0.107、0.927±0.036、4.110±0.165、4.114±0.150、4.284±0.201。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最大膀胱容量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最大膀胱容量显着升高(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和低频组最大膀胱容量均未见差异(n=6,P>0.05);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最大膀胱容量未见差异(n=6,P>0.05)。治疗后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最大膀胱容量分别为1.037±0.116、0.937±0.026、4.023±0.173、2.503±0.160、3.497±0.277。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最大膀胱容量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最大膀胱容量显着升高(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和低频组最大膀胱容量均显着降低(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最大膀胱容量显着升高(n=6,P<0.01)。治疗前后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膀胱容量差值(d)分别为-0.023±0.036、-0.010±0.013、0.087±0.052、1.611±0.212、0.786±0.135。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膀胱容量差值(d)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膀胱容量差值(d)显着增高(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和低频组膀胱容量差值(d)均显着增高(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膀胱容量差值(d)显着降低(n=6,P<0.01)。2.电镜下观察脊髓组织形态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细胞核结构完整,核膜清晰,线粒体形态基本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核膜欠清晰,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并伴有自噬现象;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核膜形态未见差异,线粒体存在空泡化但未见明显自噬现象,低频组核膜形态未见差异,但明显可见空泡化的线粒体并伴有自噬现象。3.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内NGF表达量的观察NGF表达主要部位在细胞胞浆和细胞核内,呈棕黄色或褐棕色颗粒。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NGF灰度值分别为621.375±54.255、614.780±43.754、473.651±66.564、597.441±36.070、545.574±39.440。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NGF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F表达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NGF表达显着上调(n=6,P<0.01),低频组NGF表达上调(n=6,P<0.05);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NGF表达下降(n=6,P<0.05)。4.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内Tr KA表达量的观察Tr KA表达主要部位在细胞胞浆和细胞核内,呈棕黄色或褐棕色颗粒。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Tr KA灰度值分别为701.770±26.727、698.174±24.618、461.207±85.214、630.975±66.938、576.011±63.233。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Tr KA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r KA表达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Tr KA表达显着上调(n=6,P<0.01),低频组Tr KA表达上调(n=6,P<0.05);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Tr KA表达未见差异(n=6,P>0.05)。5.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内PI3K蛋白表达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I3K蛋白含量分别为1.073±0.024、1.068±0.034、0.487±0.025、0.994±0.013、0.701±0.015。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PI3K蛋白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I3K蛋白表达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I3K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PI3K蛋白表达显着下降(n=6,P<0.01)。6.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内p-AKT含量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AKT/AKT比值分别为0.753±0.036、0.782±0.034、0.643±0.028、0.788±0.019、0.700±0.015。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磷酸化水平未见差异(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磷酸化水平均显着上调(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n=6,P<0.01)。7.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内p-m TOR含量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m TOR/m TOR比值分别为1.099±0.066、1.121±0.081、0.776±0.035、1.044±0.040、1.029±0.031。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磷酸化水平未见差异(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磷酸化水平均显着上调(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磷酸化水平未见差异(n=6,P>0.05)。8.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内LC3B蛋白表达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LC3B蛋白含量分别为0.500±0.009、0.493±0.013、1.509±0.020、0.611±0.017、1.099±0.009。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LC3B蛋白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C3B蛋白表达显着上调(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LC3B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LC3B蛋白表达显着上调(n=6,P<0.01)。9.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内P62蛋白表达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62蛋白含量分别为1.473±0.010、1.472±0.013、1.033±0.008、1.347±0.008、1.093±0.023,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P62蛋白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62蛋白表达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62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P62蛋白表达显着下降(n=6,P<0.01)。10.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LC3B表达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LC3B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608±0.069、0.622±0.284、0.969±0.039、0.673±0.043、0.776±0.053。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LC3B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C3B表达上调(n=6,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LC3B表达均显着下降(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LC3B表达显着上调(n=6,P<0.01)。11.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P62表达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62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627±0.045、0.608±0.039、0.362±0.068、0.597±0.061、0.506±0.061。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P62表达未见异常(n=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62表达显着下降(n=6,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针刺组、低频组P62表达均显着上调(n=6,P<0.01);与低频+针刺组比较,低频组P62表达下降(n=6,P<0.05)。结论:1.低频电刺激可通过抑制自噬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尿潴留,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效果更好。2.脊髓损伤尿潴留与神经元细胞自噬水平上升有关。3.通过治疗使脊髓损伤尿潴留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NGF及其受体Tr KA增殖,并激活下游的PI3K/AKT/m TOR通路介导自噬,促进该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

张伟[6](2020)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收集符合条件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探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在24h排尿日记、膀胱残余尿量及国际下尿路症状(International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 Score,LUTS)和泌尿症状困扰(Urinary symptoms distress score,USDS)评分等方面改善是否优于采用单一的膀胱功能训练的治疗,为临床工作开阔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安徽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符合中西医诊断的全部病例分为2组,每组25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两组疗程均为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休息2天,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排尿日记指标、膀胱残余尿量、LUTS和U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运用SPSS21.0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处理,进一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优劣。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经检验,纳入病例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2)24h排尿日记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在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尿量有改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较,排尿次数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单次尿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漏尿次数降低有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3)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较,膀胱残余尿量有提升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4)LUTS和USD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LUTS和USDS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较,LUTS和USDS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5)临床疗效评价:经检验,两组患者总痊愈率分别为:观察组12%,对照组4%;两组患者去除无效病例后,其总有效率为分别为:观察组92%,对照组72%,经检验,两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且观察组在痊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1)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降低患者排尿次数、漏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并且提高单次排尿量,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满意度,降低临床症状,从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2)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对比单一膀胱功能训练更佳,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患者满意度高,易于接受,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蔡田培[7](2019)在《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构建科学、标准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2.通过既定脊髓损伤康复方案的实施和临床量化指标的对比,进一步完善方案,形成科学性强、针对性高、疗效显着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标准,为患者提供便捷、有效的自我锻炼措施,进一步控制临床泌尿系统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研究方法:1.采用循证护理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根据文献回顾中所推荐的高级别共识措施形成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初步方案,经专家会议法论证。2.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入住河南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3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入住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30名纳入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定期膀胱功能测定、药物应用、尿管护理、饮水管理、并发症处置、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前述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方案。定期采集临床数据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康复训练知识掌握、膀胱功能变化指标、泌尿系感染率、住院日变化、患者满意度等。梳理患者一般资料,对纳入患者基本资料的可比性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差异性的比较可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个研究组之间发生率差异性的对比分析选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认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采用文献回顾分析法,建立神经源性膀胱早期康复训练初级方案,涉及膀胱基本功能评价与诊断、临床分类、康复训练步骤、基础药物支持治疗、并发症诊治、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疏导、膀胱临床功能恢复评估8方面的内容部分。随后,采用专家会议法对初步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初步方案内容、选项、构架、进行评价、梳理及调整,设计出可用于后续临床研究的神经源性膀胱早期功能康复训练预案。2实验结束,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神经源性膀胱早期功能康复训练预案在临床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研究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干预组最终能够达到膀胱平衡状态的成功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膀胱改善指标,包括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自行排尿频次增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各个维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对各维度健康知识的了解与熟练程度均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次研究中所构建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神经源性膀胱早期康复训练预案临床实践成效显着,符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设计的基本目的。2.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方案能够在临床推广应用,并且其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成效显着。

徐佳艺[8](2019)在《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与骶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与骶神经调节疗法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评价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优越性,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针灸经络研究所、岳阳医院及仁济医院南院就诊的符合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纳入标准的患者70人,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就诊地点,于针灸经络研究所、岳阳医院就诊的35例患者纳入电针阴部神经电刺激组(electro-acupuncture pudend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EPNS组),采用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进行治疗,每次60 min,每周3次,共12次(四周);于仁济南院就诊的35例患者纳入骶神经调节组(sacral neuromodulation,简称SNM组),采用骶神经调节疗法治疗,共4周;将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各量表积分和疗效进行比较,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ml),EPNS组分别为200.00(150.00-400.00)、66.50(15.00-126.00),SNM组分别为260.00(181.00-332.00)、100.00(66.85-180.5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存在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ICIQ-LUTS评分,EPNS组男性(15例)分别为32.87±7.38、19.07±11.32,女性(20例)分别为17.50(13.00-23.50)、9.50(7.00-12.50);SNM组男性(17例)分别为30.65±8.61、26.59±8.45,女性(18例)分别为16.50(14.00-19.00)、12.50(10.00-15.00)。两组组间比较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ICIQ-LUTS评分均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而降低。3.两组治疗前后ICIQ-LUTSqol评分,EPNS组为49.49±11.13、31.29±10.16;SNM组为50.86±6.59、41.74±9.47。治疗后两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对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的改善率进行比较,EPNS组有效29例,无效6例,改善率82.85%;SNM组有效23例,无效12例,改善率65.71%。两组治疗4周后减少程度的改善率存在差异,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临床症状积分减少率的改善率进行比较,EPNS组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改善率60.00%。SNM组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24例,改善率31.42%。两组改善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对综合积分减少率的改善率进行比较,EPNS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8例,改善率为77.14%。SNM组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22例,改善率为37.14%。两组改善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与骶神经调节疗法均能降低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ICIQ-LUTS评分与ICIQ-LUTSqol评分,且各指标评分的降低均与治疗时间有关,分值4周<2周<治疗前;2.治疗4周后,EPNS组的膀胱残余尿量、ICIQ-LUTS总评分与ICIQ-LUTSqol总评分减少程度均大于SNM组;3.治疗4周后,EPNS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率与综合积分减少率的改善率均高于SNM组。4.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的疗效总体优于骶神经调节疗法的疗效;

佟雪[9](2018)在《提壶揭盖法治疗肾阳衰惫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临床观察提壶揭盖法与常规针刺配合雷火灸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可以得出提壶揭盖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优势,为神经源性膀胱这种疾病,在今后临床运用可以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方法:通过阶段性临床实践,本课题发现选用“提壶揭盖法”用来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其临床观察疗效是显着的。所以,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7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分36例。治疗期间4名患者因疗效显着后不在继续治疗,3名患者因家在外地放弃治疗,2名患者因家属反对继续治疗而停止,3名患者因疗效不显着失去信心放弃治疗,故脱落了 12例。本研究以神经源性膀胱障碍的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训练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入常规针刺和雷火灸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提壶揭盖法”治疗,1次/d,治疗5d,间休2d,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通过对比观察进行评价两组疗效。结果:参考中医癃闭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4.2%,经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参考膀胱残余尿量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68.5%,对照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选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小腹坠胀等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显着降低,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郭立群[10](2015)在《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间歇导尿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求其治疗机制,为提升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将确诊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法治疗,对照组仅用间歇导尿法治疗,总疗程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尿动力学检查测出残余尿量、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及评估膀胱平衡状态。结果:(1)60例患者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损伤部位在治疗前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残余尿量、膀胱压力容积比较P>0.05,发现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法可以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积;对照组前后残余尿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膀胱压力容积比较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单纯间歇导尿对膀胱容积增加变化不甚明显。两组治疗后残余尿量组间比较P<0.05,说明减少残余尿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 两组治疗后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例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的作用,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安全有效。2.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能减少患者的残余尿量,改善膀胱最大容积,促进膀胱达到平衡功能状态。

二、间歇导尿对神经原膀胱功能平衡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歇导尿对神经原膀胱功能平衡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综合康复及间歇性导尿在其功能恢复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护理干预
        1.3.2 康复治疗
        1.3.2. 1 针灸疗法
        1.3.2. 2 低周波治疗
        1.3.2. 3 温热治疗
        1.3.2. 4 盘底肌训练
        1.3.3 间歇性导尿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标准[11]
        1.4.2 预后情况
        1.4.3 生活质量
        1.4.4 满意度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预后情况
    2.3 生活质量
    2.4 满意度
3 讨论

(2)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及处理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
        1.7 中止标准及处理
    2 样本量估算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材料准备
        3.3 治疗方法
        3.4 评估方法
        3.5 彩超检查
        3.6 不良事件处理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情况
        4.2 安全性指标
        4.3 实验室观察指标
        4.4 疗效评定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6 质量控制
    7 试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
        3.1 治疗前结果
        3.2 治疗后结果
    4 临床疗效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卒后尿潴留的认识
        2.1 概述
        2.2 发病机制
        2.3 治疗
    3 课题设计思路
        3.1 立题思路
        3.2 中医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再认识
        3.3 西医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再认识
        3.4 调神温阳针法选择依据
        3.5 间歇导尿选择依据
        3.6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的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安全性分析
        4.2 治疗前结果及分析
        4.3 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4.4 机制探讨
    5 课题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关于脑卒中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的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盲法
        2.4 治疗方法
        2.5 治疗疗程
        2.6 观测指标
        2.7 统计方法
    3 医学伦理问题
研究结果
    1 课题完成情况
    2 三组基线对比
    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3.1 三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收缩幅度比较
        3.2 三组治疗前后ICI-Q-SF量表评分比较
        3.3 三组治疗前后I-QOL量表评分比较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设计分析
        1.1 中医对卒中后尿失禁的认识
        1.2 西医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认识
        1.3 穴位选择的理论依据
        1.4 经颅直流电理论
        1.5 成对关联刺激理论
        1.6 盆底肌电理论
        1.7 量表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1 基线情况分析
        2.2 盆底肌电肌纤维波幅变化结果分析和讨论
        2.3 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3 课题创新点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尿失禁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课题器械与药品
        2.3 治疗方法
    3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中医症状积分
        4.2 膀胱残余尿量
        4.3 最大尿流率
        4.4 生活舒适度评分
    5 疗程观测时间
    6 疗效评定标准
    7 统计学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研究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2 残余尿量比较
        3.3 最大尿流率比较
        3.4 生活舒适度评分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不良反应比较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认识
        1.1 NB的定义
        1.2 病理机制
        1.3 NB的病因
        1.4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2 传统医学认识
        2.1 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法
    3 针刺疗法选择依据
    4 雷火灸疗法选择依据
    5 证型选择依据
    6 穴位选择依据
        6.1 文献记载的选穴规律
        6.2 本课题选穴
        6.3 穴位属性
    7 基础药物选择依据
    8 间歇性导尿选择依据
    9 研究结果分析
        9.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9.2 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9.3 膀胱残余尿量分析
        9.4 最大尿流率分析
        9.5 生活舒适度评分分析
        9.6 临床疗效分析
    10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传统医学对NB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基于NGF-PI3K/AKT/mTOR轴调节自噬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夹脊穴”干预大鼠脊髓损伤尿潴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脊髓损伤及脊髓损伤尿潴留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文献研究
    2.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2.2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2.3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2.4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3 临床研究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病例选择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通督调神针刺
    4.2 膀胱功能训练
    4.3 评定量表的选择
    4.4 疗效评价及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
        1.1.1 脊髓损伤的概述及流行现状
        1.1.2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管理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SCI患者膀胱功能管理方案的构建
        2.1.1 草案依据材料与方法
        2.1.2 研究结果
    2.2 SCI患者膀胱功能管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对象
        2.2.3 研究内容
        2.2.4 统计学处理
        2.2.5 伦理原则
        2.2.6 技术路线
        2.2.7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3.2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成效比较
        3.2.1 平衡膀胱状态对比分析
        3.2.2 膀胱改善指标的比较
        3.2.3 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3.2.4 住院天数的比较
        3.2.5 出院时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2.6 出院时患者对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4 讨论
    4.1 SCI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成效
        4.1.1 膀胱管理方案对SCI患者膀胱平衡状态的影响
        4.1.2 膀胱管理方案对SCI患者膀胱改善指标的影响
        4.1.3 膀胱管理方案对SCI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4.1.4 膀胱管理方案对SCI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4.1.5 膀胱管理方案对SCI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4.2 SCI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2.1 完善护理人员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知识
        4.2.2 实施方案要考虑患者的接受能力
        4.2.3 实施方案要注重团队合作
5 结论
6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1 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评估手段
    2 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等级划分
    3 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障碍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附录B 早期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C 膀胱功能训练记录单
    附录D 膀胱功能评估单
    附录E 排尿日记记录表
    附录F 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登记表
    附录G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H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
    附录I ASIA残疾分类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主要经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所获荣誉
致谢

(8)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与骶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1 一般资料
        2.2 样本量
        2.3 病例分组
    3 研究方法
        3.1 使用仪器及设备
        3.2 治疗方法
        3.2.1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
        3.2.1.1 “骶四穴”取穴
        3.2.1.2 电针治疗
        3.2.2 骶神经调节疗法
        3.3 意外预防与处理
        3.3.1 治疗意外的预防
        3.3.2 治疗意外的处理
        3.4 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3.4.1 主要结局指标
        3.4.2 次要结局指标
        3.4.3 评定标准
        3.5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3.6 统计分析
        3.7 伦理审批
    4 结果
        4.1 EPNS组与SNM组基线特征比较
        4.1.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4.1.2 两组患者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受损比较
        4.1.2.1 两组患者的原发神经系统疾病比较
        4.1.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受损部位比较
        4.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基线比较
        4.2 EPNS组与SNM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4.2.1 不同时间点两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4.2.2 不同时间点两组椎管内因素受损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4.2.3 不同时间点两组椎管外因素受损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4.3 EPNS组与SNM组ICIQ-LUTS评分比较
        4.3.1 不同时间点两组ICIQ-LUTS总评分比较
        4.3.1.1 不同时间点两组男性ICIQ-LUTS评分比较
        4.3.1.2 不同时间点两组女性ICIQ-LUTS评分比较
        4.3.2 不同时间点两组ICIQ-LUTS排尿期(V值)评分比较
        4.3.2.1 不同时间点两组男性V值评分比较
        4.3.2.2 不同时间点两组女性V值评分比较
        4.3.3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有效率比较
        4.4 EPNS组与SNM组ICIQ-LUTSqol评分比较
        4.4.1 不同时间点两组ICIQ-LUTSqol总评分比较
        4.4.2 不同时间点两组ICIQ-LUTSqol日常制约因素评分比较
        4.4.3 不同时间点两组ICIQ-LUTSqol心理因素评分比较
        4.4.4 不同时间点两组ICIQ-LUTSqol生活制约因素评分比较
        4.5 EPNS组与SNM组临床疗效比较
        4.5.1 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的改善率比较
        4.5.2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率r的改善率比较
        4.5.3 综合积分减少率R的改善率比较
第二部分 讨论
    1 临床指标分析
        1.1 膀胱残余尿量改变的分析
        1.2 ICIQ-LUTS评分改变的分析
        1.3 ICIQ-LUTSqol评分改变的分析
        1.4 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1.4.1 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的改善率分析
        1.4.2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率r的改善率分析
        1.4.3 综合积分减少率R的改善率分析
        1.4.4 各改善程度间的差异分析
    2 现代医学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对于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认识
        2.2 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分类及并发症
        2.3 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治疗
        2.3.1 药物治疗
        2.3.2 膀胱辅助排尿
        2.3.3 电刺激治疗
        2.3.3.1 经肛门或阴道电刺激
        2.3.3.2 胫神经刺激
        2.3.3.3 骶神经前根电刺激
        2.3.3.4 骶神经刺激
    3 中医学对于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3.1 中医学理论对于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认识
        3.2 中医学理论对于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针灸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方法
    4 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5 神经电刺激对于促进排尿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盆腔神经的解剖分布
        5.2 排尿活动神经的机制研究
        5.3 神经电刺激的作用机理探讨
        5.3.1 骶神经调节机制
        5.3.2 阴部神经调节机制
    6 针刺对于排尿的调节作用
        6.1 针刺对于中枢神经的调节
        6.2 针刺对于外周神经的调节
        6.3 电针刺激频率与双向调节作用
    7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7.1 本研究的优势
        7.2 本研究的不足
    8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论文 针灸防治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
附录三
附录四
附表一 :《国际尿失禁协会下尿路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男性病人用表》
附表二:《国际尿失禁协会下尿路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女性病人用表》
附表三

(9)提壶揭盖法治疗肾阳衰惫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一、神经源性膀胱的内容
        1 西医对神经源性膀胱的认识
        2 中医对神经源性膀胱的认识
        3 治疗方法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二、总结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2 诊断标准
    3 疗效判定标准
    4 治疗方法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讨论
    1 提壶揭盖法的理论依据
    2 结果分析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10)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西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剔出标准
        中止和撤除病例标准
        剔除及脱落病例的处理
    2 试验材料
    3 试验方法
        3.1 实验前准备
        3.2 研究方案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情况
    2. 治疗结果比较
理论探讨
    1.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研究
        1.1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认识
        1.2 辨证分型
        1.3 中医治疗
    2. 西医学对SCI后NB的认识
        2.1 概论
        2.2 SCI后NB的分类
        2.3 SCI后NB的西医主要治疗方法
    3. 尿流动力学检查
    4. 电针疗法的作用机制探讨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四、间歇导尿对神经原膀胱功能平衡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综合康复及间歇性导尿在其功能恢复中的影响[J]. 黄玉梅,曾连有,张敏玲.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14)
  • [2]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D]. 蓝嘉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D]. 陈晓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凡.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NGF-PI3K/AKT/mTOR轴调节自噬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夹脊穴”干预大鼠脊髓损伤尿潴留的影响[D]. 李格格.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 蔡田培. 郑州大学, 2019(02)
  • [8]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与骶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非梗阻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D]. 徐佳艺.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提壶揭盖法治疗肾阳衰惫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D]. 佟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电针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郭立群. 河南中医学院, 2015(08)

标签:;  ;  ;  ;  ;  

间断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平衡影响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