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农村饮水工程

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农村饮水工程

一、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乔松慧[1](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王雪梅[2](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 ——以黄河东营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扩大,人类社会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愈发严重。为了应对水生态环境遭到的污染和破坏,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推广普及了河长制。河长制将党政负责人确定为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首要责任人,实现个人问责机制与科层结构的有效嵌套,使激励和管理具有可操控性,在短期内就取得了明显治理成效。但河长制实质上是根据治理对象特征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权力调整和注意力分配过程,不可避免地面临绩效主义导向、人治主义导向和变通主义导向等问题,不利于这项行政管理模式的长效实施。考虑到河长制的出发点和核心是,通过明确党政领导的水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以解决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将体系内外的各方力量凝聚到水生态环境治理上面来,笔者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对河长制进行研究。本文对我国的河长制变迁历史和特征进行梳理,以黄河东营段为案例分析河长制协同治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形成因素,并借鉴国内流域治理的协同治理经验,对改善河长制协同治理提出了针对性意见。调研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实行情况发现,目前河长制协同治理被人诟病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制度设计有缺陷。规划方案内容模糊,考核问责制度流于形式,协同制度表面化;第二,组织架构不科学。权责过度集中在河长身上,河长制办公室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第三,运行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技术手段不完善,长效治理基础缺失;第四,思想意识不到位。河长的认识过于片面,社会宣传不到位。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河长制的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各参与主体的有效协作:·是法律建设滞后,河长制至今仍以行政政策的形式存在,未提升到法律层面,难以提供持久稳定的法制保障;二是社会环境不利于多元治理,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社会力量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体系内的利益博弈,无论是政府对经济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在政绩考核中所占比重的权衡,还是政府部门对实践成本和政绩收益的考虑,都容易导致责任虚化、推诿扯皮;四是社会力量薄弱,公众、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较低。通过分析影响河长制协同治理的深层原因,并借鉴国内外流域的协同治理经验,笔者认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协作机制,允许并鼓励各方主体平等、主动参与其中,是解决目前河长制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法制、行政、基础、市场、社会5个方面着手,探求完善河长制协作机制的途径:第一,通过法治保障为河长制提供长久发展的动力和依据。推动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进入法制化轨道,加大水污染违法违规事项的执法力度,推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拓展信息共享的范畴,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基层财力配置;第三,夯实河长制运行基础。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第四,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向社会购买生态服务;第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体系外的主体共同参与河长制协同治理。

于明[3](2013)在《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文化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并在壮大经济实力、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指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目前,与其并列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都已成长为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于2009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该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也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多方面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推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考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稳步发展、长期发展和整体进步,关注当代和后代人权益,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从理论上回答影响和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要根据该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为此,本文着眼于实际应用,尝试利用产业理论和管理学、文化社会学等理论,对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全文分导论、正文七章和结语等部分。导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的原因与意义等问题。选题原因之一是: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已列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其建设目标和发展重点也都客观上要求必须实现该区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加强这方面理论研究的要求。选题原因之二是:目前对一般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研究较多,但运用产业理论,结合文化产业特点,对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不多。而相关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能够为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此外,本文还对研究方法、当前研究状况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论述。本文正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论述了替代产业——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背景。第二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是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三章论述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资源禀赋。第四章论述了转变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结构调整。第五章论述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方面的推进措施:优化布局。第六章论述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统一、完善、有序的文化市场。第七章论述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特征和作用,并论述了该区域结构政策、布局政策、市场政策、人才政策等,旨在为实现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结语部分回顾了全篇内容,并提出了未来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据产业理论和现实条件,初步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架构,并对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当前,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问题研究,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对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造福后代子孙。

张月锐[4](2011)在《分类推进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200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本文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精神,在认真学习借鉴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山东省东营市作为案例,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关于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依据不同农村的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将农村划分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模式加快农村建设,以分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从新农村建设正式布局以来,许多理论研究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阐释了新农村建设分类的一般方法、分类体系所具有的基本指标特征、分类的具体层次等,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应用在实践方面也探索形成了多种分类推进模式。东营市是资源型城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农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应在认真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和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基于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着眼于体现分类的科学性和综合性,构建东营市新农村分类体系,主要根据富民强村、协调发展、以民为主、分级统筹、便于实用等原则,确立以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村庄环境和村级组织配备等五项目标层为骨架,29个分项要素为支撑,构成分类指标群,涵盖农村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多个领域。以此为标准,东营市新农村可分为四大类。对于不同类别农村,在建设机制方面,总的思路是创新提高一类农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建设二、三类农村,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改造调整四类农村,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达到一类农村标准,到2017年左右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同时,面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要从统筹规划布局、完善投资方式、健全管理网络和评价考核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培训教育以及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尽快建立完善的支持政策系统。本文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对策建议,可以为各级政府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总体概况,制定和采取分类建设策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王海伦,张立军,张丽华[5](2010)在《东营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总结东营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李建军,盖海英[6](2010)在《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浅析》文中提出东营市从2005年5月开始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突出发挥现有地方自来水管网和油田自来水管网的作用,向乡村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辐射,实现以城带乡、以矿带村。近5年间,东营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工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了省内同行的认可,在全省农村供水领域开创了行业先锋。

林树梅[7](2009)在《东营市农村供水现状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东营市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村内管网老化严重改造任务量大、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缺乏专业维修队伍、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缺乏专业维修队伍,水损严重等,应通过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巩固工程、市县乡各自成立相应的农村供水管理机构、设立农村供水专项基金等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盖运动[8](2009)在《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发展观的“五大统筹”战略当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居于首位,中国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指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持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城乡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本文为对东营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后,本文具体分析了东营市城乡经济在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方面不协调的现状,指出当前制约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城乡差距大、产业分割、城市化进程缓慢四个方面。进而指出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下的二元结构、农民进一步增收困难较大、农村信贷支持依然不足、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是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后,为了更好的为东营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对国内外典型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案例作了简要介绍,并得到启示,改善东营市城乡经济不协调应主要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入手。文章最后在充分考虑到东营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从实施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统筹城乡规划、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市场支持体系、用现代化科技改造农业,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石油产业优势,推进油地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七个方面向该市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具体建议。

滕星均[9](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认为“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王家志[10](2008)在《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被形象地称为“朝阳产业”,日益成为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针和关键因素。文化产业在我国及我省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所提的发展文化产业,多是针对以传媒文化和时尚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产业而言的,对农村文化产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东营市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基础,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探讨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使用了文献检索与分析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在内容上,首先从文化产业的一般理论入手,总结概括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其次,从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统计资料的面和四个乡镇、十二个行政村(社区)实地调查的点两个角度分析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劣,然后通过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提出了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发展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思路和对策。本文认为,(1)农村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文化产品资源体现乡土特质和区域特色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的主体是农民,阵地在农村;农村文化产业创造的文化生产力来自农村又发展农村;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的产品以具有地方历史传承特色的文艺演出、民间工艺、农业生态、自然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②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农村文化产业的萌芽、初级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③从所有制和产业结构上看仍具有潜力,农村文化消费上有一定起色,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需求得不到满足。④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文化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产业开发的力度不够、思想认识上也不到位。⑤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等优势,也存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才资源匮乏、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和观念转变迟缓等劣势。⑥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该选择资源依托型模式就是盘点黄河三角洲的文化库存,积极有效地整合现代科学文化的有用资源,确定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本升值的大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位,切实把“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做活、做大、做美。

二、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调研概述
    2.2 分析方法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 ——以黄河东营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3.1 创新点
        1.3.2 难点
    1.4 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研究重点与案例选择
    2.1 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变迁历史、基本特征
        2.1.1 基本概念
        2.1.2 河长制的变迁历史
        2.1.3 河长制的特征
    2.2 协同治理理论及在河长制研究中的运用
    2.3 研究重点
    2.4 案例选择
第3章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协同治理现状
    3.1 黄河东营段概况和河长制实践范畴
        3.1.1 黄河东营段概况
        3.1.2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实践范畴
    3.2 黄河东营段的河长制参与主体
        3.2.1 体系内的参与主体
        3.2.2 体系外的参与主体
        3.2.3 参与主体关系图谱
    3.3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演变历程
        3.3.1 基本制度建立时期(2017年5月—2018年8月)
        3.3.2 集中整治时期(2017年9月—2019年2月)
        3.3.3 全面深化时期(2019年3月—)
    3.4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协同治理情况
        3.4.1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协同治理的形势和任务
        3.4.2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协同治理的目标
        3.4.3 黄河东营段协同治理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第4章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因素
    4.1 访谈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4.1.1 访谈内容
        4.1.2 访谈对象的选取
        4.1.3 访谈数据的初步分析
    4.2 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4.2.1 制度设计有缺陷
        4.2.2 组织架构不科学
        4.2.3 运行基础薄弱
        4.2.4 思想意识不到位
    4.3 造成河长制协同治理问题的因素
        4.3.1 滞后的法律建设
        4.3.2 不利于多元治理的社会环境
        4.3.3 不同利益的权衡和博弈
        4.3.4 社会力量的局限性
第5章 国内外的流域协同治理经验
    5.1 国内河长制先行区注重体系内的协同治理
        5.1.1 江苏省河长制以水质达标为重点
        5.1.2 江西省河长制结合地方整体建设
        5.1.3 福建省河长制注重严格考核
    5.2 国内河长制先行区案例的启示
        5.2.1 强化河长制办公室功能
        5.2.2 强化制度建设
        5.2.3 加强参与主体的协调沟通
    5.3 国外流域治理先进地区兼顾体系内外的协同治理
        5.3.1 田纳西河流域构建统一治理格局
        5.3.2 墨累——达令河流域以生态修复为重点
        5.3.3 泰晤士河流域突出流域管理机构职能
    5.4 国外流域治理先进地区的启示
        5.4.1 科学设置治理机构
        5.4.2 实行契约化管理
        5.4.3 适当进行物质调节
        5.4.4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第6章 加强河长制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6.1 以法制建设保障长效治理
        6.1.1 将成功经验法制化
        6.1.2 加大水污染执法力度
        6.1.3 推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6.2 提高行政治理效能
        6.2.1 拓展信息共享范畴
        6.2.2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6.2.3 优化基层财力配置
    6.3 强化河长制运行基础
        6.3.1 满足不同类型人才需求
        6.3.2 提供充足技术支撑
    6.4 引入市场机制
        6.4.1 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源头
        6.4.2 主动向社会购买生态服务
    6.5 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参与
        6.5.1 倡导企业参与河长制
        6.5.2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环保
        6.5.3 动员公众参与治理行动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关于黄河东营段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的访谈提纲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替代产业: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背景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文化产业: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坚持可持续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不可持续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实践: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第四节 理论架构: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分析
第三章 资源禀赋: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
    第一节 特色鲜明: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状况分析
    第二节 科学化、规范化: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系统保护: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保护的途径选择
第四章 结构调整: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分类和文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结构影响和结构调整
第五章 优化布局: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方面的推进措施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具体建议
第六章 统一、完善、有序: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条件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市场系统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影响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因素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市场发展对策
第七章 政策扶持: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政策系统的特征和作用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展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分类推进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方法
    1.4 结构安排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2.1 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况
        2.1.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2.1.2 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2.1.3 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
    2.2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
        2.2.1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2.2.2 新农村建设分类的一般形式
        2.2.3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
    2.3 主要经验与启示
        2.3.1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2.3.2 政府支持,机制健全
        2.3.3 社会参与,多元投资
        2.3.4 农民主体,重视教育
第3章 东营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概况及问题
    3.1 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性实践
    3.2 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2.1 农业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3.2.2 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3.2.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3.2.4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3.2.5 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3.2.6 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3.3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不平衡
        3.3.2 忽视农村发展差异性
        3.3.3 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3.3.4 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加大
    3.4 结论
第4章 基于新指标体系的东营市新农村建设分类架构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1.1 贯彻新农村建设五项要求原则
        4.1.2 突出富民强村原则
        4.1.3 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原则
        4.1.4 简单实用原则
    4.2 分类标准的界定与数据选择
    4.3 分类体系框架
    4.4 类别划分及特点分析
第5章 构建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的分类推进机制
    5.1 发挥引领作用,创新提高一类农村建设
    5.2 着眼体制完善,优化提升二类农村建设
    5.3 壮大综合实力,加快突破三类农村建设
    5.4 瞄准融入整合,改造调整四类农村建设
第6章 分类推进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6.1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6.1.1 缺乏统一规划
        6.1.2 资金投入方式单一
        6.1.3 管理手段落后
        6.1.4 评价与升级机制不健全
    6.2 主要政策建议
        6.2.1 统筹布局,科学制定分类建设规划
        6.2.2 创新投资方式,完善新农村建设分类投资体系
        6.2.3 以分级统筹为核心,健全新农村建设管理网络
        6.2.4 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完善新农村达标升级机制
        6.2.5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服务体系完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6.2.6 大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6.3 加强分类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东营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取得的成效
    1.1 不断完善引黄工程,确保黄河有水“引得出”
    1.2 大力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确保“输得快”
    1.3 大力实施蓄水工程,确保“蓄得多”
    1.4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确保“提得出”
    1.5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村村通”
    1.6 大力实施河道综合治理,确保“排得畅”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较薄弱
    2.2 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较突出
    2.3 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2.4 管理机制不适应农村水利发展要求
    2.5 农村水利投入仍很不足
    2.6 基层队伍薄弱
3 对策与建议
    3.1 搞好全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规划
    3.2 加大投入力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3.3 加强农村水利队伍建设
    3.4 加强农村水环境工程建设

(6)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分析东营市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饮水安全方面, 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不达标, 存在安全隐患。
    2.2 工程建设方面, 单村供水工程老化快。
    2.3 工程管理方面, 单村供水工程规模小, 管理难, 效益低。
3、建设目标
4、工程建设方案
5、工程方案设计
    5.1 集中供水工程1) 管网嫁接工程
    5.2 单村供水工程
6、工程效益与环境影响
    6.1 经济效益
    6.2 社会效益
    6.3 环境效益
7、结语

(7)东营市农村供水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供水现状
    1.1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
    1.2 农村集中供水模式
2 存在的问题
    2.1 村内管网改造工程量大
    2.2 缺乏专门管理机构
    2.3 缺乏专业维护队伍
    2.4 缺乏专门管理经费
3 对策
    3.1 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巩固工程
    3.2 成立管理机构
        3.2.1 市级成立农村集中供水管理办公室
        3.2.2 县 (区) 成立农村供水管理站
    3.3 县、乡成立农村供水公司
    3.4 设立农村供水专项基金

(8)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
        1.2.2 国内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
        1.2.3 本文可借鉴的观点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之处
2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认识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
        2.1.1 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2.2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2.2.1 城乡差距分析
        2.2.2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
    2.3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2.3.1 新农村建设需要统筹城乡发展
        2.3.2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2.3.3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3 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状况与不协调性分析
    3.1 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状况
        3.1.1 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3.1.2 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
    3.2 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长期的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2.2 城乡差距大,总体经济实力不强
        3.2.3 城乡产业分割、关联性弱
        3.2.4 城市化水平滞后
    3.3 东营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3.3.1 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下的二元结构
        3.3.2 农民进一步增收困难较大
        3.3.3 农村信贷支持依然不足,对农业的支持依然不够
        3.3.4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市场竞争力弱
4 国内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4.1 国内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4.1.1 主要发展模式
    4.2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案例
        4.2.1 主要发展模式
    4.3 国内外典型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4.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4.3.2 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3.3 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4.3.4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5 东营市加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 实施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5.1.1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5.1.2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5.1.3 发展农村教育,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5.1.4 改革城乡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使用制度
        5.1.5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农村公共品投入支持体系
        5.1.6 创新金融制度,解决农民贷款难题
    5.2 完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建设
    5.3 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
    5.4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市场支持体系
    5.5 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6 发挥石油产业优势,推进油地一体化联动发展
    5.7 加快城镇化进程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2.4 市场机制理论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4.1.1 内部因素分析
        4.1.2 外部因素分析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4.2.1 现实因素
        4.2.2 历史因素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文化产业及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
        2.1.1 文化产业的内涵
        2.1.2 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
    2.2 农村文化产业的特征
        2.2.1 文化产品资源体现乡土特质和区域特色
        2.2.2 农村文化产业的主体是农民,阵地在农村
        2.2.3 农村文化产业创造的文化生产力来自农村又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既没有污染又不消耗能源,既不占用土地又无需大资金投入特别是资源永不枯竭的新产业
        2.2.4 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的产品以具有地方历史传承特色的文艺演出、民间工艺、农业生态、自然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
    2.3 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2.3.1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2.3.2 有利于克服传统物质经济的局限,培养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
        2.3.3 有利于调整人地比例,安置闲散劳动力
        2.3.4 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2.3.5 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3.1.1 农村文化产业的萌芽阶段
        3.1.2 农村文化产业的形成阶段
        3.1.3 农村文化产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3.2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结构与特征
        3.2.1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产业规模与结构基本情况
        3.2.2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特征
    3.3 东营市农村文化消费分析
        3.3.1 东营市农村文化消费的总体情况
        3.3.2 东营市农村文化消费分析──基于4个乡镇的调查
    3.4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3.4.2 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3.4.3 文化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
        3.4.4 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
        3.4.5 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产业开发的力度不够
4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4.1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4.1.1 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
        4.1.2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4.1.3 独特的自然景观
        4.1.4 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
    4.2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4.2.1 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4.2.2 人才资源匮乏、缺乏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4.2.3 观念转变迟缓
5 东营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模式选择与基本原则
    5.1 东营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模式选择
        5.1.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5.1.2 借鉴与启示
        5.1.3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5.2 东营市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
        5.2.1 坚持生态观的发展原则
        5.2.2 置于全市及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
        5.2.3 以东营市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为依托
        5.2.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5.2.5 选择条件较好的若干村庄为切入点
        5.2.6 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品
        5.2.7 做长产业链向其他产业渗透、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
        5.2.8 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6 加快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6.1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6.1.1 政府是农村文化产业的监管者、引导者、服务者
        6.1.2 民间组织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参与者、管理者
        6.1.3 市场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6.2 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6.2.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农村文化产业的意识
        6.2.2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6.2.3 抓龙头产业抓支柱产业,走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
        6.2.4 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
        6.2.5 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依法管理文化产业
        6.2.6 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
        6.2.7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6.2.8 培养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6.2.9 城乡共建,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型农村饮水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 ——以黄河东营段为例[D]. 王雪梅. 山东大学, 2020(12)
  • [3]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于明. 山东大学, 2013(09)
  • [4]分类推进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月锐.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5]东营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 王海伦,张立军,张丽华. 山东水利, 2010(10)
  • [6]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浅析[J]. 李建军,盖海英. 今日科苑, 2010(06)
  • [7]东营市农村供水现状及对策探讨[J]. 林树梅. 山东水利, 2009(10)
  • [8]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问题研究[D]. 盖运动.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9]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10]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王家志.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东营市大力实施小康农村饮水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